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慈惠《佛经概说》

慈惠《佛经概说》



       
    转载注:本文是对一部分佛经内容的提要简介,疏漏难免,供学佛初读。实修请以原经文和祖师大德开示为准。




                               佛经概说


                                      慈 惠




         
                                      总 序


  
    自读首楞严,从此不尝人间槽糠味;

  认识华严经,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
  诚然,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有如暗夜之灯炬,苦海之宝筏,为人生带来光明与幸福,古德这首诗可说一语道尽行者阅藏慕道,顶戴感恩的心情!可惜佛教经典因为卷帙浩瀚,古文艰涩,常使忙碌的现代人义理远隔,望而生畏之憾,因此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编篡一套白话佛典,以使法雨均沾,普利十方。
  一九九一年,这个心愿总算有了眉目,是年,佛光山在中国大陆广州市召开「白话佛经编篡会议」,将该套丛书订名为《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后来几经集思广义,大家决定其所呈现的风格应该具备下列四项要点:
  一、启发思想:全套《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共计百馀册,依大乘、小乘、禅、净、密等性质编号排序,所选经典均具三点特色:
  一历史意义的深远性
  二中国文化的影响性
  三人间佛教的理念性
  二、通顺易懂:每册书均设有译文、原典、注释等单元,其中文句铺排力求流畅通顺,遣辞用字力求深入浅出,期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契入妙谛。
  三、精简义赅:以专章解析每部经的全貌,并且搜罗重要章句,介绍该经的精神所在,俾使读者对每部经义都能透彻了解,并且免于以偏概全之误谬。
  四、雅俗共赏:《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是白话佛典,但应兼具通俗文艺与学术价值,以达到雅俗共赏、三根普被的效果,所以每册书均以题解、源流、解说等章节,阐述经文的时代背景、影响价值及在佛教历史和思想演变上的地位角色。
  兹值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诸方贤圣齐来庆祝,历经五载、集二百馀人心血结晶的百馀册《中国佛教经典宝宝藏》也于此时隆重推出,可谓意义非凡,论其成就,则有四点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佛教史上的开创之举:民国以来的白话佛经翻释虽然很多,但都是法师或居士个人的开示讲稿或零星的研究心得,由于缺乏整体性的计划,读者也不易窥探佛法之堂奥。有鉴于此,《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突破窠臼,将古来经律论中之重要着作,作有系统的整理,为佛典翻译史写下新页!
  二、杰出学者的集体创作:《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结合中国大陆北京、南京两大名校的百位教授学者通力撰稿,其中博士学位者占百分之八十,其他均拥有硕士学位,在当今出版界各种读物中难得一见。
  三、两岸佛学的交流互动;《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撰述大部份由大陆饱学能文之教授负责,并搜录台湾教界大德和居士们的论着,藉此衔接两岸佛学,使有互动的因缘。编审部份则由台湾和大陆学有专精之学者从事,不仅对中国大陆研究佛学风气具有带动启发之作用,对于台海两岸佛学交流更是助益良多。
  四、白话佛典的精华集粹:《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将佛典里具有思想性、启发性、教育性、人间性的章节作重点式的集粹整理,有别于坊间一般「照本翻译」的白话佛典,使读者能充份享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法喜。
  今《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付梓在即,吾欣然为之作序,并藉此感谢兹惠、依空等人百忙之中,指导编修;古广舆等人奔走两岸,穿针引线;以及王志远、赖永海等大陆教授的辛勤撰述;刘国香、陈慧剑等台湾学者的周详审核;满济、永应等「宝藏小组」人员的汇编印行。由于他们的同心协力,使得这项伟大的事业得以不负众望,功竟圆满!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说是大家精心擘划、全力以赴的巨作,但经义深邈,实难备尽;法海浩瀚,亦恐有遗珠之憾;加以时代之动乱,文化之激荡,学者教授于契合佛心,或有差距之处。凡此失漏必然甚多,星云谨以愚诚,祈求诸方大德不吝指正,是所至祷。
                                               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六日于佛光山

  


                                      编 序
  
     敲门处处有人应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佛光山继《佛光大藏经》之后,推展人间佛教的百册丛书,以将传统《大藏经》青华化、白话化、现代化为宗旨,力求佛经宝藏匿再现今世,以通俗亲切的面貌,温渥现代人的心灵。
  佛光山开山三十年以来,家师星云上人致力推展人间佛教不遗馀力,各种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创办,全世界弘法度化之道声应机兴建,蔚为中国现代佛教之新气象。这一套白话青华大藏经,亦是大师弘教传法的深心悲愿之一。从开始构想、擘划到广州会议落实,无不出自大师高瞻远瞩之眼光,从逐年组稿到编辑出版,辛赖大师无关注支持,乃有这一套现代白话之大藏经问世。
  这是一套多层次、多角度、全力位反映传统佛教文化的丛书,取其青华,舍其艰涩,希望既能将《大藏经》深睿的奥义妙法再现今世,也能为现代人提供学佛求法的方便舟筏。我们祈望《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具有四种功用。
  一、是传统佛典的青华书——中国佛教典藉汗牛充栋,一套《大藏经》就有九千馀卷,穷年皓首都研读不完,无从赈济现化人的枯槁心灵。《宝藏》希望是一滴浓缩的法水,既不失《大藏经》的法味,又能有稍浸即润的方便,所以选择了取精用弘的摘引方式,以舍弃庞杂的枝节。由于执笔学者各有不同的取舍角度,其间难免有所缺失,谨请十方仁者鉴谅。
  二、是深入浅出的工具书——现代人离古愈远,愈缺乏解读古籍的能力,往往视欲渡无舟。《宝藏》希望是一艘现代化的舟筏,以通俗浅显的白话文字,提供读者遨游佛法义海的工具。应邀执笔的学者虽然多具佛学素养,但大陆对白话写作之领会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与台湾有相当差距,造成编军民一致过程中对深厚佛学素养与流畅白话语言不易兼顾的困扰,两全为难。
  三、是学佛入门的指引书——佛教经典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深入,门门是无限宽广的证悟途径,可惜缺乏大众化的入门导览,不易寻觅捷径。《宝藏》希望是一支指引方向的路标,协助十方大众深入经藏,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成就无上的人生福泽。然而大陆佛教经「文化大革命」中断了数十年,迄今未完全摆脱马列主义之教条框框,《宝藏》在两岸解禁前即已开展,时势与环境尚有诸多禁忌。五年来虽然排除万难,学者对部份教理之阐发仍有不同之认知角度,不易涤除积习,若有未尽中肯之辞,则是编者无奈这咎,至诚祈望硕学大德不吝垂教。
  四、是解深入密的参考书——佛陀遗教不仅是亚洲人民的精神归依,也是世界众生的心灵宝藏,可惜经文古奥,缺乏现代化传播,一旦庞大经藏沦为学术研究之训诂工具,佛教如何能札根于民间?如何普济僧俗两众?我们希望《宝藏》是百粒芥子,稍现显现一些须弥山的法相,使读者由浅入深,略窥三昧法要。各书对经藏之解读诠释角度或有不足,我们开拓白话经藏的心意却是虔诚的,若能引领读者进一步深研三藏教理,则是我们的衷心微愿。
  在《宝藏》漫长五年的工作过程中,大师发了两个大愿力——一是将文ge浩劫断灭将尽的中国佛教命脉唤醒复苏,一是全力扶持大陆残存的老、中、青三代佛教学者之生活生机。大师护持中国佛教法脉与种子的深心悲愿,印证在《宝藏》五年艰苦岁月和近百位学者身上,是《宝藏》的一个殊胜意义。
  谨呈献这百册《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为师父上人七十祝寿,亦为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之纪念。至诚感谢加被,龙天护持,成就了这一椿微妙功德,惟愿《宝藏》的功德法水长流五大洲,让先贤的生命智慧处处敲门有人应,普济世界人民众生!

 


                                     
                                 一、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题解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又称《六方礼经》、《尸迦罗球六向拜经》。全一卷。它成立的年代相当早,据推大约是在西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前,或是更早在孔雀王朝之前。为后汉安世高所译。
  安世高,为印度西北(今伊朗地区)古王国(安息国)王子。年幼时,即以孝行着称,本质灵敏,性情和慈,又博学多闻。父殁后,舍去王位而皈依佛门,博晓经藏,尤精通阿毗昙学与禅。
  安世高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经西域诸国而到洛阳,从事翻译工作,所译的经典,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主要以传播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毗昙学和禅定理论为主。我国早期佛学的流布,便是由他奠定基础,而他也是将禅观带入我国的第一人。
  印度婆罗门有晨朝洗浴,敬礼六方,增长命财之说。本经内容即叙述王舍城中有一长者之子,名尸迦罗越(善生),奉亡父遗命,每日早起向六方礼拜。佛见之,告以礼拜方位无益,为说佛法之六方礼,以父母、师长、妻妇、亲族、僮仆、沙门婆罗门等,配以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各八五事恭敬。
  这部经文主要是阐述在家弟子于日常生活中应受持的伦理、道德、处世等教义,不仅开显佛教的慈悲本怀,也是佛教徒对家族伦理、行止礼数遵循的重要资料。
  本经收录于《大正藏》第一册。另有五种异译本:
  ㈠西晋·竺法护译《大六向拜经》。
  ㈡西晋·支法度译《善生子经》。
  曰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善生经》。录于《中阿含经》卷三十三。
  ㈣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善生经》。录于《长阿含经》卷十九。
  ㈤译者不详的《尸迦罗越六向拜经》。
  在现存的译本中,以安世高译本为最晚出。
  
    概说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简单的说就是《六方礼经》,又叫《善生经》。尸迦罗越,是一个人的名字,译成中文为善生。
  这是一部很有人情味的经典,主要内容说明,有一年轻人每天向东、南、西、北、上、下六方礼拜,从不间断,一日被释迦牟尼佛看到,佛陀问这位年轻人:「你为什幺要这样礼拜呢?」年轻人回答:「其实我也不懂这样礼拜的意义,只是我父亲生前都是这样礼拜,在他过世前,也曾交代我要这样做。
  佛陀首先教导尸迦罗越,如果有人能持以下四戒,今生受人恭敬,役世投生天上,受大福报:一、不杀诸众生,二、不偷盗,三、不爱他人妇女,四、不妄言、两舌,对于心中贪欲、邪淫、瞋恚、愤怒等,要懂得自制,不要任随发展。若无法作到,一个人的品德就会像农历十五以后的月亮,渐渐黯淡无光,坏名声却日有所闻;相反的,若有人懂得自我克制恶念、恶行,人格就会像渐盈的月亮,从月初到十五,逐步圆满。
  另外,身为一位在家的佛教徒,如何保有并处理家庭经济问题,不致让我们的钱财日日耗损却不自知。有六件事情必须防范:
  第一、喜饮酒。喝醉酒时,心无节制,耗竭现世财物,是众病之门,也是纷诤的根源,对于所担任的工作,既无法称职,也无法自护。此外,经常放逸饮酒的人,智慧不开,甚至消减,而使人逐渐无明。佛经里有个故事,有个人,平日循规蹈炬。一天喝醉酒,看见邻家养了一只鸡,生起想吃的念头,于是翻墙抓鸡;适时,醉醺醺的他,又见到邻人妇女的姿色姣好将她侵犯。之后,邻居寻不着鸡而询问他是否看见,却一再否认。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终究躲不过制裁而鎯铛入狱。不杀、盗、淫、妄、酒五戒是作人的根本,他却因喝酒而犯了其他偷盗、邪淫、妄语三大重罪,酒精之害,实在不可等闲视之。
  第二、喜博掩。佛陀开示,赌博的人,有六种灾患:一、负生怨,二、失生耻,三、眠不安,四、怨家怀喜,五、宗亲怀忧,六、在众所说,人不信用。好赌博,常常是十赌九输,耗尽钱财;好游戏,则会好吃懒做,坐吃山空,因此钱财日日耗损。
  第三、喜早卧晚起。不努力精进、懈怠。懒惰会有什幺结果?什幺样的人最懒惰?吃太饱也不做,吃不足也不做,太冷、太热、太早、太晚都不做;嫌饱、嫌饿、嫌冷、嫌热、嫌晚。总之,找出种种的理由来推卸责任,这些都是懒惰的代名词。
  第四、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虚荣、好吃,结交酒肉朋友,染上不良习气。结交坏朋友,带给我们的影响与过患真是无穷无尽,比如混乱、放荡纵欲、迷上酒家、做坏事、说粗鲁语,这样下去,不但经济不能稳固,所做事业也会失败,家庭伦理道德丧失,更为社会人士所唾弃。因此,我们绝不能交坏朋友。
  第五、喜与恶知识相随。有人请我们听经闻法,不肯去。反之,找我们喝酒、赌博、跳舞、逛街,说他够朋友,这就是颠倒。
  第六、骄慢轻人。凡事不肯从基层做起,且骄慢看不起人,这都不能成功的。
  如果犯了以上六种过失,不但妨碍我们的善行,钱时日日耗损,将来命终之后还会堕入恶道,受苦无穷。这六种过失,都与我们所结交的善恶知识有直接与间接的关系。什幺样的人是善知识?什幺样的人是恶知识?在《佛说孛经》里提到,朋友有四品:一、有友如花,有的朋友像花,盛开时,插在头上,凋萎了,只有丢弃,意思是,当你有权势、富贵,凡事随顺、奉承你,一旦没有功名富贵,失去利用价值,他便背弃离开,这种是嫌贫爱富的朋友。二、有友如秤,有的朋友像抨陀,你比他重,他便低头,你比他轻,他就高起来,意即,当你有名利、地位、权力,他卑躬屈膝,阿谀谄媚,当失去这些,他便趾高气昂,看不起人了;但是,也有朋友像山一样,广植林木,涵容一切飞禽走兽,广阔的心胸能容纳很多朋友;还有一种朋友如大地一般,大地能普载万物,在上面,我们可以栽花植木,筑楼建垦,甚至人车喧腾,污水涕唾,大地都以静默承受,毫无怨尤。像大地的朋友,愿意承载我们,为我们担当、服务,包容我们一切的好坏。如何亲近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啊!
  当尸迦罗越向佛陀请示,礼拜六方有什幺意义?
  佛陀对他开导:「你这样礼拜很好,倘若再加上观想会更好。当礼拜东方时,观想这是礼拜父母亲;礼拜南方时,观想这是礼拜师长;礼拜西方,则观想这是礼拜妻子;礼拜北方时,观想这是礼拜亲戚、朋友;礼拜下方时,观想这是礼拜童仆、下人;至于礼拜上方时,观想这是礼拜沙门、出家人。」
  所谓礼六方,即:
  一、向东方礼拜:这代表的是亲子之间的关系。
  子女应如何对待父母呢?有五事:
  第一、当念治生。即是要供养父母,让父母亲衣、食四季无所缺。也就是说,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应予以满足。
  第二、早起敕令奴婢,时作饭食。这是印度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一。以现代而言,一股家庭中,母亲习惯为子女准备三餐,倘若子女长大了,早起为父母准备饭食,一定倍觉温馨。
  第三、不益父母忧。即不加添父母的担忧,比如:与其在母亲节才想到要买康乃馨送给母亲,不如在平常的时候,就做一个不台父母担忧的孩子。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为人父母,最挂念的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洞山良价禅师的母亲在给洞山良价的信中写到「或暂逾时不归,便作倚门之望」,把身为一位母亲的等待、焦虑的心情叙述得淋漓尽致;现在时代变了,或是出外读书,或者外出工作,出门在外,最好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处,以书信、或电话报告生活状况,不让父母亲为我们担心忧愁,这比在父、母亲节时才想到买礼物表示敬意更有意义得多。
  第四、当念父母恩。即常常感念父母的恩德。中国人是个讲孝道的民族。《诗经·蓼莪》篇中,以「昊天罔极」来形容父母恩德的极致。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更提到父母亲恩德有「怀胎守护、临产受苦、生子忘忧、咽苦吐甘、回干就湿、哺乳养育、洗濯不净、远行忆念、净加体恤、究竟怜愍等十种恩德。」所以经中说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荷母,尽其寿量,曾无暂舍,供给衣食,病缘医药,种种所须,犹未能报父母深恩。
  第五、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师治之。不要轻忽不理,让父母伤心难过。
  很多人以为佛教不讲孝道,其实这是不了解佛教的原故,佛经中说:「孝养父母,是第一福田。」《梵网径》也说:「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戒律),教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佛教认为孝顺父母分成为三等。
  在佛陀时代,有位品行端正,年轻有为的青年名□多罗,他向佛陀请示如何如法供养父母,使他们得到安乐?佛陀说:孝亲之道分有三等:一、父母健在时,以丰富的饮食供养,死后如礼安葬,能够尽到生养死葬之责,这是小孝;二、除了物质的供养外,自己能有一番丰功伟业,光耀门楣,荣宗耀祖,使父母感到与有荣焉,是为中孝:三、接引父母学佛,使他们来生免于轮回之苦,是为大孝。
  当初五祖弘忍将母亲接到寺院居住,每天规定她念十万声的佛号,不仅母亲觉得压力甚大,连同参道友也对他指责有加。直到母亲往生后,一日,弘忍大师梦见他母亲对他道谢说:「谢谢你,因为你这样对找,消除了业障,以致得以升天,将来有机会解脱,更于轮回之苦。」可见,出世间之孝,实非凡情所测。
  至于父母对待子女,也有五事:
  第一、当念令去恶就善。关心爱护子女的行为,不让子女去做坏事。有些父母有错误的观念,将小孩送到学校来,跟校长说:「花多少钱都不要紧,只要小孩能考上大学就好了。」
  在我当幼稚园园长时,曾经有一个家长将小孩子送到幼稚园来,下列三个月就跟我说:「园长!我隔壁邻居的小孩都会写名字了,我的小孩都不会写,这样是不行的。」我就跟他说:「你的小孩读幼稚园小班,小手的发育还不完整,勉强他写字,每次都会让他写的全身发汗。」孩于聪明固然很重要,但也不可揠苗助长,重视小孩人格的发展,将来做好人,以善良、道德传家更重要。
  第二、当教计书疏。教他懂得算数、记帐。也就是让孩子有个一技之长。
  第三、当救持经戒。经,就是要懂道理;戒,就是要守规炬。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孩子天真无邪,常以父母亲作为模仿的对象,为善则善,不善则恶。今年四月,北部某学校老师投书报纸道:在学校中,老师教导小朋友在十字路口,要等绿灯亮时,才可以过。孩子却回答:「我爸爸说『没有人的时候就可以过』。」另外,老师说:「搭公车时,要排队。」孩子的回答却是「老师,公车来的时候,大人都挤在我们前面。」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的心,纯净无染,就如同一面镜子,直接反应大人们加诸的观念、行为,不得不谨慎啊!
  第四、当早与娶妇。要关心子女的终身大事,当嫁则嫁,当娶则娶。
  第五、家中所有当给予之。
  CityofJoy(欢喜城)这部电影,其中描述到,生活在印度社会的父亲,咬紧牙根与现实的压力搏斗中,还想尽办法筹措女儿的婚姻大事。甚至,不阶以生命与地痞奋战,保护孩子。在女儿出嫁的那一天,对她说:(上帝把你借放在我这里,真是以你为荣,我从来没有把你视为自己的财产,并将我所有的给于你。现在即将完成了上帝付予我的职责,今后,你也要负起责任,让生命不断绵延,傅承下去。」这确实写尽了父母亲为了子女婚姻慎重的心情。
  二、向南方礼拜:这是说明师生关系。
  弟子在侍候老师时,有五事:
  第一、当敬叹之,弟子对老师要恭敬赞叹。
  第二、当念其恩,怀念老师的恩情。
  第三、所教随之,老师交代吩咐的事情要去做。
  第四、思念不厌,常常思念老师所教的道理。
  第五、当从后称誉之。虽然老师不在面前,乃至身后,都要赞叹他。
  老师教导弟子有五事:
  第一、富令疾知,让学生很快的学会老师的学问。
  第二、当令胜他人弟子。
  第三、欲令知不忘,教他不忘知识。
  第四、诸疑难悉为解说之,为其排难、解惑。
  第五、欲令弟子智慧胜师,所谓「青出于蓝更胜于蓝」,有状元学生,才有状元老师。
  老师职责不只是教书,韩愈在<师说>里:「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就是这个意思。在中国的传统师生关系中,有所谓「程门立雪」的砥砺,也有「如沐春风」的和煦;而星云大师以「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涵养,课徒千余众,不仅兼具两风,其对后学的尊重、包容、宽大,更是凝聚众心,促使人人发挥自己所长,致力弘法利生事业,佛光是为普照三千界,法水因之遍流五大洲。
  其实在修学佛道上,互相为师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如:文殊菩萨贵为七佛之师,但在释迦牟尼佛面前时,同样恭敬礼拜,请示法益;鸠摩罗什与盘头达多之间「大乘小乘互相为师」,传为美谈;六祖慧能脍炙人口「迷时师度,悟时自空」之语,不仅令五祖弘忍倍觉欣慰,更留予后代佛子,在修道上自我积极砥砺的典范;而禅门中,禅师与弟子们之间棒喝往来,机锋相对的凌厉,不仅无损于道,其中三昧还是后人参禅的最佳公案。
  唐朝闵公的儿子道明到九华山随地藏菩萨出家,多年后,自己随之披剃,尊称儿子师兄,成了千古美谈;裴休宰相的「送子出家诗」,读来令人动容不已;而在佛光山,亲戚眷属互相成就,父母、孩子、兄弟、姐妹先后出家者,不乏其数,乃至后来,父母送子女来山出家者越来越多,当他们互称「师兄」或称自己的孩子「法师」时,感动之外,彼此尊重、成就,这样「亦师亦友,亦师亦徒」的法情,实非一般世间之情所能比拟。
  三、向西方礼拜:是说明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在人生当中,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它是五伦之一,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开始,如何建立美满和谐的夫妻生活使家家变为菩提眷属,不致因自己的性格、立场、执着,忘了对方的存在,而成为冤家仇敌。星云大师的母亲——李刘玉英老夫人,在一次大师讲说《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她说:「『无我相』」罢了,但怎幺可以『无人相』呢?」它的意思是,「无人相」,即是否定别人的存在,而否定别人的存在,等于不尊重他人。在世间,凡事都是诸缘成就,如果不知尊重他人,还能成就什幺事业?怎幺好做人做事?当然,老奶奶讲的是世间法,对于这个现实的世间,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尊重乃是首要之道。
  妻子如何对待丈夫?有五事:
  第一、夫从外来,当起迎之。
  第二、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丈夫外出不在,家里要洒扫干净,炊蒸食物,等待丈夫回来。
  第三、不得有淫心于外夫,骂言不得还骂作色。做一个妻子要固守本分,不能红杏出墙,纵使丈夫责怪厉骂,也不要还口相骂,或以难看的脸色对待。
  第四、当用夫教诫,所有杂物不得藏匿。不私藏金钱等物品,而不让丈夫知道。
  第五、夫休息,盖藏乃得卧。做一个妻子,夜晚等列丈夫休息,把杂拘收拾好,才去睡觉。
  至于丈夫如何对待妻子?也有五事:
  第一、出入当敬于妇。作先生的人,当尊重太太,例如:出门时交待去处,这不仅令太太免于担心自己的安危,也显现了先生的体贴。
  第二、饭食之,以时节与衣被。让太太有饭吃,随着节令而有不同衣服可穿着;衣食不缺,令太太感觉温暖。
  第三、当给与金银珠玑。有时为太太买装饰品,让她能庄严地穿戴整齐。
  第四、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要将自己所赚的铲,家中的田产,交拾太大来管理。
  第五、不得于外邪畜傅御。就是不在外面积养一切德行不良的宰臣等。
  从这里可看出佛陀是相当具有人情味的。一股女性,大都会喜爱购买衣服、首饰等,佛陀提醒作丈夫的人,在经济许可下,应购买一些珠宝璎珞,应时的衣服,作为庄严其身之用,而薪水最好交给妻子管理、出门交待自己的行踪,好让妻子安心……等,而作为一个妻子,对先生应温柔慰问,把家里整理干净,烹煮美食佳肴,而且最好不藏私房钱……等,佛法不离世间人情之间,可见一斑。
  四、向北方礼拜:说明亲友关系。
  如何对待亲友?有五事:
  第一、见之做罪恶,私往于屏处,谏晓诃止之。朋友相交,若是真正的朋友,见到对方做坏事,应当要在人少或没有人的地方劝谏他,不在众人面前揭露朋友的过失,让他失去尊严。
  第二、小有急,当奔趣救护之。朋友之问,难免有紧急事情发生,应当紧急前去救护、帮助。
  第三、有私语不得为他人说。朋友深交成为知己,应固守道义,为朋友保守秘密,不得泄露朋友的隐私。
  第四、当相敬叹之。要欣赏朋友的优点,对他恭敬、赞叹。
  第五、所有好物,当多少分与之。一有好东西,要想到朋友,与朋友分享。
  五、向地礼拜:说明主从之间的关系。
  这是由于当时印度的社会背景,而存在这样的主从关系。换到现代工商社会,也可以应用在老板与雇员上下之间的关系。身为在上者如何对待下属之人呢?㈡衣食所需,下者为上者工作,上者则应为下者解决生活所需,尤其衣食应不予匮乏。㈡病给医药,即对生命健康的照顾。㈢不随便苛责,应适时奖励慰劳,让在下者有成就感。㈣在下者有个人的产物,上者不可加以夺取。㈤上者应作到公平。
  至于下位的仆从,如何对待自己的主人呢?㈠早晨要勤劳早起。㈡所负责的工作要用心去做。㈢要爱惜主人给的东西。㈣主人进出应迎送。㈤不在背后批评主人,应该常称赞主人功德。
  六、向天礼拜:说明僧信关系。
  身为信众如何对待沙门修行人,有五事:
  第一、以善心向之。以一颗清净、善良的心来跟他相处,不可随意猜疑。
  在文明进步的欧美国家的人民,对宗教徒都非常尊重、恭敬,他们认为,修行人是道德的实践者,在出入海关、公共场所,对出家人乃至其他的宗教徒,都非常礼遇。
  第二、择好言与语。要选择好话跟修行人说,不能对出家人说不恭敬的话。
  第三、以身敬之。见到宗教徒、修行的出家人,点头、合掌、顶礼,表示恭敬。
  第四、当恋慕之。欣羡、跟随、亲近有修行的人。
  第五、沙门道士人中之雄,当恭敬承事问度世之事。有修行的人,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恭敬承事他所交代的事,向他请教如何解脱烦恼、如何度世等佛法的问题,而不谈世俗事。
  若是僧众,如何对待信众呢?也有六事:
  第一、教之布施,不得自悭贪。出家人教导信徒布施,自己也要布施,不得悭贪。
  第二、教之持戒,不得自犯色。出家人教导信徒持戒守规矩,自已也要持戒。
  第三、教之忍辱,不得自恚怒。出家人教导信徒忍辱,自己更不能给人不好的脸色看。
  第四、教之精进,不得自懈慢。出家人教导信徒精进,自己也要精进。
  第五、教人一心,不得自放逸。出家人教导信徒收摄身心,自己也要收摄身心,不得放荡。
  第六、教人黠慧,不得自愚痴。出家人教导信徒要有智慧,自己则不能愚痴。
  这儿说明了出家修行人,也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例如,在星云大师的《星云法语》为信徒添油香中提到:「观世音菩萨遍游法界,救苦救难;地藏菩萨久居地狱,利济众生,凡我佛子也应效法前贤,施以慈悲,给予欢喜,发心作众人的依怙,以此为大家『添油香』。」
  那幺出家人为信徒添的油香是什幺呢?大师提出了十点作为普同供养,都涵盖在以上六点内,一、主动的招呼,二、和悦的笑容,三、亲切的关怀,四、人格的尊重,五、真挚的慰问,六、困难的解决,七、热忱的服务,八、信仰的法财,九、完善的设施,十、智慧的建议等。
  出家修行的沙门,教人去恶为善,为人开示正道,其恩德实在大于父母。而寺院是清净庄严的安乐地,是人生旅途的加油站,更是芸芸众生的慧命之家,僧侣应设法为信徒服务奉献,一位正信的信徒也懂得护持三宝,护持道场,因此僧信之间应相互尊重,彼此在菩提道提携。
  在佛法里,重视人伦眷属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由此,是可以得到经证的。
  
