打印

研究《大乘百法明门论》的目的

八识变现的方式有两种——分别变

净界法师


    二、分别变:


    谓随分别势力故变。即六七识随自计度分别之势力故,变现境相。此有二类:一、偏随能缘之分别力,既无能生种子,亦无所托本质即独影境。二、带本质亦有能生种子,然借能缘之分别力故,不称境之自相,无色心之实用,即带质境。


  前面说到:六识依止六根去攀缘六尘,第一个念头所接触到的境界,完全是过去的业力,福报大,境界会好一点,福报少,境界就差一点,这时候还没有分别心。但是到了第二念之后,就随着第六识跟第七识的分别势力而改变──即六七识随自计度分别之势力故,变现境相。这境相就不完全是过去业力所变现,是由分别作意而生,非由实种子所生的,称为分别变,这当中有二种:


  第一:偏随能缘的分别力,既无能生的种子,亦无所托的本质即独影境。


  所谓独影境,是指境界的出现,没有依托本质,不是过去业力所变现者,是由第六识所独自变现出来的影像。举个例子来说:好比我在打坐中思惟死无常──思惟生与死,世间真相就是这样,有生就会有死,而死亡是随时到来的,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是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当你在思惟这件事情的时候,事情根本还没出现、没有本质让你依托,纯属第六意识独头意识思惟观察而起的,但是对你来说,是如此真实,就像真的发生过一样,这就是独影境,也就是分别变。

第二:带本质亦有能生的种子,然借能缘之分别力故,不称境之自相,无色心之实用,即带质境。


  所谓带质境是自心所现之相分,带本质之实体─已经有夹带物体的本质。物体的本质是过去业力所变现的,但是也借着个人的分别心,把境界变得更好、或是变得不好,所以是不称合境的自相,没有色心的实用,即是带质境。


  换言之,带质境不像前面的独影境完全不依托本质,它是依托本质,又加上个人的分别。就像我常说的譬喻:这个母亲有二个儿子,既然生下这二个儿子,表示跟他们都有缘。但是因为她的分别心,所以对小儿子特别好,对大儿子就不怎么好。有一天,她看到二个儿子在寮房看书──大儿子打瞌睡,手上还拿着书,小儿子也打瞌睡,手上也拿着书。晚上她丈夫回来,问说:二个儿子怎么样呢?母亲说:大儿子实在是放逸!怎么说呢?一拿到书就睡觉,没拿书没事,拿到书就睡觉。那么小儿子呢?小儿子,不简单,真精进!怎么知道呢?睡觉的时候还拿着书,已经那么疲惫了,还不肯把书本放下来。


  首先我们把分别心去掉,以客观的角度,来看这二个人,其实情况完全一样,就是睡觉时,还拿着书,但是当这个母亲有了分别心之后,这个境界在她心中,所出现的影像就不一样了──大儿子是一种放逸的境界,让她很生气,小儿子是一种精进的相貌,让她很赞赏。其实这位妇人受用这二个境界,有二个因素:首先是业力变现出这二个儿子,让她看到这个情境。这还不是主要的。其次是她心中的名言,一个安立为精进、一个安立为放逸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如何改变我们的名言!

净界法师


    《唯识学》特别强调分别变的重要,因为我们的第六意识活动势力很强大,一天当中,几乎都在分别变,让这些境界产生变化,已经不完全是个人的业力,而是有你个人的思想、名言在里面了。厚道一点的人,会把这些境界,往好的方向去想,比较刻薄的人,看到境界,处处不满意。事实上,这世间的确有这种人,明明他的情况已经很不错了,还是老是觉得不满意、很苦恼。如果把他个人的名言、分别心去掉之后,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他受用的境界已经很好,就是分别心有问题,因为你老是往刻薄、缺点的角度去观察思惟。有些人懂得去观察别人的优点、赞叹别人,即使过去的业力稍微差一点,善的分别,也能弥补过去的恶业。


  我们说万法唯识,第八识所变现的是原原本本─本质相分,但是第六意识会再变化一次,第六意识的重点,就是你心中的名言,看是厚道、还是刻薄,感受到的境界就会不同。当然,以佛法的角度来说,刚开始最好什么名言都没有──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完全放下名言,内心是无分别的,就像一面镜子,一切法都是如──他赞叹我,是如,他毁谤我,也是如,因为我不可得。所以佛法讲生命的增上,不是要我们去改变环境,由于过去的业力创造了各种环境,只能随缘尽份,要改变的是我们心中的名言。


