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正如法师: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正如法师: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节录自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
经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阬陷。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密,不见深阬。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一、放逸的含义是什么
放逸,是佛教的专用术语,社会上的汉语辞典还没有收入这个词组。放逸,放就是放纵,它侧重指人的举止行为放纵不羁;逸,是散失,它侧重指人的思想放任自流,随心所欲。
放逸,在“俱舍宗”里是七十五法之一,它是指放纵欲望,不勤奋学习、实践善法的一种精神状态。人们的这种精神状态,是由于人们的“染污心”所产生的。它在七十五法的类别中,属于“大烦恼地法”。同放逸相对的,则称“不放逸”,属于“大善地法”。
放逸,在“唯识宗”里,是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大随烦恼”之一。随从“贪嗔痴”等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就叫做“随烦恼”。平常我们讲,烦就是烦忧,恼就是苦恼。但是,烦恼,还有“扰乱”的意思。因为,这些法能扰乱我们众生的身心,而令我们做出种种危害自己他人的“恶法”;这些法能使众生烦忧、苦恼,而不得解脱生死,所以称“烦恼法”。相反的,能约束自己的不善行为,而勤奋学习修行“善法”的精神作用,则称作“不放逸”。
《成唯识论》说:“云何放逸?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什么是放逸?就是“于染净品,不能防修”,就是对“污染的恶法”不能防犯,对“清净的善法”不能修行。“纵荡为性”,“性”是体性,就是事物的本体。“纵荡”是“放逸”的本体。“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业”指事物的作用。放逸障碍“不放逸”,产生、增长污染恶法,不做善法乃至破坏善法,这些都是它的作用。
中国古装戏里,公子哥出场,右手拿把折扇,左手提个鸟笼,摇头晃脑,言语荒唐,吊儿郎当,行为不规,这就是放逸。放逸,用我们现在比较容易理解的词语讲,就是放纵、放诞、纵欲等等。
放逸是恶法,因此,它自然给我们造成种种不良后果。古时候,有一位刚出家不久的僧人出外参访求学。一天,他来到一座寺院想“挂单”。“挂单” 就是到寺院住宿。他来到“客堂”,顶礼负责客堂的知客法师。知客师问:
“谁叫你来的?”
“弟子我自己来的。”
“不经师父,就擅自出来!”知客师拿起香板就打过来,又问:“谁叫你来的?”。
“挂单僧”马上回答说:“师父叫我来的。”
“师父叫你来你就来,师父不叫你来你就不来参学吗?大丈夫一点主见都没有!再吃我三香板。”知客师拿起香板又打过来,并且大声说:“把贼给我抓起来。”“把贼给我抓起来”,你们说这是什么意思?
挂单僧以为客堂来了个贼,立即转身想去帮忙捉贼,还没等他转身,知客师的香板又向他打过来,说:“罚你劳动三天!”
挂单僧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请教其他法师,这才明白。原来,他当时眼睛到处看,嘴巴乱说话,思想多妄念,知客师要他“把贼抓起来”,就是要他将眼睛“守”住不乱看,将嘴巴“守”住不胡说,把“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贼”看守好,不要到处“偷”东西。眼睛接触“色境”,心起妄念,这就是“眼贼”在偷东西。守住“眼耳鼻舌身意”,这就是将“六贼”抓起来。守住“眼耳鼻舌身意”,这就是不放逸。
以上说的只是“贼”偷了小东西,犯小过错。假如,放逸五根,放纵胡为,偷得是“大物品”,那可不是罚劳动三天,就可以解决的!偷的是“大物品”,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二、放纵如牛犯人苗稼
经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
在上一段经文中,佛说了戒之后,大家“已能住戒”,已经能够安住在“戒之家”中,已经明白了持戒之功德。为了持戒无犯,“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应当控制五根,不要让五根放纵,而陷入“五欲”之中。大家知道“眼耳鼻舌身”是五根,也就是我们通常称的五官。根,以能生为义,如草木之根,能使草木生长。这里是指眼睛、耳朵等器官能产生感觉、辨别等作用。如,眼是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有视觉能力,这在佛经中就称为“根”。
“五欲”,有两种,一种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种外境而产生的五种情欲;另一种是指“财色名食睡”人们所贪求的五种欲望。这里,所说的“五欲”是指“色声香味触”,当然,其中也包括“财色名食睡”等。
①色欲:色,一般特指男女形貌色相,但也包括红、黄、蓝、紫等种种的形相色彩。众生乐此无厌,迷恋颠倒。
②声欲:特别指男女音声,但也包括歌咏音乐、美言赞语等种种音声。众生迷恋于此,乐此无厌。
③香欲:指男女身体之气味,及世间一切香气。它能使众生爱恋无厌。
④味欲:指各种水果、蔬菜、饮食、食品等等的味道。它能令众生贪求无厌。
⑤触欲:指男女身体相触,以及能让身体感触舒适的衣服等种种物品。众生对此,贪爱企求。
欲,是情欲,是欲望。五欲,泛指心理活动的情欲,以及心理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欲求。人们贪求五欲,五欲诱huo人心。学佛的人应该守护五根,不要让五根深入五欲,放纵非为。“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佛讲经说法,善用譬喻。佛在本段经文中,就为我们举了10个譬喻。这是第一个“牧牛喻”。牧牛,又称“放牛”、“看牛”。
大家有没有牧过牛?没有!在20年前的中国许多农村里,还用牛耕地。一般一个几百户人口的村庄,只有几户人家拥有牛。拥有一头牛的人家,可以称是村中富有人家。绝大多数的农民,家里没有牛,因为买不起也养不起。需要耕地时,去租用耕牛。还有许多家庭要耕地时,连耕牛都租不起,只好手把锄头挖地耕种。如今,许多偏远山区还是手把锄头挖地耕种,不能用耕牛。因为山地一块田地大多只有五六尺见方,无法用耕牛。有的地方,一年种谷两次,夏天酷热农民在田里劳动,冬天严寒水成冰农民光着脚在田里劳动。现在,我们夏天有冷气,冬天有暖气,还叫冷啊!热啊!苦啊!恼啊!
山区农夫挑粪便肥料登山到田地需要几个钟头,收割好粮食挑下山回家需要几个钟头。有的农民70多岁还在干这样的农活。遇上风调雨顺,农民辛苦忙了一年,交完“税”,剩余的粮食农民一家可以吃上几个月。剩下的半年多只好吃杂粮、野菜等。如果,遇上干旱等天灾,生产的粮食还不够交税。
在那个年代,风调雨顺也好,风雨不调也罢,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粮食不足,寅吃卯粮,“耕夫役役,多无隔宿之粮”,所以,那个年代粮食是非常可贵。在名山古寺斋堂内,我们常常会看到描写“粮食可贵”的对联词句,如某寺斋堂内有一副对联写着:“五叶花光丛法宝;十方饭粒惜珍珠。”“十方饭粒惜珍珠”道尽了粮食之珍贵。过去,中国粮食不足,现在全世界粮食充足吗?最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执行理事莫瑞斯表示:全球还大约有8亿5000万人缺少粮食。目前,全世界粮食依然严重不足。
还是说回到“牧牛”。养牛的人家,家里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劳力”,他平常除种田外,还要割草养牛,负责牛的粮食。到了春天,草木生长季节,一般牛的主人就叫十三、四岁的小孩,或者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去放牛。这就是牧牛。牧牛的人,放着牛经过庄稼时,一只手一定要牵着牛绳,另一只手紧拿着鞭子,“执杖视之”,两只眼睛注视着牛,“不令纵逸”,牧牛人思想不敢走神。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牧牛人思想走神,思想放纵,牛也就放纵了,而“犯人苗稼”,吃路边的庄稼幼苗。牛吃他人庄稼幼苗,那是个严重的、不可犯的大错误,足可以闹出人命案。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是这样,二千五百多年后的中国也是如此。
那个时代,庄稼就是农民的命根,甚至比农民的生命还要重要。有的农民,田是向他人租来耕种的,你的牛把他的庄稼幼苗吃了,他的庄稼毁了,没有收成,自己没粮食吃,还不能向地主交租。交不了租,租上又加租,利上又加利,也许他这一辈子都还不了租了。大家说,这“犯人苗稼”的问题严重吧?!
20年前,福建周宁县一带的进香客,过桥时有过桥歌,进寺院有进寺歌,烧香有烧香歌,等等。歌词内容大多是跟人畜平安,五谷收成有关。一天,一群老大妈们到我住的寺院烧香,有一位老大妈烧香时唱:
    南无-阿弥-陀-佛!
    保我前门一坪麦,
    好好长大无虫害。
    保我后门一头猪,
    不吃会大有人买。
    南无-阿弥-陀-佛!
老大妈烧香祈求佛保佑她养的猪“不会吃,又要会长大,还要有人买”。那个时候的猪是吃野草的,猪吃的野草,人们也找来当主粮。因此,在那个年代连猪吃的野草也不容易找到,所以,只好祈求佛保佑猪“不吃,会大,有人买”。猪吃的野草都不容易找到,更何况是人吃的野菜呢?五谷杂食更是难找啊!有的人初读这段经文时,可能没什么感觉。现在,理解了这个“牧牛喻”,以及上面的这首朴素的歌词后,应该看出“牛犯苗稼”的问题确实是非常非常之严重!
守住五根,不要让五根放纵于五欲,就好像牧牛人,小心谨慎看牛,不要让你的牛吃掉他人的“苗稼”庄稼幼苗,犯下严重错误。否则,“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 假如,你一定要让你的牛放纵,随便吃掉他人的庄稼幼苗,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那后果是毁庄稼、出人命。假如,你一定要放纵你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五根,无休止地去追寻“五欲”,那么“将无涯畔,不可制也”!涯,是水边,泛指边际。无涯,是没有边际,如一望无涯。畔,是(江、湖、道路等)旁边。无畔,也是没有边际的意思。
欲,成语有曰:欲壑难填,佛教更以“海”来形容,而称“欲海”,欲海无涯。放纵五根,沉迷五欲,就好比一个人在无边无际的欲海中无休止地漂流,到那时“不可制也”!到那个程度,五根不可制伏了!放纵五根,沉迷五欲,就好像一辆刹车失控的汽车在漫漫且多弯的斜坡途上,是十分的危险。也好像一只船舵失灵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随风浪而漂流,必将是危险非常。
    三、恶马放纵坠入陷坑
经文说:“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阬陷。”这便是“恶马喻”。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为了便于驾御马,在马的嘴里横放上小铁链,两端连在笼头上,这就是“嚼子”。将马安上辔,则能按辔徐行。
马,有温驯的,也有凶恶难调的野马。五根犹如五匹野马。野马本来就难以制伏,如果再不安装上嚼子和绳索,驾驭起来,野马必将乱跳狂奔,甚至载人坠入陷坑之中。阬同坑,阬陷就是陷坑,就是陷阱。
放纵五根,入于五欲,真的有这般严重吗?是的!譬如,眼睛喜欢看电影,这本是很正常的娱乐。但是,放纵眼睛,追寻“色欲”,沉迷电影,沉迷某影星,崇拜偶像,继而走向极端,“将当牵人坠于阬陷”。
大家都还记得,几个月前,香港影星张国荣跳楼自杀,张国荣的影迷某人得知,也效法张国荣跳楼自杀。心中的偶像都走了,我还留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
2003年6月21日,辽宁省大连市一位姓刘的16岁少女,也是张国荣的影迷。只因为她的母亲没有让她买张国荣的CD唱片而自杀。这位少女自杀后,她的母亲在她的日记里看到她在日记里这样写着:“这不是喜欢,这是爱。”“我想他,哪怕一天看一眼他的样子,我就满足了。”“听到同学提张国荣(我)就会激动。有人说张国荣不好,我就难过。”据说,这名少女成绩优秀,英语流利,擅长演讲,电子琴还弹得很好。
据报纸报道,去年,浙江温州一名初中生,因为没钱买“入场票”无法亲眼看看偶像影星赵薇而服毒自尽。四川一名13岁女孩一连看了八遍《流星花园》后离家出走,下落不明。这些就是放纵眼根、耳根,崇拜偶像而“坠于阬陷”,铸成人间悲剧。
初中生年纪小小的,就以自杀结束生命,这就是“坠于阬陷”。 “坠于阬陷”的含义有深有浅,总而言之,就是没有好结果。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我们千千万万不可放纵五根,盲目地、感情用事地、不思后果地、拼命地一味追寻,沉迷某一物,“坠于阬陷”无法挽回。所以,我们应当视五根,犹如凶恶野马,为它们装上“辔制”,好好制伏才是。
    四、放荡不羁殃及累世
青少年放纵五根,追寻五欲,误入歧途,“坠于阬陷”,成年人放纵五根,追寻五欲,也一样 “坠于阬陷”。《礼记·乐记》中说:“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桑间、濮上,是春秋时卫国的地名。当时,青年男女经常歌舞幽会在此。后来以“濮上之音”作为靡靡之音的代称,泛指颓废、se 情、低级趣味的音乐。颓废、se 情、低级趣味的音声,能使人堕落,能让国家灭亡。不要说是“濮上之音”,一个人若放纵耳根,极端沉迷于“健康的音乐”、“好的名闻”等声欲,亦当“坠入阬陷”。
一般人沉迷五欲,坠入陷坑。就是“英雄好汉”,如果放纵五根,沉迷五欲,也同样坠入陷坑,不能自拔。古人云:“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还没有放纵五根的情况下,就“难过美人关”。如果,英雄放纵眼根,追寻色欲,那更是栽倒在“美人关”下,入于陷坑,至死不悟。吴王沉迷西施,丢失江山,就是“色迷”的典型的一个例子。
英雄沉迷五欲,坠入陷坑。就是有五神通的神仙,如果迷于五欲,也将失去神通,沦为低级生命载体。《大智度论》卷十七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婆罗奈国的仙人山上有位独角仙人,修习禅定,得五神通。后因受扇陀妓女引诱,接触女人手,感觉柔软而“动心”,“欲心转生,遂成淫事”,立即失去了好不容易修成功的五神通。具足五神通的独角仙人因“触欲”而丧失五神通,何况一般凡夫俗子放纵身根,沉迷“触欲”,那有不“坠入阬陷”之理?
