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三课 俱舍宗 (二)

  四、十二处十八界各摄尽七十五法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合称三科、五蕴摄七十二法、而十二处、十八界、则各摄尽七十五法,如左表:

  五、业感缘起与解脱
  事物之生,必待缘而起,名为缘起。一切有为法,乃至宇宙万有,皆不离缘起,此缘起义,各宗的见解,各有不同,本宗则认为是业感缘起。

  业的意义,就是造作,既有造作,自然有因有果,有感有应,于是乎三世迁流,万法起,如急水漂木,收煞不住。此中法法新陈代谢,随现生、住、异、灭、四相、生、本、死、中、四有
(2),由是三界 (3) 六道 (4),因而建立,这便是诸行无常的宇宙观,能了解诸行无常者,则于三界流转,必能深生厌离,别求解脱之道,因而趣之涅盘寂静的境界,是为本宗教义。

 

  六、三乘修证的因果
  本宗立声缘菩三乘,及其修行佛道的因位果位,其中声闻乘所修者,自属四圣谛中的道谛,缘觉乘则作十二因缘观,菩萨则修六度。除二乘之修证及时间,已详第十三课外,菩萨修诸波罗蜜,历五十位,时间为三大阿僧祗劫,最后百劫,尚须植相好之因 (5),方能证得佛果。

 

  七、四谛十六行相
  行者修三贤至四善根的暖位,已彻见四谛真理,更进而达顶位,须观四谛十六行相,每一谛皆有四种行相;要一一观之分明。至忍位,即集中观智,以修习之,至世第一位,观智更为猛利,经此位后,无漏智生,断尽三界见惑,即证预流果。尔后进而渐断三界思惑,次第证得一来果,不还果、及阿罗汉果 (6),达到出三界了生死的地位。兹将四谛十六行相,列表于左:


【注释】

(1)
在十二处中,为法处所摄属的色法,名法处所摄色。有五种:一、极略色,即分析五根五尘等有质的实色,令之至极微者。二、极迥色、分析虚空、青、黄等无质的显色,令之至极少者,因至难见;故名极迥。三、受所引色,即无表色,是依受戒仪式,而引发于身中之色,故名受所引色,又因外表上看不见,故亦名无表色。四、遍计所起色,遍计一切法的意识前,所显现之五根五境等影像是也,乃至空花水月等,皆为此所摄。五、定所生自在色,指由禅定力所变起的色声香味等境。
(2)
欲界色界的众生。在一度生死中,皆具此四有。即一、生有,指于诸趣中投生的一刹那也,二、本有,在一生的过程中,除去生时一刹那,死时一刹那之外,中间的寿命,名为本有。三、死有,指死时的一刹那也,其时间仅限于中有未生之前。四、中有,指在今世已死,后世未生中间的中阴身。
(3)
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凡有淫食及食欲之处,皆名欲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狱皆属之。在欲界上,离淫食二欲之处,但有色身及色法存在,故名色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色界之上,即无色界,因无色身及色法,惟住心识于深妙禅定之中,故名无色界,四空天属之。
(4)
初级第十五课注三
(5)
菩萨修完三大阿僧祗劫后,尚须以一百大劫的时,完满三十二相的福业,然后方能成佛。
(6)
初级第十八课课文中。


【习题】

(一)法处所摄色,共有几种?情形怎样?
(二)十八界如何摄尽七十五法?试表列之。
(三)何谓四有?
(四)
何谓菩萨最后百劫,植相好之因?
(五)
就四谛的每一谛,各写出其四种行相。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综合指要

 

  1.
  相似的宗,可以相成,相反的宗,也可以相成,因为众生的根器不等,所以佛才说出许多法门以应之。譬如药铺中,石膏知母,其性极寒,桂枝附子,其性极热,若就药的本质说,是水火不相容。然而得热病者,有时非石膏知母不能治,得寒症者,有时非桂枝附子不能治,倘不具备此极寒与极热两种药,则不特不成药铺,实亦不成医道。以此义故,所以才说:虽相反亦相成也。此外尚有病情错杂者,往往使一张方,多所牵涉,然后妥贴,而中途变症者,又往往使前方与后方,判然各异。此理既明,则知一切众生,因前生或前多生,三业互异,习气不同之故,在还灭门中,若不具备种种法,契合种种机,如何能使沉奇皆起,普度无遗呢?



