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十四课 菩萨十地

  行者发菩提心,作度他事业,即是菩萨,然此菩萨,虽发大心,而德学的修养皆不够,不过具名而已。所以菩萨从初发心,虽经十住 (1)、十行 (2)、十回向 (3)、历时一阿僧祗劫,亦不过是三贤 (4) 位上,或地前 (5) 的凡夫菩萨,若论地位,仅止于见道 (6)。一定要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暂进至十地,乃名十圣 (7) 位,或地上 (8) 的法身菩萨,此时才可以称为修道。若把三贤,比诸学校中普通科,那么,十圣或十地,就是菩萨的专科了。

  第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祗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名欢喜地。第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名离垢地。第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而得三明 (9) 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名发光地。第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品道 (10),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 (11),不共佛法 (12),远离懈怠,成就波罗蜜,使慧焰炽盛,名焰彗地。第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名极难胜地。第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名现前地。第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行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名远行地。第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于涅盘心,湛然不动,名不动地。第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大神通,善护诸佛法藏,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名善慧地。第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DA法雨,名法云地。

 



--------------------------------------------------------------------------------

  【注释】

  (1)行人既得十信后,进而修十住,即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生,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2) 菩萨修行,虽于十信十住,满足自利,然而利他之行未满,故复须修十行之益之。即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疑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3)  菩萨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谓之回向。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物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尽回向。

  (4)十住十行十回向向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尘沙无明惑在,未入十地圣位,但称三贤,或地前菩萨。

  (5) 十住十行十回向向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尘沙无明惑在,未入十地圣位,但称三贤,或地前菩萨。

  (6)大乘菩萨,于初僧祗之终,终四善根之加行,顿断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谓之见道。

  (7) 十地位上的菩萨,称为十圣,或地上菩萨。

  (8) 十地位上的菩萨,称为十圣,或地上菩萨。

  (9) 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称为三明。

  (10) 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

  (11) 如来的十力为:一、知觉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又如来的四无所畏为: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12)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七、欲无灭,八、精进无灭,九、念无灭,十、慧无灭,十一、解脱无灭,十二、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习题】

  (一) 何谓三贤?
  (二) 何谓地前菩萨?地上菩萨?
  (三) 何谓见道?菩萨要修到甚么地位,才可以称为修道?
  (四) 初地何以名欢喜地?
  (五)十地何以名法云地?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十五课 四摄法  四无量心  四弘誓愿

  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四摄法,使其对我发生情感,倾向于我,然后乃能顺从吾言,修行佛道。所谓四摄法者,一者布施摄,谓以财施或法施,摄引众生也。二者爱语摄,谓以善言慰喻,摄引众生也。三者利行摄,谓作利他之行为,摄引众生也。四者同事摄,谓随其所乐,与之同事,摄引众生也。菩萨既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受我薰陶 (1)。

  菩萨外行四摄法,内必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利乐有情。所谓四无量心者:与一切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苦,名悲无量心。见行善或得乐者,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怨亲平等,不起爱僧,名舍无量心。又舍者,既行布施后,并不著布施相,持戒、忍辱、精进等法,亦复如是,内舍种种心,外舍种种境,名之为舍。菩萨具此四无量心,方能作利他事业。

  又菩萨初发心时,必缘四真谛 (2),发四弘誓愿,以广心量,以明趣向。一者,缘苦谛, 对于六道 (3) 有情 (4),受苦量苦,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二者,缘集谛,对于无始以来,所积集的烦恼,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三者,缘道谛,对于修道途程中的种种法门,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四者,缘灭谛,对于清净寂灭的涅盘极果,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之愿。凡是修菩萨道者,皆依此四弘誓愿,为其启道马。

  仁王护国般若经说:「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修四无量心:慈无量心,非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具四弘愿,断诸缠盖 (5),常化众生,修佛知见 (6),成无上觉。」可知以上种种行为,皆为菩萨成佛的要务。





