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四大名山——名山赫赫映心佛

四大名山——名山赫赫映心佛

四大名山——名山赫赫映心佛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名山赫赫映心佛。

  佛教四大名山之所以能于哗哗作响的历史洪流中,
  展露出烈烈扬扬的光芒,并从喧嚣的俗世超脱其庄严的态势,
  是来自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
  以及菩萨感应事迹给予超越其自身的意义;
  而历代杰出大德依止名山彰显菩萨精神,
  更为名山注入一泓源头活水,而成了佛子们的精神栖息处,
  古今文人雅士慕名而来,吟咏出法义蕴藉的千古绝唱。


  随着文明昌盛,科技发达,交通便捷,世界已是天涯若比邻。然而提及佛教的“四大名山”──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许多人虽然心向往之,却觉得它们恍似处于云雾飘渺间,遥不可及。

  反观清末交通运输不若今日,虚云老和尚却因感念父母的生养之恩,发愿朝拜名山圣地。老和尚以其虔敬、坚固之心,从普陀山三步一拜地向北行,每次跪拜都观想五台山如在目前,不惧眼前危难的横亘,登上五台。

  除了虚云老和尚之外,尚有莲池大师等大德,不畏地形之险峻、气候之严酷,赤手空足超越时空上的重重障碍,登上各大菩萨的道场,或深入经藏、或讲学弘法。坚固的愿心,让一座座名山就在人们的眼前和心中。


  圣显的力量形塑神圣空间

  四大名山中的五台山,五峰耸立,气候寒冷;九华山区平均高度约海拔1000公尺,群峰竞秀,天气严酷;峨眉山踞于四川盆地,多峭壁险崖,云雾氤氲;普陀山则是中国东海上的岛屿,水气缭绕。就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及自然景观而言,是不若平原、丘陵宜于安居乐业。但,正是高险孤绝的气势,才得以透显神圣、不凡的氛围而享有美誉。古今文人雅士慕名而来,吟咏出法义蕴藉的千古绝唱。

  罗马尼亚宗教学大师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在《圣与俗:宗教的本质》一书中说:“一个神圣空间的形成,主要是圣显的介入。”而“圣显的介入,让空间获得超越本身的意义,此意义便使此空间具独特性,而与凡俗空间有了区隔。”

  这四大名山之所以能于中国众多锦绣山林中卓然而立,成为佛教圣地,并被视为具有佛法的象征,其中关键便是“圣显”的介入。而圣显的形式有异,则使四大名山分别展现出不同的道风。依傍《华严经.菩萨住处品》的文献,五台山藉由经典赋予的神圣性而有了超越自身的意义,成为文殊菩萨说法的清凉道场;九华山则因法藏菩萨的苦修实行,令人肃然起敬,尊为地藏菩萨示现,而为地藏道场;而峨眉山与普陀山则因菩萨灵迹,分别成就了普贤菩萨与观音菩萨的道场。

  圣显的介入,其形式无论是援引经典、僧人体现菩萨道,或是菩萨感应事迹,都给予超越其自身的意义,为名山注入一泓源头活水,是名山之所以能应化百代的重要力量。综观佛教四大名山,它们之所以能于哗哗作响的历史洪流中,展露出烈烈扬扬的光芒,并从喧嚣的俗世超脱其庄严的态势,大抵是因为它们皆具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并依凭各个圣显获得超越本身的意义,而成了佛子们的精神栖息处。

  众人朝拜佛教四大名山,即是欲藉其佛法的象征,为自身生命觅得一个可以依归的方向。四大名山由于菩萨精神的灌注,成为具有超越自身意义的空间,因为是佛法的象征,与俗世情境的相对性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人们尊崇它们,并不是基于它们具体的形象,而是在于它们所显示的价值与意义。而这价值与意义的承续,是藉由高僧大德的体现,以修行、风范昭示大众。


