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体恒法师《慧灯无尽——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体恒法师《慧灯无尽——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慧 灯 无 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体恒法师




  
                                                   点燃般若灯,庄严法身命
                        
                                                       ——《慧灯无尽》序

  《维摩经》缘起于大乘佛教重镇的东印度毗舍离(亦别译为“吠舍厘”)城,在大乘经典中,占据颇为重要的地位。梵语“维摩诘”,华译“无垢称”,亦译为“净名”,是一位大居士的名字,其与释迦牟尼佛陀同世。本来这位居士早在过去世中,已经成就了佛道,佛号为:“金粟如来”(据隋·吉藏大师考证,出自《思维三昧经》,此经未传东土),本着“一佛出世,千佛拥护”的精神,从本垂迹,助佛扬化。
  维摩诘居士是如何助佛?怎样扬化的呢?
  盖释迦佛陀度化众生,是采取“应机施教”的方法。经过一个由浅至深、从低到高的过程,最后方才达到究竟成佛的目的。在《法华经》中,这叫作“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所谓“三”指声闻、缘觉和菩萨三乘,“一”指一乘佛果。“三乘”是佛陀度化众生的权巧方便,“一乘”才是佛陀度化众生的实在、究竟目的。
  佛陀要让声闻弟子马上认知并接受无上一乘的佛道,需要一个陶冶的过程。这个“陶冶”过程,工程相当浩大,任务相当繁重——是要求三乘学人破除“法执”,断除“尘沙惑”和“无明惑”,方克成就的事情;是需要有众多“过去已经成就佛道,现在示现作等觉”的大士,如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居士这样的人来助佛扬化的。
  这个“陶冶”过程,便是释迦如来宣说“方等”和“般若”大乘经典的过程。《维摩经》正是“方等”时期的大乘经典之一。
  据宋代智圆法师所著《维摩诘经略疏垂裕记》记述,本经在佛法传来汉地初期,即后汉时,便已传来。由严佛调译为《维摩诘经》(一卷);稍后,由三国的吴·支谦译为《维摩诘说不思议法门经》(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为《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一卷);又,西晋·竺叔兰译为《毗摩罗诘经》(三卷);迨至姚秦,由鸠摩罗什译为《维摩诘所说经》(三卷);自姚秦经三百年至唐,由玄奘译为《佛说无垢称经》(六卷)。此中,后汉严佛调的译本和西晋二竺的译本,现已不存。今所习者,是鸠摩罗什法师于姚秦弘始八年(公元403年)在长安大寺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简称《维摩经》。
  本经共三卷,内容分十四品。叙述法会缘起的第一品为序分,第二品至第十二品为正宗分,第十三、十四两品为流通分。罗什法师的大弟子——僧肇法师,总括本经大旨要义为:
  道不孤运,宏之由人。是以如来命文殊于异方,召维摩于他土(无动佛的妙喜世界,见《阿阂佛品》),爰集毗耶(毗舍离城),共弘斯道。
  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凡此众说,皆不思议之本也。至若借座灯王(见《不思议品》),请饭香土(见《香积佛品》),手接大千(见《阿阂佛品》),室包乾象(见《观众生品》),不思议之迹也。
  然幽关难启(此言“导引三乘趣向一乘”之不易,须经“方等”、“般若”阶段以陶冶之——印注),圣应不同(一佛出世,千佛助化——印注),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
  (见《大正藏》第38卷,第327页上、中)
  维摩诘居土应化居处的毗舍离城,位于东印度比哈尔省、恒河北岸甘达克(Gandak)河左岸(西岸)哈济普鲁(Hajipur)以北18英里(约29公里)地方,为佛世时十六大国之一。佛灭火化后,此国曾分得佛陀舍利一份,起塔供养。后来阿育王取去大部分,但仍留下若干颗。近世已经出土,现宝藏在巴图那市博物馆。20世纪90年代中,传印奉中国佛教协会派遣赴印度那烂陀大学(在古那烂陀遗址附近)参加佛教学术研讨会,蒙比哈尔省总督会见,特嘱该博物馆馆长出此舍利,供我拜谒。实感荣幸!因其属特别珍藏,平日不供人参观。
  梵语“毗舍离”(Vaisali),意译为广严、广博,意思是说这里是一个宽广庄严的地方。按愚意,这一名称的含义,也应该包含大乘不可思议境界“小大相即,一多互容”的“时空无体”的意义。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卷七记载:此处“周五千里,土地沃壤,花果茂盛”,“风俗淳质,好福重学”。又记:“宫城西北五六里,至一伽蓝”,“傍有窣堵波(塔),是昔如来说《毗摩罗诘经》(即本经)的地方。又记:“伽蓝东北三四里,有搴堵波,是毗摩罗诘(维摩诘)故宅基址,多有灵异。去此不远,有一神舍,其状垒砖,传云积石,即无垢称(维摩诘)长者现疾说法处。”
  道世法师著《法苑珠林》卷二十九载:“于大唐显庆年中(唐高宗李治年号,公元656年一公元661年的六年时间),敕使卫长史王玄策,因向印度,过净名宅,以笏(hu,手板)量基,止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又,唐代义净法师也曾于典籍中称其遗址为方丈。然而,“时”之与“空”,本无定体,因心现量,互摄互融。所以,维摩居士方丈室中,能够容纳来自东方三十六恒河沙国须弥相世界须弥灯王佛的三万二千个、各高八万四千由旬的师子宝座,而且其室“亦不迫窄”(见《不思议品》)。我想,这才应该是以“广严、广博”著称的“毗舍离”的究竟如实之意。
  《大唐西域记》所记印度古迹,近世以来,依之发掘,皆获证实。由此可知,经言不虚!
  体恒法师以通俗的言辞阐释此经,深入浅出,饶有趣味;启迪心扉,荡涤烦惑;点燃人人般若心灯,庄严个个法身慧命。以此功德,庄严净土,同登不退,齐证无量光寿,永传无尽慧灯!是为序。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
                                                         传印
                                                   2007年4月8日



                                                     大智续慧命,大悲利群生

                                                                                          ——读《慧灯无尽》感言(代序)

  《维摩诘经》是汉译佛教经卷中一部重要的宝典,在中国广为流传。这部经的汉译版本从三国时代开始到唐代为止,共有六种之多,在佛学理论、修学理念及佛教历史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在中国文学、传统艺术和人文思想上也影响巨大。尤其是该经的语言风格、文学意趣、哲学命题以及经中主角维摩诘居士的鲜明形象,对中外古今文学家、艺术家及哲学家的创作和思想构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心净、众生净、国土净”和“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是《维摩诘经》的中心思想,对于佛教的人间化、佛法的现代化、佛学的教育化,以及修学佛道的生活化都有无穷的启示和现实意义。在全球化环境所形成的多元文化的格局下,如何在传统和理想之间作一个有意义的融合并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做到自他互利、安身立命,真得需要一些智慧和一颗历境不变的平常心,《维摩诘经》可以在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诸多启迪和教育。
  《慧灯无尽》是对《维摩诘经》的演讲集,也可以说是对该经的现代白话注解。作者体恒法师在前人文献资粮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修学悟境,贯彻以人为本、自力解脱的佛教基本理念,以现实人间为依据,围绕日用生活,加以通俗易懂的诠释和理性自由的发挥,处处体现了作者敏锐的生活触觉和洞察力,乃至对生命的反思,透显出作者的悲智情怀。
  《慧灯无尽》一书的特色是以小见大,依事明理,将俗释真,使我们都能够认识和珍重自己的生命,关照并孕育心灵的价值和需要,达至物质和灵性的平衡,活出从容而又旺盛的生命,缔造人间和谐繁荣的远景,可以说完全契合了《维摩诘经》的原旨,非常值得处在众多烦恼和压力之下的现代人一看。
  在《慧灯无尽》即将付梓出版之际,体恒法师给我得以先睹为快的机会,从中得益非浅,自然法喜无量。嘱我作序,不敢为之,谨呈感言数句而已。相信该书会给有缘阅读此书的广大读者带来内在的喜悦和隽永的回味,对启迪生命意义,增长人生智慧必有不少的裨益。
                                           香港香海正觉莲社教育推展委员会主席宏明
                                                  二零零七年四月六日于香江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慧灯无尽》序

  佛法的主要作用是对现实社会的生命指导,解决人类的心灵问题。当初释迦佛就是因为看到了人间的种种疾痛与苦恼,方才发大愿心,放弃王位出家修行,寻求解脱途径。后来,通过对自内心的观照,终于在菩提树下彻悟宇宙人生的规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了人间智者的最高道德、人格与智识,从此被尊称为“佛陀”。佛陀把他所觉悟的道理传播给世人,这就是佛法。
  佛法犹如黑夜的明灯、远行的航导,能引导我们走向智慧光明、达至至善至尊的如来境界,成就凡夫向圣贤的转换。太虚大师“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一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维摩经》全称《维摩诘所说经》,又名《不思议解脱经》,三国时代就传译到中国,所有译本中,罗什法师所译流传最广。《维摩经》是大乘佛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典籍,经中以维摩诘大士为主人公,以维摩诘示现病相、释迦佛派人问候为线索,以维摩大士与文殊菩萨的相对辩答为内容,展示了一位人间智者的上乘境界。由于维摩诘的特殊身份和甚深境界,加上罗什法师译文的优美,使本经深受在家学佛者的喜爱,在中国影响极大,长盛不衰。
  只是,由于此经“理绝名相,体融言思”(太虚《维摩经别记》),“其旨渊玄,穷微尽化,超群数之表,绝有心之境”(僧肇注《维摩诘所说经序》),意义过于深邃,至使许多人不能睹文解意。
  中国佛学院体恒法师,发心讲解此经,并集讲成书名《慧灯无尽》,正好解决这一难题,为对此经感兴趣的人和佛法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人平台。《慧灯无尽》不仅是一部经的讲义,纵观全书,其实每一章都是一个内容完整的专题佛学讲座,而且十二章相互衔接,全书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在家佛法修学体系。
  《慧灯无尽》不只是佛法的讲座,书中广征博引,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其中尤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最多,在作者的圆融理解下,它们与佛法相辅相承,完美一体;《慧灯无尽》也并非只是针对佛教徒,而是适应一切有志于培养人格、增长知识的人,因为作者的思想立足佛法、超越佛教,完全没有狭隘宗教信仰者的樊篱;《慧灯无尽》不是枯燥的说教与考证,内容结合现实,贴近生活,对佛法的解读灵活新颖。可以说,本书是解决现代人心灵烦恼的一副极好“清醒剂”,它带给我们的将是自在安乐。
  体恒法师是青年佛子中的佼佼者,十几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在佛法的道路上探索,我一直相信他会在弘法利生的道路上有所成就。非常高兴看到他这本书的出版!这只是个开端,期待着今后他能以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奉献给广大的佛学爱好者。
  我与体恒法师曾同在广东潮州参学四五年,彼此因缘甚深。其悟性与学识后来居上,深感无比欣慰。《慧灯无尽》完稿,他嘱我写一篇序文,于情于理不能推辞,遂作言语如上,权且为序!
                                   天津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大悲禅院方丈智如
                                               2007年9月19日于津门海河之畔