--------------------------------------------------------------------------------

  【注释】

  (1)言养成人材,有如香之薰物,陶之造器也。

  (2) 亦名四谛,四圣谛,见第十一课注一。

  (3)  此六者,是众生轮回的首途,故名六道。又一切众生,悉皆按照生前善恶业报而趣之,故亦名六趣。自上而下为: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4)梵语萨,旧译曰众生,新译曰有情,即一切动物的总名,言其有情识情爱也。

  (5) 缠为烦恼的异名,以烦恼能缠缚人,使其心身不自在故也。盖亦为烦恼的异名,谓烦恼能覆盖行者清净信心,使不得开发也。十缠与五盖,皆烦恼之数,故曰缠盖。

  (6)在意识为知,在眼识为见。又觉了名知,推求名见。又三智曰知,五眼曰见,皆为慧的作用。




  【习题】

  (一) 菩萨济度众生,何以必须先行四摄法?
  (二) 四摄是甚么?
  (三) 何谓四无量心?并试言其作用。
  (四) 何谓四弘誓愿?
  (五)在四弘誓愿,与四圣谛的关系中,何愿缘何谛而来?试举出之。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 综合指要


  1.
  维摩诘是金粟如来化居士身,在释尊DA法中,弹呵小乘渐教勉其进趣大乘,所以对于小乘法,每有讥评。此种作风,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与出家声闻,站在对立的地位,其实若统全局来观察他实在是释尊重要的配角。他的手法、眼光,在小乘的立场说是「诤」,在大乘的立场说是「导」。像这种似白衣教训缁衣的事实,是只许后人知照,不许后人仿效。假如居士若欲效法维摩诘的举动,是要具备:超过十地菩萨的智慧,和阿罗汉的神通,然后才可以,否则就没有资格。因为惟有这样,才能维持佛门乘机秩序,和三宝的尊严。不然的话,张三李四,都可以援引维摩诘的先例,训斥出家人,这样只有掀起内哄,使法运缩短,作外道的功臣,所有在家居士,都应该体会斯旨,共维大局。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云:「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效维摩诘,岂但如此,故知其决不可也。

  2.
  得不思议解脱法门者,能纳须弥山于芥子之中,四王及忉利天,依然如故。能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中,鱼鳖虾蟹,皆无所觉。能把大千世界,置手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毫不之知。可知以三万二千个,高八万四千由旬的师子座,排在丈室里,还觉得宽绰,是不足为奇了。这就是华严一多相入,广狭自在的学理,我辇凡夫,未到境界,除深信外,是不能以言语或事实,来作证门也。试思:电影幕上,方仅盈丈,而能容许多山河、房屋、人马、不见其挤,世人观之,不以为怪,何况不思议佛法了。



  3.
  吾人虽未至佛菩萨位,然而佛的涅盘、寂光、三身、十力、十八不共法等;菩萨的四摄、六度、十波罗蜜、十地等,则不妨加以研究。乃至尚未证声闻四果,然而四谛、十二因缘、见思惑、六神通等,亦不妨加以研究,如此虽一时不能即至,亦生响往心,歆羡心,此响往歆羡心,能为修道的前导故也。



  4.
  科学的力量,不宜忽视,精神的力量,业的力量, 更不宜忽视,世人只知有科学界,而不知尚有精神业力界,此大不可也。楚熊渠子夜行,见草间石,以为伏虎,弯弓射之,矢没入其中,视之石也,心大惊奇,再射之,不能入矣。夫心以为虎,射之而矢贯其中,心以为石,则不能入,这岂不是万法唯心之证吗?今人对于经中所说:一切神通境界,一定要用现代科学为证明,然后才肯相信,殊不知:所谓现代者,二十世纪的现代也,若到三十四十世纪,乃至千年万年以后,又与此时大异矣。佛法是不变的真理,不能随时代科学标准而转移;例如奈端的万有引力说,三百年来,为科学界权威,然最近乃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推FAN,再过若干年后,相对论亦难保不又被他人推FAN。前时的天文家,皆说别的星球,无人无世界,今仪器进步,又发现别的星球,亦有人有世界矣,科学又何足为标准呢!又如菩萨处胎经说:「我以右肋生,汝弥勒从顶生,我寿百岁,弥勒寿八万四千岁,我国土土,汝国土金,我国土苦,汝国土乐。」同是此世界,至弥勒下生时,人寿会超过八万岁,土地变成黄金,弥勒竟从顶上生出,此时科学自身,早已破产,又那有资格,作标准作证明呢?



