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续 6

           ◆如果以厌恶之情对待世界,就如同戴上墨镜般——眼前一片阴暗。
         
   ◆尖酸刻薄的朋友,好像匹野马,不管谁骑在它的背上,它都照样嘶叫。
         
   ◆ 在这世上,绝不能以怨恨止息怨恨。瞋、嫉或执意的报复,对人对己都百害而无一利,这是一种无知与愚痴的表现,唯独以无怨才可止息,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如 果,生生世世都在恩怨的漩涡中翻滚,结果将导致两败俱伤,就有如刺人的蜜蜂,当它将身上那根刺拔出来之后,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
         
   ◆ 无知的情欲,会如同藤蔓般不断蔓延下去,他就像寻找果实的猿猴,飞跳于森林中的树丛之间,从一种生活徘徊到另一种生活。被这种充满毒害的情欲所俘虏的人, 他的周围将缠绕着各种烦恼,如同藤蔓之层层缠绕。反之,克服自己强烈欲望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如同两滴从莲叶滚落一般,从他身边消失。
         
   ◆可怕的念头,就像一阵骤雨,把向上的山路蒙住,看不见山径了。
         
   ◆人的生活,虽是自转的轮子,但这个轮子,却由它无限小的旋转,而转向四面八方,而后转入新的、无限大的轮子里。
         
   ◆「痛苦」是一件很有用的东西,它好像蟾蜍,虽然丑而且有毒,但头上却带着一颗珍珠。
         
   ◆愤怒之于我们的生活,就像军队之于国家的关系一般,由世界局势来看,国家需要军队,但若让军队主宰一切,则国家会失去一切。
         
   ◆有自尊心而无自信心的人,等于一座房屋有栋无梁,它的维系力必然很脆弱。
         
   ◆想要满足自我的欲望,就等于是用稻草去熄灭火一般,无法止息。
         
   ◆一个没有欢笑的人,就如一辆没有弹簧的货车,每当经过不平的路面,里面的人就得饱受颠簸之苦。
         
   ◆危困,可以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安泰的境遇,任何平凡的人都能适应。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驾齐驱,但当命运的铁掌击中要害时,却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方能泰然处之。
         
   ◆现代人生活的腐败,尤其是愚劣的情况,大部分是由于他们陷入烂醉状态,无法自拔而产生,烂醉的人又如何静下来,做他在世界上该做的事呢?
         
   ◆人们不会去摇撼贫瘠的树林,只有那些挂满金色果实的,才有人用石子打它。
         
   ◆财富如同肥料,一直堆放不动的时候,便会腐烂发臭,散布开的时候,却能使土地肥沃。
         
   ◆没有比欲爱更烈的火焰,没有比愤怒更不吉祥的骰子。被欲爱驱使的人,就如同陷阱中的兔子般,怎么跑也脱不了身。
         
   ◆罪恶的欢乐,如有毒的面包,虽然它可疗饥一时,但到后来却换来死亡。
         
   ◆我们所犯的恶业,虽如新挤的牛奶般,不会马上凝固,但它却像被灰烬掩埋着的柴火,那袅袅青烟,永远跟在你的背后,扰乱你心灵的安宁。
         
   ◆喧闹(雄辩)已被证实没有什么价值,就拿一只母鸡来说,她只生了一颗蛋,就咯咯的大声啼叫,感觉自己好像生了一颗小行星似地,那么了不起。
         
   ◆如果两个人互相敌对,那是两个人都不好。你在零上面无论加多少个零,答案还是零,怀有敌意的人加在一起,出现的终究还是敌对状态。
         
   ◆无论多壮实的树,如果许多鸟儿不断的飞来螫树干,吃树叶,不多时日,树自然就会枯死。同理,喜欢喧闹奢华的人,终究会为奢华所牵,而成了妄想的俘虏,而看不清楚自己的心。
         
   ◆用绳子绑有腥味的鱼,绳子就有了腥臭味,手握了那条绳子,手也会留有腥臭味。同理,我们受到来往交接的人影响甚大,他们可能使我们变好或变坏,这点务必要留意。
         
   ◆忧虑是思索的毒化,使你于同样的状态中转圈子,并阻遏了一个人的生气及活力,让你在同一点上,反覆痛苦,失去了观照的智慧。
         
   ◆冷酷的「传言」如在车轮上滚动,在它前进中每经一手,都替它加上润滑油。
         
   ◆唯有穿鞋的人,才知道鞋的那一处挤脚。
         
   ◆把石头丢进大河,河水并不受到影响,有信仰的人,若因别人的恶评而心乱,他就不是大河,而只是水塘。
         
   ◆说谎的人,好像是希望自己隐藏在浓雾里,如果他左右移动,就有碰着真理的危险,因为,一俟浓雾消散,他便完蛋了。
         
   ◆佛说一切法,对治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诸法到头皆是幻,万缘放下少留情,大地山河一片云,太阳一出便无踪。
         