  2.
  大体说起来,唐宋时,尚有人依教乘各宗而得度者,在今时,虽不全无,恐亦极少矣,密宗为如来内证境界,涉理深秘,非吾人所能知。至于禅,初重两关,间尚有人,能参能悟能行,然已寥若晨星,至于末后牢关,则恐已成绝调。尤其今人,根器浅薄,慧解不如古人,且心杂事多,安望其能成就。故末法时代,独当度生之大任者,惟有净土念佛一门,其他诸法,以之为助修则可,以之为主修,恐将无望。其原因,不在法不美善,而在人非其材,法不对根,徒劳无益,故末法须兼他力,念佛名,方能得度也。



  3.
  俱舍论为世亲学小乘时的作品,列宇宙万有为七十五法,但在大乘唯识宗,则列为百法,比较详尽而合理,其实皆由大乘瑜伽师地论之六百六十法,简略而成。世间一切,虽称万法,略之则为六百余法,再略之则为百法或七十五法,这些都算是姑举其例,若广说之,虽万法亦不能尽其类。学者当观简而知其博,观博而综其简,则万法的相貌,尽统于一心矣。



  4.
  物以类聚,法由心生,善心甫生,则善法皆随之而生,一切恶门,因而尽闭;恶心甫生,则恶法皆随之而生,一切善门,因而尽闭。故行人当慎初念,若系善念,不妨任其生长,若系恶念,则须立即制止,勿令蔓延。根本既拔,则枝叶自无法萌芽,这是去恶的要著,幸勿以闲言语视之。



  5.
  我法本来是俱空的,而俱舍论中,则认为我空法有,这当然是不对的,所以世亲虽造此论,逮至学大乘后,欲自割舌,以赎其过也。然而在小根,尤其初学,不了解我法二空者,则先读俱舍,从我空学起,以破身见,暂认法有,以鼓励事修,未尝不是一种方便,未尝不是好办法。译大乘起信论,及摄大乘论的真谛三藏,将此论翻译造疏,玄奘三藏,虽弘大乘唯识,然亦重译此论,咐嘱门人,其深意即在于此。可知古人对于大小乘法,本无轩轾,其胸襟之旷达,足为后代分门别户,固执成见者所效法,佛子为学,固当如是普遍而无所执著也。



  6.
  若究万法的来源,当以华严宗所主张的法界缘起,为最圆满了义,然若就心生法生的定理言之,则法相宗的赖耶缘起,由种子生现行,亦是确实不移之论。但若再追问:种子从何而来?这就是俱舍宗业感缘起了。就根本说:三细最初的无明业相,便是心动,因心动故,乃生转相现相,以至六粗,故心动即属业感范围,所以名为无明业相也。依此义故,若认业感缘起,是小乘所主张,则亦不对,请问:十方三世一切法,那一宗不是业感所缘起呢?甚矣动念之可畏,而不可不慎怯。



  7.
  作观当然困难,必须根利心细,具有善巧方便,所以不易成办。而小乘之断三界见思,证四果,宗全是靠道力,这在今时人,就没有什么办法。所以除念佛,借佛愿力,横出三界 ,实在找不出他途,可以替代,学者幸留意焉。



  8.
  世人的生性,各各不同,有的奢到一食万钱,一掷千金,有的却一钱如命,一毛不拔,有的见色即迷,有的坐怀不乱,有的唾面自乾,有的睚必报。他如贤与不肖,聪明与愚笨,勤与惰,廉与贪,仁与暴等,皆极端相反。若说习而后成,则无处可习,亦不曾有人教之,若说属于遗传性,则彼父母,实未尝有是,若说生成如此,则是无因之果,凡此皆说不通。若欲解释此一问题,惟有佛家习气之说,最为圆满,原来此皆是前生或前多生,遗留下的习气。如贮盐卤之瓮,虽经多时,犹有咸味,如藏旃檀之盒,虽经多时,犹有香气,对治恶习气,增上善习气,即名修行。既然前生习气,能遗留到今世,即今生习气,亦能遗留到后世,如是则确实有三世,有因果,而仁慈福慧,亦皆可修而得矣。最糟的,就是外教上帝造人之说,若问何故会造出,此等千差万别之人,恐怕连上帝自己,都无法答覆,此种鄙俚可笑之学说,亦有万千信徒,这是人类的大耻辱。