《云笈七签》卷三十二中说:“世人不终耆寿,咸多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忿争尽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内伤骨体,外乏筋肉。”世间人“邀名射利”,争名闻夺利养,“聚毒攻神”,聚集名利剧毒攻入心神,因而夭亡早死,不得健康长寿。争名夺利,是人体最厉害的病毒。
根据《黄帝内经》中说,沉迷美色的人容易损害肝脏,沉迷音声的人容易损害心脏,沉迷香气的人容易损害肺脏,沉迷口味的人容易损害肾脏,沉迷触觉的人容易损害脾脏。《摩河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上也说到,一个人沉迷色,或者是沉迷声,或者是沉迷香味触,都会产生五脏六腑等疾病。
“世人愚惑,贪著五欲,至死不舍……譬如愚人贪著好果,上树食之不肯时下。人伐其树,树倾乃堕,身首毁坏,痛恼而死。”这段出自《大智度论》卷十七的语句,更是譬喻形象生动。一个人沉迷色、声、香、味、触,必将心智蒙蔽,失去智慧,稀里糊涂,道德堕落,人格丧失,成为名副其实的“愚惑”之人。
大家看经文,经文说:“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上面说的“牧牛喻”,着重点在看守五根。“恶马喻”是告诉我们制伏五根的重要。现在这个“劫贼喻”,则提醒我们要防范五根。这五根,又恰如劫财害命的贼,因此称它为“劫贼”。
劫,是抢劫,是明抢,一般指强盗而言。贼,是暗偷,暗地里拿走他人东西的人。贼,一般来说还怕人。这里,譬喻五根,好比盗贼。人世间的“劫贼”,偷走抢走你的财物,再严重的也只能让你一生痛苦,因此说“苦止一世”。可是,这五根“劫贼”,它们所制造出来的祸害,不但害苦我们这一生,而且,危害到我们未来、“累世”的许多生。可见,五根为害相当严重,“不可不慎”矣!
这五根,是贼子是强盗,又称“内贼”,又号“外贼”。所谓“外贼”,是说五根能够“偷”“抢”外面的“色声香味触”五欲。我们经过“偷”“抢”,想尽办法去偷抢,得到五欲,由此而产生种种罪恶,自然也就坠入陷坑。所谓“内贼”,是讲五根这“贼”能够蒙蔽我们的心智、覆盖我们的真如法性,使我们内在的智慧清净心蒙蔽,使我们身体多病、让我们道德败坏、令我们生命堕落,轮回六道,生生世世遭受无尽痛苦。它“偷”走了我们的“真如法性”。此“五根贼祸”,“为害甚重”吧!所以,佛说,不可以不谨慎!
经文说:“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你是不是智者?你不用开口,我们就能知道。我们怎么能知道呢?佛在这里又传授我们一种测试“智愚的方法”,那就是你是否放纵五根,纵情五欲。如果你放纵五根,纵情五欲,那便是愚人;相反的,“制而不随”,你能够控制五根,不让五根追随于五欲,并且“持之如贼”,能够以防犯盗贼的方式来把持五根,不令五根放纵五欲,这便是智者。智者,就是偶尔一时放松五根,“假令纵之”,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消灭放纵,“皆亦不久见其磨灭”。恢复到“制而不随,持之如贼”的状态,这就是智慧的人。
    五、心喻毒蛇狂象猿猴
经文:“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密,不见深阬。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这五根,虽然是厉害,但只能称作贼子贼民。这五根贼民,还有一个贼王,用本段经文中的话来说就是这些贼子,还有个共同的主人。它们的主人叫什么?它们的主人就是鼎鼎大名、不好对付的“心”。
什么是心呢?佛教对心的分析非常精细透彻,但概括归纳起来则有这么几种:
①肉团心,就是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心脏。
②精要心:心,指心脏,引申为中心、精要。如《般若心经》之心。《般若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要。
③坚实心,就是一切法都具有的坚固不坏、真实不变、本来清净的法性。它又称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心、真如心等等。
④集起心。佛教说“心法”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种。集起心,是聚集一切事物的种子,又能生起一切现行法。集起心,就是八识中的阿赖耶识,它是有情众生的根本心识。
⑤思量心,就是八识中的末那识。因为末那识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惑相应,时刻思量阿赖耶识的见分为真实本体,执著为我,因而做出种种染污不净的恶法,所以,它又名为“染污意”。
⑥缘虑心,就是心识攀缘外境而起的思考分别之心。如眼识攀缘色境而起“见”。因此,心识又称“能缘”,外境称为“所缘”。缘虑,八识都有能缘思虑的作用,但一般习惯上特指八识中的意识而言。
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心为“主”。心是眼耳鼻舌身五根的“主人”。这个心是什么心?这个心,就是上面说的“缘虑心”,又名“意根”。五根再加意根,就是佛经中常说的“六根”。五根时刻追寻五欲,时刻在抉择五欲中的喜爱之境。在这追寻五欲、抉择扬弃五欲中起主导作用、发号司令的就是“心”。因此,经中说:“心为其主”。这个心,也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心理活动。
由于我们有心,因而对事物起分别取舍。心的活动,造成我们的一切行为。有人在客人面前,一直用手指挖鼻孔,或者用手玩弄脚趾,这种不雅行为,就是心所指使造成的。
我们之所以做出善恶的行为,是由于我们起善恶之心的结果。《胜天王般若经》第七卷中说:“心不自见,若善若恶悉由心起。”心是无形无相,因而自然不能“自见”,但是,人们的一切善恶言行,都是由心生起。心既然是导致一个人的一切行为。因此,“若能伏心,则伏众法。”(同上)所以,俗话说“擒贼须擒王”,要想制止五根放纵,防止做恶业,就必须“当好制心”,应当好好地制伏我们的心。
然而,我们这个心,不是你想制伏,就被你乖乖制伏的,它非常调皮捣蛋,非常厉害难调,非常难以对付。这个心,厉害可怕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要勉强说,则是:“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怨贼”,是说到你家,偷你家东西的那个贼,原来又是十分怨恨你的人。他是强盗贼寇,又是跟你有冤有仇,这个盗贼“可畏”吧!这个心“可畏”,非常可怕,它的毒性,胜过毒蛇的毒液;它的凶恶,胜过狮子野兽;它损人利己、阴险残忍,胜过强盗贼寇;它凶猛激烈、冷酷无情,胜过大火。
“越逸,未足喻也”,越,是超出的意思,如超越。逸,是超过一般的意思,例如逸群。心的可怕程度超过毒蛇、恶兽、怨贼、大火的厉害。“未足喻也”,用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还不足以形容这个心的狠毒凶恶、冷酷无情。
佛为了我们加深对“放逸”的理解,又作了个譬喻说:“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密,不见深阬。”“动转”,是指身体在转动中向前走。“躁”是躁动,指心理活动而言。“轻躁”,是指“手执蜜器”时的一种得意忘形的躁动心情。五根放纵,追寻五欲的人,就好比一个人手拿着装有蜜糖的“蜜器”,得意忘形地转动着整个身体而向前走动。“但观于密”,这个人两只眼睛注视着那“蜜器”,“不见深阬”,没能见到身边有个大窟窿,于是理所当然地坠入深坑之中。
经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踔,是跳跃。踯是徘徊。佛为了我们再进一步对这个问题的领会,又以“狂象”、“猿猴”作譬喻说明。佛说,放纵五根,追求五欲的人,就好比一头没有上钩的狂象,又好比一只猿猴爬上树,“腾跃踔踯”,跳跃徘徊,这时想要制止狂象不要狂奔、想要制止树上的猿猴不要跳跃是很难的了,“难可禁制”也!
