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平时修福对临终往生的重要作用

净空法师:平时修福对临终往生的重要作用

文摘恭录自 净空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第三十九集)

1993/6  美国加州迪安萨大学  档名:01-11-39

    「十念一念并得生,何须七日。」有人听到临终十念、一念都可以往生,何必平时那么辛苦去念佛?等到临命终时还来得及。怕人起了这个误会,把自己这一生往生的因缘错过,那就太可惜了。

    「答,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这个说得好!这是讲普通人临命终时,最后的一念或者最后十念是阿弥陀佛,这就决定往生。但是这个机缘相当不容易,所以说念佛人多,往生的人少。

    有些人平常念佛念得很勤快,临终不念了,临终贪恋这个世间,那就坏了;还有临终业障现前,这都是麻烦事情。什么业障?病苦是业障。业障的事情多了,太多了,障碍你临终不能念佛,这都是要在平常要知道预防的。什么方法预防?修福。临终不得善终是福薄,往往在那个时候把佛号忘记掉,所以一定要修厚福,深厚的大福,临命终时没有病苦。平常不念佛,是因为他没有闻到佛法,临终时这个时候忽然听到佛法,听到之后就发心、就发愿,这样的人能往生。但是这样的人真的是万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这也不是没有原因,前面说过了,多生多劫的善根在这个时候现前,都不是偶然的。

    所以我们不可以侥倖,侥倖没有不失败的。何况临命终的人,遇到佛也能往生,他至少要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他神智清楚。这就很不容易,很多人这一病就煳裡煳涂,他什么都不知道,家亲眷属都不认识。那个人你教他念佛,没有法子了,他不能往生的。所以头脑要清楚,就是临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大福报。第二个,在这个时候要遇到善知识,遇到一个人劝他念佛,求生淨土。临终那一刹那,怎么会那么巧碰到这个人,这个难得!第三个条件,他一听就没有怀疑,立刻就接受,马上就照办。所以即使一句佛号,他这一句佛号裡头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圆满具足,他才能往生,这很不容易。

    所以底下说,「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宿世的善根成熟,哪有偶然的?我们凡夫眼睛裡面看到是偶然的,其实不偶然,他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善根这个时候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

    这是我刚才讲的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临终具足,大难大难!我们到医院看亲戚朋友临命终时,你看他是不是清楚?一百个有九十九个都迷惑颠倒的,都不醒人事,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帮他助念则是尽人事而已,非常困难!说他往生是安慰活人,减少他的悲痛,其实是不是真的往生?很难讲,不容易!由此我们就知道,我们这一生当中一定要修福,福报不要这一生享受,福报统统留在临命终时候享受。临命终享受什么?享受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临终时没有病苦,纵然有小病,没有痛苦,神智清楚,那往生的成分就大了。

    「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倖。」这是在此地特别提醒我们,一万个人当中难得有一个,万万不可侥倖。存这个侥倖的心,「淨宗讲临终十念都可以往生,现在不必了,什么也不要做,等到将来临终的时候再念十声佛就往生了」。存这个心,如果你这一生错过因缘,你不能怪经典,不能怪祖师大德,也不能怪我没说清楚,我说清楚了,不能怪我。

    「淨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淨土或问》这本书收在《淨土十要》裡面。《十要》在台湾、在美国都有流通,我们也印过多次。诸位看《淨土十要》特别要留意看看《淨土或问》,这一篇东西不长,分量不太长,裡面对于这桩事情讲得特别清楚。所以蕅益大师在此地他就不多说了,希望大家多念念《淨土或问》,要把这个事实真相认识清楚,然后我们才不会存侥倖心理,真正死心塌地念这一句佛号,才能够念得感应。

TOP


1 恶人往生,《往生传》里头不少,古德引用最多的张善和,他为什么能往生?他是这一生做恶,这一生当中迷惑颠倒,造了大罪业,从前没做恶,生生世世他修的有不思议的善行,有无边的功德。

2 假如不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深厚的话,这个恶人在临命终时,怎么会遇到善知识?善知识一劝他念佛,他怎么就会相信?怎么就肯至心忏悔,真的悔过,求愿往生?这不容易,这是多生多劫他的善根福德现前了,所以人家一提醒,他马上觉悟了。

3 张善和这个人一生杀牛,杀业非常重。他造的是十恶业,临命终时,一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他。他虽然是恶人,比一个普通的善人,他这个力量还要强大,因此我们决定不可以轻慢恶人。

4 恶人回头,他的心力勇猛,我们学都学不到。所以佛在《八大人觉经》里面告诫我们,教我们“不憎恶人”,不要轻慢恶人。人会回头的,他一回头,成佛了,将来是我们的老师,怎么可以轻慢?

5 佛法里面善根的标准一定要知道,与我们世间一般的标准大大地不相同。善根是听了就相信,真信,真正肯发愿,真正肯执持名号,肯念佛,这样的人就是“善根成熟”,所谓“成熟”就是他这一生决定成就。

6 《观经》讲下品下生的,那是讲五逆之人,是讲造恶的人持名念佛。我们虽然造恶,还没到五逆十恶的程度,自己真正下定决心持名念佛,我相信决定不在下三品,这是我们有把握能做得到的。

7 佛在经上讲,末法时期人的根性愚钝,善恶不分、是非不明——对善人、善事瞧不起,对恶人、恶事很尊重,今天就是这个现象。

TOP


我再奉劝诸位,希望同修们要真正认真的来,来干什么?读经。《观经》里面顶重要的就是三福、观行,观行有三种,就是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讲这三种方法。从第一观到第十二观是观想念佛,十三观以下是观像念佛,第十六观是持名念佛。



《观经》主要是讲念佛的方法跟三福。三福,我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三福实在讲三个层次,第一个,我们要修人天福报。



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你们父母要不能马上吃素的,暂时吃三净肉没有关系,先不要杀生,市场买的,已经杀好的买回去吃,可以了,不要买活的回家去杀,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道」,这是第一福,人天福。



第二福,小乘的福报,这是佛门里面的,「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皈五戒,威仪就是仪表,用现在话讲就是礼仪,我们要守礼节。



第三福是大乘福,大乘菩萨福,第一句是「发菩提心」,我们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就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底下还有一句「劝进行者」,劝进是什么?要讲给别人听,劝别人修净土法门。



所以读诵很重要,读诵就等于听佛教诫是一样的。我们读莲池大师《疏钞》,就等于听莲池大师的开示。你看古德,我们在经论里面、《语录》里头常常看到,听讲经,一部经还没听完,他就开悟、就证果了。诸位同修从学佛听到今天也没开悟,为什么没有开悟?因为你平常没有读诵,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因素。



《六祖坛经》里面,你们看到的,法达禅师要不是念了三千部《法华经》,六祖那么讲讲,他能开悟?他悟不了!他为什么会开悟?因为他念了三千部。《法华经》七卷,一天念一遍,念三千部差不多念十年。他有十年读诵大乘的根基,所以六祖跟他一讲、一点,他就恍然大悟。



你们今天如果把《弥陀经疏钞》也念上三千遍,你在这里听我讲经,看你开悟不开悟?决定有人开悟。所以古人听经开悟,不是没有道理的。人家根性利,利什么?念得多,利。你比他还聪明,但是不肯干,有什么办法?家里面有妨碍,不好读诵,到此地来、到这边来。如果不断的这样念下去,对于诸位好处非常多。你念熟了,讲了前面,你知道后面;讲到后面,你会想到前面,整部经的意思能贯通。心地清净,他的确有悟处。所以读诵大乘非常的重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