  9.
  各宗实不应互相反对,其高抬自己,诋排他人者,皆末流浅见之徒所为。各宗门中,流品既杂,自有此种弊病,若是得正见者,则不但不如是,而且能兼弘其他宗义。如龙树号称八宗祖师,则不专弘一宗可知矣,智颅疏观经,作净土十疑论,是以天台弘净土矣,窥基疏阿弥陀经,撰西方要决, 是以法相弘净土矣,永明提倡念佛,作禅净四料简,是以禅宗弘净土矣。吉藏作法华义疏,及大般涅盘经游意,是以三论弘天台矣。世亲先造俱舍论,后造唯识二十论三十论,又造优婆提舍愿生偈,是禅宗第二十一代祖,然则以一身兼俱舍、法相、净土、禅四宗矣。行者游心诸法,理当如此,彼入主出奴者,皆一偏之见也。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三十四课 成实宗 (一)

  一 成实论的传译
  佛灭后九百年顷,诃梨跋摩造成实论,成是成立,实是真实,成实论就是成立真实之论,谓成立修多罗中 (1) 实义之意。鸠摩罗什 (2) 于姚秦 (3) 弘始年间,译成此论,其弟子僧等,加以阐扬讲习,遂成一宗。此宗于六朝时颇盛行,至唐代大乘各宗,灿焉大备后,遂趋于沉寂。然其对于我法二空的观察,实有其独到之处,为小乘学理中之最开明者。

  二
作我法二空观
  本宗立二种观,以明二空:一者,观五蕴之中无人我故,不见有众生相,是名人空观。二者,观五蕴诸法,但有假名,并无实体,不见有法相,是名法空观。人法既空,则世间万有,悉归于涅盘寂灭之境,是为小乘中的最胜义。

 

  三 以二空观断除二障
  烦恼障与所知障称为二障。烦恼即见思惑的总称,行者若见思未破,则障涅盘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谓障于所知之境,或增上之;行者对于世出世法,认其为有,执之太过,成为法尘,则障菩提智,故名所知障。对治之法:一、以人空观,破烦恼障,盖主观之我既空,则惑业自不能存在也。二、以法空观,破所知障,盖法相既空,则法执亦随之破灭矣。惟俱生我执 (4),须八 地菩萨方断,俱生法执 (5),须成佛方断,可知此宗虽侈谈二空,实未能断二障,不过智解甚深而已。

 

  四 八十四法
  本宗对于宇宙万有,总摄为八十四法,与俱舍论略有出入,兹将其列成略表于左:其中与俱舍同者,则不必再说,与俱舍异
者,则注出之,以求简单。

 

  五 色心二法究属空无
  上列八十四法中,色法比较其他诸法为实在,然而五根五尘四大,都不过是极微 (13) 的结集。若把这极微的物质,无限制的加以分析,就可以成空,这是成实论的主张。但若就理说:色法为业力所生,业若消灭,色自败坏;若就科学说:原子电子,可以化为光与能而消失,这就色法终归于空的明证。至于心法,不过是思想的迁流,本自不实,谓之为空,原无不可。本宗对于色心断,不外空无,所以欲在虚幻不实的万法中,灰心灭智,以求解脱生死,证涅盘果。