    六、思想清净一切成就
经说:“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心猿意马,我们凡人的心意思想,就像猿猴野马一般,一天到晚跳动不停。现在,我们不去管它,反而放纵它,结果必将是习惯成自然,难以制止。所以,“当急挫之,无令放逸”,应当赶快挫败心主意根,不要让思想放任自流。
“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如果,不听佛陀所说的,而一定要放纵这个指使五根、发号司令的“思想”,那么注定这个人要身败名裂,那么注定这个人的功德善事要消失,那么注定这个人产生不了功德善法。这是真实不虚的,一点也不夸张的。
大家应该记忆犹新,阿富汉神学士政权总统奥玛、回教头领宾拉登,本来一个做“皇帝”威风凛凛,一个当头领有财有势,可是他们放纵心主,放纵五根,于2001年3月2日用炸药炸毁将近有两千年历史、世界上最高的立式石雕佛像。他们尚不知“当急挫之,无令放逸”,更变本加厉地放纵心主,放纵五根,制造911客机撞世贸的悲惨事件,终于招来恶报,让自己坠入陷坑。一个“皇帝”没得做了,一个“教头”也没得当了,双双自取灭亡。大家说说,这不是“纵此心者,丧人善事”?那是什么?“纵此心者,丧人善事”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耳闻目睹。
佛说,如果能“制之一处”,则“无事不办”。能将这个心安住在戒中、定中、慧中,使心集中到一处,不生妄想,则一切烦恼无明自然消灭,思想自然清净。思想清净,无上的佛道也就成就了。思想清净,一切成就,天下一切功德善事没有办不成的。
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个心,于是做事情、处理问题常常从“枝末”着手,结果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返。现在,不是提倡环保吗?要想真正作好环保,首先得作好心灵环保。大家不是提倡人的言语行为要文明吗?要想人的言语行为真正文明,首先必须作好我们的心灵文明。大家不是提倡世界和平吗?要想世界和平,首先必须作好心灵和平。其他的问题,都可以以此类推。不从“心”这个根本处下手,许多问题都将得不到彻底圆满的解决。
这个“制之一处”,在《阿弥陀经》中称作“一心不乱”。念佛人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西方净土。密宗米拉日巴《道歌》云:“若欲即身成佛位,无散专一观自心。”“无散专一”,便是本经所讲的“制之一处”。禅宗百丈怀海大师《传灯录》第六卷说:“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心地若空”,就是这里说的“制之一处”。《菩萨戒经》中说:“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自心见性”,说的就是心“制之一处”。
“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所以,佛说:“当勤精进,折伏汝心。”折,是折断,用以形容将心“折断”。心原本无形相,自然不可能有折断之言。然而,这里用“折”字,非常形象生动,仿佛我们听到了妄心被降伏的声音。妄心被降伏,就好比心被“折断”。大家了解了“六贼”的厉害、纵情纵欲的危害以后,应该精进不懈地去降伏“汝心”。众生心放逸,则“坠入陷坑”。众生心“制之一处”,则“一切事成就”。众生轮转六道是这个心,众生成佛还是这个心,所以,我们应当好好“制心”。
如何“折伏汝心”呢?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树立乐善厌恶思想。其次,将思想行为放在善法上努力上进。学习有利于社会民众的知识,以及对社会民众有益的事都是善法。然后,运用上面所讲的“牧牛喻”。“折伏汝心”就好比放牛,当你心起妄念时,你立刻将妄念消灭,再起妄念时,你又立刻将妄念消灭。好比放牛时,牛的头刚刚朝向苗稼时,你立即将牛头拉回来,走一段路,牛的头又朝向苗稼时,你又立即将牛头拉回来。如此反复,最终你的妄心被“折伏”了。依照本经修行,自然“折伏汝心”。

TOP

一封大觉者的遗嘱



(节录自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
《遗教经》,用现在大家都明白的话来说,就是一封“遗嘱”,人在临死前的咐嘱。佛的肉体坏了,是回归不生不灭、究竟安乐,称“涅槃”,不叫“死”。迷惑颠倒的凡人一期生命结束,死了,又将轮回六道,接受痛苦的果报。这是佛陀与凡人的不同之处。
世间上,每天都有人死亡,有可能每天都有“遗嘱”诞生。但是,大部分的“遗嘱”都是人们在生前早就说好写好的,个别的人就是感觉到即将要死,也只能吱吱唔唔、痛苦悲切地说上几句,或是几个含糊不清的字,就摆头而去。佛陀“临命终时,自知时至”,头脑清清楚楚,自在安详地“为诸弟子”,说了2300多字的“遗嘱”法要。这就是大觉者跟凡人的又一区别之点。
古往今来,许多实修实证者,逝世之前“自知时至”,安详圆寂。唐代有位昙伦禅师,一天对大家说:“我要走了!”有人问:“禅师!你到哪里去?”“到无尽世界去!”闭上眼睛就死了。有人用手摸禅师的身体,并说:“冷到膝盖,一定生到三恶道去受苦了!”禅师突然张开眼睛说:“此苦亦空。”刚刚明明是死了,现在又活过来,还能讲话,把大家吓了一大跳。于是,有人问他:“禅师走后,我们如何料理后事?”禅师答:“弃之山野与众生结缘。”说完片刻就真的走了,终年80岁。
人们写“遗嘱”、说“遗嘱”,大多是交代财产继承、后事办理等事项,而佛陀却是关心后人,关心他们日后面对人事、生活、修行等方面的关键性问题。这是交付“精神财富”。金钱是可以用光的,可是“精神财富”是用不完的。2500多年以来,全世界佛教徒都在用它,然而,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而且是越用越好用。这也就是圣人同凡人的又一不相同的地方。
一、人法为题《佛遗教经》
大凡讲经都要解释一下“经题”。确实,解释“经题”十分必要。它是一本经的主题。《吕氏春秋·用民》说:“壹引起纲,万目皆张。”就是这个道理。
据专家研究结果,佛经取经名,有一定的规律,不是随便取的,归纳起来有这么7种:
(1)以单人立名:如《佛说阿弥陀经》。佛、阿弥陀都是“人名”。
(2)以单法立名:如《大涅槃经》。大涅槃是“法”。
(3)以单喻立名:如《梵网经》。比喻戒律如“梵王宫因陀罗网”。
(4)以人法立名:如《地藏菩萨本願经》。地藏菩萨是人名,本願是“法”。
(5)以人喻立名:如《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佛的别称,是“人”。“狮子吼”是用来作比喻。
(6)以法喻立名: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比喻。
(7)以人法喻立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佛是人,大方广指法,华严为比喻。
《佛遗教经》是以人法命名。经题中的佛指人,遗教指法。
    二、略说“佛”义
按一般说法,佛有“通”与“别”的区分。通,是说凡是大彻大悟人生宇宙真理,成为大觉悟者,都可以称为佛。如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佛等等。佛有无量无数,此世界有,他世界有,十方世界都有。别,是指特定环境中的佛。如《佛遗教经》中的佛是特指释迦牟尼佛。
佛,全称叫佛陀。中国人喜欢简练,故略去“陀”字,而称佛。佛陀是梵语,译成汉语是“觉者”。觉是觉悟真理的意思。它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这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1)自觉:觉悟本我佛性,乃不生不灭,即觉悟人生真相。
(2)觉他:觉悟我以外的法的真实性,即觉悟宇宙真相。
(3)觉行圆满:思想上能自觉能觉他,实践行为上也能觉悟,而且,这种觉悟达到了彻底、究竟、永恒、圆满的境界。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就是说,自已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并且将“此觉悟”传授给他人,也让他人觉悟人生宇宙真理,也获得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种自觉、觉他的觉行,是圆满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一切业障生死痛苦人我彻底消除了,慈悲、智慧、一切功德都圆满具足了,这就是成佛。由于“佛”字的含义,中文中找不到完全相等意义的字词来直接对等翻译,所以,翻译时还是保持梵音“佛陀”。
能自觉,就是罗汉、缘觉果位。自觉,又称正觉,它有别于凡夫的不觉,和外道的错觉。凡夫对自身和外界事物真相不明了,起种种颠倒知见和行为,所以,称不觉。外道虽然有“觉”,但是由于能力有限,明白事物的某一部分道理,并以此妄执“局部为全部”、“枝末为根本”、“假相为真实”,建立种种错误理论,而自谓已经觉悟,证得真理。实际上只是一种有漏分别的错觉。佛陀以无漏真实智慧亲自证得一切法的真实相,如实平等觉悟诸法事相本体,是真正觉悟的人,故称正觉。
能觉他,就是菩萨果位。觉他,又称等觉,等觉又叫遍觉,遍觉是对诸法事相本体的普遍觉悟。它区别于罗汉、缘觉二乘人。二乘圣人虽能正觉,但只求自觉自度,不願发广大慈悲心,去投入觉悟他人的工作,只限于自觉自度自了,而无普遍觉的思想行为。这种自觉思想行为,在佛经中被形容为“小车”、或“自了汉”。佛陀大慈大悲,大願大力,以自觉而遍觉法界一切事相,利济一切众生,所以称遍觉。
觉行圆满,又称无上觉,证得佛果才具足。这是区别于菩萨的遍觉而言。登地菩萨,虽能正觉也能觉悟众生,但因为所知障、烦恼障还没有彻底消除,福德智慧资粮尚未完全圆满具足,因而只能称遍觉。只有佛陀正觉、遍觉、无上觉圆满究竟,再没有任何觉可以相比,所以,名“无上觉”。经中常说“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译是无上正等正觉。正觉是二乘圣人,正等正觉是菩萨,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
总的一句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佛。成了佛,都有十种殊胜名号,这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许多人不明白,说“如来佛”是指释迦牟尼佛,这是不了解每一位佛都具有以上十种尊号。
觉,如果是从一个有情生命到成佛的过程来说,则有“本觉”、“始觉”、“究竟觉”三种。“本觉”,是指一切众生本来具足觉悟之性,觉悟之性就是佛性。但是,现在我们的佛性被烦恼无明尘垢遮盖了,成了众生不能觉悟。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开始断恶行善修行,这就叫“始觉”,开始觉悟。经过修行,清除烦恼无明尘垢,“本来的佛性”显露出来而成“究竟觉”的佛。
我们凡夫是“不觉”,始终生活于“迷”的状态之中。刚刚才从一个“错误”那里出来,这头又钻入到另一个“错误”里去,甚至是处于错误之中,而不自觉,甚至是明知这个是错误,而偏要去犯这个错误。

“迷”是指错误的思想观念,以及错误的行为。由于不明事物真相,因而产生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行为。沉迷于某一件事,而无法自拔,这也是属于“迷”的范畴。比如财迷、酒迷、赌迷等等。
财迷,迷于财,拼命赚钱,以为在这世界上有了财就有一切,于是,迷入财坑,越陷越深,结果是“贪财灭身”。齐人“只见金子不见人”的笑话,在这个“财迷”的世界里确实存在。
在古时候,齐国有个“迷恋金子”的人。一天,他上街就直奔卖金子的地方,拿了金子就跑。警察捉住他,问:“这么多人在这里,你没想到拿了金子会被捉住吗?”偷金子的人回答说:“我只见金子,不见人。”
佛偈说:“从来言语易招灾,无益于人口莫开;人生可贵唯能悟,一树花开一片霞。”可是,我们却是“无益于人”口要开,不说出来心不快,匆匆忙忙说出来,惹来烦恼降来灾,“花谢彩霞飞”。有时,我们也搞不清楚这话该讲不该讲?讲了,人家开心不开心?这些都是不“自觉”。有人善于说好话拍马,有人却喜欢听,这是两者都不“觉”。
《遗教经》中说:“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可是你却不能“知足”。凭你的能力一年最多最多只能赚三万,可是你不“知足”,想贪求一年一百万,结果“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同上),甚至“多求丧身”,这是不“自觉”。你有健康的身体,有能力,有条件,可是你不求精进,得过且过,有稀饭菜汤喝就好了,美名“知足”,其实是不“自觉”。
经中说:“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同上)然而,有人怒火一起,烧毁“防护网”,“八万恶门开”。这也是没有“自觉”。对事物不能明了,是不觉。处理事物不当,是不觉。给自己他人制造烦恼痛苦,是不觉。等等。众生的沉迷、不觉反映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就不多讲了,本经中将会为我们“破迷开悟”。
凡夫,就是如此生活在迷失、困惑、不觉之中。由于,众生执迷不悟,于是颠倒梦想,造诸恶业,轮转六道,流浪生死,沉沦苦海,无法出离。有时,我们众生也有“觉”,但都是“一时片刻”,不能永久保持这个“觉”的状态。有时,我们也有“觉”,但只是非常的有限,不能达到彻底圆满的觉悟。如果众生能够依照佛的遗教修行,这才是“自觉”,从自觉而觉他、觉行圆满,而成为大觉悟的佛陀。
    三、何为“遗教”
