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法相深意

随众过堂

随众过堂

衍慈法师 主讲

李天翔 记录



 

随众过堂,就是指集体吃饭。

堂,就是指斋堂,也就是五观堂,即是吃饭用膳的地方。因为寺院里人多,集体吃饭采用「过堂」的方式。用「过堂」方式吃饭有一定的规矩,好处很多。或许有人初时「过堂」会有点儿不习惯,样样要有规矩,有点拘束,但是慢慢便自然适应,觉得有受用。随众过堂利益,古德云:好处有八。

随众过堂八种好处:

(1)不懈怠故──就是不放逸。过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第一通,是通知准备吃饭;第二通,众人穿袍搭衣,去到斋堂;第三通,排班静候,恭迎大和尚。这样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2)供养省力──厨房及行堂(盛饭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次过排好碗筷,盛饭菜以及收拾整理都快易。

(3)平等无我──大家吃同样的饭菜,大和尚小和尚都没有不同,平等供养,无人我相,因此便没有分别心。

(4)不偏众食──大家用膳平等,各样食物分配均衡,营养便会均匀,对身体亦有好处。又能改变不良的习气。

(5)甘苦同受──大家无有拣择、如尝甘露、法喜无穷,体现出佛教的平等。

(6)存正念故──不生妄念,妄念一起,当观信施难消,为药食故,借假此身,息诸妄缘,即起即空,是谓存正念。

(7)如法如理──唐代以后,因为寺院人渐渐多,尤其是在传戒时,常过千人,若不设这些规则,便会很乱。有次序便心安道隆,佛法时时现前。

(8)起止威仪──佛弟子,凡事都超众,连吃饭也有规有矩,令人一见便会生欢喜及恭敬心。此就是现身说法。

以上八点是过堂吃饭的好处。在斋堂内,所谓五观堂,通常会有一副对联,希望大家能够望文生义,明白一些道理,联曰:「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二、「五观」就是: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吃饭时,要怀清净心,当观这些饭菜是施主所供,来之不易,要思量自己有多少功德来承受应供。当然更不可计较食物多寡,好恶之心,要知其(食物)空性,精进修行。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要用智能去思索自己的德行够不够,如持戒、坐禅及为三宝事业等,做到几多?否则信施难消,受施主供养,生极惭愧。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要防止自己妄念心生起,对饮食生起分别好恶的痴心。就是离此贪瞋痴三毒心的过患。即正心勤意修善趣向菩提。

(4)正是良药,为疗形枯--食物是用来滋养身体的。若把饮食当作「药食」,治病之用,滋养生命办道而已。明白了这个道理,便要尽量做好自己这个修养功夫,对饮食不要起贪心。其实,无论多美味的食物,三寸喉头一过,便是秽物。所以不要为了贪口福而造业。

(5)为成道业,因受此食--我们饮食,是为了维持生命,用功办道,借假修真;这是我们受人饮食供养的原因。凡受食时,当生惭愧之心,加勤精进。

以上五条,若能跟着去做,那受人供养就连「黄金」也能消受得了,但若贪瞋痴三毒心未了的话,那么,受人供养,一滴水也难消化。

三、施食:

在食饭之前,先要供佛,还要出食。出食即是施食。

早上是天人食,中午是佛食,下午是畜生食,晚上是饿鬼食。

「食」分多种,人是段食,鬼神是触食,天人是思食,畜生是团食。

供佛时施食,早、午餐当中(晚食不计算在内,又有蒙山施食),要拿食物去超升台,用咒去念。供的食物,用饭、或粥、馒头、粉、面等都可以出食,菜、豆芽等等便不用了。念咒时观想七粒米可变四十九,四十九可变无量无数,如须弥山。

中午出食会念四句(内有三个典故):

(1)大鹏金翅鸟──印度有大鹏鸟,翅很大,牠们专门食龙,杀生很多,龙子龙孙差不多都给牠们吃光了,龙王就去求佛,于是佛就为大鹏鸟说法。劝牠们不要造那么多杀业,但大鹏鸟也有难处,因为不吃龙就会饿死。佛就安排在吃午饭之前,先叫弟子用咒施饭食,给大鹏鸟吃,于是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了。

(2)旷野鬼神众──在野外荒地,有许多鬼,有许多神。顺此一提神和鬼有甚么区别?其实神即是鬼类,但神比鬼的道行高。鬼有三种九类,福报好的是神。有些连吃的也没有,即饿鬼,是无财鬼,有些是有财鬼,有些是多财鬼(就是神有人供养),各个所随的业力不同。这些鬼类,在下午后便出现,恼乱人民百姓。(据说人的头上有光,有道德者光盛则鬼退,运低者光弱,鬼就来骚扰。)佛住世时,民众求佛,佛就化作鬼王为鬼类说法。佛亦嘱弟子饭前施食,令一切鬼神同受甘露味。

(3)罗剎鬼子母──罗剎鬼生很多子女,一生就生一千个子女,又多,又长命。罗剎鬼颇有神力,五百年在天,五百年在人间,上上落落,最疼爱的就是最细的儿子。这个儿子很顽皮,专门恼乱儿童,所以很多孩子都生病,很不安宁。人就去求佛,佛用神力把这个顽皮鬼子收入一个钵内。鬼母寻遍天上地下找不到,佛便告戒鬼母,人人皆疼惜自己的子女,叫鬼母管束鬼子,不要恼乱人间,说罢便把鬼子放还给鬼母。佛又叫弟子多施一份饮食给鬼子母。用咒的力量,希望鬼子母等悉获得法益。

(4)甘露悉充满──甘露就是指不生不灭甘露法水。施食时,食物有几处地方不能摆设,就是柳树、桃树和石榴树。若把施食的物品放在这三种树下,鬼神就不能近,这三种树都是破邪的,所以寺院前不会裁种的,否则鬼神不能来,便会惹恼他们。佛事,一定要如法,才可以「阴超阳泰」。那么,生者平安亡者超升,两者均利。

