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全集

罗侯罗。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

  彼此中间,皆是相对者。

  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

  六十二见是相对,涅槃是绝对。

  智者所受。

  绝对妙理唯智者能领受。

  圣所行处。

  明心见性,乃圣者方能到此境界。

  降伏众魔。

  破二乘及外道一切相对道理。

  度五道。

  将五阴变为佛性。

  净五眼。

  将五眼变为佛性。

  得五力。立五根。

  五力及五根,皆佛性妙用。

  不恼于彼。

  烦恼菩提不二。

  离众杂恶。

  杂恶亦变为佛性。

  摧诸外道。

  外道建立于相对之上,一遇佛性绝对之理,即被摧毁无遗。

  超越假名。

  一切假名,皆是相对者,佛性绝对,故超越假名。

  出淤泥。无系著。

  变淤泥为净土,无系无著。

  无我所。无所受。

  无能无所,不受薰染。

  无扰乱。

  如如不动。

  内怀喜。

  佛性无苦无乐,故是真喜。

  护彼意。

  使念念皆同佛性。

  随禅定。

  行住坐卧,皆在定中。

  离众过。

  佛性中无过患。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若能如是,则见性成佛矣。

  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未能明心见性者,虽出家而实未出家,能明心见性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在家同于出家,因佛性本来是具足,非因出家而得、在家而失也。

  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阿难:‘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肇曰:‘阿难,秦言欢喜,弟子中,总持第一。’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我即持钵。诣大婆罗门家门下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难。何为晨朝持钵住此?”

  生曰:‘晨非乞食时,必有以也。’

  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言。如来身者。金刚之体。

  法身无病,法身不坏,故名‘金刚’。

  诸恶已断。

  无始无明已破。

  众善普会。

  一切皆变为佛性。

  当有何疾?当有何恼?

  佛性中无疾无恼,疾恼皆变为佛性。

  默往。阿难。勿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粗言。

  未见性之言也。

  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得闻斯语。阿难。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尚得无病。岂况如来无量福会普胜者哉?

  什曰:‘有罗汉名薄拘罗,往昔为卖药师,语夏安居僧言:若有须药,就我取之,众竟无所须,唯一比丘小病,受一诃梨勒果,因是九十劫,生人天中,受无量快乐,但闻病名而身无微患,于此生年已九十,亦未曾有病,况佛积善无量,病何由生?问曰:善恶相对,报应宜同,五逆重罪,亿劫受苦,云何一果之善,受福无量耶?答曰:罪事重而力微,善事轻而势强,譬若恶蛇将取人食,先吐毒沫在地,人践其上,即时昏熟,不能起去,然后以气吸之,三宝中作功德,亦复如是,初作功德时,其事虽微,冥益已深,然后方便引入佛道,究竟涅槃,其福乃尽。’

  冰曰:‘修小乘者,尚可得灭尽定清净之乐,除世间疾。况如来金刚法身,圆满无缺者哉。’

  行矣。阿难。勿使我等受斯耻也。外道梵志若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为师?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闻。

  勿与外道以口实,因佛自称大医王,倘有疾不能救,安能救人。

  当知。阿难。诸如来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

  法身无漏,思欲身有漏。

  佛为世尊。过于三界。

  超越时间空间。

  佛身无漏。诸漏已尽。

  一切相对皆变为绝对。

  佛身无为。不堕诸数。

  佛性绝对,一切相对皆不能立足。

  如此之身。当有何疾?”