广义上讲,凡是佛说的言教,都是佛的遗教。因为,都是佛遗留下来的言教。但是,严格一点说,我们学习的这部《佛遗教经》才是佛的遗教。因为,它是佛将要入“涅槃”时所说的。
由于,它的特殊环境和重要内容,所以,特取名“遗教”,以符其义。教是教诫、嘱咐之义。“遗教”是指佛临涅槃时留下来的教诫。明白说,就是临终时的遗嘱。
《佛遗教经》,又名《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两者意义一样。“垂涅槃”,就是指佛将要“临终”的时候。“涅槃”是梵语,译成中文有“灭度”、“圆寂”、“不生不灭”等意思。意指灭除生死、忧悲、苦恼一切污染不净之法,圆满成就智慧福德,证得永恒寂静、不可思议的最安乐的解脱境界。
    四、“经”的含义
佛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成佛后,到处说法,传播佛教,从事社会教育工作。佛逝世后,佛的弟子们集会在一起,将佛一生所说的言教结集起来,后来又被写成文字,成为经书。据说,佛说的“经”是由阿难陀诵出,而经大众证实而成。
经,梵语“修多罗”,译成汉语是“契经”。契,是“合”的意思。指佛的言教合机合理。“机”是指众生“根机”,也可以解释为“智商”。“理”指诸佛所证之理,也就是人生宇宙真理。佛的言教完全符合真理,完全符合各类众生的需要,完全符合人们不同智商的需求,完全能够让各类众生获得生命的究竟解脱。
经的原义,有“线”、“条”、“丝”等含义。中国有丝线装订成册的书,古印度是用丝带贯串“贝叶”而成书。“经”就是现在所说的“书”。但我们所讲的佛书,同其他的书还是有区别的。
据《杂阿毗昙心论》卷八说,“修多罗”有5种含义:
(1)出生:学修佛经,能生善法,能长智慧,能增福德,能出圣人。
(2)显示:佛经显示人生宇宙诸法体相,万象森罗,博大精深。
(3)涌泉:佛经比喻涌泉,义理源源不绝,义味无穷无尽。
(4)绳墨:绳墨是木工打直线的工具。比喻佛经有辨别善恶邪正等功用。
(5)结鬘:头发打成结。比喻将佛所讲的义理联结在一起而成为一本经。也比喻佛经能贯串诸法,学好佛经,对作其他事情都会有帮助。学好佛经,依教起修,一旦成佛了,什么都解决了。
经,又有贯、摄、常、法四义。贯,是贯串,意同“结鬘”。摄,指摄取,指经能够摄取众生而信仰而奉行。常,是常住不变,万古常新。法,是法则,指事物的基本原理。又经,还作“径”解。径,就是道路。佛说的经教,就是一条道路,它是我们众生离苦得乐、超凡入圣、成佛度生的大道。
经,也有“通名”、“别名”之分。佛说的言教,都被结集成单行本的经,如《无量寿经》、《心经》等等都叫做经,这就是“通名”。“别名”是指这本经不同于那本经,比方,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佛遗教经》,明显地,它不是指《阿弥陀经》。两者的“经名”是不同的。
又经,在世间上还有5种区分。(1)佛说的经;(2)圣弟子说的经;(3)仙人说的经;(4)诸天说的经;(5)化人说的经。佛说的经,大家都知道。圣弟子说的经,如六祖慧能讲的《六祖坛经》就是。《佛母大孔雀明经》说,仙人,也遵守“禁戒”,修习苦行,具足威德,有五神通,身体能放光,游行虚空。他们有的住在山林,有的住在旷野,食水果野菜,吸日月之光华。仙人也有经文流传于世。“诸天”,是指居住在“欲界天”以上的诸天众生。天上众生福报很大,寿命很长,神通很高,来去飞行。并且,天与天之间的情况也有许多差别。所谓的上帝,也是天人。欲界中的第二层天--忉利天的天主,则称天帝。化人,是依神通变化显现的人。佛、菩萨能随类化身,神鬼也能以神通力化现为人。

TOP

包容的人生

(摘录自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
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前面讲的“纵五根入五欲”,以及贪吃、贪睡,讲的都是“贪”,现在,这里讲“嗔”。通过学习前面的经文,我们明白了“贪”,的的确确给我们制造了许许多多的烦恼和痛苦。贪,能够“毒死”我们的人格、道德,以及“法身慧命”,使我们堕落,而无法出离生死轮回、成就佛道。嗔的毒害,亦复如此。贪嗔痴,佛法称之为“三毒”。本段经文,佛教导我们:一、被辱不嗔;二、慈悲不嗔;三、佛子无嗔。
    一、被辱不嗔话包容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有位学者听《遗教经》,听到这里,突然连连说,“晚了!晚了!完了!完了!”后来,有人问他:“什么晚了?完了!”学者答:“啊!几天前听到这段经文就好了!”“为什么?”“那么,前天上司批评我,我就不会向他发火了!我发火得罪上司。现在,我被解雇了。”这位学者被解雇,丢了工作,全是因为不知道“被辱不嗔”的道理。
嗔,什么叫做嗔?《成唯识论》解释说,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苦,指痛苦的事;苦具,指造成痛苦的工具,就是造成痛苦的因素。众生面对痛苦,以及面对造成痛苦的因素时,本能自然地生气憎恨。“性”是本质。嗔障碍不嗔,特征是烦躁不安。产生恶的行为,则是嗔的作用。业,是作用之义。
嗔,就是生气、愤怒、憎恨。人们遇到不如意的言行事物的“逆境”时,便有嗔的行为。人们遇到不如意的事的时候都本能地会发脾气,发了脾气,似乎心情舒畅些。现在,这里恰恰相反,是讲当我们受到污辱,面对“逆境”时,要能“不嗔”。这我们称为“被辱不嗔”。
经说:“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在古代,被割去四肢的酷刑,叫“支解”。“节节支解”,就是将活人的身体一块一块地割掉。这是非常残酷、不人道的行为。学佛人是绝对不可以这样作的。
佛告诫我们面对自己的肉体被人一块块割下来时,应当摄住心念,不能有“嗔恨”之念。而且,“亦当护口,勿出恶言”。“恶言”,粗言脏话、伤害他人的言语。恶言如刀似剑,《根本毗奈耶》说:“若人生世中,口常出刀剑,由此恶言故,常斩于自身。”被人“支解”,心里没有嗔恨,口中没有怨言。这是很了不得的境界。
有人说,“这怎么能作到呢?!还是有人作到。《贤愚经》记载,在很久很久以前,波罗奈国的某山林中有位叫羼提婆梨的修行人在修忍辱行。一日,波罗奈国迦梨国王率大臣宫女到林间游玩。宫女们见迦梨王因疲倦睡着了,于是,大家就随意游览,遇见羼提婆梨在打坐,大家就好奇地走过去。迦梨王醒来,发现宫女不见,立刻起身寻找,看见宫女们在不远处围在一起。他走前一看,非常怒火,原来宫女们围着一个修行人,并津津有味地听这个修行人讲话。迦梨王向修行人厉声说:
“你是何人?在这里干什么?”
“我在此修忍辱。大家都叫我忍辱仙人。”
“你勾引我宫女,还敢称什么忍辱仙人?先割去你的双手,看你还嘴皮硬不硬?”
迦梨王割去仙人双手,问仙人还忍辱吗?
“忍辱无嗔!”
……
迦梨王将羼提“节节支解”,这时,只见羼提仙人“颜色不变,犹称忍辱!”心中没有一点嗔怒,还发誓说:我成佛后,第一个就度你迦梨王。迦梨王,有的地方又翻译为“歌利王”。羼提婆梨,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修忍辱行的一个前身。
“节节支解”被辱无嗔,虽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但是,一个修行人,还是做到了。据《金刚经》记述,释迦牟尼在过去生中曾经“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后来,这个修“五百世忍辱”的仙人,终于修成正果,就是释迦牟尼佛。
经文一开头就向我们讲述了被“节节支解”,心无憎恨的被辱不嗔的最为典型的事例。这是被辱中最痛苦的侮辱。凡夫众生,最执著最爱惜的就是自己的身体。这个最痛苦的“侮辱”都能够忍受而不嗔,那么面对其他一切逆境的忍受也就没有问题了。
“忍辱仙人”的高难度行为,虽然,我们还不能全做到,也很难理解,但是,在我们的社会里也还是有人被“支解”,“而无嗔恨”,这可是真真实实的。“新闻”常有报道,某人需要骨髓,某人愿捐骨髓;某人割肾救子,某人捐肝救人,等等,这就是被“支解”而心无嗔恨的事例。当然,他们被“支解”时,都是注射了麻醉药,而无苦痛。但是,这种献身的“支解”行为,确实也是非常的了不起。可以看作是被辱不嗔。忍辱仙人被“支解”时,没有注射麻药,而且,是“节节支解,而无嗔恨”,当然,境界要高些。
现在,要大家做忍辱仙人,能做到吗?当然做不到。当然,我们也极力反对以这样的残无人道的手段羞辱人。相信,这种野蛮行为在文明国家里不会再有。但是,在社会在家庭,一些小的被辱事件,诸如被言语伤害,这些还是会有的,在将来漫长的时期内还会发生。为了减少更大的伤害,为了友情,面对这些被辱,我们还是十分需要不嗔。“被辱不嗔”,对我们处在现代文明的每个人来说仍然有意义。
佛说:“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纵,是释放、放纵、放任。恚心,就是嗔恚心,厌恶憎恨之心。如果放任嗔恚,“即自妨道,失功德利”,自然妨碍修道,自然而就丧失了功德利益。
《华严经》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生起,无数的障碍之门便打开了。《入行论》说:“千劫所积集,供养诸佛等,所有诸善行,一嗔皆能坏。”漫长时间所修积的无量功德,“一嗔”怒火便被你全部烧光了。《增一阿含经》卷十四中,佛陀更告诉我们:“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人。”无始以来,无量无数佛降生又涅槃,而我们竟然没能遇上一位。为什么我们连一尊佛都遇不上呢?原因出奇的简单,那就是因为我们有嗔恚,“皆由嗔恚人”。嗔,让我们遇不上诸佛。嗔,让我们无法闻到佛法,修行成佛。
“嗔”,是不好的,它可以造成兄弟情谊破灭、夫妻感情破碎、朋友义绝、社会毁灭……。但是,说起“被辱不嗔”,人们就联想到这是逆来顺受,让人宰割,助长恶人暴行的消极作法。于是,一说到“被辱不嗔”就觉得不顺耳。其实,平心静气想一想,它在某一层面,在某一辩证中,是有积极意义,是值得提倡的。诸如,爸爸骂我们一句“滚蛋!”我们需要“被辱不嗔”;儿子骂我们一句“你怎么还没死!”我们也要“被辱不嗔”,绝对好的。难道这是逆来顺受、让人宰割?难道我们非要以牙还牙、以嗔还嗔才是积极?被辱不嗔,以慈悲包容,避免激化,然后,想方设法感化对方,营造和睦,这是结果。这就是佛经告诉我们“被辱不嗔”的意义之所在。
说起“被辱不嗔”,人们还会联想到这是“奴化”思想,让施“辱”者,或者是让“统治阶级”权势阶级更加嚣张。说到这里,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重大的关键性问题,那就是佛说“被辱不嗔”,不是叫弱势群体要被辱不嗔,强势群体要多多发嗔;也不是针对某个特定人说的,它是对全体生命体讲的。“人人都要被辱不嗔”,向生命更上层次追求的人更应该“被辱不嗔”,处在社会更高层者更要“被辱不嗔”。
总之,不管是谁,凡是“被辱”,而生“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二、慈悲不嗔大包容
上文中,我们感觉到了“被辱不嗔”的积极意义在于:(1)平息嗔怒,化解冲突。(2)让问题在最小的矛盾中结束,使受害的弱者尽可能降低“被辱”伤害程度。(3)以德报怨,营建团结氛围。
如果说“被辱不嗔”是针对弱势而言的,有些任人欺压之嫌,那么,下面这段经文,则是说给社会强势群体听的。经中称强势阶层名“有力大人”。你弱势“被辱不嗔”,我强势“有力不嗔”,你我“忍辱不嗔”,这才是佛经中所说的真正意义的“不嗔”。这个必须特别强调。
佛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有力大人,社会强势群体面对社会弱势群体要忍辱不嗔。社会强势群体面对社会弱势群体能够忍辱不嗔,这些处在社会强势群体的人,也“可名为有力大人”。用佛教的语言,我们可以称他为大丈夫、大乘菩萨。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在这一段中,佛一开始便称赞“忍”的功德,是一切苦行所不能比的。什么是忍呢?忍,就是忍辱、忍受。在佛法中,说到“忍”,一般又分为三种,它们是:
(1)生忍:面对来自人事方面的污蔑等,都能忍受,不生嗔恚。
(2)法忍:面对来自自然环境方面的逆境,诸如冷热、风雨等,都能忍受,不生嗔恚。今天华氏零度这么冷的天气,大家忍受寒冷前来听经,这就是“法忍”。
(3)无生法忍:对于诸法无我、本体无生的空理,没有我法执著,是名“无生法忍”。
佛经中,又常常将“忍”与“辱”连用,称忍辱。辱,就是屈辱、委屈。忍,是指能忍的心。辱,是指所忍的事物。忍辱,就是自身受到不如意的人和事时,能忍受而无嗔恚。
我们知道,忍辱,是“六波罗密”之一。“六波罗密”是菩萨成佛必修的六大科目。这“六波罗密”中就有“持戒波罗密”。但是,“六波罗密”中,戒列第二,而忍辱排第三,所以,佛说,忍是“持戒……,所不能及”。原来,在“六波罗密”的排列上是有秩序的,前者意涵小,后者意涵大,前者不能兼后者,而后者则包涵前者。也就是说,能遵守戒的人,不一定能忍辱,但忍辱的人一定能够遵守戒。广义的戒,是指大家共同制定的守则。
苦行也不一定是忍辱,比如说,一种苦行外道专修“长忍饥饿”苦行,这种行为是苦行,初看也有“忍”的成份,但它不能称作忍辱。因为,那种苦行是根本没有必要,那种苦行又不能利己又不能利人,是毫无意义的忍辱。这里,大家要注意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忍的目的,是建立在自利利他的意义上。菩萨忍的意义是以利人为先决条件。没有实质意义的忍,是不能够称为“忍辱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些苦行就不一定是忍。然而,能忍辱者,必定具备苦行因素。所以,佛说,忍辱是“苦行,所不能及”。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的另一层意思是,修学忍辱要比“持戒”、“苦行”难!譬如说,遵守不杀人戒,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一辈子都能遵守,但是,要大家一辈子都不生气、不发脾气,这就难了!
