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十佛十身

十佛十身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八八八卷)  

2008/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十佛十身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今天我们从经文第二段看起,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

【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须弥。向帝释殿。】

这是第二段的经文,经文虽然不多,它裡面含的意思很多。特别是对初学佛的人,初学佛的人利根的人没有问题,他没有怀疑;下下钝根的人也没有问题,他念过去也就行了。中间,大多数的人,中根人,或者是佛经上所讲的上中根人,上上没有问题,上中根人问题很多。为什麽不离菩提树,这人就上升须弥山顶?这问题来了。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疏钞》裡面有很长的文字,道霈法师把它节要,但是还是很丰富。我们前面学过清凉的《疏》,我们把《疏》念一段,这是前面学的。《疏》是一个问答,「问,动静相违」,动静是两桩事情,动就不是静,静就不是动,所以互相相违,「去住」也是这样,去就不能住在这裡,住就不能去,这是大家都共同承认、肯定的。现在经上讲「不离」,没有离一切菩提树下,他怎麽会上升,「何得言升」?提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见得自古以来就很多人怀疑,所以古德有很多解释,「古有多释」。许多解释,先说三个,为什麽?这三个实际上都相同的,意思相同,只是说法不一样而已,所以把这三个合起来一起谈。第一个人说「本释迦身,不起道树」,释迦牟尼佛的身没有离开道树,坐在那裡不动,住在那裡。「别起应化,以升天上」,释迦牟尼佛有神通,化一个身到忉利天去了,他的本身没动,他的化身到忉利天了。这个说法好像也很有道理。第二个人说,他说不起是报身,是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升天是化身,你看跟前面意思很接近。第三个说「不起是法身,升天是化用」。所以这三个就一起答,总的来说,它不是经文的意思,「并非文意」。为什麽并非文意?因为《华严经》上所讲的这个世尊是毘卢遮那,「以此文中,俱是毘卢遮那十身云故」。所以这三种说法都不是正确的。
毘卢遮那十身,我们要注意那个云。十身跟三身是通的,细说说十身,略说说三身,就是应身、报身、法身。《华严经》讲得详细,讲十身,都用十代表圆满。所以把应身,开应身为四身,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这四个是应身;开后面五个是报身,相好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这是报身;末后一个是法身。所以三身跟十身是讲得通的,开合不同。那个云,诸位想想云是什麽意思?现在我们常常旅行坐飞机,飞机都飞在云上,你就晓得云代表什麽,云代表非有非无,你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为什麽不能说它有?它是个雾气,根本不存在,远看起来有,接近就没有了。这是什麽?这是佛说明所有一切现象都是梦幻泡影,云就是梦幻泡影的意思,相有性无,事有理无。能现能变的法身,法身是能现能变,它都不是真的,所现所变的报身、应身哪是真的?那怎麽可能是真的!如果能把这些事情搞清楚了,你对于这个就没有疑惑了。

『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须弥』,须弥山顶。我们仔细想想,理上没有两样,我们从家裡到道场,一样也是没有离开你的家就到道场来了;从道场回家,也没有离开道场你就回家去了,在理上讲是完全相同的。一切法无不如是,这才妙,所以法叫妙法,相呢?相是幻相,缘生。我们现在是看不到,我们的身不动,不动是法身,我们在某个地方现,缘,有缘他就现身;没有缘,这个身不现,不是没有身,有身,只是不现而已。正如同我们现在看电视,电视屏幕,全世界所有电视台的色相都在这个屏幕裡面,这个我们现在都懂,你也会承认,你只要打开频道它就现,现在前面。你不能说我不打开频道它没有,此地没有。有,真的在此地。这个机器是个缘,遇到这个缘它就现相,就这麽个道理。

所以现在有科学技术帮助我们理解佛在经上说的这些不思议法,我们很多都能体会。我们想到古人,古人没有现代这些科学技术,他们能够相信,能够不怀疑,我们不能不佩服。上上根人不算,那我们是一般人,不能跟他相比的,他心地清淨,一闻千悟。下愚的人我们也不要去问他,他根本就不想,他人非常诚实、老实,所以老实人容易度,他一点都不怀疑,对佛没有怀疑,对菩萨没有怀疑,对法师也不怀疑,你说什麽他都相信,他不知道什麽道理,他能接受、他能相信,难能可贵。绝大多数是中间这一班人,这一班人妄念多,遇到事情追根究柢,要问个清楚,这很难很难。为什麽?佛菩萨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或者我们换句话说,放下妄想分别执着那个人的境界,不是具足妄想分别执着的人的境界,这两个决定不同。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的知道有妄想分别执着的,他对你太清楚;可是有妄想分别执着对于没妄想分别执着是决定没法子了解,真的不同空间维次。所以这桩事情,现代接受科学知识的能够体会得到,虽然不能完全体会,能体会到少分。所以云这个字在此地表法。