四、规矩

现再讲过堂食饭的仪规。

儒家有所谓「食不言,寝不语」;佛门举止则连手势、身姿都有规律。坐姿如钟,身心要统一。左手持碗时,四指在碗底,托着碗,大姆指压在碗上边,叫做「龙吐珠」,左手是龙头,碗是珠,这样捧碗是一个吉祥的姿势,右手的筷子便成龙爪点珠。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心存正念。此外,不得嚼食有声、不得使碗筷有声、不得大抟食、不得大张口待食、不得遗落饭食等,要添多少饭菜都以筷子动作来表示。

五、发愿:

吃饭时,先吃三口啖饭不吃菜,同时发三个愿:第一口饭,愿断一切恶;第二口饭,愿修一切善;第三口饭,愿度一切众生,第四口才吃菜。发愿,要发大的心愿,以慈悲心来跟众生多结善缘。

过堂饭菜摆设位置:

(1)丛林通常摆设

饭菜、菜饭、筷子、座位

先用左手取饭碗,置于右边,次以右手取菜碗,置于左边,再取饭碗就食。食毕,两只碗各还本位,筷子直置于两碗中间,然后等待结斋、回向。

(2)现有方便摆设

菜、汤、饭

饭、汤、菜

筷子座位.交叉取放。

(a)先取菜,放到右前;

(b)汤放在自己正面前方;

(c)取起饭碗就吃;

(d)吃三口淡饭及发愿如上;

(e)食毕空碗叠好,放原位,筷子直置于碗边与桌平齐,然后结斋回向。

此外:若有穿袍搭衣的话,袍(海青)可以坐着,衣要撩起后面,不能坐在衣上。(第十讲完)

执事


执事,就是做事、当职。佛弟子的一举一动都要合乎规矩,明于因果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执事,也可以用「勤、惜、诚」三个字来说明:

(一)勤

勤是习劳,也就是勤劳。工作的表现,众事如同己事,要有责任。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在美。人的身体,若不用来做有意义的事,便是如拖尸。我们要利用身体来求福修慧「借假修真」。

勤,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福德。佛陀,连穿针的工作也代弟子去做,在普渡众生的教义写下了实实在在的一笔。做同一件事,有人成功,有人失败,那就是福报有与无的分别。大家在社会上都是有一个「共业」,但在「共业」中又有「别业」。例如我们共同在香港这个城市里,有人条件很好,有人却很贫困,这与福德有很大的关系,福德有前因,所以今生要积福,勤劳行善便是培福积德。律中说:扫地有五种功德:

(1)扫自己的心地垢;

(2)扫他垢;

(3)去骄慢心;

(4)调伏身心;

(5)增长功德。

勿以小善而不为,古德有云:凡作事,不得众劳我逸,不得人难我易,不得人多我少,不得人前我后,不得人重我轻、不得迟早失时,不显自己功劳,睡不得在人前,起不得在人后,不得多笑、多言、并不得妨碍他人做事。凡做事要有条理、谨慎、清洁。

(二)惜

就是珍惜。此是很重要的,无论是福报或时间、人缘、乃至法缘都要珍惜。人的福报是有限的,福报不要享用尽,要留有余地;将福拿来与人分享,是福上培福。

近代的大德弘一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小康的家庭,但他严守「惜福」的规矩。他五岁丧父,母亲贤德,从小就受到惜福的熏陶。他家里有一副对联,是由书法家刘公定所写的。下联是「惜衣惜食,不为惜财,缘惜福」。举一个例子,弘一大师的惜福,在他练习书法时都是用旧纸,或纸头纸尾的,在此可见一斑。当物质充裕的时候,也要知道,一切来得不易,要有计划,不可浪费,即使你付得起钱,也不可任意乱用,这不是为了悭钱,而是为了惜福。印光大师,每逢见到有人浪费,少至一粒米,他也一定呵斥。为佛弟子,严以律己,还要教导下一代惜福。时间方面要珍惜充分利用不得空过,要做有意义的事,人缘要珍惜,未成佛先结人缘,处众欢喜。法缘更加重要,听法闻经都是成道之根本。总之要珍惜一切好因缘。

(三)诚

对人、对事都要悲心恳切,自觉觉他。做所有事不得马马虎虎。佛门里说感应,感是付出,应是所得,付出多少,应也多少,这也就是因果。莲池大师说:「做他事如同己事。」若能做到,早就成佛了,根本就不会有他非我是,与人相处,就会上恭下敬烦恼就渐渐解脱,佛法自然现前,复本心源,究竟清净。

总言之,入众与执事都要敬业乐群,起居一致。要做到入众的「容、礼、助」三个字,执事的「勤、惜、诚」三个字,合共六个字,作为大家相处的态度,那就皆大欢喜了。

入众


入众就是指人与人相处,执事就是当职做事情。一个人在社会上不可以离开群众,一定要和大家相处。有些人,在人事方面不开心,惹上很多烦恼,是八苦当中的怨憎会苦,不想见的人,偏偏相会在一起。怎样与人相处得融洽,那真是一门颇高深的学问,此不是一朝一日的,是要积累经验,平时的修养。为佛弟子者,要先学好这个做人的方法。

入众,可以用三个字来说明:容、礼、助。

(一)容

容是容纳,有容人之量,心量要很大,容人难容之事。凡事都要忍耐,对不习惯的事,对吃亏的事等等,都要学退一步忍一时,学弥勒菩萨,他的大肚皮和笑口常开,这就是有「容」人之量所得到的自在。若人连一点儿的忍耐力都没有,做人就会感到很辛苦了。由于每个人的思想个性不同,在社会上,或家庭上,及集体场合总难免互有抵触,若内心没有空间迁就一下,就会有出现很多烦恼。有成就做大事的人,更加要有一个「忍」字,否则便难以成功。以下是一个与忍字有关的典故:

佛堂内的大磬是铜造的,有些寺院的佛像也是铜铸的。有一天,磬向佛像抗议说:「佛啊,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啊!信徒来佛堂,整日向你供奉香、花、灯、生果,还向你磕头,人人如此,对你万分恭敬。而对我呢,就很不一样了!信众来到佛殿,常住为了表示欢迎,便大力敲打我。客人来得多,我就被打得多,真不公平啊!」佛像便回答:「你啊,不反省自己,一点忍耐力也没有,人家轻轻的一敲,你就叫个这么大声。我在被雕成佛时,要经过多少的磨炼?在身上、眼、耳、鼻等,任何一处,都是精益求精的雕刻,我都没出过一句声,无有不耐烦及分别心。所以,处众「忍」字是成就事业之基础,也是成佛的根本。