  佛法身实无疾患可言。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时我。世尊。实怀惭愧。得无近佛而谬听耶?即闻空中声曰:“阿难。如居士言。但为佛出五浊恶世。现行斯法。度脱众生。

  维摩所言乃自佛性发挥,一切诸佛皆以此法度脱众生,故不可疑。

  行矣。阿难。取乳勿惭。”世尊。维摩诘智慧辩才。为若此也。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疏曰:‘此分阐明已明心见性者与未明心见性者境界之不同,维摩诘乃明心见性者,故所言不离法身,全自如来寂灭海中流出,究竟而无碍,以绝对道理,摧毁相对之道理,诸弟子未明心见性,故所言不离见闻觉知,全是脑筋妄想作用,不能究竟,故多沾滞,虚妄不实,故维摩诘以绝对之理诘之,如以石击卵,无不粉碎矣。’此品全用对照法描写,故显出二种境界之迥殊。

  菩萨品第四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弥勒既绍尊位,又当于此土而成佛,众情所宗,故先命之。弥勒、维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或云维摩虽大,或有以而不成佛,或云弥勒虽大,将有为而故辞行,或此是分身弥勒非其正体,以此三缘,故有致屈之迹也。弥勒不堪,便应召命文殊,而兼命余人者,将以一虽不堪,众不可抑,故推众求能,广命之也,亦欲令各称所闻,以尽维摩之美也。’

  肇曰:‘五百弟子皆已不任,故复命菩萨者,将备显净名难酬德也。’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

  什曰:‘是人中说法也。此天以弥勒将上为天师,豫怀宗敬,故常来听法也。’

  说不退转地之行。

  什曰:‘即无生法忍也。维摩诘不先遣忍心,而先遣受记者,良由诸天见弥勒受记,故有补处之尊,遂系心成佛、希想受记,故先明无受记,受记必由心生,故寻生以求记,生坏则记亡,故推世以去生也。’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

  此问欲破时间空间之见也,佛性超过时间空间,无有三界,方名绝对,若有现在过去未来者,则尚在三界中,未入绝对也。故明心见性者,无证无修,亦无授记。

  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生灭循环相对,当其生时,则已有灭之种子存其中,故生者灭者乃同时。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明心见性,无有生灭,本来成佛,无佛道可成,无记可授矣。

  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

  故知尚隔一层。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

  生灭是两头话,轮回变迁,安能受记耶?

  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众生诸法,贤愚凡圣,皆本来成佛。

  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

  凡圣一如,佛性不二。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皆是佛性。

  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金刚经云:‘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因众生本来成佛。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

  佛性不增不减,故无发心及退者。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

  有修有证有授记,皆未明心见性,乃以思惟心测度佛性。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佛性本来现成,无得无失,故不可以感觉思想测度之。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佛性能转一切形相名字,使归如来大寂灭海。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十二因缘已变为佛性,故无须观,亦无可观。僧问子湖神禅师曰:‘什么是一心三观?’师曰:‘我尚无一心,而说什么是三观。’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念念不离佛性,故念同无念,行同无行。

  断是菩提。舍诸见故。

  诸见皆变为佛性,见同无见,不断即断,故是真断。

  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

  佛性不受薰染,故妄想自离,更无离者。

  障是菩提。障诸愿故。

  理事二障,皆变为佛性,故无障无愿。

  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

  贪著已变为佛性,故无受无入。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

  转万物为佛性。

  住是菩提。住法性故。

  念念但住于佛性,故住同无住。

  至是菩提。至实际故。

  进入绝对究竟本体。

  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

  非思想所及,故绝对不二。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

  佛性绝对平等,比若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

  生住灭皆变为佛性,故为同无为。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明心见性者,能知众生种种心性。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内外六入皆变为佛性,故不会。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烦恼即菩提,故无须求背尘合觉,本自觉故。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

  一切形色皆变为佛性,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名字皆变为佛性。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

  取舍是相对,佛性绝对,故无取舍。

  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

  动静皆是佛性,故无乱,穿衣食饭,一切酬应,皆在定中。

  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

  自性本来清净。

  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佛性不受薰染,离于攀缘,故无取无舍。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

  佛性平等不二,一味一相,故无异无同。

  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

  佛性绝对,故无一物可比喻,可比喻者,即是相对。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佛性非思想所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言:“吾从道场来。”