十身,我们也依照清凉大师在《华严经》裡面所说的,第一个身「菩提身」,十身就是十种佛,「菩提身,即正觉佛,又云无着佛」,就是不执着,你看这很好。什麽叫正觉?什麽叫菩提?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就叫正觉,就叫菩提,这个正觉是无上正等正觉。如果说只放下执着,不执着了,只放下执着,那是阿罗汉,那个不能叫毘卢遮那。「安住世间,不着于涅槃,成正觉故。不着于生死,示乘无着之道而成正觉,故云无着」,这个不执着。实际上这个佛,天台大师讲藏通别圆,藏是小乘,叫藏教佛,执着没有了,他没有说分别,他没有说妄想。这个执着,清凉大师讲得很清楚,他不执着生死,但是也不执着涅槃。阿罗汉生死不执着,他执着涅槃。所以比阿罗汉高,阿罗汉比不上他,他是生死涅槃二边都不着,安住在世间,而成正觉。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就是这种佛,三千年前给我们在这裡示现的,为什麽?八相成道,八相成道是藏教佛。如果通教的、别教的、圆教就没有八相,只有藏教佛有八相成道,藏教。佛家还有个术语叫藏头佛,头是头顶,头是一个人身部位上最高的,就是藏教的头,藏教的顶,小乘的顶。在天台家,天台家讲五教,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小始终顿圆,这是小教的佛,这是小乘的,示现八相成道的。所以他这裡讲不着,不着生死也不着涅槃,这不容易,所以叫菩提身,正觉身。

第二种愿佛,「愿身,后云愿佛」,在十种佛裡面也称作愿佛,「愿生兜率天之佛身也」。这个愿佛是谁?在我们现在来说,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现在住在兜率天,将来他从兜率天下生到人间,在人间示现成佛。这是我们娑婆世界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叫贤劫,劫是佛家讲的时间单位,是大的时间单位,这不是短的。在这一个大劫裡面,就是贤劫裡面,一共有一千尊佛出世。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第五个就是弥勒佛,他下生来成佛。他什麽时候到我们这个世间来?这个期限似乎也是相同的。兜率天的一天,跟我们有时差,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这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的。四王天,这距离我们最近的,是须弥山半当中,四王天住在须弥山半当中,四王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往上去就一倍一倍增加,上面就是忉利天,就是须弥山顶,须弥山顶忉利天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再上去就是空居天,不在地面,在空中,夜摩天,夜摩天一天是人间两百年,再加一倍。再上去是兜率天,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那你就晓得,化乐天一天是我们人间八百年,他化自在天一天是我们人间一千六百年。一年是一个圆周,三百六十度,所以一年也以三百六十天计算。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你看一年是多少天,他的寿命四千岁,再乘上四千,好像是有人有这个数字,我记得不太清楚,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我们人间,弥勒菩萨才下来成佛。

弥勒菩萨不是现在下来,他在兜率天那个地方养道,这个世间众生成熟的时候,哪些众生成熟?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这一万二千年当中接受佛法、学习佛法而没有成就的,将来在那个时候缘成熟了。我们这一批释迦牟尼佛法运裡学佛没有成就的人,也都到人间来,会遇到弥勒佛出世,接着跟弥勒佛再学,弥勒佛来接班,我们再学习。你就想想,所以从前李老师常讲,如果我们这一生遇到淨土不能往生,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你在这个世间是轮迴多少次?你要受多少苦难你才再遇到佛法?所以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道理在此地,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我们这次要是抓紧了,真能往生,不是不能,只要你肯放下,你对这个世间再不贪恋。帮助别人要缘分,佛也如此,我们怎麽可以勉强?佛不度无缘之人,我们怎麽能度?什麽叫有缘?他欢喜接受是有缘。你把佛法硬塞给他,他不肯接受,没有缘。所以我们晓得,有缘欢欢喜喜一起学,总是要劝他念佛求生淨土,一生成就,不要再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不要再等这麽长时间。