    原典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①
  佛在王舍国鸡山中。
  时有长者子,名尸迦罗越②。早起严头,洗浴着文衣。东向四拜,南向四拜,西向四拜,北向四拜,向天四拜,向地四拜。
  佛人国分卫遥见之,往到其家问之:何为六向拜?此应何法?
  尸迦罗越言:「父在时,教我六向拜,不知何应?今父丧亡,不敢于后违之。」
  佛言:「父教汝使六向拜,不以身拜。」
  尸迦罗越便长跪③言:「愿佛为我解此六向拜意。」
  佛言:「听之内着心中,其有长者黠人能持四戒不犯者,今世为人所敬,后世生天上。一者、不杀诸群生④。二者、不盗。三者、不爱他人妇女。四者、不妄言、两舌。心欲贪、淫、恚、怒、愚痴,自制勿听⑤。不能制此四意者,恶名日闻,如月尽时光明稍冥;能自制恶意者,如月初生其光稍明,至十五日盛满时也。」
  佛言:「复有六事,钱财日耗减。一者、喜饮洒。二者、喜博掩。三者、喜早卧晚起。四者、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五者、喜与恶知识⑥相随。六者、憍慢轻人。犯上头四恶,复行是六事,妨其善行,亦不得忧治生,钱财日耗减。」
  「六向拜当何益乎?」
  佛言:「恶知识有四辈: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言恶。三者、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兴怨谋。
  「善知识⑦亦有四辈:一者、外如怨家,内有厚意。二者、于人前直谏,于外说人善。三者、病瘦县官为其征忪⑧忧解之。四者、见人贫贱不弃捐,当⑨念求方便欲富之。
  「恶知识复有四辈:一者、难谏晓教之作善,故与恶者相随。二者、教之莫与喜酒人为伴,故与嗜酒人相随。三者、敦之自守,益更多事。四者、教之与贤者为友,故与博掩⑩子为厚。
  「善知识亦有四辈:一者、见人贫穷卒⑾乏令治生。二者、不与人诤计挍⑿。三者、日往消息之。四者、坐起当相念。
  「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为吏所捕,将归藏匿之,于后解决之。二者、有病瘦,将归养视之。三者、知识死亡,棺敛视之。四者、知识已死,复念其家。
  「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欲闘止之。二者、欲随恶知识谏止之。三者、不欲治生,劝令治生。四者、不喜经道,教令信喜之。
  「恶知识复有四辈:一者、小侵之,便大怒。二者、有急倩⒀使之,不肯行。三者、见人有急时,避人走。四者、见人死亡,弃不视。」
  佛言:「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
  佛言:「东向拜者,谓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当念治生。二者、早起勅令奴婢,时作饭食。三者、不益父母忧。四者、当念父母恩。五者、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师治之。
  「父母视子亦有五事:一者、当念令去恶就善。二者、当教计书疏。三者、当教持经戒。四者、当早与娶妇。五者、家中所有,当给与之。
  「南向拜者,谓弟子事师,当有五事:一者、当敬难⒁之。二者、当念其恩。三者、所教随之。四者、思念不厌。五者、当从后称誉之。
  「师教弟子亦有五事:一者、当令疾知。二者、当令胜他人弟子。三者、欲令知不忘。四者、诸疑难悉为解说之。五者、欲令弟子智慧胜师。
  「西向拜者,谓妇事夫有五事: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骂言不得还骂作色。四者、当用夫教诫,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盖藏乃得卧。
  「夫视妇亦有五事:一者、出入当敬于妇。二者、饭食之,以时节与衣被。三者、当给与金银珠玑。四者、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五者、不得于外邪畜传御。
  「北向拜者,谓人视亲属朋友当有五事:一者、见之作罪恶,私往于屏处,谏晓呵止之。二者、小有急,当奔趣救护之。三者、有私语不得为他人说。四者、当相敬难⒂。五者、所有好物,当多少分与之。
  「向地拜者,谓大夫视奴客婢使亦有五事:一者、当以时饭食与衣被。二者、病瘦当为呼医治之。三者、不得妄挝捶之。四者、有私财物,不得夺之。五者、分付之物,当使平等。
  「奴客婢使事大夫亦有五事:一者、当早起勿令大夫呼。二者、所当作自用心为之。三者、当爱惜大夫物,不得弃捐乞勾⒃人。四者、大夫出入当送迎之。五者、当称誉大夫善,不得说其恶。
  「向天拜者,谓人事沙门⒄道士,当用五事:一者、以善心向之。二者、择好言与语。三者、以身敬之。四者、当恋慕之。五者、沙门道士人中之雄,当恭敬承事问度世之事。
  「沙门道士当以六意视凡民:一者、教之布施,不得自悭贪。二者、教之持戒,不得自犯色。三者、教之忍辱,不得自恚怒。四者、教之精进,不得自懈慢。五者、教人一心,不得自放意。六者、教人黠慧,不得自愚痴。
  「沙门道士教人去恶为善,开示正道,恩大于父母。如是行之,为知⒅汝父在时六向拜之教也,何忧不富乎?」尸迦罗越即受五戒⒆,作礼而去。
  佛说呗偈:
  鸡鸣当早起,被衣来下床;澡漱令心净,两乎奉花香。
  佛尊过诸天,鬼神不能当;低头遶塔字,叉手⒇礼十方。
  贤者不精进,譬如树无根;根断枝叶落,何时当复连。
  采华着日中,能有几时鲜;放心自纵意,命过复何言?
  人当虑非常,对来无有期;犯过不自觉,命过为自欺。
  今当入泥犁(21),何时有出期;贤者受佛语,持戒慎勿疑。
  佛如好华树,无不爱乐者;处处人民闻,一切皆欢喜。
  令我得佛时,愿使如法王(22);过度诸生死,无不解脱者。
  戒德可恃怙,福报常随己;现法为人长,终远三恶道。
  戒慎除恐畏,福德(23)三界(24)尊;鬼神邪毒害,不犯有戒人。
  堕俗生世苦,命速如电光(25);老病死时至,对来无豪强。
  无亲可恃怙,无处可隐藏:天福尚有尽,人命岂久长。
  父母家室居,譬如寄客人;宿伞寿以尽,舍故当受新。
  各追所作行,无际如车轮;起灭从罪福,生死十二因(26)。
  现身游免乱,济育一切人;慈伤坠众邪,流没于深渊。
  勉进以六度(27),修行致自然;是故稽首礼,归命天中天。
  人身既难得,得人复嗜欲;食淫于意识,痛想无厌足。
  豫种后世栽,欢喜诣地狱;六情(28)幸完具,何为自困辱?
  一切能正心,三世神吉祥;不与八难(29)贪,随行生十方(30)。
  所生趣精追,六度为桥梁;广劝无极慧,一切蒙神光。
  
    注释

  ①经:梵语sutra。一般译为契经、正经、贯经。佛教圣典可总括为经、律、论三藏,经藏乃其中之一。释尊演说之教理,本称「法」(达磨)即教法之意。后世以之为教理纲要书,而称为「经」(修多罗)。修多罗原为婆罗门教之用语,后为佛教采纳,逐渐演变而指冗长之文,取其「连缀文义不散」之意。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佛地经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华严经疏》卷一举,「修多罗」原意为「线」、「条」、「丝」等,引申其义为「贯穿摄持」。以众生由教之摄持,而不散流于恶趣;义理由教之贯穿,而不散失隐没,故称圣教为契经。
  ②尸迦罗越:梵名singalaka。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
  ③长跪:礼法之一。两足屈膝着地以示礼敬。
  ④群生:普通指迷界有情,一般乃以为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为众生。
  ⑤听:音:任随之意。
  ⑥恶知识:为「善知识」之对称。又作恶友、恶师、恶师友。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对舍离恶知识而亲近善友之人,方可为其说法。又据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二十记载,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其心并无怖惧,于恶知识则生畏惧之心。
  ⑦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一般作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又《释氏要览》卷上引《瑜伽师地论》,举出善知识具有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等十种功德。另据《四分律》卷四十一载,善亲友须具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告、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等七个条件,即所谓「善友七事」。
  ⑧征讼:同「怔忪」,惶惧也。
  ⑨「当」,又作「常」。见《大正藏》第一册,第二五一页下。
  ⑩博掩:古博戏名。博指六博,掩指意钱。《后漠书·王符传》:「或以进博持掩焉事。」
  ⑾穷卒:卒,「又作「悴」。困苦。《魏书·羊谦之传》:「百姓穷悴。」
  ⑿挍:音:比也。
  ⒀倩:音。暂雇使令曰倩。
  ⒁「难」,又作「叹」。见《大正藏》第一册,第二五一页下。
  ⒂同上。
  ⒃乞匈:音同「乞丐」。《后汉书·向栩传》:「或骑驴入市,乞勾于人。
  ⒄沙门:梵语sramana。意译勤劳、勤恳、静志、息恶、勤息、修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盘之出家修道者。
  ⒅「知」,又作「如」。见《大正藏》第一册,第二五一页下。
  ⒆五戒:pancasilani。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杀生,偷盗(不与取),邪淫(非梵行)、妄语(虚诳语)、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我国古来以五戒配列于仁、义、礼、智、信五常,复以不杀配东方,不盗配北方,不邪淫配西方,不饮酒配南方,不妄语配中央。
  ⒇叉手:两手交叉之意,为印度致敬法之一种,又称「金刚合掌」,即合掌交叉两手的指头。
  (21)泥犁:梵语niraya,意即地狱,喜乐之类一切全无,是十界中最劣的境界。
  (22)法王:佛的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之。
  (23)福德: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
  (24)三界:梵语trayodhatavah,巴利语tissodhatuyo。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阶级;系迷于生死轮回等生存界(即有)之分类,故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又三界迷苦之领域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
  (25)电光:又作「电光石火」,喻事情之急速。《碧岩录》第二十六则颂:「电光石火存机变,堪笑人来捋虎须。」
  (26)十二因: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门、十二因生。即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即十二有支)。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即:无明(梵avidya)、行(梵samskara)、识(梵vijnana)、名色(梵nama-rupa)、六处(梵sad-aYatana)、触(梵Sparsa)、受(梵vedana)、爱(梵trsna)、取(梵upadana)、有(梵bhava)、生(梵jati)、老死(梵jara-marana)。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缘。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大二.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杂阿含经》卷十二谓,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真理,佛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价值与意义方面观察十二缘起之意义,则指人类生存之苦恼如何成立(流转门),又如何灭除苦恼而至证悟(还灭门)。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识(精神之主体)之活动开始,识之活动成为生活经验(行),复由活动之蓄积形成识之内容。然识之活动乃识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接触认识之对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系主观上感受之事。凡夫之识以无明(对佛教真理无自觉)为内相,以渴爱(求无厌之我欲)为外相,渴爱即识之根本相,且发展而取一切为我,成为我执(取),故由此染污识之活动所薰习之识,必应经验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间苦、无常苦。反之,圣者因灭无明及渴爱,故人间苦亦灭。
  (27)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
  (28)六情:即六根,旧译经论多译为六根为六情,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皆具有情识,故称之。
  (29)八难:梵语astavaksanah,巴利语atthakkhana。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八难即:在地狱难、在饿鬼难、在畜生难、在长寿天难、在边地之□单越难、盲聋瘖痖难、世智辩聪难、生在佛前佛后难。
  (30)十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等。

TOP

续 1





                                        二、贤愚经


  
    题解

  《贤愚经》,全称《贤愚因缘经》,十三卷,元魏慧觉、威德等八僧所译。
  据《出三藏记集》卷九载:本经是河西沙门昙学、威德等八僧,结志游方,远寻经典,于于阗大寺,遇般遮于瑟大会,三藏诸学者各宣说经律。昙学等八人随缘分听,于是竞习胡音,析以汉义,精思通译,各书所闻。回到高昌,乃集为一部。后至凉州,河西宗匠慧朗以本经所记,源在譬喻,譬喻所明,兼载善恶,善恶相对,则有贤愚之分,是以取名为《贤愚经》。
  本经大量采用经、律部中的故事,尤以律部故事甚多,共收录了六十九则譬喻故事,记载了佛陀教导座下许多贤德弟子与愚笨弟子悟道的经过。这些因缘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皆寓有惩恶扬善的教化意义,叙事说理尤其活泼生动,深具文学及教育价值。我国敦煌变文、敦煌壁画多取材于此。而《法苑珠林》、《经律异相》、《万善同归集》、《诸经要集》、《释氏要览》等,亦每引本经以说理。一八四三年,德裔之东方学者舒密特(I.J.Schmidt)将之由西藏文译成德文出版。
  本经收录于《高丽藏》第二十九册,《碛砂藏》第二十七册,《龙藏》第一○五册,《□正藏》第四十九册,《大正藏》第四册。又本经的品名、品次,依版本的不同各有差异,互有增减。本书仅撷取其中一品,说明佛陀慈悲等视一切众生的教化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概说
  佛陀在舍卫国弘化的时候,波斯匿王的一位大臣生养了一个儿子,名叫无恼,不但长得仪表出众,而且智慧过人,甚得父亲的疼爱。
  稍长,父亲特别送他去跟随国中一位有名望的婆罗门修学。婆罗门之妻见无恼栢貌挺拔、才华无双,心生爱染,急欲求好。然无恼严守分际,宁死也不愿做出有悖师道、有违伦理的事情。
  婆罗门之妻眼见所求未能遂愿,恼羞成怒,同时为了掩饰自己的丑行,于是反向丈夫诬指无恼对她非礼、轻薄。婆罗门一听,恼怒非常,心生报复,便对无恼说,只要能在七日之内杀死一千人,取下一千只指头串成花鬘,将来死后必能生天。
  无恼初时虽然有些犹豫,但是碍于老师的话不能不听,于是心中恶念顿生,便走出户外,见人就杀,然后取下手指。由于无恼疯狂杀人,一时之间,惊动全国,人人视之为杀人魔王,只要一见到他,拔腿飞奔就跑,口中并且高喊着「鸯伽摩罗」,也就是「指鬘」的意思。
  就这样持续到了第七天,一共杀死九百九十九人,为了凑成一千人,无恼竟然泯灭人性到连母亲也要杀,所幸此时佛陀看到因缘已经成熟,便以威仪及言教度化了他,息下他的残暴心性而跟随佛陀出家,并且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位。
  就在这个同时,一日,波斯匿王带领精锐兵马,准备捉拿鸯伽摩罗,波斯匿王亲自尾随在大队兵马之后。途中,经过祇园精舍,忽然间大队人马、象骑却驻足不前,令波斯匿王大感疑惑,派人上前去了解情况。原来大队人马被精舍里传来的梵咀声所吸引而流连忘返,任凭波斯匿王怎幺样催促,一群人动也不动,最后连波斯匿王都被迷上了。直到梵呗声停止后,波斯匿王情不自禁地走入精舍,向佛陀请示:「究竟是什幺人梵呗声这样好听?我要好好供养他十万钱。」
  佛陀闻言说:「波斯匿王!很好!不过请你先将十万钱拿出来,放在桌上。」
  波斯匿王:「难道佛陀怕我食言吗?好吧!先拿钱就先拿钱。」
  终于佛陀把呗比丘请了出来。
  波斯匿王一看,大失所望:「我一个钱也不供养他。」
  事实果真如佛陀所料!原来这个呗比丘长得非常难看,很不得人缘。但是答应佛陀的事怎能反悔呢?所以,波斯匿王请问佛陀:「为什幺呗比丘声音这幺好听,而人却长得这幺丑陋?是何因缘果报?」
  佛陀说:「这个比丘,过去世是个负责建寺造塔的官员,但是他不是很喜欢这个工作,所以工程拖得很慢。而其他也负责相同的造塔工作的人,却早巳完成。因为他很不高兴地嫌东嫌西这样的行为而导致今生的果报。」
  常闻有塔的地方,即为有佛,有佛的地方即有舍利,因此供奉佛舍利的地方是下可轻慢诋毁嫌谤的。
  那幺又是怎样的因缘,使他在今生得以有这样好听的声音呢?那是因为他在塔寺建好之后供养大钟、法器,所以感得今生音声了晓的果报。
  佛陀为此曾向呗比丘建议,可以用梵咀弘法,后来大家都称他为呗比丘或妙声比丘、铃声比丘。
  虽然是业障深重,身相不好看的弟子,佛陀仍然教导他;甚至人人唾弃的杀人魔王,佛陀仍然度他出家学道。佛陀愍念一切众生,视一切众生皆如其子罗睺罗,佛陀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的慈悲,正如高山大海,不嫌拣择,又如日月星辰,普照无私。因此,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学佛应该要学习佛陀的智慧、慈悲、心量,要能胸怀众生,包容异己,才能成其伟大;就如彩虹之所以美丽,正因为它能同时包容多种色彩!所以,能够包容别人、成就别人,这是扩大自己、完成自己。