   ◆千年石山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明月照得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
         
   ◆菩萨不随世俗境,常念知足身心清,安贫守道平等性,惟慧行持入正心。
         
   ◆若依空谈德不行,习病非治转向深,贪瞋渐渐变恶行,杀害慧命佛难生。
         
   ◆忠诚老实不贪心,道在心中勿外寻,善恶因果自己种,苦乐因缘随心生。
         
   ◆惹上是非身心贪,忍吞一气值千金。诸事若能寻常性,耐火不烧功德林。
         
   ◆若能宽让口无诤,耐平心火福禄生,若能安静暴燥性,耐息瞋恚吉祥身。
         
   ◆见诤终日喧哗生,久远难能得清心,若依言论求明性,枝叶亦可伪作根。
         
   ◆或向溪前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磐石,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
         
   ◆久住寒山凡几秋,独吟歌曲绝无忧,饥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身上无尘垢,心中那更忧。

TOP

续 7

       ◆一片乌云,就能遮住阳光。
         
    ◆一线断散,就能散失一串珍珠。一种思想,就能毁灭一个灵魂。一句言词,就能伤害一颗心灵。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401~500则
         
    ◆安祥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立身十戒:
             1.谨言行以寡过。  2.节饮食以尊心。    3.省嗜好以养心。
             4.耐烦劳以尽心。  5.慎喜怒以平气。    6.戒矜张以集事。
             7.崇退让以合众。  8.慎诺言以全信。    9.减耗费以惜福。
             10. 存悲心以养德。
         
    ◆我们可由三条路通往睿智:
            第一——思索之路,这是最崇高的道路。
            第二——模仿之路,这是最容易的道路。
            第三——经验之路,这是最艰苦的道路。
         
    ◆不须说而言,这是多说,多说必招怨;不当言而说,这是瞎说,瞎说要惹祸。
         
    ◆禽兽皆有日长进,人性更明精进心;若受微苦身难忍,何能功德众欢欣。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为人老实不诳夸,待人接物众欢喜;学佛慈悲无你我,善行功德如恒沙。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万境本闲,唯人自闹,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着意求真真转远,凝心断妄妄更多;道人一种平怀处,月在青天影在波。
         
    ◆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待君赠,自是第一流。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寒雨潇潇风满林,莲花漏水夜沉沉;谁知举世难醒梦,尽是光明般若心。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认识你自己」,那么生活就会简单多了。
         
    ◆唯有无我,才能获得快乐。学习对人慈悲,它是治疗暴躁性情的唯一处方。
         
    ◆凡事要以利益别人为前提,自己吃亏没关系,如果事事只想利益自己,无明烦恼就会一大堆。
         
    ◆我们要将生命化为一种享受,而不要让它成为一种负担。妄想、执着即是负担。
         
    ◆在别人和我们分享幸福的时候,自己的幸福,也同时跟着增长。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笑,笑开天下古今愁。
         
    ◆无明使人两眼一抹黑,追求着迁流变化,虚幻不实的东西。由于执着假有的力量,而引出更多幻觉,成了自己的受害者。当你用智慧透视了一切,此时周围的世界,才是以真象出现的,也因此觉悟到,自己不过是时间空间的奴隶而已。
         
    ◆世间所有的缘起,无一不是要启发我们的觉性。
         
    ◆不要抗拒命运,不要抱怨因果,直接接受它,烦恼就会减少,当下放下,烦恼即无奈你何。
         
    ◆众生总是透过自己的感觉和知觉来眺望外界,再以此做判断来采取行动,习惯以自我中心来看待所有的事物。
         
    ◆你要处理你这颗心,也不能离开你现在所有的念头。
         
    ◆所谓「禅」,是指不管何时、何地,皆能心平气和的生活。
         
    ◆我们没有抱怨人生的任何权利。假如你对人生感到不满,那只是表示我们对自己感到不满,因为,因果从不误人。好好的面对现实,并接受果报,将会比怨天尤人,更具实际的帮助。
         
    ◆修行人不管到那里,都要保持平常心,无挂无碍、清净自在,而修行就是要修这点自在。
         
    ◆若肯当下休,便可当下了。
         
    ◆修行,即是将执着的力量化为无的观念,透视它的无常性、无永恒性、因缘和合性。
         
    ◆拒绝烦恼的人,永远得不到菩提,逃避烦恼,就是逃避菩提,因为烦恼当下悟道,就是菩提。
         
    ◆佛教徒不能只单靠一股热忱,必须配合法的喜悦,才能安住在自己的岗位上。
         
    ◆当悲哀在我们耳畔低语,生命是我们难以忍受的重担时,我们需要勇气才能面对烦恼,将其转换成启发本性的动力。
         
    ◆抓芦苇时不小心会伤到手,错误的求道方法也会使人毁灭。
         
    ◆文字或声音的毁、誉、赞、谤,并不是因果的判决者,清楚自己的起心动念及行为,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应当怀着一颗虚空的心修行,有时我们可能无法受到肯定或赏识,但坚守本分、脚踏实地的鞭策自己,依旧是个人精进的正道。
         