  5.
  地上菩萨,不一定都生在佛国,就是在我们这世界中活着的,从前和现在都有,只是我们凡夫,无神通力,看不出来。例如维摩诘、文殊、弥勒、他们都是等觉菩萨,马鸣是八地菩萨,龙树是初地菩萨。行者由凡夫,修经三贤至登地,已历一阿僧祗劫,由初地至七地,再历一阿僧祗劫,由八地至十地,又历一阿僧祗劫,至十地之终,已过三大阿僧祗劫,等觉更不必说了。一大劫是十三万万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若以万万为亿,万亿为一兆计之,一阿僧祗劫,等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大劫。这当然连他们在以前亿万生中,在其他世界所修者,都计算在内,时至今日,积起来,才有这么长的时间。不然的话,我们这世界的寿命,不过一大劫,其中有人的时间,只有四分之一大劫,安能培育出一个三大阿僧祗劫学历的菩萨来。



  6.
  自无始至于今日,一切世界上,所有灭度的佛、菩萨、二乘、高僧、可以说:今俱在。所有死亡的六道众生,乃至一蚊一虫之微,也可以说:今俱在。他们灭于此,必生于彼,不在此处,必在他处,所以生时一个也没有多,死时一个也没有少。行人在此世界所学的佛法,今后虽历他生他世界,还是有效。否则,未断见思,未离轮回之前,不知历若干生死,即如凡夫修十信成就,亦须经一万大劫,若今生修,来生便亡,何能积累至千劫万劫。为学亦如铁匠打铁,锤锤皆不落空,所以学人尽管放心修行,每念心句,或拜一拜,或动一念,或作一事,或施一钱一物,你们自身的第八识识田中,都会替你记得清清楚楚,留为来世多生的资粮。若起一恶念,作一恶事,它也会纤毫不漏的记起来,留为来世多生的苦报,一切众生的根器和业力,就是由这样产生出来的。



  7.
  今人学佛法,往往都说名相难懂,因之望而生畏,其实名相并不难,难处是在条理,学佛法,看经论,目的也都在解决条理。看教要到洞明心性,大开圆解,才算是豁然贯通,这非埋头经卷一二十年,恐不易办。中间若不经善知识护持,仅凭自己扪索之功,想证实相,解第一义,这样非有宿根,就决不可能。至于普通名词,只要买一部佛学辞典,肯用心,一面看经一面翻看注释,只要二三年功夫,必有相当成就,并不比研读科学为难。可惜世人不肯发心探讨,以致希世奇珍的佛法,如空山埋宝,无人能知,岂不可叹。学佛类倒啖甘蔗,渐入佳境,又如嚼橄榄,先觉微苦,后成甜汁,今人见难见苦,即便退缩,如何会尝出佳境甜汁来。



  8.
  教本中,第一课是说佛,把佛说个轮廓,二、三两课,自当说释尊略历,以表追思崇敬,示不忘本。第四课是举一尊他方佛,表佛有两种方式,药师如开医院,利有病众生,来院住医;释迦如背药箱,亲到病家诊疗。第五课直接是介绍如来十号,间接是介绍佛德佛行。由第一至第五课,都是说佛,第六课是介绍佛法,第七课以下,是介绍僧了,第七泛说菩萨,第八是举例,选弥勒者,因他是肉身,与释尊同时,生于印度,有家世可考,不涉渺茫,又是当来下生佛,要多认识些,与他结结缘。九、十两课,举出菩萨道场,俾明白他们度生方式,好见贤思齐。第十一、十二课,说六度,明菩萨必修之法。第十三课,说维摩诘,表在家菩萨,亦与弥勒相对,备缁素两种格式。第十四课,明菩萨位阶,第十五课,说菩萨行愿,由第七至十五课,都是说菩萨僧,十六课以下,是说声闻僧了,二十一课结束三宝,普劝皈依,这是行文的脉络。见也。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十六 僧与六和敬