    原典
  贤愚经
  北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无恼指鬘品第四十五
  如是我闻①:
  一时,佛在舍卫国②祇树给孤独园③。于时,国王名波斯匿王④,有辅柑,聪明巨富。其妇怀妊,生一男儿,形貌端正,容体殊绝。于时辅相见儿欢喜,即召相师,令占相之。
  相师看见,怀喜而言:「是儿福相,人中挺特,聪明智辩,有踰人之德。」父闻遂喜,勅为作字。
  相师问言:「儿受胎来,有何异事?」
  辅相答言:「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怀妊已来,倍更异常,心性恭顺,乐宣人德,慈矜苦厄,不喜说过。」
  相师言曰:「此是儿志,当为立字,号阿□贼奇,晋言无恼。」
  儿渐长大,雄壮绝伦,有力士之力,一人敌千,腾接飞鸟,走疾奔马。其父辅相,甚爱念之。
  于是国中,有一婆罗门⑤聪明博达,多闻广识,有五百弟子追逐随学。尔时辅相即将其子,往嘱及之,令其学问。
  婆罗门可之,受持教授。阿□贼奇夙夜勤业,一日谘受胜余终年,□未经久普悉通达。婆罗门师异常待遇,行来进止每与是俱,及诸同学倾意瞻敬。
  尔时婆罗门师妇见其端正,才姿挺邈,过踰人表,怀情色着,爱不去意。然诸弟子与共周回,行止不独,无缘与语,有心不遂,常以叹悒。会有檀越⑥来请其师及诸弟子,三月一时,婆罗门师内与妇议:「我今当行受请三月,当留一人经纪于后。」
  时妇内喜,密自怀计,白婆罗门:「是事应尔,后家理重,宜须才能,可留无恼,嘱以后事。」
  时婆罗门即勅无恼:「我今赴彼檀越之请,后事总多须人料理,卿着亨能,为吾营后。」无恼受教,即住不行,师及徒众引导而去。
  其妇怡悦,欣喜无量,极自庄饰,多作姿媚,与共谈语,娆动其意;无恼志固,无心相从。欲心转盛,实意语之:「我相钦爱,由来有素,但逼众人有怀未发,汝师临去,吾故相留,今既独静。当从我意。」
  无恼晓谢语言:「我梵志⑦法,不淫师妇,若当违犯,非婆罗门。宁交取死,终不为此。」
  于时,师妇望重违心,惭愧瞋愤,复作密计,候师垂至,挽裂衣裳,抓破其面,尘土坌身,惟悴卧地,无所言语。
  时婆罗门师徒俱到,师即入内,见妇色状,即问其故,何缘乃尔。妇垂泣言:「不足问也。」
  时婆罗门重更问之:「汝有何事,当相告语,云何不说?」
  妇啼而言:「汝所钦美阿□贼奇,自汝去后常见侵凌,我适不从,抴裂我衣,怀我身首,汝畜弟子云何乃尔?」
  婆罗门闻,甚怀恚忿,语其妇言:「此无恼者,力敌千人,辅柑之子,种族强盛,虽欲治之,宜当以渐。」诠谋是已,往见无恼,随宜方便而慰喻言:「我去之后,苦汝营劳,又汝前后奉事尽忠,常感汝意,思欲相酬。有一秘法,由来未说,若能成办,直生梵天。」
  无恼长跪,问:「是何事?」
  答言:「若持七日之中,斩千人首而取一指,凡得千指以为鬘饰。尔时梵天⑧便自来下,命终之后定生梵天。」
  无恼闻此,情怀犹豫,复白师言:「此事不应!杀害众生,便生梵天。」
  师又告言:「汝我弟子,岂不信我至要之言!若汝不信,则为义绝,随尔道径,莫复此住。」又更作咒,竖刀在地,说咒已讫,恶心转生。师知其意,即授与刀。
  受刀走外,得人便杀,取指为鬘,人见便号鸯仇魔罗,晋言指鬘。
  周行斩害到七日,头方得九百九十九指。唯少一指,残杀一人,指数便满,人皆藏窜,无敢行者,遍行求觅,更不能得。七日之中,不得饮食。其母怜愍,遣人为致,悉各怀惧,无敢往者。
  其母持食,躬自致往。儿遥见母,走趣欲杀。母时语言:「咄!不孝物,云何怀逆,欲危害我?」
  儿便语言:「我受师教,要七日中满得千指,便当得愿生于梵天。日数已满,更不能得,事不获已,当杀于母。」
  母又语言:「事苟当尔,但取我指,莫见伤杀。」
  于时世尊具遥覩见,知其可度,化作比丘⑨行于彼边。鸯仇摩罗已见比丘,舍母腾跃,走趣规杀。佛见其来,徐行舍去。指鬘极力走不能及,便遥唤言:「比丘小住。」
  佛遥答言:「我常自住,但汝不住。」
  指鬘复问:「云何汝住,我不住耶?」
  佛即答言:「我诸根寂定而得自在,汝从恶师禀受邪倒,变易汝心,不得定住,昼夜杀害,造无边罪。」指鬘闻此,意欻开悟,投刀远弃,遥礼自归。于时如来尔乃待之,还现佛身,光明朗日;三十二相⑩,□着奇妙。
  指鬘见佛光相威仪,以身投地,悔过自责。佛粗说法,得法眼净,心遂纯信,求索出家,佛即可之。
  「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着身。随彼所应,重为说法,心垢都尽,得罗汉道。
  佛即将其还祇陀林。尔时国中,人民之类闻指鬘声,皆各惊怖,人畜怀妊,怖不能生。时有一象不能出子,佛勅指鬘,往说诚言:「我生已来,不杀一人。」
  指鬘白佛:「我由来杀多,云何不杀?」
  佛告之曰:「于圣法中,是为始生。」尔时,指鬘便整衣服,奉教往说如语,寻生皆得安隐。还诣精舍⑾,坐一房中。
  时波斯匿王大合兵众,躬欲往讨鸯仇摩罗,路由祇洹,当往攻击。时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极痤陋,音声异妙,振声高呗,音极和畅,军众倾耳,无有厌足;象马竖耳,住不肯行。
  王怪,顾问御者:「何以乃尔?」
  御者答言:「由闻呗声,是使象马停足立听。」
  王言:「畜生街乐闻法,我曹人类何不往听。」即与群众暂还祇洹。
  到下象乘,解剑却盖,直进佛所,敬礼问讯。彼呗比丘呗声已绝,王先问言:「向闻呗音清妙和畅,情豫钦慕,愿得见识,施十万钱。」
  佛告之曰:「先与其钱,然后可见,若已见者,更不欲与一钱之心。」即将示之。见其形状倍复痤陋,不忍见之,意无欲与一钱之想。
  王从座起,长跪白佛言:「今此比丘,形极短丑,其音深远,声彻乃尔,宿作何行,致得斯报?」
  佛告王曰:「善听着心!过去有佛,名曰迦叶,度人周讫,便般涅盘⑿。时彼国王名机里累,收取舍利⒀欲用起塔。时四龙王化为人形,来见其王,问:『起塔事,为用宝作?为用土耶?』王即答言:『欲令塔大,无多宝物,那得使成?今欲土作,令方五里高二十五里,极使高显可观。』龙王白言:『我非是人,皆是龙王,闻王作塔,故来相问。苟欲用宝,当相佐助。』王欢喜言:『能尔者快。』龙复语言:『四城门外有四大泉,城东泉水取用作墼,成绀琉璃;城南泉水取用作墼,其击成已,皆成黄金;城西泉水取用作墼,击成就已,变成为银;城北泉水取用作墼,其墼成已,变为白玉。』
  「王闻是语,倍增踊跃,即立四监,各典一边。其三监,所作工向欲成;一监慢怠,工独不就。王行看见,便以理责:『卿不用心,当加罚谪。』其人怀怨,便白王言:『此塔太大,当何时成。』王去之后,勅诸作人:昼夜勤作,一时都讫。塔极高峻,众宝晃昱庄校雕饰,极有异观。见已欢喜,忏悔⒁前过。持一金铃,着塔枨⒂头,即自求愿:令我所生音声极好,一切众生莫不乐闻。将来有佛,号释迦牟尼,使我得见,度脱生死。
  「如是,大王!欲知尔时一监作迟,怨塔大者,此比丘是。缘彼恨言,嫌其塔大,五百世中,常极痤陋;由后欢喜施铃塔头,求索好声,及愿见我,五百世中,极好音声,今复见我,致得解脱。」王闻是已,便辞欲退。
  佛问大王:「欲何所至?」
  王白佛言:「国有恶贼鸯仇摩罗,伤杀人民,纵横暴害,今欲率众往攻伐之。」
  佛告王言:「鸯仇摩罗当如今者不能杀蚁,况复余耶?」
  王心念言:世尊已往已降伏之。
  佛告王言:「指鬘今已出家人道,得阿罗汉,诸恶永尽,今在其房,欲见之不?」
  王言:「思见。」即起到其房外;闻指鬘比丘声欬之声,忆其暴恶所伤弥广,怖噼断绝,良久乃稣,还至佛所,以事白佛。
  佛告王言:「不但今日闻彼之声堕地断绝,过去世时闻其音声亦尔断绝。善听,大王!过去久远,此阎浮提⒃有一大国,名波罗捺⒄。尔时国中,有一毒鸟,捕诸毒虫,恒以为食。其形极毒,不可触近,所经历下,众生皆死,树木悉枯。尔时此鸟遇到一林,住一树上,声欬欲鸣。时彼林中,有白象王在傍树下,闻毒鸟声,躃地断绝不能动摇。如是,大王!尔时毒鸟,今指鬘是;时白象王,今王身是。」
  王复白佛:「鸯仇摩罗暴害滋甚,杀尔所人,赖蒙世尊降化修善。」
  佛告王曰:「鸯仇摩罗不但今日杀此多人蒙我降化,过去世时,亦杀此等,我亦降化,乃复思善。」
  王重白佛言:「不审此等先世被害,世尊降化,其事云何?愿为解说。」
  佛告王曰:「善听苦心!过去久远阿僧祇劫⒅,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于时国王,名波罗摩达。尔时国王将四种兵人山林中,游行猎戏。王到泽上,驰逐禽兽,单只一乘独到深林。王时疲极,下马小休。
  「尔时林中,有胖师子,怀欲心盛,行求其偶,困不能得。值于林间,见王独坐,淫意转隆,思欲从王,近到其边,举尾背住。王知其意,而自思惟:此是猛兽,力能杀我,若不从意,傥见危害。王以怖故,即从师子。成欲事已,师子还去。诸兵群从已复来到,王与人众即还宫城。
  「尔时师子从是怀胎,日月满足,便生一子,形尽似人,唯足斑驳。师子忆识,知是王有,便衔担来,着于王前。王亦思惟,自忆前事,知是己儿,即收取养。以足斑驳,字为迦摩沙波陀,晋言驳足。养之渐大,雄才志猛,父王崩亡,驳足继治。
  「时驳足王,有二夫人:一、王者种,二、婆罗门种。时驳足王一日出城,游于园观,勅二夫人:『随我后往,谁先到者,当与一日极相娱乐;其随后者,吾不见之。』王去之后,其二夫人极自庄饰,严驾车乘,一时俱往。到于道中,见于天祠,梵志种者下车作礼,礼已急进,犹随后到。王从本言,而不前之。于是夫人瞋恚烦愤,怨责天神:我由礼汝,使王见薄,若有天力,何不护我?恚恨愤恼,密自怀计:王后还宫,加意奉事,复还待遇,从王求愿,听我国中一日自在。值王偏心,即听可之,出外令人打坏天祠,令平如地,乃还宫中。
  「守天祠神悲苦懊恼,往至宫中,欲思伤害王宫,天神遮不听入。有一仙人住仙山中,时驳足王恒常供养,日日食时飞来人宫,不食肴饍,粗食虫供。偶值一日,仙人不来,天神知之,化作其形,欲来人宫,宫神犹识,不听前人,遥在门外,白王求通。王闻仙人在外索现,怪其所以,急勅听人。
  「是时宫神闻王有教,即休不遮,径前得入,坐于仙人常坐之处,办如常食,以用供养。时化仙人不肯就食,即语王言:『此食麤恶,又无肉鱼,云何可噉?』王即白言:『大仙自来恒食清素,故令不办肉鱼肴饍。』化仙又告:『自今已后莫设麤供,但肉为食。』即如语办,食已还去。
  「后到明日,旧仙飞来,为设肴饍种种诸肉,仙人瞋恚,怨愤于王。王言:『大仙!昨日勅如是作。』仙人语言:『昨日有患,断食一日,不来是间,谁语汝曹?但相轻试,故复尔耳,令王是后十二年中恒食人肉。』作是语竞,飞还山中。
  「是后厨监忘不办肉,临时无计,出外求肉,见死小儿肥白在地,念且称急,即却头足,担至厨中,加诸美药,作食与王。王得食之,觉美倍常,即问厨监:『由来食肉未有斯美,此是何肉?』厨监惶怖,腹拍王前,『若王原罪,乃敢实说。』王答之言:『但实说之,不问汝罪。』厨监白王:『先日有缘,不及觅肉,得死小儿以称时要,不意大王乃当觉之。』王言:『此肉甚美异常,自今已往如是求索。』厨监白王:『前者偶值自死小儿,更求叵得。』其作食者,畏惧国法。王又语言:『汝但密取,设有觉者,断处由我。』厨监受教,密捕得之,日日供王。
  「于时城中人民之类,各各行哭云亡小儿,展转相问,何由乃尔。诸臣聚议,当试微伺,即于街里处处安人,见王厨监拒他小儿,伺捕得之。缚将诣王,具以前后所亡事白,王闻是语,默然不答。三重白王:『今捕得贼,罪□彰露,事当断决,云何默然?』王乃答言:『是我所教。』诸臣怀恨,各自罢去,于外共议:『王便是贼,食我等子,噉人之王,云何共治?当共除之,去此祸害。』一切同心,咸共齐谋。
  「城外园中有好池水,其王日日至彼洗浴,诺臣储兵安伏园中,王出洗浴已到池中,伏兵一时周匝四合,即围其王,当取杀之。王见兵集,惊怖问言:『汝等何故,而围逼我?诸臣答言:『夫为王者,养民为事,方临厨子杀人为食,众民呼嗟,告情无处,不任苦酷,故欲杀王。』王语诸臣:『我实无状,自今已后,更不复为,唯见恕放,当自改厉。』诸臣语曰:『终不相放!正使今日天雨黑雪,令汝头上生黑毒蛇,犹不相听,不须多云。』
  「时王驳足闻臣语已,自知必死,得脱无路,即语诸臣:『虽当杀我,小缓须臾,听我小住。』诸臣缓置。王即自誓:『我身由来所修善行,为王正治,供养仙人,合集众德,回令今日我得变成飞行罗刹。』其语已讫,寻语而成,即飞虚空,告诸臣曰:『汝等合力,欲强杀我,赖我大幸,复能自拔。自今已后,汝等好忍,所爱妻儿我次当食。』语讫飞去,止山林间,飞行搏人,担以为食,人民之类恐怖藏避。
  「如是之后,杀噉多人,诸罗刹辈附为翼从,徒众渐多,所害转广。后诸罗刹白驳足王:「我等奉事,为王翼从,愿为我曹作一宴会。』时驳足王即许之言:『当取诸王令满一千,与汝曹辈以为宴会。』许之已讫,一一往取,闭着深山。已得九百九十九王,残少一人,其教未足。诸王念言:我曹穷急,当何所趣?若其捕得须陀素弥,须陀素弥有大方便,能济我等。作是计已,白罗刹王:『王欲作会,极令有异,纯取诸王不用凡细,须陀素弥甚有高德,若能得来,王会乃好。』罗刹王言:『有何高德?』即时飞腾,往欲取之。
  「值须陀素弥将诸采女,晨欲出城至园洗浴,道见婆罗门,从其乞匂。王语婆罗门:『待我洗还,当相布施。』王既到园,入池中洗,时罗刹王飞空来取,担到山中。须陀素弥愁忧悲泣,时驳足王而问之曰:『闻汝名德殊胜第一,大丈夫志,当任穷达,云何特愁,啼如小儿?』须陀素弥白罗刹王:『我不爱身贪惜寿命,但念生来未曾妄语,朝出宫行,见一道士,当车驾前,从我乞匂。我许洗还,当相施与。出值大王担我至此,念今妄语违失诚信,是以故愁,非惜身也。愿见哀憨,假我七日,施彼道士,当归就死。』
  「驳足闻是,而语之言:『汝今得去,宁当自还来就死耶?』即复问言:『正使不还,我自能得。』寻放令去。王还到国,道士犹在,欢喜供养,施婆罗门。时婆罗门见王不久欲还就死,惧其恋国,而有愁忧,即为其王而说偈言:
  劫数终极,干坤洞然,须弥巨海,都为厌炀,
  天龙人鬼,于中彫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
  生老病死,轮转无际,事与愿违,忧悲为害,
  欲深祸重,疮疣无外,三界都苦,国有何赖?
  有本自无,因缘成诸,盛者必衰,实者必虚,
  众生蠢蠢,都如幻居,三果皆空,国土亦如。
  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眼宝养,以为乐车,
  形无常主,神无常家,形神尚离,岂有国耶?
  「时须陀素弥闻说此偈,思惟义理,欢喜无量,即立太子自代为王,与诸臣别,当还赴信。诸臣同声,白于王言:『愿王但住,勿忧驳足,臣等思计,设备防虑,锻铁为舍,王且在中,驳足虽猛,何所能耶?』王告诺臣并诸人民:『夫人生世,诚信为本,虚妄苟存,情所未许。宁就信死,不妄语生。』复为种种说诚信之利,广为分别虚妄之罪。诸臣悲咽,一更无言。王起出城,一切皆送,□慕道次,断绝复稣,王晓喻讫,涉道而去。
  「时驳足王自思惟言:须陀素弥今日应来,坐于山顶,遥候望之。见其顺道径来越已,既到见之,颜色怡悦,欢喜解释,踰过于旧。罗刹王问:『快能来到,人生于世,靡不惜寿,汝今当死,欢喜倍常,还到本国,获何善利?』须陀素弥答言:『大王!宽恩假我七日布施,得遂诚言,又闻妙法,心用闻解,当如今日,志愿毕足,虽当就死,情欣犹生。』驳足王言:『汝闻何法?试为吾说。』须陀素弥为说本偈,复更方便广为说法,分别杀罪及其恶报,复说慈心不杀之辐。驳足欢喜,敬戴为礼,承用其教,无复害心,即放诸王,各还本国。
  「须陀素弥即收兵众,还将驳足,安置本国。前仙人誓十二年满,自是已后,更不噉人,遂还霸王,治民如旧。如是,大王!欲知尔时须陀素弥王⒆者,今我身是;驳足王者,今鸯仇摩罗是;尔时诸人十二年中,为驳足王所食噉者,今此诸人为鸯仇摩罗所杀者是。此诸人等,世世常为鸯仇摩罗之所杀害,我亦世世降之以善。我念过去为凡夫时,化令不杀,况我今日成为如来,众德普备,诸恶永息,岂复不能降化之耶?」
  王复白佛:「今此诸人宿有何绿,乃常世世为其所杀?」
  佛告王曰:「善谛听之。乃往过去久违劫中,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于时国王名婆罗摩达,王有二子,各有雄才,端正殊妙,王甚爱念。于时,小者心自念言:设我父崩,兄当继治,我既年小,无望国位,生于一世已不作王,处世何为?不如幽静以求仙道。作是念已,往白父王:『贪慕深山,求于仙道,愿见听放,得遂所志。』如是殷憨,志不可夺。父便听之,即放入山。
  「去经数年,父王崩亡,其兄继位统领人民,兄治不久,遇疾命终,未有子嗣,更无继绍。诸臣集议,摩知所归,有一臣言:『王有小子,前启大王,入山学仙,当还往迎,以续王位。』诸臣喜曰:『定有此事。』即相率合,入山请唤。到以情状,具白其意:『唯愿垂怜,抚接我国。』仙人答言:『此事可畏,我此静乐,永无忧患,世人凶恶,心好相斩戮,若我为王,傥见圆害,今甚乐此,不能为也。』诸臣重白:『王崩绝嗣,更无绍继,唯有大仙是王之种,国土人民不得无主,唯愿垂愍,愿意临覆。』如是致诚殷懃求请,其意不忍,遂与还国。
  「仙人少小不习欲事,既来治国,渐近女色,淫事已深,奔逸放荡,晨夜耽荒不能自制。遂勅国中一切诸女,欲出行时,要先从我,尔乃然后听往从夫。及诸国中端正妇女,人其意者,皆悉凌辱。
  「时一女人,于道陌上,多人众中,倮形立溺,人悉惊笑,来共呵之:『汝何无羞,乃至若是?』女即答言:『女于女中,有何羞耻?汝等立溺,既亦不羞。我汝不异,有何羞耻?』诸人答言:『是语何谓?』女复言曰:『唯王一人是男子耳,一国妇女皆被其辱,汝等若男,当令尔耶。』于是诸人更相慙愧,便共谈论,如此女言,实足其理,阴持女言转密相语,同心合谋,欲共图王。
  「城外园中有清凉池,王恒前后至池洗浴,诸臣民辈安伏园中,值王出洗,伏兵悉出,周匝围遥,逼取欲杀。王乃惊曰:『欲作何等?』诸臣白言:『王为正治,淫荒过度,坏乱常俗,污辱诸家,臣等睹见,不能堪忍,故欲除王,更求贤能。』王闻遂惊,语诸臣言:『我实不是,负累汝等,请自改厉,更不敢尔,愿见宽放,与民更始。』诸臣复语:『正使今日天雨黑雪,顶生毒蛇,终不相放,奚须多云。』
  「王闻是已,自知必死,瞋恚感愤,语诸臣言:『我本在山,无豫世事,状就见逼,以我为王,未有大失,同心图我。我今单弱,无力自拔,誓当来世,当常杀汝,垂当得道,犹不相置。』虽作是誓,犹故杀之。
  「如是,大王!欲知尔时仙人王者,今鸯仇摩罗是;尔时臣民同心杀王者,今此诸人为鸯仇摩罗所杀者是。从彼已来,常为所杀,乃至今日犹害此等。」
  时王长跪,复白佛言:「指鬘比丘杀此多人,今已得道,当受报不?」
  佛告大王:「行必有报,今此比丘在于房中,地狱之火从毛孔出,极患苦痛,酸切叵言。」于时如来欲令众会知作恶行必有罪报,勅一比丘:「汝持户排,往指鬘房,刺户孔中。」比丘即往,奉教为之,排入户内,寻时融清。
  比丘惊愕,还来白佛,佛告比丘:「行报如是。」王及众会,莫不信解。
  尔时阿难长跪白佛:「鸯仇摩罗宿有何庆,身力雄壮,力士之力,健捷轻疾,走及飞鸟,复得值佛,越度生死?唯愿垂哀,为众会说。」
  佛告阿难:「汝等善听。乃往过去迦叶佛⑩时,有一比丘为僧执事,将憎人畜,载致谷米,道中逢雨,隐避无处,谷米囊物悉被浇浸。时彼比丘思欲疾过,力少行迟,无方从意,心怀悒迟,即立誓言:愿我后生,力敌千人,身轻行速,走疾飞鸟,将来有佛释迦牟尼,使我得见永脱生死。如是,阿难!尔时执事比丘者,今鸯仇摩罗是。由彼世时出家持戒,因营僧事立愿之故,自从是来,世世端正,猛力轻疾,悉如其愿。复遇见我,得度生死。」
  尔时阿难及诸比丘,王及臣民,一切会者,闻佛所说因缘行报,皆悉感厉,思惟四谛,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有种辟支佛善根本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或有得住不退转者,皆护身口,克心从善,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释

  ①如是我闻:梵语evammayasrutam,巴利语evammeSutam。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佛陀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的阿难(梵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之佛陀的言行教说;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佛陀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
  ②舍卫国:舍卫,梵名Sravasti,巴利名Savatthi.为中印度古王国名。因此城多出名人,多产胜物,故称闻物国。本为北憍萨罗国(梵uttara—Kosala)之都城名,为别于南憍萨罗国(梵Daksina—kosala),故以都城代称。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统治此国。此为佛陀出生之地,佛陀为报生地之恩,多住于此,前后居止十五年,较住于其他诸国长久。
  ③祇树给孤独园:梵名Jetavana-anathapindaSYarama。印度佛教圣地之一,位于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之南。略称祇园或祇树、祇园精舍、祇洹精舍、祇陀林、逝多林。意为松林、胜林。「祇树」乃祇陀太子所有树林之略称;「给孤独」即舍卫城长者须达之异称,因长者夙怜孤独,好布施,故得此名。盖此园乃须达长者为佛陀及其教团所建之僧坊,精舍建于祇陀太子之林苑,以二人共同成就此一功德,故称祇树给孤独园。佛陀曾多次在此说法,为最着名之遗迹,与王舍城之竹林精舍并称为佛教最早之两大精舍。
  ④波斯匿王: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生于佛陀时代。初极凶残无道,后蒙佛陀教化,笃信佛法,并成为佛教僧团的大护法。兼领有迦尸国,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强国。
  ⑤婆罗门:梵语brahmana,意译为净行、梵行、承习,又作梵志、婆罗门种。指婆罗门教僧侣及学者之司祭阶级,为印度四姓中之最上位,学习并传授吠陀经典,掌理祈祷、祭祀,为神与人间之媒介。自称由梵天之口而生,故独取梵之名。
  ⑥檀越:梵语danapati。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意译施主、檀那主,简称檀那。
  ⑦梵志:梵语brahmana,音译为婆罗门、梵士,为一切外道出家者之通称。《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说,若有承用外道法者,亦名梵志。
  ⑧梵天:梵名Brahma。音译婆罗贺摩、没罗含摩、梵摩。意译清净、离欲。印度思想将万有之根源「梵」,予以神格化,为婆罗门教、印度教之创造神,与湿婆(siva)、毗湿奴(梵visnu)并称为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之三大神。
  ⑨比丘:梵语bhiksu,巴利语bhikkhu之音译。又作苾刍、苾蒭。意为乞士、乞士男、除士、薰士、破烦恼、除馑、怖魔。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为出家五众之一。
  ⑩三十二相:指转轮圣王及佛的应化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种殊胜容貌及微妙形相。根据经典记载,每行百善乃得一相,称为「百福庄严」。
  ⑾精舍:寺院的别称,意为精链修行者所居住的房舍。
  ⑿般涅盘:梵语parinirvana,指烦恼断尽而臻于智慧圆满的觉悟之境,也就是超越生死的悟界,为佛教终极的实践目的。
  ⒀舍利:修道者死后焚烧所遗的骨头,此乃戒定慧薰修所成,甚难可得。一般指佛陀的遗骨,称为佛舍利。安置佛舍利的宝塔,称为舍利塔。
  ⒁忏悔:谓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忏,为梵语Ksama(忏摩)之略译,乃「忍」之义,即请求他人忍罪;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追悔过去之罪,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以达灭罪之目的。乃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
  ⒂枨:音彳上,门的两旁长木。
  ⒃阎浮提:「阎浮」乃树名,「提」为洲之意;此洲盛产阎浮树,故名阎浮提。为须弥山四大洲之南洲,故又称南阎浮提、南瞻部洲,为我们所居住的人间世界。据《俱舍论》载,四大洲中,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
  ⒄波罗捺:梵名Varanasi。中印度古王国。又称波罗奈斯国,旧称伽尸国,近世称为贝那拉斯,即今之瓦拉那西(Varanasi)。此国都城临西殑伽河,城西北之鹿野苑,即佛陀成道后最初教化五比丘之地。尔后,佛常游化至此教化众生,系六大说法处之一,今城内有数以千计之印度教寺庙,其中有着名之金寺。
  ⒅阿僧祇劫:阿僧祇,梵语asamkhya,意为无量数、无央数;劫,为极长远之时间名称,有大、中、小三劫之别。
  ⒆须陀素弥王:梵名Srutasoma,巴利名Sutasom。释尊于因位为国王修菩萨行时之名。又称修陀素弥王、须陀须摩王、须陀摩王。意译作普明王。
  ⒇迦叶佛:梵名KasyapaBuddha。又作迦叶波佛、迦摄波佛、迦摄佛。意译作饮光佛。乃释迦牟尼佛以前之佛,为过去七佛中之第六佛,又为现在贤劫千佛中之第三佛。传说为释迦牟尼佛前世之师,曾为释迦牟尼佛授记将来必定成佛。


    题解
  阿含,梵语agama,巴利语同,又作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阿鋡。意译作法本、净教、归、法归、法藏、藏、教法、传教、趣无、教、传、来。「法归」者,据东晋僧肇大师解释为:「法归者,盖是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其为典也,……道无不由,法无不住。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又释作「传教」者,因阿含意指所传承的教说,或传承佛陀教法的圣典。
  
    阿含经的由来

  原始佛教时代,佛弟子及信者往往将所听闻的教法,用诗或简短散文的形式,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记忆传承。由于佛弟子各人领纳的不同,而各有其相异的思想,因此至教团确立时,如何将佛陀的教说作一整理、统一,实属必要之事。在经过历次的结集后,佛陀的教说渐次充实完备,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而终至成为圣典。
  阿含经的成立时期
  关于阿含经成立于何时,应就佛典结集的次第而论:
  1佛陀入灭后,第一个夏季,五百阿罗汉会聚于王舍城外的七叶岩,以大迦叶为上首,举行第一次结集,由阿难诵出法(经),优婆离诵出律,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五百结集」。《阿含经》的渊源,即导源于此时。
  2佛陀入灭百年顷,七百比丘会聚于毗舍离城,以耶舍为上首,举行第二次结集。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主,这就是着名的「七百结集」。
  3佛陀入灭后二三六年顷,也就是阿育王时期,在华氏城以目键连子帝须为上首,举行第三次结集,至此三藏教法始告完成。
  4佛陀入灭后四百年,在迦腻色迦王护持之下,于迦湿弥罗国以胁尊者、世友为上首,举行第四次结集,此次结集以论释三藏为主。
  综上所述,《阿含经》于第一结集时诵出,于第二结集以后,即公元前三世纪前后,为《阿含经》正式成立的时期。
  南傅五阿含与北傅四阿含之比较
  佛陀入灭后一百年,原始佛教的统一教团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其后复细分为小乘二十部,各部派均各有其独自传承的经藏。依现今资料显示,当时至少有南方上座部、有部、化地部、法藏部、大众部、饮光部、经量部等所传的经典存在。然至今日,仅有南方上座部的经典完全保存下来,计有五部,是以巴利语书写,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这就是南传五部,又称南传五阿含。
  至于北传方面,则汇集其他诸部片断的经典,成立《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等四阿含,是以梵文书写,这就是北传四阿含。其中南传的《长部》、《中部》相当于北传的《长阿含》、《中阿含》,《相应部》相当于《杂阿含》,《增支部》相当于《增一阿含》。
  至于为何要冠「长」、「中」、「杂」、「增一」等字呢?据《五分律》记载:「迦叶如是问一切修多罗已,僧中畅言,此是长经,今集为一部,名《长阿含》;此是不长不短,今集为一部,名《中阿含》;此是杂说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说,今集为一部,名《杂阿含》;此是,从一法增至十一法,今集为一部,名《增一阿含》。」所以可以说,这种分类是按经文篇幅的长短,所作的大致区分。
  此外,因南传五部以巴利文书写,较接近佛世所用的俗语,所以一般以为南传比北传更富于原始色彩,因此近世学者于原始资料的采证上,多喜用巴利文圣典来对照研究。
  传统上,中国佛教学者,尤其是大乘佛教学者,往往将《阿含经》视为小乘经典,所以在中国、日本的佛教教理史上向来未被重视。直至近世欧洲诸国加以研究,自一八二○年代始渐受重视,而确认《阿含经》并非仅是小乘经典,乃是原始佛教的经典,其内容包含佛陀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实践的方法纲目等,具有多重意义及价值。因此梁启超先生特别指出:「真欲治佛学者,宜有事于阿含。」
  今就北传四阿含分别介绍如次:
  
    一、杂阿含经

  ㈠译者简介:
  《杂阿含经》,五十卷,刘宋求那跋陀罗(公元三九四——四六八年)译。师为刘宋译经僧,中印度人,原属婆罗门种姓。幼学五明诸论,广研天文、书算、医方、咒术等学。后读《杂阿毗昙心论》而崇信佛法。出家后先习小乘,后转学大乘教法,博通三藏,深研《大品般若经》、《华严经》等诸经,进而读诵宣讲,并以佛法劝化父母归信佛教。
  南朝刘宋元嘉十二年(公元四三五年),师经由海路至广州,文帝遣使迎入建康(南京)祇洹寺,从事译经工作。与慧严、慧观等师招集义学侩,译出《杂阿含经》。后又译出《DA法鼓经》、《胜鬘经》、《楞伽经》等。师所译经典共计五十二部一三四卷。刘宋大明七年(公元四六三年),师奉敕祈雨而感得甘霖普降,帝赏赐甚丰。一生历经文帝、孝武帝、明帝三朝,历朝皆归向推崇之,对内事、外事多有贡献。师广演大乘教法,译经弘化,世称「摩诃衍」。
  
    ㈡名称由来舆意义:

  《杂阿含》,意思是传来的事相应圣教集,也就是以「事类相应」结集佛陀的教法。「相应」意指「结合」或「归纳」,也就是将述说同类旨趣的经典,经过归纳而编集在一起,如阴相应、六入处相应、界相应等。
  关于《杂阿含》名称的由来,除前文所述据《五分律》卷三十所载外,《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亦载说,以汇集文句之杂者,故称《杂阿含》。另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杂阿含》是阐明诸禅定,为坐禅人所必修习的法门。又《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载,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故称《杂阿笈摩》(《杂阿含》)。
  
    ㈢性质分类:

  本经是汉译四阿含中最大的一部,也是四阿含中最早成立者。依性质而区别,全经可分为三大部类:
  第一部分:是「修多罗」,内容为蕴、处、缘起、食、谛、界、念住等道品。
  第二部分:是「祇夜」,以偈颂问答而说法。
  第三部分:是「记说」,是佛陀及诸弟子所说,分别编于各卷之中。
  本经保存了原始佛教的风貌,其中虽然含有后代的编纂,但绝大部分皆为早期结集者。本经的法句大多简明,在实践上的修行法门,列有念住、蕴、界等道品。经由佛陀及弟子对话中,显现出四双八辈的差别,依八众而说「众相应」,使在家、出家、男女老少、诸大弟子等都能领受法益。
  
    ㈣本经的重要性:

  l《杂阿含》所集录的诸经,大都极为简短,内容具体,教法具教诫性,是佛教教理、经说的母体。
  2是现存四阿含中最早出的经典。
  3是研究佛学的基础。
  
    ㈤本经的特色:

  l本经概括了佛陀成道至涅盘间的一代时教。
  2佛陀的讲说方法,毫无夸张虚饰,有时为了考查弟子们是否充分理解其教法,屡屡以问答方式垂询弟子。因此,本经大致保存了人间佛陀的教学原貌,捧读之际,亲切犹如释尊现前。
  3本经记录人间佛陀往来各地,解答教内、教外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生活的各种问题,可以做为现代人建立正确「人生观」的借镜。
  4从本经可以认识佛陀的本来面目。
  5由本经可以把握佛陀的教、理、行、果的本义。「教」,是一切事相应教、五蕴、六处、无量界、现世安乐法、后世安乐法、涅盘法等。「理」,是法印、缘起、四谛等。「行」,是四预流支、三学、三十七道品等。「果」,是随信行、随法行、四向、四果、辟支佛、菩萨、佛陀等。
  本经现存本由于内容不完整,且次第紊乱、脱落,加以经文生涩难懂,近代学者遂重新整理本经。目前有佛光出版社的《杂阿含经》,及印顺导师的《杂阿含经论会编》两种新本。佛光版《杂阿含》采用新式标点,段落分明,着重巴利本、汉译异译本的对照,重新勘定卷数的次序,于每小经皆列有经意解说,经文难懂不明处也列有巴利文或译成中文。此外,校勘严谨、注解详备、索引齐全,都是该版的特色。印顺导师的《杂阿含经论会编》则以《杂阿含经》与《瑜伽师地论》相对照为最大特色,另又采取印度旧例,以内容分类,而舍除汉译经分卷的传统,共成七诵五十一相应。
  此外,现存《杂阿含经》中的卷二十三、二十五两卷中的《阿育王因缘经》、《法灭尽相经》、《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缘经》等三经,相当西晋安法钦所译之《阿育王传》,粱代僧伽婆罗所译之《阿育王经》。所以此三经,应即为《无忧王经》,梁代自经义内容而言,实不宜编入《杂阿含经》中。因此我国两种新编之《杂阿含经》皆将此三经自《杂阿含经》中删除,唯佛光版仍将之编列于附录之中,以供读者参考。本经所载首尾具足的小经经数,约一千三百经。日本《大正藏》将各经一一编列经号后,所得的一三六二小经即是包含上述的卷二十三、二十五两卷。佛光版《杂阿含经》删除《阿育王因缘经》等三经,实得一三五九经,并依部帙的重整而新编经号。
  本经的汉译异本有二种,即《别译杂阿含经》十六卷及《杂阿含经》一卷,另有别生经多种。
  另以巴利文书写的南传《相应部》原文,陆续有英译、德译、日译等译本译出。另《相应部》中有五世纪锡兰佛教大论师佛音(巴Buddhaghosa)的注释Saratthappakasini,于一九二四年由毗亚提沙(W·piyattisa)出版。
  近时于我国新疆地方发现的梵文残卷中,有相当于汉译《杂阿含经》的断片。日本学者渡边海旭、冈教邃等,皆曾就此梵文残简加以研究,而发表诸多论文。另于西藏大藏经中,收有相当于汉译《杂阿含经》的单经。
  本经今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册、《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高丽藏》第十八册、《碛砂藏》第十八册、《龙藏》第四十八~五十册、《□正藏》第二十三、二十四册。
  

    二、中阿含经

  ㈠译者简介:
  《中阿含经》,六十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师罽宾国人,俗姓瞿昙,故又称瞿昙僧伽提婆。为有部毗昙学大家,亦是东晋时来我国广译有部论典的名僧。学通三藏,尤擅长《阿毗昙心论》,常诵《三法度论》。前秦建元年中(公元三六五——三八四年),远来长安。时道安大师主持译出的《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即请师与僧伽跋澄、昙摩难提共宣梵文。后昙摩难提曾译出《中阿含经》及《增一阿含经》,文义颇多差谬,而当时僧界硕彦道安大师亦已示寂,又值关中大乱,故欲修正而未果。后数年,关东清平,师与法和暨门徒,东游洛阳,四、五年间,研讲阿含等经,遂通晓华语,更译出《阿毗昙心》及《鞞婆沙》等论,并改定先出之众经。未久,姚兴立于关中,法事甚盛,法和遂入关中,师应慧远之请,渡江登庐山。东晋太元年中(公元三七六——三九六年)于般若台译出《阿毗昙心论》四卷及《三法度论》二卷。隆安元年(公元三九七年)游建业,颇受晋室王公及风雅名亡崇信。时琅琊王司马珣素来荷持正法,曾建立精舍,广招学众。师既来,王即延请,乃于精舍宣讲《阿昆昙》,名僧毕集,众皆悦悟。是年冬,王招集京都义学沙门慧持等四十余人,更请师重译《中阿含经》。计其所译经典约百余万言,道化声誉颇高,自东汉安世高以来,无出其右者,后不知所终。
  
    ㈡名称由来舆意义:

  据《分别功德论》卷一载,中者,是不大不小,不长不短,事处中适之义。因此,所谓《中阿含》就是篇幅中等的圣教集。
  又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中阿含》是佛陀为利根众生说示诸种深义,为学问者所习。
  
    ㈢本经的特色:

  全经共有五诵,十八品,二二二经。内容以叙述佛陀及诸弟子所说的教法为主,其间亦含有佛陀对弟子、异学、王者、居士等的教诫。其特色有三:
  l本经以僧伽比丘为重。
  2本经是法义的阐明。
  3本经是修多罗胜义的延续。
  北传《中阿含》计有汉译、日译、藏译、梵本数种。本经今收录于《大正藏》第一册、《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高丽藏》第十七、十八册、《碛砂藏》第十七册、《龙藏》第四十六、四十七册、《□正藏》第二十二、二十三册。
  

    三、长阿含经

  ㈠译者简介:
  《长阿含经》,又作《长阿鋡经》。二十二卷。后秦弘始十五年(公元四一三年)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佛陀耶舍,东晋译经家。罽宾国人。十三岁出家,至十五岁,日诵经二三万言,二十七岁始受具足戒。常以读诵为务,专精不怠,博通大小乘。鸠摩罗什游学时,曾师事之。后应罗什之请,于姚秦弘始年间(公元三九九——四一五年)至长安,协助罗什译出《十住经》,其后译出《四分僧戒本》、《四分律》,并译《长阿含经》,由竺佛念传译,道含笔受。所译经典凡四部,八十四卷。师为赤髭,又善解《毗婆沙》,故时人称「赤髭毗婆沙」,又为罗什之师,故有「大毗婆沙」之称。
  竺佛念,东晋僧。凉州(甘肃武威)人。幼岁出家,志业清坚,于讽习众经外,并兼习外典。苻秦建元年间(公元三六五——三八四年),僧伽跋澄与昙摩难提等来到长安,受赵正之请,跋澄翻译《婆须蜜所集论》,难提翻译《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增一阿含经》、《中阿含经》等,其时师即担任传语的职务。
  据《梁高僧传》卷一载,师于姚秦弘始年间(公元三九九——四一五年)译出《菩萨璎珞经》、《十住断结经》、《出曜经》、《菩萨处胎经》、《中阴经》等五部,誉为苻、姚时期的译经宗师。
  
    ㈡名称由来与意义:

  本经是纂辑阿含经典中篇幅较长的经典而成。关于其名称的由来,据《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等载,是以长经的总集,故有此名;又《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破诸外道,是为《长阿含》;《分别功德论》卷一则谓,长者,乃说久远之事,意即历劫而不绝。
  
    ㈢本经的特色:

  本经的特色在于着重社会的教化,并由破斥当时的婆罗门与外道,及摄化诸天、魔、梵之中,表彰了佛陀的超越崇高,佛法的究竟。
  在南传五部中,《长部》相当于本经。汉译《长阿含》的别生经,有《七佛经》等二十余部。
  今收录于《大正藏》第一册、《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高丽藏》第十七册、《碛砂藏》第十七册、《龙藏》第五十册、《□正藏》第二十四册。
  

    四、增一阿含经

  ㈠译者简介:
  《增一阿含经》,又作《增壹阿含经》。五十一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同前《中阿含经》的作者。
  
    ㈡名称由来舆意义:

  关于本经名称的由来,据《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所载,本经是依法数的次第,自一法顺次增至第十一法而分类辑成,故称增一。
  又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增一阿含》是佛陀为诸天、世人随时说法,总集而成。全经共分五十二品,四七二经。初设序品,叙述阿难传诵、本经结集、优多罗受法的因缘等;次则依增数法将各小经分类辑集。
  
    ㈢本经的特色:

  l依增一法的数持诵佛法,方便忆念,亦便于教化。
  2本经有大乘菩萨道的思想。
  3人间佛陀的阐扬。
  4空义的发挥。
  5有他方恒河沙佛土的思想。
  6书写、供养经典的提倡。
  北传《增一阿含》计有汉译、日译、藏译、梵本数种。第一译的《增一阿含》,由昙摩难提译出,今已失传。西藏大藏经中,有数经相当于汉译的《增一阿含》。近时于我国新疆地方发现的梵文残卷中,也有数经相当于汉译的《增一阿含》。由法贤等译,别出单经计有二十余种。另外,日译的《国译一切经》亦收有本经。
  本经今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册、《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高丽藏》第十八册、《碛砂藏》第十七、十八册、《龙藏》第四十七、四十八册、《□正藏》第二十三册。注疏有《分别功德论》五卷。

TOP

续 2





                                
                                   杂阿含·第一一五○经


  
    概说

  l杂阿含·第一一五○经
  本经内容极具人情味,主要叙述佛陀如何教授过于肥胖的波斯匿王减肥的故事:
  有一天波斯匿王来到祇树给孤独园向佛陀请益。佛陀见他气喘汗流的样子,便说:「大王啊!你的身体太过肥胖了!」
  波斯匿王很泄气的回说:「是啊!世尊!我也常以此身肥胖而感到羞耻苦恼。」
  于是佛陀便慈悲的以一首偈语来教示波斯匿王减肥之法: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意思是说,每当吃饭时食量要能自我节制,不要吃得过饱,如此身体便可轻安,而且肠胃消化良好,身体也会健康长寿。
  当时,有一位名叫□多罗的少年也在座中,波斯匿王便问他说:「你能将佛陀刚才所说之偈语,在我每餐进食之时,为我诵念吗?如果你能够做到的话,我就赏赐你金钱十万,并常常供给食物。」
  □多罗欢喜回答:「当依佛所说偈为王念诵。」波斯匿王便欢喜信受,向佛陀作礼而去。
  □多罗知道波斯匿王已离去,便至佛陀座前,恳请传授佛所说偈,佛陀即教他在波斯匿王每次进食时念诵:「大王!如佛、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所知所见而说这偈子:『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多罗如是实行一段时日过后,波斯匿王果然减肥成功,身体瘦长,容貌端正,行止轻便。因此特至楼阁上,面向佛陀的住处,合掌胡跪恭敬的再三称谢言:「皈依恭敬的佛陀!由于信仰您,奉行您的慈教,使我现世、来世皆得利益,而此皆因饮食知节量的缘故啊!」
  这是一则饶富趣味的故事,反观当今世界上,过于肥胖而厌恶肥胖、羞耻苦恼于肥胖的人更是与日俱增,于是所谓的「瘦身美容中心」以及「减肥药」便在世界上大行其道。然而此种专以花钱而又仰赖他力的减肥法,实不如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所说之法来得省钱省力有效。
  「饮食知节量」,其实在佛教行门中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所谓「密护根门」,也就是要紧密的守护我们的六根之门,不让六根随处攀缘外境,而造作各种的身、口、意业。当然对于舌根的贪味也要谨慎防护,要知时知量,因此若把佛弟子饭前诵持的食存五观: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为成道故,应受此食。
  拿来做吾人饭前诵持的警语,则不失为一帖省钱又省力,却是效果极佳的减肥良方。
  
    原典

  杂阿含·第一一五○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①。
  时,波斯匿王②其体肥大,举体流汗,来诣佛所,稽首③佛足,退坐一面,气息长喘。
  尔时,世尊④告波斯匿王:「大王身体极肥盛!」
  大王白佛言:「如是,世尊!患身肥大,常以此身极肥大故,惭耻厌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时,有一年少,名□多罗,于会中坐。时,波斯匿王告□多罗:「汝能从世尊受向所说偈,每至食时,为我诵不?若能尔者,赐金钱十万,亦常与食。」
  □多罗白王:「奉教当诵!」
  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多罗知王去已,至世尊前,受所说偈,于王食时,食食为诵,白言:「大王!如佛、世尊、如来⑤、应⑥、等正觉⑦所知所见,而说斯偈: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妥消而保寿。」
  如是,波斯匿王渐至后时,身体月庸细,容貌端正。处楼阁上,向佛住处合掌恭敬,右膝着地,三说是言:「南无⑧敬礼世尊、如来、应、等正觉,南无敬礼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与我现法利益、后世利益、现法后世利益,以其饭盒知节量故。」
  
    注释

  ①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国,即舍卫城,乃北憍萨罗国首府。相当于今尼泊尔南境。祇树给孤独园,又称「祇园精舍」,为佛陀道场之一。佛陀成道后,舍卫城一富商给孤独,用大量金钱购置了波斯匿王的太子祇陀的花园,建造精舍,赠予佛陀,作为说法场所。而祇陀太子仅出卖花园地面,又将园中树木奉献给佛陀。因此以两人之名名此精舍,称为「祇树给孤独园」。
  ②波斯匿王:梵语Prasenajit。意译胜军王、胜光王、月光王、明光王。为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住舍卫城,为释尊教团之拥护者,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强国。
  ③稽首: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着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着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着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
  ④世尊:如来十种名号之一。即为世出世间最尊贵者之意,亦指世界中之最尊者。梵语bhagavat,音译作婆伽婆、婆伽梵,亦直译作有德、有名声等。即「富有众德、众佑、威德、名声、尊贵者」之意。
  ⑤如来:梵语tathagata,巴利语同。音译作多陀阿伽陀。又作如去。为佛十种名号之一。即佛之尊称。佛陀即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
  ⑥应:即应供。梵arhat或arhant,巴利语arahat或arahant。音译作阿罗汉、阿罗诃。为佛十种名号之一。指断尽一切烦恼,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尊敬者。
  ⑦等正觉:梵samYak—sambodhi,巴利语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
  ⑧南无:梵语namas,巴利语namo。又作那谟、那摩等。意译作敬礼、归敬、归依、归命、信从。原为礼拜之意,但多使用于礼敬之对象,表归依信顺,含救我、度我、屈膝之意。

  


                                      中阿含·佛说离睡经
  
    概说

  2中阿含·佛说离睡经
  《中阿含经》卷二十<长寿王品>里,有一部经叫《长老上尊睡眠经》,又叫《离睡经》。此经乃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然而,早在西晋时,此经已有月氏沙门竺法护所译的单行本行世。竺法护西晋时来到中国,是位博通群经,又遍通西域三十六国语言的三藏法师。据《出三藏记集》载,师译有《光赞般若经》、《普曜经》、《首楞严经》、《维摩经》、《无量寿经》、《正法华经》等大乘经典一五四部三O九卷,世称月支菩萨、敦煌菩萨,因此其在中国早期佛教译经史上的地位甚高。而《佛光大藏经·阿含藏》中所收《离睡经》乃僧伽提婆之译本,今所选之《离睡经》乃竺法护所译,并于后再辅以僧加提婆本作两经之比较。
  本经分为两部分,前半部乃叙述驱除睡魔的种种方法,后半部则说比丘之修行事,谓当观无常、兴衰等,以得至究竟等等。故今只节录与离睡有关的前半部分来作说明。
  这部经的当机众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目犍连性情刚直,护教如护命,所以在僧团中见到不如法的地方,都非常的不客气。譬如,有一次他与舍利弗出外弘法,回来感觉到僧团里的人减少了。原来僧团中有五百个弟子,被提婆达多拐走了。目犍连听到消息后,奋不顾身地前往提婆达多处,带回五百个弟子。
  又有一次,佛陀坐在说法台上准备说法,但登座后佛陀却不开口说话,目犍连运用神通观察佛陀的心里之后,走到座中揪起一个比丘的耳朵说:「出来!出来!」便把这位比丘拉到外面去,目犍连回到座位后,佛陀才开始说法。原来那位比丘正在起无明,心中犯嘀咕:「又要上课,真是麻烦。」
  佛陀的修道生活里,除了为弟子大众们开示说教,对信徒讲经说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外,佛陀更重视徒众的个别教导。因此本经乃述目键连尊者独自在寂静处经行,不堪睡魔的引诱,欲昏昏入睡时,佛陀即以三昧力得知,便现其前,并为其阐明十种远离睡眠的方法:
  第一、莫行想,莫分别想,莫多分别想:如果你听经时一直昏沈也不要一直想「我好困、好想睡觉」。也不要一直分别妄想,应用心提起精神来。如果仍然提不起精神,就用第二个方法。
  第二、如所闻法,如所诵法,广当诵习:应反覆读诵你所听闻过,诵习过的经典。如果仍然想睡,再用第三个办法。
  第三、如所闻法,如所诵法,当广为他说:应为人讲说你所听闻过以及读诵了解的经典。如果仍然振作不起来,再用第四办法。
  第四、如所诵法,如所闻法,意当念、当行:应如理思惟所诵习、听闻过之经典法义,并起而力行。如果仍然想睡,再用第五个办法。
  第五、当以冷水洗眼及洗支节:站起来,用冷水洗洗眼睛或身体、手脚。如果还是想睡,再用第六个办法。
  第六、当以两手相挑两耳:用两只手去搓拉两个耳朵。耳朵是我们身体神经最细,疼痛最敏感的地方,因此用力搓拉,应当能达到离睡的效果。如果仍然昏昏欲睡,再用第七个办法。
  第七、当起出讲堂,四方视及观星宿:如果仍然想睡,那只有走出讲堂,看看外面四方的景物,或仰望天空观看星宿,以去除睡魔。假如仍然想睡,再用第八个办法。
  第八、当在空处仿佯行,当护诸根,意念诸施,后当具想:走到空旷处经行、跑香,收摄六根,意念信徒之布施供养,我等修道,怎可不精进,反倒是昏沈睡眠呢?如果这样依然想睡的话,再用第九个办法。
  第九、举尼师坛敷着床上,结跏趺坐:如果还是想睡,那干脆就把坐具铺好,坐在床上打坐。如果仍然不支配,那只好用最后一个办法。
  第十、当还入讲堂,四叠敷□多罗僧着床上,举僧伽梨着头前,右胁着床上,足足相累,当作明想,当无乱意,常作起想,思惟住:最后只有把七衣、九衣折好放在床头,右胁、两足相累以吉祥卧的姿势躺下睡眠了。但是躺下后,仍须作光明想,心不散乱。而且常作起床之想,不可乐于睡眠。
  以上是竺法护所译离睡之十个方法,而僧伽提婆所译经中的离睡法也是十个,如下:
  1如所相着睡眠,汝莫修彼相,亦莫广布。
  2当随本所闻法,随而受持,广布诵习。
  3当随本所闻法,随而受持,为他广说。
  4当随本所闻法,随而受持,心念心思。
  5当以两手扪摸于耳。
  6当以冷水澡洗面目,及洒身体。
  7当从室出,外观四方,瞻视星宿。
  8当从室出,而至屋头,露地经行,守护诸根,心安在内,于后前想。
  9当舍经行道,至经行道头,敷尼师坛,结跏趺坐。
  10当还入室,四叠优多罗僧以敷床上,襞僧伽梨作枕,右胁而卧,足足相累,心作明想,立正念正智,常欲起想。
  由此可知,两经唯在第五、第六的顺序上恰好相反,及第八部分,竺法护特别提到当思惟檀那之布施,而僧伽提婆是无特别指出外,其余都是一样的。可见两经之译文只是表达方式及所用文字不同而已。
  睡眠是修道者的一大障碍,它会障蔽定慧止观的修习。因此在佛教里被列为五欲、五盖之一,而且被视为五欲中危害最重者。例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里说:此睡眠最为严重,因为「诸余盖情觉,故可除。睡眠如死,无所觉识,以不觉故难可除灭」。可见睡眠之可怕,应是修行者当提防远离的。
  佛陀对弟子们陷于睡眠的欲望中是非常呵责的,因此我们可以在诸多经典中见到佛陀对弟子打瞌睡时不客气的训斥。例如阿那律尊者曾经在佛陀说法中酣睡,佛陀便呵斥他说:「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惭愧的立誓不睡,因而罹患眼疾,至于失明,后以精进修持金刚照明三昧而心眼渐开,终于成为佛弟子中天眼第一。
  因此离佛地已甚远的我们,应如本经佛陀所殷勤叮嘱的十种离睡之法来驱除随时伺机恼害我们的睡魔。而即使在种种方法尽施后而睡意仍浓得不得不躺下时,亦应如经中所说的「莫乐床、莫乐右胁眠、莫乐睡」,而发起深深的惭愧心,切莫贪着了。
  《佛遗教经》亦说:「中夜当诵经以自消息,莫以睡眠因缘空过一生。」尤其祖师们也说:「若人喜昏睡,其慧必日灭,精神亦损减,胜智常败坏。」
  
    原典

  中阿含·佛说离睡经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①在婆祇尸牧摩鼻量鹿野苑②中。
  彼时,尊者大目干连③在摩竭善知识村④。彼尊者大目干连独在静处经行而睡,世尊知尊者大目干连独在静处经行而睡。彼时世尊知尊者大目干连独在静处经行睡已,即如其像三昧⑤正受,以三昧意犹若力士屈申臂顷。世尊亦如是,在婆祇尸牧摩鼻量鹿野苑中忽然不现,至摩竭善知识村在尊者大目干连前。
  彼时世尊从三味起,告尊者大目干连曰:「汝目干连!汝目干连!汝欲睡。」
  「唯然,世尊!为何以念而欲睡耶?」
  「莫行想,莫分别想,莫多分别,如是睡当离。汝若睡不离者,汝目干连!如所闻法,如所诵法,广当诵习,如是睡当离。若不离者,汝目干连!如所闻法,如所诵法,当广为他说,如是睡当离。若不离者,汝目干连!如所诵法,如所闻法,意当念、当行,如是睡当离。若不离者,汝目干连!当以冶水洗眼及洗身支节,如是睡当离。若不离者,汝目干连!当以两手相挑两耳,如是睡当离。若不离者,汝目干连!当起出讲堂,四方视及观星宿,如是睡当离。若不离者,汝目干连!当在空处仿佯⑥行,当护诸根,意念诺施,后当具想,如是睡当离。若不离者,汝目干连!当还离仿佯,举尼师坛⑦敷着床上,结跏趺坐⑧,如是睡当离。若不离者,汝目干连!当还人讲堂,四叠敷□多罗僧⑨着床上,举僧伽梨⑩着头前,右脇着床上,足足相累,当作明想,当无乱意,常作起想,思惟住。汝目干连!莫乐床,莫乐右脇眠,莫乐睡。……」佛如是说。尊者目干连闻世尊所说,欢喜而乐。
  《出自《大正藏》第一册·八三七页)
  
    注释

  ①婆伽婆:为世尊(bhagavat)之音译,又作婆伽梵、薄伽梵等。
  ②鹿野苑:梵名Mrgadava,为世尊成道后为五比丘初转fa lun之地,即今之沙尔那斯(Sarnath,即梵名Saranganatha,鹿主之意),位于今北印度瓦拉那西市(VarAnasi)以北约六公里处。又译作仙人鹿野苑、鹿苑、鹿野园、鹿野、仙苑、仙人圆。
  ③大目干连:即目犍连,梵名Maudgalyayana,巴利名Moggallana。为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者。又作摩诃目犍连、大目连、目连、目犍连等。
  ④摩竭善知识村:即摩竭陀国中的一个村子。摩竭陀,梵名Magadha,巴利名同。中印度之古国,为佛陀住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国主频婆娑罗王,于旧都之北建立新王舍城(即今拉查基尔Rajgir,并归依佛陀;此后,该地成为佛陀最常说法之处。五世纪初,帝日王在此创那烂陀寺,成为印度佛教中心。
  ⑤三昧:梵语Samadhi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意译为等持、定、正定等。即将心定于一处的一种安定状态。
  ⑥仿佯:即彷徉,徘徊来往之意。此处意指经行。
  ⑦尼师坛:梵语nisidana或nisadana之音译,比丘六物之一。意译为敷具、铺具、坐卧具、坐衣、随坐衣。略称具。即坐卧时敷于地上或卧具上之长方形布。系为防御地上植物和虫类等以保护身体,避免三衣及寝具之污损而作者,即有护身、护衣、众人床席卧具之作用。
  ⑧结跏趺坐:即互交二足,结跏安坐。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而不易疲倦。此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法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
  ⑨□多罗僧:梵语uttarasanga,巴利语uttarasanga。三衣之一、六物之一。又作郁多罗僧。意译上衣、上着衣。为礼拜、听讲、诵经、布萨等诸羯磨事时,必着此衣,故又称为入众衣。因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故又称七条衣。因介在九条衣(僧伽梨)及五条衣(安陀会)之间,故又称中价衣。
  ⑩僧伽梨:梵语sanghati,巴利语同。为三衣之一。以其为诸衣中最大者,故称大衣。又因必须割截后始制成,故称重衣、复衣。因其条数多,故称杂碎衣。为外出及其他庄严仪式时着之,如入王宫、聚落、乞食,及升座说法、降伏外道时所穿。系用九条至二十五条布所缝制,因布之条数有九种类,故又称「九品大衣」,一般就其下下品而通称为九条衣。