    ◆我们所行的善恶,未必能在一定时间内求得报应,善与恶,是在超越时间的领域被完成的。在那个领域,虽然看不到报应的明显痕迹,但毫无疑问地,我们已经在我们的良心里,意识到它的存在。
         
    ◆修行人不可一直在对与不对中打转,要从忍辱下手。
         
    ◆所有活着的东西,都怕苦也怕死。认清你自己也是其中之一——「避MIAN杀生吧!」不要由你引起苦恼或死亡,要尊重所有的生命。
         
    ◆尺有不能量短的时候,寸有不能量长的时候,每样事物都有它的缺陷之处,所以再高的才智也会有蒙蔽之处。
         
    ◆我们为了求生存而学习,而将种种学习,转化成一股强烈的执着,进而固执自己的习性,以为这就是真理。
         
    ◆共业推动着历史及宇宙的流行运转,这股巨大力量所形成的局面,即是众生所共同承受的果报。普渡众生的目的,在于以大众的力量来转回,所以我们要自利利他,有因缘就要度人学佛。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不懂佛法的人,只看到果报,而终日惶惶,恐惧zai 难的来临。佛法乃是教人看清苦的因,时时检讨自己的思想、言行,以远离恶果。
         
    ◆把舞台上的装置卸下的时候,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一直把它当成现实的东西,原来只是个假像。人活着也只不过是——不断的从一个假像,转移到另一个假像。而死亡的剎那,则是将现实作最真实的展现,从这层意义来看,死的最后一念是很重要的。
         
    ◆当死亡袭击我们的时候,无论子女、父母、亲戚或朋友,都帮不上一点忙。有信仰、有智慧的人,深知死亡的意义,而能立即扫净安心立命的道路。
         
    ◆突然不加思索的想起死,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正视它、认识它,并接受死在一步一步接近我们的事实,却又能平安、喜悦地活下去。
         
    ◆当你为过去的回忆烦恼,为未来的事担忧的时候,你应该想起生活只是存在于现在的。当你对现在的生活倾注全力的时候,对过去的烦恼,以及对未来的担忧都将会消失的。

TOP

续 8

           ◆所谓时间是一个极大的幻影,时间不过是我们用来了解事物或生活的内在棱镜。对至高的理性而言,并无「时间」之存在,未来也是现在,时空只不过是我们藉以利用有限存在的无限存在。
         
   ◆佛陀说:「已经开始过灵性生活的人,就等于已把光带进幽暗的屋子里,黑暗即刻被驱散了,只要坚持这种生活,你们的内心,一定能成为一个光明世界。」
         
   ◆真正的宗教,必能回答最抽象的问题,并且可以从这些答案,来解决人生最实际的问题;同时,在每个人心灵中及人类社会生活中,建立巩固的精神世界。
         
   ◆贪欲、瞋恨、愚昧、傲慢、疑惑、邪见等会影响说话与行为,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便有一种力量,这就是苦恼的招集者,名为众生的苦因。
         
   ◆小恶不断——殊不知,这种一时能骗他人耳目的犯行,养成习惯后,总会在意想的时候浮出表面,而在无意识中,铸成恐怖的恶行。
         
   ◆快乐来自于以感激的心情,去接受眼前的生活。
         
   ◆恶事向己,好事与他,利他忘己为慈悲之极也。
         
   ◆喜欢归罪于别人的人,是一种缺乏勇气的态度,以及懦弱的表现,佛弟子应时时具备,一颗了解责任与知反省的心。
         
   ◆什么样的人是善良的人?一个人只有达到真正的宗教境界时,才能算是善良的人。然而,所谓的善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指智慧与意志的和谐。
         
   ◆心里只有「利益」这一念头的人,除了所谓「利害关系」的道德,便无其他道德,除了「物质上的幸福」这个宗教,并无其他宗教。
         
   ◆小善行,亲切人生。大善行,高尚人生。
         
   ◆我们要有一颗对任何人都能合掌的心。
         
   ◆无论你愿不愿意,身体像有时间性的东西一样,随着年岁的增长,而逐渐衰老,被我们当成真正生命的东西,将慢慢枯萎消失,而真正的、不断成长的、不朽的生命往往到最后才觉醒。既然如此,倒不如从一开始,就认清这样的生命,过充实的精神生活。
         
   ◆愿我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报,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舍誓愿。
         