(二)礼

礼是礼貌,做人要有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做人的道理:「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里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

(1)脸上无瞋真供养

人,第一眼被人看见的便是脸容,所以一个人有笑容,令人心生欢喜,便结下良缘。有些人经常黑口黑脸,别人看见了,都怕了他、远离他。笑容要由内心发出来,常带微笑,是一种美德,会令别人欢喜易近。这是真正布施结缘,最好的恭敬。

(2)口里无瞋出妙香

嘴巴,要用来讲好的话、讲好的事,多念经啦,讲佛法啦,不要说是是非非、长长短短;所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又可以丧邦;邦是国家,缩小范围,便是家庭,语言用不好,往往便造成家破人亡。

口业,很多典故都提及到。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总之,大家要慎言。作为一个佛教徒,对无价值,无意义的说话要少说不讲。要谨慎,以免造口业。所以,我们要隐人之恶,扬人之善,大家要口业清净,更加不可以打妄语、恶语、绮语、两舌等。

我们人的舌头,为甚么会这么的短呢?就是因为口业不清净之故。经上说,若三世口业清净,那么,其人舌头之长可以覆脸。弥陀经上说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舌可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那就是因为口业清净啊!

(3)心里无瞋无价宝

无价之宝,是说其价值数之不尽。

世上所有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有价值的、有尽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不究竟的。经上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佛陀教我们要觉悟。觉悟到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说明不但身体,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如火一烧,水一漂,就甚么也没有了(嘉利大厦的火灾便是一个例子)。心是主原,发动身、口善恶的行为。如是以上所说脸是身业;口是口业;心是意业,三业清净那就是无价之宝,所以第四句是:

(4)不生不灭是真常

真常者,就是永恒不变,永恒也就是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自性。

以上四句偈,教我们如何有礼节地对人,以事显自理。便见本来面目。

(三)助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给予别人快乐,乐就是「慈」,要济贫供需。贫困的人,有需要的人,我们要尽量去帮助。帮助有很多方面,财物、金钱和精神(教人如何去解脱烦恼)等方面,助人之乐,都是布施。当知施比受更有福。

入众,就是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要做到「容」、「礼」及「助」此三个字。那么,你便会人见人喜。. . . . . . .

穿袍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不要在佛前或大众跟前穿袍披衣,披好衣才出大殿或佛堂;香港地方小,也许没有其它的地方可以披衣,就要选一些较偏僻或不是正殿的地方来穿搭。

衣,不要说「穿衣」,应说「披衣」、「搭衣」;脱衣时要说「抽衣」,所谓穿袍搭衣或披衣。

示范穿袍:

──袍领有三层、名三宝领,并有五十三参标志。

──穿袍时,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中指、与食指夹住袍领,大母指压上。

──转颈后左大母指交给右大母指与食指分开,把袍衣披上肩。

──手肘先放袖笼,再把手伸出袖外。

──将右衣领底端的衣带与左腋下衣带结成活结。

──将左衣领底端的钮结扣在右腋下的钮圈。扣钮时,以右手搭左肩,用左手扣钮,只用一手。整个动作在袖后进行。解钮亦如前,右手搭左肩,只用一手。

──整理衣领。

──海青袍袖比手腕长,要把袍袖折至平手腕。

──穿上袍衣站立时,双手要叠印放在胸前,不可直垂放下了袖,这样子便失去了威仪。穿上袍衣后,只可用来礼佛,千万别穿著到其它不净地方去,如洗手间等,而不作礼祖先。

袍衣意义


作为一个佛弟子,穿袍搭衣者多,要知道袍衣的意义的人就不多了。今堂课题是袍衣意义。作如下解释。

袍衣的起源及表法:

(1) 袍

先讲「袍」,又名海青,秕言卷一云:「吴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谓海青。」太白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袍起于汉朝,故称为汉服,袍袖子是很大的,又名衲衣,既有法服,常服之分。

据说到了南北朝时,梁武帝把袍用到我们佛门里来。当时梁武帝与国师志公很投缘,经常来往,梁武帝的妻子郗氏妒忌心重,甚为不满。有一次,皇帝供僧五百人,郗氏以不净布造帽,用肉造馒头来供僧。志公早证他心通,知道此事,于是他也预造了五百顶帽子和五百个馒头,放在大袍袖内换过来,把郗氏的帽和馒头埋在地下,后来长出五辛(大蒜、慈葱、兰葱、兴葱、葱)来。

到了隋朝,这些阔袍大袖的汉服用于皇宫内,称为皇(黄)袍,只有地位高的人才可以穿著,以示尊贵。到了唐朝,袍才普及民间,所以又名唐装。现在僧侣的常服多是褐、黄、黑、灰、咖啡等,五色中深浅不一。再说袍的袖子大,是有一种表法,就是接引众生的意思。至于海青的海字是表广大。穿起袍来,佛弟子的心量要好似大海般广阔包容一切,青即内心清净,诸法不染,故名海青。

(2) 衣

「衣」又名袈娑,是印度梵文,汉语意译是解脱服,又叫福田衣。解脱服是表自利,福田衣是表利他。佛在世时,曾对舍利弗说,出家人所披的衣将布割裁,一块块的就似稻田一样,自利来说勤修三学,上求佛道,有无量的功德,此圣法财,贼人是盗不去的,利他则给众生善根,种子种下去,将来便会生出菩提之果,故名福田,这是一种衣的起源及表法。

衣的种类及作用:

(1) 种类

出家人有三衣,在家人叫缦衣,又称忏悔衣。三衣,印度梵文叫安陀会(五衣),安陀会是用五条布缝成的衷衣。

郁多罗(七衣):郁多罗是七条布缝成的上衣。

僧伽黎(九衣):僧伽黎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

五衣是一块布割开五行,一长一短,又名劳动衣,做任何事,如扫地、洗碗等等都可以披上五衣。

七衣是一块布割开七条,两长一短,是忏悔礼服,如布萨,即诵戒时所披。平时做早晚课,礼诵闻法用功办道时披上七衣。

九衣又称主衣。一般是上座说法,或法事主法时披上。主衣又分三类九品,三类是上、中、下三类,每类再分上中下,共九品。如何去分辨呢?就是看布隔分多少条:

上上(25条)、上中(23条)、上下(21条)。四长一短。

中上(19条)、中中(17条)、中下(15条)。三长一短。

下上(13条)、下中(11条)、下下(9条)。二长一短。

披主衣者则现如来相,衣的条纹数量愈多,表法田多,烦恼减少,福德也就愈增多,给众生种福田也就更殊胜了。

(2) 作用

披衣既能使人(披衣者)生惭愧、起忏悔心,并可令人舍弃欲望且不被盗。又能起一种威仪,更能令众生起欢喜心,给众生种福田。

在印度当时,天气炎热,僧侣露天用功办道,三更时除冷。用法:五衣披在内,七衣披在外,主衣再披在上面。我国一般来说,出家人在登坛受戒时,如登比五坛大戒,是要三衣一起披上的。

三衣有三种对治的对象,如五衣对治「贪」,七衣对治「瞋」,九衣对治「痴」——着三衣者,舍离三毒,所以出家人是三衣一钵不离身的。《僧伽律》还认为:「三衣者,贤圣沙门标帜。」

在家居士所披的叫做缦,又叫做钵咤衣,意即忏悔,是一块布不割开用来,礼佛求忏悔的。

出家人若只受了沙弥戒,沙弥沙弥尼亦不能披五衣,都只能披缦衣,所谓亦不能受人的礼拜,受了比五丘戒(即具足戒)才可披三衣。亦见过有居士受了五戒便披五衣,那是不如法的。

(三)任务及殊胜

僧人穿著袈裟,有所谓五德十利的说法,此略。社会上的人士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指出家人的任务很多,又非常重要的。出家人是要荷担如来的家业,去弘扬佛法利生,上求下化,给众生种福田。

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从汉唐到现在,很快便兴盛起来,要出家是不容易的,要通过考核,所以唐时的佛法很盛,度僧名额有限,考验择优录取,要求很高,如唐玄奘大师(详见第四讲)。到了宋以后乃至现今,就马马虎虎,只要肯出家,师父就收了,马上剃头,短短时间之后就去受戒,不知戒是何义。取了戒牒,就可以到处去挂单了(参阅第五讲)。这个现象对佛教产生很不好的影响,令世俗的人以为出家容易,僧人好当,对佛法不起恭敬心。印光大师说:「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何谓三滥?三滥就是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

(1)滥收徒众:师父收徒弟,先要考验徒弟,徒弟觅师父亦要选择;经过一段时期,师生两方面都觉得合适才行。但现在,可能是道场需要人手或种种原因,只要有人肯出家,很随便便收了,变成了滥收徒众;

(2)滥传戒法:受戒时不明白戒条,就去受了。应该是先要有次第学习戒律,否则,连戒师说甚么也不大了了。戒师问「能持否」,就只会答「能持,能持」,实在太随便了,有些连态度也不好;

(3)滥挂海单:挂单,就是往寺院投宿。出家人受了戒,取得了戒牒,就可以去寺院挂单。俗语说:「只要头剃光,不怕天下荒(荒年)」,人家没得食,你也有得食,因为可以随处去挂单。此所以是印光大师所讲佛法衰落,三滥的缘故。出家人的任务实是非常之重要的。经云:不但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出家人之生活是清苦的。

当佛住世时,是持钵乞食的,每至一家时,敲引磬三下,受施不论多少,不分贫富,如是七家便算了。举一例信施难消。

有一次,佛弟子阿难到一家乞食。有一老婆婆只给他七粒米,阿难便打了妄想,那位老婆婆还说:六月太阳如火烧,种田农夫背晒焦;七粒白米非少可,我家罪业要你消。

阿难越听越烦。返到佛所,佛知道他动了念头,便叫他将袈裟拿去河边浸一浸,但河上很大风浪,阿难用神力拿块大石压下那袈裟,但不成功,于是唯有告诉佛陀,佛陀便叫他从钵中拿出一粒米,放在袈裟上,结果便风平浪静了。佛就教训他,「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经过佛陀开示,阿难才明白过来。所以出家人的责任是很大的。所谓「受人供养,快刀割肉」。出家人要回报施主,就要尽出家人的责任。又云「受人礼拜,乱箭射身」,意思是说,出家人有一定的任务,要给众生种福田,先要培养自己的福德方能利他。

再讲衣的殊胜:经云:在此末法时期有五人持戒令正法住世,有衣所在之处、有天龙八部护念,等于有佛菩萨,有三宝所在。一切灾祸,如水、火、刀、兵都会远离,但对袍衣要恭敬,放在高处,生梵天之福。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不饮酒戒与饮酒之过

不饮酒戒与饮酒之过



 

【酒】

(物名)梵语苏罗Sur?,僧俗之戒,通严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具足戒中九十单堕之第五十一。菩萨四十八轻戒之第二。智度论列三十五过,四分律举十失。俱舍论十四曰:‘契经说:诸有苾刍称我为师不应饮酒,乃至极少如一茅端所沾酒量亦不应饮。’四分律十六曰:‘佛告阿难:自今以后,以我为师者。乃至不得以草木头内着酒中而入口。’焚网经下曰:‘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大爱道比丘尼经曰:‘夫酒为毒药,酒为毒水,酒为毒气。众失之源,众恶之本。’持律者以酒为性罪。对法师以酒为遮罪。俱舍论十四有问答。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大佛顶首楞严经
  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属九横死之三,横为非人鬼怪之类,夺其精气而死,是为横死。)

长阿含经之善生经第十二
  当知饮酒有六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善生!若彼长者、长者子饮酒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

