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说故事》

《净空法师说故事》

                                                                                                        
   (华藏讲记组:此为恭录净空法师于各次讲演中所引用之公案因缘,共一百则。尚未经净空法师鉴定,仅为华藏讲记组亲聆音带,摘要记录,顺文整理,草成此篇,供养读者。)


                                                                          壹、出家篇



    一、鸟窠和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现在已经变成佛家的口头禅,谁都会说。不但现在人会说,古人 也会讲。在唐朝时代,白居易遇见鸟窠和尚。这位法师何以叫做「鸟窠」?他是个老修行人,万缘放下。他在树上搭个小篷,像鸟窝一样,住在树上,生活多简单! 那时白居易是杭州太守(如同现在的市长),遇到鸟窠和尚,向他请教什么是佛教?鸟窠和尚就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听了哈哈 大笑,这些话三岁小孩都会说。鸟窠和尚回答,「三岁小孩虽能说,八十老翁做不到」。白居易听了之后,想想很有道理。做到非常重要,关系我们的前途,我们的 来生是果报,今生是花报。换言之,不但关系来生,也关系现前,现前可以趋吉避凶。



            二、四百天没有睡觉
   

    中国长春有一位常慧法师,她念佛已经四百多天没有睡觉,完全依照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会集本修学,我邀请她来新 加坡念佛堂为大家做个榜样。我们看她的行持,最低限度得「念佛三昧」。她今年六十五岁,声音像三、四十岁的人,身体轻飘飘的。她所修的念佛法门,就是《华 严经》吉祥云比丘所传的「佛立三昧」,她是绕佛经行,不坐不躺,四百多天,一天吃一餐,身心清净,一个妄想都没有。她能做得到,任何人也都能做到。做不到 的原因就是妄念太多,有妄念,身体是沈重的;没有妄念,身体是轻的。所以,一定要真干,不要自欺欺人,这个最重要。


        三、拜佛消业障
   

    谁是真正有福之人?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个人有福报。对自己要严格,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如果烦恼习气深 重,古德教我们用拜佛忏悔的方法消除业障,万缘放下,每天礼佛三千拜,这个方法有效。古人用这种方法,三年业障消除,智慧现前,比比皆是。我在初学佛时, 忏云法师也教我这个方法。那时我跟他一起住茅篷,我在茅篷住了五个半月,他老人家拜的速度很慢,每天拜佛三百拜。我每天八百拜。有一位达宗法师,每天一千 二百拜。我们拜佛的时间分三次,凌晨三点起来,拜到五点;中午吃过午饭,经行回来之后,拜佛一个小时;晚上吃完晚饭,六点拜到八点。九点休息,凌晨两点起 床,生活非常有规律。拜佛确实能够忏除业障。(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209)


        四、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钟。我们知道虚云老 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里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来看老和尚,向他拜年,看到他入定,就拿引磬在他耳朵边轻敲一 下,请老和尚出定。出定后看到有人来,老和尚就说:「你们来得正好,我刚刚煮芋头,大家一起吃。」结果一看,芋头都长毛了。他们说:「年早就过了。」老和 尚说:「不会吧!我觉得才十几分钟。」他在定中感觉十几分钟,实际上过了二十多天。虚云老和尚常常一入定就是很多天,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
    有一次在黄昏时,老和尚走路回自己的茅篷,因为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老人家年岁大了,就一个人慢慢走,走到半路遇到两 位出家人,彼此都认识。这两位出家人手上拿着灯笼,看到老和尚就问:「老法师,天这么黑,你还一个人走路!」老和尚一直走,心是定的,心是清净的,所以永 远保持光明,他没有感觉到天暗了。经他们一提,他愣了一下,一剎那天立刻就黑了。所以,天空的黑暗不是真的,是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老和尚没有分别执 着,所以他的天空永远是明亮的。
   佛经上说,佛菩萨住的是大光明藏,佛菩萨的虚空是一片光明,我们相信。我们今天的光明,得自太阳、月亮、灯光来显露 太虚空的真面目。黑暗是无明,无明断了,晚上与白天一样明亮,不需要日月灯光。这是普通菩萨、阿罗汉、辟支佛,即使权教菩萨也做不到的。唯有破一品无明、 证一分法身的大菩萨,自性的光明完全透露,才不需要日月灯光。所以,光明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我们自性本有的光明被烦恼障碍透不出来,这才看到一片黑暗的现 象。所以,妄心是无明,真心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正而不邪就是正知正见,对宇宙人生的观察真实正确,没有偏差。经论中称为 「佛知佛见」,与佛菩萨的知见完全相同。(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17)



        五、晒蜡烛
   

   《影尘回忆录》是倓虚法师的自传,讲他一生修学的经过,由他的学生大光法师记录。其中有一篇记载,当年在浙江,道场 里有一位专门管大殿烧香、点蜡烛、添油灯那位香灯师的故事。香灯师父忠厚老实,有些人就捉弄他,跟他讲:「香灯师,那些蜡烛放在那里太久,都长霉了。」他 说:「那怎么办?」他们说:「拿出去晒!」他就把蜡烛搬到外面去晒,一晒都融化了。晚上上殿时,没有蜡烛点灯,只有把晒过的蜡烛芯点上。住持老和尚一看这 种情形,就摇头:「香灯师,明天你不要做香灯了。」老和尚很了不起,有眼光,知道老实人能成功。看到他这么老实,就叫他到阿育王寺,寺里供养着释迦牟尼佛 的舍利,就教他去拜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就是老实,师父教他一天拜三千拜,他就规规矩矩每天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他开悟了。他本来不认识字,经也看不 懂;悟了以后,能作诗、作偈,以后能讲经。这就证明一桩事情,真诚到极处,就得定,就开智慧,必定得三宝加持。可见得佛法的修学与世法确实不一样,真诚能 够感应通达。(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21)



             六、与鬼往来

    我有一位同参道友明演法师,跟我一同出家、一同受戒,他喜欢神通、感应,跟屈上师学密,修学非常认真。不到一年,他 告诉我,他每天跟鬼往来。这是真的,他是一位非常诚实的人,决定没有妄语。他说每天黄昏的时候,鬼就在街头出现,因为黄昏是鬼的早晨,所以出来的不多。何 时最多?晚上十点以后到凌晨两点之间,非常热闹,都出来了;到天快亮的时候,逐渐就没有了。他常常跟他们往来,并做了朋友。
    以后我将这件事情向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报告,李老师摇头说:「这不是好事情。」因为他的气色很不好,脸是灰黑色的,常 常跟鬼往来都带有阴气。身体胖胖的,那是虚胖。他还找到在鬼道里前世的朋友及家亲眷属,所以六道不是胡思乱想想出来的,这是事实真相。如果我们还随顺自己 的烦恼习气,死了以后去作鬼是非常有可能的。
   六道轮回中,为何大家都说人死了变鬼,这也不无道理。佛跟我们说,贪心变饿鬼。试问你有没有贪心?贪心断了,鬼道就 断了,你决定不会堕饿鬼道。佛讲贪瞋痴是三毒烦恼,随顺三毒烦恼,将来的果报在饿鬼、地狱、畜生。在经教里,佛把这些事情说得特别多、特别详细,目的就是 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断贪瞋痴,这样就不会堕三恶道。(节录自《无量寿经》2-34-099)