甲乙两人正在赶路,甲问乙:
“先生!你去哪里?”
“我去学百忍。”
大概过了5分钟,这个人又问他:“先生!你刚才说去干吗?”
“去学百忍!”
“你说什么?”
这个学“百忍”的先生火起来,大声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罗嗦?”
“你学百忍,我才问你三次,你就忍不住发火了!”
忍,真是不容易学,嗔心也是不容易制伏。“嗔心”是“与生俱来”。为什么我们不能忍呢?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忍呢?其中有一个原因便是,能忍者,往往自己,尤其是被他人看成是“懦夫”、缩头乌龟、没有出息。所以,人们谈大丈夫时,都以“刚”而形容。刚者刚烈不屈。又一个原因,是怕人得寸进尺,骑到头上来,于是要发怒威。结果是人越火事越糟。凡夫俗子,视“忍”为消极,视“忍”为“懦夫”。
郭先生跟赖先生因“鸡毛蒜皮”事争吵,郭先生想起“忍”字,便强压住无明火,忍让回家。郭太太见到,说,“你这个缩头乌龟、窝囊废物,就这样输了?”郭先生一听,心中压住的怒火又燃烧起来,拿起木棍冲出去,因太猛摔倒,木根正插中心脏,当场一命呜呼,成了真正的“窝囊废物”。像这种事很多。
经文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读了这句法语,我们理解了“忍”不是“懦夫”,也不是“缩头乌龟”,而是“有力大人”。没有力量的人,或缺少力量的人还作不到“忍”呢!能忍者,是大人物也!小人物是没有这种气度的。韩信跨下之辱,韩信是英雄,才有这个气概。一般人是不会理解的。什么是“大人”?大人,我们一般指成年人。但是,古代做官的也叫大人,父母师长也称大人。本经所讲的“大人”,是一群自利利他之人,在佛经中称为大乘菩萨。在佛经中有时也称大丈夫。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这是确确实实的,在佛教中,这例子有许多,大家也知道一些,这里就不多讲了。中国的古德先贤也都明白“能行忍者,名有力大人”的道理。诸如,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受尽吴王种种侮辱,忍辱负重,最终击败吴王,重登王位。中国当代名人邓小平先生历尽批斗等种种侮辱,三落三起,最终实现了他的济世悲願,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能忍者,乃大丈夫也。
忍,又作忍耐解释,引申为耐力、持久、安心、坚守等。从这方面讲,我们发现,忍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太实在了太充满积极了。有个年青人今天学医学,感觉很“苦”,明天便改学工程学;学工程学,感觉很“累”,后天又改学经济学,改来改去,变来变去,不能一门深入,无法持之以恒,最终什么都没学成。这就是没有忍耐力。老师鼓励学生好好安心读眼科,经过旷日持久的努力,必有成就。这里的“好好安心”、“旷日持久”就是表现“忍耐力”。只要你坚守工作岗位,做好本份工作,都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坚守岗位,做好本份工作,说的也是一种忍耐力。学习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我们都需要一份“忍”的精神。
忍,又解释为“忍让”。忍,又解释为“包容”。这个“忍”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真是太需要了。忍让、包容,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一种精神素养,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主要构成部份。家庭成员之间有了包容,和睦幸福;人与人有了包容,和谐社会;国与国有了包容,世界和平。
经文接着说:“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甘露”,世间上没有,本是天上物,是天人享用的饮料。相传,古往今来,非天等众,如阿修罗,为夺取甘露,品尝美味,经常率阿修罗众与天人打战。这也是因贪而嗔,也是不值得效法的。阿修罗也好,天人也好,还是有烦恼,仍是六道轮回中。
甘露,梵语阿密哩多,意译天酒、不死液、不死药、不死。《吠陀》书中记载:“甘露为诸神常饮之物。饮之可不老不死。其味如蜜,故称甘露。”它有青黄赤白四种颜色。在《注维摩经》中,罗什介绍了甘露,还谈到甘露的制造过程。他说:“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磨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非常名贵。
甘露,后来被引进到佛教中,常用以譬喻如来的教法。如《法华经·药草喻品》中说:“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
甘露,又常譬喻为涅槃。如果形容涅槃的出入口时,则称“甘露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说:“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如果形容涅槃的城池时,则称“甘露城”,《大智度论》卷三:“信、戒、捨、定、慧等诸功德……,能到甘露城。”如果形容涅槃的境界时,则称“甘露界”,《集异论》卷二说:“身证甘露界,无漏不思议。”如果形容佛法音声时,又称“甘露鼓”,《中阿含经》卷五十六说:“我至波罗奈,击妙甘露鼓,转无上fa 轮,世所未曾转。”如果形容烦恼生死灭尽,涅槃证得时,又称“甘露灭”,等等,总之,甘露乃褒义之词语。
“忍辱”是好,但是,一般人都不愿意忍辱,就是忍辱了,也是勉勉强强的,内心很痛苦,这种忍辱就是“痛苦的忍辱”。现在,佛说“欢喜忍受”,这境界就“高”了。
忍辱是好,但是,忍辱得勉勉强强,逆来顺受,怒气没有发泄掉,憋在心中,也是不好的。所谓不好是指憋住怒气,久而生病。现在,佛说“欢喜忍受”,就不存在所谓的“憋气生病”的问题了。
“欢喜忍受”的“欢喜”二字非常重要。“欢喜”是一种开心承受,没有压抑,自然而然的承受。这里告诉我们,修行忍辱,不是忍辱时,心有痛苦,痛苦地忍辱,而是欢喜忍辱。忍辱时,心中充满欢喜快乐。弥勒菩萨就是“欢喜忍辱”的代表性人物。佛门中把他老人家满脸微笑、大肚便便的尊容供奉在佛寺中第一道殿堂内让人瞻仰,就是宣扬这种满心欢喜容忍“天下难容之事”。这就是菩萨“忍辱波罗密”的形象写真,这等人物称作“如饮甘露者”,名为“入道智慧人”。
能忍,就如同喝了甘露饮料,能长生。有个小和尚到寺院周边东西南北山头找各种药草又煮又熬,十年如一日。有位游方禅师看到,问他,
“你这是干什么?”
答:“我炼长生不死药!”
禅师说:“你好好修学忍辱,能长生不死。经云:‘能忍者,如饮甘露!’”长生不死药哪里找?长生不死药就在忍辱之中。
真正能忍、能包容的人,心平气和,胸怀广阔,心情开朗愉快,有利自然身体健康,寿命延长。有人说,你总是对人忍让,就像乌龟。“是的!我是乌龟,我是千年乌龟。”千年乌龟,为什么那样长寿,就是因为能容忍、能包容。你动乌龟一下,乌龟便向你缩头忍让。这就是乌龟之所以能活“千年”的秘诀。看样子,人生在世想长寿,真得要有点乌龟缩头精神。
如果,“不能欢喜忍受恶骂”等种种污辱“之毒”害,不能将“忍受恶骂之毒”当作“甘露”来喝,那么,这个不能忍辱、容易激动、动辄发火、憎恨心重的人,必定多病短命。现代医学证明,人生气时,体内可产生和毒蛇毒液非常接近的,甚至更厉害的毒素。研究还表明,人的许多疾病,与“嗔”有密切关联。
据统计,2002年全世界死于新老心血管病是一千五百三十万人,占疾病总死亡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最大的疾病。医学专家说,绝大多数导致心血管病死亡的人都与“生气”有关。有的人生气,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脸色发红,全身哆嗦;有的人生气,血管阻塞,中风瘫痪;有的人生气,胃疼痛,胃穿孔,胃出血;有的人生气,糖尿病,失眠;有的人生气,产生癌细胞,脑溢血……。
有的人生气,一气之下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0年全球有80万5000人自杀,平均40秒一人自杀。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2002年中国有28万7000人死于自杀,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2分钟有一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大部份自杀的人,与嗔恚心理有关。所以,说包容,不嗔恚,“如饮甘露”,健康长寿,一点都不假!
“不能欢喜忍受恶骂”等种种污辱“之毒”害的人,也不能“名入道智慧人”。出家入佛道的人称“入道人”。修行人证入佛道也称“入道”。师弟正兴出山三年,造访名山古刹,参访名师,回来见到师兄,说,
“师兄!我入佛道了!”
师兄应答:“恭贺!恭贺!”
过了三分钟,师兄突然对师弟说:“你出山前,对师父说,要小心我。这是什么意思?!”