  【注释】

(1)
修多罗译义为契经,然普通以修多罗作大藏的总名,以经字作各经的别名。契即契合,有二义:一者契理,谓上契诸佛妙理,二者契机,谓下契众生机宜。
(2)
鸠摩罗什译义为童寿,谓童年而有寿德也,父天竺人,被西域龟兹国王,招为妹婿,遂生什。七岁出家,二十受戒,深通佛法,符坚闻其名,命大将吕光,率兵伐龟兹,意在得什。后坚兵败,为姚苌所弑,吕光遂据西凉,光卒,传到吕隆,时苌亦卒,子姚兴嗣位,遂伐龟兹,迎什至长安,奉为国师,大兴译事,佛教因而盛行中国。
(3)
姚秦亦称后秦,为姚苌所建,因别于赢秦、符秦、故称姚秦。
(4)
执五蕴假和合身之见闻觉知作用,认为此中常有一主宰的人我者,名为我执或人执。有俱生及分别二种,先天法尔而有者,为俱生我执,后天由分别力所生者,为分别我执。
(5)
无始时来,薰习成性,常于一切法,妄生执著者,名俱生法执。此种法执,非由分别而起,乃有生俱来者,故曰俱生法执。
(6)
色、声、香、味、 触、五尘,亦名五境。
(7)
地、水、火、风、此四者广大,能造出一切的色法,故名四大。
(8)
心的主作用,别于心所有法的伴作用,而称为心王。心王者:总了别所对之境,心所者,对此所对之境,而起贪嗔等之情也,参看第三十二课二

(9)

旧译曰心数,新译曰心所,即心所有法的简称,系别于心王而言,参看第三十二课二、七十五法表。
(10)
于俱舍宗四十六心所外,加欣、厌、二心所,又将睡眠,分为睡与眠二心所,共成四十九。
(11)
即不相应行法,因与色法心法俱不相应,故又名非色非心法,参看第三十二课课文二
(12)
即于俱舍之十四相应行法中,将命根与同分,合而为一,更加老、死、凡夫法、无作、(亦名无作色,即无表色。)四法,共得十七法。
(13)
将物质分成极少,不能更分,名为极微。


  【习题】

(一)成实论是谁造的?成实二字,作何解释?
(二)何谓「人空观」「法空观」?
(三)何谓「烦恼障」「所知障」?如何对治?
(四)
何谓「俱生法执」?
(五)
试以哲理及科学,证明色法终归于空。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三十五课 成实宗(二)

  六 圣贤位阶
  本宗的修行位阶,分为四向四果,其终极目标,仅至阿罗汉为止,并未及于佛菩萨,故不能跻于大乘之列。其中由五趣地 (1) 修至阿罗汉,共分二十七位,其实若将阿罗汉向亦算一位,则成二十八位,兹将其列表于左:(2)

  七 声闻四果所断的见思惑
  根据右列第一表所启示的现形,亦可将声闻四果所断的三界九地见思惑,另列成下面第二表。在此四果中,各断其所应断的见思惑,凡未断尽者皆为向,已断尽则为果。

  八 此宗所成就的果德
  本宗以灰身灭智,入无余涅盘为目的,其最后成就,为出离三界,不受后有
(27),惟住于灭谛之中。然亦具有十力 (28),四无畏 (29),大悲三念住 (30),与五分法身 (31) 的果德。以理推之,此皆如来所有法,小乘各圣者,充其量不过知其名相,或分证其些少而已,不能与佛相等也。


【注释】

(1)欲界五趣地,或名五趣杂居地,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趣,因其皆有欲,故合为一地。
(2)参看初级第十八课课文及注释。
(3)
谓蝼蛄与蚂蚁。喻轻微之意。
(4)随顺所闻信圣贤之教而修行,名随信行。
(5)
暧、顶、忍、世第一位、名四善根,参看中级第十三课课文。
(6)将由欲界往生色界,在这中有之间,断余烦恼而涅盘者,名中般。
(7)生色界之后,不久即断余惑而般涅盘者,名生般。
(8)
生色界后,经过长时间积功修行,然后断余惑而般涅盘者,名有行般。

(9)