  想要改变名言,以佛法的意思,刚开始应该从假入空──先把名言完全去掉,统统不要,慢慢的内心跟空性的无我、无我所相应之后,再生起另外一种名言,才会是好的名言。在《四十二章经》中也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刚开始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名言──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都是你的分别名言、过去的习气。如果我们对人能够厚道包容,虽然有人我的对立、善恶的名言,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以佛法来说,应该要有更深的体会: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将名言全都放下,大死之后再大活,那就是一种大悲心的活动,都是好的名言。简单说,佛法对于分别变的态度,一开始是: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站在空性、大悲心的角度来发动名言,能这样看一切事情,心境就会完全不一样。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色法——六尘的相貌(二)

净界法师


    再看:此色即是眼识相分,乃托第八识之相分以为本质,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未尝亲缘本质色也。


  在我们眼识所出现的相分─色尘,是眼识的相分。为什么我们能够取到眼识的相分呢?不是上帝创造的,是有二个次第:


  第一个:托第八识相分以为本质,这是由业力所变现的,是本质境。其次: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之后,因为第六意识的分别,又再变现一次。当然它会剎那剎那变化,如果第六意识是跟惭愧心相应,看到的色法、所安立的名言都是好的,如果第六意识是跟无惭、无愧相应,那就生起不好的名言,看到的东西都是不好的。所以这个影像相分──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未尝亲缘本质色也。其实没有一个人亲缘到本质色,因为色法是由过去的业力本质,加上现前的分别心,二个和合所产生的。那么其他的声、香、味、触,情况都是一样。


  依正二报动则有声,耳识缘之,自变声相。


依、正二报,皆为过去业力之果报,两件东西一接触就有声音,这是过去业力的本质相分,但是每个人听到的又不一样──耳识,福报大听到的是好声音,福报差听到的是吵杂声,这也是各人耳识不同的缘故。


  依正二报具香臭气,鼻识缘之,自变香相。


依、正二报本来就具足香气、臭气,但是个人的鼻识去攀缘香尘,福报大闻到的比较香,福报差的就是臭。那么第八识所变现之境相是本质,后面是影像。


  依正二报具甜淡等六味,舌识缘之,自变味相。


依报、正报,本来就具足甜淡的味道,这是本质境。但是每个人的舌识去攀缘,就产生个人舌头里面的相分,就是影像相分,福报大吃东西都是香的,舌识所依止的根比较好,分别味道就特别美妙。


  依正二报具冷暖坚润等触,身识缘之自变触相。


这和前面一样,依、正二报,冷暖坚润这是本质境,每个人的身识去攀缘,又变成各人的影像境─触相。所以世间一切事情,都是各人的业力、分别心问题。


  再看法尘,就比较复杂了,它是第六意识所攀缘的境界。


  五尘落谢影子,并及表无表色,定果色等,惟是意识所缘相分,名法处所摄色。


  关于法处所摄色,通常说名法尘,大致可分成二类:


  第一种是五尘落谢的影子:是说第六意识取得这个境界─法尘,是跟前五识同时生起活动的,叫做五俱意识,眼睛得到色尘、耳朵听到声音,然后把这样的讯息传给第六意识,这就是五尘落谢的影子,也就是前五识取到尘境,再把尘境传送给第六意识去分别,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是独头意识:是说第六意识不必假借前五识,在止观当中,也能够创造它的境相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法处所摄色有五种

净界法师

    这个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法处所摄色有五种,这里只列出了二个,我们把五个都念出来:


  第一极迥色:这是依假想观,好比说我们看到很多颜色──青、黄、赤、白……你把它放到很远的地方去,就跟虚空一样,看不到颜色了。小乘修空观也是这样修的,把青、黄、紫、蓝等颜色一直分析到不能再分─极微,这叫极迥色。


  第二极略色:这也是依假想观,把一个东西,切割到最后不能切割了─至微细,它的形状也会消失掉。通常我们会贪染物质,主要是颜色和形状,对治形状的贪染,就用极略──把它分析,切一半,再切一半、再切一半,切成无数的一半之后,东西的形状就失掉了,可见得形状也没有自性,如果有自性,就不会被破坏。


  总说:这二个都属于假想观,不是有一个真实的物质现前。


  第三无表色:又称为受所引色。什么意思呢?表色是说色法能够表显,好比我们行住坐卧有一个动作,叫表色。那这个无表色是不能表显,就像我们的戒体,我们在受戒的时候,面对佛法僧三宝的境界,缘十法界有情、无情而宣布:我某某人,自今以后,尽形寿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当你这样发愿之后,这个愿力种子就存在了,就会有一种力量推动第六意识,使令你不敢去造恶,就是有防非止恶的功能出现,这就是受所引色。它是属于色法,是第六意识的所缘境,能够摄持第六意识
净的方向去,这个色法有这样的力量。


  其实,我们的所缘境,对心都有影响,境界是心所变现,但是境界也会牵引心。举一个很明显的道理,当我们的第六识想到亲人,就会起欢喜心,为什么呢?因为你欢喜那个人啊!如果是想到冤家,就会起瞋恨心,所以境界对心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受所引色这个无表色,是戒体的色法,能够摄持第六识防非止恶,使令我们有力量抗拒烦恼。