   ◆当一切都显得不可靠,短暂并且反覆无常的时候,只有德行——在深深地往下扎根,而且任何力量都无法拔除它或摧毁它。
         
   ◆富贵家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
         
   ◆若只是施舍一些物质或金钱,这只是一时性的救助方法,短暂的效果消失之后,依旧又要回归到原来的日子。倘若你教导众生永恒的智慧,以及足以让他发奋图强的真理,他将靠自力迈向光明的前程,这是根本性的救助方法。
         
   ◆盲目地尊重不合时宜的传统,认同那些已经毫无意义的种种制度、习俗或法律规章乃至宗教仪式,将比不尊重传统者,造成更大的危害。
         
   ◆就像箭头没有拔出,就在伤口涂上膏药一样,单靠教理而不行持,是徒劳无功的。
         
   ◆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
         
   ◆入佛法之海,以信为根本,渡生死之河,以戒为船筏。
         
   ◆佛法在日用平常中,在方寸心田中,长养悲、智、行、愿。
         
   ◆一句良言,好比一颗优良的树,其根底是深固的,其枝条是高耸入云。一句恶言,恰似一颗恶劣的树,从大地上连根拔去,绝没有一点安定。
         
   ◆愚痴的人,会把甘露化为毒药,有智慧的人,能把毒药化为甘露。
         
   ◆行善之人,如春园小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若磨刀砺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以耐心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了天下之纷诤。
         
   ◆和气平心,如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何等舒泰!何等感通!
         
   ◆信仰带给人生力量,也带给生命希望。
         
   ◆我们应当用有限的生命,来孕育无限的慧命。

TOP

续 9

        ◆根源于真理的思想,方能显示其尊贵与永恒。
         
    ◆最真实的伟大在于仁慈,最真切的智慧在于欢喜。
         
    ◆见过所以求福,反己所以免祸。常见己过,常向吉中行矣。
         
    ◆无量功德是从——信心、随喜、感恩而生。
         
    ◆你要超越你自己,才能真正得到知足与安祥。
         
    ◆人常想病日,则尘念自息,人常想死日,则道念自生。
         
    ◆道风德香熏一切,智恬情泊虑凝静。
         
    ◆「如来」,本无来去,应缘而已。
         
    ◆知恩为大悲之本,开善业之初门。
         
    ◆快乐是因放下而成就的。
         
    ◆安逸的人藐视灾祸,灾祸却常常等待滑跤的人。
         
    ◆切不要因为人所知,或不为人所了解而伤心,因果自有定论。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君子绝交,不出恶言。
         
    ◆我承认我是世界上最懦弱的人,因为,我不敢做任何一件坏事。
         
    ◆美德是健康,恶习是疾病。
         
    ◆人生本来就是苦的,咱们别再把它苦上加苦吧!
         
    ◆有些人终身向幻影追逐,所得也只是幻影似的满足。
         
    ◆众生由于分别现在因缘幻化之假相,所以妄念不断。
         
    ◆布施,并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回馈,而是降伏自己的悭贪。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以淡泊的心态来处理欲望,不要刻意去钻求,任由自己的心念,去攀缘无穷的欲望。
         
    ◆假如,你正为某件外在事物所苦,事实上,使你痛苦的,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物的观感。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本。生时以孝养为先,回报养育之力,死后以追孝为本,致力报恩。
         
    ◆注意自己的思想、言论,以及一切邪恶的行为,当你能注意到并保持它们的纯净时,你就已经踏进真理的道路。
         
        

                                 501~600则
         
    ◆世间人以「有」,来享受生灭法的人天福报;菩萨以「无」,来享受不生不灭,戒、定、慧的喜悦。
         
    ◆你现在的起心动念,决定了你的行为,而你现在的行为,也影响到了你的将来。
         
    ◆诚心和气,胜于调息观心。
         
    ◆「忍耐」,是医治忧烦苦恼的仙丹妙方。
         
    ◆痛苦与欢乐,像黑暗与光明,相互交替,只有知道怎样使自己适应它们,并能聪明的逢凶化吉之人,才懂得怎样生活。
         
    ◆除自己之外,想去寻找罪恶的根源,如此,便不可能有真正的忏悔。
         
    ◆人能够欣然承受恶言之毒,有如喝甜美果汁一般,则堪称为「有力大人」。
         
    ◆若因想获得别人的赞美,或是来自出锋头的贪婪心,即使是难得的善行,也会产生负面作用。
         
    ◆欲净其土,先净其心,心净则土净。
         
    ◆心净本体现,水清月影明。
         
    ◆「慈、悲、喜、舍」是佛弟子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准则,所以出言吐语,应该亲切柔和,别人自然容易入耳,欢喜接受。
         
