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开愿法师开示:快乐地学佛,智慧地生活

开愿法师开示:快乐地学佛,智慧地生活

   今天因缘非常殊胜,我们大家聚在一起,看到大家在学佛的路上有很多的不明白,有很多误区。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们聚在一起来探讨一下。特别是现在很多初入佛门的这些同修们很迷惘,对佛法了解得不够多,问题很多。所以大家就提出来许许多多的问题,不能够一个一个的当面来解答,所以就做个录像给大家做个参考。

   在我们人生当中,佛常常告诉我们,“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得到人身了,这个难得我们给忘记了,自己不以为然,感觉到我这个人身不知不觉轻而易举地我就得到了;佛法难闻也没感觉多么困难,我们就闻到了。其实则不然。如果我们的智慧能达到,我们就会明白,在这个生命的长河当中,我们遇到佛法的时间短,遇不到佛法的时间就太长了。佛的法运,当年佛有预言说在这个世间,只有一万两千年。那历史几千万年,甚至于几亿年,佛法在这个世间的存在时间太短了。

   古大德告诉我们,佛法就像一个灯塔一样,就是一切众生在海上航行的前方的灯塔,来给我们指点方向的,让我们这一生当中都能够吉祥如意,趋吉避凶。这也是我们人生所需求的。佛法里面都能够给我们找到圆满的理论,圆满的方法。让我们真正地趋吉避凶,离苦得乐。这是我们学佛的目标和宗旨。

   我们明了以后,才知道学佛对我们太重要了。如果我们一生当中没有遇到佛法,那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纵然你很有福报,你能够升官发财,但是你的灵性境界,仅限于世间有限的时光里面。在这个生命当中我们灵性境界是永恒的。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我们)是有圆满的智慧,所谓是无量光,无量寿。我们仅仅执着现前短暂的一段时光,是我们一个错误的认识。往往许多人说我们学佛人不现实,学佛人追求的很迷茫,很渺茫。但是这句话是错误的。

   众生每天在追逐啊,他以为他很现实,那如果你反问他一句,他哪一天的生活得到了,他哪一件东西得到了?没有!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的东西,无论是精神也好,物质也好,拼命地追啊。等你得到了以后,哎呀!感觉毫无意思。又设定一个新的方向,新的目标。又去不断地(去)寻求。

   所以我们的这个人生,就好像我们在坐飞机的时候看天空的这个云,看前方的云非常的美,非常的漂亮。这个飞机就往前飞,等我们到云的跟前的时候,发现这个云不在了。又看远方又有了,又很漂亮,我们又飞过去,一看又是空的。所以我们的人生,每一天都在这样生活,每一年都在这样生活,反反复复地。在里面产生了种种的、酸甜苦辣的受用,遇到自己欢喜的,与自己的习性相应的,我们就起了贪爱之心,欢喜心;遇到与我们不相应的,与我们的身体不相应的,与我们的精神不相应的,我们就有痛苦。所以酸甜苦辣是这样形成的。

   在我们生命当中所追求的、所想象的,佛告诉我们有偏差、有错误。眼光不够远,智慧不够大,才造成我们今生依然智慧不能够开启。佛告诉我们首先心量要大,古人也告诉我们量大福大。学佛的基础,学佛的开始,先拓宽我们的心量。我们从开始包容自己身边的人,包容自己的家人开始。没学佛之前斤斤计较,身边的人,甚至于父母、家人说你一句,你都是针锋相对,开始战争,这是我们的心量还是太小,这么一个小范围你都生烦恼,你嗔恨心都那么重,那你怎么能够学佛呢?所以我们首先要能够包容我们身边的人,包容我们的亲人朋友,进而扩大到包容世界一切众生,包容这个国家,包容这个社会。好的,我们向他学习,很好;坏的,我们也能够包容。为什么呢?本来没有坏的。为什么现在有坏的了呢?就是我们没做好,才造成了很多众生染上了恶的习气,才造成了那么多的恶业。所以我们要看清楚以后才知道,应该原谅他们。其实做坏事的人、恶人的内心更痛苦,这个痛苦的程度比普通人要增加很多倍。真所谓是麻木不仁,他们是非常地需要别人的关怀。所以我们看到别人对你发火,别人对你有意见、有歧视,这样的人往往是很可怜的。

   我们学佛,佛告诉我们要扩大心量,这是第一点。所以我们成为佛弟子,首先从这一点开始,真正到佛所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我们就成功了,我们就成佛了;如果我们的心量依旧打不开,依旧是边念佛边诵经还是在生烦恼,那你这个经就白念了,佛也白念了。那你什么时候能得一心不乱,什么时候能得受用呢?可以说得不到。你所念的经、念的佛,只能在你八识田中结个佛缘,种个善根,什么时候起作用呢?听佛的教诲,把心量放大,你的烦恼自然就化解了。化解以后你诵一遍经,得一遍经的受用;你念一句佛号,得一句佛号的受用。所以这个方法非常地重要。

   为什么很多人念佛不得力,修行烦恼更多?这个“我执”太重了。哎呀,我念佛需要修多少功德,别人不能打扰我;看到别人一点不满自己的意,这个无名火就上来了,“哎呀!你们都会下地狱的”,或者“你们都不如法的,这些完全是错误的”。佛法教导我们要内学、内证;对外呢?对外,对一切众生所谓的是,恒顺随喜,放大心量。佛告诉我们,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常生欢喜心。虽然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学习。这是我们在这个世间普度众生、自度度他的最好的方法。

   佛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当中,祖师也讲了,修小乘你没有办法。尤其在大城市里面,你把门一关,你在家里呆着,那是不现实的。不跟外界接触也是不现实的。你真正有这个条件在家里边关上两年三年,我也遇到过这种人,关了两年三年了,出去买个菜还生一肚子烦恼。我说你这个“关”就白闭了,这是错误的。佛让你把心量放大,而不是让你在家里清净啊,外面一出去,看到这个也不如法,看到那个也不对,好像自己就对了,别人都不对了。这是用错了心。这种修法不能成就众生,也不能成就自己。

   首先我们自己把我们人生的目标方向明确了,明确了以后,我们的每一步,正所谓佛法在世间,你因为在世间有这个因缘,有这个路要走,你还要一步一步地走。佛告诉我们可以做世间事,不可以有世间心,就是这个道理。你该尽得责任要尽,你该孝顺父母的,你要孝顺父母,这是你的责任;该孝养公婆的,你就孝养公婆;该照顾小孩的,你是这个因缘,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样我们这个社会秩序才能够稳定,社会国家才能够和谐,人民才能真正地安乐。不是我们学佛了,明天就找个深山躲起来了。没有这个地方啊,你往哪里躲呢?躲不了,那怎么办呢?佛告诉我们觉悟更重要。如果躲到深山里面就能成就,那深山里面也有蚂蚁也有苍蝇,他们也应该成佛了嘛,他们最清净了,他们也没有成佛。所以不在于外面的世界是动是静,是清净是繁杂,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人生当中,在这个生活当中,我们有没有智慧去处理,我们有没有这个觉悟,这个是最主要的。