生色界后,不积功修行,但经过若干时,自然断余惑入般涅盘者,名无行般。
(10)
既生色界,渐至转生四禅最高的色究竟天,而般涅盘者,名乐慧,因色界禅,慧较胜故。
(11)
由色界命终,上生无色界最高天,而般涅盘者,名乐定,因无色界禅,定较胜故。
(12)
谓既为预流果,经欲界多生后,得阿那含果,即得阿罗汉果者,名转世。
(13)
不还果人,不必转生色界,即于欲界现生中,断余惑般涅盘者,名现般。
(14)
因信解修行之理,依之而行,至于般涅盘者,名信解。
(15)
不因人说,但凭自己之智见,而证得涅盘者,名见得。
(16)
根性最利的不还果人,其身己证得灭尽定的涅盘者,名身证。
(17)
钝根罗汉,如遇恶缘,复降堕不还果者,名退法相。
(18)
能守护禅定,不使退失,名守护相。
(19)
厌弃世间,且恐退失功果,常欲自杀而入无余涅盘者,名死相。
(20)
中等根机的罗汉,其功行既不进亦不退,名住相。
(21) 得禅定转而上进,名可进相。
(22)
纵遇恶缘,亦不退失者,名不坏相。
(23)
解脱慧障而得慧者,名慧解脱。
(24)
既能解脱慧障而得慧,复能解脱定障而得定,名俱解脱。
(25)
所得功德,永不退失,名不退相。
(26)
斯陀含断欲界九品思惑的前六品,须经六生,每品或需二生、一生、半生、不定,合之为六生。阿那含断欲界九品思惑的后三品,须经过一生,每品仅需半生或四分之一生不定,合之为一生,表内所列的阿刺伯数字,即是指此。
(27)
初级第十八课注七
(28)
初级第十四课注十一
(29)
初级第十四课注十一
(30)
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名大悲三念住:一、众生信佛,佛不生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二、众生不信佛,佛亦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
(31)
以五种功德法,成就佛身,名五分法身:一、戒法身,谓如来三业,离一切过去。二、定法身,谓如来真心寂灭,离一切妄念也。三、慧法身,谓如来真智圆明,达诸法性相也。四、解脱法身,谓如来身心,解脱一切系缚也。五、解脱知见法身,谓如来具有了知自己实已解脱的知见也。然大涅盘经中,佛说:「阿罗汉即是无学五分法身,五分者: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据此则小乘阿罗汉亦有此五分法身,不过不如佛之究竟耳。


【习题】

(一)「随信行」及「随法行」作何解释?
(二)「中般」「生般」「现般」作何解释?
(三)慧解脱阿罗汉,与俱解脱阿罗汉,有何不同?
(四)九地是什么?
(五)
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阿罗汉果,所断的是什么惑?
(六) 小乘阿罗汉,亦有五分法身,有何经语作证?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三十六课 读经录要(一)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

  一、
  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应以无舍方便,圆满檀波罗蜜,施者、受者、及所施,不可得故。应以无护方便,圆满戒波罗蜜,犯无犯相,不可得故。应以无取方便,圆满忍波罗蜜,动不动相,不可得故。应以无勤方便,圆满进波罗蜜,身心勤怠,不可得故。应以无思方便,圆满禅波罗蜜,有味无味,不可得故。应以无著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诸法性相,不可得故。(2)

  二、
  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不著有非有,常无常,苦乐,我无我,寂静不寂静,空不空,有相无相,有愿无愿,与如是法相应故,当言船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三、
  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本性皆空,无有毁赞、损益、慢敬、勤懈、智愚、慈暴、是非、动静、起灭等见。于著不著,亦无所著,何以故?本性空故,永断一切著不著故。

  四、
  舍利子 (3) 问善现 (4) 言:何者是般若波罗蜜多自性?何者是诸法自性?善现答言:无性是般若波罗蜜多自性,无性是诸法自性。由此故知:般若离般若自性,诸法离诸法自性,般苦离般若相,诸法离诸法相,性亦离相,相亦离性,性亦离性,相亦离相。若修法而不离修相,不离法相,非行般若波罗蜜多。