    ◆留给子孙最佳的遗产,是光明无瑕的品格。
         
    ◆你能靠慈爱与亲切,来解除敌人的武装,柴少了,火自然会熄灭,慈爱与亲切,可以削除暴力。
         
    ◆爱心与善意,是人一生中最好的部分,即使小小的,默默的、不知不觉的。
         
    ◆生命比你想像的更容易完成,只要你能接纳其不可能的部份。
         
    ◆现在的起心动念,制造往后的六道轮回。
         
    ◆一个人领悟到,人生就是尽义务、牺牲、奉献,他才算拥有深刻的智慧。
         
    ◆世间人把享乐、奢侈称之为幸福,而我却认为「无所求」才是最高的幸福。
         
    ◆享受现在所有的一切,你应当时刻观照知足。
         
    ◆一个人,若对自己的生活意义,缺乏明确的了解,或缺乏信仰,便会茫茫然地虚掷生命。
         
    ◆「悟道者」——不因利害、毁誉、褒贬、苦乐等而动摇。毕竟这一切迟早都会成为过去。
         
    ◆「时间流逝」——我们习惯如此说,但时间是静止不动的流逝的是我们啊!
         
    ◆「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自心何等自在。
         
    ◆如果你不低估自己,而朝着目标默默耕耘,丰收必然可期。
         
    ◆着眼于事情之结果,较显示于外表上一时的成功,更具有处世的智慧。

TOP

续 10

        ◆如果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在人生道场上,则随时随地,都能找到真实。
         
    ◆佛弟子应将平等不二,纳入自己身心日用中,使妙法从自身中表现,因佛性而成佛,转凡心而成佛智。
         
    ◆涅槃,是大火中的清凉。
         
    ◆生命中没有信仰的人,有如一个没有罗盘的水手,在浩瀚的大海里随波逐流。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多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一句弥陀一宝莲,声声念出自心田,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掘陷阱者自落圈套!伤人者自殁其身,而不知灾从何来?
         
    ◆别人的理由对,我的理由不对,我欢喜让之;别人的理由不对,我的理由对,我亦虚心包容之。
         
    ◆无相即是中庸,设立任何一点,即非中庸。
         
    ◆我不认识何谓「君子」,但看日间每事肯吃亏者便是;我不认识何谓「小人」,但看日间每事好占便宜者便是。
         
    ◆凡事受了责备,错误就被显现出来,能显明的指出你黑暗面的人,便是善知识。
         
    ◆时常自我持戒者,能善于统一自己的心念;时常内省自身者,能度过自己想渡过的激流。
         
    ◆战胜一千个敌人,不如超越自我一人,此人方是真正的勇士。
         
    ◆不要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渊,要记住!「时间总会过去的」。
         
    ◆大凡聪明之人,极是误事,何以故?惟其聪明生意见,意见一生,便坚持之,且不忍割舍。
         
    ◆人的意念,可以化为行动,善念成就光明,恶念导向黑暗。
         
    ◆黑暗的想法,会造成黑暗的命运,光明的思想,则会为我们带来光明。
         
    ◆我们无始劫以来,最大的毒瘤就是一个「我」字,众生无法染净不二,因此放也放不下,躲也躲不开,痛苦不已。
         
    ◆用尽一切心机,不如一个无心机可用之人。
         
    ◆最甜蜜的声音,是仁慈的话,它永远带来阳光。
         
    ◆瞋恨心一起,对事物看不顺眼,即自恼恼人,执人我是非,菩提心的种子,就会被瞋心全部销毁了。
         
    ◆如同暴风雨破坏水的平静与澄明,情欲、不安、恐怖、烦忧,将妨碍人认识自己的本性。
         
    ◆菩萨不觉余事,只觉自己。何以如此?因觉自心者,即觉一切众生之心。
         
    ◆总以功利念头看待事物,则这世界将无尊贵之物。
         
    ◆信仰,不能由人数的多寡来决定,根本不懂信仰的人,才会以人数来衡量信仰的真实性。
         
    ◆勿追过去,勿虑未来。过去已逝,未来未至。故——对现在所拥有的,仔细观察吧。
         
    ◆菩萨对有因缘的众生,以言语度化,对于没有因缘的众生,以德行度化。
         
    ◆生命易逝,不容轻掷。
         
    ◆莫烦恼前头失处,且喜乐今日觉处。
         
    ◆律己宜带秋气,处人须带春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人不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人只有超越情欲,在和平之中,才有可能产生美好的事情。
         
    ◆人的情欲,一开始虽然只像蜘蛛网,后来却变成顽强的粗绳。它最初看起来像陌生人,后来像客人,最后却变成一家之主了。
         
    ◆「语言」对人类而言是件美事,不要由于说话,而降低了自己的人格。
         
    ◆一个技术高明的木匠,毋须因未受到外行人的赞美而伤心。
         
    ◆把人导致大不幸的最常见诱因之一——就是「大家都如此」这句话。
         
    ◆有一件绝不容置疑的事——即「死亡」就在未来的某一点等待着我们。「人生,就像飞过室内的燕子」,我们不知从那里来,也不知将往何处去,在我们之前、之后都是一片黑暗。
         
    ◆当最后时刻来临时,这一生是否有好食物吃、有好衣服穿,是否留下大量财富,披戴过荣誉的桂冠,或曾经受辱,是学者或是不学无术的人……这一切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重要的是,如何完成生命的觉醒。