TOP

“佛”翻译成中国的意思是觉悟,他是“智慧”的代表,“觉悟”的代表。所以我们今天拜佛像,不是拜偶像。拜什么呢?他是圆满、智慧,象征着我们心性的大圆满。所以拜佛,是拜我们内心世界究竟圆满的智慧。这是从理上说。

  从相上说:佛,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给我们一切众生宣讲这个事实真相,有恩于一切众生。拜佛只是表示我们对佛陀的恭敬心而已。恭敬心,是我们修学的基础。这样你才能够承载佛的大法、佛的教诲。佛告诉我们了,佛一生当中没有讲经,也没有说法。甚至于说得更严厉的时候说:佛没有说一个字,谁要说佛说法,那就是谤佛了。什么道理呢?因为在佛的境界里面,是究竟圆满的,所谓的不增不减。究竟圆满的,哪还有法与不法的分别呢?

  在众生份上,因为众生有烦恼,众生有疑惑,需要解决,告诉你解决的办法:究竟圆满,成为佛法。所以一切法,是为了治疗众生的“病”而已。我们众生有问题了,我们众生有烦恼了,不能够觉悟了,佛菩萨用种种的善巧方便,种种的方法,让我们回头,让我们真正地觉悟。

  我们初学者,基础、入手处,一定要遵守佛陀在“净业三福”里面所讲的。佛讲得很明白,说:“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第一条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基础。所以“善男子”、“善女人”,我们是佛弟子,是善人,从哪里下手?从这里下手。从此以后要对父母孝敬,对周边的人像父母一样尊敬、孝敬;对后辈关爱,真的是一切众生都值得去尊敬、关爱、照顾。对佛菩萨,我们没的说,有一个至诚恭敬的心,奉事师长,我们都能做得到。慈心不杀,就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不单单我们不杀害一切众生,就是我们在这个内心深处意念都没有。这是对的。为什么没有这个意念呢?“杀”是表嗔恨。我们放生,就是来培养我们的慈悲心,来化解我们的这个嗔恨心。你有杀人的动机、杀动物的动机,这个杀心就是嗔恨心。严重,那果报就是地狱。

   也许没有学佛的人,感觉你这样说的话,有点太严厉了。地狱在哪里?没有看到。但是仔细观察一下,那些做杀业这一行的,到了晚年的时候,甚至于到临命终的前一年或者前几个月的时候,他的生活就是人间地狱。每天恐怖,每天睡不着,一闭眼睛这些动物都找来了。你杀什么,什么都来了。非常痛苦啊!

  所以这种事情遇到很多。不是说你学佛了,这些问题能找到你,这些问题都出现了。不学佛,照样有这个因缘果报啊!只不过是我们学佛了以后,我们更加明了了,我们知道前因后果。有很多人,一生到最后死了,痛苦地断了这口气,他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痛苦,太痛苦了!这种人太多太多了!可见得,我们闻佛法是多么多么地重要!佛,给我们讲明这些道理,多么重要!

  我们这个身体,在我们整个生命里面,它是一个短暂存在的一个现象。我们的“真身”不会因为你这个身体灭而“灭”,不会因为你这个身体死而“死”。所以过去,别人讲,人死如灯灭,一死就百了了,这是一个完全的错误说法。如果真正地能够一死百了了,那这些痛苦的人都解决了,选择死就行了嘛,但是“死”不了。祖师常讲:“死了就不得了了。”所以再痛苦,都不能选择自己解决自己的生命,这是最笨、最愚痴的方法!

  因为我们的生命,能够到这个世间来,不容易!是种种的因缘,聚在一起了,才能来。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婴儿,他能够生存下来,不容易。如果没有父母、长辈用心地呵护,就是他到这个世间来了,他也不能生存,不能生活下去。很幼小,需要喂流食,需要精心地去呵护、照顾;一、两岁慢慢地懂事了,才能够有点知觉,才能够自己慢慢地照顾自己。那如果没有这些大人来照顾的话,那他能生活下来吗?所以每一个生命的出现、长大,都是经历这个过程的。这么多人在先前的付出,才有你现在健康的这个身体,你说你活到现在很健康,你自己寻短见了,你能对得起谁呢?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养育你的人。

这是我们报父母的恩,佛告诉我们的,很重要啊!因为你这个生命刚刚出生的时候,一点的生存能力都没有。等于是说父母不但把你给生下来,又把你一步一步地抚养成人。所以无论学佛不学佛,都有责任,尽到孝养父母的责任,这是正确的。佛也有明文规定:如果你的父母没有人孝养的话,佛不允许你出家的,你要在家尽孝的。因为人都有老的时候,你父母老的时候,只能像小孩一样,你也要去照顾他,这也是我们将来弘法主要的一个课题。

现在的年轻人,自己都不会照顾自己,将来不会照顾自己的孩子,更不会照顾自己的父母。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过去古人常讲:“孝感天地。”你的孝心可以感动天,感动地,可见得这个福报有多大!那我们现在的人竟然不知。所以我们佛弟子,要从这个地方入手,给社会大众作一个榜样。然后你的父母、家人看到你学佛了,忽然间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不生烦恼了,没有脾气了,对他们百般地孝敬了,你说你的学佛在你家庭里面还有障碍吗?自然就没有障碍了。甚至于他们也被感化,也被度化,开始学佛了。这是我们度自己的家人最好的办法。

  因为我们这个人间,相聚都是缘分。大家念佛、修行相聚——“法眷属”,也是过去生中与佛有缘。我们大家一起共修,才有这么殊胜的缘分,能够在一起,学习佛法。如果没有这个因缘的话,那很难!所以我们有这个福报,有这个因缘。

  那世法里面呢?你能够投胎到这个家庭里面,作为这个家庭的儿女,甚至于你的孩子,都是跟你有最亲的因缘。佛告诉我们,我们尽心尽力地去做,而不执着。就对了。不能说我不要了,父母也不要了,亲朋好友也不要了,这是我学佛的状态。你错解了佛法,这是错误的!人家以后不敢学佛了,一学佛我什么都不要了,那这个社会不乱套了吗?所以佛法在世间,永远不会破坏世间法!给我们的生命注入能量,注入智慧,注入福报,这是佛陀教育。让我们在各行各业里面,都成佛,成菩萨。不一定出家修行,才能成佛,成菩萨。出家修行,是弘法利生的一个代表;真正你个人成就,在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能成就。这不是哪一个人说的,这是佛说的。龙女八岁成佛。佛在世的时候,跟佛同一个时代,有维摩诘居士,他的证悟程度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所以目犍连、舍利弗去参拜维摩诘居士也是像给佛行礼一样。所谓是:“礼佛三拜,又绕三匝。”那什么意思呢?就是表我们人人都有佛性。既然有佛性,你都可以成佛。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面,都可以成佛。