  什曰:‘以光严心乐道场,故言从道场来,以发悟其心也。光严虽欲得道场,而未知所以得,得必由因,故为广说万行。万行是道场因,而言道场者,是因中说果也。复次,佛所坐处,于中成道,故名道场。善心道场,亦复如是。广积众善,故佛道得成,是以万善为一切智地,乃真道场也。’

  我问:“道场者。何所是?”答曰:“真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真心是绝对,虚假是相对。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修大乘行,能荷担如来大法。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修大乘行,能明心见性,故功德无量。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佛性绝对,故无错谬。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不住相布施,佛性本来平等,故无施者报施。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自性本源清净,故无持犯。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

  自性平等,故忍同无忍。

  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

  自性不退转。

  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

  真心自在无碍。

  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见诸法皆是佛性。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

  发同体大慈悲心,以度众生。

  悲是道场。忍疲苦故。

  不辞疲苦以度众生。

  喜是道场。悦乐法故。

  真性中无苦无乐,故是真悦。

  舍是道场。憎爱断故。

  无憎爱,故无不可舍。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

  明心见性后,具足六通,六通皆佛性妙用。

  六通者,一天眼通,见佛性,洞彻本地风光。二天耳通,能懂最上乘法,证与证者,言语互相了解,旁人不知。三他心通,悟与悟者,心得相同。四宿命通,无量劫生死种子,和盘托出。五神足通,佛性遍满虚空,无所不在,如旭日当空。六漏尽通,证无余涅槃,不受后有。

  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

  得八解脱,楞严经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

  明心见性后,以种种方便,开示众生。

  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什曰:‘一、惠施,惠施有二种施,下人以财施,上人以法施。二、爱语,爱语复有二种,于下人则以软言将悦,于上人则以法语慰谕,皆以爱心作爱语也。三、利语,利语亦有二种,下人则为设方便,令得俗利,上人则为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同事亦有二种,同恶人则诱以善法,同善人则令增善根,随类而入,事与彼同,故名同事也。’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六祖坛经云:‘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闻而能行。

  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求伏心者,必用般若打破无始无明见佛性,是为正观。

  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

  舍小乘有为法,学大乘无为法。

  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

  什曰:‘小乘中说四谛,大乘中说一谛。今言谛,是则一谛,一谛,实相也。俗数法虚妄,谓言有而更无,谓言无而有更,是诳人也。见余谛,谓言必除我惑,而不免妄想,亦是诳也。今一谛无此众过,故不诳人也。从一谛乃至诸法无我,是诸法实相,即一谛中异句异味也。由此一谛,故佛道得成,一谛即是佛因,故名道场也。’

  冰曰:‘涅槃经中有圣谛,大乘法也。明心见性后,圣谛变为佛性。’

  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十二因缘变为佛性。

  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

  烦恼亦变为佛性。

  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

  佛性无我、人、众生、寿者。

  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诸法变为佛性,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第一义空名为佛性。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

  佛性绝对,故能克服一切相对之魔。

  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

  佛性绝对,超越三界,故无趣向。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

  说大乘法如师子吼,使百兽皆慑服。

  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

  佛性无过患,力无畏不共法皆变为佛性。

  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

  三明即是佛性,故无余碍。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起心动念无非佛性,一切圆满。

  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明心见性之后,一举一动、一言一默,皆出自佛性,与佛无别。

  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持世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静室。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我意谓是帝释。

  什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亦名恶中恶。恶有三种,一曰恶,二曰大恶,三曰恶中恶。若以恶加己,还以恶报,是名为恶。若人不侵己,无故加恶,是名大恶。若人来供养恭敬,不念报恩,而反害之,是名恶中恶。恶中恶,魔王最甚也。诸佛尝欲令诸众生安隐,而反坏乱,故言甚也。’肇曰:‘魔以持世宴静,欲乱其心,若现本形,恐不与言,故变为释相,时持世不以通观,故谓是帝释也。’