我们一般学佛的人,说老实话,如果不是修上品十善,修上品十善都不行,还是脱不了这个范围。真的,你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再能遇到弥勒佛。上品十善生天,可是天上寿命有限,像忉利天,忉利天一天我们人间一百年,忉利天的寿命是一千岁,这个能计算得出来。忉利天下来之后,你不能再往上去,下来之后那麻烦就大了。下来容易,上去可不容易,往往是愈堕愈深,我们能想得到,为什麽?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做的善多还是恶多?每天思想、言语、行为都是善恶溷杂,你就想想,我们是善多还是恶多?哪一个力量大,哪一个先受报;如果恶的力量大,先到恶道受报。我们善的力量超过恶的力量你才能生天。可是有生天这个条件,生忉利天的条件,念佛就决定得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机会不容易遇到,遇到了要珍惜。所以这是应身,化身佛在兜率天示现,做什麽?后补佛,兜率天是后补佛,愿佛。

第三种叫化佛,「化身」,叫「化佛」,化佛也叫「涅槃佛」。释迦牟尼佛示现也是属于这个,八相成道,八相成道「生于王宫」。既然是应化,当然他就有生死,跟我们世间人一样就有生死。所以他示现入灭的时候就叫涅槃,印度人叫涅槃,我们中国人叫灭,所以叫涅槃佛。由此可知,菩提佛是从他智慧上说、觉悟上说;涅槃佛是讲他的化身,他的应化身,八相成道有生有灭。无生灭裡面现生灭,生灭即是不生灭,这个我们就很不好懂。如何能够把这个诸法的真相、实相搞清楚?那真的,我们要知道物质现象它的存在是非常短暂,短暂到我们没有法子想像。念念并不是相续,如果是相续,那就变成真的,不是相续,没有相续,每一念都是独立的。但它相似,不相续,它相似,所以我们说这个现象是相似相续相。相续不是它的相相续,相续是它念相续,它念不断,前念灭、后念生,这个念头灭底下又生。就像电影放映机的镜头开关一样,镜头开关,你看那幻灯片在裡面旋转,它速度太快,这是事实真相。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什麽叫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真正的大般涅槃,没有生灭。我们眼前的相不是生灭相,没有生灭。你们看电影,懂得电影放映的原理,你真的明白了,回光返照,一看现实的境界,它就是这个相,就是这个大的放映机,宇宙就是银幕,银光屏幕。速度之快,真叫亿万分之一秒。我们现在一秒钟,现在这个电影一秒钟二十四个幻灯片,张张不一样,张张不相同。佛在《仁王经》上告诉我们的,这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一秒钟有二十一万六千张幻灯片。我们现在人间的电影,一秒钟二十四张,佛在《仁王经》上,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张,你怎麽知道这世界是假的?

不要说真相,就是从这个比喻上来说,《金刚经》上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就能体会,你就能悟入。悟入有什麽好处?悟入之后才真正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捨掉,不再打妄想。像什麽?像袁了凡一样,自己知道一生的命运算定,打妄想没用处。了凡先生虽然不打妄想,他在无明裡头,他执着什麽?执着一个没有妄想,不打妄想了,还是执着,分别执着没有放下。如果我们了解事实真相之后,分别执着就能捨掉,我不再执着,我也用不着分别,虚妄的,你分别它干什麽?念念都是自性在现相。自性现相这套理论,法相唯识裡面讲得清楚,这相怎麽现出来。《华严经》是法相宗六经之一,法相宗主要有六部经十一部论。你要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了解了,你无忧无虑,你的心清淨自在,确实法喜充满。那就像看万花筒一样,看的是什麽?还没有觉悟、还没有了解事实真相的这些众生,在那裡起惑、造业、受报,受报又起惑、又造业、再受报,就干这个。你会跟诸佛菩萨一样说同样一句话,六道众生叫「可怜悯者」,你会说这句话。这些境界是他自己造的,不是别人给他的。自性裡面的震动,实在讲自性是本来不动的,能大师讲得很好,「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自性是不动的,就是法身,法身不动。动的是什麽?全是自己的妄念,自造自受,全是自己的妄念,跟别人毫不相干,这才叫正知正见。这个世间人,我们看到是怨天尤人,错了。

佛在经上常常劝我们,稍稍觉悟之后你就应该行善,为什麽?行善是性德,与自性相应,你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我们现在一般人怕了,我帮助他们,谁帮助我?我的财捨掉之后,明天谁给饭给我吃?他有疑虑,这是什麽?全是妄想,统统是妄想分别执着。为什麽?不知道自性裡头是圆满的。惠能大师第三句说得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自性裡面的智慧是无量的,你自性裡面的财宝是无量的,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相信。佛告诉我们,愈捨愈多。章嘉大师那时候教我,我刚学佛的时候,「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后面他又加个注解,他说当你求没有感应的时候,有求不应,什麽原因?你有障碍,你把障碍除掉,你所求的就现前。这个障是业障,我们求财、求功名富贵,是烦恼障障住;我们求学、求智慧,所知障障住。所知障是分别,烦恼障是执着。执着障放下,你求功名富贵的时候,真的有求必应;分别放下了,智慧现前。