  

                                       百喻经
         
    题解

  《百喻经》,又称《百句譬喻经》、《百句譬喻集经》、《百譬经》、《百喻集》,共四卷。集录九十八则故事,加上卷首引言及卷末的偈语,共有一百则,因而称为《百喻经》。然在本经卷末处,署有「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故原名应为《痴华鬘》,意思是以痴人的故事来装饰、载道;而「华鬘」常结成行列,作为条贯,这里比喻以一连串的故事贯集起来,并以它来说明佛教的基本教义。本经由天竺法师僧伽斯那所撰,求那毗地翻译。
  僧伽斯那,又称僧伽斯、僧伽先,是五世纪印度的大乘法师,也是求那毗地的老师。
  求那毗地,中天竺人。南齐时的译经僧。幼年出家,曾师事僧伽斯那。梁慧皎《高僧传》卷三记载,求那毗地聪慧强记,勤于讽习,能诵大小乘经二十余万言,兼学外典。齐建元初(公元四七九——四八二年)到京师,居止于毗耶离寺,执锡从徒,威仪端肃,王公贵胜迭相供请。初时,僧伽斯那在天竺国抄集修多罗藏中精辟切要的譬喻,将其撰为一部,凡有百事,以便教授新学。求那毗地悉能通诵,而且明了义旨,永明十年(公元四九二年)秋译为齐文,凡有十卷(今为四卷),谓《百喻经》。
  《百喻经》的故事,篇幅虽短,却生动诙趣,每则末后都载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来说明佛教的义理,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编译者运用简洁的对白,簿神的文字,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动作,勾勒得栩栩如生,如在目前。透过生动的描述,每一则故事读来,令人倍觉荒谬与错愕;然而,如果以冷静、深刻的心怀来看,这些故事如一面镜子般,着实地反映出人们值得反省的内在。透过这一个个饶富轶趣的故事,佛陀的教法也如一盏盏明灯,指引碌碌红尘的人们,开展出一条智慧、解脱的生命道路。
  近代鲁迅先生曾说:「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看出这部经的价值,在一九一四年时,于金陵刻经处,出资刻印此经,名《百喻经》,一九二六年再版,将书名改回《痴华鬘》。后有不少人将故事白话化,为此而流传更广,影响更深了。
  《出三藏记集》卷九康法邃所作<譬喻经序>载:「譬喻经者,皆是如来随时方便四说之辞,敷演弘教,训诱之要。牵物引类,转相证据,互明善恶罪福报应,皆可寤心,免彼三涂。如今所闻,亿未载一,而前后所写互多复重,今复撰集,事取一篇以为十卷,比次首尾,皆令条别。趣使易了,于心无疑。愿率土之贤有所遵承,永升福堂,为将来基。」由是可知,运用此等譬喻教训,可增加学者对教义的理解。
  譬喻是「因类取譬」,因此广泛涉及当时的器物、植物、动物、社会习俗及政治制度等。所以,除了直接的文学价值和弘法效果外,我们还可从这些资料中了解佛陀时代的种种环境,而对各教说的产生有较充分的证据,扩展研究视野。
  僧伽斯那主张读《百喻经》者应着重领会故事中所隐喻的道理,一如经末偈语所言:「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
  本经收录于《高丽藏》第三十册、《碛砂藏》第二十八册、《龙藏》第一○七册、《□正藏》第五十册、《大正藏》第四册。坊间亦有单行本流通。

    概说
  《百喻经》是一部譬喻的经典。佛法中,有些教理很深奥,根基尚未成熟的人无法听懂。因此,佛陀应众生之机,采用各种方法来讲说佛法。所谓「三藏十二部」的经典,「譬喻」即是其中之一。
  兹摘译八则,说明佛陀教化的善巧方便。
  
    1愚人食盐喻

  有一个愚人到朋友家去,主人备办饭食请客。愚人吃后,频频赞叹,问主人:「究竟菜里头放了些什幺,怎幺这幺好吃呢?」主人先是纳闷,随后恍然大悟,微笑着对他说:「我这里也没有什幺好的佐料,只不过是在菜里头加了一点点盐罢了!」
  愚人一听,很欢喜地跑回家,也想如法炮制作几道好菜。他心想:「菜里头放这幺一点点盐就这幺好吃,如果再多放一些,岂不是很好吃吗?」于是,他放了一大袋盐,煮了满桌的菜,请诸亲朋好友来吃,结果把他们都吓跑了。
  这当然是一个譬喻,比喻一个修行的人,犯了过与不及的错误修行。在印度,曾经有个传说:假如人们犯了过失,在恒河里沐浴,便能洗净内心的罪过;一直流传到现代,仍旧如此。
  佛陀感慨众生的愚昧,犯了罪应该要忏悔改过,岂是在水里洗、泡就能清净?如果真是这样,那幺,河中的鱼、虾不就是最清净的修行者?这种观念与修行方式都是错误的。
  有些人自认很有修行,他以为持早斋是早上六点以前吃素斋,九点以后就可以作客吃荤。这岂不是如愚人一样的令人啼笑皆非。
  
    原典

  愚人食盐喻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②食盐,食已口爽③,返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④,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注释
  ①益:添。
  ②空:仅、徒然。
  ③爽:病、伤败。《老子》第十二章:「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④断贪:即为祈愿或成就修行,而于特定期间内,断绝饮食。本为瑜伽派或其他苦行外道行法之一。后为佛教采用。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概说
  2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有一个愚人生了七个孩子,因为贫穷,致使小孩营养不良,其中最小的孩子因而不幸死亡。
  愚人认为,死人是不能同活人住在一起的,于是他自作聪明,把全家大小一起带出家门,把这个房子留给死去的儿子住。邻居看见了觉得很好笑,劝告他说:「对死去的人应该要慎重处理他的后事,好让他入土为安,而不是把他摆在家里。」
  愚人听了邻居的劝说,呆想了半天:「我要怎样埋葬我的小孩呢?」忽然间,灵机一动,他想起平时担粪时,都是以双肩挑担子。现在,死了一个小孩,只能用一边的担子,一肩的担子怎幺挑呢?「对了!再来杀死一个小孩吧!两边的担子挑在双肩上,这样才能平衡,才能挑的起啊!」愚人为自己的想法感到非常的得意。果真,自以为是的把另一个小孩杀死,还得意自己很聪明。
  这个譬喻说明,一个持戒的人,不小心犯了戒法;或是,世间人因一时的过失而犯法,不管是犯法或犯戒,照理说应该去师长、大德前自首表白,或在大众前请求忏悔,乃至从新受戒,或接受法律的制裁,这样才能得到身心的清净。
  然而,有些愚痴的人却认为:天天可能犯过,日日便要忏悔,不是很麻烦吗?因而心中不以为意。然而等到积累许多的罪过,想要忏悔时,已经来不及了。这如同死了一个小孩已够令人悲叹,竟为了双肩挑担,无明到再去杀另一个孩子。
  古人说:「从小一看,到老一半。」小时候偷采邻家种的胡瓜,养成习惯后,长大了,难保不会偷东西,乃至杀、盗、淫、妄;平时贪小财,喜欢占人便宜,慢慢越贪越多,终至贪污。
  《法句经》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三国时,刘备给儿子的信中,也如此谆谆敦诲「莫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一点错误的事,便应赶快忏悔,才不至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
  
    原典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①,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
  尔时愚人间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②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此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覆藏,自说清净。或有知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
  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注释
  ①庄严:即装殓之意。
  ②胜:音,举也。《国语·周语》下:「不过一人之所胜也。」
  
    三重楼喻

  概说
  3三重楼喻
  经中故事说明,有一位富翁到朋友家中作客,朋友非常好意的请他至新大楼参观。当富翁走上第三层楼房时,赫然眼前一亮,大为惊喜。这第三层楼怎幺这幺庄严好看?采光好、风景佳、通风良好,又能居高临下,真是太好了。回家之后,一直想要建一栋像朋友一样的房子。
  于是他找了建房子的工人,说明要建一栋与朋友一样的房子。
  一个月过去了,工人还在挖地,富翁问:「你在做什幺?」工人回答:「你不是叫我盖房子吗?」富翁说:「你怎幺在挖地呢?」工人诧异地说:「盖房子当然从打地基开始,将来房子才能稳固啊!」富翁叫起来:「不是要你盖第三层楼吗?我不要从地基盖起,我只要第三层啊!」
  争执了半天,工人无可奈何的说:「那有建房子不从地基建起的道理?你的三层楼我不会建,请你另请高明吧!」
  学佛修行也是一样,要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佛法常说:「要成佛道,先结人缘。」《弥陀经》中也云:「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如果不重视布施、结缘等福德,以为打坐、念佛就是修行,其他的都可以不要管,那是永远无法成就佛道的。
  我们不管成就什幺事业,都必先打好基础:要成就佛道,当然须从佛法的基础——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学习做人开始,这即所谓的「人成即佛成」。
  有的人打坐、念佛,看似用功虔诚,真正到生活里来,就知道是不是这幺回事。例如,在寺院里,一到打板吃饭的时间,大家争先恐后,也不管后到的人有没有得吃,只顾自己先拿先尝。如此的心态,任凭喊破喉咙,也无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里的人,是不会争先恐后,尝试敲开铺在地上的黄金道路。
  又如现在许多修行的人,不肯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修行,以为念念咒语,就能腾空浮起,而自以为很有成就。
  
    原典

  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①。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②地垒墼③作楼。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④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注释
  ①疏朗:宽敞明亮。
  ②经:量。
  ③墼:未烧之砖坯。
  ④四辈弟子: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指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等四众弟子。

TOP

续 3




    4煮黑石蜜浆喻

    概说
    印度的黑石蜜,即现代的黑皮甘蔗,是一种很好的药。尤其密宗作法时,需在坛场下方放置药品,药品其中之一即是黑石蜜。
  譬喻中,有一个儍人正烹煮珍贵的黑石蜜,刚好有客人来访。儍人很高兴,准备端一碗请客人吃。为了让它赶快冷却,便拿起扇子,不停地往正在锅中沸滚的黑石蜜扇去。扇了半天,越扬越滚烫。旁边的人看到了跟他说:「你要黑石蜜快点凉,应该要抽掉下面的火,而不是火在锅炉下烧,你却在锅上扇,这样,再怎幺扇,也下会凉的。」
  修行也是一样,有一句话说:「坐破蒲团不用功,何时及地悟心空?」如果不在心地上用功,贪瞋痴的火不除,光做一些无谓修持,纵使坐破蒲团,也是枉然的啊!
  有位老妇人常手持念珠,很用功的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小孙子调皮,走过去拨弄一下她的念珠,老妇人不高兴地说:「哎!走开一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继续念佛。过一会儿,一群孩童围过来,好奇的拨弄她的念珠,老妇人忍不住跳脚,生气的说:「你没看到我正在念佛吗?」说时似悟,对境生迷,这样的念佛,何时才能「悟心空」啊!
  
    原典

  煮黑石蜜浆喻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①。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时此愚人便作是念:「我今当取黑石蜜浆与此富人。」即着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②之,望得使冶。
  傍人语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冶?」尔时众人悉皆嗤笑。
  其犹外道不灭烦恼③炽然之火,少作苦行④,卧棘刺上,五热炙身⑤,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徒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注释

  ①黑石蜜:作黑石蜜时,得加入乳、油、面粉、焦土、炱煤等;和合后,放在锅中煎煮。煎好后,盛于竹甑内,投入水中,刹时冒出白烟,吱吱作响,犹如将热铁投于水中。待冷却凝固后,呈褐色,坚硬如石,故名黑石蜜。
  ②以扇扇:上「扇」,名词,指扇子。下「扇」,动词,通「扌扇」,指摇动扇子使其空气对流产生风。
  ③烦恼:梵语klesa,巴利语kilesa。又作惑。使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的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沈沦于苦乐之境,而招致烦恼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
  ④苦行:梵语duskara-carya或tapas。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的修行。主要指印度诸外道为求生天,而行诸苦行。佛教之苦行,称为头陀。依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六载,诸外道苦行有「自饿法」、「投渊赴火」、「自坠高岩」、「常翘一脚」、「五热炙身」、「常卧于灰土、棘刺、编椽、树叶、恶草、牛粪等之上」;或「受持牛、狗、鸡、雉戒」、「以灰涂身」、「长发为相」等,诸多苦行法。现今印度教徒犹有修此类苦行,以期生天者。
  ⑦五热炙身:古代印度外道苦行之一。即曝晒于烈日下,并于身体四方燃火之苦行。行此苦行之外道,即称五热炙身外道。
  
    5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概说

有一个国王,生了一个小公主,他心里想:「这幺小的孩子要养到什幺时候才会长大啊!」于是,召集大臣们商量说,「有谁能让我的公主立刻长大,我会重重的赏赐他。」
  有位大臣站起来:「国王!我有办法。不过!这得吃药。至于药方必须到很远的地方才能取得,吃了药后,就能立即长大。」
  国王很高兴地说:「你现在赶快去吧!」
  大臣说:「但是,有一个条件,在我采药十二年间,大王不能与公主见面,同时公主必须与我同行,等我采到药,公主服用后,再请大王与公主见面。」国王很感激大臣的忠心,为了公主,甘愿离乡背井寻找药方,便赏赐他许多财富。
  大臣得了财富,带着公主到世界各地去游览、参访,并且教导公主许多的知识、学问。十二年后,大臣与公主一起回来,国王看了非常高兴:「啊!公主立刻长大了!」
  这个故事寓意说明什幺?好比愚笨的修行人,向善知识请教:「如何修行才能很快的成就阿罗汉果?」善知识教导他禅坐、观十二因缘、累积众德等。修行的人依教奉行,十几年的岁月过去,终于开悟,证得阿罗汉果。修行人非常高兴,以为善知识很聪明,让他一下子就获得阿罗汉果。岂知这中间是投注多少的时间与努力。
  我们常说现在是个速食文化的时代,然而,不管是多幺快速,即使是一包冲热开水就可以吃的泡面,这些东西仍要经过多少的制作过程,才能呈现在我们面前。
  佛法讲一切成就都是众缘所成,比如一棵树的成长,不光是一颗种子而已,阳光、空气、水份、土壤、肥料,都是助长的因缘。此外,还需要时间的养成。世间任何事物的成就,都是同一个道理,都必须众缘所成,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这是世间的真理。
  有些人不认识因缘,只见到他人飞黄腾达,以为那是一时之间的成功,却不见他人成功的背后,是多少辛苦努力的累积。就像有人见到佛光山、见到星云大师,就说:「佛光山很有办法,大师很有智慧,一下子就成功了。」其实大师并不是一下于就有智慧,他的智慧是经过数十年的丛林教育,慢慢薰习而来,大师能透彻因缘,所以四十年前播下的种子,因缘成熟时,就会开花结果啊!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等正觉,也并不是一夕之间的悟道。佛陀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累生累劫以来,修行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功行圆满,才能在那一刻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走向成功之路,有一定的方法,如果不使用正确的方法,又怎幺能获得成功的果实呢?
  
    原典

  医舆王女药舍卒长大喻
  昔有国王,产生一女,唤医语言:「为我与药,立使长大。」
  医师答言:「我与良药,能使即大。但今卒①无,方须求索。比②得药顷,王要莫看,待与药已,然后示王。」
  于是即便远方取药,经十二年,得药来还,与女令服,将示于王。王见欢喜,即自念言:「实是良医,与我女药,能令卒长。」便勅左右,赐以珍宝。时诸人等,笑王无智,不晓筹量生来年月,见其长大,谓是药力。
  世人亦尔,诣善知识,而启之言:「我欲求道!愿见教授,使我立得。」善知识师以方便故,教令坐禅,观十二缘起,渐积众德,擭阿罗汉位,踊跃欢喜,而作是言:「快哉!大师!速能令我证最妙法。」
  注释
  ①卒:通「猝」,急速。
  ②比:及、到。
  
    6欲食半饼喻

  概说

  有一个人肚子饿了,走到饼店买饼吃。一块接着一块,吃了六块饼,当第七块饼吃到一半时,便觉得已经吃饱,突然间,念头一闪,他懊悔的掴打自己的嘴巴说:「我怎幺这幺笨!早知道吃这半块饼就会饱,就吃这半个就好了。怎幺那幺儍!刚刚还吃了六块。唉啊!我怎幺这幺笨啊!」
  其实,这半块饼如同世间的荣华富贵,是不实在的。偏偏世人执假为真,汲汲营求名利财富,到头来却是一场游戏一场空。肚子饱,是累积之前的六块饼,他却以为,是吃了后面这半块饼才饱,这是对世间颠倒的想法,也是不明因果的想法。
  
    原典

  欲贪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①,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②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本以来,常无有乐,然其痴倒,横生乐想。如彼痴人于半番饼生于饱想。世人无知,以富贵为乐。夫富贵者,求时甚苦,既获得已,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中,都无有乐,犹如衣食,遮故名乐,于辛苦中,横生乐想。诸佛说言:「三界无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横生乐想。
  注释
  ①恚悔:恚,忿怒而懊悔。
  ②唐:徒然。
  
    7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概说

佛教界有一句话说:「上中前法师」。意思是:坐的时候,要高高在上:照相的时候,要立在中间;走路时,则要走在前面,争相领导,互不相让。《百喻经》中,蛇头蛇尾共争在前,即是这个写照。
  经中描写有一条蛇,蛇尾频频向蛇头抗议:「我们同样是蛇,为什幺每次都让你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蛇头回答:「这哪有为什幺?我有眼睛,可以看到路,皆然是我走在前面啊!」蛇尾不服气的说:「哪有一定这样?假如,我不让你走前面,看你哪有办法走在前面,这次换我走前面。」蛇头不予理会,拖着身体便要往前走,蛇尾生气地将尾巴盘缠在树上,无法动弹。蛇头拗不过蛇尾,只好答应让蛇尾走在前面。因为没有眼睛,蛇尾看不见前面的路,只是一直往前走,结果下慎掉入火坑之中,而同归于尽了。
  在《佛本行经》里也有一则相似的故事叫<双头鸟>。在喜马拉雅山麓,有一种叫双头鸟,顾名思义,这种鸟有两个头,身体却只有一个。其中,一头叫迦喽嗏,另一头叫优波迦嗏,两头彼此约定,有一头睡觉时,另一头就要起来,以便轮流休息。
  有一天,优波迦嗏正在睡觉,附近的树上刚好飘落几朶鲜花,迦喽嗏心想:「现在肚子正饿,吃了这些花,优波迦嗏一样可以解饥。」于是便吞下这些花。
  当优波迦嗏醒来,感到肚子饱饱,精神充沛,于是便问起迦喽嗏原因,迦喽嗏坦诚以告。优波迦嗏不听则已,一听勃然大怒:「遇到好东西,也不通知我,以后我若见到任何东西,也要自己独吞,不叫醒你了。」迦喽嗏向优波迦嗏道歉说:「你不要那幺生气,谁吞下肚子,不是一样?何况我也不是恶意的。」不论他如何解释,优波迦嗏仍旧罔若不闻。
  又有一天,这双头鸟停在一棵开着毒花的树上。优波迦嗏想起前次迦喽嗏独享美花的事,一肚子气又升起。于是下管三七二十一,得意地吞下毒花。正在睡梦中的迦喽嗏,忽然觉得肚子不舒服,而惊醒过来。当迦喽嗏知道是优波迦嗏的瞋心怒火作祟时,便告诉他:「傻子,你这样作只有找死啊!」话还来不及说完,双头鸟就同归于尽了。
  我有一个朋友,先生有了外遇,对象是自己的亲妹妹。本来是亲姊妹,却因为共同爱上一个男人,每日吵闹不休。一日,这位先生不幸地车祸死亡,两姊妹抱头痛哭,一起合作,料理丧事。想起过去为了争一个男人,几乎反目成仇,而今爱人何在?不禁感叹不已,深觉不值得。
  在这个世间上要人扶人、人赞人,才能伟大得起来,否则自己一心只想出头,也是没有办法成就的。
  
    原典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譬如有蛇,尾语头言:「我应在前。」
  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
  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堕火坑,烧烂而死。
  师徒弟子,亦复如是。言师耆①老,每恒在前,我诸年少,应为导首。如是年少,不闲②戒律,多有所犯,因即相牵人于地狱。
  注释
  ①耆:老也。<曲礼>:六十曰『耆』。」
  ②闲:同「娴」,熟也。
  
    8夫妇食饼共为要喻

  概说

  有一对夫妻接受邻居赠送的三块烧饼,夫妻俩坐在客厅里,一人一块地吃着,剩下一块给谁吃呢?
  先生说:「我们来打赌,谁赌赢,谁就能吃这一块饼。」
  太太说:「好!我们约定,看谁先开口说话,谁就输。」
  于是,夫妻两个人,从早上开始坐到日落西山,四个眼睛就盯着这一块饼。一个小偷经过,看到门没锁,窗户也没有关,里面却坐了两个人,动也不动。小偷看看外面,又看看里面,啊!这真是天赐良机。他跑进房间里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搬得一空,回来看看这两个人。「嘿!这个姑娘还长的满漂亮的嘛!」小偷胆子更大了,竟然当着先生面前,对太太毛手毛脚,吃起豆腐来了。孰可忍,孰不可忍,这位太太终于忍耐不住地对先生大吼:「你是木头人啊!你没有看到我正被人欺负吗?」没有想到这个先生的反应竟是快速地拿起饼来说:「我赢了!」
  丈夫为了争吃一块饼,竟不在乎自己的太太正遭人戏弄,真是太愚痴了。
  其实,社会上、生活中、家庭里,这种例子很多。有些兄弟姊妹争取财产、地位,简直六亲不认。街坊邻居看笑话,甚至坏人乘虚欺负。
  人所以为人,在于懂廉耻、知礼义。然而,有些人利欲熏心,在利益之前,所有的良心、道德都泯灭了。
  
    原典

  夫妇贪饼共为要喻
  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①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既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语。
  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
  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②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
  其夫拍手笑言:「咄!③婢!我定得饼,不复与尔。」世人闻之,无不嗤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小名利故,诈现静默。为虚假烦恼、种种恶贼之所侵略,丧其善法,坠堕三涂,都不怖畏,求出世道。方于五欲④耽着嬉戏,虽遭大苦,不以为患,如彼愚人等无有异。
  
    注释

  ①要:约。
  ②侵略:侵犯侮辱。
  ③咄:言语之前,引起人震惊注意之词。
  ④五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另又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等五欲。

  


                                     五、佛说四十二章经
  
    题解

  《四十二章经》,全一卷,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共译,是我国最早翻译的佛教经典。
  据《高僧传》卷一载,迦叶摩腾,中天竺人,通解大小乘经典;竺法兰,中天竺人,讽诵经典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派蔡愔等人到西域求法,于是迎请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到中国。他们带回中国第一批佛像经卷,也是中国有出家沙门之始。二人居于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同译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经典——《四十二章经》。
  本经乃择录诸经意译所成,共计四十二章,故称《四十二章经》。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经中对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只作简要说明,而重点在阐述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教义,并明示出家学道之要。其说理方式,平易简明,是佛教的入门书。
  本经在佛教里不属于任何宗派,但是禅宗特别重视这部经典,因为禅宗有所谓「佛祖三经」:一是《四十二章经》,二是《佛遗敦经》,三是《鸿山警策》。
  本经的特点有四:
  一、辞最简妙:本经只有二千余字,译者以简洁的文字含摄多量的义蕴。因此,每章字句力求精简,文气雅驯,异于后世直译诸经。
  二、义最精富:本经包含大小乘经义,凡三藏十二部教理及后世古德方便宣说诸义,皆不离此经,其义之精富可知。
  三、译最古真:本经在中国为最早之译经,后世经论译名多由此出,如四谛fa lun、无为法等。佛教人于中国,以帝王躬亲倡率,则自此经开始,其渊源甚明。
  四、传最平易。依前三胜,传诵自易。本经流传之广,中、日、英、法皆传。
  本经之异译本甚多,有华文、日文、英法等异译本。分述如下:
  (1)华文异译:
  所传版本主要有三种:
  ①宋藏、元藏、高丽藏所收本,最能保持本经的古型。
  ②宋朝真宗注本,收于明朝之南藏。
  ③宋朝守遂注本,是禅宗佛祖三经之一,流传较广,明朝智旭之解、了童之补注,及清朝道霈之指南、续法之疏抄等,都采用此本。
  (2)㈡日文异译:
  ①国译《佛说四十二章经》山上曹源译
  ②现代意译《四十二章经》里见达雄译
  ③意译《四十二章经》高畠宽我译
  (3)英法异译:
  ①比儿译英文版公元一八七一年
  ②铃木大拙译英文版公元一九○六年
  ③费儿译法文版公元一八七八年
  本经收录于《全局丽藏》第二十册、《碛砂藏》第十九册、《龙藏》第五十二册、《□正藏》第二十五册、《大正藏》第十七册。
  