  而语之言:“善来憍尸迦。虽福应有。不当自恣。

  什曰:‘憍尸,姓也,字摩伽陀。’肇曰:‘憍尸迦,帝释姓也。’生曰:‘以供养而来,故善之也。从女弦歌,是自恣法也。福有而自恣者,复为罪之根也。’

  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

  观此语可见尚未明心见性,佛性不可求,五欲不须断,明心见性后变为佛性。

  于身命财。而修坚法。”

  佛性非修而得,此语未见性。

  即语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我言:“憍尸迦。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此非我宜。”

  亦未见性语,明心见性人,转万有为佛性,无所不宜。

  所言未讫。时维摩诘来谓我言:“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应受。”

  明心见性者,能转万物为佛性,故无不可受。

  魔即惊惧。

  邪不敌正。

  念:“维摩诘将无恼我。”欲隐形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亦不得去。

  佛眼之下,无能避者。

  即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俯仰而与。尔时。维摩诘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转众魔为佛性。

  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复言:“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

  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言:“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乐离五欲。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乐随护道意。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施。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乐广菩提心。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乐庄严道场。乐闻深法不畏。

  乐大乘法而不畏惧。

  乐三脱门。不乐非时。

  明心见性,得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二乘误认无始无明境界为三解脱门。未至真涅槃时,而自谓已得涅槃,故曰‘非时’。

  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恚碍。

  自觉大乘而不憎二乘人,故无恚碍,始能近而诱之。

  乐将护恶知识。

  对外道二乘恶知识,生慈悲心而度之。

  乐亲近善知识。

  亲近明眼善知识。

  乐心喜清净。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为菩萨法乐。”于是波旬告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

  不退转也。

  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

  已自度,则须入魔宫度众生,始名菩萨道。

  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报恩经云:‘知恩者,发无上菩提心。报恩者,教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不现。

  消归佛性本体。

  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长者子善德:‘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

  冰曰:‘即无遮法会。’

  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

  什曰:‘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门,异学能大议论者,名外道也。乞人有三种:一、沙门,二、贵人,三、下贱,随其所求,皆名为乞人也。’

  期满七日。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

  以财为施,乃人天小果,若能以明心见性法门教人,方是法施。

  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答曰:“法施会者。无前无后。

  超越时间空间,出三界之外。

  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

  明心见性时,悟入绝对本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乃真功德。

  曰:“何谓也?”“谓以菩提。起于慈心。

  由绝对本体,发挥同体大悲之心,度众生。

  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

  续佛慧命。

  以摄智慧。行于舍心。

  佛性无取舍,故以舍心摄众生智慧,使无失堕,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乃发自佛性本体,摄归佛性本体。

  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

  使众生悭贪之心变为佛性。

  以化犯戒。起尸罗波罗蜜。

  使众生明心见性,则无犯戒者。

  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

  以忍辱破我执法执。

  以离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罗蜜。

  以精进再破空执。

  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

  以参禅而明心见性。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蜜。

  明心见性后,得一切智,故能度众生。

  教化众生。而起于空。

  ‘空’者,第一义空,佛性也。由佛性发挥一切智,以度众生。

  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

  使一切有为法,皆变为佛性,而变为度生工具。

  示现受生。而起无作。

  在生死中而无生死,入世度生,而常处涅槃。

  护持正法。起方便力。

  以佛乘为主体,而以二乘为度生方便。

  以度众生。起四摄法。

  四摄法:(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身命财。起三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于六和敬。起质直心。

  什曰:‘欲令众和,要由六法:一、以慈心起身业。二、以慈心起口业。三、以慈心起意业。四、若得食时,减钵中饭,供养上座一人、下座二人。五、持戒清净。六、漏尽智慧。若行此六法,则众常和顺,无有乖诤,昔有二众共行诤,佛因是说六和敬也。’