分别善恶报应经
  复次饮酒三十六过。其过云何。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兴斗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嗔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十显露秘密。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十三诸根闇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亲近恶友。二十舍离善友。二十一弃舍饮食。二十二形不隐密。二十三淫欲炽盛。二十四众人不悦。二十五多增语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属嫌弃。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远离正法。三十不敬贤善。三十一违犯过非。三十二远离圆寂。三十三颠狂转增。三十四身心散乱。三十五作恶放逸。三十六身谢命终堕大地狱受苦无穷。

四分律藏云饮酒十过
  一、颜色恶 谓饮酒之人,颜貌容色,因此变常,无有善相也。
  二、下劣 谓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
  三、眼见不明 谓恣饮狂痴,瞻视昏瞀,而色境莫辨也。
  四、现嗔恚相 谓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顾亲属贤善,恣肆忿怒也。
  五、坏田业资生 谓恣饮放逸,破费产业,资财散失也。
  六、致疾病 谓饮酒过度,身体失调,以致疾病也。
  七、益斗讼 谓醉酒发狠,与人争竞,不惜生命,而斗讼益增也。
  八、恶名流布 谓耽饮纵恣,弃舍善法,而丑名恶声,远近流布也。
  九、智慧减少 谓饮酒昏迷,狂騃愚痴,而智慧减少也。
  十、命终堕恶道 谓朋狎饮酒,善行不修,恶业日增,命终之后,而堕恶道也。

大庄严论云:佛说身、口、意,三业之恶行,唯酒为根本,复堕恶行中。   

                              摘自【翻译名义集】

瑜伽七十一卷十页云:
  何所应受?谓清净物,如来所许。除酒肉等所不应饮,不应食物。齐何应受?谓知量而受。勿令自损,或损于他。

护不饮酒戒五神:一、阿摩罗斯兜嘻,护持戒人若入山林,不为虎狼所害;二、那罗门阇兜帝,护持戒人不为伤亡所娆;三、鞞尼干那波护,持戒人除恶鸟鸣狐鸣;四、荼鞞斗毗舍罗,护持戒人除犬鼠变怪;五、伽摩毗那阇尼佉,护持戒人不为凶注所牵。(凶注者,谓阴司注写凶恶之事也。)                         

摘自【三藏法数】

【五种不应施】之[二、酒及毒药]谓酒及毒药,能令众生狂乱失命,故不应施与人也。﹝出法苑珠林﹞


【参考资料】   

本草纲目(摘选)


酒(别录中品)

  [释名][时珍曰]按许氏说文云:酒,就也。所以就人之善恶也。

  [集解][恭曰]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药用。

[宗奭]古方用酒,有醇酒、春酒、白酒、清酒、美酒、糟下酒、粳酒、秫黍酒、葡萄酒、地黄酒、蜜酒、有灰酒、新熟无灰酒、社坛余胙酒。今人所用,有糯酒、煮酒、小豆麴酒、香药麴酒、鹿头酒、羔儿等酒。江浙、湖南北又以糯粉入众药,和为麴,曰饼子酒。至于官务中,亦有四夷酒,中国不可取以为法。今医家所用,正宜斟酌。但饮家唯取其味,不顾入药何如尔,然久之未见不作疾者。

[颖曰]金陵瓶酒,麴米无嫌,而水有硷,且用灰,味太甘,多能聚痰。苏州小瓶酒,麴有葱及红豆、川乌之类,饮之头痛口渴。淮南绿豆酒,麴有绿豆,能解毒,然亦有灰不美。

[时珍曰]山西襄陵酒、蓟州薏苡酒皆清烈,但麴中亦有药物。黄酒有灰。秦、蜀有咂嘛酒,用稻、麦、黍、秫、药麴,小罂封酿而成,以筒吸引。谷气即杂,酒不清美,并不可入药。

  米酒:[气味]苦、甘、辛、大热,有毒[诜曰]久饮伤神损寿,软筋骨,动气痢。醉卧当风,则成癜风。醉浴冷水成痛痹。服丹砂人饮之,头痛吐热。 

  [士良曰]凡服丹砂、北庭、石亭脂、钟乳、诸石、生姜,并不可常用酒下,能引石药气入四肢,滞血化为痈疽。

  [藏器曰]凡酒忌诸甜物。酒浆照人无影,不可饮。祭酒自耗,不可饮。酒合乳饮,令人气结。同牛肉食,令人生虫。酒后卧黍穰,食猪肉,患大风。

  [时珍曰]酒后食芥及辣物,缓人筋骨。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一切毒药,因酒得者难治。又酒得咸而解者,水治火也,酒性上而咸润下也。又畏枳椇、葛花、赤豆花、绿豆粉者,寒胜热也。

  [发明][弘景曰]夫寒凝海,惟酒不冰,名其性热,独冠群物。药家多用以行其势,人饮多则体弊神昏,是其有毒故也。古人惟以麦造麴酿黍,已为辛热有毒。今之酿者,加以乌头、巴豆、砒霜、姜、桂、石灰、灶灰之类大毒大热之药,以增其气味。岂不伤冲和,损精神,涸荣卫,竭天癸,而夭夫人寿耶?

  [震亨曰]本草止言酒热而有毒,不言其湿中发热,近于相火,醉后振寒战栗可见矣。又性喜升,气必随之,痰郁于上,溺涩于下,恣饮寒凉,其热内郁,肺气大伤。其始也病浅,或呕吐,或自汗,或疮疥,或鼻齇,或泄痢,或心脾痛,尚可散而去之。其久也病深,或消渴,或内疽,或肺萎,或鼓涨,或失明,或哮喘,或劳瘵,或癫痫,或痔漏,为难明之病,非具眼未易处也。夫醇酒性大热,饮者适口,不自觉也。理应冷饮,冷饮行迟,传化以渐,人不得恣饮也。今则不然,图取快喉舌焉尔。

  [颖曰]人知戒早饮,而不知夜饮更甚。既醉既饱,睡而就枕,热痈伤心伤目。夜气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

  [机曰]按扁鹊云:过饮腐肠烂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

  [时珍曰]酒,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若夫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陨躯命,其害可胜言哉?此大禹所以疏仪狄,周公所以著酒诰,为世犯戒也。

烧酒(纲目)