  大德依止彰显菩萨誓愿

  曾经参访四大名山的圣严法师,在其着作《行云流水》中曾提到:“行脚参学是以高僧为对象,不是以名山大川的寺院为目标。”而虚云老和尚之所以不畏苦难,四处行脚,便是为了向高僧请益,如修习“禅制”、《阿弥陀经》、《楞严宗通》等。因此,有杰出大德依止名山彰显菩萨精神,感召生命态度相类的大众,才能进而使名山所承载的佛法,能如滚滚活水蜿蜒八方。如:华严四祖澄观即为五台山确立华严法脉,金碧峰禅师则另起禅风;地藏法师则为九华山彰显地藏精神,大慧宗杲传临济宗旨,海玉禅师、蕅益大师树立勇猛精进风范;宝掌法师与德心禅师于峨眉山体现普贤行愿;虚云、印光、太虚、印顺等法师更是发扬观音信仰,开展人间佛教。

  因此,僧众的培育实是四大名山的菩萨信仰耀耀不坠的系脉。尔今九华山便设有佛学院,讲究“学修一体化,学院丛林化”之解行并重的精神;峨眉山也建有初级尼众学院,培育佛门龙象;普陀山在印实、印顺二位法师的高瞻远瞩之下,也开办佛学院,教学重点是天台三大部的研究以及弥陀净土的念佛法门。名山的佛学教育日渐隆盛、佛学交流日趋繁荣,可以预见他日必有杰出僧众辈出,佛法的传扬将因兹可大可久。

  僧人求法、护法与弘法固然显耀名山的菩萨道场,然而大众接受引领,朝向心中的名山圣地,才能成就菩萨道场。佛教文学作家梁寒衣将朝山精神,解读为如同“受记”的意义,是一种印记,让人自觉能消除业障,获得殊胜的加持,进而通向经藏。她更详细地将朝山形式由粗糙到精致分为三种:一是“由外而内”的朝山,意即藉相表心。人藉由脚行十万里路向圣地朝拜,因领略神圣气质、宗教氛围启发信心,进而顶礼、忏悔,希冀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获得救赎。然而这类的朝山往往因事过境迁,行愿无法恒常。

  其次是“由内而外”的朝山,意即以心见佛。许多修行者以心行十万里路向圣地礼拜,如持诵《华严经》时,感悟文殊菩萨的智慧如海,进而发坚固心愿,追随菩萨行谊。这类朝山,较不会因物换星移而退转道心。

  再者是“身心齐一”礼拜圣境,如能称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又亲自参学于九华山,见到“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字语,则可以藉相表心,提振信心;而依凭对经典的感悟,则更能自觉地体现地藏誓愿,圆证体内三身佛。


  名山即在人心中


  数年前参访过峨眉山的梁寒衣说:“内在的累积,决定朝山的深度。”平日若无用心于佛法的见闻与修习,朝山的助益并不大。尚未明白朝山即是修行、即是礼拜心中的圣地,到了圣地灵迹却无止尽地向外攀缘,便与圣地渐行渐远了。虚云老和尚回忆艰苦跋涉的行脚路途,感悟道:“忍得十分烦恼,便证少分菩提。”对于朝山,他强调修行上的得力,并不是圣显的感应。

  现今四大名山的观光业日益蓬勃,许多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的世俗化,宗教氛围减弱。大众若是以祈求遭遇圣显灵验的心情,至名山古刹观光,多半会败兴而归。圣严法师在五台山有感而发地说:“如果古人也像今人这样,坐着轿车卧游圣地,我相信他们是见不到文殊菩萨。”朝山的意义在于向内观照,面对自身困顿以体会菩萨悲愿,处于艰辛情境以实践菩萨行愿。

  因此,人若能发菩提心,恳切修行,纵然四大名山灵动氛围不再,亦能感悟四大菩萨的悲智愿行。《大智度论》中说:“普贤不必说其所住之处,是应一切世界,而住在其中。”诸佛菩萨当是应化无方的,如同日月常在,大众只是为无明所缚,心盲故不见。

  明末莲池大师也说:“夫经称菩萨无刹不现身,则不须远涉他方。”人若能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则名山即在人心中,菩萨即是清净自性。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