    ◆人们不会在流动的水面上,去映照自己的形像,只有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才可看清自己的容颜,也只有平静才可平息躁动的心绪。
         
    ◆一个人为了生意兴隆,而染患胃溃疡或心脏病,能算成功吗?就算让你得到了全世界,却失去了健康,那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还不是一次只能睡一张床,一天只吃三餐,就连清道夫也可以做到这些,他们甚至吃得更香,睡得更甜呢!别拿自己的生命,去交换所谓的「商业成就」。
         
    ◆生活其实很简单,但是人们非得让它变得很复杂不可。
         
    ◆有时以最简单的方法,却能够解决最困难的问题。
         
    ◆若你面对着一棵树,只顾着看树上的一片红叶,那么其他的叶子都将视若无睹。如果你不看这片叶子,而无心地只看一颗树,则所有的叶子,都会在你视野之内。
         
    ◆世路上的风波,翻翻覆覆,不可预料,只有「谦和让人」最好,让了人,那么争者不争了,忿者气平了,怨者消解了,天下最大的祸害,都能消灭在一个「让」字当中。
         
    ◆一个人若不懂得苦恼的好处,即表示他还没开始过智慧的生活,也就是还没开始过真正的生活。
         
    ◆你应该满足自己的命运,任何人均不可能在每一件事物上,永远都超人一等。
         
    ◆我们最想夸耀的,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勿以请教别人为耻,人因为领悟自己所知有限,而有多学习的必要。
         
    ◆永远从对方的立场去想,由他人的立场看事,这或许会成为你一生成功的重要关键。
         
    ◆凡事能从容不迫,思想和判断力会加倍的迅速、正确。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能从内心发出阳光的人,会使四周的人生活得更快乐。
         
    ◆齿刚而易挫,舌柔而永存,枪炮可以穿山裂石,却难击破柔软的棉被。
         
    ◆一个成熟的人,多半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无论他们是处在何种情绪状况中,他们对自己或别人,都有一颗宽广的心。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民族性和优越感,因此,才会有因爱国心而产生的战争。同样的道理,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优越感,这是一种自尊心的表现,如果你希望获得对方友善的对待,你务必先学会尊重他人。
         
    ◆一个成熟的人必定讲理。「理」——不在紧握的拳内,不在如簧的舌里,而在诚实的心中。
         
    ◆为别人而做的事情,其实也是为自己而做,因为所有慈悲的行为必跟着一种善感,所有残酷的行为则伴着一种恶感。
         
    ◆人生最尊贵的事情就是——不断面对别人的虚伪与不义,仍能保持自己对别人的亲切。
         
    ◆生活中亲切的礼貌,可以培养对人平等的习惯。因此礼貌就像润滑剂,可以防止磨擦情况的发生,如果经常运用,会产生积极的力量助长善意。
         
    ◆善者是不善者的老师,不善者是善者的借镜。如果不善者不尊重善人,善人不珍惜不善者,虽自认聪明,其实还是大大的糊涂。
         
    ◆不肯佩服别人长处的人,生活是无趣味的,因为他从未得到过欣赏的快乐。
         
    ◆真正的勤劳是安安静静的、不引人注意的,总以一定的量进行的——也就是默默的耕耘,而不必要的、急躁的、妨碍别人的勤劳,倒不如懒惰的好。
         
    ◆如果人们都能以慈善、同情及人道的行径来剔除祸根,则人生的灾祸,便可消减过半。
         
    ◆如果不是拿无言的诚恳和慈悲的香油,任何东西都无法将伤口的毒针拔掉。你为什么让自己对别人的恶念、忘恩、嫉妒、狡猾而感到气愤呢?争吵、轻蔑、处罚都不能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抹去这一切,反而善待他们,「善行」是让我们息怒的方法。
         
    ◆退一步则宽的境界,正如驾车驶进一条窄巷,迎面有车来时,在相恃之下,自己不妨往后倒退,这样做好像是为了别人,实际却为自己,因为只有让路给别人,你才有路可走。
         
    ◆能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就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
         