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的示现,给我们做榜样。释迦牟尼佛物质生活捨掉,做给我们看的。但是他的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自然现前的。阿难尊者看到佛的相好才发心出家,说这个相太好了,这个相不是父母生的,是修得的。阿难说得没错!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自性裡面的如来智慧现前,如来的德行现前,如来的相好现前,那真正的相好。我们凡夫没有那麽大的福报,没福,所以只能看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真正福报是要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你才有那麽大的福报。那你见毘卢遮那,毘卢遮那是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那数不尽的。在中国,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个证明,放下就是。我们为什麽不肯放下?没搞清楚,事实真相没有搞清楚;搞清楚之后,不要人劝,这个好处太大!佛说《华严经》意思就在此地,就告诉你放下之后你得多麽殊胜的利益。你搞清楚之后,你还能不放下吗?所以这是示现佛身在这个世间的用意。告诉你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跟释迦、你跟弥陀、你跟毘卢遮那没有两样。搞明白之后,然后才知道释迦是自性释迦,弥陀也是自性弥陀,不是外面的,那是我自己的性德,自性所现的。淨土,唯心淨土;华藏,唯心华藏;这个娑婆,唯心娑婆。自性释迦,不是别人,原来是自己,自他不二。这比此地「不离菩提树,上升忉利天」更精彩,这是事实真相。

第四个「住持身」,在十佛裡面叫「住持佛」,或者称「持佛」,持佛就是住持佛。这是什麽?这是佛灭度之后,「自身舍利」,留下舍利给后人去供养,做个纪念,「住持佛法之身」。所以佛像也是属于住持佛。我们今天讲三宝,佛不在世了,佛宝是什麽?佛像是佛宝,佛的舍利是佛宝。佛陀在世的时候,佛宝是第一,为什麽?我们跟他学,他教导我们。佛灭度之后,佛宝就退居第二,就不是第一,第一是什麽?第一是法宝。佛的经教留下来,我们要从经教裡面去学习,所以经教比佛像、比佛舍利更重要。你供养佛像、供养佛舍利,你有这种虔诚恭敬,得一点感应,得一点福报,很不容易开智慧。你真能放下分别执着,智慧会现前;你放不下,你得的是福报,人天福报。如果烦恼习气重,这个福报就在三途,畜生裡面有福报,饿鬼裡头有福报,地狱裡头没有,这些真相要明白。

我们要想到真正的身,理体的身是法身,法身没有相,法身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法身能现能变,变是随着众生变,不是他自己变,他自己永远不变,这个道理要知道。譬如黄金,古人讲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黄金永远不会变,人可以拿黄金来叫它变,我用黄金做个佛像,它就变成佛;我把黄金做个菩萨像,它变成菩萨;我把黄金做成一个小狗,它就变成畜生;我把黄金做个罗刹,它就变成鬼道,它随着人变。不管它怎麽样变,黄金有没有变?没变,黄金是法身,一切身都离不开法身,离开法身,没有身了,这个道理要懂。法身在哪裡?法身就在变化的形相裡,花草树木也是法身变的,山河大地也是法身变的,虚空还是法身变的,没有一样不是法身变的。离开法身,没有一法可得,法身才是真正的自己。「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后面还有,这《华严经》上都念过,「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平等的。平等,我们今天很不平等,不平等是你自己造的,不是别人造的,你自己有分别、有执着,不平等。一切众生分别执着不一样,显示不平等。

分别执着妄想全是假的,有这些东西就有十法界,这些东西没有了叫一真法界,原来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十法界。菩萨放下了,菩萨入一真法界;你放下了,现前你就住一真法界。我们在这个世间上,如果你真放下,你跟佛菩萨一样住一真法界又跟六道众生在一起,这就是像这个经上讲的,佛在菩提树下,忉利天宫他也有,他也在忉利天,他也在夜摩天,也在化乐天,也在他化自在天,哪个地方都有,到处都看到。这真的,不是假的。什麽地方有缘他就现,同一个世界,一千处有缘一千处现,一万处有缘一万处现。就像我们现在这个电视传播一样,什麽叫有缘?你那个地方架设天线,你能够接收,这就有缘。我们在现场,在这边学习,在这整个地球上,我们现在用网路、卫星,统统能收到,那就有缘。你有这个设备,你按上频道,形相现,不就是有缘吗?就这麽回事情。不过称性不要这些机器,用不着这麽麻烦,自然就现,比机械、媒体还要传神,为什麽?机械、媒体毕竟是现局部,我们这整个环境你看不到,是平面还不是立体的。我们性德的显现是圆满的,是你可以接触的,这是性体起用。