有很多人就认为,学佛、修行、成佛一定要有一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方式、特定的这么一个生活方式,你才可以能够成佛,这是错误的。佛法、智慧可以注入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生命当中去,就在你这一生当中可以圆满成就。

祖师常讲“就路还家”,就是你现在有这个身体,现在有这个状况,那你不可能立刻把这个身体,把这个环境都脱离了,你就成就了。决定不现实的。如果佛法这个样子的话,那对这个社会,就有不好的作用,不好的影响了。那怎么办呢?就是让我们在现实当中,如何地去面对人生,如何地去觉悟。不但自己觉悟,让自己身边的人,同时都能够觉悟,这是对的。那觉悟了以后怎么办呢?觉悟了以后是什么现象呢?那你就没有烦恼了,没有障碍了,真正地离苦得乐了。

所以佛法教导我们的,永远是觉悟的状态。你的家庭都觉悟了,你这个家庭所有的人都是菩萨了。那就是莲池海会嘛!我们这个团体每一个人都觉悟了,那我们这个团体的人都是菩萨了,那你说多么殊胜、多么自在!

   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呢?有没有一定相呢?没有。你示现男身觉悟了,你是男身菩萨;你是个女身,你觉悟了,你是女身菩萨。那观世音菩萨是男身,是女身呢?他已经成佛,成菩萨了。其实观世音菩萨,在佛经里面记载,他比释迦佛成就得还早,古佛再来。示现佛身来度众生不方便啊!示现佛身来了,说法、度众生,要有请,佛才能讲。因为表的是对法的恭敬。那做菩萨身就不一样了,菩萨和我们关系密切啊。所以你哪里有不对了,哪里有需要了,就像串门、访友一样,他就来了,多方便啊。所以他示现菩萨身,不以佛身来这个世间。

所以千处祈求千处应!有的人喜欢菩萨变成一个老人的身份来度我,那观音菩萨就变成一个老人来;那大家需要说来个童子身来度我,那观音菩萨就会变成一个童子,变成一个很可爱的小孩来度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讲得非常好,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所以以后明白了,就不能够再问,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了。

这是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能够问,是男的是女的?我们自己没有离开世间相;我们心里面有分别,有执着;用我们的心来猜测佛菩萨;不知道这个空间维次当中,我们人这个生命,在整个时空当中,它是一个时间段。

有人讲了,极乐世界,全是大丈夫相,全是男人了,那是什么意思,什么状态呢?有些人说:这个不太符合逻辑,不太符合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其实人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我们人类这么一个现象,只是适合我们人这么一个频率的生活状态。所谓的“六道轮回”。

《心经》里面告诉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真正的生命,没有眼耳鼻舌身意。那你说当然没有分别男人和女人。为什么呢?因为你有了业障,有了烦恼,才有这么多的受用啊。如果真正圆满自在了,没有了。

所谓的回归到圆满的自在,圆满的寿命。这就比较深了,不容易听得懂。我们在凡情份上,哎呀,菩萨要有个身形,要有个或者男身,或者女身,总是我们要有一个执着。

TOP

佛菩萨来度我们世间的人,他要随顺我们世间的心想啊,也示现一个和我们一样的身,这样才能够打成一片,才能感觉到佛跟我们是一样的。所以他能成佛,我们也可以,我们就有更加亲切的感觉。如果佛示现他本来的面目,那我们众生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懂,这个时候示现的意义就失去了。那目的是什么呢?是让我们一切众生不断地提升、不断地进步,从这个误区里面不断地走出来,这是真的。

我们在没有听闻到佛法之前,所接受的一切知识也好、一切的现象也好,非常有限,没有超越人道。过去的古圣先贤的境界高,他没有超越六道轮回,甚至于没有超越欲界,还在欲界当中,他自然就有这些现象出现。再提升一步,就没有了。就好像我们要喝水一样,我们为什么要喝水呢?因为我们的口渴了,身体需要水,为了治这个“病”我们才去喝水。如果我们很自在,很法喜,不需要水一样也可以那么圆满自在,那这个水就可以不需要了,就等于你这一关就突破了。我们为什么吃饭呢?因为我们身体这个现象在世间存在,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要和这个频率相应,所以产生了五谷杂粮来滋养你这个色身,来维系你这个生命。真身需要不需要?真身不需要。就好像我们吃药一样,为什么要吃药呢?药就是来调节你的身心的。你的身体某个部位发炎了,或者有病变了,用一些药给来它做一个调剂作用。所以我们不要把这些东西带上色彩、带些神秘。

所谓的学佛了,吃药、不吃药,总是那么分别执着。那要不要吃药呢?因人而异,因自己的需要而异。如果你这个身体病了,这个药你不要把它当做药想,就因为你这个身体需要这个东西,需要这个元素来补充,你来调剂而已。用这个方法、这个想法就对了。所以众生还是执着,执着用与不用,执着这个药,好像把它说得这么严重,用了就不能成佛似的。其实跟吃饭一样,我饿了,是要吃,你为了维持这个色身,为了更加地更好地为众生服务,那你就吃饭嘛。这个身体需要这个药物来给你调剂一下,也是正确的嘛。但是最主要的是我们不要“住”,“住”在吃药与不吃药,错了;“住”在吃饭与不吃饭,也错了。

《金刚经》上告诉我们得很清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就相似于佛告诉我们的,可以做世间事,不可以有世间心,同一个道理。世间事是为了维系我们现行的状态,维系我们现前的这个生活环境,维系我们这个色身,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还要不断地觉悟,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要完成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和这个频率相应,所以补充食物、补充水分、补充能量,让我们这个身体健康起来。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能够更加利于自己修行,更加利于普度众生,有这个想法你吃与不吃都正确;如果你为了你这个身体健康,你为了你自己有坚固的执着“我要修成怎么样怎么样”的状态,“我不吃药了”,或者“我不吃饭了”,都是错误的。因为执着了嘛,你还是坚固地执着“我要健康”,“我要修行到一个什么状态”,那佛告诉我们了,“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离菩萨的境界差得太远了。所以你吃也是错的,不吃也是错的。如果我们觉悟了以后,我们吃也是对的,不吃也是对的。因为你开悟了嘛,你有智慧了嘛。佛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佛法无人说,非智莫能解。”我们初学人有这么多的问题也是正常的,没有问题就说明你不精进,你没有用心思。你有问题说明你已经想进步了,把这一层一层地跟你讲明白了,你就没问题了。没问题了,你就开悟,有智慧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你就提升了。所以不断地提升。

学佛修行,我们能够相聚,都不是一生的根性,不是一生的修行。尤其是我们在这个时代,能够听闻佛法,能够在我们生命当中找到真正对我们有意义的这些方式、方法,太重要了!太不可思议了!