  正行善法。起于净命。心净欢喜。起近贤圣。

  自佛性本体发挥方便,对二乘果不厌弃。

  不憎恶人。起调伏心。

  不憎外道,而起诲诱之心。

  以出家法。起于深心。

  发大乘心。

  以如说行。起于多闻。

  使一切学说,皆消归佛如实之说。

  以无诤法。起空闲处。

  离言诠,故分纷竞。

  趣向佛慧。起于宴坐。

  行住坐卧,不离佛慧。

  解众生缚。起修行地。

  修行不但为自度,且为度人。

  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

  明心见性,是真功德。

  知一切众堂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

  明心见性后,则能知众生种种根性,而随其程度,加以诲导。

  知一切法。不取不舍。

  佛性绝对,无取无舍。

  入一相门。起于慧业。

  一相门者,定也。以定为体,以慧为用。

  断一切烦恼。

  破我执。

  一切障碍。

  破法执。

  一切不善法。

  外道二乘见解。

  起一切善业。

  明心见性,进入绝对。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

  修大乘法,然后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则得一切智慧。

  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

  明心见性,不住四相,是真法施。

  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亦为一切世间福田。”

  达磨祖师对梁武帝,问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璎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

  表示佛性平等,生佛平等,尊卑平等,一切皆变为绝对之佛性。

  时维摩诘现神变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

  明心见性,一切皆由圆觉海中流出,不住于相,故无不具足。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疏曰:‘菩萨品中,诸大菩萨虽登十地,尚本证等觉、妙觉、圆觉,故仍有滞碍,涅槃经云:“十住菩萨闻见佛性,故不了了。”即此谓也。维摩诘法身说法,横说竖说,不离法身妙用,故无法酬对。’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卷上 终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卷中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肇曰:‘文殊师利,秦言妙德,经云:“曾已成佛,名曰龙种尊也。”’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

  佛性绝对,惟证与证,乃能唱酬。

  深达实相。

  已明心见性。

  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

  已达绝对境界,则一切相对皆不能存在,故无滞无碍,四乘境界皆能通达。

  降伏众魔。游戏神通。

  一切无碍。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一切皆变为佛性,入无余涅槃。

  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

  文殊亦明心见性大士,为表维摩之德,故自谦舜。

  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

  将一切摄归佛性本体,真心体空。

  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维摩知文殊乃澈悟实相者,故先以佛性本体相呈,然后为酬答,佛性无去来,故不来而来,佛性无见,故不见而见。

  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

  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性绝对,故超越三界,无所不在,故无去来,非肉眼所能见,故见同无见。

  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宁可忍不?疗治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

  先以相对发问,以验维摩,禅宗祖师谓之‘探竿影草’。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无明窠臼未破,故由痴起爱,而众生疾矣。

  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

  众生未明心见性,一切由无明作主,故病。若明心见性,一切由佛性作主,则不病矣。

  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

  菩萨为度众生,不入涅槃,生死是相对的,疾病亦是相对的,故有生死则有疾病。

  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

  离相对入绝对,已入绝对,则无生死,亦无病苦矣。

  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

  同体大悲也,其实菩萨明心见性者,虽入生死而无生死,虽示疾病而无疾病,为度众生故,故示与众生同病。

  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萨疾者。以大悲起。’

  为度众生耳。

  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

  佛性绝对平等,故无对待,一切相对者,皆不能存在,故曰‘空’。

  又问:‘以何为空?’答曰:‘以空空。’

  离见闻觉知作用,故空。

  又问:‘空何用空?’

  佛性本空,故何必再空?

  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离见闻觉知,故无分别。

  又问:‘空可分别耶?’

  问:自性能分别否?

  答曰:‘分别亦空。’

  明心见性后,分别亦是佛性。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又问:‘空当于何求?’

  问:佛性在何处?

  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明心见性之后,六十二见皆是佛性。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

  佛性与六十二见无异无别。

  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明心见性,唯在自修自证,不假外求。

  又仁所问何无侍者。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

  转五蕴六根一切万有为佛性。

  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

  明心见性之后,一切相对皆变为绝对,皆是佛性妙用。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