第五「相好庄严身」,也叫做「业报佛」,这个字应该是佛字,业报佛。为什麽?「以无边之相好庄严佛身也」,后面有,「万行业因之功德,故云业报佛」,业报佛是对的,这业报佛。业报佛是佛示现给众生看的。你不是要相好吗?你要相好,你要修好因。心善,相就善;心慈悲,相就慈悲;心清淨,相就清淨;心健康,相上就决定没有毛病,你身体就健康。连那个看相的都会说,相随心转。《了凡四训》裡面,云谷禅师对袁了凡的开示,就是告诉他命随心转。那个命是什麽?我们现在人讲命运,随心转的。那你改造命运很容易,你把念头改正过来命就改了,把从前种种不善的习气统统改正过来,你命全改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菩萨为什麽这麽相好庄严?佛菩萨生生世世行善,无量劫来都修善心,没有一个恶念,所以无边之相好庄严佛身。我们为什麽要作恶?相好身裡面最重要的是修忍辱、修布施,这大乘教佛常讲,修布施、修忍辱。忍辱是什麽?消业障,布施是增福慧,修财布施是给你添福,修法布施是增长智慧,你要很认真拼命去干。

捨光了,历史上有榜样,中国的财神爷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很可惜大家没看出来。中国人的财神爷范蠡,台湾人现在把关公当作财神很没有道理,关公是讲义气,没教人发财,范蠡是真发财。越王勾践的大夫,他跟文种两个人帮助越王勾践复国,那真不容易,国家被人灭了又能够恢复,最后把吴打败,报了仇,雪了耻。他对于勾践这个人知道得很清楚,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患难的时候你跟他建议,真的叫百依百从,他能够用你;富贵的时候,他就不需要你了。他了解。所以当吴国一灭之后,他留一封信给文种,叫文种要离开。文种不相信他的话,建这麽大的功何必离开?没想到,勾践确实赐文种自杀。而范蠡聪明,带着西施走了,西施是他的夫人,改名换姓叫陶朱公,陶朱公就是范蠡,做小买卖,跟西施在一起做小买卖。做了几年发大财,发了财之后,把他的钱财统统布施光,帮助这些贫穷苦难的众生,统统施光。施光,从小慢慢再做起,从头再起,三年之后又发,发了之后又施光,三聚三散。散不完的,为什麽?愈施愈多,愈多愈施。所以中国人以他为财神是有智慧,他真的教导我们发财之道。那时候佛法没到中国来,跟佛经上讲的道理完全相同。佛经还没有来的时候,他就先用上,真有效,这个道理要懂。

自己的生活必须要节俭,不可以浪费,为什麽?这才跟性德相应。念念都能照顾苦难众生,慈悲,大慈大悲。我们学佛的人知道这种人是菩萨再来,为大众示现做好样子。世间人梦寐所希求的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些东西在佛法裡面叫鸡毛蒜皮,小道;大道是成佛、成菩萨,那是大道。大道都能求得到,小道算什麽!真叫轻而易举。你肯不肯散?你散了之后马上就聚,聚了再散,要做这个示现给大家看,让大家觉悟。觉悟之后再不争财,这社会才安定,这才叫救世。可是今天没有人敢这麽做,原因是什麽?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自己赚这麽多钱都是辛辛苦苦,他也不相信它是命,相信他聪明、他有手段,他相信这些,那就没法子。相信命运的,也讲不彻底,你命裡财从哪来的?为什麽你命裡有财,他命裡没有财?命裡有财,过去生中修财布施;命裡有智慧,过去生中修法布施。你修得多,你命裡财库多;你修得少,你命裡财库少,就这麽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现在努力在修。了凡先生他能够依云谷禅师的教诲认真去做,他得到了。你们再看《俞淨意遇灶神记》,灶神给他的开示,他完全接受,依教奉行,果报他得到了,这很明显。自古以来,依照这些方法改造命运的,在中国,人数不计其数,没有写出来的太多了。了凡先生是自己写出来教他的儿子,命运是可以改造的,不是宿命论,是可以改造的,俞淨意先生是他的同乡写了一篇文字把它传下来,当然还有很多这一类的记载,在中国古人笔记小说裡很多。确实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你要是很冷静的观察,业因果报就在面前。你看这个花花世界,看芸芸众生,你静观性相、理事、因果,无一不清清楚楚摆在面前。为什麽看不到?你的心乱了,心浮气躁,摆在面前的事情你看不到。