  [释名]火酒纲目阿刺吉酒饮膳正要

  [集解][时珍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麴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气味]辛。甘,大热,有大毒。[时珍曰]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与姜、蒜同食,令人生痔。盐、冷水、绿豆粉解其毒。

  [发明][时珍曰]烧酒,纯阳毒物也。面有细花者为真。与火同性,得火即燃,同乎焰硝。热能燥金耗血,大肠受刑,故令大便燥结,与姜、蒜同饮即生痔也。过饮不节,杀人顷刻。近之市沽,又加以砒石、草乌、辣灰、香药,助而饮之,是假盗以方矣。善摄生者宜戒之。

葡萄酒(纲目)

  [集解][时珍曰]葡萄酒有二样:酿成者味佳,有如烧酒法者有大毒。酿者,取汁同麴,如常酿糯米饭法。无汁,用干葡萄末亦可。烧者,取葡萄数十斤,同大麴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叶子奇草木子云:元朝于冀宁等路造葡桃(疑为“萄”字同音借用)酒,八月至太行山辩其真伪。真者下水即流,伪者得水即冰冻矣。久藏者,中有一块,虽极寒,其余皆水(张本作“冰”),独此不水了,乃酒之精液也,饮之令人透腋而死。酒至二三年,亦有大毒。或云:葡萄久贮,亦自成酒,芳甘酷烈,此真葡萄酒也。

  酿酒[气味]甘,辛,热,微毒。[时珍曰]有热疾、齿疾、疮疹人,不可饮之。

  烧酒[气味]辛、甘、大热,有大毒。[时珍曰]大热大毒,甚于烧酒。北人习而不觉,南人切不可轻生饮之。

摘集自 本草纲目(金陵点校本)第二十五卷谷部四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增广贤文) 
  愿诸大众永离酒患!!!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香灯师,佛的侍者

香灯师,佛的侍者

廖翌汝



 

常有信众到农禅寺请教用香仪轨,
曾任香灯师多年的果奘法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
并提醒大家,只要是天然香料所制,无须特别选用何种香材,
因为再好的香若缺乏恭敬、虔敬心,
仅仅成为装饰佛堂的器物,大失供养的最真实义。

 
 
进入寺院大殿,庄严的殿堂总让人不禁脚步放轻、呼吸减缓。当你凝神礼拜或闭目于佛前之际,阵阵淡雅的清香悠然传来,深吸一气,那股清香瞬间自鼻根窜进,上醒脑门,下沁心脾,熨贴着每一根浮动焦躁的神经。若欲找寻这般身心舒畅的由来,香案上一炉徐徐向上的微烟便是。

从古至今,香、花、灯皆是佛教中最普遍的礼佛供物。其中,又,好香最能透过鼻根摄受人心,令人心旷神怡,助人修行,而在「十种供养」中首列其名。因而启燃一炉好香,遍益十方成为香灯师的执事之一,扮演着庄严道场的重要幕后角色。
 
一心虔敬供养
 
每日早晚课诵之前,执掌香灯的法师早已预先为大众上供清香,若遇法会进行,香灯师除了在法会前点好香,也于一旁静待香燃尽时,随时添补供养。袅袅上升的香烟随着「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的音声穿绕大殿,淡雅的馨香遍布四周,不仅安人心神,重要的是,藉由香作为人与上天的「信使」,传递众生诚心祈求的心念,广布诸佛海会,敬邀护法龙天同参。

曾担任农禅寺香灯师长达多年的果奘法师表示,香灯师首重恭敬心与清净心。所谓恭敬心,是在执事期间将自己视为佛的侍者晨昏定省,谨记早晚课及午供时间。上香时,须注意每一个细节,动作柔软而安定,尤其法会中途切记因个人的轻忽而干扰他人共修,一旦疏漏或有遗忘,则该当下忏悔己身的轻慢。

另外,保持清净的心灵,拋却杂念,于供养佛菩萨的同时,亦将法香、道香的利益与大众分享,普施一切众生。如今,已卸下香灯职务转任维那师的果奘法师,培训香灯悦众之际,仍不忘再三叮咛此二心的重要。

由于农禅寺所有执事改由常住众轮值担任,果奘法师多年的香灯经验颇为殊胜。戴着眼镜,有着宜兰人敦厚纯朴气息的他,一再强调自己并无特殊之处,只是单纯地想将僧团交付的工作做好。

提及如何维持早起习惯时,带着几分腼腆神情的果奘法师直言,未出家前自己也犯有贪睡的毛病,每每要室友再三催促才肯起床上班。进入僧团后规律的生活,嗜睡的坏习惯逐渐消弭,而任职香灯的使命,驱使他比别人早一步起身盥洗,没有过去赖床的挣扎。法师说,能够早晚于佛前虔敬供养是他最大的福报。
 
人人皆是香灯师
 
不断谦言自己禅修功力尚浅的果奘法师,为采访示范点香仪轨时,只见他将所有心念贯注在每一个持香、点香、举香的步骤上。动作轻柔但不缓慢,过程不疾不徐,一气呵成,最后在「愿以此香华,供养十方界诸佛菩萨声闻」的祷念声中完成仪式,让人深刻领受香灯师由始至终,安定专心的性情,也再次印证禅修不仅是蒲团上的修行,更是日常举止的磨练。

由于台湾在家中摆设香案,供养三宝的居士相当多,常有信众到农禅寺请教用香仪轨,果奘法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并时常提醒大家,不论是檀香或沉香都有严净道场的功能,只要是天然香料所制,无须特别选用何种香材。因为再好的香若缺乏诚恳心念,仅仅成为装饰佛堂的器物,则失去供养的最真实义。

经典记载,过去佛陀升座说法,弟子们为了表示恭敬,常将香料涂抹全身,或于道场中燃点香木,以去腥垢不洁之气。料想当时鹿野苑、祇树给孤独园内,定是满室香华。如今佛陀灭度,但是馨香犹在,佛法不远,若能如果奘法师所言,永保恭敬心、清净心,那么人人均是香灯师,家家佛堂便是一处处清香道场。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浴佛节

浴佛节



 