  五、
  舍利子问善现言:云何菩萨修行般若时,于般若都无所取?善现答言:般若以无性为自性,故自性不可得,自性不可得,故无所取,无所执著。

  六、
  佛告善现:菩萨修行般若时,以应一切智智心 (5),观诸法常无常相,乐苦相,我无我相,净不净相,空不空相,无相有相相,无愿有愿相,远离不远离相,寂静不寂静相,如是等相,皆不可得。

  七、
  善现言:菩萨从初发心,不见诸法有生灭、来去、增减、染净。亦不见有声闻心,独觉心,菩萨心,如来心,是名菩萨无等等心。

  八、
  善现言:菩萨从初发心,不见诸法有生灭、来去、增减、染净。亦不见有声闻心,独觉心,菩萨心,如来心,是名菩萨无等等心。

  九、
  佛告善现:菩萨修般若时,虽观一切法皆无所有,不可得,毕竟净故,无乘大乘而出至者。然以无所得为方便,乘于大乘,出三界生死,至一 切智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穷未来际,常无断尽。




--------------------------------------------------------------------------------

  【注释】

  (1)
  略称大般若经,唐玄奘译,全经计六百卷,为般若部中,最主要的经典。

  (2)
  参看初级第十一、十二课课文。

  (3)
  详中级第十五课注一。

  (4)
  须菩提译为善现,又译为空生,在释尊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故于佛加被之下,能说甚深般若义。

  (5)
  佛了知一切法,故佛智名一切智,然而智中的一切智,则是声闻缘觉之智,为恐佛智与此相混故,特名佛智为一切智智,以示区别,意谓智中之智也。



  【习题】

  (一) 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要与什么法相应,才能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二) 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自性?什么是诸法自性?
  (三) 为什么菩萨修行般若时,于般若都无所取,无所执著?
  (四)什么叫做菩萨无等等心?

  (五)菩萨安立无量有情于出世法,何以虽有所为,而无一实?

  (六)  菩萨以什么为方便?能乘大乘,出三界,至一切智智,利乐有情。


  【经文语译】

  一、
  所有的大菩萨,都应该把无所安住的方便,安住在智慧到彼岸法中,因为所住的处所,和能住的人,都得不到的缘故。应该把无所施舍的方便,去圆满布施到彼岸度,因为布施的人,接受的人,和所布施的东西,都得不到的缘故。应该把无所护持的方便,去圆满持戒到彼岸度,因为犯戒和无犯戒的体相,都得不到的缘故。应该把无所取著的方便,去圆满忍辱到彼岸度,因为有行动和无行动的体相,都得不到的缘故。应该把无所勤勉的方便,去圆满精进到彼岸度,因为身心两面的勤怠,都得不到的缘故。应该把无所思虑的方便,去圆满静虑到彼岸度,因为有禅味和无禅味都得不到的缘故。应该把无所执著的方便,去圆满智慧到彼岸度,因为诸法的性和,都得不到的缘故。

  二、
  菩萨修行智慧到彼岸法时,在一切法上,不执著于:有或没有,常或是无常,苦或是乐,我或是无我,寂静或是不寂静,空或不空,有相貌或是无相貌,有誓愿或是誓愿,因为给这样的法,相契合故,应当说为给智慧到彼岸相契合。

  三、
  大菩萨通达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空的,并李有毁赞、损益、慢敬、勤懈、智慧、慈暴、是非、动静、起灭、等见。在著相和不著相两边,也都无所执著,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空的缘故,永远断绝一切著相或是不著相的区别的缘故。

  四、
  舍利子问善现说:什么是智慧到彼岸法的自性?什么是一切事物的自性?善现答言:没有性就是智慧到彼岸法的自性,没有性就是一切事物的自性。由这样所以知道:智慧离开智慧的自性,一切事物离开一切事物的自性,智慧离开智慧的体相,一切事物离开一切事物的体相,性也离开相,相也离开性,性也离开性,相也离开相。假如修法而不远离修相,不远离法相,这就不算是实行智慧到彼岸法。