佛示现业报身教导我们。这个业报的基础就是十善,十善业是基础,从这裡下手。十善业是原理、是原则,它的展开是万善,不是十善,万善同归。此地讲无边之相好,酬,酬报万行业因。菩萨修六度万行,六度是纲领,每个条目都是没有边际的,布施没有边际,持戒也没有边际,持戒是守法,忍辱没有限量的,精进、禅定、般若,每一条都是遍法界虚空界。利益众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帮助别人才真正帮助自己,帮助自己成佛道,佛告诉我们的。为什麽?这是世间人想不通的,为自己是害自己,念念想到自己不想别人,害自己,这世间人想不通。为什麽?我们学佛之后才知道,念念为自己,坚固的我执,我执不能破,换句话说,六道轮迴就出不去。六道是我执造成的,我执破了六道就没有了。佛这麽一说,我们才恍然大悟。那坚固一切为我的人,这个亏吃大!他真可怜。六道出不去,那你就要晓得,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苦日子多;在三善道的时间短,快乐的日子少。

佛菩萨慈悲做样子给我们看,教我们捨。大小乘经论裡佛说过太多次,「积财丧道」。我们可以把这个换一个字,你就更容易懂,佛说积财丧道,我们换一个字,「积财障道」,障碍。所以佛什麽都不要,没障碍。随缘就没有障碍,攀缘就有障碍,恆顺众生,随喜功德,没障碍,这个道理要晓得。总原则、总纲领,「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心真的要纯淨纯善,才能得相好庄严。你看《无量寿经》经题上教我们「清淨、平等、觉」,菩萨修行成佛三个纲领,菩萨修什麽?就修这个,果报是什麽?「庄严、无量寿、大乘」。大乘是智慧,清淨平等觉,与觉相应,觉是因,大乘是果;清淨是因,庄严是果;平等是因,无量寿是果。所以如来的相好庄严统统具足,真的是大乘无量寿庄严。修因一定得果报,这是万行业因功德的果报,业报佛。

第六叫「势力身」,我们今天讲有权、有势力。世间这个势力是位置高,有权有势,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真正的势力是心,所以势力身是「心佛」。你看底下解释不多,「以佛之慈心摄伏一切,故云势力身,亦云心佛」。在八相成道裡面,你看佛降魔,魔太多,种类太多,佛用什麽力量来降他?慈心,慈心是无条件的爱心,让所有一切的魔王外道统统都顺从。所以慈心的力量最大,无比的势力。中国的教育是以这个为中心,「父子有亲」,父子的这种亲爱,相亲相爱,这就是慈心。因为是父子这个关係,所以彼此恩爱没有条件,天性。他不能成佛,原因在哪裡?他没有离开分别执着。他只念念,他是我的父母,那怎麽能不爱?父母说他是我的儿女。如果能把这个爱心永离妄想分别执着,这个爱心是遍法界虚空界,你把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都看作父母子女,这是佛、这是菩萨。

所以佛在经裡面告诉一类的众生,大概这类众生都是孝子,对佛法理解不够透彻,佛在哪裡?佛才告诉他,你家父母,你家裡面的父母,就是两尊活佛在你家裡,你都不能尊敬,你到寺庙裡拜佛有什麽用?活佛在家裡他不拜,到寺庙裡去拜泥塑木凋的佛,这叫颠倒!这个学佛就学错了。什麽时候你能成佛?你把所有一切众生,年岁比你大的,你都看作他真的是我父母;年岁比我小的,都看作自己的子女,恭喜你,你成佛了。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你还是凡夫一个。为什麽?没有捨弃妄想分别执着,你当然是有层次、有先后。像我们爱父母,慢慢把这爱心扩大,爱我的兄弟姐妹,爱我的家庭,爱我的家族,爱我的邻里乡党,逐渐的,这叫爱缘慈、众生缘慈。你妄想执着没有放下。