                                                   权巧引迷情,实相启慧生
  
                                                       ——《慧灯无尽》序

   《维摩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大乘佛教经典,在中国有过多次翻译。此经传译中国后,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晋时期的僧肇大师读支谦翻译的《维摩经》得到感悟而出家为僧,成为佛教著名的一代宗师,他还为此经作了注解。三论宗的集大成者吉藏大师曾为《维摩经》做过三种注解,分别为《维摩经略疏》、《维摩经义疏》与《净名玄论》,并以《维摩经》作为创宗立说的依据经典之一,他的思想很多都是依据《维摩经》而进行的阐述和发挥。天台智者大师为此经注疏,名为《维摩经玄疏》。近代的太虚大师也著有《维摩诘经讲义》。历代为此经注疏的大德不计其数,可见此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与受重视的程度。
  《维摩经》里的主人公维摩大士,是佛陀在世时的一位著名居士,他对佛法的领悟高深莫测,只有文殊菩萨的智慧辩才方能与他等齐,因此得到佛陀高度赞誉。维摩大士为弘扬佛法,示现种种形象,针对众生不同根性为他们开示各种法门。经中批驳了种种对佛法的不圆满见解,体现了佛教不二法门的真谛。
  本经的宗旨,依吉藏大师所说,是体现菩萨的两种智慧,即般若智和方便智。般若智是体悟诸法真实道理的真实智慧,方便智是菩萨善巧度生的方便智慧,这两种智慧具足,才是佛菩萨的圆满智慧。体恒法师根据在法源寺为居士讲解《维摩经》的内容,整理而成册并取名为“慧灯无尽”,蕴涵了本经的深刻含义。
  《慧灯无尽》的特点,是根据现代人的理解模式,并结合一些学佛者存在的普遍问题,应用《维摩经》中的思想,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方法新颖,文字通俗,能够引导佛教入门者不至于迷失方向,可以让佛法的爱好者直接地理解佛法道理。
  佛法常常以“灯”来譬喻佛、菩萨的智慧,“智慧灯”一方面可以销毁众生的无量烦恼,点燃众生蕴藏于内心深处的自性光明;另一方面又象征着佛法的火炬相续不断,传承不绝。
  希望有缘读到《慧灯无尽》的读者们,能够用“佛法之灯”断除烦恼,点燃自身的智慧之灯;并以自己的慧灯照耀更多的众生,让世界充满光明!
  在《慧灯无尽》将要与大众结缘之际,聊寄数语,共飨法喜!
                                               中国佛学院教务长、研究生导师
                                                            向学
                                                   二OO七年四月十九日




                                                 第一章   这部经你可知  

                                                      ——《维摩经》简介


  若能熟读此经,常识自足,而后深入诸门,读《大般若经》入般若门,读《华严经》入普贤门,读《楞伽》、《深密》诸经入瑜伽门,读《大般涅槃》入涅槃门,然后融合贯通,知释迦一代佛教。
  ——欧阳竟无
  有部佛经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它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在中国出现很早,内容丰富,义理深远,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个讲座的全部主题,都是从这部佛经中提炼而来。它是哪一部佛经呢?——就是《维摩经》。它是这样的重要,让我们首先来对这部结经有个基本的认识。

  一、《维摩经》的译本与作者
  《维摩经》前后在中国共翻译了七次,所以一共有六个不同的版本:
  (1)、东汉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严佛调在洛阳译所译出的一卷本,名为《古维摩经》。因为它是最早的译本,所以称“古”。严佛调是我国最早的出家僧人,中国第一个出家僧人的译经就有《维摩经》,《维摩经》真是与中国人有很深的因缘。
  (2)、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支谦在武昌所译的二卷本,名为《维摩诘经》,又称为《维摩诘说不思议法门经》。支谦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译经家,翻译著述十分丰富。他不赞成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文质调和,开译经优美文笔的先风,对后代有一定的影响。
  (3)、西晋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竺法护所译的一卷本,名为《维摩诘所说法门经》。竺法护是西晋的译经僧,翻译的经典多达七十多部,近二百卷,其中有很多是重要的经典。
  (4)、西晋晋惠帝元康二年(公元292年),竺叔兰所译的三卷本,名为《毗摩罗诘经》。竺叔兰是个浪子回头式的学佛人,有一个十分传奇的人生经历。
  (5)、东晋时西域沙门祗多密所译的四卷本,称为《维摩诘经》。
  (6)、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大师在长安大慈恩寺译出的六卷本,名为《无垢称经》。
  (7)、姚秦弘始八年(公元346年),鸠摩罗什所译的三卷本,名为《维摩诘所说经》,这一部经将是我们介绍的重点。
  七个版本当中,严佛调、竺法护、竺叔兰、祗多密四种译本早已佚失不存在。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支谦、罗什、玄奘三种版本。这三个本子中,支谦是一位学者,虽然主张文质并行,但译经采用当时通行的“格意”方法,译文带有《老子》《庄子》等道家典籍中的术语,没有把《维摩经》中的佛法本意完全表现出来。玄奘大师的《无垢称经》采用直译方法,语句艰难涩解,不大合国人阅读习惯。只有鸠摩罗什法师是用的意译法,他先会通原文,领悟全经,然后运用汉文写出,并且在翻译过程中还有汉地僧人的加工润色,文质皆美。所以,自隋、唐以来,讲习《维摩经》的人,大都以罗什法师的译本为根据。
  罗什法师的译本,除弟子僧肇曾为它做过注文外,隋代的著名学者慧远法师还撰有《维摩经义记》八卷,天台宗的创立者智顗大师也撰有《维摩经玄疏》六卷、《维摩经文疏》二十八卷,三论宗创立者吉藏大师则撰有《维摩经游意》一卷、《维摩经略疏》五卷、《广疏》六卷。流传下来的《维摩经》译本与注释,基本上在《大藏经》中都可以查到。只要我们愿意学习,《维摩经》的资料还是满丰富的。不过,这里之所以要列出这么多的译本,不外是给大家推荐最好的版本。个人以为,学习《维摩经》,最好的还是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和僧肇法师的注释本。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维摩诘所说经》的译者——鸠摩罗什法师的生平事迹。
  鸠摩罗什法师常被简称为罗什法师,他是我国东晋时著名的译经师、僧教育家,名字翻译成汉语是“童寿”的意思。罗什法师的家庭故事非常有趣,他本为龟兹人,父亲鸠摩罗炎弃相位出家,东渡嵌岭,远投龟兹弘传佛法,被龟兹王请为国师。但由于他被龟兹王妹耆婆看中,不得已结婚,生鸠摩罗什和弗沙提婆兄弟二人——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因缘吧,没有他的被逼结婚,也就没有中国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罗什法师的出现。
  耆婆致使鸠摩罗炎还俗,然而她自己却于罗什七岁时带着他一起出家。罗什出家就开始对经论进行研究学习,才几岁时就通达不少小乘经论之义。九岁时前往厨宾,师事当地著名的大德——厨宾王的弟弟盘头达多,进一步学习经论著作。达多常常称赞他的聪明,厨宾国王听说后,曾邀请他人宫和外道论师辩难。十二岁在沙勒住一年,沙勒国王特举行大会,请罗什升座说《转fa lun经》,罗什从此誉满天下。
  在厨宾,罗什法师还跟随三藏法师佛陀耶舍研学佛教大小论典、印度五明诸论和世间方术等。后来他还师从了莎车大乘名师须利耶苏摩,觉悟大乘妙旨,从此广求大乘要典,专修大乘诸论。回龟兹时,连龟兹王都亲自来迎接他。
  苻秦建元十五年(公元379年),鸠摩罗什声名传人中土,长安的高僧道安法师极力劝说苻坚请他东来。建元十八年,苻坚遣吕光出兵西域,请罗什人关。但吕光攻陷龟兹后,并未按苻坚旨意行事,割据凉州自立为王。他将罗什带至凉州,对罗什欺侮凌压,甚至还强迫他和龟兹王女结婚。罗什被困凉州长达十七年之久,直到姚兴嗣位建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攻下凉州,罗什才被迎人关内。罗什困据凉州近二十年,虽说不幸,却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正是这段无所事事的时间里,他逐渐精通了汉语。汉语的通达对他日后的译经极为重要。
  姚兴对罗什待以国师之礼,宗室显贵大多也都信奉佛法,尽力供养,公卿以下莫不归心。弘始四年,罗什应邀住长安逍遥园的西明阁,开始翻译经典。先后译出《阿弥陀经》、《大智度论》、《百论》、《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经》、《小品般若经》、《中论》、《金刚经》、《十二门论》、《成实论》等大量重要经论。《出三藏记集》卷二记载,他一生所译经论共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译经之际,他时常登堂说法。
  罗什法师神情开朗,秉性坦率,虚己善诱,专以大乘佛法教育门人。他门下弟子极多,著名有僧肇、僧睿、道融、昙影等。在东来的外国所有译师中他是最精通中土语言的人。弘始十五年四月,法师卒于长安大寺。
  罗什法师的成就很大,他翻译经典运用达意的译法,中土诵习者特别易于理解接受,为佛教义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园地,而且对于后来的佛教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第一次系统地向中国人介绍了大乘中观思想,使这门学说得以在中国传播发展。
  没有罗什法师的翻译,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么优美的《维摩经》。所以,我们应该感恩先贤的努力。