  五、
  舍利子问善现说:为什么菩萨修行智慧时,于智慧都没有取著?善现答言:智慧是把没有性作为自性,所以自性得不到,自性得不到,所以没有取著,没有执著。

  六、
  释迦佛告诉善现:菩萨修行智慧时,把相应于一切智智的心,观察一切事物的常或无常的体相,乐或苦的体相,我或无我的体相,净或不净的体相,空或不空的体相,无体相或有体相的体相,无誓愿或有誓愿的相貌,远离或不远离的体相,寂静或不寂静的体相,像这种种的体,都得不到。

  七、
  善现说:菩萨由初发心开始,就不见许多事物,有生灭,有来去,有增减,有染净。也不见有声闻心、独觉心、菩萨心、如来心、这就叫做菩萨没有等等的心。

  八、
  释迦佛告诉善现:菩萨应该把一切智智的心,和大悲做上首,用无所得做方便,安立无量有情感的众生,在出世法,六度,乃至无上正觉上。这样虽然有所作为,而没有一项是实在的,为什么呢?因为许多事物,它们的本性,都是空的,都
类似幻化的缘故。

  九、
  释迦佛告诉善现:菩萨修智慧时,虽然观察一切事物:都是无所有,不可得,究竟清净的缘故,并没有乘坐大乘法,出这里,至那里的情事。然而把无所得做方便,就能够乘坐大乘法,出三界生死,到达一切智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感的众生,穷未来的际地,常常无有断时尽时。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综合指要

 

  1.
  成实宗的指归,只至阿罗汉为止,并不更进一步,以成佛为目标,所以不能跻于大乘之列。但是,它所标榜的教义,如作我法二空观,以断烦恼及所知二障,如色心二法,究属空无等,皆具大乘气象。惜乎其最后的造诣,仅限于灰身灭智,以求解脱生死,可知其断见思,入无余涅盘,确属实在情形。至于得菩提涅盘业,得如来五分法身果,则有所不能也。



  2.
  色即是空,是说它缘生无性,所以当体即空,这就是说:色的自体,只是若干条件所假合,若各种条件,各历本位,则无色的自体可得,故说其为空。至于本宗说极微为空,此有两点不对,第一,无极微。例如将两个极微分子,叠在一起,当两体相接触时,亦如两尘相碰,那么,它们所碰之处,仅是一点呢?抑是全部?如是全部,则变成一体,而不成两体,如仅一点,则未碰之处尚多,尚可以分,不成极微,这是说极微义不能成立。 第二,极微不是空。无论什么东西,虽至极微,总有体积,终不是空无。说把极微无限制的分析,便可以成为空显与事实不符,这不过是胜论外道的遍计所执,于佛理有所不合也。



  3.
  佛家说:色法为业力所生,业若消灭,色自败坏,是色法有生有灭。又说:一人得道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是正报灭度,依报亦灭度也。然而前此的物理学家,却说物质不灭,彼以化学的分合方法,证明物质之灭于此者,必增于彼,灭于此者,必生于彼,与佛家物质有生必灭的学说相反。但自原子能被发现后,证明物质可变化光与力而消灭,否定了物质不灭律,证明佛家学说的正确性,可知科学愈发达,愈显得佛学的价值,在各宗教中,能与科学相得益彰者,亦惟有佛教矣。



  4.
  第一表内,看到了不还果人,证般涅盘的方式有多种,就知道一切行人,他们的根器各别,和见思烦恼的厚薄不同。所以修因得果,也就有种种的差异,这都是前多生的习染,和修治工夫的深浅,所形成的结果,这是一事。断三界见思惑尽,才证阿罗汉果,断惑如断手足,既断则不再续,亦不再生,若能再续再生,则不得名为断。照这情形看起来, 那么,阿罗汉是已断三界的见思惑者,既已断惑得果,则惑决不会再萌,果决不会再失。可知所谓钝根罗汉,如遇恶缘,复降不还果,名为「退法相」,以及恐退失功果,常欲自杀入无余涅盘,名为「死相」 各节,这都是一种善巧方便,其目的无非欲使行人,于退堕或退失的危险,因而精进勇猛,不敢放逸。若其实际,到了阿罗汉的地位,是决没有再退堕三界,或退失功果的道理,这又是一事。