我们应该都有这个体会,生活那么多年,成长那么大了,见的世面也不少了,看的书、知识也不少了,很有局限性,学的是什么呢?学的是烦恼,越学烦恼越多、越学障碍越多、心量越小。忽然间,我们遇到佛法了,感觉到我们的心无比地喜悦,无比地让我们能够生起欢喜心。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的真心本性本来是自在的,本来是敞开的,只是我们被一些不好的习气,被我们这些不好的频率给干扰了,所以才造成我们这个现象。

这些业障、这些烦恼不是真的,是假的,因为你的烦恼每天也在变化。我今天烦一件事情,挺懊恼、挺生气,甚至于烦恼到极处,都有很激烈的念头。但是你明天以后过去就没有了,这个事情就不烦恼了。反而你想开以后你还高兴呢,所以你的这个烦恼是不定性的。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就知道了,我们对于事物去烦恼是错误的,因为这个事物是刹那在变化的,是不“住”的。每天所遇到的现象,每天所遇到的事情不可能是一样的,决定不一样。所以我们的烦恼,这个烦恼的对象是每天在变化的。今天我对这件事情烦恼,明天我又对那件事情烦恼,这个对象是每天都在变化的,我们的烦恼心,都是它在作怪。如果我们把这个枢纽找到了,烦恼心去掉了,你看任何事情都不烦恼。

这就是佛告诉我们的,在佛的眼里面,一切众生都成佛了。一切众生本来没有离开自性,起心动念没有离开本来面目。那我们众生就不一样了,看佛也是凡夫,看佛也跟自己一样,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那是我们用自己的心来看佛菩萨,那佛菩萨要用他佛菩萨的本心来看我们,我们也就是佛了。

所以佛告诉我们,当你成佛的时候,你看一切众生都成佛了;你成菩萨的时候,你看一切众生都成菩萨了。当你在生烦恼的时候,那是不是自己在烦恼世界里面呢?不是别人的烦恼,是自己的烦恼。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在一切事物当中,一切境缘当中,如如不动,不被境转,说明你的功夫已经很纯熟了,有一定的定功了。

佛告诉我们,“不以见相生心,不以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这个道理。你一生心,被它转了。生欢喜的心,也被它转了;生恶的心,也被它转了。一转了,你落到一二三了,你变成凡夫了。《楞严经》上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如来能转境,你被境界转了,你就不是如来了。不是如来是什么呢?是你的意识心,意识心作怪,把你如来的本来面目障碍住了。意识心是什么,是你的如来本性当中,掺杂了业障。这个业障就是起心动念,就是妄想起来了。这个众生非常严重的时候,妄想起来之后,立刻就有分别,好坏、是非,立刻分别,分别之后马上执着,这个速度非常地快速。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这个是好的,那个是坏的,你被境界转了。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要练功夫,就是这个练法。

但是我们工作的时候,要不要去分别呢?还是要去做的。要把这个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而不去执着,这就对了。不能说我什么都不分别了,拿着糖当盐去用,拿着盐当糖去用,你做的饭不能吃了,让众生生烦恼了,你这个不分别就错误了。所以,你的这个不分别,其实也是分别:我不分别了,把盐当做糖去用,给人家冲一杯盐水,人家没法喝了,你说你是不是执着,还是执着。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把一切万事万物都放到最佳的位置、最好的状态就对了,就没有破坏世间相。所以我们这个频率,所需要的东西,它是非常有规律的。我们人所需要的东西,和一只狗一头牛不一样。一头牛一只狗所用的东西和一只蚂蚁不一样。但是我们发现,虽然不一样,每一个人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都很欢喜,都很快乐,感觉到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最快乐的。那如果我们看到蚂蚁吃的,是人丢下的一点残渣,我们感觉它们好痛苦啊,都是人丢下不要的东西。那它们感觉不到,它认为真幸运啊,捡到那么多宝,对它们来说已经满足了。就是说频率不一样。

那我们就明白了,我们这个频率是非常非常有限度的,非常非常狭小的。比如我们喝的这个水,如果高温到100度以上,它就会变成蒸汽了,我们想喝喝不到了;到零下十度二十度的时候,它结冰了,不是水了。所以只有在这个中度的时候,这个液体我们适用,这是我们的频率和这个频率相应。就好像我们的眼睛所看的东西一样,看东西,它在一定的尺度、一定距离的时候,我们看得舒服,看得很清楚;但是远一点,我们就看不见了;如果贴在我们眼上很近,我们也看不见了。所以频率是我们所能感官一切事物的这么一个状态,如果打破这个状态以后,我们的生活就不行了。所以我们眼能见,要需要很多因素来组合的。如果没有日月星光的时候,我们再没有电来照明,把电关掉,我们的眼就是瞎子了,什么也看不见了。

所以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所谓“共业所感”,都是地球上的这个人,来到这个地方。我们所能认知的有个共通点:有灯、有日月星光,我们能看到东西,我们认为很正常。那如果真正有特异功能的人,有觉悟的人,他们不用日月星光也能看到,那我们就感到稀奇了。因为他超越了,我们没有超越,在这个宇宙当中,我们人能接触到的,太少了;接触不到的,那真的是无量无边。

TOP

所以真理都需要学习,无论你有多么高的地位,多么大的财富,跟这个没有关系。因为这个东西是有形的,这个东西的存在,跟你自身其实没有多大、太重要的关系。因为你受用的太有限了,你受用的东西和你的频率完全相应。本来你能吃两碗饭,给你十碗、二十碗,你就不行了,你就很痛苦了;你喜欢吃吧,给你十碗二十碗,你就很痛苦。所以说我们以为我们得到很多,以为我们拥有很多,其实我们真正受用的,太少太少了。只是我们有个错误的观念,这些东西都是我的,这些东西都属于我拥有的,那是不是呢?不是。明眼人说,不是。不知道这是谁的,是谁的呢?谁跟它有缘,谁有这个福报,那就是谁的。你暂时拥有了,是你的福报。