  二、《维摩经》的内容概要
  维摩诘是大乘佛教的著名居士,又有无垢称、净名、维摩等称呼,《维摩经》全经的内容都是围绕他而展开,所以这部经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根据中国佛教三论宗第六代祖师吉藏大师的说法,《维摩经》的内容纲要,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若依地点而言,全经内容可以用“二处四会”概括:“二处”是庵园处和方丈处,庵园处为释迦佛与弟子的集会说法处,方丈处为维摩大士的居所;“四会”是庵园会、方丈会、重集方丈、再会庵园,指的是全经集会地点的移动过程。若依“食”分——就是按用食的时间划分,可以有食前、食时、食后的三段。如果按照佛教经典惯常的划分法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全经十四品中,第一品为序分,记述法会产生的缘起;第二品到第十二品为正宗分,是全经的主体内容;最后两品是流通分,即本经的结束语。
  下面就结合几种结构划分方法,将各品的内容作以简单介绍,以便于我们对全经有个系统的认识:
  (1)、《佛国品》:释迦佛在毗耶离城外的庵罗树园与众弟子集会讲法,宝积长者子说偈赞佛,世尊告诉他“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陀以此菩萨行奠定了本经“不思议解脱”的基调。此品就像一场戏剧即将拉开序幕,所以被称为序品。
  (2)、《方便品》:佛陀在庵罗树园说法的同时,居住在毗耶离城的维摩诘居士示现病相,由于维摩居士曾供养无量诸佛,深达佛法,加上具有摄化众生的方便智慧,所以人缘特别好,无数人前去探病。他就利用患疾机会,为大众现身说法,让大家认识无常的人身,追求常乐的佛身。维摩居士从此品开始出场,所以此品是“四会”中的第一次“方丈会”。
  (3)、《弟子品》:许多人前往维摩居士处探病,佛陀也要利用这个时机教化众生,于是选择弟子前去问疾。可是,派遣舍利弗、大迦叶等诸大弟子,他们都不敢胜任,五百声闻众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去的。本品主要讲述这些声闻弟子推辞佛陀派遣的理由,也就是他们畏惧维摩居士的事缘。此品是佛陀与弟子在庵园的初次聚会,所以是“四会”中的第一次“庵园会”。
  (4)、《菩萨品》:声闻弟子不去,佛陀又派遣菩萨弟子,可是像弥勒、光严、持世、善德等大乘菩萨也不愿领众前往,因为他们自觉在佛法的境界上也不是维摩居士的对手。本品主要讲述他们婉谢世尊派遣的理由。
  (5)、《文殊师利问疾品》:声闻弟子与诸大菩萨皆不愿往,于是佛陀将这一重担交于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应命率领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人天等诸大众,前往维摩居士处慰问。从庵园转移到维摩的丈室,文殊菩萨以为何室中无物发问,维摩居士则以“众生病菩萨病”来回答。两相应对,契人机锋。这一品大众从庵园来到方丈,所以是“四会”中的第二次方丈会,叫“重集方丈”。
  (6)、《不思议品》:文殊菩萨与维摩大士相对酬答,时间长久,舍利弗生起了思坐的念头,维摩诘因此开导舍利弗求法不应贪床座。开示过后随即向东方世界须弥灯王佛那里借来庄严宝饰的师子宝座,并一一安置于自己的小小丈室之内,宣示上乘佛法小、大相容,久、暂互摄的不可思议解脱力用。
  (7)、《观众生品》:文殊菩萨与维摩大士以患病为缘,继续演扬妙法,待讲到“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的大乘妙义时,室内出现了菩萨应现的天女来散花庆贺。花落菩萨身上立刻下滑,但沾于舍利弗等声闻弟子却扯而不下,舍利弗因此于天女往来争辩,天女运用神力将舍利弗变成天女,将自己变成舍利弗,以此教导舍利弗不要执著于外在的事相,破除声闻人对“法”的执著。本品揭示了众生如幻,男女无定相、世间法缘假名无所得的大乘佛法深义。
  (8)、《佛道品》:菩萨发心不外两种:上弘佛道,下化众生。《观众生品》主要讲的是度化众生的方法,这里则侧重于讲怎样上求佛道。所谓佛道,即菩萨契人不二妙理,为摄化众生所起的妙行。也就是人于实相而不舍方便,所以文中说“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本品除佛道外,还探讨了佛身、佛法眷属的问题,他们都是大乘佛法的核心理念部分。
  (9)、《人不二法门品》:从《问疾品》以来,经中用大量的文字阐释名相,展示众多的修行法门,可以说千头万绪,若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归纳,则就会让凡夫小乘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流落于枝末的执著,所以本品融会多种事理为一种事理,又由一种事理到无相,由此进入究竟的不二之门,从而使我们了悟“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的大乘至理。另外,一切佛法不出信解行证的过程,前几品侧重谈教理,这里谈不二之妙果,是为使人有路可寻。品中,维摩大士先请众人谈何为不二法门;众人无从,请文殊菩萨来讲,文殊菩萨用语言说不二是离相绝相的,而后又请维摩大士来宣示;维摩大士以缄默不语作为回答,以此证明不二之理离言绝相。最后,文殊称赞这才是真正的人不二法门。
  [10]、《香积佛品》:显示了不二法门,这里再辨不思议的行迹。转眼到了用饭的时间,维摩诘以其不可思议解脱的神通力,将上方世界的众香国景象,普现在大众面前,随后又化出一位菩萨,往上方众香国乞取香饭,请大众取用,期望以香饭的实事来说明互显互现、不可思议的解脱之境。化菩萨取回香饭,众香国随菩萨,述说以众香为佛事的种种妙用。维摩诘则告以此土如来教化众生的方便方法,品中最后以十善、四摄、八种无疮疣等如来的教法结束。此品是大众用饭食的时间,所以按“食”的时间划分应是“食时”,在此之前的九品属“食前”,而此品之后至结束为“食后”。
  [11]、《菩萨行品》:众香佛国的菩萨来到此土,欲请释迦如来开示佛法。于是,维摩诘以神通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诸右掌,往诣佛所,大众又从维摩丈室再集庵园。阿难发问,佛陀广说香饭功德,指出光明相好、园林台观、卧具衣服等种种施为都可以是摄化众生的佛事,而后又为诸菩萨宣说了“尽”、“不尽”解脱法门。因为本品重点讲的是菩萨的尽、无尽解脱之行,所以品名为“菩萨行”。本品中,大众从方丈二次回到庵园,所以是“四会”中的“再会庵园”。
  [12]《阿閦佛品》:阿閦译为“无动”,阿閦佛就是无动如来。众香国的菩萨闻法后归还本土,佛陀问维摩居士如何观如来,他说“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还说如来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等诸智、同众生,这引生舍利弗问维摩居士从何而来。于是,世尊就向舍利弗等诸弟子介绍维摩诘,原来他是不动佛的妙喜世界中人。维摩诘说自己是为化众生,才从清净妙喜世界来生娑婆国土。会中大众因维摩居士而欲见无动如来,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把无动佛及其弟子大众,接到庵罗树园。佛陀勉励大众,想要得到这样的清净佛土,应当学习无动如来的行为。前品菩萨行是因,本品观佛相是果,前因后果,说明菩萨行、如来果次序分明,经中结构混然天成。
  [13]、《法供养品》:从庵园到丈室,再从丈室又回庵园,诸天子等众生从始至终跟随倾听。这时禁不住的生起赞叹之言。于是,世尊就为释提桓因等天子称说《维摩经》的巨大功德,指出“诸佛菩提皆从是生”,而且若能信解受持这不可思议的解脱法门,依之实践行持,即是以法供养如来。佛陀还反复自述自己因地为月盖王子时从药王如来秉受“法供养”的教导,说四依法是最上的法供养。从第二品到此品是本经的重点内容,主要思想都展现在其中,所以是本经的“正宗分”。
  [14]、《嘱累品》:“嘱”是付嘱,“累”是担累,如来家业是极大的重任,所以这里把佛陀嘱咐弟子承担这一重担叫“嘱累”。度化机缘结束,世尊将这个法会的佛法咐嘱弥勒菩萨,令他流通传布,四天王闻此,也表示拥护守持经典者。最后,佛陀还告诉阿难,这个法会的内容名为《维摩诘所说经》,也可以叫作《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至此,本经圆满完成。这一品讲的是本经圆满结束,劝布流通的内容,所以是本经的“流通分”。

  三、《维摩经》在中国的影响
  《维摩经》的表现形式非常契合中国人的思想,是真正融人中国文化的佛典之一,它对中国的哲学、宗教乃至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是中国人历来比较偏爱的佛教经典。
  罗什法师在翻译过程中把握住了中国人的特征,语言汪洋恣肆而又优美平易,思想豁达放旷而又不失法度。他把与道家精神相近的地方,以适合中国人的姿态展现出来,成为中国思想家、诗人、艺术家灵感的泉源,不论僧俗,不分学派,都乐于诵读受持,而且许多人因它而契人佛教,如僧肇大师本来是一介儒生,就因为读《维摩经》而决心出家。与《维摩经》思想一样博大深妙的《般若经》系列,就没有这样好的际遇。东晋的大文士殷浩,十分喜爱佛经,但宁读《维摩经》而不读《般若经》。之所以如此,应该与翻译的形式、风格和语言有很大关系。
  《维摩经》像一部艺术作品,有戏剧般巧妙的情节安排,有精辟美妙的人物对白,有国人深爱的寓言小故事。学佛人从中领悟无上大乘妙法的殊胜,学子士人从中体会佛法的神奇与博大,所以直到今天,大家依然喜闻乐见,长盛不衰。
  《维摩经·观众生品》天女散花一段精彩无比,声闻弟子舍利弗怕花沾身,偏偏落满全身,尽力不能去花,且忽然变为女身。内容诙谐诡趣,独运匠心,把大、小乘学人的境界巧妙展现。这段故事还催生了一个高雅有趣的礼佛仪式——散花供佛,散花供佛至今在中国、日本的一些地方还有流传。
  经中的维摩大士能“动”而又不离“静”,以不动而圆应万方,表现出了通达无碍的自在,虽为居士而境超十地。他呵责舍利弗久立思坐的一段内容,消解了人的认识中“动”、“静”对立的观念,提升了中国人的抽象思维。后来出现的反对枯坐的南宗禅法,就受《维摩经》很大的影响。
  《维摩经》中的主题思想——心净国土净,俗情转真性,论诤为戏言,烦恼即菩提,众生是菩萨,世出世不二,语默法不异,非道是道场,深奥玄妙而又剖析明了,矛盾对立而又和谐统一,体现出了大乘佛法圆融无碍的思想与博大精深的境界。
  经中,维摩能以神力转瞬间把斗室变为宏大道场,能片刻间自如地来去他方世界,能为众人变出香饭得以饱食,能不动身形而以手断取三千大干世界,能接送诸佛来去无踪,能说妙法引来天女散花,事迹神力不可思议。这些不可思议的神奇事迹,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维摩经》的阅读兴趣,塑造了维摩大士高超的境界,古人常有将《维摩经》与《庄子》相提并论的,认为它与《庄子》有某些层面的共通性呢!还说维摩大士“具备儒士的操守,兼道家式贵族的风仪”。
  正因为《维摩经》内外一致的巨大吸引力,自有译本出现,就为广大的僧俗信众与上层士人所看重。东晋的江南文士,几乎人人必读这部佛经。
  东晋名士支愍度专以玄学谈佛理,最好引用的就是《般若》或《维摩》二经,他综合各本的《维摩经》,以玄学观点作新注而知名天下。支遁读《维摩经》得到“空即色”的启发,著《即色游玄论》,成为当时佛学界的六家七宗之一,名震一时。他还留下一个与《维摩经》相关的一个知名典故。当时属于儒家一派的名士王坦之并不喜欢道佛,但他读完《即色论》后默不作声,若有所思。支遁问:“默而识之吗?”他回答:“除了文殊,谁会欣赏呢?”支遁的发问出自《论语》,王坦之的回答出自《维摩》,这一问一答成为玄谈名段。排佛的儒生因《维摩》而喜欢了佛教。《世说新语》还有一段支遁和著名诗人许询在会稽王(即后来的晋简文帝)府中进行辩论的记载,他们辩论的理论依据也是《维摩经》。
  大文学家谢灵运也爱好《维摩经》,他曾依经中的一段比喻写成诗文形式的赞语。当时,还流传着一段他与维摩有关的趣闻,非常有意思。中国的维摩大士多是一副美须长者形象,据说谢灵运也长着一副特别美的大胡子,被称为美须公,他得知广州祗垣寺要塑维摩大士像,特地大老远跑去,要供奉他的胡子装饰维摩像,这个故事说明了维摩诘在谢灵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另外,文学巨制《昭明文选》的编者萧统,连自己的字号都取为维摩,可见他也是一个“维摩迷”。
  不少诗人也从《维摩经》里得到过心灵的滋养。唐代大诗人王维也以维摩诘作为自己的名号,他曾以优美的文笔为六祖慧能大师撰碑,文中多处引《维摩经》为喻。他的母亲还是北宗禅普寂禅师的弟子。朋友生病,他给友人有两首问疾诗,其中就有用到“维摩患病”与“香积菩萨神力变香饭”的两个典故,而且有意思的是,他还以米赠病友,祝福他早日康复,这也与《维摩经》的典故相应。唐代另一大诗人白居易也留有与《维摩经》有关的趣闻,他代表儒家参与三教议论时,就是引《维摩经》中须弥纳芥子为论题,甚至晚年病中还作诗自比维摩诘。宋朝的苏东坡,居长安凤翔寺见唐代人杨惠之塑造的维摩诘,写诗赞颂,因而留下千古佳作。
  中国第一幅知名的维摩诘像是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他也常游走于会稽的文士间,与人讨论《维摩经》的思想理论。他首创把维摩大士画为形容枯槁、隐机忘言的形象,以后大家几乎默认他的维摩画像为标准范本。他的维摩大士像画在金陵瓦官寺的墙壁上,据说寺院在为他的画化缘时,顾恺之自己签名奉钱百万,到了将要开工的日期,他命人准备两面墙壁,闭关逾月专心作画,直到点睛之日,才请僧众正式向民众化缘,结果第一天就得钱十万,随后两天各得五十万,很快如数筹得,这成为流传一时的佳话。南朝最大的画家陆探微、张僧繇等都摹仿过顾恺之的维摩作品,他们的摹本保存到唐代,后来还迁入皇宫中保藏,诗人杜牧曾命人摹制十幅,可惜今天已经全部散佚。

TOP

续 1




        《维摩经》所表现的高度文学特色,在佛教的中国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罗什法师翻译的《维摩经》成书于南北朝时北朝的长安,当时几乎动用了北朝所有最杰出的翻译人才,译场中包括以僧肇为首的120名义学僧。翻译认真仔细,不但极其重视思想的表达,而且特别讲究言辞的优美与语言的平易。这个译本流通以后,引生了不少与它相关的文学艺术形式。比如《维摩经》的经文引生大量诵赞的“变文”出现,《维摩经》的变文分为许多段落,有三十多卷,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口头文学巨作。变文有不少的内容至今保留,成为当今世界佛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文后来成为中国小说及口头通俗文学的起源,从隋唐以至于明清的小说,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内容形式上,都曾受到它的极大影响。