       七、元晓法师喝死尸水

    韩国元晓法师是一位高僧,也是净土宗的大德。唐朝时候到中国来寻师访友,吃了不少苦头。有一次,夜晚睡在郊外坟地, 半夜很渴没有水喝,看到旁边废墟乱瓦中有一些水,就把水捧起来喝。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一看这是从死尸流下来的水,他当时心里觉得很恶心,然后豁然大悟说: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美恶自我,何关水乎?」他喝的时候以为是泉水,喝得非常舒服,到第二天才知道是死尸流出来的水,他从这个地方觉悟了。「一切唯心 造」,心清净平等,死尸的水也与泉水一样好喝。(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7)



           八、六道轮回是真

   高级的宗教,都修禅定。定中有境界,正如同一般人作梦,梦中有境界一样。但是梦中的境界是阿赖耶识的习气种子起现 行,虚幻不实。定中境界与梦境完全不同,定中能看到过去、未来,看到我们这个世界,也能看到他方世界。佛家讲六道轮回,其实最初是印度教讲的,这个几乎是 所有宗教共同的见解。他们怎么发现的?在禅定中见到,而且许多人都见到了。我们能否见到?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修定,修清净心,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能见到。
   我的同学明演法师,他跟一位老居士学密,大概一年的时间,他在打坐用功的时候,就能见到鬼道。他说鬼道的生活状况与 人道相彷彿,在下午五、六点时,街上就有鬼走路了,那是鬼道的清晨,所以数量不多;到夜晚十点钟之后就很多,很热闹。人鬼杂居,人看不到鬼,鬼看不到人, 明演法师藉着这种修持功夫能见到。他说初见时也很害怕,以后就习以为常,彼此居住在一起,互不干扰,相安无事。因此,只要有小小定功,这个境界就能突破, 那不是作梦。所以,六道轮回是真的,不是假的。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5)



       



[ 本帖最后由 弥迦使者 于 2008-12-5 15:28 编辑 ]

TOP

续 1

        九、谈禅法师修布施
    财富是财布施的果报,你不肯修财布施,哪来的果报?有人会说:「我修财布施,也许我布施的那个对象并不是好人,我这个财被他骗去做坏事,怎么办?」那是他的事情,与我不相干,我是以清净平等心来布施,得的是清净平等的福报。我种这个因,他造业是他的果报。
这个道理,新加坡的谈禅法师懂得,他修财布施毫不吝啬,自己的生活非常清苦。他在城隍庙前摆了一个小摊,卖香、纸 钱、蜡烛,他把卖得的钱布施给别人。我听说,旧金山有个大觉寺,那时买下这个道场是美金七十万,谈禅法师就布施了四十万。福州西禅寺是他的祖庭,他在那里 出家,为了报恩,就把这个寺庙兴建起来,大概花了美金好几百万。他自己平常生活连水都舍不得喝,他喝自来水,招待客人才去买一瓶矿泉水。他过那样清苦的生 活,修真实的福报。
   钱送出去之后,他只跟对方说一句话:「各人因果,各人负责」,以后就不再管了。你看他的心多清净、多自在,丝毫罣碍 都没有。他修的是真实的福报,来生要是没有往生净土,福报不得了。假如他来生是个生意人,将是世界上第一有钱人,因为他修的这个福是清净福。修清净福有什 么好处?来生赚钱一点不费力,钱财滚滚而来。哪像我们布施,又怕这样又怕那样,还要干涉,总是提心吊胆。这样布施还是有福报,但是将来赚钱好辛苦,都是因 为心不清净。这一点我们就比不上谈禅法师。(节录自《华严经》12-17-0418)


            十、开缘
    一切众生第一念就是保护自己,如果说这句话可能会对自己不利,就不敢说真话。但是一定要想到对我不利、于我有害,这 个伤害到何种程度,当中有善巧方便。如果伤害的幅度不大,还是要说实话;重大的伤害,从自己牵涉到社会、群众,就可以不说实话。这是「开缘」,不是破戒, 不但没有罪过,还有功德。
   世尊举例说,一个受持五戒十善的人,在三岔路口遇到一个猎人正在追杀一只兔子。这个持戒的人看见兔子往左边跑了,猎 人问他:「你看到兔子吗?」他说:「我看到了。」猎人问:「往哪里去了?」他说:「从右边去了。」他指相反方向,虽然这是妄语,但是这个妄语救了兔子的 命,这是善心;也救了猎人,猎人如果杀生将来要受果报。两边都救了,这是「开缘」。修学五戒十善一定要懂得「开遮持犯」,什么状况下要用什么方法,它是活 活泼泼的。
讲到偷盗戒。永明延寿禅师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他在没有出家之前在税务司管出纳,他常常把国家税收的钱偷偷拿去放 生。以后被人发现,他老实回答,没有一句妄语。这是要杀头的,他也不逃避,愿意接受刑罚。绑到法场去执行死刑时,皇帝吩咐监斩官,「如果他的态度很从容, 不惊慌,就把他带回来见我。如果他很恐惧,杀掉算了。」结果永明延寿大师到法场,态度从容,很欢喜。监斩官就问他:「你为什么会这样?」他说:「我一条命 救活了千千万万的生命,值得!」监斩官就报告皇帝,皇帝召见他。后来皇帝问他的志愿,他愿意出家。皇帝成就他出家,并做他的护法。因此,偷盗不是为自己, 是为救护一切众生,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众生的生命,发的是菩萨心,这属于开缘。如果偷盗是为了利益自己,这是大罪。所以,仔细观察佛家的戒条,确实是 合情合理合法,非常完善。(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142)


          十一、天人送供养
   「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天龙鬼神,莫不敬尊」,此句唐朝道宣律师的故事可以作证,这是真的,史传上有详细记载。道宣律师是律宗始祖,当年在终南山修行,戒律精严,感动天人供养。他日中一食,毗沙门天王子每天中午送一钵饭供养,这真正是「感动诸天,天龙鬼神。」
   当时法相宗祖师窥基大师,他是玄奘大师的学生,也是位了不起人物。有一天窥基大师经过终南山,顺道拜访道宣律师,道 宣律师听到这个消息很欢喜。窥基大师学问好,讲经说法一流,但是戒律不严,他以为窥基大师对于戒律疏忽,不太重视,所以他想以天人送供养来感化窥基大师。 哪里知道谈话过了中午,也没有人送饭给他们吃。到第二天中午天人又按时送供养来了,道宣律师就问:「昨天中午你为什么没有送供养来?」天神说:「昨天有大 乘菩萨在山上,满山都是护法神,我进不来。」道宣律师听了冒一身冷汗,生惭愧心,知道自己错了,小看了别人,高抬了自己。
   我们读《华严经》,知道真的入华严境界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窥基大师持戒比道宣律师清净,道宣律师持的是律仪 戒,窥基大师持的是定共戒、道共戒,这两者不一样!窥基大师可以和光同尘,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戒行圆满了。道宣律师虽然持戒精严,还小看别人,还 要做出样子来感动人,还有这个念头就错了,心不清净。所以,不是道宣律师感化窥基大师,而是窥基大师感化了道宣律师。(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50)


