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道源法师:《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章偈言

道源法师:《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章偈言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再把渐次的行门,合到文殊师利菩萨章,「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接到顿超的法门上。所以你解释四步渐次的时候,还是有方便、有渐次,你把「坚执持远离心」方便下手的功夫忽略掉,末法时代的众生不会用功,「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尽说些大话,结果做起来,一空也不空,因为他没有方便下手的功夫。你有这四步渐次,懂得道理下手用功,用到「诸幻虽尽,不入断灭」的时候,你回光返照,再照那方便、渐次,还是多余的。因为就怕你不知道是幻化的,「知幻即离」,作什么方便?就怕你不是真知,所以「知是空华」的「知」,我前面解释得很详细,「知」不是十信位的名字觉,不是三贤位的相似觉,不是十地菩萨、等觉菩萨的分证觉。这是最高如来的知,是究竟觉,他到这个时候,「知幻即离」,一下子就离开了,何必作什么方便呢?

  「离幻即觉」,觉性本在,为什么要修行用功呢?修行用功是要离幻,也就是破无明、断烦恼,圆觉妙性本来现现成成,不欠不缺,不是你没有圆觉,修出来圆觉,你离了幻法,觉性就现前。可是要有功夫才行,不是顿超的根机,你就得用渐次,佛说四个步骤,比如你要上大殿,得一步一步走四个台阶,才能到达佛殿,但是会武术的人,一步跨过四个台阶很容易。这就是说,你能知道幻就离开,还作什么方便?你离了幻,即是觉,还有什么渐次?还是合到文殊师利菩萨章顿超法门上。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幻境离开,幻心离开,幻智离开,幻觉离开,诸幻离开,讲到这儿长行文讲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再说偈颂,要重宣此义,叫重颂。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

  这跟长行文一样,翻译的人没有注意,圆觉妙心不应该加上「如来」二字,前面长行文详细解释过了。圆觉妙性是一切众生的本性,但是众生不知,如来皆知,所以叫如来的圆觉心。「建立」就是生出来,但只作「依」字讲,依圆觉心而建立,并不是由圆觉心生出来虚幻无明,无明不从圆觉心生,它是依着圆觉心建立的,这叫做「无真不成妄」,有真的圆觉心,才有虚妄的无明,下面再说譬喻。

  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好像虚空花,是依着虚空才有相,没有虚空,现不出空花相,你尽管有病眼,没有虚空看不出来空花,所以无明不是圆觉心生的,是依着圆觉心建立的,有圆觉心才能建立无明。

  「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灭是灭幻化的空花,灭幻性的无明,把空花、无明灭尽,一切都灭尽,还修什么呢?虚空之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空花是由你的病眼生的,你把眼睛治好,空花灭了,灭是从你眼睛灭的,虚空从来没有生花,哪有花灭呢?所以虚空之性从来不动。你一念妄动,生了无明,无明灭了,圆觉心没有动。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从」作「依」字讲。一切诸幻法,都是依着一切觉性生出来的,你最后有一个幻智存在,觉性不圆满;有一个幻觉存在,觉性不圆满。要是幻法都灭了,圆觉妙性圆满了。

  「觉心不动故」,因为圆觉妙心,从来没有被无明所动,无明生,它不动;无明灭,它也没动。这时候一切幻化的无明都灭尽了,觉性圆满了,觉心本来不动。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假若你是与会的诸大菩萨,乃至末世修大乘的众生,你应当远离诸幻。第一个次第,先离幻境,要发坚固远离心,把虚幻的境界远离开。第二个次第,离幻心,第三个次第,离幻智,离幻心的智慧也得远离开。第四个次第,离幻觉,还有离幻智的觉心在,你一执着觉心,不是圆觉,还是幻觉,还要离开,这个时候诸幻统统离开了。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再说个譬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木中生火,等到木尽,火也灭了,譬如那四个渐次,两木相因,能钻的木,譬如远离心;所钻的木,譬如远离境,结果火钻出来,两个木都烧尽,两个次第幻境、幻心都空掉了。还有个智慧在,就是还有点灰在。灰飞了,还有个觉在,就是还有飘渺的轻烟余留在虚空。灰飞烟灭,灰飞了,烟也灭了,这个时候清净了。「觉则无渐次」,怕你不觉,才说方便、渐次;一觉,「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知幻即离,离幻即觉。」都是用「知」,知就是觉。你只要一觉,一切幻化诸法统统离开,有什么渐次、一步一步的步骤呢?「方便亦如是」,方便也是一样,虚幻的境界你离不开,非假方便功夫不行,坚固执持远离心,就是方便,因为你不觉才加方便,觉了还有什么方便呢?讲到这儿偈颂讲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