  变文的长卷,有时又附绘有向不识字人说法用的“变相”。《维摩经》的变相有时会被绘在寺院的墙壁上,敦煌石窟中就有十五幅维摩变相,它与十多卷变文的情节相应。比如拿着拂尘的维摩躺卧在病床上,或与手持如意的文殊交谈等。《维摩经》变相最常见的就是天女散花一幕,非常地富有想象力,它会令人想起同时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孙尚子、刘行臣、杨廷光等人的画作,他们也曾画过维摩。近代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还把《维摩经》中的天女散花搬上了戏剧舞台,可谓又是一个创造性工作,体现了《维摩经》在中国人心中的强大生命活力。
  《维摩经》中的人物还被大量刻石,北魏《维摩经》比较流行,云岗石刻与龙门石窟两石窟中,常见维摩诘与文殊像并列,仿佛是维摩在向二乘演说大乘教义。龙门石窟中的释迦佛与门人坐佛龛中央,文殊、维摩则出现佛龛顶上。《维摩经》的故事还出现在北魏的碑铭和佛像装饰上,现存纽约的“河南石碑”是6世纪中叶的石刻作品,上刻佛陀说法,中为舍利弗与天女散花故事,两旁则是维摩与文殊。
  另外,《维摩经》中的一些词汇,由于流传普遍、悠久,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语,比如“不可思议”、“不二法门”、“无穷无尽”、“世间”、“世界”等等。可以说,《维摩经》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珍宝,它的价值无可估量。
  国内有个叫杨文园的居士,不但为《维摩经》做注释、词汇索引、翻译白话,写出两本著作—《维摩诘所说经译释》、《维摩诘所说经索引》,前几年,还以七十多岁的高龄,用116天的时间将此经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他对《维摩经》的专注精神让人生敬。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知道,《维摩经》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佛教经典,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启发了许多人的灵感,催生了不少人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创造,而且至今它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维摩经》是这样的重要,相信只要我们愿意深入其中探索一番,一定也可以有重大的收获!


  四、《维摩经》的宗旨因缘
  《维摩诘经》文辞优美,故事精彩,义理深邃,耐人寻味。总结它的思想宗旨,僧肇法师《维摩诘所说经序》中的一段话概括得最为全面透彻,他说:“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凡此众说,皆不思议之本也。至若借座灯王,请饭香土,手接大干,室包乾象,不思议之迹也。……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
  引文说:《维摩经》所揭示的道理很多,统合万行以权巧的方便智慧为主要落实方式,树立德本以六度法门为行动的根本,利济群生以慈悲的观念为上首,宗旨极至以空有不二为人门。以上这些道理都是“不思议”的本质、特性。至于经中出现的向灯王佛借宝座,向他方世界迎请香饭,以手断取大干世界,一室之中包含乾坤万象等神异故事,都是不思议的迹象。没有本质,就没有现象出现;没有现象,就不能彰显本质。本质与现象虽然有所不同,然而共同体现本经“不可思议”的宗旨是一样的。
  从僧肇法师话里可知,《维摩经》的宗旨是大乘菩萨的“不思议”行。“不思议”行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建立自己的福德根本,二是方便化度有情众生。建立福德根本有化度众生的资粮,化度众生要有福德智慧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简单说,佛陀宣扬《维摩经》的宗旨,在于教我们如何让自己、他人都拥有智慧。如何让自己、他人拥有智慧,也是我们这个讲座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古代祖师说:“法不孤独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的确如此。佛陀从来不会无的放矢的说法,《维摩经》的出现也这样。根据太虚大师《维摩诘经别记》的说法,世尊宣讲《维摩经》,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为引导居士学佛而说此经。
  自从佛陀在鹿野苑初转fa lun度五比丘之后,跟随世尊出家的弟子不计其数,还有不少悟人妙理证得胜果的。而且在佛陀初期的弟子群体中,以出家比丘为上首,菩萨居其后。声闻弟子出家证果的实事与大乘菩萨众对比丘的尊崇,让小乘部派佛教诸师认为,只有出家行比丘法才能得到阿罗汉果等,否则无由解脱。这是一种与佛陀本怀不相符合的偏见,然而一般的在家居士并未觉察,觉得出家在家真的是犹如天地差别,还没有修学佛法就已经甘居下位。多数居士不敢高攀出世的三乘圣法,唯有仰望感叹自愧不如的念头,以为此生不过如此,能求得一点儿人天福报就已经足够了。其实,佛陀何曾放弃过在家修学佛法的居士们呢?以佛法的平等精神而言,制造高下的等级也不是世尊出世化众的目的。
  维摩诘是世尊时代大乘佛教的重要居士,他明达如来的本怀,深体佛陀的慈愿,示现居士身,有妻子眷属,常修梵行、常乐远离。曾经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本,得无生忍,人深法门,辩才无碍,游戏神通,具足六波罗蜜,能以种种方便善巧的方法来度化众生。他现这些不可思议的神通,说这些不可思议的妙法,根本目的在于使在家的学佛居土们真正的了解佛陀本怀,发起无上的大心,勇于承担,敢于奉献;在于使在家的居士们掌握真正的佛法精神,晓知佛法圆融不二,生起不退的精进之心,能不离俗染而得圣智。所以,为引导在家居士们修学佛法,是佛陀宣扬本经的第一大因缘。引导在家居土学修佛法,也将是我们讲座自始至终的一贯精神。

  2、为饬声闻回心而说此经。
  所谓“声闻人”,是指以闻如来名号、音声、教理等,并由教起行,而证取果位的学佛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四种果位都属于声闻果位。声闻人得到这些果位之后,就以为是究竟的、无上的了,因而不愿意继续前进向上攀登。
  为了能够令这样的弟子们回小向大,走出狭隘的认识世界,佛陀就以维摩患病的机缘,借着维摩居士的讲法,来教导小乘声闻弟子放弃偏执,走向究竟佛法。这是《维摩经》产生的第二个因缘条件。

  3、为建立浊世净土而说此经。
  娑婆世界是一个充满五浊的恶劣世界,有许多有漏染污、痛苦烦恼,这个是大家所共知的。正是因为这样,佛陀才为有情众生宣说清净佛国的教法,才告诉大家念佛往生的法门。
  往生净土佛国固然是件美好的事情,可毕竟是来生甚至无数世之后的事情。而且,如果此生的生命充满痛苦烦恼,此生的生活污浊腐化,那么即便念佛再多,来世也未必能够得生净土。所以,怎么解决此世的烦恼,怎样让现实的生命充实快乐,怎样让生活安然自在,这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学佛最急须解决的问题。《维摩经》告诉我们“心净则国土净”,试图为我们在不净的现实世界建立一个相对安乐的世界,努力为我们创造良好的修学环境,尽量改善生活的质量,尽力提升生命的品质。这也就是说,世尊是为给我们建立一个“唯心净土”才宣扬此经。这是《维摩经》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缘。关于唯心净土,后面我们会辟专讲讲解,这里不作过多阐述。

  4、为在家菩萨树立模范故说此经。
  前面说过,佛陀是为引导在家居士们修学佛法,而宣说此经。其实早在《维摩经》宣说之前,世尊就已经开示在家居士要学佛。在家居士们知道要学佛,然而学什么法?怎么学?谁可以作为楷模去师从?这些问题是要解决的,否则,一旦退返染污状态,再回复清净可就费劲了。
  为了解决众生的这些问题,所以维摩居士现菩萨身,修菩萨行,作在家居士学佛的典范,给居士提供修学的法门,修学的方法,以期居士们生起信心,努力精进。作居士的楷模,为居士树信心,就是佛陀宣扬《维摩经》的第四个重大因缘。
  太虚大师是“人生佛教”观念的创立者,对佛陀的教旨有切身的体会,对佛法的精神有精确的把握,所以他的四点内容总结得非常准确,可以说言简意赅。应该说,这四个因缘也完全是我们这个讲座的目标。
  期望在以后的讲座里,能为大家解决生活与修学中的一些切实问题,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实在的修学方法,能为大家的生命提升带来一定的助缘,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一定的收获。



                                                      第二章  世间这样一群人

                                                         ——居士与在家学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听法,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并余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等悉来会坐,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维摩经》佛国品第一
  佛陀要讲法了,一时聚会无数有情众生,其中就有唤名“优婆塞、优婆夷’’的一类,他(她)们是何许人呢?“优婆塞”译为信士,即在家亲近三宝,修学佛法的男居士;“优婆夷”译为信女,即在家亲近三宝、修学佛法的女居士。优婆塞、优婆夷都是居士。居士也是万千学佛众生中的一群。
  由上节的课我们晓知《维摩经》是居士修学的好经典,维摩居士是在家学佛的典范,那么我们知道“居士”是什么意思吗?知道居士在佛教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居土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呢?我们应该把这些问题弄清楚,这些问题明白了,才能够做居士应该做的事情,行居士应该行的道路。下面就把居士的名义、来源、作用、价值跟大家谈一下。

  一、居士的名义与渊源
  “居士”这个词在中国出现的很早,在《礼记》这本书中就已经有了“居士”这个称号,如《礼记·玉藻篇》说:“居士锦带,弟子缟带”。
  当时居士指的是“德才兼备”,而且“隐居不仕”的这一类人,就是有才能、有道德、有知识、有学问,但是又不与现实世界同流合污的一类人。“居士锦带”是对居士所佩带子的描述,从这句话可知,有才、有德、隐居不仕的“居士”们,身上佩戴的是锦制的带子。古代人什么阶层、地位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有一定的讲究,不能乱了套,而且界限非常地严格。能佩带锦制的带子,可见居士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
  “居士”最早指隐士,在另一部古代典籍中也有清楚的记载,《韩非子·外储说左》载:“齐有居士田仲者,宁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仰人而食……居学之士,国无事不用力,有难不被甲……人主奚得居学之士哉!”’韩非子书里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有一个叫屈谷的宁人,见到齐国有一个叫田仲的隐士,对他说:“我听说您自力更生不依靠别人吃饭。而且,你们这一类的人,在国家没有zai 难的太平盛世,不用承担服徭役、出赋税等世间的责任;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也不用去冲锋陷阵,披甲打仗。所以世间的入主都左右不了。”这里描述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居士”。
  古代印度的“居士”最早是指什么人呢?《长阿含》中载:“彼众生中,习种种业,以自营生,因是故,世间有居士种……世间先有此释种,出已,然后有沙门种”。这里说印度最早的居士是四个种姓中的第三种姓——吠舍,就是平民阶层的人,这一类人有种种的生存技能,做手工业、经商、务农等,自食其力过生活。正是有了居士,才有了出家僧人的来源。居士是出家僧团的预备役部队,可以为僧团不断输送新鲜力量。
  到了后来,居士的称呼有了变化,由原来指普通人民,变成一部分人的特称。哪一部分人呢?像维摩诘居士这样有地位、有财富、有权势、有威望的大富长者。所以,在僧肇《注维摩诘经》中引罗什法师话说:居士是“外国白衣,多财,富乐者”。“白衣”指世俗中人,因常穿白色衣服所以称为“白衣”;“外国”指印度而言。他说居士就是印度社会世俗人中财富多、地位高、生活富足的这一类人。印度在家佛弟子都穿白色衣服,这些习惯到现在依然保存在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传佛教中。它们那里的居士到寺院礼佛要换上白色的衣服,而且穿戴非常整洁,所以古代居士被又称为“白衣”。隋朝的慧远大师,在《维摩义记》一书中解释说:“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土,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居士就是积累了许多财富,家业非常兴盛,地位非常崇高的一类人,这是第一个条件;居士就是在家里面修行佛道的人,这是第二个条件。也就是说,居士有两个特征:一是有家业,二是习佛法。
  到了印度的大乘佛教时期,“居士”所指又有些变化,比如《维摩诘经》中目犍连说:“我昔人毗耶离大城,于里巷中,为诸居士说法,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目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目犍连说他在街头巷里为居士们弘法,因说法不当被维摩诘居士训了一通。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居士”这个词变得宽泛了,可以指代一般修学佛法的在家居士了。“居士”作为一般学佛者的通称,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中也有叙述,他说“居士……是居舍之士……非四姓中居士。”
  据《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所载,印度第一批男居士是提谓与波利二人。当时佛陀在一个大树林边进行禅观,遇到了两个北天竺的商人——就是提谓与波利二人,他们用食物供养了佛陀,于是世尊就为他们宣说三皈与五戒的道理,他们欣然接受,成为人间最早的优婆塞。
  耶舍母亲被认为是佛教优婆夷第一人。释迦佛把耶舍度化为出家弟子后,耶舍的父亲特别想念他,就到了释迦佛那里,请求世尊收他为弟子,佛陀为他传授三皈五戒。耶舍的父亲皈依了佛法后,又劝化耶舍的母亲、耶舍在家的妻子等,一家子都来皈依佛法。耶舍的家人都皈依了佛法,于是第一个居士佛教群体就产生了。
  通过这些记载,证明佛陀很早就开始教授在家弟子了。在家弟子的收授,是佛教信仰群体完善的象征。
  随着佛陀及其弟子们在印度大地弘化的展开,居士数量也日益增加,据学者考证,到佛陀寂灭之前,佛教居士的数量已经接近了当时印度人口的二分之一。从印度到中国,佛教从来不惟只有僧团存在,还有为数众多的居士,完整的佛教信众是由僧团和居士二者共同构成。
  今天中国的居士,从狭隘的层面上讲,专指在家学佛的佛教徒,即在家佛教信众;宽泛讲,一切在佛教场合出现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居士。20世纪的50年代,周总理对外宣称中国的佛教徒有一亿人,由于文ge的影响虽然人数会有所减少,但经过二十多年的恢复发展,时至今日,接近当时的数目应不成什么问题。而这数量近亿的佛教徒中,除了十几万的僧人,绝大多数都是居士。由此可见,“居士”这群人是佛教中的最大信仰群体。