           十二、公鸡往生
   谛闲法师在温州头陀寺的时候,有一只大公鸡每天跟着大众一起念佛。有一天佛念完了,这只公鸡还在佛堂不走,香灯师要 关门了,就赶牠走。牠跑到大殿当中,面对着佛像,叫了三声,站着死了。老和尚把牠当作出家人一样,荼毗安葬在山后。这只公鸡前世一定是出家人,修行功夫也 不错,临终一念之差变成畜生身,但是仍有灵性,还知道念佛。
   记得在台湾高雄小港地区,有一只狗也是每天跟着出家人上早晚殿。每次上早晚殿时,牠到打三皈就走了,大概从前是这个 庙里的住持和尚。以后被一个出家人发现,有一天把这只狗叫来训了一顿,「你现在是畜生,不是方丈,课诵没有做完,不可以离开。」训了一顿之后,果然就乖乖 的等到课诵完了再跟大众一起离开。过了几个月之后就往生了,所以有人说牠的前生是这个庙里的老和尚。牠有灵性,修得还不错,为什么会堕畜生身?执着这个寺 庙是他的,舍不得离开,所以只有投畜生道再待在这个寺庙里。这些故事我们听得很多,都是真的,不是假的。(节录自《华严经》12-17-0432)


           十三、道场要有道
   我出家没多久,有一年在高雄左营兴隆寺(比丘尼道场)过年,住持是天乙法师。天乙法师曾经问我:「古书上常常看到, 从前道场的住众赶都赶不走,打也打不走。我现在有好几个道场,住众的一切生活都照顾得很周到,为什么留不住人,他们常常都想离开?」我说「古时候,在家人 到寺庙庵堂来是求道,此地有道,所以打都打不走;现在这些出家众来到这里,如果没有道就会胡思乱想。所以,哪有不走的道理!你要想让人不愿离开,一定要讲 经说法,提倡修行,自己更要以身作则。大众到你这里来,他真想学些东西,他没有学成,我相信他不会走。」我过去在台中慈光图书馆亲近李炳南老居士,一心学 教,那时有很多人想赶我,我不走。为什么?我没学成,我到这个道场来是有目的,我学成之后,我自然就走了。我没有学会,我不会走的。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节录自「学佛问答」21-90-40)


            十四、佛法因缘生
    早年,台湾嘉义梅山禅林寺有几位同学邀请我讲经,每个月讲一个星期。我在禅林寺讲《禅林宝训》,大概上了三十多堂 课,有三、四个月。以后这个寺庙住众天天吵架,闹得大家不安。为什么吵架?为了争夺职位。为什么要争?因为这个寺庙兴建不久,徒弟们到外面化缘,这个徒弟 说:「我化的钱最多,我要做当家」;那个说:「我化的也不少,我要做知客」,闹得不亦乐乎!
    我到台中将此事告诉李老师,李老师跟我讲:「不要再去了!」我说:「我的课还没上完。」李老师说:「没有上完不要 紧,不要再去了。」凡是有诤论的地方,我们要回避,让他们自己反省忏悔。我经历好几次这种事情,所以经是否讲圆满,完全看因缘。佛法因缘生,弘法也是因缘 生。(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30)


            十五、开悟
    社会上,骗人的事情很多。十几年前,我在洛杉几讲经。听说洛杉几有五位年轻人开悟了,还是藏传的仁波切la ma为他们授 记的。我到那边讲经时,他们也来听经。听完之后,也要我给他们授记,说他们开悟了。我说:「我跟你们讲老实话,我不骗你们,你们没有开悟。」他们非常生 气:「活佛都给我们证明了,为我们授记,说我们开悟了。法师,你怎么说我们没有开悟?」我就说:「就凭你们这种态度,你们就没有开悟。开悟的人是这种态度 吗?我再告诉你们,我没有开悟,你们来问我,要我给你们授记,可见得你们也没有开悟。你们开悟还会来找我吗?」有很多年轻人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依旧听骗 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开悟是佛菩萨,不是凡夫,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都透出来。纵然还不圆满,也透出少分,这个世间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若是赞叹他就高兴,说不好听的话就生气,这是十足的凡夫,哪里是开悟的人?开悟的人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还 把虚妄当作真实,哪里开悟?所以,千万不要听「这个人开悟了」、「那个人开悟了」,全是骗人的。他要是开悟,你可以试验看看,你狠狠的骂他一顿,看他生不 生气;他要是还会生气,就没有开悟。你赞叹他,他很开心欢喜,也是没有开悟。八风一吹就动,这是没有功夫。小定都没有,何况开悟?真有定功的人,「八风吹 不动」!那还不是开悟,而是有定,得定之后才能开悟。他连定都没有,哪里能谈得上开悟?这个世间,正如《楞严经》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节录自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12-34-02)

TOP

续 2

       十六、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到底有没有鬼?一般人大多是半信半疑,不能肯定。我有几个同学肯定,因为他们常常见到。我的同参明演法师认为讲经太 辛苦,他不学,他要学神通,用神通来教化众生。所以,我们走的是两条路,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教,他跟屈映光上师学密。大概学了三年,他告诉我,他能见到 鬼。他说每天下午大概五点,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街上就有鬼走路了,这是鬼的早晨。到了九点、十点,满街都是,好热闹。人鬼杂居!明演法师是我的好朋友, 人很诚实,持戒精严,决定不妄语。他最初看到的时候很害怕,以后看久了就不怕了,还能与鬼交往、谈话。他告诉我这些事情,我说:「你神通没有学成,鬼通学 成了。」
    佛经讲「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他的目标不是在修戒定慧,而是求神通,这个念头错了,因地错了。虽然修持得不错,但 是他的身体虚胖,不结实,而且脸色灰暗,大概是跟鬼接触多了。我到台中把他的情况向李老师报告,李老师摇摇头,告诉我:「各有因缘!」我劝他到台中学教, 他不肯听。他跟我同年,命运也相同。那时很多算命的说,我们同受戒的三个人都过不了四十五岁。有一位法融法师,四十五岁那一年二月走了,明演法师大概是四 月走的。同一年,我在基隆大觉寺结夏安居讲《楞严经》,只讲了三卷,就得了病;到七月,我也病倒了,想想大概轮到我了。我不找医生也不吃药,我想得很通, 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命到了,还有什么话讲?所以,关起门来念佛,求生净土。念了一个月病好了,也没死。我没有求长寿,没有想长寿,念佛病就好了。
    所以,见鬼不难,你们要想见鬼很容易,我教你们一个方法,你好好学三年,保险你天天见鬼。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前 任的总干事简丰文居士,他在没有遇到我之前,也是学密学禅,每天打坐一入定就见到鬼,十殿阎王他都见过。他说阎罗王个子不高,大概只有三尺,他也常常跟他 们交往。以后跟我学佛,我跟他说这个境界不好,如果长期下去,恐怕要走明演法师的路。他问我怎么办?我教他在打坐的时候,如果这种境界现前,就出定,不要 坐了,可以绕佛或者拜佛。大概半年之后,这个境界就没有了,没有是好境界。定中常常见神见鬼,不是好事情,连常常梦到过去的亡人也都不是好事情。(节录自 《无量寿经》2-34-130)


            十七、断臂求法
   佛在过去生中学菩萨道,为求半偈而舍身,重法轻生,我们能做到吗?在中国,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求法于达摩祖师,在雪地 里恭恭敬敬站了很长的时间,达摩祖师如如不动。后来慧可大师断臂求法,拿手臂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祖师才开口说话。慧可大师如此真诚,就是印祖讲的「一分真 诚得一分利益,十分真诚得十分利益」。果然达摩祖师几句话一开导,他就言下大悟,明心见性,所以他这只手臂断得很值得。这些事情也不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 为什么?平常人没有慧眼。真正有慧眼的人,具足正知正见,他作佛了;如果是邪知邪见,他就成魔了。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56)