师弟一听,火气冒起,说:“我没有说!是谁说的。”
师兄说:“嗔心这般大,哪是入佛道?”因为入佛道的人,是没有嗔恚心。
有智慧的人,也是没有嗔恚。因此,想显示自己有智慧的人们,千万要注意“忍”“让”啦!这是对自称智慧人的人当头一棒。某教授在台上讲课,听众个个称赞教授博学,义理精湛,智慧非凡,学者风范。突然,教授激动起来,大发雷霆,顿时令刚才称赞的听众连连摇头:“没有修养!”嗔心一起,思维便乱,思维错乱,语无伦次。当然,智慧、忍辱,在佛教中来说,还是菩萨所要努力修行的课题。
“所以者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嗔恚生起,这便可能发生骂人、打人、杀人等等恶件事故。所以,嗔恚破坏一切善法。
脾气暴躁,动辄生气,心怀憎恨,心狠手辣,“生恶法、破善法”,当然,也大大损害本人的形象。如果,是女的脾气坏、憎恨重、心狠毒,人们便骂她是“母老虎”“母夜叉”,不可能称她是“观音菩萨”。如果,是男的脾气坏、憎恨重、心狠毒,人们一定叫他“凶神”“罗刹”,绝不可能称他是“弥勒菩萨”。
嗔恚者,今世“名闻”不好,“人不喜见”,谁喜欢见到“母老虎”?谁欢喜撞上“凶神”“罗刹”?嗔恚心重的人,脸就像“凶神”“罗刹”。要想美容、化妆,首先除去嗔恚心。否则,不管你如何化妆?嗔恚心起,再美丽的少女也变成“母夜叉”。
嗔恚者,今世“名闻”不好,“人不喜见”,就是下一辈的“来生”,人也“不喜见”。甚者,来生便堕落“三恶道”受苦。《梁皇忏》序中说到,郗氏因嗔恨,而堕落蟒蛇之身。《地持经》中说,“多嗔恚者,死当堕泥犁。”泥犁,是地狱的梵语音译。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帝王将相,因为嗔恚,而国破家亡,身败名裂,千夫指责,万秋唾骂。发泄愤怒,可能有一点快感,但是,它所造成的恶果,甚至无法估量。
奉劝人人,莫仗一时之强,兴一时之怒,舒一时之气,而造下无法挽回的苦痛。
    三、佛子无嗔真包容
经文:“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学习上面的经文,我们完全理解“嗔心”就犹如霹雳“猛火”,所以,比喻生气、暴躁、愤怒时,人们常用“发火”、“火暴”、“怒火”等。大家都看过人生气的模样,也都应该有生气的经历,人生气时,全身发热,脸色通红,眼睛也要鼓起来,宛如“火球”。
“嗔火”一起,则要“烧毁”东西。它“烧毁”和谐、快乐、幸福的生活。它“烧毁”繁荣、进步、和平的社会。佛经记载,一天,有一位婆罗门气冲冲地跑到佛的住所,辱骂佛,并以刁难的口气问佛陀两个问题。他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人想要生活安详,应该杀死什么?”他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人想要生活幸福,应该杀死什么?”佛陀回答:“想要生活安详、幸福,应该去除愤怒。”
“嗔心”如“火”,烧毁安详,烧毁幸福,烧毁他人也烧毁自己。“嗔犹如“猛火”,“甚于猛火”,纽约下城巍巍的两栋110层的世贸大楼,怎么会一下化为灰烬呢?大家都说“被火烧毁的”。“被什么火烧毁的?”“是被恐怖分子的嗔火烧毁的。”这嗔火一起,发射原子弹的按钮一按,原子弹爆炸,这个地球就毁灭了。大家能够领悟这“嗔心”“甚于猛火”了。
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常当防护”,时时刻刻严加防备和保护。防备什么?防备嗔恚心生起。保护什么?保护这个心不要受嗔恚污染,让嗔恚远离这个心,“无令得入”。
嗔恚,是从我们的心中生起来的,应该是“无令生出”,不要令嗔恚生出来,这里怎么用“无令得入”呢?原来我们的心原本是清净的,与诸佛心本无差别,只因迷惑颠倒才有了嗔恚。现在,我们要消除嗔恚,不能让它再来染污我们的心。因此,“无令得入”。再者,众生嗔恚的生起,一般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嗔恚的生起,一般都是受到外来刺激而发生的,所以,强调“无令得入”。作到“无令得入”,其中一点就是我们远离“生嗔”的环境,当然,大乘人则可处于“生嗔”的环境中而不嗔,还能够?嗔恚即慈悲?,当下转化,当然,这境界是高了。
“劫功德贼,无过嗔恚。”我们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地积集起来的种种功德,但是,就这么一下子便失去了。怎么种种功德就这么一下子失去了呢?这是因为嗔恚的原故。而且,没有第二样的东西能够像嗔恚那样,一下子就令人们的种种功德失去。没有什么东西比嗔恚的杀伤力还大。诚然,“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大智度论》卷十四)
“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古印度俗人,一般崇尚穿白色服装,后来佛教便常以白衣称一般俗人。《涅槃经疏》卷十四说:“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世俗人生活在欲的环境中,有种种贪欲,“非行道人”,他们不是修道人。世俗人生气、愤怒、憎恨,自己没有办法制止,“嗔犹可恕”。他们不明白嗔恚危害,犯了嗔恚,还情有可原谅的。
“出家行道无欲之人”就不同了,就不能心“怀嗔恚”了。佛陀说来说去,话音一转说到自己来了,说第一人称,首先自己不嗔。出家行道之人,本来是没有私利,没有人我是非之人。既然是“无欲之人”,而心中又有嗔恚,实在是不应该的。所以言:“甚不可也!”
一天,我们三四位在谈佛法,突然游先生问:“你们出家人不争吵发脾气?”“出家人不争吵发脾气。”林老居士马上插话。在林老居士认为,出家人境界都很高,是不会争吵发脾气的。据我了解,不只林老居士这样认为,有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他们都将出家人同不争吵发脾气“不嗔”划上了等号。就看这一点,我们感觉身为“出家人”是多么光荣!当然,也有人感觉压力很重。从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人们将不争吵、不发脾气,看作是高尚的涵养。
经云:“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出家行道之人,断恶修善,如果还有嗔恚,是万可不可以的。清冷云中,寒冷严冬,“霹雳起火”,发生雷电,“非所应也”,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清冷,是清净、冷静,指出家行道之人断邪念,除恶行,追求清净。既然断邪念,除恶行,追求清净,就不应有嗔恚。
“清冷云中”的修道人,也的确这样。在中国“破四旧”时期,一群“破四旧”干部要想修理、批斗兴庆寺智参上人。一天,他们冲进兴庆寺,对智参上人说:“今后不准穿僧装。”
智参上人回应:“嗯。”
“今后,不准念经!”
“噢!”
“今后,要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
“…”
“戒牒拿出来烧掉!”
智参上人心平气和说:“今后,不准出家,不准念经,戒牒烧不烧掉都没有用处!”
“说的也是。”那些干部自言自语。他们问话几个钟,始终找不到借口智参上人,只好罢休,灰溜溜地走了。这便是“清冷云中”,那能“霹雳起火”的一个事例。
“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还有嗔恚,起霹雳大火,是不应该的。学佛人,自称佛的弟子。佛子以慈悲为怀,修行忍辱,永断嗔恚。若生嗔恚,也是不应该。然而,真正要修好忍辱行,按高标准要求,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作到的。
在佛子中,修行忍辱,最彻底最圆满的当推菩萨们。菩萨以修行忍辱,为达到成佛的六大必修课目之一,这是我们佛教徒都知道。那么,修行忍辱的代表人物菩萨,他们是如何看待忍辱呢?我们也应该了解。从《大智度论·羼提婆罗密义》中,我们了解到菩萨修行忍辱的理念与其具体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菩萨思维,诸佛菩萨以慈悲为本。嗔恚是没有慈悲的表现,没有慈悲就称不上叫诸佛菩萨。
(2)菩萨认为,过去无量诸佛行菩萨道时,修行种种忍辱。“我今求学佛道,当如诸佛法”。“能修忍辱,慈悲易得。得慈悲者,则至佛道。”
(3)菩萨视众生犹如父母兄弟,所以,“不应恶心,而怀嗔害”。菩萨爱众生犹如父母爱子女。众生幼子“或时骂詈、打掷、不敬不畏(父母),其父愍其愚小,爱之愈至。虽有过罪不嗔不恚”。
(4)菩萨理解众生,犹如父母理解子女。众生多忧少乐,今来嗔怒以为欢乐,菩萨认为“此乐难得”,所以,任由众生嗔恚。为何?菩萨发心就是要使众生得到欢乐。
(5)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我嗔怒众生便是嗔怒诸佛。嗔怒诸佛,即是嗔怒自己。
(6)众生嗔怒我,譬如债主讨债。现在债主前来嗔恚讨债,我“应当欢喜偿债,不可嗔也”。
(7)“诸烦恼中,嗔为最重。不善报中,嗔报最大。”嗔能“吞灭诸善,毒害一切”。“若我不忍,今世心悔;后入地狱,受苦无量。”
有什么可以嗔恚的呢?一起嗔恚,地狱门开,善法灭亡。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嗔恚,名利刀剑,菩萨见嗔,如避诛戳。”(《楞严经》)“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密之母,诸佛之祖母。”(《网明菩萨经》)众生,若修慈悲,远离嗔恚,则有种种功德利益,详见于诸经论中,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TOP

戒骄慢

摘自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 
经文:“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著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骄慢,当疾灭之。增长骄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乞耶。”
上一段经文讲“包容不嗔”。一般说来,人们生嗔发怒都是有原因的,因此,经文的侧重点在于“被辱不嗔”。“被辱不嗔”一般又被认为是针对于“弱势群体”而言,针对于所谓的“被欺负者”而说。在古代那种法制不健全的社会,“弱势群体”想要相对地平安生活著,确实多多少少需要有“被辱不嗔”的思想。
社会“弱势群体”“被辱不嗔”,以减少屈辱在最小程度。那么,社会“强势者”对“弱势群体”就可以随意、变本加厉地发嗔?这显然也是佛教所要反对的。佛在上一段经文中也已说到:“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又说到“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等,这都说明了“有力大人”这一社会“强势者”也要忍辱不嗔。这也说明了人人都必须从本位下手,去除潜伏在内心的嗔这一根本烦恼。只有社会全体大众人人“包容不嗔”,实现和谐相处,这才是我佛说“戒嗔”的意义之所在。
为了进一步强调“强者不嗔”,保护“弱势阶级”,所以,接下来,佛又讲“戒骄慢”。戒骄慢,更多的是对于社会“强势者”而说。因富而骄,因权而骄,乃至因有文化而骄,等等,无疑他们就是社会“强势”的代表者。从某个角度说,对他人生嗔发怒这里头也有骄慢的成份。但是,骄慢的心理与嗔恚心态还是有区别。
    一、骄慢怎么讲?