每年四月,经常听到佛教徒唱一首歌曲:‘恭维往昔三千年,花卉争妍四月天,蓝毗尼园狮子吼,大同世界我称先。’这首歌曲是说明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无忧树下诞生悉达多太子,那时候阳光普照,花卉争妍,所谓九龙吐水,金盆沐浴,一切都在庆贺太子诞生于人间。

据说悉达多太子出生的时候,有着种种殊胜的瑞相,他诞生不久,就能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就是一朵莲花,并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说后就变成一个普通正常的婴儿了。

迦毗罗卫国从净饭王、群臣到全国人民都很讶异,怎么会有这许多奇异的现象呢?经由阿私陀仙人占卜,才知道悉达多太子将来如果继承王位,必成为统领四天下的转轮圣王,倘若出家修行,也必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天导师。

当时的印度社会,普遍存在着阶级不平等的制度,在悉达多太子十九岁时,一天走出东、南、西、北四城门,看到生老病死的现象,为了探求真理,救度众生解脱人生痛苦,终于决定出家修行。

起先六年他到各地寻师访道,后来又修六年苦行,最后他觉得苦行无法究竟解脱,于是放弃苦行,步行到菩提场,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静坐冥想。终于在三十一岁时,夜睹明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为佛陀,后来大家每年就在他诞生的日子举行浴佛加以庆祝。

浴佛节当天,佛教徒都要到寺院以净水浴佛,浴佛的意义,除了缅怀佛陀之外,就是要我们净心,以浴佛的功德度脱七世父母及累劫怨亲眷属早离厄难,使法界六道众生出离苦海。或许有人疑惑,佛还要我们替祂沐浴吗?其实,浴佛是在洗涤我们的尘垢,让自性显发,同证如来的清净法身。

因此,浴佛是提醒我们时时保有一颗清净心,所以庆祝浴佛节我们应观照自己的心是否清净,这是非常重要的。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体验净土参加法会,体验净土

体验净土参加法会,体验净土



 

寺庙就是人间净土,
护持净土,最好就是参加道场举办的法会,
亲近善知识,体验净土的生活。
寺庙道场会以修行目的,
设立仪轨与配合的法会活动,
在完整的仪轨行事之下,
在寺庙道场的修行,藉由共修的力量,
往往比在家修行还要容易成就。


想体验净土的感觉吗?就参加寺庙法会吧!

有人说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因此世上宗教并无差别,这是似是而非的。既然宗教间并无差别,为何世上有各种宗教?原来,宗教的差异,并不是所崇拜的神的名义不同,而在于「善」的境界感受有所不同。佛教是世界最特殊的宗教,之所以特殊,就是以个人修行作为主要教义,让人人都可以拥有释迦牟尼佛的圆满至善的境界,而更重要的是,也让人人得以享受净土的完美与究竟。

慈悲教义的积极建设

  佛教的净土,不同于他教的「天堂」,不强调救赎,而是慈悲的积极建设。从佛教教理来看,净土是以教化熏陶的目的,而接引志同道合众生一同建设而成就慈悲圆满的境界。佛陀在《维摩诘所说经》对于净土的形成原理有透彻的说明:

  「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能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因为「众生之类」就是菩萨净土,所以菩萨以度化众生为目的来建设净土,就是佛教救世与淑世的积极作为。

  寺庙就是人间净土,法师就是菩萨,他们的使命是过去,也是现在,更是未来。有的行走城乡,传播毕竟解脱的法音,有的建立道场,竖起如来的DA法幢,担起弘法的家业,以济度众生为职志。在五浊恶世里,法师所在,就是菩萨的所在,寺庙所在,就是净土的所在。末法时代,魔强法弱,众生处于业欲烦恼境地,正渴望着安乐,欣慕着净土。因此参加法会来供养法师,就是供养菩萨,护持道场,就是护持净土。 

  护持净土,除了布施金钱,最好就是参加道场举办的法会,亲近善知识,体验净土的生活。《阿弥陀经》说西方极乐世界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其实不单极乐世界如此,人间寺庙处处皆是如此,参加寺庙法会,与参加净土法会无异。何况,在寺庙道场的众生,多是具备善根,或已发菩提心,与《阿弥陀经》所说往生彼国,不可缺少善根、福德、因缘的情况大同小异;以诸多善人力量熏修所致,让心灵洗了一个好澡,褪去了藏污纳垢,消灭恶业种子,增长了善根福德,菩提因缘也跟着自然具足。

寺庙法会便利修行

  有人说:寺庙所举办的法会,使用的课诵本自己也可以请得到,在家里自修不就可以了吗?事实上,独自修行不是不可以,但是效果与感受恐怕不如寺庙道场的好。这是因为如法的禅修与念诵仪轨,都是需要相当条件所构成的优良环境来配合,修行才能顺利进行,比较容易有所成就,寺庙道场正是遵照这样的规定而建设的。这些条件包含做好洒净的结界来区隔外界的干扰,塑造种种佛像,陈设种种供具,方便迎请诸佛菩萨降临,以及设立一定的修行空间等等。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深入三藏,戒行具足的大师主法,来护持修行者。

  要言之,由于便利修行的关系,如法的修行处所是必要的,而且必须具足一定的规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道场」。在家修行则因为杂务缠身,很难达到一定的效果。寺庙道场本来就是以修行为目的,环境自然比自家还要好得多,更何况,来参加寺庙道场的法会,还可以听闻法师讲经开示,对于自身修行有很大助益。还有如法的寺庙道场会以修行目的来设立仪轨与配合的法会活动,在完整的仪轨行事之下,寺庙道场的修行往往比在家修行还要容易成就。因此自古以来,佛教史上常说高僧出于寺庙,而较少提及家中修行,就是这个道理。

  如同佛陀在《维摩诘所说经》开示:「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学佛要有所成,是要福智双运。不论是坐禅修观,或是仪轨念诵,学佛人在专修法门上用功以外,为了调伏心性与增加福德因缘,还需要配合参加拜忏与朝山等种种法会活动。目前台湾大部分的寺庙道场都是按照清规所规定,来排定一年的法会行事。

  总之,想研究佛教,不如来修行;想知道怎么样修行,就来参加法会,来法会可以和诸位善人结缘,更可以听闻大师开示,对自己的立身处事都将有所助益。因而参加法会,不仅自利,更能利他,净土的建设,终究是靠众志成城,不分人我,大家都有责任,也有权利来建设自利利他的净土。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宝财物,十方来十方去

三宝财物,十方来十方去

林月眉



 

布施的功德不会因为钱财多少而有大小高低,最重要的,还是菩萨道上绵长不绝的心力。就如透过供养与布施,持续滋长广种福田的善种子。

许多人到寺院参加过活动,或用过寺院里的斋饭,或收到朋友赠送的佛教结缘书,常会想到是不是要回馈一些所谓的「香油钱」?或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或如果想要供养三宝,应该用什么样的形式最恰当?当然也会有人好奇,这些款项会被转到哪里去?