    概说

  一般经文,开头均先载明时地,后出请问之人;本经开端即出经义,载明世尊成道说法的前后事迹,这是本经极有特色的序分。
  接着第一章至第四十一章为正宗分:前三章是三乘共教行果,以了脱生死为本;第四章至第八章是五乘善恶通义,说明世间、出世间善恶因果;第九章至第三十八章是大乘不共法,说明大乘不共行,并包括六度万行。如第十章至第十二章为布施度;第十三、十四章为持戒度;第十五章为忍辱度;第十六章为禅定度;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六章为般若度;第二十七章至第三十六章为精进度;第三十九章至第四十一章总明教、理、行,说明是教当信,是理当解,是行当修。最后第四十二章总结全经,说明佛陀以智慧观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本经为入道之门,僧俗皆可受持。本书仅摘录部份重点精华概述之。
  第五章、转重令轻
  「忏悔」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所谓「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佛教不怕人犯错,只怕有错不改,如果犯错而能生起忏悔心,就有得救的动力,因为忏悔像法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因此,佛陀说:修行的人要忏除罪业,罪灭福生,修行才能得道。如果犯了罪过,却不知道要赶快忏悔,停止犯罪的心,那幺日积月累,等到「罪来附身」,就如江河之水汇归大海,日渐深广。反之,假如自知有过而认错不隐藏,快快忏悔,改恶行善,那幺罪业一定会忏除消灭,譬如有病,多喝开水,让恶汗冒出,病就能渐渐痊愈。因此佛教有忏悔法门,教人忏悔改过,罪自消灭。
  第七章、恶还本身
  佛陀以「不受礼」的譬喻,说明为恶者终将自受业报,劝人切莫为恶。
  佛陀如是说……
  有一个坏人听说佛陀是一个严守道德,而且行大仁慈的人,就故意跑来骂佛,佛陀只是沈默不语。等到坏人骂了以后,佛陀心平气和的问他:「如果有人拿礼物送人,而对方并不接受,最后这个礼物是归谁所有呢?」
  坏人回答:「礼物送人,既然对方不要,那当然要自己拿回来啊!」
  佛陀说:「这就对了,你刚才骂我,就好像送了礼物给我,现在我不接受,请你把礼物拿回去吧!」
  佛陀进一步举譬说:有人骂我,我不接受,是骂者自己造作恶业,灾祸终究会归于自身,犹如手敲桌子,必然有响声回应,又如影子必随身形一样,是无法免离的。因此做人要谨言慎行,切莫造作恶业,以免自食恶果。
  第八章、尘唾自污
  佛陀以「仰天而唾、逆风扬尘」,结果终将「尘唾自污」的道理,说明「恶人害贤,祸必灭己」。
  佛陀说:「假使有恶人要陷害贤能的人,正如朝着天空涕唾吐痰,痰唾吐不至天,反而掉下来落在自己的身上;又如逆风抛洒灰尘,灰尘洒不到对方的身上,反而飘落到自己的身上。贤能的人是不可以伤害毁谤的,伤害毁谤贤能的人,最后灾祸必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广告词说得好:「朋友!快要过年了,放下你的枪,回家过年吧!不要以为枪炮打出去是伤害到别人,枪炮出去,你的一生就完了。」所以做坏事害人、骂人,等于是在害自己、骂自己,最后受伤最深的还是自己。
  第十二章、举难劝修
  佛陀列举人有二十种难,说明修道的障碍很多,同时也表示能够学佛修行,是乃莫大的福报。
  「贫穷布施难」:自己贫穷得一无所有,纵使想要布施他人都很困难。
  「豪贵学道难」:蒙门富贵之人,每日耽于享受都来不及,那会想到要学道呢?
  「不说是非难」:要一个人不说是非很难,因为人有说是非的习惯。学道的人要特别注意,要能养成光明磊落、正当正派的性格,尤其当有人说话怕我们听到,就下要去听,不要让人为你而罣碍。听人隐私是非,会惹来灾祸麻烦上身,因此学道之人要:「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怕是非」。
  「会善知识难」:佛经说人身难得,得人身又能得遇善知识更难。以我来说,能得遇家师星云上人,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当初我与师兄慈庄法师等人,在大师座下出家不久,佛光山正值开山时期,师父同一时间送我们一行三人到日本留学读书。以全世界的经济来衡量,日本的消费额是最高的,京都的老师、留学生都很惊讶,甚至不解的说:「你们师父很不会算,哪有在开山最缺钱又缺人手的时候,同时送三个徒弟到国外读书的道理。」
  四年后,我们学成归国,师父要我到文化大学开课教授,目的就是要为佛教争光,让社会人士改观,不再以为佛教是山林隐居的老人佛教,只是吃斋念佛不问世事的佛教:而是青年的佛教,是智慧之教,是能为社会服务奉献的宗教。正因为大师的远见,让我们在大学开课,取得教育部合格的大学教授证,才能让日后我们在办西来大学、佛光大学时,得到许多的方便与帮助。我深深感到大师很有智慧,才能有深远的看法,这就是我所难遭难过的善知识。所以《成佛之道·闻法趣入章》说:亲近善知识,清净的梵行可以说已完成了一半。
  第二十七章、无着得道
  一个修道人要如何修行,才能顺利到达目标?
  佛陀举譬说:譬如一块木材顺水而流,只要不触礁搁浅,不被人取走,不被两岸杂草所遮断,不被左右环境所影响,不为洄流所困住,本身也没有腐烂败坏,那幺这块木材最后一定能够随着水流进入大海。
  同样的道理,学佛修行的人,只要不被五欲六尘所诱huo,不被邪魔外道所扰乱,能够精进勇猛不执着,并且安住身心在道业上,假以时日,一定能够成就道业。
  这个譬喻对时下一些学佛的人有很大的鼓励与警惕作用。因为时下有一些人美其名为学佛,每天却在世俗人情上攀缘、计较,稍有不顺己意就伤心、怨怪,退失道心。甚至看不惯别人,批评别人没修行,整天在人我是非上扰攘不安,这就是为洄流所住,为鬼神所遮。
  其实,管它是是非非,奸好坏坏,别人有修行没有修行,既然我们是学佛,就要跟佛陀、善知识学习,就要谨慎,不被两岸的枝叶绊倒,不为中流暗礁抵触,不为深水洄流所转,不管别人有没有修行,自己要有修行比较重要。所谓「修行」,就是与烦恼魔军作战,因此自己应该要坚定道心,精进勇猛,不管遇到什幺境界都不畏惧,如此才能破灭众魔,得成道果。
  第三十四章、处中得道
  佛陀说法,善于观机逗教,并能应病与药。
  有一天深夜,佛陀听到一个出家沙门正在诵经,其音声悲紧,传达出修道者信心欲退的情怀。
  佛陀于是前往开导,问道:「你还没有出家之前是做什幺行业呢?」
  沙门无奈的回答:「我喜爱弹琴,是个琴师。」
  佛陀说:「弹琴时,如果琴弦太缓会怎幺样?」
  沙门:「琴弦太缓,弹不出声音。」
  佛陀:「琴弦太急呢?」
  沙门:「琴弦太急时,琴弦会断。」
  佛陀:「不急不缓的时候又如何?」
  沙门:「那音色会很美。」
  佛陀:「学佛修道也是一样,要调适身心,过分精进会弄坏身体,太放逸身体,学道就会堕落,最后生烦恼就会丧失道心。因此,学道如弹琴,不能太紧也不能太缓,佛法讲究中道的行持。」
  第三十八章、生即有灭
  有生必有死,这是每一个人都相信的事实,但是未必每一个人都知道,人命究竟在几间?
  佛陀就曾问弟子:「人命在几间?」
  第一个弟子回答道:「在数日之间。」
  佛陀说:「你还未见道!」
  佛陀又问:「人命在几间?」
  第二个弟子回答道:「在一餐饭之间。」
  佛陀说:「你也还没有见道!」
  佛陀再问:「人命在几间?」
  第三个弟子回答道:「在呼吸之间。」
  佛陀终于高兴的说:「你是真正认识什幺是道的人!」
  第四十一章、直心出欲
  人称为「有情众生」,因为有情爱,因此轮回生死,所以说「爱不重,下生娑婆」。
  情爱也是学佛的障道因缘,佛陀曾经譬喻说:学道的人,就像一头牛拖着重重的车行走在淤泥之中,即使疲惫不堪,也不敢左右顾视,一直要等到出离淤泥,才可稍微休息。世间的情爱名利等一切欲望,都是障道因缘,因此,修道的人对情欲应该看成像淤泥一样,不可贪恋,应当一心在道上,否则一旦身陷其中,将受苦无穷。
  
    原典

  佛说四十二章经
  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
  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诺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①fa lun,度憍陈如②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勅,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勅。
  第一章出家证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③,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次为阿那含④: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
  「次为斯陀含⑤: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次为须陀洹⑥: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第二章断欲绝求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第三章割爱去贪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惧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第四章善恶并明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第五章转重令轻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第六章忍恶无瞋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第七章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至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
  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第八章尘唾自污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第九章返本会道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第十章喜施获福
  佛言:「覩人施道,助之欢喜,得辐甚大。」
  沙门问曰:「此福尽乎?」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第十一章施饭转胜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⑦者;
  「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
  「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
  「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⑧;
  「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⑨、无住⑩、无修、无证⑾之者。」
  第十二章举难劝修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
  『豪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
  『得覩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
  『忍色忍欲难,
  『见好不求难,
  『被辱不瞋难,
  『有势不临难,
  『触事无心难,
  『广学博究难,
  『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
  『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
  『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
  『随化度人难,
  『对境不动难,
  『善解方便难』。」
  第十三章问道宿命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第十四章请问善大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
  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第十五章请问力明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
  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⑿,可谓明矣。」
  第十六章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覩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第十七章明来暗谢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⒀即灭,而明常存矣。」
  第十八章念等本空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⒁,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第十九章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⒂;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第二十章推我本空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⒃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第二十一章名声丧本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着,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第二十二章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第二十三章妻子甚狱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第二十四章色欲障道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第二十五章欲火烧身
  佛言:「爱欲之火,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第二十六章天魔娆佛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
  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
  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第二十七章无着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水,决定人海。
  「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第二十八章意马莫纵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第二十九章正观敌色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第三十章欲火远离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第三十一章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
  佛为说偈:
  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
  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
  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第三十二章我空怖灭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第三十三章智明破魔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闘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第三十四章处中得道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心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
  对曰:「爱弹琴。」
  佛言:「弦缓如何?」
  封日:「不鸣矣。」
  「弦急如何?」
  对曰:「声绝矣。」
  「急缓得中如何?」
  对曰:「诸音普矣。」
  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第三十五章垢净明存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第三十六章展转获胜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
  「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
  「即得为男,六根⒄完具难;
  「六根既具,生中国⒅难;
  「既生中国,值佛世难;
  「既值佛世,遇道者难;
  「既得遇道,兴信心难;
  「既兴信心,发菩提心⒆难;
  「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第三十七章念戒近道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第三十八章生即有灭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第三十九章教诲无差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第四十章行道在心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第四十一章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第四十二章达事知幻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⒇,如须弥柱;视涅盘(21),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22);视兴化,如四时木。」
  
    注释

  ①四谛:谛,梵语satya,巴利语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的真理。此四者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佛陀最初之教法。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四谛依次称为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四谛系佛陀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fa lun所说,为佛教中之基本教义。后世虽以四谛为声闻之法,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脱之说外,于大乘经典中亦有此四谛之说,如《胜鬘经》、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二、卷十三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有所发挥。
  ②憍陈如:梵名Kaundinya,巴利名Kondanna。佛陀于鹿苑初转fa lun时所度五比丘之一,乃佛陀最初之弟子。又称阿若憍陈如、阿若拘邻、憍陈那、阿若憍怜、居邻、居伦。意译为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际、知本际。据《增一阿含经·弟子品》载,憍陈如为佛陀声闻弟子之一,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谛者。另据《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载,悉达多太子出家求道之初,憍陈如与另外四人受净饭王之命亲侍苦行之太子,后见太子废苦行,遂与其他四人离去,至佛陀成道始受教化。
  ③无为法:梵语asamskrta—dharm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作无为。原系涅盘之异名,后世更于涅盘以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
  ④阿那含:梵语anagamin。旧译作阿那伽弥、阿那伽迷,略称那含。意译不还、不来、不来相。乃声闻四果中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尽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此阶位之圣者中,若九品之惑全部断尽,则称阿那含果;若断除七品或八品,则称阿那含向;若断除七、八品,而所余之一、二品尚须对治成无漏之根,更须一度受生至欲界,称为一间。又于阿那含果中,复有五种不还、七种不还、九种不还等别。
  ⑤斯陀含:梵语sakrd—agamin,巴利语sakad-aga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盘,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瞋痴,故又称薄贪瞋痴、薄地。
  ⑥须陀洹:梵语srota—apanna,巴利语sotapanna。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全称须陀般那,又作须氀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钵囊、窣路多阿半那。旧译作入流、至流、逆流,新译作预流。入流,意指初入圣者之流;逆流,谓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之流。又初证圣果者,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预流。
  须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间,为趣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须陀洹向;「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对于前之向位则称须陀洹果,为声闻乘四圣位中之正果初位。
  ⑦五戒: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在小乘经量部中,受三归依即成优婆塞,准许五戒分别受持;说一切有部则须先受三归依,后具受五戒,始名优婆塞,故不许五戒分别受持。五戒之中,前四戒属性戒,于有情之境发得;后一戒属遮戒,于非情之境发得。又前三戒防身,第四戒防口,第五戒通防身、口,护前四戒。
  ⑧辟支佛:梵语pratyeka—buddha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辟支佛有二义:其一为,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自以智慧得道。其二为,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
  ⑨无念:为唐代净众寺无相、保唐寺无住所举扬禅宗重要教义之一。即无妄念之意,指意识未存世俗之忆想分别,而符于真如之念。被视为八正道中之正念。《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载,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此即修行之妙法,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传心法要》亦谓,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此外,俗称失策、遗恨为无念,此无念则为无正念之意。
  ⑩无住:梵语aniketa。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着于一定之对象,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者。又称不住。将无住引申为否定固定状态之用语,故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故为无所住」。盖事物不会凝住于自身不变之性质,人之认识亦不应以固定概念作为其固有本质。般若理论据此作为诸法性空之重要内容。
  ⑾无修、无证:指究极之境界。于此境界,已然超越修行(修)与体悟(证)等之对立分别。亦即证无所证、修无所修的无为真人之境界。
  ⑿一切智:梵语sarvajna,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载:「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载:「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亦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
  ⒀无明:梵语avidya,巴利语avijja。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作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作痴。
  ⒁言语道断:梵红阳Sarva-vada-CarYOCCheda。赞叹真理深妙不可说之用语。又作语言道断、言语道过、名言道断。常与「心行处灭」一语连用。
  ⒂菩提: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⒃无我:梵语anatman或nir-atman,巴利语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中心之所有主、具有支配能力,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为佛教根本教义「三法印」之一。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要素)假和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⒄六根:梵语sad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根,为认识器官之意。
  ⒅中国:世界上有些文化优秀之民族,每视其本国为世界之中心,故自称「中国」,对他国则称「边国」。佛教所称之中国,乃指恒河流域中之摩羯陀地方。此地在政治、文化等任何方面皆成为当时印度新兴势力之中心,故称其为新「中国」,以别于婆罗门教之旧「中国」,佛陀即于此一新时代中出现于世,故又引申为有佛法流通之地为「中国」。
  ⒆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
  (20)禅定:禅,梵语dhyana之音译;定,为梵语samadhi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
  (21)涅盘:梵语nirvana,巴利语nibbana。又作泥洹、涅盘那、涅隶盘那、抳缚南。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解脱同义。或作般涅盘、大般涅盘。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盘寂静」。
  (22)一真地:指证悟了一真法界妙理的阶位。

TOP

续 4





                                     净土三经



    题解


  净土三经指的是《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和《佛说观无量寿经》等三部净土宗所依之经典。阿弥陀佛之梵文语译,有无量、无量光、无量寿之意,故此三部经是同指阿弥陀佛净土之经典。
  「净土」一词是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是清净功德所庄严的处所。因佛教有十方三世诸佛之思想,故净土亦有十方三世之多,而较为吾人熟知的有:弥勒兜率净土、药师琉璃净土、阿閦佛国净土,及阿弥陀佛净土等。然唐朝之后,在所有流行于中国的净土思想中,以阿弥陀佛之西方极乐净土信仰弘扬最广,影响亦最大,而有「家家弥陀,户户观音」之盛势。故后世所称之净土信仰,大多专指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信仰。
  净土三经在印度的成立,先后顺序有各种说法,但据其内容判断,可能是《佛说无量寿经》,其次是《佛说阿弥陀经》,最后为《佛说观无量寿经》。而其传入中国之先后顺序也是《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最后为《佛说观无量寿经》。故以下即依传人中国之先后次序介绍说明。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又名《双卷经》、《两卷无量寿经》。又因其梵文名称与《阿弥陀经》相同,故对于字数多的《无量寿经》,又称为《大无量寿经》、《大阿弥陀经》及《大经》。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二册。
  本经有一万七千余字,主旨在叙说阿弥陀佛于因地修行时,所发四十八个成就清净国土依正庄严之愿行,并宣说五恶、五痛、五烧的剧苦,劝发众生精进修行,只要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即得往生彼佛国土摄受十方念佛众生之愿行。
  ㈠译者简介:
  现今广为传诵的译本为三国曹魏康僧铠所译。师广学群经,义畅幽旨。曹魏嘉平末年(公元二四九——二五三年)至洛阳,于白马寺译经,除翻译本经之外,尚译有《郁伽长者所问经》二卷、《无量寿经》二卷、《四分杂羯磨》一卷等。
  ㈡本经的主要意义:
  l欲显净土之所因:佛陀广说阿弥陀佛因地四十八大愿,以显示成就极乐世界之因缘。
  2欲辨本誓之不虚:佛陀广说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功德严净,以显示弥陀宿愿必有所辨,使增行者往生的意念。
  3欲示秽土之苦恼:揭示秽土之苦恼,乃为使众生知苦离苦,又众生若不闻痛恼相,即不能生起欣求净土厌离秽土的意念,往生的行业也就不能成就。
  ㈢现存的异译本:
  本经的汉译本极多,古来即有五存七缺等十二种译本的说法,现存的异译本如下:
  l《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东汉·支娄迦谶译。
  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卷,此通古本称《大阿弥陀经》,三国吴·支谦译。
  3《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北宋·法贤译。
  4《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二卷,唐·菩提流志译。
  ㈣注疏:
  本经注疏赞述甚多,不胜枚举,较重要的有:
  1《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一卷,世亲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
  2《往生论注》二卷,北魏·昙鸾注。
  3《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慧远撰。
  4《无量寿经义疏》一卷,隋·吉藏撰。
  5《无量寿经宗要》一卷,新罗·元晓撰。
  6《无量寿经起信论》三卷,清·彭际清作。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又称《小无量寿经》、《小经》、《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内容主要叙述阿弥陀佛净土依正二报清净庄严的情形、众生执持名号得一心不乱必定往生之愿行,及诸佛真诚赞叹众生往生净土、六方诸佛共证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等。
  ㈠译者简介:
  本经于姚秦弘始四年(公元四O二年)由鸠摩罗什所译。师西域龟兹国(新疆疏勒)人。自幼聪敏,七岁从母入道,游学天竺,遍参名宿,博闻强记,辩才无碍,誉满五天竺。后归故国,王奉为师。前秦苻坚闻其学德,在建元十八年派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七万前往迎请归途中,吕光闻苻坚败殁,遂于河西自立为王,罗什乃羁留凉州十六、七年。师汉文的造诣即于此期间奠定了基础。
  东晋隆安五年(公元四O一年),后秦姚兴攻破吕氏,再度迎请罗什,终于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抵达长安,其间经历二十年。姚兴礼为国师,供养于西明阁及逍遥园。
  所译经论总数说法不一,《出三藏记集》称三十五部二九四卷;《开元释教录》则谓七十四部三八四卷。译场工作人员八百余人,如僧叡、僧迁、僧肇、法钦等皆为当时佛门俊彦。
  其译作以词藻美妙、笔法流畅、义理圆融通顺为特色。其中《维摩诘经》被文学界誉为最美丽的白话诗,后代佛弟子,皆采取其译本持诵、研读。流传最广的有《法华经》、《维摩经》、《金刚经》、《阿弥陀经》。
  ㈡异译本:
  1《小无量寿经》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早已失传,现仅存咒文与利益文。
  2《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玄奘大师译。
  ㈢注疏:
  本经的注疏论释达百种以上,佚失者亦多,今举数列:
  1《阿弥陀经义记》一卷,隋·智顗说。
  2《阿弥陀经法事赞》二卷,唐·善导撰。
  3《阿弥陀经疏》一卷,新罗·圆测述。
  4《阿弥陀经疏》一卷,新罗·元晓述。
  5《阿弥陀经疏》一卷、《阿弥陀经通赞疏》三卷,唐·窥基撰。
  6《阿弥陀经疏钞》四卷,明·袾宏述。
  7《阿弥陀经要解》一卷,明·智旭解。
  8《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二卷,明·传灯解。
  其中被读诵受持最广者,是莲池袾宏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成为明末以来最重要的注释本。
  
    佛说观无量寿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略称《观经》、《十六观经》。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又因文中第九观为「观无量寿佛」之真身,故又称《观无量寿佛经》;另者,依其文末之命名,又称《净除业障生诸佛前经》。本经内容,主要叙述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所请,示现西方极乐净土,并为说修「三福」、「十六观行」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法。
  ㈠译者简介:
  本经译者畺良耶舍,西域人,刘宋时代的译经家。博通阿毗昙、律部,尤精禅观,常以三昧正受传化诸国。刘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四二四——四五三年),赴建业,居于钟山的道林精舍,译出《观无量寿佛经》、《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元嘉十九年,西游岷蜀,弘道四方,学禅者一时之间蜂涌而来。后还江陵,未久示寂,世寿六十。
  ㈡注释本:
  本经目前无异译本,亦无梵文及西藏本,故此经弥足珍贵。又此经之思想比前二经来得进步,可知为后出之典籍。后人对此经之注释达一百多种,故收录于《大正藏》者亦不少,今举数例:
  1《观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慧远撰。
  2《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隋·智顗说。
  3《观无量寿经义疏》一卷,隋·吉藏撰。
  4《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唐·善导集记。
  5《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三卷,宋·元照述。
  6《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六卷,宋·知礼撰。
  7《观无量寿佛经图颂》一卷,明·传灯述。
  8《观无量寿经直指疏》一卷,清·续法疏。
  9《观无量寿佛经约论》一卷,清·彭际清述。
  其中以唐代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流通较广。
  以上是净土三经之概说,每部经各有其不同念佛方法之特色,然经净宗祖师的归纳,将念佛方法最简易的分为定心念佛和散心念佛:
  定心念佛:心不可散乱,集中一处,并且要止静不可散乱,这样念佛才有效果。
  散心念佛:不管是散心也好、定心也好,山林水边行住坐卧,何时何地,都能念佛。
  有些古德认为唯有定心念佛力量才大,才能消业,但善导大师说散心念佛也很好。现代人工作、乘车、等车,一些零碎的时间都可以用来念佛修行,纵使是散心念佛力量比较弱,也能得到阿弥陀佛愿力的支持摄受,净土宗就是这幺方便。
  另外华严宗圭峰宗密禅师也提倡了四种念佛的方法:
  第一、称名念佛: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
  第二、观像念佛:观看着阿弥陀佛的画像、佛像,称念佛号。
  第三、观想念佛:心中作十六种观想,或观想《阿弥陀经》中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
  第四、实相念佛:观照自己的真心与法界不一不异。
  净土宗流传至今,各种念佛的方法很多,如现代的五会念佛,即传承于中国唐朝时代。平时我们可以各种熟悉的音调来念佛,如生日快乐歌、客家民俗歌曲的音调。日本人甚至一边念佛一边跳舞,叫念佛舞。日本京都有一个地方,地名叫「一百万遍」,那是因为有一个净土宗的祖师,在这个地方带领民众念佛念了一百万遍,所以大家为了要纪念这个难得的因缘,就在当地树立了这块石碑「一百万遍念佛根本道场」。他的念法是用一条很长很长的线将斗大的念珠串起来,一群人抱着这条念珠一颗一颗的拨,一颗一颗的念,一边念一边跳舞,念的非常有趣快乐。
  再说到念诵净土经典或念佛后,都会伴随诵念的往生咒。往生咒是大乘八宗祖师龙树菩萨作梦时,阿弥陀佛指示他作的,诵持往生咒的功德很大,能得诸佛菩萨的护持,冤亲债主等仇人不得接近侵犯,现世能常得安稳,临终能自由往生。若能昼夜念三十七遍,能灭无间重罪;念二十六遍,则会生起菩提种子来;念三十万遍,能得见阿弥陀佛。因此,净土宗有人就是以持往生咒为主要修行。