  二、成为居士的条件
  广泛的居士很多,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居士,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杂阿含经》卷四有一段话很重要: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几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引文中,有一个婆罗门人间佛陀:“在家的俗世中人有几种方法能令自己后世安、后世乐?”这里“在家之人”指的就是居士。世尊回答:“有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四种佛法,可以让在家的俗世中人得到现在世尽形身寿,乃至生生世世都安乐自在。”就是说,成为一个居士有四个条件的要求。下面我们对这四个条件进行详细的阐述。
  第一个条件,信具足。什么是“信具足”呢?具备对佛法坚实的信仰叫“信具足”,学佛人对于世尊所宣扬的佛法大道要深信不疑,敬重无比,不为任何世法所动摇,不为任何挑拨所破坏,也就是信心具足,信仰具足。
  第二个条件,戒具足。什么是“戒具足”呢?就是具足戒律、威仪。戒律威仪是学佛的基本前提,没有它们就没有佛法的落实,所以每个学佛人都应该具有这方面的修为。
  说到这里,有些居土心里可能会打小鼓。具足戒律、威仪,是不是让我们也都出家受戒呀?是不是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让干呢?不是的!佛陀不会对学佛人勉为其难的。在家居士具足戒律威仪,是有条件、分阶段的,你持守住了你那个阶段上所该持守的律仪就是“戒具足”。刚刚三皈依的居士,没人要求你去吃全素,没有人要求你离开家庭生活,更没有人要求你放弃工作、事业。你所要“具足”的是什么呢?第一,皈依了佛就不能够再皈依其它任何宗教的教主;第二,皈依了法,你就不能再皈依其它任何宗教思想;第三,皈依了僧,就不能再去皈依其它任何宗教的布道者。要好好的跟法师学佛法,从一而终,一以贯之,这就是三皈居士们的“戒具足”,除此之外,纵然还有五戒、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条大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大戒等等,与你没有任何关系,它们对你不具任何束缚力,你也不必担惊受怕。当然,话说回来,如果你想进一步地提升自己,去受持了五戒,那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吸毒就是你这个阶段的“戒具足”。依此类推,什么阶段守什么阶段的戒律这叫“戒具足”。所以,学佛千万不要害怕戒律,它们不会成为你生活的障碍。相反,你要是能守持住每个阶段的律仪,一定会排除很多世间的无辜灾祸。
  第三个条件,施具足。什么是“施具足”呢?“施”就是布施。将自己的财物、技能、智慧等施与他人叫作“布施”;常乐于行布施,平等心行布施,这就是“施具足”。布施是六度当中很重要的一度,这个我们会在下面的讲座中专题讲解。布施的目的是培养我们一个宽广的胸怀,培养我们一颗悲天悯人的情怀。“施具足”不是要我们拿出自己全部的财产来做好事,不是让我们竭尽全力帮助他人,而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利益社会大众,这叫“施具足”。
  第四个条件,慧具足。什么叫“慧具足”呢?就是要具足智慧。了知世间苦空无常的真理,了知诸法寂灭性空的本性,在此前提下不舍世间,乐于修学佛道,善于化导众生,这就是“慧具足”。
  熟读经书,把佛法理论学得滚瓜烂熟,能够出口成章,可以信手拈来,讲得头头是道,说得滔滔不绝,这是慧具足吗?不是!“慧具足”要求我们解行并重,理论实践相结合。现在很多居士都缺乏这方面的圆融领会。学习佛法的时候,经典里告诉我们要善巧方便,你很高兴,觉得十分正确,可是遇到一件不顺心事立刻暴跳如雷,甚至大动干戈,这也不是慧具足。慧具足要求我们把佛法与生命合二为一,以佛法指导生活,这才是“慧具足”。
  佛陀说,一个居士具备了信仰、律仪、布施、智慧这四个条件,就可以得到此世后世安乐,此世后世解脱。
  从“居士”的名义来源与基本要求可以看出,古今佛教居士的基本特征有三:一是身处俗世,二是有家业、财产,三是信仰佛教、修习佛法。

  三、居士在佛教中的价值与作用
  上面探讨了居士的名义和作为居士的基本要求,接着谈一下居士在佛教中的重要作用。在家的居士跟出家的僧众相比,由于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身份的不同,在佛法的弘扬与利生的形式上,具有很多出家僧众所不具备的优势。哪一些优势呢?大约如下:
  1、居士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对佛教护法的贡献上。
  在佛教的两千多年历史中,从印度到中国,发生过无数次的毁佛、灭佛的事件,如果没有在家居士的护持,恐怕很难有今天佛教兴盛的景象。每当遇到排佛的时候,出家僧众是首先被打击的对象,此时出家的身份很难直接做出护教的事情,于是护持佛法的任务大多落在居士身上,居士们可以利用社会关系,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为维护佛法做出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史书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唐代时,禅宗有一个灵祜禅师,他在湖南沩山创建了很大的一座寺院,五百多位僧众、数千位居士跟他在那里修学禅法。后来唐武宗灭佛——会昌法难的时候,各地的寺院眨眼之间被毁,出家人遇难不计其数,但他和五百多位弟子却全部幸免遇难。为什么呢?这就与居士的护法有关。
  当时沩山这个地方的最高地方官叫裴休,他是个居士,当皇帝的灭佛令下达到那里的时候,他故作未到,延期实行灭佛的命令,让下属人员去通知灵祐禅师他们马上到山里躲起来;还把佛像、法器、法物藏的藏,收的收。结果他的那地方的出家人全部得以逃生,法像、法物、经书等全部得以保存。当唐宣宗登基要恢复佛教,别的地方都在为没有僧人住持寺院发愁的时候,一经裴休邀请,沩山灵枯禅师和他的弟子们一夜之间就都回来了,僧团马上恢复,道场片刻重振。这就是居士所发挥的了不起的作用。
  如果说出家僧众的主要职责是在于承传佛法,那么在家居士的重要职责就是护持佛法。护法既是佛子对佛教一个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为自己培植福报的一种很好途径。
  2、居士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对寺院建设的贡献上。
  居士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对寺院建设的贡献上,这一点大家应有深刻的体会,你到各个寺院走一走就会发现,哪一个寺院的修建功德碑上不是满满的居士名字呢?
  可以说,没有佛陀在家弟子的奉献,就没有当时僧团安定的修学生活;没有当时居士们的护法精神,佛教就不会在印度那艰苦的环境下扎根、生长、壮大,并传播向全世界。佛陀和出家弟子们修学所居住的五大精舍,都是由在家居士们单独或者共同捐献而来。
  精舍就是今天寺院的前身。今天大家修学佛法的地方叫寺,在古代印度就叫精舍。印度最初的佛教僧团不是固定的生活,就像候鸟不断迁移、变化,所以修学的地方非常简陋,仅仅是用一些树干、树枝、树叶所搭起来的棚子而已,这些简单的修学场所当时称为精舍。精舍的功能到中国后逐渐由寺院取代,但称呼一直流传下来。现在有些个别的法师单独构筑或者所买的房子,由一两个人来修学生活的地方,叫作某某精舍,就是来源于印度的称呼。
  五大精舍当中第一个叫竹林精舍。它是由中印度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和迦兰陀长老共同修建的。频婆娑罗王是佛陀在印度的大护法之一,对僧团十分护持,对佛法的传播起到过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些国王的护持,佛法才得以迅速地发展、传播。迦兰陀长老是一个大富长者、在家学佛的居士。他家境富裕,拥有大片的良田美宅,为了佛陀和他的弟子们能有一个讲经弘法的场所,捐献出自己家竹林的土地,由频婆娑罗王出资修建,共同构筑了竹林精舍。竹林精舍是摩揭陀国国都王舍城最早的精舍,也是印度佛教史上最早的寺院,又称为迦兰陀竹园或竹园伽蓝,世尊在世的时候,经常在这里讲经说法。
  提到频婆娑罗王,多讲几句关于他的故事,因为他在印度佛教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说他是佛陀著名的护法居士确实不为过,他执政的时期大力地拥护佛法,全力地支持僧团,不但施出大量的财物,而且劝化民众师从佛陀。频婆娑罗王和佛陀有着甚深的因缘,释迦佛刚出家还没有成正觉的时候,频婆娑罗王就听说了他的奇特事迹,非常地敬重崇拜。释迦佛路过他的国境,频婆娑罗王亲自前去拜访并劝告佛陀:“你为什么要出家呢?在世间做国王岂不更好?如果你觉得抱负没办法伸展,那么我请你来做摩揭陀国的国王,怎么样?”佛陀没有答应频婆娑罗王的请求,而是坚毅地追求出世的大道。国王倍加感动,觉得他志向高远,人格高尚,于是向佛陀顶礼膜拜,请他修行成就时早些来度自己,佛陀应允。于是,佛陀成道后,就去摩揭陀国践行他的诺言。而且在去摩揭陀国的路途中,顺便度化了三个非常难化的迦叶三兄弟。频婆娑罗王更加震动,即刻皈依佛陀,从此之后虔诚向佛。
  竹林精舍后来成为中印度著名的弘法中心,佛法由这里流向四方,僧团由这里向外扩展,逐渐波及五印大地,对此,兰陀长者和频婆娑罗王功德不可思议。
  第二个精舍叫祗园精舍。九华山有一个叫祗园寺,此祗园即彼祗园,同样两个字。祗园精舍也就是祗树给(“给”读为“ji”)孤独园,由波斯匿国的太子逝多和须达长者共同建造。须达长者的名字叫给孤独,是波斯匿王的一位大臣,家富饶财,地位尊贵。祗园精舍的地方原来是波斯匿王太子逝多的私人园林,给孤独长者向他提出购买园林献给佛陀的时候,逝多太子无法拒绝须达长者的要求,就找了个借口来刁难长者,说如果你能够用黄金把我的园林铺满,园林就卖给你。给孤独长者就把自己家的黄金运来,终于铺满整个林地。逝多太子看到这个情形就说:既然你铺满了黄金,地面就买给你,但所有的花草树木算我一份,来供献给佛陀。为了纪念长者和太子,园林以二人的名字共同命名,于是就叫祗树给孤独园。
  祗树给孤独园在中印度懦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今尼泊尔王国的南部。舍卫城传说有九亿人口,经过佛陀在这里25年弘法,最后有三亿成为虔诚的佛弟子。这个传说说明当时佛教非常强大,是主要信仰。这个精舍也为佛教的弘法利生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当时不少的经典在这里宣讲。以后大家再读经的时候,看到“祗树给孤独园”就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祗园精舍还创造了佛教的两个“第一”。释迦佛从这里上忉利天为母说法,波斯匿王等弟子对他思念非常,就仿造他的形象造了一尊像寄托自己的思念,这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尊佛像。安置佛像的房间,形成了佛教的第一座殿堂。
  第三个是由鹿母毗舍怯出嫁时施舍九亿嫁衣钱而建造的鹿子母讲堂,它又叫鹿母讲堂,这个讲堂也是中印度当时著名的精舍之一。这个讲堂在建造的时候,由佛陀大弟子之一的目键连亲自监工,经过九个月施工才完成。讲堂有上下两层,500间房子,这个规模还是非常庞大的。著名的《阿含经》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讲出来的。
  说到鹿子母讲堂,给大家穿插一个小知识。这个毗舍怯,称她为鹿母,有人可能奇怪,为什么叫鹿母呢?她又不是一只鹿,她的儿子也不是一只鹿。这是由一种特殊现象造成的,古代人对自然当中的很多事物有崇拜,这种现象叫图腾,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就是因为中原民族的早期先祖崇拜龙,以龙为图腾的对象。那么鹿母也就是说这个民族或部落的崇拜对象是鹿,所以称她为鹿母。佛陀人灭五百年后,印度出现了一个龙树菩萨,传记说他曾经人龙宫取得大乘的经典,有学者认为,他所去的龙宫实际上就是当时印度南方的一个对龙图腾崇拜的一个大部落,因为他们有势力,房子筑得非常好,所以称它为龙宫。图腾的现象古今中外都有,去过潭柘寺的居士可能会注意到,潭柘寺有几棵大的银杏树,下面总是被人们缠上一些红绳子,放很多香,在那里拜来拜去。这就是一种对自然的崇拜。中国南方有很多参天大树,大树下面总会有香炉贡品出现,也是来源于古代对自然的崇拜。