    ◆想不断保持愉快的心情,有个重要秘诀,那就是不因微不足道的事而烦恼,但无论多小的义务皆能履行,由此可以获得心灵的满足。
         
    ◆肯布施财富的人,比只攒财的人富有,肯割舍情爱的人,比只独占的人更有情。
         
    ◆「信心」——是用来打击恐怖的良友,是激励你摆脱卑贱和懈怠的伙伴。
         
    ◆信心,能使人虽遭受侵犯,或感到困扰的时候,仍能屹立不移。
         
    ◆知识丰富的现代人所持的共通特点就是——自我复杂。
         
    ◆所谓智慧——第一:是洞悉虚伪。第二:是知道什么是真实。
         
    ◆知足的人最幸福,因为他永远不会失望。
         
    ◆让我们的心灵每天保持纯净,让我们每天尽心尽力履行义务,让我们把和平带到内在的世界。
         
        

                                         601~700则
         
    ◆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因某种人生观改变而带来震憾,改变当然是种可喜的进步,但依然还是要以平常心看待之。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乃是失败的主因。
         
    ◆对别人最强烈的说服力,是自我成熟。
         
    ◆要成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能,只要把你能做的小事做得好就行了。
         
    ◆实力是要有人生体验才能培养出来的,从人生的体验中,自然就会获得很好的觉悟。
         
    ◆志气是蕴藏在心中的自强火种,使我们努力向前的原动力。人的质料是天生的,但是人的志气却能培养出来,志气往往比天分来得重要。
         
    ◆理性的使命乃是在于发现真理。因此,理性的滥用,亦即用理性来遮盖真理、歪曲真理,必造成极大的害处。
         
    ◆与人交往的时候,若能给对方较多的,或更高一层的尊重,才真正对他有所助益。
         
    ◆向上级谦恭是本份,向平辈谦虚是和善,向下级谦逊是高贵,向所有人谦恭是安全。
         
    ◆一个人最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善良的人,始能激发他人自觉和自尊而奋勉努力,彼此互助以善意对待,于人于己,都有益处。
         
    ◆不要有任何期待,不要预设任何立场,此时此刻,安详、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美好的关系,都建立在沟通上,而沟通,则是以信任为基石。
         
    ◆人若没有知耻心,便好像病入了咽喉,虽有好药也吃不下。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生活态度就是「利人」。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付出,而一面只求接受的话,他的生命,可说正在死亡边缘。
         
    ◆一个人的生命,非得跟其他所有人之生命密切连结在一起不可,因为万物是以「和谐一致」贯穿在一起的,生命的一切现象,成立于他们密切的关系之中。
         
    ◆假如一个人已准备好,随时接受一切对自己有所启示的事物,人生的意义,对他就会变得非常明白。但,假如一个人,心中决定保持,对自己方便而已经成为习惯的生活,认为不该对此加以破坏,那么,对他而言,人生的意义,便永远模糊不清。
         
    ◆我们活着,不能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活,人必须弄清楚的首要事情,就是「人生的意义」。
         
    ◆金钱买不到纯洁的心灵,因为纯洁的心灵,要有正直的行为;金钱买不到健康,因为健康的秘诀,在于正常的生活;金钱买不到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纯然的心境;金钱也买不到智慧,因为智慧是靠自觉培养。
         
    ◆凡事皆退一步想,遂觉天宽地阔,否则忧积在心中,不但有害身体,且能致病。
         
    ◆聪明人,往往从别人的错误中,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改变习惯并不容易,习惯包含惯性,会推着我们继续去做熟悉的事情。

TOP

续 11

       ◆一个人要脱离种种已经接受的习惯,是需要非常大的努力。然而,内在完成的第一步总是跟脱离习惯不可分。
         
   ◆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作内心的反省。
         
   ◆不可轻视任何人,当我们心中对某人涌现出恶劣的情感,或可耻的猜疑之时,要立刻消除它。别人的言行,我们必须以善意、率直的心来解释。
         
   ◆有人拥有许多,仍在汲汲求取,我拥有不多,也不求取。他们拥有很多仍觉贫乏,我拥有少许却很满足。他们穷,我富有。他们乞求,我给予。他们吝啬,我付出。他们营求,我生活。
         
   ◆若你每天的发心,都是愿众生欢喜,你自己也会解脱。
         
   ◆在深海中,一种身上会发磷光的鱼类,海藻等物临近它时就会发亮,而它却不晓得这光亮乃发自它身上。「圣者」,虽然了解自己对别人发生了某些影响,却不感觉他的给予。
         
   ◆你所拥有的思想,或你一向的行为,终究会变成你为善或为恶的力量。
         
   ◆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如果,一个人离开城市,到山中去过着幽寂的生活,那么,他也只不过是第二流的隐士,他,还是环境的奴隶。
         
   ◆享受你自己的生活,不要与别人比较。
         
   ◆凡事要多为别人设身处地的着想。多一分宽容即少一分争执,多一分慈悲即少一分对立,你的心胸将会更宽广,因为它再也不是一个只有自我的空间,而是可以包容一切众生的世界。
         