  概说
  1佛说无量寿经
  本经主要在叙说阿弥陀佛如何在因地修行成佛、如何成就清净国土依正庄严、如何摄受十方念佛众生的行愿,以及宣说现世造恶必遭五恶、五痛、五烧的剧苦,而劝发众生厌秽欣净。
  经上说:阿弥陀佛在无量劫前原是个国王,因闻世自在王如来说法,心生欢喜而弃位出家为沙门,法号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后闻世自在王佛为其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的善恶,并应其心愿,将国土的精妙,悉现眼前,而发起无上殊胜四十八大愿;法藏比丘为成就此愿行,历经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而得一切法自在功德,圆满庄严国土清净之愿。故本经即依此展开叙述。
  ㈠四十八愿之略述:
  摄法身愿:即阿弥陀佛本身成就法身之愿。有第十二光明无量愿、第十三寿命无量愿,及第十七诸佛称扬愿等三愿,也即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名号的经据。
  摄净土愿:又称佛土愿,是阿弥陀佛成就依报庄严之愿,如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及第三十二国土宝香妙严愿等二愿。
  摄众生愿:即为利益众生所发之愿。除上列诸愿外,其余四十三愿为济度众生之愿。
  又摄众生愿中之第十八、十九、二十愿,为往生彼国之条件与方法,与我们娑婆众生最有直接关系,此三愿如下:
  (1)第十八念佛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愿亦即阿弥陀佛发愿:如果我能成佛,而十方众生亦有厌离秽土,至心诚意相信,欢喜往生我的佛国者,除非是犯了五逆重罪和毁谤正法之众生外,只要十念,必定往生,假若不生者,我就不取正觉。
  (2)第十九临终现前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前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发愿言,如果我能成佛,十方众生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并且修持许多功德,至心真诚愿意求生我的国土,临命终时,若我阿弥陀佛不与诸佛菩萨清净圣众,围绕出现在你的面前接引,我就不取正觉。
  (3)第二十欲生果遂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此愿亦即阿弥陀佛发愿说,如果我能成佛,十方众生听闻到我的名号,系念我这个西方极乐净土,同时培植许多功德,至心恳切的回向求生我的国土,如若不能果遂满愿者,我就不取正觉。
  由以上三愿可知,本经所说往生极乐国土的条件在于众生自己首先需要有「至心欲生」的心愿,如第十八愿说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第十九愿:「至心发愿,欲生我国」、第二十愿:「至心回向,欲生我国」,在在处处都强调了「至心欲生」的重要性,所以阿弥陀佛只是应愿相助而已,如果我们没有至心求往生的意愿,阿弥陀佛即使垂手接引也不能往生。反之我们有至心欲求往生的强烈意愿,在没有造作五逆重罪的条件下,即使念佛只有十声,亦能仗佛愿力得生彼国。
  从历代记载十念往生的事迹很多,今举一例:
  张善和,唐朝人,以杀牛为业。临终时,见一大群牛相竞来索命,张善和恐惧毛悚,立刻令妻子请僧人想办法来救他。僧人告诉他:「作了不善业,应堕恶道的人,亦可因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而得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往生极乐。」刹时,张善和急促回答说:「下地狱的速度太快了,我无暇拿取香炉。」便左手执火把,右手拈香,向西厉声称诵佛号。尚未念满十声,便说:「牛去佛来,且赐我宝座了。」
  但是像张善和这样能于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令念佛,能在急下地狱的千钧一发之际,蒙佛来迎者,实是累劫善根福德因缘之成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世界上多的是平常持齐做善事,但老来或病苦一发生,忽然间颠倒了,失去了平时的正念,吵着要喝酒吃肉、要更换祖坟,徬徨无助得犹如行人立于街头,不知该往何处去。因此最好是平时就自己养成念佛的习惯,心心念念欲求往生,那幺念佛即是一个指标,指引命终人前往光明平安的地方去,经久日熟,临命终时就能随习念佛往生极乐净土,这才是最稳当的方法。当然若再能修诸善事、发菩提心,那就更能培植福德善缘,上品往生,经中所记有三辈往生之说,否则若临命终时颠倒无明,又善缘不具,不遇善知识助念,则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法藏比丘经历恒河沙多数劫的修行,终于成就了他的愿行,以下即略说其摄净土愿中所展现的极乐清净国土:
  ㈡净土依报正报之庄严
  经中佛陀开示了法藏比丘因位之愿行早已圆满,于十劫前已成就庄严的报土、报身等种种果德相状。例如宣说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为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其寿无量,百千万劫不能穷尽。又其国声闻、菩萨,其数难测,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其相好庄严,胜过天帝百千万亿倍。所成就净土,道场华树、讲堂楼阁、池流莲华,皆七宝妙饰所成,奇丽殊胜,为十方佛土之冠。本经对于极乐净土至真、至美、至善诸庄严相的描述,是三经中最详实最细致的。
  ㈢众生往生之行果
  众生欲愿往生,但依其行持的深浅,也就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瑞相果报,大要者有二:一为莲花化生,一为边地胎生。
  1莲花化生:莲花化生之往生条件,除了五逆诽谤正法者外,其余能明了、信解佛智,作诸功德;或只闻名、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者,即得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地。此依其行愿,又可分为三辈往生:
  (1)上辈往生:须舍家为沙门,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发愿往生。则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圣众前来迎接,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得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2)中辈往生:虽不能行作沙门,不能修大功德,亦当发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名号,多少修善,发愿往生。则临命终时,化佛来迎,住不退转地,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
  (3)下辈往生:十方众生,至心愿生彼国者,虽不作诸功德,亦当发菩提之心,称无量寿佛名号,乃至十念;或能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虽只专念,临命终时亦得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
  三辈往生中,行持虽然有别,但主要条件为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圣号、修诸福善,及回向愿生等四行,方得往生。
  2边地胎生:此乃对佛智佛理疑惑不信,却仍信有罪福,能修善本,愿生其国之人而言。这一类人虽能往生极乐世界,但有五百岁住在宫殿中,不能见佛闻法,如处于母胎之中,不见胎外之物,故称「胎生」。
  ㈣说示五恶所引起的五痛五烧之苦
  「五恶」,指的即是造作杀、盗、淫、妄、酒等相关之恶业。若人于现世造此五恶,则会受现世五种极痛的刑罚,以及未来世如被大火焚烧之三涂苦。所以佛陀劝告应当广持五善,以六波罗蜜度世,以入福德度世的涅盘正道。
  以上是《无量寿经》之梗概介绍。本经最主要思想在于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由于此本愿思想的兴起,则仗佛他力救济的思想亦依之产生。众生只要发愿往生,即使十念,仍可在自力及仗佛他力之下往生彼国。又加上本经钜细靡遗地详述极乐世界之依正庄严及此土五恶五痛五烧之瑕秽,则发愿往生者,及受持本经者就更多了,这也是弥陀净土受到广泛信仰的原因之一。
  日本大谷大学图书馆所收藏《无量寿经》之注解中即有:「大魏神瑞二年四月,弟子王澄为父母供养经」一段话,此时代为北魏明元帝,故知当时不但已对本经读诵讲述,且还成为追荐修亡之供养经典,可见其流行之广。
  
    原典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我闻如是: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①、尊者正愿②、尊者正语③、尊者大号④、尊者仁贤⑤、尊者离垢⑥、尊者名闻⑦、尊者善实⑧、尊者具足⑨、尊者牛王⑩、尊者优楼频彖虫迦叶⑾、尊者伽耶迦叶⑿、尊者那提迦叶⒀、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⒁、尊者大净志⒂、尊者摩诃周那⒃、尊者满愿子⒄、尊者离障阂⒅、尊者流灌⒆、尊者坚伏⒇、尊者面王(21)、尊者异乘(22)、尊者仁性(23)、尊者喜乐(24)、尊者善来(25)、尊者罗云(26)、尊者阿难,皆如斯等上首者也。又与大乘众菩萨俱。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等,此贤劫(27)中一切菩萨。又贤护(28)等十六正士(29)。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人佛法藏,究竟彼岸,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
  处兜率天,弘宣正法。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振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释梵奉侍,天人归仰。示现算计文艺射御,博综道术,贯练群籍。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味之间。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人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舍珍妙衣,而着法服。剃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现五浊刹,随顺群生,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按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往诣道场。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树下,加趺而坐。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觉。释梵祈劝,请转fa lun。以佛游步,佛吼而吼。扣法鼓,吹法螺,执法创,建法幢,震法雷,曜法电,澍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光明普照无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严护法城,开阐法门。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入国分卫(30),护诸丰饍。贮功德,示福田。欲宣法,现欣笑。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显现道意,无量功德。授菩萨记,成等正觉。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殖众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其所修行,清净无秽。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无所不变,本学明了,在意所为。
  此诸菩萨,亦复如是。学一切法,贯综缕练,所住安谛,靡不感化。无数佛土,皆悉普现。未曾慢恣,憨伤众生。如是之法,一切具足。
  菩萨经典,究畅要妙,名称普至,导御十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圣所立,而皆已立。如来导化,各能宣布。为诸菩萨,而作大师。以甚深禅慧开导众人。通诸法性,达众生相,明了诸国。供养诸佛,化现其身,犹如电光。善学无畏,晓了幻法。坏裂魔网,解诸缠缚。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于此中下,而现灭度。亦无所作,亦无所有,不起不灭,得平等法。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
  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经典。住深定门,悉覩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济诸剧难、诸闲、不闲,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众生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任。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众生,演慈辩,授法眼,杜三趣,开善门。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犹如孝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之若己。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如是菩萨、无量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尔时,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尊者阿难承佛圣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威容显耀,超绝无量。未曾瞻覩殊妙如今!唯然,大圣!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法,今日世雄(31)住佛所住,今日世眼(32)住导师行,今日世英(33)住最胜道,今日天尊(34)行如来德。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得无今佛念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尔?』」
  于是世尊告阿难曰:「云何,阿难!诸天教汝来问佛耶?自以慧见问威颜乎?」
  阿难白佛:「无有诸天来教我者,自以所见问斯义耳。」
  佛言:「善战!阿难!所问甚快,发深智慧,真妙辩才,愍念众生,问斯慧义。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普令群萌,获真法利。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今所问者,多所饶益,开化一切诸天人民。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多所导御,慧见无碍,无能遏绝。以一喰之力,能住寿命亿百千劫无数无量复过于此。诸根悦豫,不以毁损,姿色不变,光颜无异。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阿难!谛听,今为汝说!」
  对曰:「唯然!愿乐欲闻!」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绽光如来(35)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旃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离垢,次名无着,次名龙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顶,次名不动地,次名琉璃妙华,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种,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脱华,次名庄严光明,次名海觉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离尘垢,次名舍厌意,次名宝炎,次名妙顶,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无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华,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华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痴冥,次名度盖行,次名净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鸾音,次名师子音,次名龙音,次名处世。如此诸佛,皆悉已过。
  「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颂赞曰:
  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炎明,无与等者。
  日月摩尼,珠光炎耀,皆悉隐蔽,犹如聚墨。
  如来容颜,超世无伦。正觉大音,响流十方。
  戒闻精进,三昧智慧,威德无侣,殊胜希有。
  深谛善念,诸佛法海,穷深尽奥,究其涯底。
  无明欲怒,世尊永无。人雄师子,神德无量。
  功德广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动大千。
  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
  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假令有佛,百千亿万,无量大圣,数如恒沙。
  供养一切,斯等诸佛,不如求道,坚正不却。
  譬如恒沙,诸佛世界,复不可计,无数刹土,
  光明悉照,遍此诸国,如是精追,威神难量。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
  国如泥洹(36),而无等变。我当愍哀,度脱一切。
  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隐。
  幸佛信明,是我真证。发愿于彼,力精所欲。
  十方世尊,智慧无碍,常令此尊,知我心行。
  假令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佛语阿难:「时,世自在王佛告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自当知。』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麤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覩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着,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
  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遶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比丘白佛:『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37)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见他心智(38),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39),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40)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谘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含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41)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覩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42)诸深总持(43)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人天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覩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靡不闻,誓不成等觉。
  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志求无上道,为诸人天师。
  神力演大光,普照无际土,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闇,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功祚成满足,威曜朗十方,日月戢重晖,天光隐不现。
  为聚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
  供养一切佛,具足众德本,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
  如拂无量智,通达靡不遍,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
  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人,当雨珍妙华。」
  佛语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满如是大愿,诚谛不虚,超出世间,深乐寂灭。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殖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着色声香味触之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软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惓,专求清白之法,以慧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远离麤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彼我兼利。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或为长者、居士、豪姓(44)、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口气香洁如优鉢罗华,身诸毛孔出旃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诸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人天,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
  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日安乐。」
  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经几时?」
  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车□、玛瑙合成为地,恢廓旷荡,不可限极,悉相杂厕,转相间入,光赫焜耀,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其宝犹如第六天宝。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见则见。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亦无四时春秋冬夏,不寒不热,常和调适。」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佛语阿难:「第三炎天(45)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
  阿难白佛:「行业果报不可思议。」
  佛语阿难:「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
  阿难白佛:「我不疑此法,但为将来众生,欲除其疑惑,故问斯义。」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46)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知。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大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不能尽!」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劫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声闻、菩萨、天人之众寿命长短亦复如是,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又声闻、菩萨其数难量,不可称说,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
  佛语阿难:「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能如大目扌建连百千万亿无量无数,于阿僧祇那由他劫,乃至灭度,悉共计校,不能究了多少之数。譬如大海深广无量,假使有人析其一毛以为百分,以一分毛沾取一渧,于意云何?其所渧者,于彼大海,何所为多?」
  阿难白佛:「彼所渧水比于大海多少之量,非巧历算数言辞譬类所能知也。」
  佛语阿难:「如目连等,于百千万亿邪由他劫,计彼初会声闻、菩萨所知数者,犹如一渧,其所不知如大海水。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金树、银树、琉璃树、颇梨树、珊瑚树、玛瑙树、车□树。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或有金树,银叶华果;或有银树,金叶华果;或琉璃树,玻梨为叶,华果亦然;或水精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或珊瑚树,玛瑙为叶,华果亦然;或玛瑙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或车□树,众宝为叶,华果亦然。
  「或有宝树,紫金为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精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车□为实;或有宝树,白银为本,琉璃为茎,水精为枝,珊瑚为条,玛瑙为叶,车□为华,紫金为实;或有宝树,琉璃为本,水精为茎,珊瑚为枝,玛瑙为条,车□为叶,紫金为华,白银为实;或有宝树,水精为本,珊瑚为茎,玛瑙为枝,车□为条,紫金为叶,白银为华,琉璃为实;或有宝树,珊瑚为本,玛瑙为茎,车□为枝,紫金为条,白银为叶,琉璃为华,水精为实;或有宝树,玛瑙为本,车榘为茎,紫金为枝,白银为条,琉璃为叶,水精为华,珊瑚为实;或有宝树,车架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精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实。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
  「又无量寿佛,其道场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众宝之王而庄严之,周匝条间垂宝璎珞。百千万色,种种异变,无量光炎照曜无极,珍妙宝网罗覆其上,一切庄严随应而现。微风徐动,出妙法音,普流十方一切佛国。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不遭苦患,目覩其色,耳闻其音,鼻知其香,舌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阿难!若彼国土人天,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47);二者柔顺忍(48);三者无生法忍。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
  佛告阿难:「世间帝王有百千音乐,自转轮圣王乃至第六天上伎乐音声,展转相胜千亿万倍。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一种音声千亿倍也!亦有自然万种伎乐。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又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覆盖其上。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车□池者,底玛瑙沙;玛瑙池者,底车□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其池岸上,有旃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熏。天优鉢罗华、鉢昙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
  「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彻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喜欢无量。
  「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时,七宝应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车□、玛瑙、珊瑚、虎珀、明月、真珠,如是众鉢,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彼佛国土,清净安隐,徽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其诸声闻、菩萨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人天之名。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穷乞人在帝王边,形貌容状宁可类乎?」
  阿难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边,羸陋丑恶,无以为喻,百千万亿不可计倍。所以然者,贫穷乞人底极厮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皆坐前世不植德本,积财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如是寿终,财宝消散,苦身聚积,为之忧恼,于己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怙,无德可恃,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罪毕得出,生为下贱,愚鄙斯极,示同人类。所以世间帝王人中独尊,皆由宿世积德所致。慈惠博施,仁爱兼济,履信修善,无所违诤。是以寿终福应,得升善道,上生天上,享兹福乐。积善余庆,今得为人,遇生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众所敬事,妙衣珍膳,随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佛告阿难:「汝言是也。计如帝王虽人中尊贵,形色端正,比之转轮圣王,甚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转轮圣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比忉利天王,又复丑恶不得柑喻万亿倍也。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亿倍不相类也。设第六天王比无量寿佛国菩萨、声闻光颜容色,不相及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佛告阿难:「无量寿国,其诸人天,衣服、饮食、华香、璎珞、诸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又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一切人天践之而行,无量宝网弥覆佛土,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绞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稚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味。
  「又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陷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反。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徽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于彼东方恒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大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诸菩萨,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各斋天妙华,宝香无价衣,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慧日照世间,消除生死云,恭敬遶三匝,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微妙难思议,因发无量心,愿我国亦然。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遶身,三匝从顶入,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大士观世音,整服稽首问,白佛何缘笑,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八音(49)畅妙响,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志求严净土,受决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门,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50),闻法乐受行,疾得清净处。
  至彼严净土,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志愿,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名显达十方。
  奉事亿如来,飞化遍诸刹,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
  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串,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
  如来智慧海,深度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净慧如本空,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尽寿犹不知,佛慧无边际,如是致清净。
  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若闻精追求。
  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是故当发意。
  设满世界火,必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
  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是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阿僧只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缯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转以奉散诸佛、菩萨、声闻大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晃耀,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即时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出五音声,雨无量妙华,随风周遍,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斋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然快乐,不可胜言。」
  佛告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着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软调伏无忿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诸通明慧,游志七觉①,修心佛法。
  「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习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修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
  「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慧由心出,于佛教法,该罗无外,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踰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诺垢染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阂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着故;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重云,震DA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梵天王,于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如优昙鉢华,希有难遇故;如金翅鸟,威伏外道故;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犹如牛王,无能胜故;犹如象王,善调伏故;如师子王,无所畏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摧灭嫉心,不望胜故。
  「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慼。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障,游诸神通。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来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52),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着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动身营务,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清散磨灭。忧毒忪忪,无有解时,结愤心中,不离忧恼,心坚意固,适无纵舍,或坐摧碎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尊贵豪富亦有斯患,忧惧万端,勤苦若此,结众寒热,与痛共惧。贫穷下劣,困乏常无,无田亦忧欲有田,无宅亦忧欲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亦忧欲有之。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欲具有,便复糜散。如是忧苦,当复求索,不能时得,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俱。或时坐之,终身夭命,不肯为善行道进德,寿终身死,当独远去,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即时,应急相破。然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善恶变化,殃福异处,宿豫严待,当独趣入。远到他所,莫能见者,善恶自然,追行所生,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复得相值。何不弃众事,各曼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如何不求道,安所须待,欲何乐乎?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谓之不然,终无有是。但坐此故,且自见之,更相瞻视,先后同然,转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身愚神闇,心塞意闭,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自不能见,无有语者,吉凶祸福竞各作之,无一怪也。生死常道,转相嗣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教语开导,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转无有休止。如此之人,蒙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痴惑于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瞋怒,贪狼于财色。坐之不得道,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着,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教语道德,心不开明,思想恩好,不离情欲,惛日蒙闭塞,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心自端政,专精行道,决断世事,便旋至竞。年寿终尽,不能得道,无可奈何,总猥愦扰,皆贪爱欲。惑道者众,悟之者寡。世间怱怱,无可聊赖,尊卑上下,贫富贵贱,勤苦怱务,各怀杀毒。恶气窈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不从人心,自然非恶先随与之,恣听所为,待其罪极。其寿未尽,便顿夺之,下入恶道,累世慰苦,展转其中,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我今语汝,世间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曼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傥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
  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听佛经者,贯心思之,世人实尔,如佛所言。今佛慈憨,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闻佛所说,莫不欢喜,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佛语教诫,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今我众等所以蒙得度脱,皆前世求道之时,谦苦所致。恩德普覆,福禄巍巍。光明彻照,达空无极,开入泥洹,教授典揽,威制消化,感动十方,无穷无极。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舍得道。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佛告弥勒:「汝言是也。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天下久,乃复有佛。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说经法,宣布道教,断诸疑纲,拔爱欲之本,杜众恶之源,游步三界,无所拘阂,典揽智慧,众道之要,执持纲维,昭然分明,开示五趣,度未度者,决正生死泥洹之道。
  「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汝及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永劫已来,展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
  「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净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佛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
  弥勒白佛:「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德,十方世界最无偷匹。所以者何?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今我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辐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佛言:「何等为五恶?何等五痛?何等五烧?何等消化五恶,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其一恶者,诸天人民蠕动之类欲为众恶,莫不皆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恶逆无道,后受殃罚,自然趣向,神明记识,犯者不赦。故有贫穷下贱,乞匃狐独,聋盲瘖痖,愚痴憋恶,至有尪狂不逮之属。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世有常道,王法牢狱,不肯畏惧,为恶人罪,受其殃罚,求望解脱,难得免出。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譬如王法痛苦极刑。
  「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转贸其身,改形易道,所受寿命或长或短,魂神精识自然趣之,当独值向,相从共生,更相报复,无有止已,殃恶末尽,不得相离,展转其中,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卒暴应至,善恶之道会当归之。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辐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一大善也。」
  佛言:「其二恶者,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室家、夫妇,都无义理,不顺法度,奢淫憍纵,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心口各异,言念无实,佞谄不忠,巧言谀媚,嫉贤谤善,陷入怨枉。主上不明,任用臣下;臣下自在,机伪多端,践度能行,知其形势。在位不正,为其所欺,妄损忠良,不当天心。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妇中外知识更相欺诳。各怀贪欲、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尊卑上下,心俱同然。破家亡身,不顾前后,亲属内外,坐之灭族。或时室家知识,乡党市里,愚民野人,转共从事,更相剥害,忿成怨结。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所恃怙,独来独去,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人苦毒,然后乃悔,当复何及!
  「世间人民心愚少智,见善憎谤,不思慕及,但欲为恶,妄作非法,常怀盗心,悕望他利,消散磨尽,而复求索。邪心不正,惧人有色,不豫思计,事至乃悔。今世现有王法牢狱,随罪趣向,受其殃罚。因其前世,不信道德,不修善本,今复为恶,天神克识,别其名籍,寿终神逝,下入恶道。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二大恶二痛二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诺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二大善也。」
  佛言:「其三恶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共居天地之间,处年寿命,无能几何。上有贤明长者尊贵豪富,下有贫穷亻斯贱尪劣愚夫,中有不善之人。常怀邪恶,但念淫妷,烦满胸中。爱欲交乱,坐起不安。贪意守惜,但欲唐得。眄睐(53)细色,邪态外逸,自妻厌憎,私妄出入,费损家财,事为非法。交结聚会,兴师相伐,攻劫杀戮,强夺不道,恶心在外,不自修业。盗窃趣得,欲击成事。恐势迫胁,归给妻子。恣心快意,极身作乐。或于亲属,不避尊卑,家室中外,患而苦之,亦复不畏王法禁令。如是之恶,着于人鬼,日月照见,神明记识。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三大恶三痛三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三大善也。」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众恶: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谗贼闘乱,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于傍快喜,不孝二亲,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已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不能自知,为恶无耻,自以强健,欲人敬难。不畏天地神明日月,不肯作善,难可降化,自用偃蹇(54),谓可常尔,无所忧惧,常怀憍慢。如是众恶,天神记识。赖其前世颇作福德,小善扶接,营护助之。今世为恶,福德尽灭,诸善神鬼各去离之,身独空立,无所复依。寿命终尽,诸恶所归,自然迫促,共趣夺之。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当往趣向,罪报自然,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精神痛苦。当斯之时,悔复何及?天道自然,不得蹉跌。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四大恶四痛四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四大盖也。」
  佛言:「其五恶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业,家室眷属饥寒困苦,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取舆无即,众共患厌,负恩违义,无有报偿之心,贫穷困乏,不能复得,辜较纵夺,放恣游散,串数唐得,用自赈给。耽酒嗜美,饮食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不识人情,强欲抑制。见人有善,憎嫉恶之。无义无礼,无所顾录,自用职当,不可谏晓。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欲杀真人,闘乱众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属。六亲憎恶,愿令其死。如是世人,心意俱然,愚痴日蒙昧,而自以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逆恶天地,而于其中,悕望侥幸,欲求长生,会当归死。慈心教诲,令其念善,开示生死善恶之趣,自然有是,而不信之。苦心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数之自然,应其所行,殃咎追命,无得纵舍。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用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所语如语,心口不转,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身死随行,入三恶道,苦毒无量,自相燋然。至其久后,共作怨结,从小微起,遂成大恶,皆由贪着财色,不能施慧,痴欲所迫,随心思想,烦恼结缚,无有解已。厚己诤利,无所省录,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身生劳苦,久后大剧,天道施张,自然糺举,纲纪罗网,上下相应,焭焭忪忪,当人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佛语弥勒:「世间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弃捐所思,奉持经戒,受行道法,无所违失,终得度世泥洹之道。」
  佛言:[汝今诸天人民及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能于其中,端心正行。主上为善,率化其下,转相敕令,各自端守。尊圣敬善,仁慈博爱,佛语教诲,无敢亏负,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永离三涂无量忧畏苦痛之道。汝等于是广殖德本,布恩施慧,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殆,心劳形困,饮苦食毒,如是怱务,未尝宁息。
  「吾哀汝等天人之类,苦心诲喻,教令修善,随器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在意所愿,皆令得道。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佛言:「我哀憨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吾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吾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剧,不可悉说,我但为汝略言之耳。」
  佛告弥勒:「汝等各善思之,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于是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佛所说甚善,世人实尔。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受佛重诲,不敢违失。」
  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十方国土诸佛如来常共称扬赞叹彼佛无着无阂。」
  于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向,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白言:「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大众。」
  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沈没不现,氵晃氵养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55),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
  阿难对曰:「唯然,已见。」
  「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
  阿难对曰:「唯然,已闻。」
  「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阂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不?」
  对曰:「已见。」
  「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
  对曰:「已见。」
  「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亦皆自然。」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
  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加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56),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别有宫室,七宝庄饰,张设床帐,悬诸缯幡。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宫中,系以金锁,供给饭盒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
  对曰:「不也!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勉出。」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宫殿,无有形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如来所,修诸功德。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
  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诺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57)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佛告弥勒:「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其第一佛,名曰远照,彼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彼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三佛,名曰无量音,彼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五佛,名曰龙胜,彼有十四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六佛,名曰胜力,彼有万四千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七佛,名曰师子,彼有五百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八佛,名曰离垢光,彼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彼有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佛语弥勒:「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我但说十方诸佛名号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竟,我今为汝略说之耳。」
  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尔时,世尊说此经法,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58),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59),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芬芬而降。
  佛说经已,弥勒菩萨及十方来诸菩萨众、长老阿难诸大声闻、一切大众闻佛所说,靡不欢喜。