              十八、避风寒的方法
    我的生活非常简单,早晨喝一点稀的果菜汁,中午吃饭,晚上一个苹果或一根香蕉。我的身体很健康,七十五岁没有生过 病,所以心地清净自然就百病不生,这是表演。北京有一位刘大夫为我把脉,说我一点毛病都没有,只是有一点风寒。风寒是怎么得的?冷气吹得太多,他要我留心 这一点。我本来就知道这个常识,所以我晚上睡觉决定不开冷气。新加坡很热,因此在睡觉之前开一个小时的冷气,房间凉了,睡时就很舒服。等睡醒之后,房间热 了,也出一点点汗,这个很好。如果晚上睡觉要吹冷气,那是死路一条。这个常识是小时候老人教给我们的,睡觉的时候,连风扇都不可以用,因为睡觉时毛细孔完 全张开,很容易受凉。所以,刘大夫告诉我,每天喝一点姜汤,把姜汤当茶喝,可以去寒气。这个方法很好,无需要用药。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09)


           十九、机缘
   当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机缘不成熟,于是到少林寺面壁。面壁九年,等到一个慧可,真正发心向他求道,他就把法传给了 慧可。从达摩祖师到五祖忍和尚,五代单传;单传就是没有传法的机会,所以独善其身。到第六代惠能大师,他的机缘成熟才广度众生。禅宗在中国佛法造成决定性 的影响,这个影响一千多年,都是在机缘。所以,有弘法利生的缘分,我们不能懈怠,不能贪图安逸,再辛劳都要去做;没有机缘,千万不要惹麻烦,独善其身使自 己的道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好了。由此可知,无论是进是退,都是为众生、为佛法,绝对不是为自己。若有一念为自己,就不能解脱,因为你的妄想、分别、执着 还存在。只要有妄想、分别、执着,决定是六道众生,不能超越六道。(节录自《华严经》12-17-0324)


        二十、七岁举钟
    鸠摩罗什大师七岁的时候,到寺庙里玩耍,有一口很大的钟,他一下子就举起来了。放下之后想:「我才七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再举的时候,就举不动了。这就证明人在没有妄念时有本能,那种能力是无可限量的。
    中国古书记载,汉朝李广(飞将军)行军的时候,看到草丛里有一只老虎,拿起弓箭猛射过去,几乎整枝箭射穿了老虎。他 下来一看,原来是块大石头,「我有这么大的力气吗?」再射一枝,就射不进去了。从这个地方也可以证明,把石头当作老虎时,能够一箭射穿;当他起了第二念, 「它是一块石头」,就射不进去了。佛讲「一切唯心造」、「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这个道理。(节录自「学佛问答」21-90-68)


        二一、见性无不通达
    在中国,众所周知的禅宗惠能大师,他不认识字,一生也没有读过经,也没有听人讲过经。可是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都很内 行,佛门相宗、性宗也都通达。譬如,他没有听过《法华经》,法达禅师在他面前念《法华经》给他听,念到第二品方便品,他就告诉法达禅师:「不要再念了, 《法华经》我明白了。」然后为法达禅师讲《法华经》,法达禅师因此开悟。这就证明,你要是见性,世出世间一切法无不通达。佛法可贵之处,佛法真实之处,就 在此地。佛并不是要传授我们知识,佛传给我们的是真实智慧,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明心见性,这才可贵!(节录自《华严经》12-17-0022)


        二二、认识机会
    我常常劝勉同修们,心量要大,因为「量大福大」。还要懂得培养自己纯善之心,把所有的不善洗涤干净,正如《无量寿 经》云:「洒心易行」,决定不要把外面一切不善放在自己心里。念念为众生,不为自己,这是大福,无量无边的福报。断恶修善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机会,佛法讲缘 分。机会稍纵即逝,掌握不住,再遇到不容易。我想帮助年轻人弘法利生,不论在家、出家,这个念头念念不忘,但是没有机会。曾经有一年,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有几位年轻法师,跟我学了几个月。我看到这三个年轻人不错,馆长也非常欢喜,于是我们想办一个小型佛学院,至少把这三个人带起来。我们正在筹备办佛学院 时,这三个人突然向馆长告假,他们要离开台湾去香港。听说香港显明法师在那里办佛学院,他们要去求学。馆长听了非常难过,认为这些年轻人不知好歹,忘恩负 义。结果去了之后,过了一、两个月,写信回来劝勉图书馆的同学,要好好的在图书馆学习。他们到那边以后都去赶经忏,自己把前程毁了,这就是没有抓住机会。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08)


           二三、宝香禅师
   中国佛教史上,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再来,非常慈悲,以神通感化了梁武帝。传记里面记载,有一位四川的居士(他的师父 是宝香禅师)来看宝志公,宝志公问他:「你们四川的香贵不贵?」他说:「我们四川的香不贵,很贱。」宝志公点点头:「很贱,那就应该去了。」他听不懂这句 话。回到四川,见到师父,师父问他:「宝志公跟你说些什么?」他就把原话说了一遍,他的师父点点头:「知道了!」
    宝志公那句话的是什么意思?四川的香贵不贵,就是在四川大家对宝香禅师尊不尊重。他以为是烧的香,所以说香很贱,很 便宜。「很贱」的意思,就是指大众不欢迎你,你应该走,不必住世了。宝香禅师懂得宝志公说话的意思,过了两天就召集信徒一起吃饭。因为这些信徒都不吃素, 宝香禅师这一天开戒,鸡鸭鱼肉统统都吃。他预先在寺庙门口挖了一个放生池,吃完之后,他带着所有信徒到放生池,做了一个表演,把他吃的这些鸡鸭鱼肉统统吐 出来,吐出来全是活的。这些信徒们看到之后,才晓得法师不是普通人。表演完了之后,他站在那里往生了。信众才后悔没有接受法师的教诲,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由此可知,这个世间愈是苦难,各个行业愈有许多佛菩萨化身在其中,帮助众生,真正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但是我 们不认识。真正学佛的人要常生尊重心,对待一切人没有分别,一律恭敬,就是普贤菩萨教导的「礼敬诸佛」。如果他是佛菩萨化身来的,他是现在佛;不是佛菩萨 化现的,真的是凡夫,也是未来佛,都应当尊敬,不应当分别、执着。甚至于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晓得那可能是佛菩萨化身来考验我,试验我的功夫是否到家。他 骂我,看看我生不生气?他打我,看看我心能不能平静?你能有这样的心与行持,无论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能增长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哪有不成就的!不能 成就的人,顺境时随顺贪爱,逆境时随顺瞋恚,起心动念全是烦恼习气。这样的人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这一生不会有结果,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二四、见贤勿慢
    唐朝时候,印宗法师在岭南一带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当他遇到六祖惠能大师之后,觉得能大师的见 解、德学确实比自己高,不但没有嫉妒,还礼敬拜师。当时惠能大师请求出家,印宗法师很欢喜为他剃度。佛教是以法为最尊,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师,可是剃度之 后,印宗反过来拜惠能为师父。这是做出榜样给我们看。
    佛门中,法子是最尊贵的,剃度师、戒和尚都是接引进门的人,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能否成就,关键在传法的老师。传法、得法,这是真实的成就。惠能传法给印宗,印宗在惠能会下得法,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榜样,不是真智慧、真德行做不到。
    在世法里,有管仲与鲍叔牙的例子。鲍叔牙官做得很大,地位很高,管仲是平民百姓。鲍叔牙知道管仲的才干,就推荐给齐桓公,任命他作宰相,自己做他的部下,这都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
    一般业障深重的人,轻贤辱圣。《无量寿经》上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我们看了不足为怪, 因为这是正常现象。所以,「见贤不轻慢」,这个人就是贤人。唯有英雄才爱惜英雄,贤人才懂得尊敬贤人。换言之,佛在此地教导我们,时时学习,把自己从博地 凡夫提升到圣贤的地位。(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55)