所以我们明了以后才知道,在这个世间,我们所想的、所做的,有多么的幼稚。但是我们还要不要去做呢?要做。该工作的还要工作,该学习的还要学习。不能今天听了以后就消极了,既然都是假的,都那么不重要,干脆什么都不干了,这也是错误的。我们要明了:解脱,是我们心灵的解脱,而不是事相的放下。心灵的放下才是真放下,事相的放下,心里面没有放下。

佛门里面有个典故,当年有个人去见佛陀,问佛陀:“我怎么才能不烦恼,怎么才能开悟正果?”佛教导他的方法很简单,佛说:“放下,放下。” 那个人很听话,就把左手的东西放下了,他就告诉佛说:“我已经放下了,我怎么还没有开悟呢?”佛就告诉他:“放下,再放下。” 结果他就把右手的东西也放下,放下以后他就问佛:“我已经全部放下了,怎么还没有开悟呢?”佛说:“还要放下,再放下。”他就很诧异很纳闷了,说:“佛啊!我的东西全都放下了,您还要我放下什么呢?我怎么还不开悟呢?”佛说:“不是让你把手里的东西放下,把你心里的那个东西放下,这就对了。”

所以要把我们心里的烦恼、心里面的障碍、心里面的执着放下,世相上就没有障碍了,世相现实当中没有障碍了。你的身体所需要水,你喝一口;需要饭,你吃一口,不会影响你真的生命。怎么才能受到影响?你执着,你执着这是水,你要喝水了,这个瓶颈你突破不了,这个时候你就被它困住了,这个现象是刹那不住,在迁流的,你有痛苦,是这个道理,哪天没有水了,你就会有痛苦。但是不知道啊,我们的身体有生老病死,但是我们的真身是不会随你的身体生老病死。我们这一生需要水,如果我们提升为活菩萨了,我们不需这个水了,更高的境界——升天了,也不需要了。

佛经说得很清楚,我们凡人看这个水就是水,地狱的众生看这个水是火,那这个频率就不一样了。我们喝水,他们就害怕了,人太厉害了,他们能喝火;如果反过来,有可能他们看火就像我们看水,那他们喝水就像喝火一样,我们就感觉他们也很厉害,那个火都能喝到肚子里面没事,还能解渴;那天人看这水呢?是金光闪闪的琉璃七宝,不一样的。所以随着你的福德,随着你的境界增长,万事万物都在变化!

修行的道路上,所谓是千差万别的心想。每个众生想法不一样,因为他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所接受的信息不一样,所以产生了种种的妄念,种种的心想。这个时候佛说一个法门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没有办法,大家需要什么法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佛,用他的智慧一一的给大家讲明白,开解清楚,会集起来所谓的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是这样形成的。
      
在修学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八万四千个法门全部要学呢?我们如果八万四千个法门都要学的话,比如一个法门学上一年,八万四千个法门我们要活到八万四千岁才能圆满。我们要有这个寿命的话,也可以尝试尝试。可惜的是,等我们法门还没有学完,我们的寿命就不在了。但是,祖师、佛菩萨常讲的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告诉我们万法不离本源。一切万事万法的根源是根本。就是我们每一条路都是通到这个根源里面去的,都是通到你家去的。你不一定八万四千条路,每一条路都走走,都尝试尝试,然后再回家,那你太累了、太辛苦了。你选择一条路,直接就可以回家了,那多好,是这个道理。
      
祖师常常告诉我们,所谓是“就地还家”,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我们想来北京,我们现在在哪,我们想来这里听经,比如你在青岛,当时就出现这个问题。我们去青岛放生,青岛放生的时候,在这边网络公布的说在(是不是在一开始应该注释上,大钟寺在北京,否则其他地方的人看不懂?)大钟寺集合。青岛的同修就开始问了,是不是我们也来大钟寺集合,集合以后再去青岛,到青岛以后再参加放生,这就迂回了。所以众生就像这个样子一样。比如要去安乐阁放生,他就住在青岛市里面,直接坐个车,一个小时半个小时就到安乐阁了。他说了,这个不行啊,你看公布已经公布出来了,说让我到北京的大钟寺来集合。我要坐车到大钟寺,花十几个小时,然后再坐到安乐阁。这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我们每个法门都要走,这叫迂回。不直截了当,浪费了精力,浪费了时间,出现状况,就这个道理。
      
为什么有这些现象?不明了才产生的。在我们修行的道路上,因为对佛法不是很了解,对宇宙人生的真相不够了解得清楚,所以看到什么事物都很新奇。看到这个也很好奇,看那个也很好奇,想学,没有长久心。三天的热度。这个没意思明天换一个吧,换一个又学了三天五天的,这个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也没有什么意思,再换一个,猴子掰玉米似的,结果,从这头掰到那头一看,什么也没得到,白忙活了。就这个道理。

心不能够定下,心不能够专,是我们认识的不够。如果我们真正的认识到了,我们选择任何一个法门都是正确的。如果我们真正不了解佛法,不了解佛在讲些什么,我们选择哪一个法门都不容易成就,包括念佛。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你的烦恼去不掉。念佛法门虽然是简单易行,成就快速,成就不可思议,也有方法的。你看哪一个念佛成就的人,天天生烦恼,天天讲是非,天天有是非人我,这个人决定不能成就。

万人修万人去,那一万个什么人,祖师常讲,老实人。没有看到这个念佛人天天去说别人的是非,天天的去打听别人的是非,还说自己很精进,一天都念十万声佛号,古人讲了“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的目的是让你得清净心,念佛的目的是让你得一心不乱,是让你放下烦恼,而不是让你感觉这个数量:我念多少部经,我念多少声佛号了。这是个数字,管用不管用呢?只是在你八识田中种了佛缘,只起这个作用。将来你什么时候把烦恼放下了,把心量扩大了,你就往生了。否则的话,不相应,关键的时候佛号不能把你的烦恼给降伏住。
      
万缘放下,放下什么?放下烦恼,放下你自己的妄想、障碍,是这个道理。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有附着一层烦恼在里面,所谓有烦恼也有佛性,融合在一体的。你不可能都放下。祖师告诉我们烦恼即菩提。烦恼里面有圆满的菩提,菩提就掺杂在烦恼里,这是一体的两面。我们怎么能够把他给解决,该让你烦恼的地方你不烦恼,让你烦恼我偏偏生欢喜心,我就不烦恼,你怎么样,你就进步了。那个烦恼魔看到你以后就怕了,他不爱烦恼,算了,别来折磨他了,烦恼魔就被你降伏了;你遇到一点事情就烦恼,遇到一点事情就发火,遇到一点事情你这个烦恼心就起来了,你念佛念上十年二十年,这个心量心性不能打开,越念越辛苦,越念越糟糕,成了我执我见,邪知邪见,是这个道理。
      
我们很有幸的是,我们遇到佛法以后,就有一个正知正见,比什么都重要。有些人走了一圈的弯路,迷迷瞪瞪的,先入为主。他入的时候就是这种方式来入的,很麻烦的。他就会用这个思想,用这个标准去衡量,跟这个相应的,这是对的;跟这个不相应的,很多问号出来,天天搞得把自己很疲惫。今天念这个经,明天诵那个咒,乱!结果把自己想在佛门里面找一点清净心,想在佛门里面修一点清净,越修越烦恼,越修越累了,经念也念不完,怎么那么多。最后生烦恼心了,说佛法不能学,本来我是想在佛门里面找一点清净心的,你看我不学佛还好一点,学佛了烦恼更多了,心更乱了。不是自己找的吗?佛给你简单的方法你不用,你不学,你非得把自己搞得那么狼狈不堪,那怎么办?