TOP

续 2




       第四个精舍名字叫耆婆园,由阿阇世王的御用医生耆婆所捐建。这个耆婆不但官大,还是一位名医,像中国的华佗一样精通医道,受人敬重,两代国王请他做御医。他皈依佛法后为僧团做了很多重要事情。除为比丘们治病,为僧团做护卫之外,还捐献精舍。大乘五部经典之一的《涅槃经》中就提到了耆婆,出现在佛陀度化阿阁世王的故事当中。


  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但是他的儿子却总跟一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放荡不羁,一天到晚老想着怎么提前把父王的位子夺过来。后来终于在他们的挑拨下,把频婆娑罗王软禁了起来。不仅软禁,连送饭也不让,最后致使国王饥饿而死。他由于这个恶报得了热疮,就是浑身溃烂。中国人说谁特别坏就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阿阇世王当时真就这个样子,痛苦不堪。病急乱投医,一家、两家……请来了很多,各种方法都用过了,就是不见效。他非常地郁闷、悔恨。这种情况下,他父亲的御医耆婆就告诉他这是杀害父王的业障病,一般医生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病只有大圣世尊才能医治。于是在耆婆的带领下去朝见世尊,佛陀就为他说法,最后把病治好了,他也开始忏悔并皈依佛法。从此像他的父亲一样拥护佛法。所以,耆婆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居士,能引导一个暴戾的国王来学佛,很不容易。
  居士不必刻意地向别人传播佛法,但是如果有机缘引导别人由痛苦走向快乐,由嚣闹走向清凉,由浮躁走向自在,那就尽力做一些,是培福报的好事,也是修学佛道的资粮。
  第五个就是《维摩诘经》中佛陀和弟子们居住、修学、弘法的地方——庵摩罗园,由一个叫庵摩罗女的优婆夷所捐赠。这个地方也是佛陀经常讲经说法的地方,而且《维摩诘经》就在这里形成。庵摩罗女也是当时佛陀的大护法之一,非常的虔诚,非常的聪慧。
  居士对寺院建设的贡献,可以说是举不胜举,这里仅以印度五大精舍的建立来谈居士在整个寺院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居士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佛法传播和佛教学术研究的贡献上。
  下面,再从另一点来说明居士在佛教史上的重要作用。历史上,很多居士曾经参与过佛典的翻译、注解工作,还有很多居士单独撰写阐释佛法的书籍,著述弘扬佛法的著作。
  比如《在家学佛居士要典》这本书流通很广,里面汇集了许多在家居士学佛所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它就是民国时期一个叫陈海量的大居士编撰的。还有一本小册子叫《保富法》,针对在家学佛者讲怎样拥有财富,怎么合理应用世间资财,这本书内容虽然不多,但非常好,整个内容就是佛学思想的反映,作者叫聂云台,是清代中兴名臣、封疆大吏曾国藩的外孙女。曾国藩很了不起,太平军就是他平定的,他不但能带兵打仗,而且把家庭治理得井井有条,子女们没有贪污、腐败、犯事的,大多很成器,聂云台是其中之一。《曾国藩家书》现在还好多地方出版,影响很大。
  再举个在家居士在佛法传播和佛学研究上重要贡献的例子,清未有个大居士文会杨仁山先生,也非常了不起!
  他的家境非常富有,可是自己生活非常简朴,却花大量金钱搜罗佛经、翻刻佛典,恢复僧团。经历过太平天国战乱与西方列强入侵的清朝末年,佛教的经典散落殆尽。当时想找一本像《法华经》、《楞严经》、《涅槃经》这样大部头的经典都很难,很多佛教徒连佛、法、僧这些基本概念的意思都弄不懂,有些出家人连一封家书都不会写。寺院里每天就是抽签、算卦、求神问卜,做一些与佛法不相应的事情。佛法一落千丈,佛教被人看不起,出家人被别人家贬低。明清小说把佛教写得一塌糊涂,当时那个社会状况下确实是一蹶不振,杨仁山痛恨此象,为了把散失的佛典找回来,远涉重洋到日本、朝鲜去寻找佛经,非常不容易。他后来所成立的南京金陵刻经处,到现在还在为广大的佛教徒源源不断地提供书籍、法宝。
  他还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办佛学院的人。现在中国大陆、台湾的佛学院都源于杨仁山居士开办的佛学院,人生佛教的倡导者太虚大师就是在杨仁山所办的佛学院里培养出来的,他读书出来后,又开办了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等一系列的佛学院,然后才有了今天中国教育的模式。知名学者吕澂、汤用彤、熊十力、欧阳竟无也都是杨仁山的学生。欧阳竟无居士著作等身,很多人对他崇敬有加。杨仁山之后,欧阳竟无又培养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如王恩洋、姚伯年、梁启超、梁漱溟,还有中国佛教协会的发起人之一陈铭枢大居士,都在支那内学院听过课。可以说佛教教育现代化是从杨仁山居土开始的。印顺法师曾经赞叹杨仁山居士说:“为佛教人才而兴学,且有世界眼光者,以杨氏为第一人。”就是说第一个具有世界性眼光为佛教兴学办教育的人是杨仁山。
  除了这些近代的大居士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呀。比如说,像南北朝时期的庞居士、傅大士,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大德。傅大士一家人学佛,到后来个个能够预知时至,往生净土。而且往生的形式还特别有情趣,有趣到什么程度,有人坐着往生,有站着往生。所以,在家学佛应生起信心来。

  4、居士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佛教中国本土化的贡献上。
  外来的宗教、思想如果没有本土化,就不能与当地人的生活、习俗等融合为一体,不能融合就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就像草没有根,水一冲就流走了。中国佛教如果没有本土化,那么经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与文ge的摧残,恐怕早就销声匿迹了。正是因为它与中国人血肉灵魂融结为一体了,所以任凭怎么风吹雨打、雪霜交加的摧残,总是能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佛教本土化的功劳居士可以说占很大的一部分。何以见得呢?居士在寺院里学到佛法,渐渐影响了自己的家人,再由家人向外扩展,影响到亲朋好友,再由亲朋好友向外扩散,影响了一片社会。你影响了一小片社会,他影响了一小片社会,我再影响一小片社会,越来越多,片片联结,整体影响就越来越大。正是因为两千多年来居士们的不断努力,才形成了中国佛教今天在中国五大宗教实际上占第一位的局面,才形成了无论怎么摧残也不会垮掉的强大生命力。
  说到这个本土化,早期的ji 督教就没佛教这么幸运。ji 督教传人中国并不是从鸦片战争才开始的,唐朝的时候已经从欧洲传过来了。西安有一块“大唐景福寺景教流传碑”,据其所记载的文献考证,当时的景教就是欧洲ji 督教的一个分支。那么早传人中国了,为什么后来又找不着了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在于缺乏群众基础,不像佛教和中国人打成一片。ji 督教初传中国,有很多苛刻的条件、限制和要求。因此唐朝会昌五年(845年)就被禁止传播了。元朝时ji 督教再次传人中国,但元朝灭亡后又不得不中断。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他们又来了——舍不得放弃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但是,到了清初又被驱逐了,因为他们不肯跪拜皇帝,也不让拜祖先、敬孔子。
  当时不跪拜皇帝就相当于像现在的外交场合不握手不拥抱一样,是非常没礼貌的事情。中国人有敬拜祖先的习惯,每一个宗族都有祠堂,祠堂供奉着本宗族历代祖先的名字、灵位。中国人古往今来还有一种兴学的传统,孔子为民间兴学的先祖,所以人们都要供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圣像。ji 督教非但不跪拜皇帝,连祖先的灵位与孔子的圣像也不让挂。信众家里人去世不许诵经超度、做法会,不许立牌位,甚至将孔子的牌位给砸了扔掉。这与中国传统的习俗严重地相背离,结果皇帝生气了:“算了,你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不但禁止他们传教,还把传教士都赶回了本国。这一断就是两百年。其实不是我们不接受,是当时他们自己工作没做好,不懂得本土化。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多的居士发心在外面弘扬佛法,而且他们教友关系处得也不好,老是干涉人家的家庭事务。宗教不能够本土化,问题就会很多。从这个地方看,居士的力量真是很重要。
  脱离群众是ji 督教最初传人中国失败的根源;而深深扎根于社会之中,与基层民众打为一片是中国佛教过去的优良传统,也是佛教得以在中国生存发展的最上法宝。然而时至今日,境况似乎正好颠倒过来了,ji 督教越来越重视对民众的传播,而佛教徒则越来越脱离大众。很多佛教徒都缺乏弘法的热情与对社会大众的关怀,不是“独善其身”就是“坐待上钩”。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当你逐渐脱离大众的时候,也是社会慢慢将你抛弃的时候。失去社会的基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每一个学佛人,都应该从过去佛教中国化的例子中得到新的启发,为解决时代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以上从“居士对佛教护法的贡献,对寺院建设的贡献,对佛法传播和佛教学术研究的贡献,对佛教中国本土化的贡献”四个方面,略述了居士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位置和巨大作用。期望大家由此生起信心,知道居士的位置是多么重要,知道居士的身份多么可贵,不要轻视居士,更不能妄自菲薄。要充满信心,相信在家学佛也可以得到智慧解脱,也可以为佛教、为社会贡献巨大的力量!