  第四定果色:又叫做定自在所生色,即由定力自在变现出来之色法。有二种:八地之前只能够自受用,虽然在禅定当中,能看到很多事情,但只有你自己能看到,无法给别人看,八地以上的定自在所生色,就能够他受用。关于自受用跟他受用,我们讲个公案,大家就可以了解。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阿罗汉弟子叫毕陵伽婆蹉,他在家的时候,慢心很重,证得阿罗汉之后,还是有这种习气,过河的时候,不是坐船过去,而是走到河边把河神叫过来:小婢!断流。因为这个河神过去五百世都做他的婢女,所以很听话,就会把河水拨出一条路来,让他走过去。有时候,毕陵伽婆蹉也会到一位居士家去托钵,居士家里有一个小儿子长得很可爱,看到毕陵伽婆蹉来,总是很欢喜。有一天,毕陵伽婆蹉来他们家托钵的时候,发现这个小儿子不在了!问说:你小儿子怎么不在呢?居士很伤心地说:我的小儿子被贼偷去了!希望师父能够帮我找回来!当然,他是阿罗汉啊,当下双腿一盘就入定──哦,原来贼把小儿子带到港口,准备运到其它地方去卖了。毕陵伽婆蹉就在定自在所生色禅定当中,看到贼抱着小孩,他双手一过去,就把小孩子拉回来了。


这个色法是什么呢?就是定自在所生色,虽然这个色法没有现前,在禅定当中才现前,但是能够自受用。而佛菩萨的定自在所生色,是能够他受用的、能现出很多的色法,你要是放逸,祂就现出地狱的色法给你看,也能够现出天人的色法给你看,佛菩萨的定自在所生色就有这种自在力。《维摩经》上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陀宣说佛法,同一句话,能够以祂的定自在所生色,让你听到小乘法、让他听到大乘法,佛陀这种不思议的色法,就是一种自在力。


  第五遍计所执色:这是打妄想──回忆过去的往事、想象未来的事情,其实这些事情都没有现前,完全是第六意识─独头意识之虚妄分别,所变起、无实事之色相,而为凡夫所执迷,名为遍计所执色。


  以上这五个都属于法处所摄色的独头意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一切法是第八识所变现、前六意识去分别!

净界法师


   再看分类:盖法处所摄有二:一者心法,即五十一心所是也。


  心法就是五十一个心所,这五十一个心所法,也是第六意识所缘。比如说,第六意识的心王是无记,如果跟烦恼的心所相应,就感到一种烦躁扰动,如果是跟善心所相应,就感到一种寂静安乐,可见得心所的相貌,第六意识能够攀缘到。所以第六意识很奇特,前五识不能攀缘心法,第六意识能够攀缘心法,就是五十一个心所。


  二者色法,即意识所变相分。


  前面我们有说过:包括五尘落谢影子,还有独头意识的极迥色、极略色、受所引色、定果色、遍计所执色,都是属于意识所变现的相分。


  然五十一个心所亦各自变相分,其所变相随于心王摄入六尘。


  总之:此等色法,都是八识心王所变之相分,但是心王带动心所,每一个心所也各自变现相分,因为心所的势力比较薄弱,所以随于心王,摄入心王所变现之六尘当中,以心王为主。这是介绍内五根、外六尘的相貌。


  最后总结:故除此十一色法,更无他色可得,则知色惟心王心所二者所现之影明矣!


  因此,除了这十一个色法以外,这世间就没有其他的色法了。而这十一个色法是怎么来的呢?是八识心王跟心所,所变现的影像,所以说万法唯识─一切法是第八识所变现、前六意识去分别,然后让我们来受用,实际上是这样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为什么要安立心不相应行法呢?

净界法师


    第十九卷


  己四、心不相应行法。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相应者和顺之义。今得及命根等二十四种,非能缘故,不与心及心所相应。非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有生灭故,不与无为法相应。故《唯识论》云,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今直云心不相应行者,虽依三法假立,而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现影,心所又即与心相应,故但言心,明其总不离心也。


  我们研究这部论的宗旨,是要阐明: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三世诸佛所觉悟的道理─如,我们当随顺这个真理。什么真理呢?一切法无我。这当中,开出了二个内容:第一个何等一切法,第二个云何为无我。依着这个宗旨,而开出这二个主题。


  所谓何等一切法,就是广泛的说明一切法的差别相。天亲菩萨把它归纳成五个部分──五位百法:第一个是心法,第二个是心所有法,第三个是色法,这一科是五位里面的第四位心不相应行法,第五个是无为法。

先看本文: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第一段标出法的名称以及种类。它的名称是什么呢?叫做心不相应行法,简略来说有二十四种类。