我们明白,骄的意思是“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比别人强,看不起别人”。比如有成语说:“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慢的意思,我们也知道,那就是形容一个人态度冷淡,没有礼貌。骄慢,在汉语中可以组成一个词组使用,意思就是傲慢。但是,在佛法中“骄”与“慢”的含义还有所不同。
骄,在唯识宗“五位百法”中属于“随烦恼”之一。《成唯识论》卷第六说:“云何为骄?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骄,染依为业。”意思是,对于自己的长处,心生执著,从而陶醉、骄傲。它能够障碍“不骄”,生长染污不净之法,这都是它的作用。
为什么会有骄傲心态呢?依唯识学说称有八种原因而让人产生骄傲心态。它们是:
(1)盛壮骄:因身强体壮精力旺盛而骄傲。
(2)姓骄:因种姓、人种、血缘优越而骄傲。
(3)富骄:因财物富裕而骄傲。
(4)聪明骄:因聪明贤慧而骄傲。
(5)色骄:因容貌端正而骄傲。
(6)寿命骄:因寿命长而骄傲。
(7)行善骄:因行善修德而骄傲。
(8)自在骄:因事情顺心、心情自在而骄傲。
(1)盛壮骄,这在动物界是最常见的一种。看《动物世界》节目便有深刻了解。动物就是以体力暴力称王称霸一方。(2)姓骄,生在贵族种姓家庭,这也有了骄傲的本钱。虽然现在社会比古时代文明许多,但是因种姓、肤色、性别所造成的等级在世界各国还是存在,并且在人们潜意识中存在。都是美国公民,可是有些黄种人在白种人面前就自觉矮人一级。种姓,在古印度就是地位阶级的象征。如今印度社会仍然有森严的种姓阶级观念。(3)富骄,古往今来,许多人不择手段掠取财富就是为了实现“富骄”梦。孔子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富而不骄傲,这个修养本来不容易,但是,比起“贫而无怨”来容易些,所以说易。的确,有许多人财富多了地位高了反而能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富而无骄”。然而,这毕竟还是不容易,所以自古就有“贫戒怨,富戒骄”的古训。
(4)聪明骄,没有文化很苦恼,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识便又骄傲自满,觉得自己了不起。无知迷惑烦恼障。学会了知道了,而又生执着,陷入于所知障。(5)色骄,人长得漂亮,身材好,这自然也产生骄傲,是难免的。(6)寿命骄,长寿这也是骄傲的资本。短命,会被人瞧不起。(7)行善骄,行善作好事帮助他人本是件好事,但是,因此而骄傲,“好事就变坏”了。作好事本是好事,但是,许多人在这里头不知不觉中也弄起了名利来,结果好事成坏事,违背初衷,造下恶业。(8)自在骄,事情顺心,心情自在,因而骄傲,这就叫自在骄。这里说的“八骄”只是概括。
依唯识学说法,慢是众生的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共称“六根本烦恼”。《成唯识论》中说:“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什么是“慢”呢?慢,原来是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比较后,认为自己比他人强,于是傲慢,看不起他人。傲慢能障碍“不傲慢”,同时还能产生痛苦,这是它的作用。傲慢,带来的实质上的是痛苦的。千万不要以为他傲睨自若,不可一世,实则悲哀。读莎士比亚作品:《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的人们对那句:“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的名言应该印象深刻。其实,老祖宗也早就告诉我们,慢要曼,不可慢矣。曼,意为柔美,多美好的一个字眼,就同竖心旁组成慢,多好的一个预警字儿。不曼而慢,那决定不柔不美了。
说慢,就是傲慢,很简单。但是,从唯识学看来,还有些盘根错节。据《俱舍论》卷第十九说,有七种慢的分别。七种慢是:“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初看这段文字容易搞懵,解释一下还是可以理解。
(1)慢,有两种原因造成,①认为自己胜过他人因而慢。这是很自然,谁叫我比你强?②认为自己与他人条件相等而生傲慢。这有些勉强,但现象还是很普遍。
(2)过慢:也有两层含义,①认为自己与他人条件相等,而强说自己胜过他人。两个条件相等,但甲还向大众鼓吹比乙强。②自己不如他人,而又说自己同他人一样。来个平手,谁知也是“过慢”了。
(3)慢过慢:自己完全不如他人,反说自己胜过他人。几乎是无颜。
(4)我慢:执著“色受想行识”五蕴组合的这个身体为我,而产生傲慢。有我便有我慢,这是慢的根本原因。
(5)增上慢:未证果而谓已证果,或已证少份果而说证得圆满菩提。说的是假造文凭,假造学历一类的。这也归属慢的范畴。
(6)卑慢:①对于自己同他人的差距相当大,却说自己比他人差一点点。虽然骄慢,但还有点谦卑,不好意思,这叫卑慢。②承认自己同他人的程度的差距很大,但又不肯虚心向他人学习,这也叫卑慢。
(7)邪慢:自己邪见还以为正见,自己缺德而以为修德,自己无德而以为有德,等等。
《俱舍论》卷第十九中,还提到九种慢。九种慢是从前七种慢中分出的,内容大体相同。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明白“骄”与“慢”是有区别的。第一点区别是,骄是“二十随烦恼”之一,而慢是“六根本烦恼”之一,骄的心理是从慢的心理中所派生。第二点不同是,骄是指自己对自己的长处而产生骄傲;慢则是通过自他比较而产生。
    二、骄慢的过失
谦虚骄傲,诚实虚伪,勇敢懦弱等等,说的都是人的性格特征。人的性格就是由许多性格特征所组成的统一体。按佛法说,一个人的性格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逐渐而成,无始无明迷惑颠倒而来。有些性格特征,通过后天不断薰习成性,则成“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偶然一时表现的个性,不能视作是他的性格。只有经常性、习惯性表现的个性,才是他的性格。不良的个性,一时性的表现也好,习惯性的表现也罢,那都是烦恼的表露。佛告诉我们,固定成形的性格,虽然不易改变,但是,也不是一成不变,否则,成佛并不可能。只要我们认识到它的错误,努力修正,是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性格。佛说,众生可成佛,就是这个道理。通过修行,将凡人的性格塑造成佛。
一个人的性格所表现出来的也就是个性心理特征。骄慢,就是一种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按佛教术语称,它有过失。现在,佛陀明白地告诉我们要戒除。本段经文中,佛说为“解脱故”,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戒除骄慢的一个最根本原因。下面,为了加深了解骄慢的危害,我们对骄慢的过失作些说明。
    (一)骄慢是污染之法
《成唯识论》卷第六中说:骄以“深生染著”为性。性,指本性、本质、特性。骄的本质,就是污染不净的,本身就是恶法。我们说,这个人很傲慢。这个傲慢,就是贬义词。按佛教说法,就是“染污不净之法”。所以,唯识学将它们归类为烦恼法。慢是六根本烦恼之一,而骄则是二十随烦恼之一。烦恼,在佛教中是指众生不良心理的总称。这些不良心理能够恼乱众生的身心,并且能够造惑结业又产生污染不净之法,造成痛苦。又,在各种心理作用中,觉悟为佛教最高目的,而妨碍实现觉悟的一切精神作用,都可以称为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这六类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因此,称六根本烦恼。随烦恼,是依根本烦恼而生,或者说它与根本烦恼同类等流,同是烦恼,但比根本烦恼要轻微些,所以,称忿、嫉、诳、骄等二十种为二十随烦恼。
    (二)骄慢能障谦恭
骄慢,就是不谦虚,骄慢与谦虚是对立的,所以,《成唯识论》中说:骄“能障不骄”,慢“能障不慢”。人们一旦戴上了傲慢的高冠,给人的形象就是不谦恭。一个骄傲无礼的人,人们自然不喜欢见到他。傲慢障碍人性谦恭的优点。
    (三)骄慢生苦为业
《成唯识论》中说:慢以“生苦为业”。业,这里意为作用。产生痛苦,这是慢的作用。骄慢,本身是染污的,并产生负面作用,甚至造成痛苦的结果。高老先生和高老太太在看电视剧,突然高先生说:
“这个电视剧编得太差了,我来编剧一定比他强!”
高太太对高先生说:“你小学文凭都是假的,你还会编电视剧?”
高老先生最忌讳说他“小学文凭假的”,现在一听老伴说他,“小学文凭是假的”,让骄慢不得,这气啊,本来看这电视剧憋得一肚子气,现在听这话更气,于是骄慢且大声地说:“我明天就编给你看…”高老先生话还没说完,只见他傲气冲冠、讲话用力过度,血压上升,脑血管堵塞,送往医院,途中一命呜呼!
“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三国人物祢衡一见到曹操便仰天长叹:“天地虽大,怎么没有一个人?”典型的目中无人。自称“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的祢衡,终因“狂病”而被黄祖所杀。呜呼哀哉!傲慢污染,污染情感,障碍进步,招致失败,产生痛苦,甚至足以危害生命。
世俗上所谓的“骄傲使人失败”,“骄傲使人落后”,或者“骄兵必败”等,说的都是它的不良结果。
(四)骄慢障碍解脱
解脱,意思是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超脱迷苦的境地。从广义上讲,是指摆脱世俗上的任何束缚,于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在佛教中,解脱还有种种之区别,若从三界中获得的解脱上讲,则有欲缠解脱、色缠解脱、无色缠解脱;如果从修习所断的烦恼的不同的方面讲,则有见所断烦恼解脱、修所断烦恼解脱等。但一般情况下,解脱是指断绝生死原因,不再业报轮回。它同涅槃、圆寂意义相通。
骄慢障碍解脱,有骄慢就无法走上解脱大道,到达涅槃彼岸。所以,“为解脱故”,必须戒除骄慢,这是很自然的。众生有我,因而有慢。我慢由于无明而增长,从而走向了众生生死轮回之路。它是众生生死轮回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读到《华严经·十地品》时,便有这方面的认识,经中说:“所谓业为田,识为种,无明暗覆,爱水为润,我慢溉灌,见网增长,生名色芽,名色增长生五根,诸根相对生触,触对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生已衰变为老,终殁为死,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十二缘起循环,因而众生生死轮转无有停息。其中,作为行支部分的我慢的不断溉灌,更促使众生生死轮回的流转和生命的向下沉沦。因此,我慢的铲除自然有利于生死的解脱。
《大方等大集经》中告诉我们:“永断习气,推骄慢山”,才能“拔生死树”,“除无明暗”。骄慢的形态就好比一座高山,因此,说骄慢时常以山来形容。《释门归敬仪》中说到:“慢山上耸,俯视于人物。”这座可怕高山,它表现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烦恼,它压垮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它障碍了学者前进的步伐,它阻挡了行者解脱的道路。所以,必须铲除。
    三、除骄慢方法
如何铲除这座“骄慢大山”?这自然成了佛门弟子在修行路上急需找到的答案,也是佛陀必须要教导大家的问题。这段经文就这样应运而生。佛说:
“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著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骄慢,当疾灭之。增长骄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乞耶。”
这段经文,佛陀教导我们从两个方面下手,来铲除这座骄慢大山。它是:(1)自我反省除骄慢;(2)为解脱故去傲慢。
    (1)自我反省除骄慢
人们之所以骄慢,经中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人们不明白自己,没有弄清楚自己,当然,至少修行者是这样。我活了一辈子怎么会不明白自己?也许你明白自己,但当你骄慢的时候,就在那一刹那间你还是迷失了自己。不是有“得意忘形”之说。得意于“富骄”而忘其所以。但是,人们一旦真正认识了自己,也就不骄慢了,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什么好骄慢的。你明白你是属于高尚人物,你是不敢骄慢的,你骄慢,就不是高尚了。你清楚你是总统,你也不能骄慢,骄慢有失身份。作为一个修行人,他明白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本来是搞包括除骄慢在内的这一行业,他是不骄慢的!
经文:“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著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骄慢,当疾灭之。”
比丘,是出家人,当然是以灭除包括骄慢在内的所有烦恼为急务。断除骄慢是比丘必修的课程之一。如果比丘一旦骄慢,当然比丘还是在修行过程,还会有骄慢心理发生,有骄慢是正常。但是,当发现骄慢时,应当立即①“当自摩头”;②看身上“已舍饰好,著坏色衣”;③看手中“执持应器,以乞自活”。比丘从这三样最容易看到的摸到的地方下手,当下便找到了自己,明白到自己的身份,“骄慢当疾灭之”,骄慢很快就被消灭了。
“当自摩头”。摩,是抚摩。“摩头”,就是用手轻轻按着头,并来回移动。摸摸自己的光脑袋,父母给的最宝贵的头发都剃掉不要了。在古时候,头发剃光,就等于杀头。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大家看《三国演义》,曹操损害农民麦田,就以割断头发以表砍头。头发剃掉,等于砍头,这也等于说过去的我已死,现在的我是重生,生命重新开始。出家人光头就取这个意含。有些女孩出家,虽意志坚强,但落发那一刻仍不免眼红泪下,可想感触深切。摸摸自己的光头,我生命都不要了,生命都舍弃了,生命都可以放下,那我还傲慢?真不应该。当清醒摸准这个光头,的确有许多不良的事情不会发生,也不会被误引而走向错误。
头发剃光,又等于是自己给自己判刑改造,后来在中国判刑劳改的人也学着剃光头,是否也有这含义?但比丘剃光头,就是象征“修行改造”。修行就是改造,由凡人改造成佛。摸摸自己的光头,原来自己是在“修行改造”,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还敢骄慢?又犯错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那何时才能改造成功?!