TOP

续 3

   

                      贰、在家篇


       一、土着转世
    天地鬼神这些 事情,虽然现在人都说是迷信,可是报章杂志上常有传闻。最近美国报纸上有一则消息,一位一岁的女孩,能够讲古老的印地安土话,这件事如何解释?她才一岁, 说话还说不清楚,怎么可能会说古老的印地安语言。而且这个语言现在已经很少人懂得,全美国能懂这个语言的只有十几个人。后来发现她前生是美国土着转世的, 这足以证明人有前生、后世,说明轮回是事实。


            二、佣人有福
    在三十多年 前,有一位居士带我到台北阳明山,住在一个非常豪华的别墅。别墅是谁的?陈查某的。那栋别墅确实非常豪华,我在那里住了一天。那么大的别墅,他自己没有时 间去住,请两个佣人住在那里帮他照顾。那两个人有福报,住那么好的房子,而且还要给他们钱,请他们去住。他自己一生当中,在那个别墅只住过一个晚上。这是 造业!这些钱为什么不拿去做好事?世间苦的人很多,为什么不去帮助别人,去做真实功德。我们晓得很多人在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别墅,都有产业,这一口气不 来,一样也带不走,都是为了自私自利,没有替社会想,没有替众生想。这些事情在我们周边有很多,我们要警惕。


             三、无私无求
   《红楼梦》里,贾家败亡的时候,原先那些巴结、趋炎附势的人,一个都看不见了。只有刘姥姥省吃俭用,还带着一点钱、衣服来照顾他们,这是有道义之人。这些人现在说是没有文化水平,没有念过书的乡下老实人,但懂得道义。
   我们要认识清 楚,特别是你将来在社会上稍有名声、地位、德望,会遇到这些情况。如果你的心不平不公,周边的人就是你将来失败的因素。这是古今中外都不能避免的,只有真 正有智慧、有学问的人能看得出来。佛跟我们讲八苦里有「怨憎会」,有些冤家对头都是很亲近的人,都是等着机会来报复。用什么方法能将「怨憎会」解除?公 正、平等、廉明、廉洁,完全用智慧去观察,用智慧来处理。要特别提高警觉,对于常常亲近的人要无私无求,我们的偏心就没有了。无论他有再高的地位,再多的 财富,我们对他无私无求,心才能摆平。如果常常依赖他护持,虽然眼前能得一点小利,最后要吃大亏。(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241)


            四、乞丐父亲
    人生在世,生 活快乐、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这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我受戒时,得戒和尚是道源老法师,他在戒坛上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道源老法师的家乡在苏北泰州一 带,他做小和尚时,地方上有一个乞丐,后来儿子发了大财,但是父亲仍在外头讨饭,亲戚朋友对他都不原谅。他觉得没面子,就派人去把父亲找回来。找回来之 后,想好好的供养父亲,哪里晓得这个老人不习惯,过了几天又偷偷跑去要饭。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那么多人侍候,真是受罪!我不想吃的东西,拼命 拿来给我吃;我不愿意穿的衣服,拿来给我穿。我天天要饭,每一天游山玩水,我饿了就托一钵饭。晚上睡觉,随地而睡,我过的是真正的生活,过的是快乐、自在 的生活。」这个人了不起,他有他的福报,他有他的享受,天天游山玩水,身上一文钱都不需要带,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晚上随便找一个破庙住下就行了。这个人懂 得享受,懂得享福。实际上他是菩萨,乞丐里面的菩萨,乞丐里面的觉悟者。他表现的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过大自然的生活,跟大自然为伍。再回过头来看 看他儿子做生意,他简直不耻,那不是人过的生活。离苦得乐,诸位从这里去想。
    所以,有钱有 势的人是有福报,但是不懂得享福。吃要讲求吃,结果吃得一身是病。福报大的请护士日夜照顾,哪有健康人自在?那不是享福,真正享福是享受大自然。我们住在 冷气房里也不是享福,大自然才是享福。所以,真实的福报是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平常积功累德、断恶修善,不论走到什么地方,人家都欢迎你、都接待你,这才 是真正的福报。样样都为自己是没有福报,纵然有钱,走到哪里,人家都瞧不起你。还有很多人要来绑票、抢劫,身心都不自在,出门都怕遇到危险,提心吊胆,那 有什么福报!(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19)


        五、八载寒窗读楞严
    我们在《影尘回忆录》里看到,倓虚法师在没有出家之前,和一位姓刘的好朋友,也是一位学佛的居士,在一起读《楞严经》,就是「八载寒窗读楞严」。《楞严经》能否体会、能否有悟处,另当别论,但是八年读一部经,纵然没有悟处,也有了一点定力,就凭这点功夫,就能帮助鬼神。
   当时他们几个 人合伙开了一间中药铺,有一天中午,没有什么生意,刘居士便在柜台上打瞌睡。打瞌睡时,出现的境界似梦非梦,但是又很清楚。看到两个人到店里来找他,这两 个人是他的冤家,在过去为了债务纠纷打官司,他赢了,那两个人输了;输了以后,他们上吊自杀,事后他非常后悔,心里也感觉很难过。以后学佛,对因果就更清 楚。看到这两个人不像有恶意,所以心也就比较平静。这两个人走到他面前跪下来,他说:「你们两个来找我,有什么事情?」这两个鬼说:「求超度。」于是他又 问:「你们要我怎么超度?」鬼说:「只要你答应就行了。」他说:「好!我答应你们。」说完之后,便看到这两个鬼魂踩着他的膝盖、肩膀生天了。这两个人走 后,又来两个,一个是他过世的太太,一个是他过世的小孩,也跪着求超度。他点点头答应了,也看到他们踩着他的膝盖、肩膀生天了。什么仪式都没有,那是真 的,不是假的。
   由此可知,超 度要有功夫,没功夫不行。不是念几遍咒、念几部经就行了,那个力量太薄弱。我们自己修行没功夫,要超度自己的祖先、冤亲债主,用什么方法?读经、念佛,但 是数量要多。念一卷经的力量太小,没什么用处,要发愿念一百部经,这一百部经是为他而念的;念一千部经,这一千部经是为他而念的。这个有功德,而且力量很 大。有功夫的,像刘居士一样,八载寒窗读《楞严》,这有定功,所以他念一卷经、念几声阿弥陀佛,就有这个力量。我们没有这个力量,只有念一百部、二百部、 一千部,专门为他念。就像《地藏经》上所说的,七分功德,念的人得六分,他得一分。但是这一种为超度而诵经、念佛,一定要有期限。这一千部经,我要一百天 念完,一天念十部,这样才行。不能说我给你念一千部,遥遥无期,想到就念,没想到就不念,那个没用处。这当中的道理,都在《地藏经》上。(节录自「金刚般 若研习报告」9-23-022)