  四、居士学佛应有的基本理念
  我们知道,无论印度还是中国,完整的佛教应由僧团和居土两部分人共同构成,“居士”是佛教中的最大信仰群体,在中国数量近亿的佛教徒中,绝大多数都是居士。佛陀所有说法都是为两类人讲的,而不是只对僧团宣扬。佛教居士的特征,除了具备基本的佛教信仰外,还有“身处俗世”和“拥有家业”的两个特别状态。居士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身份、环境为佛教,为社会做出特殊的贡献。
  既然所有佛法都是对两类人讲的,那么佛教修学的方法就不止一条。在家居士修学佛法要站在自己的本位上,走居士的修学方式,不要排错了队,与出家僧众的修学相混淆。
  可是,居士学佛有太多的问题出现。有些在家居士弄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不了解自己的身份,不知道自己的环境,学习佛法很茫然,东打一耙子,西敲一榔头,看到什么“拿”什么,逮着什么“吃”什么,这造成不少入学有时日,获无多少。还有一些在家居士盲目地去跟出家僧人相攀比,法师学什么他也学什么,法师做什么他也做什么,这给家庭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于是学得痛苦不堪。
  这样的居士,佛法的好处他知道,所以舍弃不了;可是学得极痛苦,因此又十分烦恼。进也进不去,退也退不出,原地踏步,左右转动,这就形成了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犹如“啃鸡肋”一样左右为难的处境。这样的学佛,非但不会带来清凉智慧、安乐自在,反而倍增痛苦烦恼。
  解决这些困惑与迷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走自己该走的路,站在自己的本位上做事情。这就是居士学佛应该具有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本次讲座的目的所在。先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知道居士学佛要走自己的路,以后的课再把路一条条指给大家。

TOP

续 3




                                             第三章   在家学佛的典范



                                                            ——维摩夫人的形象


    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本,得无生忍,辩才无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畏,降魔劳怨,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就,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别,诸根利钝。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仪,心大如海。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静,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静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执持正法,摄诸长幼。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游诸四衢,饶益终生。入治政法,救护一切。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说胜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著。若在刹利,刹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罗门,婆罗门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政宫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若在帝释,帝释中尊,示现无常。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终生。
  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
                                                     —《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

  前两课讲到了“居士”的来源、意义及其在佛教中的地位、作用。我们可以知道,佛教有两类信众:一部分是出家的僧众,另外就是在家学佛者,即居士。在中国“居士”原指古代的隐士;在印度,最初指的大富长者,后来佛教专指在家修学佛法者。在佛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居士在寺院的建设、僧团的发展以及佛教的本土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所以,居士在佛教中的分量很重,要生起对自己的信心。既然居士是佛教两类信众中的一部分,那么居士必定会有自己的修学法门、修学道路。居士应该修学什么样的法门呢?从今天起,我们就对这一内容进行讲解。
  在讲居士的修学道路前,我们先来看看在家居士修学的典范。这个典范在哪里呢?就在我们手中的《维摩诘经》中。
  这段文字,就是上面的引文——出自《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开头的一段内容。引文可以分为赞颂功德、叹感善巧、居尘不染、混俗调生、居尊利物五个小节,下面详细解说。

  一、赞颂功德
  “赞颂功德”就是赞叹、称颂维摩居士长期修学佛法所得的不可思议甚深功德。
  “尔时”,就是“这时候”的意思,这是经文中一贯的用法。
  “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在毗耶离城的中心,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的名字是维摩诘。毗耶离是古代中印度的首都,翻译过来意思是“广严城”,这个城市曾经无比的繁华发达。
  “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是说维摩诘居士学佛很长很长时间了,到底是多长时间呢?无量个“劫”那么长。“劫”,是佛教对时间的一种划分方法,一“劫”相当于世间的几百、几千年。我们以无量阿僧祗劫,代表无限长的时间。这句话说明,维摩诘居士亲近、供养无数诸佛,表明维摩诘居士境界高深、功夫深厚,同时体现出修学佛法需要一个漫长过程。
  “深植善本,得无生忍”,是说维摩诘居士在无量阿僧祗劫那么长时间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不断修学善法,祛除恶法,福德与智慧不断增长,故而得到身心不动的诸佛、菩萨境界。“无生忍”是指安住于无生无灭实相理性的不动境界。是菩萨初地或七、八、九地证得境界的名称。如《大智度论》卷五十说:“无生忍法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得到这个境界的维摩居士,能在任何情形下,保持内心的平和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可是古往今来无数人们所羡慕的啊!试想,若一个常人,能够有这样一半的状态,还有谁能扰乱他的心?有谁影响到他的生活呢?还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呢?不会!所以,学佛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是现实利益。
  从这里我们还应知道,学佛最重要的一点是弃恶从善。佛教的根本宗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意思就是指一切的恶行不要去做;一切的善法要去奉行。自己透过内心,不断去理解、证悟佛法,这样就能够得到自在欢喜,这就是佛陀应现世间,教化众生的目的、宗旨所在。
  维摩诘居士因为深植善本,所以才能得无生法忍。而他不断地培植福报、智慧,还获得了另外的特别利益。什么呢?就是“辩才无碍,游戏神通”。无碍就是无所障碍。所谓“辩才无碍”,就是指辩才无所挂碍。菩萨通过修学佛法能得大辩才,随机通达说大、小乘法;而且思辨能力强,表达能力高,无论你用世间的任何语言都难不倒他。
  “神通”是依修禅定而获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不可思议的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加漏尽通为六神通。六通中以佛、阿罗汉的三通(宿命、天眼、漏尽)最为殊胜,称为三明。六神通中五神通是依修四禅而得,凡夫修行也可能获得。根据《大乘义章》所说,得神通的方法有四种心)生四禅天后自然得到的报通,(2)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的业通,(3)婆罗门依持咒所得的咒通,(4)依修禅定而得通力的修通。维摩大士的神通属于禅定所得的神通。神通神秘、殊胜,不容易得到,佛教不否认神通的存在,但不主张学佛者追求神通、停驻神通。“游戏神通”是说维摩诘居士能将神通运用自如,并不把它们当作神通,就如同儿童玩游戏似的,自由自在、心无所执。这种境界不修学佛法是得不到的。
  接下来看“逮诸总持,获无所畏”。由于维摩大士无量劫地修学佛法,所以总持一切法门,对佛法有全面的、系统的理解,故而获得无所畏。“总持”是总持的法门,“逮诸总持”指能全面摄取、记忆、保持无量佛法,而且不忘失的念慧力量。这里的“无所畏”,并不是说对谁都不害怕,而是说当任何因缘到来的时候,他不会为其所动,也就是说,世间万法不能搅动他的内心。
  因为他的辩才无碍、无生法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畏,所以,外在有情的魔界众生以及内心的烦恼魔愿,都不能转化他的身心,都不能对他产生威胁。因此,维摩大士可以“降魔劳怨”。降服了内心的烦恼、外界的障碍,这样就能够“人深法门”入甚深的佛法法门,得到佛的无上境界。在这种情形下,维摩诘居士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善于智度,通达方便”。智度,即六度之一的智慧度;度是船的意思。智慧今后我将不断提到,是佛法修学中的一个重要层面,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根本所在。有了智慧,才能有一切。智慧可以断除烦恼,断烦恼才能摆脱生死;反过来,摆脱生死才能脱离烦恼的束缚,证得佛的境界。所以智慧相当重要。维摩诘居士不但“善于智度”,而且又能够“通达方便”。什么是方便?就是善巧的方法,是智慧在实践中的体现。一个修学佛法的人,如果他拥有了智慧,再能懂得方便的话,就会在处世上游刃有余。智慧是佛法的根本;方便,是佛法的应用。若你只有根本,不去应用,那么是没有用处的,度化不了众生,而且在现实世界,可能过得并不快乐。反之,若你只有方便,而无智慧,那么就容易与世间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不能独善其身,更不要提去帮助他人,就如同一个盲人给另一个盲人指路。所以说,在我们修学路上,智慧、方便要同时拥有,不可偏废,就如同鸟的两个翅膀、车的两个轮子、人的两条腿似的,缺一不可。智慧、方便,一个事物的两个层面。一个为里,一个为表;一个为体,一个为用。
  维摩诘居士是既有智慧又通达方便的人,因此能够“大愿成就,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就是自己在修学佛法时所立的愿望都能够实现,而且就连众生心里所想、所要做的事情,他都能明白、把握。把握了众生的心念,就可以在随顺众生的过程当中,顺势将众生转化过来。这是很了不起的行为!
  他还“又能分别,诸根利钝”,这也非常了得!维摩诘居士不但知道众生的心,还能知道众生的层次,一眼就能看出众生根性的利钝,能看出众生是处在学佛的初级、中级还是高级阶段;并且能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机施教。比算命先生高明多了,是吧?不用掐不用算就能够知道你的状况,这就是学佛得来的境界。学佛就是把握自己的心性,当你掌握了自己的心性,自如驾驭身心的时候,由于众生在心性方面是共通的,你便能由此及彼、推己及人。故而,大凡学佛有了一段时间与一定境界的人,无论在家居士抑或是出家学佛者,在对人的观察方面多少都有些本事,在社会上轻易不会上当受骗。学佛人的层次高于一般人,而维摩诘居士在这方面就更加突出。
  下面这句,“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古代的祖师吉藏大师说:“没有凡愚的念头夹杂在其中,就名为‘纯’;不二的正确观行智慧任运现前,就名为‘淑’。维摩大士深达世间万法的实相道理,又随缘任运不弃凡夫众生进行度化,因此所证的果位是超过八地的菩萨境界,这是‘决定大乘’。”这里是赞叹维摩大士的境界,说他长久地在佛法的道路上行持,坚修甚深大乘法门,内心是非常清纯、明淑、安静、自在的,因而能证得极高的境界。
  “诸有所作,能善思量”。菩萨所作的事情只有三件:(一)上求佛果;(二)中修万善;(三)下化众生。维摩大士在做三件事情中的任何一件时,都善于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所度的众生,视根性优劣进行方便化导,这样做出来的事情自然都合乎道理,不但不会惹祸上身,而且可以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在世间生活,要“三思而后行”。然而,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许多人遇到一件事,评论“哗啦”就都倾倒出来,不顾及后果,也许内心没有分别,但是,事后若引起争执,岂不麻烦?维摩诘居士就不会有这样的麻烦。
  由于维摩诘居士长久地修学佛法,因此能“住佛威仪,心如大海”。僧肇大师说:“人的言谈举止若能与圣人(佛)保持一致,不失圣人的仪容,那么这就是‘住佛威仪’。”从这里看,维摩居士举止高雅,仪态万方。他不用别人的教导,就会自觉地运用佛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来要求自己。同时,由于具有度化众生的无边广大愿力,所以心像大海一样的宽广深邃。他的身与心保持一致,内心自在,外身安定。试想,如果我们都是像维摩大士一样的人,那学佛人在社会上谁人能够不恭敬、赞叹呢?可以说是身心折服、五体投地。学佛可以赢得世间人的尊重和敬意。
  下面,“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菩萨的心就如大海一般深广无边(心量广大,包罗太虚),清净无秽(般若智慧常生起现前),又能积聚无量的珍宝(福德智慧的资粮),因为这样,无论什么人见到,都会欢喜尊重、恭敬赞叹。维摩居士也是这样,由于有上述的甚深境界,无论哪一尊佛得知此行,都会赞叹不已。“弟子”指世间的求学者。“释”指佛弟子,在家、出家的学佛者。“梵”就是梵天,即天界的众生。“世主”是世间的主人,皇帝、国王等。上从如来下至凡夫,上自天界下到世间,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崇敬维摩诘居士的德行智慧。所以,我们在《维摩诘经》中可以看到,当维摩诘居士现病身时,来探视的人络绎不绝。
  莫说出世法,即便世间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由此可以想到世间人的不同遭遇。有些人人缘出奇的好,有点事情,大家倾力相助;而有些人即便出了大事,朋友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怎么回事呢?都是福德、智慧多寡差异的缘故。学佛人,只有不断地修学佛法、利益他人,才会获得好的际遇,有付出才有收获。
  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成名天下扬”。名扬天下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但要来自于十年的勤奋努力。所以说,学佛的人不要羡慕别人的缘分,别人的境界,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学。终有一天,蓦然回首,你已经超过曾经所羡慕的人了。我相信,大家要是以踏实的态度学佛,自然而然地工作,生活的问题就都能处理好,而且会强于世间的一般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你有智慧,有方便。