出家人把头发剃掉,剃得光光的,还有一层意思,那是表示“剃去”烦恼。剃去八万四千头发丝,象征断除八万四千烦恼。所谓“金刀剃下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上面我们谈到:骄慢就是烦恼之一。头发又是我们最好的严身装饰物,现在也不要了,放下色身相,统统放下,骄慢放下。通过“摸光头”,这是比丘确认身份,自我反省去除骄慢的重要的第一步。
第二步,看一看自己身上“已舍饰好,著坏色衣”。“坏色衣”,梵语叫做“袈裟”。比丘穿的衣服叫袈裟,现在汉地僧人一般在法会时才穿,成为“礼服”,且颜色、质料、制法等都有了变化。原始比丘穿的袈裟,是由破旧衣服、或破碎布块做成,因此一件袈裟中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布,而且这些布的颜色,都已脱变成不像颜色了,布的颜色已经不是原来的颜色,己经不是原来的正色,这样的衣服就称为“坏色衣”。现在,我们汉传比丘披的袈裟,虽然已经不是这个样子,已经演变了,但仍然保留由许多块布料制成。有关后世制造袈裟的颜色、质料、制法等都有一定的规定,这里就不多谈。
袈裟,就是原始比丘的衣服,但与一般人的衣服不尽相同。尊重袈裟有许多功德。根据佛经说法,它有“五德十利”。这里也顺便说说。据《悲华经》说,袈裟有五德,这是:
①佛弟子恭敬尊重袈裟,一定能证得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果位而不退转。②人、天、龙、鬼、神等,能恭敬尊重袈裟,则于三乘果位中得不退转。③人、鬼、神等受饥渴、贫穷等所逼迫,若得袈裟少分,便能获得丰富饮食。④若有众生共相冲突,发生战争,念及袈裟,便生慈悲,解除怨恨对立。⑤若有人“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则能度过zai 难。
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五说,袈娑则有十利,十种利益:
①穿着袈娑能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善法。
②远离寒热、蚊虫、恶兽,安稳修道。
③现沙门出家之相,见者欢喜,远离邪心。
④袈裟是人天宝幢之相,恭敬尊重可生天上。宝幢,又称法幢,上面常以诸宝装饰,是庄严殿堂的旗帜。人天宝幢,又指人天师表。
⑤穿着袈娑心生宝塔想,殊胜庄严,生诸福德。宝塔,指以珍宝装饰之塔,亦是对佛塔之美称。据《法华经·见宝塔品》记载,有一座宝塔在佛陀面前从地涌出,住于虚空之中。这座宝塔有五千栏楯,千万龛室,无数幢幡,幡盖由七宝合成,殊胜庄严。
⑥见袈裟坏色,能离财色名食睡五欲想,不生贪爱。
⑦提醒穿袈裟者永断烦恼而作良田,利乐群生。袈裟由一块块小布制成,其条形相好比世间良田。良田可以生产粮食养育众生肉身,袈裟之田可以出生福德善法,养育法身慧命。因此,袈裟又有一个美好的名称叫“福田衣”。
⑧穿着袈娑,能消除罪业,增长十善。
⑨袈娑良田,能生菩提资粮。
⑩袈娑如铠甲,烦恼毒箭不能害。
出家为比丘了,世俗人常说我们:好吃的不能吃了,好看的不能看了,好享受的也不享受了。我们又好穿的也不穿了,该打扮也不打扮了,“已舍饰好,著坏色衣”,已经舍弃世俗所谓的漂亮的时尚的服装和珍珠首饰打扮,穿上“坏色衣”,降低身份,目的为了消除贪爱,还有为了消除傲慢。当然,现在僧人的服装发生了变化,但是,消除傲慢则不变。为了提高警惕,出家人必须养成经常看看自己身上的服装。
第三步,看看自己手中“执持应器,以乞自活”,乞丐一个,如此身份,岂能傲慢?
“应器”,梵语钵多罗,汉译叫“应量器”,俗称钵盂,是出家人盛饮食的器具,一般圆型、稍扁、腹大、上下略小。钵盂的材料有两种,铁制成的,称铁钵;陶土制成的,则称瓦钵、泥钵、土钵。钵盂的颜色,只能用赤、黑色,不得用青、黄、白、紫等鲜艳色彩。钵盂的容量,是依照使用者的食量大小而定,因此,称应量器。又,含有比丘理应受到大家供养之意。
梵语比丘,译成中文,又叫乞士。这是文雅称谓,其实说白了就是乞丐的意思。现在,你看看自己,本来是王子不做,释迦佛本是王子,现在手持“应器”,向人要饭,以维持生命,做起乞丐,“自见如是”,看看自己这种情形,“若起骄慢,当疾灭之” ,如果说还会生起骄慢,那么骄慢应当赶紧消灭,骄慢应该很快被消除。
比丘称乞士,而不叫乞丐,两者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第一,比丘不是以乞食为职业,不积蓄除“三衣一钵”外的任何财物。第二,比丘乞食有一定的规矩。按“十二头陀行”说法,有“常行乞食”,就是对于所得到的饮食,以平常心行对待,不能有好恶的想法。有“次第乞食”,就是沿街依次第不择贫富平等乞食。有“受一食法”,就是一天食一餐,不贪。这是比丘乞食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的服装穿着、社会身份确定,的确能够影响一个人。就以出家人为例,头光光,身穿和尚衫,的确对出家人的思想行为有影响。我们从“头光光,身穿和尚衫”以来,比如乘坐公共汽车,见到身旁有老弱病残人士站着,我们看到自己的和尚衫,想及出家身份,尽管我们也很疲倦,但是我们会自动向他们让座。“瞻前顾后轻移步”,从看前面突然要往后看时,我们也会轻轻地移动脚步缓慢转身。向左右看时,我们还要“左右回施半展眸”等等,规矩挺多。
当要骄慢,想起自己是出家人,众生个个都是佛时,得罪不起,当下即除骄慢。认识自己的身份来消除骄慢,的确是个好办法。我是三宝弟子,谨守三宝的教导,断恶行善,除烦恼证菩提,为三宝争荣光,“若起骄慢,当疾灭之”。“自见如是。若起骄慢,当疾灭之”。
“自见如是”一句,按《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法,是“智慧成就”。智慧,有觉察反省、断恶修善的能力。看似简单的摸摸光脑门,看看僧装,而能起觉察作用,而去除骄慢,确实还是需要很高的智慧、很高的悟性、很高的道德观念,很高的团体意识。这里头所表现的,就是“智慧成就”。简简单单的“自见如是”四个字便告诉人们要修习智慧,提高悟性,“常当惭耻”,心存道德,才能够迅速反省,回光返照,戒除骄慢。
    (2)为解脱故除骄慢
经云:“增长骄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乞耶。”
一旦生起骄慢,就应当马上予以消除。如果不消除,还让骄慢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或者骄慢越来越大,这就叫“增长骄慢”。完了!“增长骄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宜,意思是适宜、相宜。白衣,古印度世俗人崇尚穿白衣。因此,佛经常用白衣,泛指世俗人。有骄慢,这对世俗人来说是难免的。但是“增长骄慢”,也是世俗人所不适宜的,是世俗人所不高兴看到的。大家都熟悉这些平常用语,诸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兵必败”、“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等等,都说明了骄慢确实为世人所讨厌。讨厌他人骄慢,自个难免骄慢。
我们看《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一卦--六爻全吉,其它没有一卦全好。这是很特殊的一卦。这六爻全吉的一卦,就是“谦卦”。可见“谦卦”的特殊意义。卦文说:“满招损,谦受益。”满,谓自己学问已经爆满,没有办法再添加了,意思是天下学问都知晓,这种态度就是骄慢。骄慢必然招至损害,谦虚自然受益。道家老子向世人展示宝物:“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世人以为金银真珠是宝,在老子看来世间一切宝物都没有比这三样更宝。这个“不敢为天下先”,说的就是谦卑、谦虚。理想、创意等可以为天下先,但是骄慢不得,老子都不敢,你敢!孔夫子在《论语》中也讲述:“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何为君子?这里有三个标准,其中一个标准就是不敢骄慢。为人谦虚不骄慢, 这是世间圣贤共同遵循的。所以,佛说,骄慢,或增长骄慢,尚且不是世间人所适宜、所鼓励的。“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乞耶。”
“出家入道之人”,出家入佛道修行人,为了解脱生死痛苦烦恼,“自降其身”,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而为乞丐,不应该有骄慢。为什么出家人要饭当乞丐?是为了降低身份,为了去除贪心,也是为了消除骄慢。佛在世时,出家人中,有许多是王族出身,也有许多是婆罗门等贵族出身。他们为了解脱,为了修行,统统降低身份,变贵族身份成乞丐身份。要饭当乞丐,这在当时社会应该是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身份当然低。看来,出家人特意降低身份,其中有一重要意义那就是为了消除骄慢。
比丘托钵乞食,现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还保留这一传统。中国僧人早已是从事劳动生产,自给自养,以免招来社会讥谦。中国僧人自力更生,自起伙食,但“为解脱故”,一样戒除骄慢。戒除骄慢的精神没有变。
出家为解脱故,不敢傲慢。不要说不如对方不能傲慢,就是证得果位也不敢傲慢。《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陀洹能不能想“我证得须陀洹果”吗?你看须菩提是怎么回答的?须菩提言:“不也!”不这样想。虽然,证得须陀洹果,但从不执著。正因为没有执著,因而不标榜不骄慢。
我慢是慢之根本,断我慢则除一切慢。
    四、我不敢轻慢
佛陀舍弃王位出家,托钵乞食,“自降其身”,自动放弃社会最高阶层的太子身份,当“乞士”比丘,身份比平民还要低,放低身段,这其中一个意义就是为了去除骄慢。我是比丘,我不敢轻慢。
佛教徒都知道拜佛,也都有拜佛的经验,而大多数佛徒每天都有拜佛的常课,更有佛徒以拜佛为修行功课。至于为什么要拜佛?拜佛人常说,“那是消业培福开智慧”的法门。其实,拜佛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去除骄慢。
拜佛,我用我吃饭用的手去接对方走路的脚板,我俯低我尊贵的高高在上的头抵触到地上拜你,用这种方式就是形象地告诉拜者要去除我慢。这是最典型的谦卑。拜佛礼佛,天天拜佛礼佛,恭敬虔诚得不得了,但是心中骄慢有没有减少?心中骄慢有没有消除?这不得不引起反思!否则,就是被莲池大师说中了:“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通过礼佛,这便是一堂“除傲慢”的品德教育课。在佛教中每尊塑像每样法具每种仪规,那都是一种教育。
说起“我不敢轻慢”,让我们想起了佛教中在这方面最典范的一位人物,那便是《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在《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佛说,在“乃往古昔”,威音王如来时代的像法期间,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这位常不轻比丘,后来成佛了,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能够成佛呢?在《法华经》中,我们得知这与常不轻比丘的修行有关系。常不轻比丘修什么法门?这从他的名号中就告诉了我们一切。
他“以何因缘,名常不轻?”佛告诉我们,“时有四众,计著于法。”当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人等“计著于法”,理论多于实践,或光有理论没有真修,沉迷于纸上谈兵滔滔空谈。而他呢!凡遇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并且说“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为什么呢?常不轻说,“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他不仅这样,还前往各地向以上四众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常不轻比丘用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们,但是,许多人便不领情,还以为他神经有病。还有人骂他“白痴无智”。而常不轻比丘,遭受如此恶言羞辱,心仍“不生嗔恚”,更加礼拜赞叹对方。更有甚者,“或以杖木瓦石”打他,他虽然远走躲避,但犹高声唱说:“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都能作佛。”就因为这样,他被“号之为常不轻”!释迦佛祖的前身是这样修行的。
经中特别讲到,常不轻菩萨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赞叹”,“常作是言:我不敢轻视汝等”,修谦恭法门,更大力宣扬“谦虚不傲慢”、“恭敬赞叹他人”这个法门的功德利益,最终修成了释迦牟尼佛。为什么称常不轻为菩萨比丘呢?因为他虽是比丘,但他所作所为是菩萨行。
当时,那些打骂轻视常不轻比丘的傲慢人们结果怎么样呢?《法华经》中,佛告诉我们:他们中有些人后来受感动“信伏随从”,也开始谦虚不傲慢,加入了这个修行行列,最终也一一成佛;而那些不思悔改,“以嗔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己,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而成无上菩提。为何这些傲慢的人们最终也能成佛呢?因为:第一,他们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人等,虽有傲慢,但读诵经文有些善根;第二,常不轻比丘礼拜赞叹他们的同时还趁机为他们讲述《法华经》。虽然,这些傲慢的四众人最终也成佛,但是,因傲慢而遭受了“二百亿劫”“千劫”的漫长的“大苦恼”。傲慢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不敢轻视汝!”智参禅师对一位名为雷卒的乞丐说。雷卒是乞丐,是一个到处流浪的孤老乞丐,70多岁了还挑着破旧被褥床垫衣服到处流浪乞食,很是可怜。他每到这一地区乞讨,便住宿福建兴庆寺,一年要来好几趟。寺中各位都对他很客气。一日,寺主智参禅师又将好饭好菜款待他,他嫌饭菜来迟了,发起脾气,他脾气很怪,禅师说:“我们还未用餐。”又说:“你息怒,我不敢轻视汝!汝是佛!”佛经中说的“常不轻比丘”,现实生活中也有人在效法,智参禅师就是一位。人们都说佛法离现实生活很遥远,其实,只要人们用心乐意去作还是可以在现实人生中展现佛法意境。
下级对上级,自然谦卑。上级对下级,也需要谦卑。乞者对施者,自然谦卑。施者对乞者,更要谦卑。否则,付出很多,帮助人很多,也许到头来是“好事变坏了”。以傲慢心作好事是结不出清净果实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