TOP

续 5




    注释


  ①了本际:即阿若憍陈如。佛陀证悟后首度五比丘之一。又为五比丘中最先证悟者,他已知「无」是一切诸法的本际,故名「了本际」。
  ②正愿:即马胜比丘。威仪端正,因发愿劝化大富长者,为僧众建六十房舍,故名正愿。亦为五比丘之一。
  ③正语:即婆师波的意译。亦为释尊于鹿野苑首度五比丘之一。是窟外结集三藏大众之上首,成为大众部之始祖。
  ④大号:即摩诃男,大号是意译。五比丘之一。
  ⑤仁贤:即跋提比丘,五比丘之一。
  ⑥离垢:即维摩罗尊者,因打扫寺舍,愿令心无尘垢,见思惑断除,故名离垢。
  ⑦名闻:即耶舍比丘的意译。是中印度大富长者善觉之子,因厌离俗世,遂出家,仅次于五比丘,为佛陀第六位出家弟子。
  ⑧善实:即须菩提,及佛十大弟子之一。最善解空理,被誉为「解空第一」。
  ⑨具足:即富兰那迦长者。与耶舍、离垢、善实、牛王等为友。后闻耶舍归佛出家修行,乃与离垢等随佛出家。
  ⑩牛王:即憍梵波提,意译为牛王、牛呵。因过去世曾摘一茎禾中无意掉落数颗谷粒,故五百世感为牛身,今虽得人身,余习未尽,常如牛反刍嚼物,故有此名,后随佛出家证果,佛为免世人讥嫌其牛呞之习性,便勅令常在天上受供,而有「受供第一」之称。
  ⑾优楼频彖虫迦叶:迦叶是姓,优楼频蠡是木瓜林,是其修道处,故因之立名。与伽耶、那提是三兄弟。皆是事火的婆罗门,因见佛在毒窟中以威德之力降伏毒龙,遂随佛出家,常以四事供养僧众,故又称为「护众第一」。
  ⑿伽耶迦叶:「伽耶」是地名,即象头山,为其依住之处所,因之立名。后偕兄随佛出家证果,发心至边地教化,故称为「教化第一」。
  ⒀那提迦叶:「那提」是江、河的意思,因住江边,故以此立名。亦偕兄随佛出家,七日即证道果,故称为「精进第一」。
  ⒁大住:即摩诃迦旃延。是佛弟子中「论议第一」者。
  ⒂大净志:即赖咤和罗比丘,意译大净志。马鸣曾将尊者一代之事迹编成戏曲「口赖咤和罗」,亲自公开演出,颇得民众好评,而令五百位王子及众多市民舍俗出家。
  ⒃摩诃周那:周利盘陀伽之兄,随佛出家后得大神通。
  ⒄满愿子:又名满慈子,即富楼那。在《法华经》中,佛称赞其说法乃人中第一。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其长于辩才,善分别义理,故被誉为「说法第一」。
  ⒅离障阂:即阿那律尊者,为佛陀的堂弟。随佛出家后曾因听法时打瞌睡,被佛呵责,遂发愤精进,七日七夜不睡,致双目失明。佛乃教其修习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乃得「天眼第一」。离障之名,亦取其已得天眼,观见三千大干世界无有障碍之意。
  ⒆流灌:即难陀。佛的胞弟,在过去维卫佛为比丘时,负责僧团浴头之工作,以此灌沐如来及僧众的功德,生生世世,身相完美,具三十相。是释尊弟子中「仪容第一」。以此因缘,故名流灌。
  ⒇坚伏:即宾头卢颇罗堕。意译为不动利根,不动就是伏,利根便是坚。因现神通取刹木旱上之钵,被佛呵责,勅令虽得圣果亦不得入灭,留身久住世间,受人供养,作大福田,故为「福田第一」。
  (21)面王:即薄拘罗。意译为善容,因面貌端正,故以为名。因过去土中严持禁戒,得九十一劫长寿无病,令世寿岁一百六十。号「长寿第一」。
  (22)异乘:即摩诃波罗延。此位尊者之戒行,有他独到之处,可说是出类拔翠,所以叫做异乘。
  (23)仁性:即尸利罗,意译为施财。因生性仁慈,乐善好施而得名。
  (24)喜乐:即牧牛难陀。因与牧牛童伴以放牛十一事问佛,知佛实一切智人而随佛出家。以其常于牧牛时横笛高歌,音声微妙,人乐听闻,证果后余习仍在,常以妙声赞颂佛德,故以之立名。
  (25)善来:即沙伽多比丘。曾受一婆罗门供养,不知饮浆水中羼酒,饮之醉卧于地,释尊为说饮酒之过,此即制饮酒戒之起因。
  (26)罗云:即罗睺罗。是释尊未出家前之子,后随佛出家证果号称「密行第一」。
  (27)贤劫:劫是劫波(kalpa)之略称,意译为长时。人寿从八万四千岁起,每一百年灭一岁,至人寿十岁时,再每一百年增长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这一增一减的时间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历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过去大劫名「庄严劫」,未来名「星宿劫」;「贤劫」乃现在大劫,因有千佛贤圣应现出世,故名之,又称「善劫」。
  (28)贤护:即跋陀婆罗,又名贤首菩萨,因修行位居等觉,为众之贤故。
  (29)正士:亦名大士,乃菩萨之通称。
  (30)分卫:即乞食之意。
  (31)世雄:佛乃征服邪魔外道的盖世英雄,故称世雄。
  (32)世眼:照破世间黑暗之眼。指佛陀而言。
  (33)世英:指智慧超胜之佛而言。
  (34)天尊:指佛乃诸天中最尊上者,故名之。
  (35)绽光如来:即燃灯佛。
  (36)泥洹:即无为寂灭涅盘。
  (37)那由他:不可思议的大数目。
  (38)他心智:即他心通。
  (39)定聚:即正定聚。据《俱舍论》所说:见道以后,圣者断尽见惑等,必定入于择灭。在此净土宗即指不退转,不堕恶趣之意。
  (40)攸短:长短。
  (41)金刚那罗延身:意指佛、菩萨之胜身。因佛、菩萨之身坚固勇猛,犹如金刚之坚硬,不为任何外物所坏;而其力强,复如那罗延天之力大无穷,故称之为金刚那罗延身。
  (42)无生法忍:「无生」乃真如之理体。真如理体本是不生不灭之法,故言无生法。「忍」是确认、决定之义。故无生法忍,即以智慧了悟真如之理,而能安忍不动。
  (43)总持:梵语即陀罗尼。意为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能遮除各种恶法。
  (44)豪姓:即婆罗门之意译。乃印度四姓种族中最高阶级者。
  (45)第三炎天:即指欲界六天中之第三天——夜摩天。此天界光明赫奕,无昼夜之分,故名之。
  (46)三垢:即贪、瞋、痴三毒。
  (47)音响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
  (48)柔顺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之。
  (49)八音:极好音、柔软音、和适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竭音。
  (50)安养佛:指安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51)七觉:即七觉支。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之开展,故称之。七者为:㈠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㈡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之法。㈢精进觉支:精勤于正法而不懈。㈣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㈤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㈥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㈦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
  (52)空、无相、无愿三昧:指无漏定之三解脱门。㈠空三昧:即观一切诸法为因缘所生,我我所皆空定。㈡无相三昧:涅盘离一切诸相,故称之。㈢无愿三昧:对一切诸法无所愿求之定。
  (53)眄睐:邪视、邪看之意。
  (54)偃蹇:偃是推倒;蹇是高傲。故偃蹇乃高傲侮慢之意。
  (55)净居天:色界第四禅天。
  (56)菩萨法式:菩萨所行的佛法仪式。
  (57)小行菩萨:修大乘少功德之菩萨。指修少善根福德诸善万行而往生化土者。
  (58)清净法眼:即法眼净,乃指四果中之初果。
  (59)漏尽意解:即阿罗汉果位,烦恼漏已尽,故称之。
  

    2佛说阿弥陀经

  概说

本经主要大意在:1往生弥陀净土,须执持弥陀圣号,即使七日,只要一心不乱,便能往生。2除持名念佛,又要具备善根福德因缘发愿念佛往生。据此,本经之内容大致分为三部份:
  (一)净土依正庄严之描述:
  如说极乐国土有四宝所成之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有池底为金沙布地之七宝池、八功德水、七宝楼阁,散发各色光芒之妙莲华,六时演畅佛法的各色奇鸟,众生寿命无穷,一生即至补处永不退转。
  ㈡往生极乐世界之法门:
  归纳本经所提到往生条件,不外乎为信、愿、行,即一般所说之净土三资粮:
  l信:深信实有阿弥陀净土,最根本的是要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极深广有大力。更要信念佛至一心不乱,必定往生,得不退转。
  2愿:愿离娑婆,愿生西方净土。
  3行:此须具备二项条件:(1)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2)执持名号至一心不乱。
  信、愿、行三者的次第关系,当以信为先,力行必得以切愿为其动力,而发愿又必先信此发愿所欲成就者为真实不虚;是以深信才足以启愿,愿切才足以导行,而力行也才足以满其所愿,才足以证其所信。欲求往生净土者,有了深信、切愿,则能否往生,就要看力行的功夫了。
  经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这一段经文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执持名号」,意即不可放松阿弥陀佛的名号,念头一定要抓得紧,心持意念,暂或不得,临命终时才能见到佛。而「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更是欲达一心不乱的先决条件。因为若善根福德不够,欲念佛修行,是会碰到许多阻碍的。因此要念佛修行要求得往生极乐净土,要结缘布施,培养福德助缘,否则欲得善终,或欲临命终时不颠倒无明,不会失去正念,又得遇善知识,希望是很渺茫的。当然欲顺利往生西方就有问题了。
  如上所说,福德因缘的培养对我们学佛的人真是很重要,例如:有的人比较没有障碍,随时到处听经闻法;但是有些人因为家庭、事业,或种种临时发生的意外事件所牵绊走不开,而一次又一次失去听经闻法的机会。所以平时就要培养做善事、与人广结善缘。尤其是同一个家庭里、公司里,每天须要见面,更要培养好因好缘,做起事来才会一切顺遂。
  又如星云大师,不管走到哪儿因缘都很好,然而因缘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要培养的。大师走到那里就是结缘,如到了观光区,不忘与小小的纪念品摊子结缘,买个东西。一双罗汉鞋一百五十元,他要拿二百元向人家买,不是他很有钱,而是为了要结缘。他的观念是,感谢他做僧鞋不容易,销路不多,如果资本不够,将来维持不下去,我们出家人就没有僧鞋可以穿啊。所以作僧鞋是帮佛教的忙,当然大师要帮他的忙,让他能生存,这也等于是在帮忙自己。我们念佛也一样,多念一声佛就多结一份缘,将来要往生极乐世界,也能多得善知识相助。
  ㈢引六方诸佛咸共赞叹本经:
  本经引述东、南、西、北、上、下六方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宣说并护念此不可思议功德之经,藉以劝示众生,当信受奉行。
  ㈣释尊自说此经之困难:
  娑婆国土,五浊恶世之众生,欲深信有此极乐净土实是不易,故释尊即自称道,宣说此法甚为困难。
  本经所描述极乐净土依正庄严之情形,实下及前述之《无量寿经》的详细。又本经所要求往生之行持,必具「多善根」、「多福德」,且「一心不乱」的境界。若依莲池大师于《弥陀疏钞》中之解释为:「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念而无念,是名一心」,及「一心不乱,不异一念不生」,则又较之《无量寿经》的闻佛名号,以及《观无量寿佛经》之具足十念即能往生来得困难多了。然而本经后来为何会成为三经中被受持最广的一部呢?究其原因,除了因其文简意赅的以一千余字,说尽净土的依、正庄严外,主要是其「执持名号」与《观无量寿佛经》中「十念称名」之理念相结合,以致本经即以「执持名号」之简易往生法广为流行起来。甚至到了宋、明之后,本经更成为各大丛林必持的日课之一,故净土宗之能够有今日之盛况、地位,本经该是最大功臣了。
  另本经最大特点乃在于佛陀在无人问之下自宣此经,可见本经之不思议处亦非舍利弗之大智慧者所能忆想的。
  

    原典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并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借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干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栴延①、摩诃拘絺罗②、离婆多③、周梨盘陀迦④、难陀⑤、阿难陀⑥、罗睺罗⑦、憍梵波提⑧、宾头卢顿罗堕⑨、迦留陀夷⑩、摩诃劫宾那⑾、薄俱罗⑿、阿少兔楼驮⒀,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⒁、阿逸多菩萨⒂、干陀诃提菩萨⒃、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曰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颇梨合成。上有阁楼,亦以金、银、琉璃、颇梨、车□、赤珠、马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 se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⒄,天雨曼陀罗华。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鹄、孔雀、鹦鹉、舍利⒅、迦陵频伽⒆、共命之鸟⒇。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21)、五力(22)、七菩提分(23)、八圣道分(24)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趣。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劲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25),其中多有一生补处(26),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东方亦有阿閦聛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救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诺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27):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注释

  ①摩诃迦栴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因善演教说,助益于佛弟子对佛法之理解,又热心佛教,故为「论议第一」。
  ②摩诃拘絺罗:号称「问答第一」。据《杂阿含经》之记载,师在耆阇崛山时,舍利弗来问十二因缘之义,师详实回答,舍利弗赞其智慧明达,善调无畏,如顶上无价之宝珠。
  ③离婆多:为舍利弗之弟。常行禅入定,心无错乱颠倒。故号称「无倒乱第一」。
  ④周梨盘陀迦:师禀性鲁钝,对各种教法随学随忘,后佛陀教示简短之「拂尘除垢」一语,并令其拂拭诸比丘鞋履时,反覆念诵,遂渐除业障,开悟而证阿罗汉果。
  ⑤难陀:释尊之异母弟,容貌端正,号称「仪容第一」。随佛陀出家后,犹难忘其妻,屡归妻处。后以佛陀方便教诫,始断爱欲,证阿罗汉果。
  ⑥阿难陀:简称「阿难」,为佛之堂弟,出家后常随侍佛,善记忆,对佛陀之教说多能忆持,故誉为「多闻第一」。于首次经典结集中担任诵经者,对经法之传持功绩大。另佛陀之姨母及五百释女得以出家,皆由阿难再三向佛陀请求才获允许,故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
  ⑦罗睺罗:为释尊之子,出家后以舍利弗为和尚,目犍连为阿阇梨,此即佛教有沙弥之始。其为沙弥时,有种种不如法,受佛训诫后,严守制戒,精进修行,得阿罗汉果,自古誉称「密行第一」。
  ⑧憍梵波提:曾因过去世摘一茎之禾,掉落数颗谷粒,遂堕牛身五百世,故今生尚遗有牛之习性,食后常如牛之虚哺咀嚼,故有「牛相比丘」之称。师态度钝重,恬淡无争,佛陀为免其遭人毁谤,乃命住忉利天宫尸利沙园修习禅定。
  ⑨宾头卢颇罗堕:师曾显神通于世人之前,受佛陀呵责,不许其入涅盘,永住世间度生,故称「住世阿罗汉」,现白头长眉之相。另据《请宾头卢经》所载,师受佛之教勅,为末法之人作福田,故天竺国王、长者于设斋会时常请师,以食物等供养,又称「福田第一」。唐代以后,食堂有安置师圣像之风。
  ⑩迦留陀夷:号称「教化第一」。师肤色极黑,尝夜行乞食,一怀孕妇人于开门时,因闪电光中乍见之,以为鬼神而惊怖堕胎,后闻师为佛陀弟子,乃詈声恶骂。佛陀知之,即制过午不食之戒。
  ⑾摩诃劫宾那:因精通天文历数,能知星宿,为众僧中之牛耳,故号称「知星宿第一」。
  ⑿薄俱罗:幼时,继母五度杀害未果。出家后,毕生无病,世寿一六○,故号「长寿第一」。
  ⒀阿少兔楼驮:即阿那律尊者。师曾于听佛说法时酣睡,被佛叱责,遂立誓精进不眠,因而失明。后以修习「金刚照明三昧」,遂得天眼,能见十方世界,故称「天眼第一」。
  ⒁文殊师利法王子:即文殊菩萨。曾为七佛之师,有「智慧第一」之称。法乃法王,有三子,菩萨为真子,二乘为庶子,凡夫为外子。文殊居诸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
  ⒂阿逸多菩萨:即弥勒菩萨。为娑婆世界继释迦牟尼佛位的未来佛。
  ⒃干陀诃提菩萨:意译香象菩萨,又作不可息菩萨。乃贤劫十六尊之一。密号大力金刚,或护戒金刚。
  ⒄昼夜六时:佛教将日夜各分为三个时段,初日分是早晨六时到十时;中日分是上午十时到下午二时;后日分是下午二点到六点;初夜分是晚上六点到十点;中夜分是半夜十时至凌晨二时;后夜分即凌晨二时到六时。
  ⒅舍利:鸟名,一说是鹙鹭,一说是春莺。
  ⒆迦陵频伽:译为妙音鸟。为极乐世界之鸟。佛经中常以其鸣声譬佛菩萨说法之妙音。
  ⒇共命之鸟:又称命命鸟。一身二首,生死相依,故称共命。
  (21)五根:根,为能生之意。五根能生一切善法之五种方法,即信、进、念、定、慧。
  (22)五力:力即力用。由五根生出能破恶成善之力用,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23)七菩提分:为七种能助菩提智慧开展之行法,又称「七觉支」。即择法、精进、喜、轻安、舍、定、念。
  (24)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
  (25)阿鞞跋致:意为「不退转」。佛教以修行之路艰难易退转,故有「一进九退」之说。若到阿鞞跋致者,即达不退转位。
  (26)一生补处:一生一世便修成正等正觉,候补佛位的菩萨,如弥勒、观音菩萨等。
  (27)五浊恶世:即指现实的娑婆世界。烦恼痛苦之恶浊:㈠劫浊:整个世界zai 难不断;㈡见浊:众生持邪恶见解、不修善道;㈢烦恼浊:众多诸爱欲、悭贪、谄曲、虚诳等邪法烦恼;㈣众生浊:众生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因果业报、不持禁戒;㈤命浊:以恶业增聚,寿命促短。
  

    3佛说观无量寿经



本经又名《十六观经》,因为经中介绍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十六种观想念佛法。佛陀讲说《观无量寿经》的因缘背后有一段辛酸无奈的故事,日本人称这个因缘为王舍城的悲剧。这悲剧是这样的:频婆娑罗王是佛陀成道后,最初弘法度众护持最有力的在家信徒。当初悉达太子舍俗出家,途中行经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非常欣赏太子,并曾慰留太子,愿承让半个国土共治国政,但被拒绝了。因此频婆娑罗王就与太子约定,将来成就佛道时一定要第一个来度化他,所以频婆娑罗王确是佛陀成道后第一个度化的国王。
  频婆娑罗王亲近佛陀三十几年,奉献竹林精舍,在摩竭陀国实行佛化政治。但很不幸的,频婆娑罗王生了一个忤逆不孝的阿阇世太子。阿阇世太子受恶友提婆达多的恶意挑拨,以为父王真是杀害他前世生命,而又曾于孩提时曾欲加害他的人,于是气忿填膺的动起杀害父王的念头,经大臣们的劝导,才将父亲软禁于地窖的大牢里,但仍准备要活活将父亲饿死。频婆娑罗王非常伤心难过,王母韦提希夫人更是痛不欲生。当然不忍丈夫被活活饿死,因此每日澡浴清净,将酥蜜和面涂抹于身体上,并在装饰用的璎珞饰品中盛葡萄浆,藉探监之名,密呈给丈夫吃。过了一段时间,阿阇世王发现父王尚未饿死,乃查出是母后所为,便连同母后也一起关起来。
  韦提希夫人被幽禁后,忧愁憔悴,伤心难过之余,不禁怀念起佛陀的慈悲,真诚一心的向耆阇崛山礼拜,祈求佛陀降临为她开示。佛陀在定中得知,乃与目犍连和富楼那以神通力同现王宫,韦提希夫人便号泣向佛作礼说:为什幺我们会生出这样大逆不孝的儿子?竟然这样对待亲生父母!难道是我们过去世造了什幺业吗?这世间是这样的污浊肮脏和丑陋啊!请世尊为我广说不闻恶声、不见恶人的清净国土,并教我思惟观想之法吧!
  佛陀于是依韦提希夫人之请,示现诸佛净妙国土,韦提希夫人当下即发愿,乐往生西方,佛陀进而为其广说往生极乐净土条件的「三福行」及「十六观行」。以下即介绍此二种往生之因行。
  ㈠三福行
  所谓三福行,即是往生极乐净土者必修的三种福业:
  l世福—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及修十善业。
  2戒福—需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3行福—需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劝进行者。
  经中并说到此三福行乃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其代表着福慧双修,解行并重,故为所有净行者修持之根本。
  世俗之人或者认为佛教是不注重伦理孝道的,其实佛陀本身即是一位大孝子,他为父王开示说法,使现生来世皆得离苦得乐,获无上解脱,这远比甘旨奉养都来得究竟有用:又其父王往生出殡时,并亲自负责抬棺,也都尽了人子之责。因此在佛陀一生讲经,所说之法中就常常指示弟子要孝顺父母,并认为孝养父母就如同供养恭敬佛陀,其功德是一样的。
  在佛教中有许多是专门赞叹父母恩情浩瀚,为人子女者应如何尽孝报答的经典,如《心地观经》、《佛生忉利天为母说法经》、《父母恩重难报经》、《盂兰盆经》、《孝子经》、《六方礼经》等。
  而古来大德孝亲之事例,不胜枚举。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的目连尊者,为救母亲于倒悬之苦,于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供养僧众,仗大众修行圆满的功德,超荐母亲出离饿鬼道,故盂兰盆会一直流传至今。隋朝的敬脱和尚,以孝行闻名千里。他每次出外弘法或听闻佛法,都用担子一肩挑着母亲,一肩挑经书,悠然前往,为的是不忍母亲在家无人伺奉。齐朝的道纪禅师,事母至孝,常往来邺城东郊说法济世。行路间,常是一担在身,右挑经书佛像,左担年老母亲。举凡衣着、饮食、大小便利之事无不亲躬服侍,还不时告诫时人:「躬亲孝养母亲之人其福德与登地菩萨是一样。」
  因此本经在百善中特别提出「孝顺父母」的福行为往生之因,除表示欲往生极乐下可忽略世间福德之外,亦为佛教注重孝道提出一有力证明。
  ㈡十六观
  此十六观之观法如下:
  「观」即谛观,审慎观照、观想之意。依经所言,「观」乃除恶灭罪之法。如十六观中之第三、六、七、八、十一、十三、十四及十六观,皆有述及观想除灭生死罪业之语,故本经之主旨大意也可说即是教人如何观想,以达除恶灭罪而往生净土之目的。
  依善导大师之分判,此十六观中前十三观,纯粹讲述观想方法,故称定善。而十四至十六观,共是讲述三辈九品往生行业之等级分类,并无涉及观想,则称为散善。以下依此定、散之分类简要说明十六观之内容:
  1定善十三观:
  此又可分为依报及正报两种观。
  (1)依报观:包括第一至第七观:
  第一日想观——观此土日轮将要西下时之光明。
  第二水想观——观此土之水及地所映彻之琉璃相。
  第三宝地观——观净土内外映彻之琉璃地。
  第四宝树观——观七宝庄严之妙华行树。
  第五宝池观——观八功德水充满池中。
  第六宝楼观——观堂皇巍峨之宝楼宫殿。此观成就时,同时也成就以上五种观法,故又称总观。
  第七华座观——观阿弥陀佛专用莲华座之清净庄严。
  (2)正报观:包括第八至第十三观。
  第八像想观——观阿弥陀佛之庄严形像,属假正报身。
  第九真身观——观阿弥陀佛之真金色身属真正报身。
  第十观音观——观阿弥陀佛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庄严的形像。
  第十一势至观——观阿弥陀佛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庄严的形像。
  第十二普往生观——观自身生于极乐,于莲华中结跏趺坐,蒙佛菩萨观照想,开眼见佛菩萨满虚空想,和听闻佛法想,此属于自身普观想。
  第十三杂想观——观池水华上丈六金身之佛菩萨,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此属佛菩萨身杂想。
  从第八观到第十三观的以佛菩萨为所缘境的观想法,对我们来说是比较有兴趣,也较容易起观的,而且经中对于如何观想也都有详细的描述。其中第八观尤有特殊的意义,经说:「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逼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意思是说,如来法身遍于一切,如果我们的心思念忆想佛时,我们当下的心即是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佛。这是「自性弥陀」之义的最佳诠释,与禅宗参「本来面目」是一样的道理。因此常时心心念佛的人,除了有颗至真善美的心外,必定也有与佛陀一般庄严的法相,而深具善根福德因缘。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身相的庄严是很能摄受众生的。例如:舍利弗即因见到马胜比丘庄严威仪的法相,跟踪请示,才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而五比丘、大迦叶、须达长者,也都在佛陀的庄严摄受下,决心皈投佛陀座下。即便起初杀人如麻的鸯掘摩罗,本欲行刺佛陀,却在目睹佛陀圣容后,感动得五体投地,求哀忏悔。不但人是如此,连动物亦然,山中的猪猴、酒醉的狂象,也都被佛陀的金容摄受而献上鲜果、流泪悔过。《心地观经》说:「金光百福庄严相,发起众生爱乐心。」的确不错,佛陀不必说法,光是见到祂庄严圆满的身相,就能让人生起清净恭敬的心,从而也易让人起观,因此庄严的法相是能说法的。
  2散善三观:
  即十四至十六观。
  此乃说明依行持不同,则临终时诸佛圣众迎接往生的情景,及生彼国后见佛闻法、修持成道之状况即有不同。初分三品,再依次各分上、中、下三品,则构成了九品往生蓝图。
  第十四观所讲为上品上生、上品中生,及上品下生。
  第十五观所讲为中品上生、中品中生,及中品下生。
  第十六观所讲为下品上生、下品中生,及下品下生。
  此三辈九品往生是依《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扩充而来。大致说,上品三生,是着重于能解空慧的修行者,其往生后,以得无生法忍为近程目标,再求成佛;中品三生,是为能持戒行善而遵人间伦常道德者,其往生后,以先证得阿罗汉果为目的;下品三生是为行恶犯戒却得闻佛名者,其往生后,在渐渐薰修之下,而发无上菩提心。故此九品往生,实为任何有一念向善之众生大开的方便之门,其中下品下生甚至包括违犯十恶五逆者,故比《无量寿经》中,将五逆诽谤正法者排除在外看来,被机摄取之对象就更广了。
  
    原典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刘宋西域三藏□良耶舍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国大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干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干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遗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时阿阇世问守门人:「父王今者犹存在耶?」
  时守门者白言:「大王!国大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
  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时有一臣,名日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①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栴陀罗②,我等不宜复住于此。」
  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
  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勅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遗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遗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勅大目扌建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在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③共为眷属?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花。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颇梨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合韦提希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耶含。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④。」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初观成已,次作水想。想见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闲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花,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忆花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作此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水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味,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花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颇梨色中,出红色光;马脑色中,出车□光;车□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有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宝⑤,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闲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缨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⑥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问。踊生诸果,如帝释瓶⑦。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树想成已,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⑧。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踊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花想。令其莲花,一一叶,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书。一一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有八万四千大叶,一一叶间,有百忆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释迦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其台。此莲花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⑨、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缦如夜摩天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花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花座想,名第七观。」
  佛告阿难:「如此妙花,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妙花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百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缦弥覆树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见此事已,复当更作坐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放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妙光,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实树、凫□、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⑾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麤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耶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清净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忆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忆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⑿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人,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见。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受记。是为遍观一切色想,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妙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界。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敬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名第十观。」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二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莲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鉢头摩花⒀,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各有五百亿宝花,一一宝花,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侧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除无数劫阿僧祇⒁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及大势至。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时,当起想作心,自见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花,如上所说。观世间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⒂经典;三者修行六念⒃,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勤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⒄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⒅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即开。行者身作紫磨金⒆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味。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园。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并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花。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广夜,莲花乃用;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⒇,住欢喜地(21)。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薰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乃敷;花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生经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欲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哉!善男子!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花乃敷。当花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得闻佛名、法名,及闻僧名。闻三宝名,即得往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法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22)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之内。经于六劫,莲花乃敷。当华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当花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即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尔时,世尊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等受持,无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此语时,尊者目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人天、龙神、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