TOP

续 4




         二、叹感善巧


  “叹感善巧”就是感佩称叹维摩居士在化度众生中善巧方便法门的众多与微妙。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这是说,维摩居士若想度化众生,能以善巧方便的方法去实行。你看,方便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度人!智慧可以提升生命品质;方便则是给自己的“福报银行”中存款。大家一定要修智慧、行方便,当你福德俱足,要去度化众生,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许只是一个动作或言语表情,就把一个人摄化了,人格的魅力是不可思议的。
  现在的年轻人追星,明星的一颦眉、一抬手,足以让他(她)兴奋、癫狂很长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魅力所致。这是世间人的魅力,而若具有了佛法的魅力,就是明星见了你,也要生起恭敬心的。有多少星光灿烂的娱乐界名人,不就争着礼拜那些高僧大德么!维摩诘居士为了方便度化众生,才居住在毗耶离城。他在那里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呢?’
  “资财无量,摄诸贫民”,这说的是他实践布施法门的状况,以无量的资财布施给广大的民众,收摄了不少贫苦人。学佛人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扩展胸怀,增加心量。只能装下五个箱子的房子,你怎么能指望它装下十个箱子呢?学佛的人若心量不大,法师教给你再好的佛法,你装不下呀,这边听法,那边又被你头脑的“仓库”挤出来。这样听法是没有益处的,改变不了生命品质,提升不了个人修养,依然会烦恼、痛苦。而扩展心胸的方法之一就是布施。
  我所说的布施,并非是尽其所有,而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做。供养佛法僧三宝,布施世间的穷苦人家,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这些事情都可以叫做布施。其实布施财物,金额不一定要大,解决了对方的困难就可以。有时一句话,转化了一个人所遇到的危机;有时一个微笑,化解了对方多日的烦恼纠结,这些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事情,我们有理由不做么?
  布施有很多种,修学布施法门,根本处不在于给别人的财物,而在于我们所扩展的心胸量、所培养的悲悯情怀。有了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大心量、大胸怀、大气度,有了慈悲的精神,哪来的敌人呢?没有敌人。不但没有敌人,而且不会遇到障碍。就如同古代圣人所言:“仁者无敌”。另外,平时经常帮助别人,他人的感恩之心,也足以为你构筑起一道防火墙,让你不受障碍的侵扰。
  维摩诘居士就经常修学布施法门,所以说“资财无量,摄诸贫民”。一个人只要肯布施,就能广结善缘。当你有一定的威望,关键的时候,有人会为了你,把命献出来都愿意。中国古语“士为知己者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缘故。当初,共产党小米加步q凭什么就能打得天下呢?因为抓住了穷人的心。他们不是为自己享受,而是发自内心地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把田地粮食都分给了穷苦百姓,这样的情况,老百姓怎么会不拥护有加呢?学佛之人,一定要学会布施、放大心量。
  看下面,“奉戒清静,摄诸毁禁”,这里说的是维摩居士守持戒律的状况。无论身心,维摩诘居士都毫不懈怠地奉持各种清净律行,不会毁犯任何戒律所禁止的恶行。“戒”是指戒律。佛门的戒律,相当于世间的法律。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世间若无法律,混乱的情形不可想象。法律不可无,然而只要不触犯法律,照样可以生活得悠游自在。学佛人也一样,只要没有与人伦道德、社会规范相冲突的地方,就不会触犯戒律,当然也不会背这个因果。所以,大家不要害怕戒律,尤其还没有皈依的居士,不要担心皈依后会有种种不便之处。只要你能够做一个在世间的优秀公民,相信就能做一个合格的居士。同理,一个合格的居士,肯定是世间的好公民,一切违法乱纪的事情与你无关,也不会横遭无辜之灾。不过,主张持戒,不是主张所有的学佛人都守持全部的戒律,而是要求大家根据所处的修学阶段,守持这一阶段所应该遵循的戒律。不要好高骛远,将现阶段应该做到的事情做到,这就是修学持戒法门,即戒行具足。
  “以忍调行,摄诸恚怒”,这是说维摩居士行持忍辱法门的状况。他能以坚忍的心性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为人处事的方法,收摄一切嗔恚、恼怒、怨恨。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都如维摩居士这般,怎么会和别人发生冲突、结下冤仇呢?没有了冤仇,人就不会有事业和生活的障碍。
  但很多人就是不懂得这一点。常有居士来我这里诉苦:“师父啊,我最近太倒霉了,事事不顺,世界为什么就对我如此不公平啊?”其实,人的生活中之所以会遇到种种障碍,应该从自身找问题,怎么能怪别人,不顺的事情大多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反观内心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可是又有人说,我处处帮助别人,乐善好施,可是还是遇到倒霉事,那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忘记了三世因果的道理。报纸上曾报道,有一个人平时表现很好,常常帮助别人,但是突然有一天被公安机关逮捕,为什么呢?原来他十年前杀人后畏罪潜逃。难道是十年前的事就不逮捕他了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便胡子头发都白了也照样要抓他,这就是因果。因果不只是眼前的事。所以要以忍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忍辱来调节自己的身心,不要发脾气、恼怒、嗔恚,无论天大的事,平静地接受,然后耐心地处理。
  “以大精进,摄诸懈怠”,这是说的维摩居士行持精进波罗蜜的状况。“精”是精勤,“进”指进步,精勤地努力奋斗,自然会前进。大家想想,马路上那些蹬三轮车的人,车上载着满满的货物,他满头大汗地蹬,如此努力,车子自然会向前驶去。学佛也如此,你精勤、刻苦,自然知识、道德、人格会前进;智慧、福德会前进;生命品质会前进。
  不过,精进不能急躁,常言说“不怕慢,就怕站”,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有的居士来我这里讲:“师父啊!我为什么总是进步那么慢?什么时间才能成佛呢?”心急喝不了热汤饭,熬一锅粥还要几个小时,为什么要心急呢?只要精进不偷懒,就能对治懈怠,早晚必然会有所成就。
  精进更不要过分,有一些居士,学佛来了精神,夜里两点不睡觉,早上四点就起来做功课,过些日子就骨瘦如柴、神情恍惚,黑眼圈、灰脸盘,路都走不稳。这样的形象是很可怕的,若要以这样的形象劝别人学佛,不要说跟从,人家退避三舍都来不及,唯恐和你一样痴癫,别人会因你的形象而失去学佛的信念。所以,别心急,努力向前的同时要把握住度。
  “一心禅寂,摄诸乱意”,这是说的维摩居士修学禅定法门的状况。他能全神贯注地进入到禅定的寂静中去,收摄一切散乱心意。禅定主要在于心的调整,心态正了,对法的认识也就正确了。2006年举办的世界佛教论坛,主题是:“心平天下平,心安天下安,心净国土净”。如果你能够将心停驻于禅定的清净中去,你的世界就是平安、清净的;你的世界就是和乐、幸福的。就像中国足球前国家队教练米卢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学佛也不例外。
  禅定的功夫主要靠静坐中得来,也就是中国所谓的坐禅。但是提醒大家注意,禅定不仅是双腿盘坐就能得到。永嘉玄觉禅师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只要时时刻刻将自己的心停驻于清净、自在的状态,那就是在坐禅。六祖慧能禅师也曾说,天天坐、月月坐,哪怕是三大阿僧祗劫,自心不清净,那样的打坐也是无用的功夫,如同干屎橛一样。这个比喻道理深刻。就听课而言,如果你们能够身心都进入听课状态,一心不乱、全神贯注,这也是禅定状态。禅定,是时时刻刻都能进入的,比方说,走路的时候心无旁骛,不会左顾右盼,仿佛世界就自己一个人,自在清净,就是禅定。禅定的状态难以计数,阶段也分初、中、高,当然,最高的禅定是佛的境界。
  下面,“以决定慧,摄诸无智”,这是说维摩居士修学智慧的状况。“决定”是说不可改变、无回转余地。维摩居士能以不可改变的究竟智慧应用于世间,收摄一切没有智慧的人。

TOP

续 5



        三、居尘不染


  “居尘不染”是述说维摩居士身处尘俗,身不染污的崇高事迹。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静律行”。白衣,我曾讲过,这是居士的代称。沙门,出家僧众、法师的代称。维摩诘虽为一个居士,但是他从身到心都同法师的行为准则相对应。说到这里,我们又要提到有四种出家:第一种是身出家心也出家,这一类指的是圆领方袍的僧众;第二种,心出家身未出家,维摩诘居士就是这样,尽管从外表服饰看与普通人别无二致,但心是与出家人同样地清净自在,道德同出家僧人一样高尚,境界是与诸佛菩萨等同。我们在座的各位居士,如果能够接近维摩诘的状态,那也是出家了。不过,有的居士因净空法师曾在讲经中说“居士也是出家人”,就不再礼拜法师,不去供养佛法僧三宝,甚至有的人只皈依佛法,不皈依僧,自称“二宝居士”。这样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忽略了净空法师讲话的机缘与场合,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断章取义。我想,净空法师的意思不外是说,居士如果境界很高,心就会与出家僧人的心相应。因此,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听谁的课,千万不要断章取义,片羽论天。出家并不单是修学佛法,它还承担着上弘佛道、下化众生的责任。所以,在家居士学佛不要着急出家,只要种了善根,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的,要踏实学佛莫攀比。第三种,身出家心不出家,这样的出家人是有的。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家有时会在报纸、新闻上看到,某某地方有一个僧人违反戒律被寺院开除,或触犯法律被公安机关逮捕,大家对此不要惊奇,这与佛法僧三宝无关,只是他个人的问题。这就属于身出家而心未出家的人,这种人不过还是一介凡夫而已,被开除被抓住是佛门的幸事。最后一种,身不出家心不出家,就是标准的俗世凡夫。
  下面,“虽处居家,不著三界”。这是说维摩居土能将心从尘世当中摆脱。学佛人若心能安著于佛法,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有漏三界中生活,与你在净国佛土生活没有区别。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维摩居士虽然有妻子,但是其心不染,还能以她为行道的方便助缘。“现有眷属,常乐远离”,维摩居士虽然也有亲戚眷属,但是不为他(她)们牵挂,心常停驻于出世的清静无为当中。在家居士,家中都有妻子儿女,父母兄妹及其他的亲朋,若能同他们在一起生活时,身处于其中而心超拔出来,这与出家的境界相应。有时,在家居士们真应该做一下在家生活的旁观者,跳出自己的圈子看看,一定会有令你惊奇的发现。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旦跳出自己的圈子,不但会减少烦恼,而且能将生活中的人、事看得很清楚。
  “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大家要知道,印度人好打扮,披金戴银,我们从今天的印度电影中依然可以看到这一点。这是习俗,维摩诘居士处现在印度这个社会,他不挂是不行的,如同现在的社会,一个人如果穿着T恤衫和短裤,脚踩一双拖鞋去进行商业谈判,估计连门都进不去。不过,这些“宝饰”是一种方便,可以拥有,但是心不能执著。维摩诘居士更注重的是,以内心的境界来庄严自身,而不是华美的宝物。如今的美容日益盛行,其实,这是没有用处的,外表美不若心灵美。相由心生,不美的外表会因美丽的心而生出端庄的气质。
  “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以维摩居士的家财,山珍海味怕是不会缺少,可再多的美味佳肴他不在乎,而在乎禅悦法食的享受。学佛人,平时生活中只要吃得饱、营养够了就好,千万不要追求味觉的享受。越是美味的食物,过后的感受就越痛苦。试想,如果当初没人去吃果子狸之类的野生动物,人类社会会出现SARS肆虐的现象吗?类似的悲痛还有许多,不客气地说,都是人类自找的。“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大家要切记古人说的这句话。普通人都不可以做的事,学佛人更不能做呀!食物不过是为维持我们肉体的存在,让我们有借假修真的机会。让身停驻于禅定美味中,让心去品尝佛法的美食,这才是真正的“小康生活”呢。

    下续内容见图1---6

附件

1.jpg (550.15 KB)

2009-10-13 11:44

1.jpg

2.jpg (553.19 KB)

2009-10-13 11:44

2.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