      六、不见他人过
    在历史上我们 看到舜王的故事,他的父亲、后母及弟弟,一般人说这是最坏、最狠毒的人,可是舜没有看到他们的缺点,只认为他们对我不好,一定是我自己有过失。他不见别人 过,只见自己过,天天反省,天天改过,最后他的父母、弟弟心态都转变过来了,也对他很好。「家和万事兴」,家一和就感动邻里乡党,也感动当时的尧王将两个 女儿嫁给他,王位也让给他。什么原因?人和。
    我们今天是只看到别人的过错,没有看到自己的过错,我们不是修普贤行。普贤行比大乘菩萨行还高,因为他看一切众生真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哪有过失?都是自己的过失,是自己得不到父母欢心。
    从这个例子仔 细思惟,我们喜欢批评别人,说实在话就是自己本身的过失,哪有资格说人家?到本身没有过失的时候,看到一切众生都是父母,都是佛菩萨。大乘《戒经》里面说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不是比喻,是实的话,慈悲心是从这个地方生出来的。如何孝养、如何恭敬、如何对待,都是方便。所以,我们提倡修行 的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三福的前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根本。什么是佛法?最简单的答案,「孝亲尊师」就是佛法。因此,佛 法彻始彻终就是修孝道与师道。(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9)


    七、三世轮回
    中国佛协刀述 仁副会长到新加坡净宗学会来访问,在四楼阅览室,见到了澳洲的黄威龙同学,刀副会长问黄居士:「你学佛的动机是什么?」黄威龙的中文讲得很好,他在没有到 中国之前,他作梦会听中国话、会讲中国话,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可能他前世是中国人。他的父母不是中国人,也没有到过中国。所以,他到北京去念书,很短的时 间,中国的语言全部都学会了。我讲经他能听得懂,而且很欢喜。刀副会长讲这个如果不是讲前世,讲不通!
    人决定有前 生,有前生当然就有后世,这些事情我们经历了很多。往年我在美国达拉斯,有一位蔡文雄居士,有一次他跟几个朋友开车回旧金山,结果走错了路,走到一个小 镇,这个小镇在他这一生当中从未去过。车接近小镇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这个小镇很熟,是他住过的,他立刻能记起这个道路及里面建筑的状况。车开进去,跟他 所说的完全一样。他非常惊讶,这一桩事情多年来得不到答案。他问我:「这到底是什么缘故?」我说:「大概你前生住在这个城市里,而且住的时间相当长,否则 你不可能知道这个小城里面的状况。」他一想有道理。他还算不错,前生没做什么坏事,这一生又得人身,生意也做得不错,又能学佛。
    像这一类的事情,我遇到太多了,我自己本身也有好多次,到外国一个地区,从来没有去过的,一去突然感觉很熟悉。如果没有前世,怎么讲得通?由此可知,人决定有过去生。既有过去生,肯定有来生,因果通三世。(节录自《华严经》12-17-0303及《了凡四训》19-16-11)

TOP

续 4

              八、心灵沟通
    经上说︰「佛 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有能力顺一切异类众生的言语,这个异类是指九法界有情众生,佛有这个能力随着众生言音起变化。这个道理很深、很难懂, 一般称为「不思议境界」,它是事实。听说现在电脑逐渐能达到这个目标,于是我们对于这句话就更能够肯定,电脑能做得到,佛哪有做不到的道理!不但是佛,现 在一般人讲有通的人都可以做到。这个通是神通,神通从何而来?禅定。确实禅定功力到相当深度的时候,这些障碍统统都可以突破,彼此心灵能够沟通,没有障 碍。
    说到此地,我 想起四十多年前,我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一个故事。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民国初年国学大师)在世的时候,曾经有一度被东岳大帝请去做判官。晚 上天黑的时候他就去上班,第二天早晨天亮他就回来,所以他日夜都忙。白天忙白天的事情,晚上忙晚上的事情,无法休息,所以那个差事也很累很苦。他曾经告诉 他的朋友,在阴间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各种人类都有。有人问他︰那语言怎么办?都通,这很奇怪。各说各的言语,意思都能明了,一点障碍都没有。我们人间 言语有障碍,还要找翻译;在阴间遇到外国人,不需要翻译,都能通。
    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经,住了四个多月。前面两个月讲经要找人翻译成广东话,后两个月他们听习惯,就不要翻译了。他讲广东话,我懂他的意思;我说国语,他也懂我的意思。我们交谈很方便,不需要经过翻译,大概就是这种情形。这是能随顺异类的言音。(节录自《华严经》12-17-0011)


       九、痛苦快乐源于一念
    往年我有一位 校友到大陆去探亲,听说大陆同胞喜欢黄金,就买了很多戒子、项鍊、手镯,准备送给亲戚朋友。进入大陆之后,在车上全部被扒手扒光了。他也没生烦恼,「我送 给我的那些亲戚朋友,跟送给小偷没有两样,反正都是送人」,心开意解。亲戚朋友是同胞,小偷也是同胞,给哪个不都一样吗?念头一转,这个心多么自在,这叫 福量。如果斤斤计较,「这是我的家亲眷属,那不是我的同胞」,你就烦恼了;生烦恼,东西也追不回来。所以,学佛的人念头一转,多么自在!
    何况学佛的人 都相信因果报应,因果通三世,「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自己造作的业因定的。真的是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真正通达明了事实真相,才知道这个世 间要想占人的便宜,没这回事情。说哪个人吃了亏,也没有这个事情。这一生我占他的便宜,来生他占我的便宜,就抵销了。这一生他吃了亏,来生我要吃亏。理事 都清楚,我们的心就平静了,才真正懂得如何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要与性德相应,万万不可与自己的烦恼习气相应;与自己烦恼习气相应,就是《地藏经》讲的 「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真正通达明白了,这个人才不会造业,才不会造罪。(节录自《华严经》12-17-0392)


        十、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人生在世间, 谚语常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我们选择生活环境的指标。哪个地方是好环境?这个地方的人和睦、和善、仁慈,不伤害众生。前些年我初到澳 洲,听说澳洲人爱护动植物。修公路要砍树的时候,看到树上有鸟窝,这个树就不砍,要等鸟长大,飞走了再砍,有的时候等好几个月,我们听了深受感动。其他地 方的人,认为这是公家的工程,都不会顾及这些。所以,从这个地方来观察,你就晓得那个地方的人有爱心,对动植物尚且如此,何况对人?所以,这个地方是好的 生活环境。(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4)


             十一、见佛
    往年我住在美 国的时候,达拉斯佛教会蔡文雄会长,他告诉我学佛的因缘。他们长住在外国,有一年他的父亲过世,他到台湾来奔丧。他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在窗前看到一尊佛 像,那个窗户就好像佛龛一样,佛像在当中。他说至少看了十五分钟,决定不是看错,他感到非常惊讶!他问别人,别人看不见。他学佛的信心,从这个地方开始, 这是佛来度他。以后他做生意,赚了钱逛古董店,在古董店看到一尊石雕佛像,就是他父亲走的那一天现在窗口的那一尊佛像,他立刻就买回去。那是在中国买的, 买了之后带到美国。最先供在家里,以后把这个事情告诉我,我去看了也很欢喜,我劝他把这一尊佛像供在道场,因为他是这个道场的会长,现在这尊佛像还供在那 里。这是他学佛的因缘。(节录自《了凡四训》19-16-11)