TOP

遇到这种现象,千万不能说佛法不灵,佛法错误了,这是自己造业。一定要想是自己错了,自己学错了,自己认识错了,我要调整,这是对的。千万不能够以为佛法有问题,佛法永远不会有问题。他是圆满的智慧,他怎么会有问题。问题在哪里,是我们学习的角度,学习的方法错了,没有人给你正确的指导,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学佛,很重要。这个意义清楚了、明了了比什么都重要。
   
咱们修念佛法门的,非常直截了当,非常清净,非常自在的,经典也很少。我们依据的经典,《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初入门还加上《地藏经》,这是我们依止的经典,这是我们修行的依靠。跟谁学,跟释迦牟尼佛学;跟释迦牟尼佛八万四千法门里面哪一个法门学,净土法门学;净土法门讲的谁,讲的阿弥陀佛。所以我们直截了当跟阿弥陀佛学,跟佛学当然你的果报就是成佛了,所以我们都是在向佛学。
     
具体落实在哪里?佛在讲《观无量寿经》,韦提希夫人讲明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殊胜,韦提希夫人很有智慧,选择往生极乐世界。佛就告诉她怎么样才能得生,什么方法才能够去,没有教她念佛之前先教她净业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第一福。
我们落实在哪里,落实在根,就是我们弥陀大愿人将来要做到的,要学习的。第一要落实的《弟子规》,第二感应篇,第三《十善业道经》,这是行门。老师父已经给我们定了,这是千真万确的。行门就是这三个法宝。然后理论的依据,修行的方法就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地藏经》。我们修行就很自在了,很简单了。八万四千法门应该是有圆满的理论,有非常恰当的方法,还有不可思议的成果。你说这多么殊胜,都占了,完全可以成佛了,成佛有余了。所以佛告诉我们一切方法,一切的法门是平等的,一切的法门都能够到达彼岸。
      
我们这个法门也同样能够到达彼岸,而且又那么殊胜,那么明了。我们何必把自己绕一圈、绕一圈,要去青岛放生,本来你就住在青岛,还要跑到北京来,然后再跑到其他地方去,再回到青岛,太累了。所以我们不选择迂回的这个事情,选择直截了当。佛说了念佛成佛,我们诵经念佛;佛告诉我们了,要落实净业三福,我们选择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我们该去培福放生了,我们去放生去,那多自在,多潇洒,多么简单这个生活。为什么把自己搞得那么狼狈,今天念念这个咒吧,明天又念那个什么吧,把自己搞得乱七八糟,把这个心乱得一塌糊涂。很累很辛苦,起不了作用。

因为佛法的总纲领让我们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定是枢纽,定是什么,清净心。任何一个法门都是让我们得清净心的,不是让你起烦恼,不是让你乱七八糟的,乱,与你的真心不相应,就与佛法不相应。
     
我们颂一切经,念一切佛,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培养我们的菩提心,培养我们的真心,培养我们禅定的功夫,这是我们的目的。读经不是目的,读经只是手段,让我们明白这些道理,明白这些方法,让我们如何去做;念佛也不是目的,我一天要念十万声,念一百万声,不是目的,念佛是个方法。所以念佛法门,这个方法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弥陀经》上告诉我们功夫成片或者是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了,你就得受用,烦恼就可以伏住了。这个时候如果真正的临命终了,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就可以有资粮走了;阿弥陀佛没来接你,你的心很清净,你做什么事情也有智慧。
      
千万不要误会,说学佛人就是等死的,你们念佛就是为了等死,这个太消极了,太不负责任了,这是错误的。念佛人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以后,积极的为众生服务,阿弥陀佛他成佛了以后,他没说我终于成佛了,我在极乐世界可以享清福了,他没有这样想。他还要发四十八大愿,度尽一切苦难的众生。如果按照我们世间上的说法,度众生是他的工作,他每天二十四小时不休息地在工作,那人家也没有消极。晚上我们还在休息,比如晚上哪个地方要有人往生了,他还要拿着莲花来接引,你说他多累。所以人家没有休息,人家很积极地在工作。
我们也很清楚了,我们也不生烦恼了,我们怎么办呢?为一切众生服务。培养我们的菩提心,培养我们的大慈悲心,成就我们圆满的智慧,真正在这个过程当中体悟到所谓的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那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呢?万事万物,一切众生,是你的真身,叫法身,是我们自己本来的身体,那多么自在,那多么洒脱。

我们所执着的,我这个身体千万不能受伤害啊,我这个身体要保养好。你这个身体是错误的。你这个身体你说哪一天是你的,哪一个地方是自己的?你找不到。我今天是自己,今天要把它死死地抓住,留不住;今天很愉快,要把这个时光给停住,我这天要永远不要变了,做不到,过去了;这天很痛苦,你也留不住。痛苦也留不住,烦恼也留不住,快乐也留不住。所以你这个生命,你认为是真的,其实是非常的幼稚,非常的不真实。

过去古人常讲,到八十岁的时候感叹:哎呀,人生如梦,作了一场春秋大梦。一切的经历,一切的所作所为,过眼的烟云,只是在你意识里面残留了一些种子而已。一生做了很多善事,做了很多很有意义的事情,他的后半生,老年很洒脱,因为他八识田中全是善的,全是好的,所以他很洒脱。所以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晚年的时候很痛苦,很恐怖,因为他生前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善的,都是一些恶的,晚年当然痛苦。这是个自然规律。所以我常常讲,有些老人,很安详地去世了,即使没有学佛。你仔细去观察,他一生的心态很平和,一生的行仪很善良。没有哪个人很恶劣的性格,他能够长寿,他能够很安详地走,那太不容易了,那大福报了。所以我们修行,学佛了,把这些事情,点点滴滴地都分析清楚了,我们才知道怎么样下手处。