放下之后,这个爱心,真诚的爱心跟法性一样大,这是性德。慈悲遍法界,善意也遍法界。无论什麽样的魔王外道要想来障碍你,要想来害你,慈心没有不能成佛的,为什麽?他有佛性。我们中国人《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他本性本善,怎麽不能成佛?没这个道理的。所以你要肯定人性本善,在佛法讲要肯定人性本觉,他本来是佛,迷惑颠倒变成了魔王、变成了罗刹,只要你用大慈悲心,甚深的慈悲心,必定感化,没有不能感化的。无比的势力从这裡生的。我们遇到障碍,想什麽方法都没有办法化解,没有慈心,没有慈悲心就不行,慈悲心能化解一切。

下面第七个「如意身」,也叫做「意生身」,意生跟如意是一个意思,就是十佛裡的「如意佛」。如意佛怎麽讲?「对于地前地上菩萨」,地前是讲三贤,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地上就是十地。由此可知,如意佛在哪裡?在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也就是说法身对他们所现的身是如意身,圆满的称性。我们现在读的经文,这是十住菩萨,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这裡面所讲的佛都是如意佛,都是如意身。

后面接着,「福德身,即三昧佛。常住于三昧之身也。三昧为福之最,故云福德」。这是世间人知道不多的,有大福德的人知道,究竟圆满的大福报是什麽?给诸位说,清淨心,三昧是清淨心、是平等心。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受,正常的享受,也翻作禅定。正常的享受,反面就是不正常的享受,你懂得什麽叫不正常的享受,你就知道什麽叫正受。佛说六道众生,从非想非非想天到阿鼻地狱,这是六道,他们的享受都不正常。怎麽不正常?佛说把享受归纳为五大类,欲界众生,身有苦乐,苦乐不正常,心有忧喜,不正常,苦乐忧喜;色界、无色界,他们住在四禅八定,住在定中,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捨受,捨是给他们讲的。什麽叫捨?他捨了,身捨苦乐,心捨忧喜,这是很好,但是怎麽样?他不是永久得到,色界、无色界天都有寿命,寿命到了他就失掉,苦乐忧喜又现前,所以他又往下堕落。这是佛讲六道,六道众生苦,他所受的不外乎这个五种。正受,正受就是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永恆的,真的得到,永恆的,这叫正受。所以底下这一句话是非常重要,三昧为福之最,这很多人不晓得。我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清淨、平等是福之最。什麽人有最高的享受?方东美以前把佛法介绍给我,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什麽?你心地清淨平等,没有比这个再高了。心清淨,没有苦乐,心平等,没有忧喜;由此可知,有忧喜是心不平,有苦乐是心不清淨。而清淨平等是性德,是你本性裡头有的,苦乐忧喜你本性裡头没有。我们就晓得,回归自性是真正的福德,搞六道轮迴哪来的福德?四圣法界有福德,不圆满,这我们要知道。

我们想修福德、想求智慧,我们用什麽心?用清淨心、平等心、真诚心、慈悲心去修三种布施。修布施不要着相,修布施不要去问、不要有疑。佛在大乘教裡头常讲,菩萨最大的障碍就是疑,菩萨没有贪瞋痴慢,他有疑,因为有疑,障碍菩萨精进。所以为什麽佛要这样讲经,要讲得这麽详细?没有别的,帮助菩萨断疑生信。没有疑了,真精进。我们是初学,烦恼习气业障深重,总以为自己想的是正确,佛讲的好是很好,点头,也讚歎,不敢接受。比方说,佛是讲得好,是应该这样做,自己为什麽不做?我捨了之后,明天真有这麽大的福报吗?福报真能现前吗?他不敢想,万一没有怎麽办?他要有这个疑心的话,他布施掉的时候,他得不到,他真的是得不到,为什麽?他有障碍,他不相信,他不懂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自己怀疑,它就不生,道理就在此地。你根本不理会它,它自然来,不想要,它也来。确实这个因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的时候是一粒种子,收的时候是很多。这是性德,法尔如是。你看看大自然,它就是这样的,你为什麽不相信?哪个种子种下去不开花、不结果?没有的,我们为什麽自作聪明,不相信老人言?自作聪明,结果还是作茧自缚。明白了,真的明白了,他就干,不明白不肯干,真明白欢喜干。

我们看了凡先生确实是个很好的范例。了凡先生最大的忧患不是别的,无后为大,他的命中没有儿女,到他就完了。这个事情在历史裡面看,很多。他的儿子是求来的,命裡没有,他行善,把行善的功德迴向求儿女。真的他得了一个好儿子天启,不错,天启以后结婚,好像生了七个还是八个,所以现在他这一支很繁盛。了凡先生现在孙子第十六代,年龄跟我差不多。我们拍《了凡四训》电影的时候曾经到他家去访问过,他还传信给我,希望我到他们家裡去参观。有机会真的是值得去看一看,坟墓都还在,明朝时候人。所以信心,能相信真就有福,怀疑的人没有福报。