        十二、自私自利不能往生
    李木源会长带 团到中国大陆去朝山、参访,这个团有一百多人,都是念佛人。结果在朝山旅途当中,看到同修们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吃饭时,有人要选座位。会长说:「你为 什么要坐那个位子?」他说:「这个位子安全,因为那边有人上菜、端菜、上汤,不小心就会把衣服搞脏了,这边不会。会长,你要坐到这边来。」会长说:「你决 定不能往生。」上巴士,就先去占好位子。从这些地方看,都是不知道要照顾年岁大的人,自私自利。菩萨是把好地方让给别人,苦难自己来承当,这种人决定能往 生。处处要占小便宜,这种人佛念得再多,肯定不会往生。我们常讲起心动念为自己是凡夫,起心动念为别人是菩萨,迷悟就从这里看。
    李会长样样走在人后面,处处为别人,他赢得广大群众对他的尊敬。处处想到自己,占到有利的地位,把别人挤下去,虽可得利于一时,但是轮回三途的日子就有得过了。能在这一生当中,处处让别人,处处走在别人后面,眼前看好像是吃亏,将来决定得生佛国。
    我们要明白这 个道理,要懂得这个事实,要能原谅一切人的过失,不要去责备别人。说实在话,我们没有资格责备别人,为什么?我们自己本身有过失,本身没有过失才可以责备 别人。谁没有过失?佛没有过失,所以菩萨见人都谦虚。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他还有惭愧心。到如来果地才没有过失,可是诸佛如来都非常慈悲。我们 学佛要从这些地方去学习。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31)


        十三、好事不如无事
    唐朝时候,庞 蕴居士家里相当富有,他学佛开悟后,把家里面的金银财宝装在一条大船上,划到长江中心,把船砸沈,全部沈到江底,什么也没有了。别人看到了,问他:「你这 些家产都不要了,为什么不拿去做好事,救济别人?」他说了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无事是真正的好事。庞蕴居士表演给我们看,这是教诫世间急功好利这一 类的人,因为他们做好事,都是为了希求好果报。
    今天社会为什么这么乱?李炳南老居士说得好,社会上好人太多了。我们听了不懂,好人多不是好事吗?他后头加了一句话,「好人好事」(「好事」的「好」念去声,喜欢之意)。每个人都好事,都抢着做好事,麻烦大了!
    真正的好事, 佛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永远保持心地清净平等。清净、平等、慈悲心,你做的事样样都是好事,真正的好事。如果心不清净、不平等、不慈悲,对喜欢的人就慈 悲,对不喜欢的人就没有一点慈悲,这个慈悲不是真的,这是佛家讲的「爱缘慈悲」,这样做好事,不是真正的好事。我们要懂得佛的真实义,开经偈讲的「愿解如 来真实义」,才是佛的好学生,才能真正依教奉行。(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29)


             十四、放下欲望是真快乐
    美国人与中国 人比较,美国人物质生活确实比中国人好,他们有很舒适的居住环境,生活全都是电气化的设备,出门都有汽车代步,每一个家庭都有庭院、花园。我第一次陪韩馆 长回到祖国时,在大连的乡亲父老问起美国的生活,个个都投以羡慕的眼光。可是我告诉他们:「美国人的生活不如你们!」他们都非常惊讶,问:「为什么?我们 出门骑脚踏车,住的房子破破烂烂,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能跟美国人比。」我说:「请问你们哪一个人是负债过日子的?」大家彼此看一看,一个都没有。美国人的 生活统统是赊帐赊来的,买房子、买车、家庭用具,都是向银行贷款,从生下来就负债,到死都还不清,来生还要还债,这种精神压力多大!每天拚命工作,就为了 还债。
    中国人虽然辛苦一点,不负债!每天放工之后,几个人在自家门口,摆一个小桌子,吃花生米、喝老酒,优游自在,美国人哪有这种享受!所以,要晓得真正的快乐是放下欲望。(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111)


            十五、随缘得大自在
    饮食愈简单、 愈少,对身体愈好,瘦一点没有关系。中国古人常讲:「有钱难买老来瘦」,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很瘦,他活到九十七岁,身体健康。从哪里看得到?爬山。他和 很多年轻人一起爬山,他走在第一个,他走到山顶等了好半天,才有一个人上来。所以,吃的东西太多太好,身体很重,上山很吃力。他居住的环境只有十五坪,很 小的一个房子,一生就住在那个地方。生活随缘,绝不攀缘,别人供养他的东西都拿出来供众,自己没有丝毫享受。我们看了他十年,十年如一日,他不是装出来 的,已经养成一种生活习惯。所以,一切都随缘,就得大自在。一切为众生,决定不为自己。(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22)

TOP

续 5

             十六、树木花草有灵性

            北京陈晓旭居 士说她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之间感到这个房间里有鬼,所以寒毛直竖。她说:「如果你们真的要找我替你们办事的话,你就给我做一个讯号,你让电灯闪一闪, 我们彼此有个默契。」于是她们夫妻两个就看着电灯,看了大概五分钟,果然电灯闪了一下,她说吓死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怎么沟通?她说:「你晚上托梦给 我好了」,所以她就睡觉了。果然灵就来托梦,告诉她好几遍,不是一遍,说:「我们是你们家的草木,我们需要水,我们快要枯死了。」这个印象很深。她自己彷 彿感觉到许多小孩的哭声,真的像挨饿时候的哭声,不是一个,是许许多多小孩的哭声。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她到院子一看,果然那些小树和草没有浇水,她就 拿水拼命去浇。她爸爸看到说:「树和草不要浇,浇花就好了。」她也不说话,就拼命浇水,因为说了,她爸爸一定骂她「迷信」。
    这就是草木有 灵性,只要是生物都有灵性。澳洲土着告诉我们,树木花草喜欢唱歌,它日夜唱歌供养我们,我们有耳不闻。什么原因?频道不一样,它的频道播出来,我们的耳根 故障,收不到它的频道。澳洲土人都会欣赏,可见得他们的耳朵比我们厉害,我们听不到的频道,他们听得到。他说:「我们人应该回馈它们,也要常常唱歌给它们 听。」所以,我们要懂得供养它,我们唱歌它能听得到,它唱我们听不到,但是我们从色相上能感觉得出来,树长得很茂盛,花开得很美,让我们接触到感到非常快 乐。这些植物喜欢听音乐的这桩事情,很早就被人发现,这有科学的证据。所以,有一些人养花,在花园里面放音乐,花就开得特别美,长得特别好,真有这个效 果。
    我们曾经到古 晋李居士的山庄,山上种菜,菜园里放音乐给那些菜听,很有道理。我去看了之后,我建议他放佛号。我们要怎样去对待这些植物花草?我们懂得音乐供养,懂得爱 护、尊敬,对一切动物、一切人就更不必说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要做的,理所当然。可是我们过去不了解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疏忽了,这是我们的过失;知道之 后,就要认真去做。我们也希望花神能闻到佛号,听到佛法,发愿求生净土。为什么?他有灵。澳洲土着讲的,灵是到这个世间短暂的访问,所以灵必须要寄托在这 个身,身是灵最重要的媒介。这个身失掉了,灵又会去另外一个身。一切动物生到这个世间来也是灵找的寄托,一切花草树木还是灵,不然树神、花神、草木神怎么 讲法?草木真有神。(节录自《华严经》12-17-0413)