佛法,再说明白一点,如果我们刚刚入佛门,还不想往生极乐世界,还不想成佛,我就想,人间很快乐呀,人间虽然有苦,但是也有乐啊,我还不想超越轮回,这有没有办法让你永远的快乐呢?永远地不受这三恶道的苦呢?佛说也有办法。不是没有办法的:你想成佛,佛教你成佛的方法;你想成菩萨,佛教你成菩萨的方法;你想升天,佛教你升天的方法;你想生生世世在人间,享受人间的生活,佛也有办法的。不是没有办法。这是众生的心想不一样,众生的需求不一样,每段时光的需求都不一样。也许我今年遇到佛了,开始感觉到升天太迷惘了,太渺茫了,那成佛更别提了,还太远了,太迷惘了,我这人间做点好事,能做做好,就不错了。初学的时候,这种想法的很多,比较多。

那我们就明了了,他既然有这个想法,可以啊,佛教导你在这个世间如何一生趋吉避凶,福慧增长。因为六道众生没有开悟之前,你真心本性里面的福报没有显现,智慧没有显现的时候,你所用的智慧,所用的福报,都是你辛勤修得的。你这生有多少福报,有多少财富,或者是你有多少的官运,或者是你有多少智慧,是你修来的。修得呈现出本来的般若智慧,但是我们修得没有到圆满的时候,我们所受用的,是我们自己修来的,是这个道理。

我们修得多,我们相对来说我们得到的就多,我们的福报就大。那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要在人间,要好好地享受人间的生活,行啊,多做善事,多服务人民,多为一切众生、大众着想,你将来的果报既富又贵,又有智慧,是这个道理。不是我千方百计我想办法把人家的东西我骗过来,把人家的智慧我偷过来,决定做不到。就你这种无私的心、服务的心,才能够跟别人沟通,才没有界限。你用一颗私心去做,用一颗私心来面对你这个人生,将来的这个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将来就堕入了三途。

如果你心量大,我这个一生当中,我为别人想的多,为别人做的多,善事多,那你这个世间当然是一帆风顺。即使遇到往昔的恶缘来了,业障来了,都不怕,肯定有贵人相助,有天人护佑。为什么?你为大家的多嘛。当你有困难的时候,自自然然都来了。有很多善人,有福报的人,就是这样的。面临着崩溃,面临着这种边缘的时候,意想不到的贵人就来了,意想不到的人就来帮助了。那人家不是平白无故来帮助的,过去生中肯定跟你有善因、善缘;那你这生帮助过一个人,他反过还诽谤你,或者反过来还欺负你——过去的恶因,决定不是说因为你帮助了你他来诽谤你,他才来欺负你的,而是你过去跟他有恶的缘,过去你欺负过人家,有可能你过去跟他结的这个缘分,现在结果,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我们每一天,每一个念头,都在想什么,做什么,非常重要。虽然我们现在做不到那么细,这个方向我们要知道,大方向要明了,这是非常重要的。

TOP

在我们这个修行的路上,不要斤斤计较,不要坚固地执着,本来应该洒脱一点的,你为什么要那么斤斤计较?要大而化之就对了。唯有我们有这个心,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往前进步,往上提升,你一心不乱才有指望。你只要去耕耘了,你默默去做了,福报决定不会比别人少一点。如果你要去耕耘了,你的福报比别人少一点,那因果律没有了。

这个因果不是佛菩萨发明的,也不是佛菩萨创造的,是佛菩萨发现的事实真相。

佛菩萨在甚深禅定的状态之中,看到我们宇宙运转的规律,就是这个样子的。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不受这个因果的制约了,这是什么状态呢?不起心不动念了。一起心动念,就落在五行,落在三界里面来了。你又有分别,又有执着,这个病又严重了,就出不去了。

所以我们众生还在三界内,还没有离开五行。你受命运的束缚,你受因果的制约。那这个时候我们多做事,我们多去服务众生,为别人想的多,不为自己想,或者自己初学,为自己少想一点,为别人多想一点,逐渐地把自己放下了,那你就是在天天进步,在行菩萨道,总有一天你也超越三界不在五行了。

三界是什么,六道轮回,超越六道轮回了,至少证阿罗汉果了,这个时候你不会再受六道的这个苦难了,你勤进了。不受这个四大五蕴的折磨了,五行、四大五蕴的折磨了,超越了。所以过去的传统文化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的,这都在佛法里面演变出来的,超越三界,何等的自在。下次有机会给大家介绍介绍三界,哪三界,时间来不及,今天就不介绍了。

所以,我们目的,目标,成佛,成菩萨,就超越了,就是把我们生活的频率不断往上提升,不断地进步,把我们的灵性境界每天都在升华,升华了以后还要服务众生。最强调的一点,尤其我们初学的同修,不能离开根本,根本就是实行,实行什么?去做,一定要去落实。我们从最基础的去做,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去做,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我们理明白了,事要不按照基础来做,等于不圆满。

基础是什么呢?我们学佛人,就应该落实去《弟子规》,就应该去学习《太上感应篇》,学习《十善业道经》。这并不是说这是儒,这是道,这是佛,有框架,有分别,这是错误的。为什么是错误的呢?佛告诉我们了,“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把太虚空都包括了,你说道在不在里面?儒在不在里面?如果不在里面,佛这个心量还有不包的啊?是我们佛弟子的错误。别人可以误会佛菩萨,因为他的心量小,他们说佛是外道也好,说佛是怎么样也好,是他们自己的猜测,但是佛弟子很清楚,万事万法没有离开心性,心性是圆满的自己。

《弟子规》也没有离开心性,是自己的一部分,这就正确了,那我们学它还没有什么问题呢?所以这是我们学习的根本,万事万物的根本。如果按照《弟子规》的解释,也能解释得通:天同覆,地同载。我们是人,是众生,都在一片蓝天下,一片蓝天护佑着我们,在一片大地上滋养着我们,我们都是兄弟姐们,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一片蓝天,都是一片热土,我们有分歧,有排斥,有障碍,对吗?不对了。所以说,儒家讲的“凡是人,皆需爱”,是人,都需要爱的。

去年的圣诞我们也买了圣诞树,也开始过圣诞节。对呀,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圣诞老人心量很大,人家想的是整个人类,我们也是人类的一份子,好的我们就应该继承。圣诞老人让我们断恶修善,佛也让我们断恶修善,让我们诸恶莫做,诸善奉行,一样的道理。那再从理上来说的话,他没有离开虚空,也没有离开法界。虚空法界都是自己,那他是不是自己呢?同样也是自己,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我们佛教徒,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先行者,是个榜样,他对我们有分歧,他们对我们有意见,我们对他没有意见,他们不懂我们懂。

