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你向他问疾,探病一下,富楼那是辩才第一,弟子当中是辩才第一。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大林中.在一树下.为诸新学比丘说法时。】当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富楼那。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
注意听!你应当要先了解,人心就是要了解根器,你要先入定观照众生的根器是什么根器,意思是说大根就说大法,小根就说小法,之后再说法,你乱说法,胡乱讲,对不对?大根器说小法,小根器说大法。
【无以秽食置于宝器.】
这个宝器就是大乘,秽食就是指小乘,你不要把佛法,这么宝贵的..,根器这么利的人,讲一些不清净、不究竟的法,无以秽食;肮脏的食物装在宝器,意思是说可惜,秽食充饥是小乘法,无上的法宝是指大乘的法器。你要先观察长者的根机,不要拉了就随便乱讲经。
我们度众生也是这样,有的人度众生也是这样,不管他的根机深、浅,一直讲下去,人家接受不接受是其次,一遇到人就要送录音带、念珠,念佛,你要念佛,待会人家丢出来,咻!飞出来!自己直摇头。
所以,度众生要先了解根器,所以,要有渴望求法的心才度他,人家若无心学佛,你度他做啥?我认为没什么意义。
【当知是比丘心之所念。】
要知道比丘到底在念什么,他需要的是什么。
【无以瑠璃同于水精。】
注意听!瑠璃是很贵重的东西,就是无上的大乘法。瑠同于水精,水精是很贱、很便宜,是小乘人,将瑠璃当作水精,很糟糕!当知是比丘;你要先了解比丘,他到底要求什么法,你将贵重的瑠璃当作水精来看待,意思是说你要先了解我们念头的根本是什么,他是大乘或是小乘。
【汝不能知众生根源.】你不能了解众生的根机,【无得发起以小乘法。】你不可以用小乘法,你不了解这几个人是大乘根机,要说大乘法,而你对他说一些小乘法。
【彼自无疮.勿伤之也。】
彼自无疮就是说他本来就无疮,你为什么要为他开刀?
很厉害!很会讲话,他没有疮,你偏要为他开刀。
体慧法师很慈悲,我在南普陀,有一次生病,人不舒服,正中午,带我到顺天中药房看病,我很感谢他,他知道我生病,有时候我又好好的,他有空就问:慧律法师!走,我带你去看医生。我说:我没病,看医生?我想没事多少看一下也好,真糟糕!热心到连别人没病也要带他去医院,真糟糕!
彼自无疮,勿伤之也,意思是说他本来就无疮,你要为他开什么刀,不要伤害他,意思是说他是大乘人,你怎么可以用小乘法伤害他?这用意就是这样,彼自无疮,他是大乘法,他是大乘根器的人,你怎么可以用小乘法去伤害他,他不得力。
【欲行大道.莫示小径。】
小路叫做小径,你若要走大道,你就不须告诉他小道的方向让他走,你直接告诉他大道就好。
【无以大海内于牛迹。】
这个内当动词,是注满,把它注满,牛迹就是牛的脚印,这头牛踩下去,脚印也只是一点范围而已,你将一大片大海的水,灌入牛脚印,根本行不通,知道意思吗?无以大海内于牛脚印,你将大海的海水那么多,灌入牛的脚印里,牛的脚印一点点而已,意思是小乘根本一点点就足够,大乘法是尽虚空遍法界。
【无以日光等彼萤火。】
萤火就是晚上的萤火虫,一点点,一点点光,牠呼吸,吸气有一点亮度;你就说此光亮跟太阳一样,太阳就是表示无上的菩提之道,大乘,无量无边的华藏世界的法,而小乘人就跟萤火虫一样,跟萤火虫相同。所以,我们不能混在一起。
【富楼那。此比丘久发大乘心.】这些比丘长久都发大乘心,【中忘此意。】只是暂时没有提起正念,可惜!他忘掉了,你只要再对他提示一下,他就又能恢复。所以说,富楼那!这些比丘大家都发大乘心,但是,中间有隔阴之迷,有一点点忘记,【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导之。】如何,怎么可以用小乘法教他。
【我观小乘智慧微浅.】小乘人没什么智慧,【犹如盲人.】瞎眼的人,【不能分别】不能了解,分别就是不能了解,【一切众生根之利钝。】小乘人就像瞎子,不善于观察众生的根器。
【时维摩诘即入三昧。】入定,【令此比丘自识宿命.】让他了解自己宿世是修大乘根器,
【曾于五百佛所植众德本.】大家都回小向大, 【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得到本来的面目,就是明心见性,还得本心,本来就是佛。
【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
注意哦!现在看到这些比丘顶礼维摩诘居士,有一些在家居士也让出家人顶礼,有啊!也有人这样,也有比丘、比丘尼向在家人顶礼,少数。我是如此劝告诸位,你今天若是维摩诘居士,没有话讲,就一个而已,自古以来,到现在只有一个而已,包括台湾的高僧大德,我们所看到的,他虽然是一位大居士,他也很尊重法师,我有一次,七点多一点,跟广化老和尚到台中,本来要回南普陀,说:师父!不用!我们李老师正好在讲经,我们到慈光图书馆听他讲《华严经》,当时,老和尚身体不舒服,但是,他也很久没见到老居士,走吧!我说:好!我们走。他撑着拐杖,我就扶着他,进去之后,马上安排另外一张椅子、桌子,我们俩另外坐,老居士讲经以前先礼佛三拜之后,马上向老和尚顶礼,之后再上台,我才发现到,一位这么伟大的在家居士,原来就是很恭敬三宝,今天道业才会成就,论年纪是八、九十岁的人,论德行老居士是一位不得了的人,却因为他是在家居士。所以,我们在这里不要以维摩诘居士的例子来涵盖一切,讲经第一天我就跟你们说了,你要记得,你不是维摩诘,回去最好要写几个字:我不是维摩诘。挂在这里。
因此,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这就是尊重他的法,当然若遇到这种在家居士,我们也可以向他顶礼,很惊人!这人就是佛了。
【时维摩诘因为说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
因为维摩诘居士说法,所以,他得不退转。
【我念声闻,不观人根.】就是不观照众生的根机,【不应说法.是故不任诣彼问疾。】所以,我不够资格。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1-19 22:5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