   ◆衡量一个人杰出与否,取决于他能否经得起挫折和考验。
         
   ◆我们应该感谢为我们指出缺点的人,当然,缺点并不因被指正而消失,但我们会因为缺点,而良心感到不安,而从那些缺点之中走出来。
         
   ◆积蓄的池水,因不流的缘故,遂生腐败的细菌。怠惰之人,亦复如是。
         
   ◆伤人的话,绝口不说。久而久之,你就是一位亲切的人了。
         
   ◆恨不能止恨,爱才能止恨。如误会永远不能用辩论中止,它需要方法、和解及体谅对方来化解。
         
   ◆唯有借助同情的力量,来宽恕别人所犯的错误,你才能与他人和平相处。
         
   ◆我最大的愿望是绝不发怒、永远说真话、亲切温和,不责难任何人,以忍耐对待暴躁的人,以善意对待伤害自己的人。
         
   ◆工作本身并无苦与乐的区别,端看我们自己的心态而定。
         
   ◆一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愚昧,而一个愚人,会自以为他什么都懂。
         
   ◆为了将一件事情做得正确、做得好,必须知道做的方法——这是任何人都了解的。而想生活得舒适、活得好,也一样必须先知道该怎么生活。
         
   ◆不把必然会失去的东西,硬据为己有的人,才是最富有的。
         
   ◆你给予人的,终究还是你的东西,而你所把持不放的东西,早已是失落的东西。
         
   ◆一个人在承认一切之后,他自会没有惧怕的。「心灵安适」,就是一个人在承认一切之后的心境。
         
   ◆外界事物之意义,即是你生命经验本身之意义。
         
   ◆快乐的微笑及愉悦的心情,是保持生命健康的唯一药石,它的价值是千百万,但却不用花费一分钱。
         
   ◆「快乐」是人类最优异的资质,快活的人,不会探听他人的隐私,不会非难他人,更不会挖苦旁人的缺点,挑剔别人的毛病。他会毫不吝啬的体贴别人,给众生欢喜,给众生希望。
         
   ◆获得快乐的方法就是——不要为能力无法达到的事而烦恼。
         
   ◆以愉悦的心情接受任何一件事物,而不要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必能有一番新的景象。
         
   ◆常向光明快乐的一面去看,那就是成功的秘诀。
         
   ◆「微笑」是你的随身宝,也是开启人际关系的金钥匙,你应该好好地把握住它。
         
   ◆常露微笑、常保和善、常施小惠,即能外得人和,内得心安。
         
   ◆微笑永远受人欢迎,它是大自然中消除烦恼的良方,但它不能买,不能求,不能借、也不能偷。纵使你抛弃了它,任凭是谁也不能将它占为己有。
         
   ◆朋友之间最珍贵的赠品,是原谅与宽恕。
         
   ◆善于宽恕的人,他的心是长在伤害构不到的地方。
         
   ◆外表谦和,能使周遭的朋友,易于同你相处。
         
   ◆时常赞美别人的人,自己本身一定具有更多值得赞美的长处和修养。
         
   ◆懂得施舍给予之人,是永远不会匮乏及空虚的。因为,在他那慈悲施予的心田中,已播下更丰足的种子,来滋养喜悦的生命。
         
   ◆真正的谦让,是最高的与一切的美德之根本。
         
   ◆真正善良谦虚的人,可以从他们对事物的热心(忘我)状态看出来,他们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人都有脾气,却常常抑制不住,而发生许多原可避免的争执。我们要做到心平气和,必须从小处着眼,以智慧观照,久而久之,自然会收到大功效。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而傲慢则为它的最大障碍;也就是说,即使被人毁谤、被人误解的时候,仍要谦逊忍受,因为,唯有谦逊,我们才能替自己或别人的关系带来和平。
         
   ◆该做的事,就诚心诚意去做,则永远不会慌忙失措,也不会悲观或愤慨不平,反而会使你安定,并充满欢喜的来面对所有事情。
         
   ◆健康,就是拥有一付好脾气。
         
   ◆和而敬之,则每个人的心,自然变得清净,自己的周围,也将变得极具明洁。
         
   ◆嫉妒的人,诚然是自寻苦恼。
         
   ◆真正的美德,是背地里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可以公诸于世的。
         
   ◆心胸开朗的人,必然心地光明,并显得平和、宁静。
         
   ◆以善对待恶,比以恶对待恶,更容易、更富有智慧。
         
   ◆唯有开朗的心情,才能为我们提供冷静。
         
   ◆真实的话语,经常是单纯的,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而且,含有最深刻的思想。
         
   ◆自信,可以使我们的心,宁静而稳重。
         
   ◆礼貌的对待每一位众生,就是承认那个人和自己一样具有人性的尊严,并可养成一种平等待人的习惯。
         
   ◆给别人带来阳光的人,不可能把自己排拒在光明之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