  5.
  对般若莫作空想,它若是空皂话,那么,佛又何必从空中立此假名,立了之后,又用种种方法语句,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来破除它,岂不是自讨麻烦。若使般若但是空无,那么,它何以能被誉为五度明灯,三世佛母。六祖赞般若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可知在修道的过程中,般若是居于何等重要的地位,没了它,简直一步不能行。但是,对般若亦莫作有想,它若是有的话,那么,便是有性有相,可以用六根六识,去了别它,如此则经中便不应说:「般若以无性为自性,故自性不可得,自性不可得,故无所取,无所执著。」总而言之,修般若是在行人方寸之间,教也教不来,说也说不出,不管于理于事,智人处处皆契合般若,愚人处处违背般若。行者若欲了解般若,只有靠领悟,能悟不能悟,是有否修学的关系,舍此之外,实无办法也。



  6.
  大般若波蜜多经,共六百卷,是卷帙最多的经,也是玄奘一生,最杰出的译作,其笔墨条达灵动,而又一字不苟,读之使人胸膈皆舒,悭忧都尽。般若会上,有一最奇特的现象,应予注意,那便是善现以声闻身,而能演说甚深的般若义。照理来说:像这样的妙理,大菩萨尚不能知,岂有声闻,而能说示。原来这都是释迦牟尼佛,威神加被的结果,致令小机,能宣DA法,如是则善现说。即是佛说此亦如华严会上,诸菩萨说佛法身义,亦为释尊威神之所加被,其情形颇与此相类似。



  7.
  行人惑断到那里?就离开那里?仅断欲界诸惑,而未断色界诸惑者,只能出欲界并不能出色无色界,仅断欲界及色界诸惑,而未断无色界诸惑者,只能出欲界及色界,并不能出无色界。譬如好嫖赌戏剧,而不好饮酒者,仅能离酒楼,而未离妓馆、赌场、戏院,其理与此相同。所以凭自力出三界者,必先凭自力,破尽三界见思惑,成阿罗汉,然后方出。若有一分一毫未断,来生还在此间,休想出离,其难可想。是故修净土念佛法门,借佛愿力,先生佛国,出三界,了生死,然后再慢慢断见思,实是末法时代,最具智慧的打算。除却这一法门之外,余者恐怕都不是我们障深慧劣的凡夫,所能即生成办也。倘若不能即生出离,而第八识中,有三恶道的恶业种子先成熟者,则来世必不能保有人身。如是尚不知何年何世,始得离开三途,何论断惑出世,这便是自信太过的吃亏处。



  8.
  修般若最重要之点,便是:虽知诸法皆空,而不行恶法,不舍善法。不过在修的过程中,一切应做之事,虽一一照做,而不执著法相,不执著功德相,永远离开二边,处于中道,这样便能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9.
  断惑证果,皆唯心识,而惑无实质,心无形相,若一念顿觉,则诸惑皆断,不一定要依照限定的时间。在小乘法中,例如观经载,频婆娑罗王,在幽闭中,遥见世尊,头面作礼,便得阿那含果。又如阿难于佛灭后,结集三藏时,烦恼尚未尽,致为迦叶所摒,回房息卧,头尚未至枕,廓然开悟,得阿罗汉果。这都是不必按照若干生,或若干劫的次序,而能于一念顿超者。不但小乘如此,即大乘成佛,有时也如此:例如菩提树下的悉达太子,法华会上的龙女,涅盘会上的广额屠儿,他们都是不必按照三大阿僧祗劫的次序,而能于一念顿超者。大抵顿超之人,皆是修因在前多生,证果在今世,间亦有佛菩萨垂迹度生,现身说法者。总而言之,在修因时,皆名为渐,到得果时,皆名为顿,若无前此之渐,则亦无后此之顿也。学者读经论 ,若发现其中所载,与通常不同者,则必另有其他理由,若欲剖析其理由,第一须慧解,第二须多闻,第三须质询善知识,舍此三者外,实无他途可循怯。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