我们刚刚开始启建安乐阁的时候,有信天主的,他说我们信神哪,你们信佛啊,分得很清,界限很清,说,你们这个佛很庄严,他不会说,他说你们这个大神也挺庄严的,不过呢,我们信主,主那个神也很灵。我说,没有分别呢,都一样啊,但是,我说你们不知道,佛跟主还有一层更亲密的关系,他们非常亲切。他一听,眼睛睁得很大。本来因为他们是正派的宗教徒,心量都很大,很善的,所以他们一听,还有亲密的关系,眼睛就发光了,找共同点嘛。

我说,天主,在中国称为玉皇大帝,在你们那里面叫天主,我们民间还叫老天爷,其实说的是一个人,在我们佛经里也有。我们佛经里面,释提桓因就是民间的玉皇大帝,忉利天主,所以我们每一部经基本上都提到,要么是释提桓因的,都提到他了。我说当年佛在世讲法的时候,每一场几乎释提桓因都到场,释提桓因是谁啊,是你们天主啊,你们天主每天都到场。我说最有意思的就是,你们天主还请释迦牟尼佛到天空讲经呢。我们佛门里面有一个最著名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在哪里讲的,就在你们天主的天宫善法堂讲的。这是真的,有可能他们宗教徒不能理解,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很清楚,这是正确的。

忉利天主很聪明啊,当释迦佛降世的时候,因为他母亲生了一个佛子啊,这个佛子将来是世出世间一切众生的明灯啊,给一切众生传递了无限的光明和福报。这个福报太大了,她人间没有那么大的福报可享,那忉利天主就把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就接到天上去享天福。我说当时他也有目的的,什么目的呢?过去的古佛,法运圆满以后,度众生的时机到了、圆满了,他都会上升到天宫,为母说法。那佛到天宫了说法,不可能单为他母亲一个人说啊,那在天宫开场法会,那天主的这些家亲眷属、大臣、亲近的人都可以听、都可以增加智慧,那是多好的一件事情呢!所以,摩耶夫人就被天主就迎接到天上去享天福去了。

那我们就在想了,我们在念佛,我们在度众生,在做这些事情,家人有没有人在照顾呢?有!你发多大的心、做多少事,你的福报和庇佑着你的家人的福荫是成正比例的。因为佛是圆满的福报,是圆满的智慧,庇佑一些众生也是圆满的。所以他这个福报感应他母亲享天福去了。那我们努力去做,我们在付出,虽然没有像佛那么究竟圆满,我们在去做了,自然给家人带来所谓的大灾化小、小灾化了、吉祥如意,福慧增长。这是必然的,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都是应该出现的。为什么呢?你付出了,你有功德,你为众生啊,这是一个自然因果的循环规律。

我们看了《地藏经》以后就知道,原来和天主还有这么一层的关系。说完以后,他有兴趣了,很有兴趣,开始去佛堂去烧香磕头去。每天早上去,见了我了:哎呀,我每天早上去佛堂去磕头去了,拜佛去了,他们开始不拜,他就拜了。哎呀,咱们都是一家人啊!问题就解决了。如果,我们要不明了,我们说,哎呀,你们学这个的,一边去,一边去,那就坏了。那人家也会让你,一边去,一边去。这个矛盾就越来越大、越积越深了,就不和谐了。佛法是圆满的智慧,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学佛人慈悲为怀。宗旨不能忘,但这个广大的方便是为了接引众生的。我们学什么呢?依教奉行,老实念佛。别人需要,给别人开的方便法门,是这个道理。所以这样才能够,广大没有障碍。如果我们自己修,把握这个原则是正确的。因为怕你生烦恼,怕你学多了、学杂了,乱、不清净。度众生,你要千变不变的话、该变不变的话,就出问题了。

因为根性不一样,每人想法不一样,你要把这些问题全化解了以后,他就跟着念佛了,他就跟着放生了,就帮他树立正知正见了。所以,把他给救过来,要从他的根开始着手,不能先从你自身去着手。我感觉怎么样,怎么样,去用你这个主观的观念是错误的!要用客观的,他现前需要什么、他现前在干些什么,把他这些迷雾给他拨开。他看到了,他明了了,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反对了。

主也说,凡是人,皆须爱,神爱世人,我们都是世间人,他也爱我的,也爱我们的嘛,没问题的。所以,老法师这个讲的太有道理了!我们学了就有受用了。所以,一定要明了,学佛、念佛在日用平常当中,这是我们的善巧方便。为了什么呢?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都能够有听闻正法的机会。这就对了。所以,佛法是活活泼泼的,不是我们那么执着,一定要很清楚地来面对。

   下面呢,时间也不早了,还有几个问题。我拣几个主要的来说说。

他第一个问题问的是:皈依的真正含义,皈依了以后,还能不能够喝酒、吃肉?因为这个原因呢,不敢皈依了。

这也是初学者,或者是刚刚接触佛法,还没有想学的人的一个很大的顾虑。因为他不明了,尤其现在的知识分子,我要做一件事情,我要搞清楚、搞明白了,我才去学,才能接受。这个情况之下,也有办法。先让他去学习,先让他去了解。了解清楚了以后,他就有分辨对与错,是与非的能力,学起来有可能更理智,更有智慧。

所以,皈依真正的含义,刚刚讲了许多,都是皈依的含义。皈依让我们找到宇宙人生真正的自己,所谓的是正确的生命、正知正见。皈依佛了,佛是觉悟,有圆满的智慧,圆满的觉悟;皈依法,法是正,正知正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宇宙观来成就你的生命;皈依僧,是清净,什么清净?把你的烦恼,把你的忧虑,把你现在种种不愉快的事情全部回归过来,回归到清净自在,回归到清净不染。这就是简单的三皈!真正的从你错误的知见当中,回过头来;从你偏差的人生中,回过头来;从你烦杂、苦难的环境当中,把你内心深处解放出来,变成清净自在。所以非常重要。

但是,能不能喝酒呢?能不能吃肉呢?这个问题,初学人非常关心的。那我们就明了了,是不是皈依的人喝酒吃肉不好,那不皈依的人,喝酒吃肉就好了呢?也不好!

如果是皈依了以后喝酒吃肉才不好,那有可能佛就不会这样说了。不皈依,你去杀生,也有果报的。不是说,我不能皈依啊,我皈依了以后,我做恶事啊,就受到恶报了,就要受到惩罚了。那不皈依呢?不皈依你照样要受到惩罚!所以,不吃肉,跟你学佛不学佛,皈依不皈依,没有关系。关系在哪里呢?是关系不跟一切众生结冤仇,培养你自己的慈悲心,成就你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在于是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对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