  我们看蕅祖的解释分成三段,第一段解释名称:相应者和顺之义,解释什么叫相应。佛法讲相应──我跟你相应、跟净土法门相应,或者跟禅宗相应。什么叫相应呢?和顺。换句话说,所谓相应必须满足二个条件:第一个是和─和合,二个法要和合一起不能分开,其次要随顺,不但是在一起,而且彼此还要相随顺,你随顺我、我也随顺你,你不障碍我、我也不障碍你,这个叫随顺。满足这二个条件,我们才说有相应。


  以下解释为什么要安立心不相应行法呢?解释名称的道理──今得及命根等二十四种,非能缘故,不与心及心所相应。非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有生灭故,不与无为法相应。那么在二十四种法当中,蕅祖先提出了二个,第一个是得,第二个是命根,这个等是指其他二十二个法。这二十四个法,为什么安立做心不相应行法呢?这当中有三个理由:


  第一、非能缘故,不与心及心所相应:以下这二十四个法,因为没有缘虑的功能─没有明了性,有明了性才能够造业。万法唯识,我们讲造业一定要有心识,譬如说苹果成熟以后,从树上掉下来,打到人了,这个不构成业力,既不是善业、也不是恶业、也不是无记业,不属于业,业的本身一定要有心识的推动。以下二十四种法,它没有造业的功能─没有明了性,所以不跟心、心所相应。


  第二、非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是说以下这二十四种法,它没有质量,不占有一定的空间,因为没有质碍的性质,所以不跟色法相应。


  第三、有生灭故,不与无为法相应:所谓心不相应行,佛法讲行,多数是指生灭的有为法,其实心法与色法都是属于行,所以行泛指一切有为法。这当中又分成二类:第一个叫相应行,包括色法、心法,叫相应,一个是跟能缘相应,一个是跟质碍相应,都叫做相应行。而这个不相应行它不跟色法相应,也不跟心法相应,但是它有生灭的相状,有时增加、有时减少,有时出现、有时消失,会生灭变异,也是属于有为法,所以不跟无为法相应。


  总之,此二十四种法跟其它的、所有的法都不相应,所以安立作心不相应行法。蕅益大师大略把安立名称的因缘先解释一下。


  第二段引证,引《成唯识论》做证明:故《唯识论》云,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


  在《成唯识论》当中讲到: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是说不相应行法,它不像色法、心法、心所有法,有一定的体相,因为色、心二法,是由阿赖耶识种子所变现的,各有它的作用,心法有明了、造业的作用,色法有质碍的作用,不相应行法都没有这样的作用。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但是它也不是异─不是离开了色法、心法跟心所有法,另外有一个作用。换句话说,它的存在,其实也是依止色、心二法而安立的。

第三段总结:由此故知,定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总说:心不相应行法它不是一种业感,不像心法跟色法由业力创造的──善业强,出现好的色法、明了性也强;恶业强,色法较粗、明了性也暗淡。心不相应行,不是业种子所变现,它是怎么安立的呢?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意思是说:我们人是五蕴和合而成的生命体,有色法和色受想行识的心法,当然这个果报体它会造业,有创造因地的功能,也就有果报的相状,若因、若果都有很多差别相貌。这种差别的相貌,使令每个人出现的色心二法都不一样,为了解释这种差别相貌,就安立了一些专有名词,而心不相应行法也就是专有名词。是为了要解释色心不同状态,所以必须安立这些专有名词,大家才可以达成共识与沟通。比如我说灭尽定,哦,你就知道灭尽定的色法是什么状态、心法是什么状态,这就是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是依止色法、心法跟心所法的差别情况而安立的,离开了色、心跟心所有法,当然也就没有作用可得。


  最后结释:今直云心不相应行者,虽依三法假立,而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现影,心所又即与心相应,故但言心,明其总不离心也。


  前面说过,以下这二十四种法,不跟心法相应,也不跟心所法、色法相应,三个都不相应,那为什么只安立心不相应呢?以下解释:虽依三法假立,虽然心不相应行法是依三法的差别情况而安立的,但是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现影,色法是心、心所法,所现的影像,实际上色法并没有自性,它自己也不能自主,比如说你想现出天人的色法,色法不能做主,必须要具备天人内心的德行,才能够现出天人的色法,所以色法是由我们的心王跟心所有法─善恶业力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含摄在心、心所法中。


  再看心所─又即与心相应,而心所又不能独立生起活动,必须与心王相应而起,它隶属于心王,所以故但言心,明其总不离心也。虽然它借心、心所、色这三个法来假立,但是八识心王,一切最胜故,它的功能最殊胜、最强大、最有主宰性,所以就以心王做代表,简单明了的安立作心不相应行法。就不用复杂说是心、心所、色法不相应行法,因为色法跟心所法,都含摄在心王当中,只要我们心一活动,就会带动心所法、色法的变化。这是解释安立为心不相应行法的过程。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