第九是「智身,即性佛」。这个智是「大圆镜智等之四智也。是为本有之性德,故云性佛」。大圆镜智是阿赖耶转变的。转变的就是四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六是分别,你只要不分别,把分别放下,妙观察智就现前。什麽叫妙观察?一接触就明瞭,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一接触就通达明瞭。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做最好的示范,不要学,妙观察。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第七末那是执着,执着放下,平等性现前。这两个转了之后,前五识跟阿赖耶自然就转,这佛在经教告诉我们,转识成智就成佛。应该怎麽转法?从因上转,第六、第七是因上转,第八跟前五是果上转。果我们做不到,我们只能从因上。分别执着是因,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着,只要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分别、不执着就转识成智。不分别、不执着比一般世间人那个分别力量强上一万倍都不止。所以你们有分别,看不出事情真相,没有分别的人能看出真相;有执着的人看不到真相,没有执着的人能看到。中国有一句谚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话说得很有味道。当局是什麽?他分别执着很重,他看不清楚;旁观的人是什麽?旁观的人分别执着轻,为什麽?与他自己不相干,没有利害关係,他看得很清楚。与自己利害有关係,他看不清楚,他煳涂。这话很有道理,那是轻重不一样。如果说是完全与自己没有关係,你对整个宇宙,真的跟自己有没有关係?没有关係,没关係就是有关係,有关係就是没关係。为什麽有关係?整个宇宙是自性变现,心现识变的。没关係是什麽?每个人所做的跟我都没关係。虽没有关係,我要帮助他回头,他很可怜,他迷得很可怜,这就是菩萨慈悲心生起来了。

所以慈悲是性德,是自自然然生起来的,没有什麽条件,也没有什麽理由。就像是父母对子女一样,或者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你看到二、三岁的小孩要掉到坑裡面去了,你会不会赶快把他拉一把?他也不是你的儿女?这是本性,恻隐就是慈悲心,恻隐之心就是悲心,人皆有之,自自然然的,没有任何条件。所以你只要把这个转过来,你的智慧德能全现前。这两个一转,前五识,成所作智,为什麽?你有智慧。你有智慧,干什麽没有一样不能成就。前面是眼耳鼻舌身全转了,后面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什麽?本来裡面是仓库,仓库裡面装的是什麽?全是垃圾,习气种子。起个善念,一个善的种子;起个恶念,恶业的种子,遇到缘它就现行,它就感果报。善的种子,三善道的果报;恶的种子,三恶道果报。那你去想,你每天的念头有几多善念、有几多恶念?善念是人天,恶念是三途,你就晓得你将来会到哪裡去!你就清楚了。可是一转之后,全变成智慧,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圆是圆满,大是广大,广大圆满的智慧。善的种子、恶的种子全变成智慧,这就是佛菩萨果地上无量无边的智慧。所以烦恼习气跟智慧是一不是二,一体的两面,转过来就是智慧;迷了,迷了你无量的智慧变成烦恼。觉迷就是转变的缘,一定要觉,一定要转。转是自己转不是别人转。怎麽转法?把分别执着尽量放下。放不下怎麽样?尽量减少,天天在降温,希望降到没有了,那你就成就。所以到后头这句话,这是本有的性德,四智是本有的性德,所以叫性佛。本有的性德就是本性本善,纯淨纯善。

最后「法身」,就是「法身佛」,「智身所了之本性也」,所以法身就是法性,本性就是法性。法身跟法性是一个意思,从相上讲,我们叫法身;从体上讲,我们讲法性。任何一法,它的体都是法性,平等的。遍法界虚空界是它变现的,这就是能生万法,这是能生的;万法是它所生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它所变的。怎麽会知道?智身所了,前面讲的性佛,你转八识成四智,你就明白,没有能够转八识成四智你体会不到。我们今天是听释迦牟尼佛所说,知道有这麽回事情,自己没证得。知道了,希望我们把这个定为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人生努力的方向,我们要修这十种身。见到法身就成佛,转八识成四智,圆满成佛。这是相宗修行的纲领。我们要转,不能不转,还要念佛,这双管齐下,这个成就就更不可思议,所以这是我们应该要努力。

后面还有几句,配于通常的三身,前面我跟诸位报告了,从菩提身到住持身,这是应身,三身裡面的应身;从相好身到智身,这五种身是报身;后面这是法身,这配三身。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