其实随着佛教组织的系统化与现代化,大部分的佛教团体每个月都会将收支公布在发行的杂志或会讯上,或在收到居士的捐款后,奉上收据或邮寄到府。

此外,现代佛教的活动状况,与传统也有很大的变化。例如现代佛教的弘法方式多元又多样,所以非常重视教育与各种媒体的运用,包括办大学、佛学院、佛学推广课程、佛教讲座等多元教育,以及诸如出版社、电视台、学佛营、研讨会等多元媒体,而这些也都需要社会大众的护持,才能成就圆满。

共同分享资源受用佛法

因为有了信众的护持,所以佛教弘传可以多元的角度开拓,并长久发展。也因为每一分钱都由十方捐助而来,所以也都透过十方用到大众身上,亦即没有真正的持有者,只有受益者,共同分享资源,受用佛法。

因此捐献供养三宝,可说是真正自利利他的事,不但自己可以分享佛教的丰富资源修学佛法,也可以护持佛教团体、接引大众一起听闻佛法。

若就修行来说,以财力护持佛法,也就是财布施。透过布施钱财,可以帮助我们扩大心量,不会只为自己着想,也练习减少对钱财的贪执。因此在布施的同时,最好能先思维供养在佛法上的意义。

 不过有心想布施,尤其想直接参与寺院道场的活动,可以直接到寺院的知客处洽询。一般而言,最常见的财力护持机会与项目有下列几种:

1.供养法师:

想要供养法师,不一定要直接将供养金交到某位特定法师手上,也可以透过知客处统一处理。或者,也可以供养该寺院里所有的常住法师。  

此外,通常在皈依典礼或剃度典礼后,也会有统一供养的机会,信众也可以在当时供养。供养的礼节是,先向法师顶礼,双膝跪地,将供养金持至眉心高度,行此问讯礼后,再面呈法师。若法师说免礼,则不须要顶礼,问讯即可。

2.打斋:

在寺院举办法会,或其它像佛七、禅七与学佛营等共修活动时,常可看到写着「打斋」的字条。意思是大众可以借着修行活动期间,透过捐款赞助活动所需饮食,与大众结善缘。这项目是源自古代僧人将沿门托钵,称做打斋饭,后来佛教在举办活动时,便将出钱请大家用餐的款项,简称为打斋。

在修行活动外,也有人在生日或其它庆祝活动时,将庆祝宴改为打斋,或因特定事件为感恩三宝加被,而供僧打斋。

3.点灯:

一般人到寺院点光明灯,多是为自己或为亲友消灾祈福,希望在佛菩萨的保佑下,能平安顺利。至于点灯原本的用意,可能就不太清楚了。

点灯原本是用来供佛,此外,因为灯火不分日夜长燃,所以又称为常明灯或无尽灯。在点灯供佛时,除请佛加持外,也要点亮自己的心灯,学习佛如何以大智能,如明灯般破除内心无始劫以来的无明闇沉。

4.助印:

许多人接触佛教的因缘,是因为得到结缘书,而开始与佛教结缘,进而转变自己对生命的态度与看法。因此,也希望透过助印结缘书来与更多人分享法喜的滋味。

因为助印能助人学佛,具有广大的功德,所以也有人助印的动机,主要是想为自己或往生者累积功德。不过,这样虽有功德,但如果只是接引别人读佛书学佛,自己却入宝山而空手回,也是一件可惜的事。

不过由于现代佛教文化事业相当蓬勃,也都有专业的文化事业在运作,因此,在传统的经书助印之外,也可以赞助相关的佛教出版文化事业,协助出版较容易接引现代人学佛,以及容易阅读的现代佛书。让佛书除在道场、素食餐厅有限流通外,更能出现在书店、图书馆,让没有学佛的人也能透过这些便利普及的管道,阅读到佛法的好处。

5.参加劝募会员:

为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佛教,近年来佛教主动走入人群,透过有系统的劝募系统,让社会大众有更多机会了解与护持佛教。毕竟从佛陀时代开始,为方便接引教化,便以托钵方式向没有机会接触佛法的大众募化,所以透过劝募弘法,也是现代化佛教与大众广结佛缘的方式之一。

不过,无论是传统的化缘或现代的劝募,不变的是与大众分享佛法的用心。在劝募中,不但让别人有布施的功德,也在点点滴滴的交流中,让人有接触佛教讯息的机会,进而能修学佛法。

而就护持者来说,虽然每个月可能只是五十元、一百元看似不多的款项,但是长远的护持心,却非常难能可贵。彷佛一点点的善念,就这样被启蒙、茁壮。

6.专款专用:

早年佛教化缘募款,主要是为了兴建寺院。但随着现代佛教活动领域的宽广,募款所护持的弘法活动,项目也增加许多。例如在传统的建寺外,举凡办大学、设立电视台,或大型赈灾等,都需要大众支持。而这些款项,大多以专款专用的方式有系统的处理,并将劝募讯息透过传媒告知社会。

虽然捐款的方式如此多样,但若只是想表达一份心意,却不清楚要如何分配,其实就直接交由知客处协助处理,也同样能传达护持三宝、愿法久住的愿力。此外,布施功德也不会因为钱财多少而分大小高低,最重要的,还是菩萨道上绵长不绝的心力。就如透过供养与布施,持续滋长广种福田的善种子。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