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最精华开示--开悟的方法

净空法师最精华开示--开悟的方法

开悟的方法


古代教学,世法、佛法大致相同,都採取啟发式的理念,著重学生的悟性。佛家教学是帮助学生开悟,儒、道的教学亦是如此,不提倡记问之学,跟现代教学理念确实不同。现代教学著重背诵,及广泛的涉猎,以期具有丰富的常识,这是属於记问之学。古人著重背诵,目的是在修定,不是以记忆為主,而是藉由背诵打断妄想、分别,恢復清净心,这是开啟悟门的最佳方法。眾生因悟门堵塞,而不能开悟,若将分别、执著去除,智慧就能现前,所谓是「茅塞顿开」。

由此可知,分别执著愈严重,愈不能开悟;分别执著淡薄,比较容易开悟,这是世法与佛法教学,都崇尚「一门深入」的道理。在某一个阶段,不论学程长短,只许学一门课程,任何一门课程都要讲求悟处,在这一门裡悟入,就是成功的教学。反之,没有领悟,没有开悟,教学就算失败。因此,教学确实著重在智慧与德行,初学人德行第一,智慧其次。一个有智慧而没有德行之人,容易造大恶,貽害社会,所以德行第一。有德行也有智慧,所造作的是大福,能利益社会、利益眾生。

儒家教学以孔老夫子為标準,孔老夫子教学四科,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技术能力),第四是文学。当德行、技能已经养成,还有餘力才能学文学艺术,提高精神生活。这个顺序非常合理,佛家教学亦不例外,也是先断烦恼,后学法门;断烦恼就是德行,学法门就是政事。虽在运用方式上可以变化,但原理原则永远不变,在现代称之為教育哲学。

现代社会与过去可说是完全不同。古代教学理念与生活原则,若能适应现今时代,并与之融合,眾生就能真正得到福祉。这也是有心人士,在佛法讲是具有大慈悲心的菩萨,要设法指导一切眾生的。所以,菩萨必须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才能作為天人师,才有能力指导社会,教化眾生。这种能力就是真实智慧与善巧方便。真实智慧是体,善巧方便是运用,若没有真实智慧,就无法运用得善巧方便。

举例来说,古代社会讲求平和,现代社会鼓励竞争,这两者表面上是完全衝突,应如何融合?在理上讲,融合是决定可能的,因两者是同一法性。大乘经上讲,尽虚空遍法界是同一个理体,连地狱法界与佛法界都能融合,何况其餘?因此,理上如是,事上当然可行。我们在事相上遭遇到困难,原因在分别、执著。尤其是严重的我执,念念為「我的利益」,人人都执著「我的利益」,这是病根之所在,造成彼此不能相容,也造成无量无边的罪业。倘若「我」是事实,还情有可原;殊不知「我」只是一个虚假、抽象的概念而已。

法相宗的基本课程是《百法明门论》,这部论典的水平很高,是大乘法的入门,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这部论典属於宗经论,即解释世尊所说的宗旨,实际上就是解释佛讲的一句话。佛说:「一切法无我」,《百法明门论》依此句话為宗旨,将一切法归纳成百法,百法就是「一切法」。「无我」,说出「人无我」、「法无我」,能在这当中开悟,我执、法执就放下了,就能超凡入圣。凡夫执著「有我」、「有法」,佛菩萨觉悟「无我」、「无法」,所以佛菩萨於十法界依正庄严,能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圆融自在。

而眾生执著有我、有法,就永远不能解脱,永远生死轮迴,苦不堪言。此事实真相,迷惑之人不晓得,唯有觉悟之人明瞭。即使学习佛法、研究佛法,还执著我、法,还自讚毁他。这都是因為有我执,不知诸法平等,诸法空寂,诸法缘生,才有这种行為。凡是缘生之法,都没有自体、没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相有体无,事有理无,所以相是幻相,事如梦幻泡影,这些都是事实真相。

真相明白之后,心就定了,心就清净了;此时的感受、享受,佛法称為「正受」,正就是正常。世人的享受不正常,有「苦乐忧喜捨」;佛法的正受,没有「苦乐忧喜捨」。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虽有「苦乐忧喜捨」,那是示现、表演,是游戏神通,不是真的。凡夫是真有苦乐忧喜捨,不是演戏,所以造业。真正觉悟之人,就与诸佛菩萨一样,游戏神通,自在无碍。

学佛要肩负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使命,要想担负起这个使命,一定要悟入。悟入方法无他,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而已。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之中,放下我执。《金刚经》上讲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只要能放下一条,就全放下了。这四相有连带关係,一个有,四个都有;一个放下,就全放下了。然后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就是真实功德,这是诸佛菩萨所讚扬的。我们必须要知道,四相具足,是修学佛法严重的障碍。

你发慈悲心要救度一切眾生,要救眾生先要度自己,自己不能得度,就没有能力度眾生。所以,自己修学以及将来帮助眾生要靠自己,诸佛菩萨虽然慈悲,也帮不上忙。诸佛菩萨能帮助我们的,只是教导,将事实真相為我们说出,提供方法给我们做参考,但是契入境界一定是自己的事。希望大家要认真努力。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