        十七、走路遇到鬼
    我学佛,接引 我的是朱镜宙老居士,他常常讲故事给我们听,他讲的完全是他自己的故事,他亲身遭遇的。他说他学佛的因缘是晚上遇到鬼,这才知道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是学 科学、学财政的,受西方教育。抗战期间,他做四川康西的税务局长,住在重庆,有一次晚上打麻将,大概到两点钟才散场。走路回去要四、五十分钟,在路途中, 他发现有个人,在他前面没有多远。那时重庆有路灯,半明半暗。他也没有在意,差不多走了将近半个小时,忽然想到前面是个女人,他这个念头一生,他全身寒毛 直竖,然后仔细一看,这个人有上身没有下身,他这一惊,这个相就没有了。从这以后他才到庙里去拜佛,以前他的老岳丈跟他讲,他不相信,亲自遇到才相信,他 是这样学佛的。以后他跟我说,那个不是鬼,恐怕是观世音菩萨变化来启发他的。
    因此,佛度众生用三转法lun,对于上根利智用「示转」,示是指示,一指示他就觉悟了;对中根要劝导,他感动才学佛;对下根要作证,没有真正的证据,他不相信。朱镜宙老居士是下根,示转、劝转还半疑半信,到亲自见到了才相信。(节录自《华严经》12-17-0412)


       十八、意见不合害了人
    往年我在台 北,亲眼看到道安老法师被信徒治死了,这就是意见太多,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各人都认为自己的方法好,最后把人治死了。道安法师当时自己无法作主,只能听人 家的摆布,那些人都是好心,都希望老和尚身体早一天复元,但是没有常识、没有智慧,道听涂说。实在讲老和尚没有病,只不过是晚上睡觉起来去洗手间的时候, 没有体力跌了一跤,他爬起来之后又跌下去,跌下去就爬不起来了。洗手间是瓷砖,在里面冻了一夜。如果他是在北方,大家就会有这个常识,会把他治好。而南方 人没有这个常识,以为冻伤了要赶紧用几床被子把他捂起来,还用暖炉,结果把寒气逼在里头出不来,这真的是死于非病。冻伤绝不可以用被子,绝不可以用暖,一 定要用凉水洗澡,给他按摩,把身体里面的寒气逼出来就没事了。他们的方法恰恰用反了,这都是好意,结果好意把师父整死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意见不和,这 种事情我们看得太多了。(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32)


        十九、投胎作狗
     最近,有些中 国的同修到新加坡参学,他们告诉我天津有一位老太太,她的儿子死了两年,有一天她作梦梦到儿子。她问儿子说:「你现在在哪里?」他说:「我现在在一个庙 里。」她问:「你在庙里做什么?那个庙的名字你还记得吗?」他说:「我在庙里看门。」她听了很难过。过了不久,她和一些佛门同修结伴去朝山,到达的这个 庙,好像就是她梦见儿子的那个庙。她向寺庙的老和尚打听:「你们这个庙有没有门房?」老和尚说:「我们没有门房。」她说:「谁在看门?」老和尚说:「有一 个小虎。」她听到小虎的时候,寒毛直竖,小虎就是她儿子的小名。她说:「在哪里?」老和尚说:「牠是一条狗。」她的儿子投胎作狗,可能这只狗长得很雄壮, 像个小老虎般,所以人家就叫牠小虎。她跑到门口去找那只狗,那只狗看到他的母亲就流眼泪,人跟狗抱在一起。人投胎做狗,这是造不善业,所以换的身体就差 了。以后,此事在天津传遍了,天津人来看牠的时候,牠很有灵性,就躲藏起来,不好意思见人;其他地区的人来,牠就走出来。有些懂得佛法的人就劝老太太,把 这件事情多多宣扬,不要难为情,这样能度很多众生。这是最近发生的事情,所以轮回是真的。(节录自「成佛之道」21-84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35)


             二十、算命
    有二位从新加 坡来台湾做生意的年轻同修,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最近接洽了一批生意。他偶尔在马路上看到有人卜卦,就卜了个卦,他说他做这笔生意不赚钱,因此心里起了疑 惑,来问我怎么办?如果不赚钱的话,从新加坡往返台湾一趟就空跑了。我就问他在哪个地方卜卦的,他说在马路上有一位瞎子给他卜的,他说卜了之后心里很不 安,七上八下。我就告诉他,你既然学佛了,就要心地清净、正大光明;既然有这个机会做生意,就不要听信那些。命虽是有的,但命可以转,只有愚人才会被命运 束缚。一个人修行人若还被命运造化束缚,他还有什么能耐?学佛的人就是要改造命运,创造命运。
    所以,我教他要发大心,要发善心,规规矩矩、本本分分做生意,赚了钱之后,抽一些出来多做好事,遇到苦难贫穷的要布施援助,行菩萨道,做个真正如经上所讲的菩萨商主。至于占卜算命看相说的,都不必理会,决不受他干扰。他听了我这几句话,有信心了。
所以,佛法是心地法门,唯有心能转业,唯有心能造业。我们是用心来造业,还是用心来转业?完全在自己的一念。(节录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1-2)


              二一、两足尊
    曾经有一个外 国人,到台中请教李炳南老师佛法的道理,旁边有人翻译,这个外国人听了摇头,不满意,好像李老师讲的都不对。这个外国人正好拿着一本书,李老师说:「你拿 的这是什么书?」原来是英文版的《佛学辞典》。李老师明白了,是他讲的不合乎辞典的意思。于是李老师就问他:「两足尊如何解释?」他从辞典查出来说:「佛 有两条最尊贵的腿。」李老师摇摇头说:「我讲的你不满意,你讲的我不满意,不必谈了。」
    从字面意思, 「两足」是两条腿,「尊」是尊贵,最尊贵的两条腿,这就是粗心大意,依文解义,把佛法的意思解错了。「两足尊」,足是圆满,两足是指智慧与福德圆满无缺, 因为佛陀具足了圆满的福德与智慧,所以最尊最贵。因此,学佛一定要深究其真义,万不可望文生义,错解佛义。(节录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1-2)


         二二、风水
    香港凤凰电视 台这一栋建筑,大概为了内部交通方便,楼里面做了一个楼梯,所谓是楼中楼。听说有一位看风水的看到之后,说这个风水不好,住在这个地方会破财,留不住人, 于是他们就请了一尊密宗的佛像放在楼梯口,说这样风水就转过来了,会聚财,能留住人。真正明理的人,晓得这种建筑结构关系不大,主要在住在里面人的心、行 为。如果他的心正、行正,自然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如果他的心术不正、言行不正,就有魔来护持他,那就属于魔境。魔与佛不在外面,在自己一念之差,这 个道理一定要懂。
   佛家供奉这些佛像的用意在表法,是教导我们念念要觉而不迷,时时要觉而不迷,在一切人事物,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之中,都要保持觉而不迷,就入佛境界。一念迷而不觉,就堕在魔境界里面。外面境界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因为境随心转。
    有许多同修来 问我:「法师,到底人有没有命运?有没有风水?」我的答覆:「有。」为什么有?因为你执着有,你相信有,它就真有。如果你没有这些妄想、分别、执着,你问 我有没有?我告诉你:「没有。」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完全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个妄想、分别、执着,我的答覆是看着你的心态来说话。
    这在凡夫境界 里面是有作用的,虽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那不是凡夫境界,凡夫总是把虚妄的境界执着以为是真实,错就错在此地。如果真正契入「凡所有相,皆是虚 妄」,你已经入佛境界,佛境界是无障碍的境界。《华严经》上,清凉大师给我们讲解「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佛境界。到无障碍的境界, 命运、风水都没有了。如果有这个东西,这就是障碍。心造法界,念变法界,念头能改变法界,这才是正理,才是真正的事实真相。(节录自「善财童子参学报告」12-38-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