  僧即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然则僧乃团体之号,非指某一人也。后世一人亦称僧,意谓此人乃僧伽中的一分子,如古代虽万二千五百人为军,然而一人亦得称军,于理略同。不过,若照定义言之,称一人为比丘,称多人为僧,乃为合理。

  又僧的另一义为和合,所谓和合者,复有二义:一者理和义,即「证择灭」,谓同证此共同选择的:达于灭度的法则。二者事和义,此有六项:一者,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者,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者,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者,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者,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者,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由此可知:比丘人数在三人以上,又复具足六和敬,方能圆满僧的意义。兹将和合僧所必具的条件,列表于下:

 

  和合僧  
  理和  ─证择灭  
  事和  ─身和同住   
  ─口和无诤  
   ─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  


  大智度论 (1) 卷三十四,分僧为声闻与菩萨二种。事实上,佛门行者,已成正觉者,皆名为佛,未成正觉者,皆名为僧,所以一切菩萨声闻,皆在僧伽之数,而菩萨有出家与在家之分,故菩萨僧亦有出家与在家二类也。但是在家僧因混迹尘俗,界限模糊,故是是皈依处。




--------------------------------------------------------------------------------

  【注释】

  (1)大智度论凡百卷,龙树菩萨造,所以释大般若经者。




  【习题】

  (一) 举出僧的二义。
  (二) 和合的二义是甚么?
  (三) 何谓六和?
  (四) 把和合僧所必具的条件,列成一表。
  (五)为甚么在家僧不是皈依处?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十七 四圣谛

  诸佛说,总不离四圣谛的范围。谛是真理义,四圣谛亦称四真谛,或四谛法,释尊成道后,首先在鹿野苑 (1),为五比丘 (2) 说此法,嗣后对于当机者 (3),又复重说三次,称为三转fa lun (4)。

  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法。苦谛是指一切众生,轮回六道时,心身上所受的诸苦,这些苦,都是属于逼迫性。集谛是指一切众生,在身口意上,所集起的一切思想和行为,这些惑业,无量无数,都是属于招感性。灭谛是指一切圣者,经修道后,所证得的涅盘 (5),其境界永恒净乐,无论小乘或大乘的涅盘,都是属于可证性。道谛是指一切圣者,趣向涅盘时,所修的正法,无论声闻道,缘觉道,抑或菩萨道,都是属于可修性。

  若照因果说: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由有过去的集因,乃有现在的苦果,这是世间迷界的因果。行人觉悟诸行无常,思欲出世,由是乃修道入灭,永证真常悟界的因果。这流转和还灭的两重因果,包括出世一切诸法,罄无不尽。

  若顺入世和出世的因果次序言之,应该是集、苦、道、灭。佛所以先说苦谛,后说集谛者,乃欲行者:先厌于创深痛钜的苦,然后再告以苦的由来,乃出于集,使其不敢再作,这是儆惕过去的方便教法。所以先说灭谛,后说道谛者,乃欲行者:先欣于清净安乐的灭,然后再告以灭的由来,乃出于道,使其勇于向前,这是策励将来的方便教法。




--------------------------------------------------------------------------------

  【注释】

  (1)鹿野苑,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为佛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之处。

  (2) 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一、陈如,二、额,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

  (3)  佛的说法,契当众生的根机,使之获益,谓之当机。

  (4)佛成道后,首在鹿野苑,说四谛法,度五比丘,是为初转fa lun。嗣又重说三次,故亦称三转fa lun。一、示转:佛对利根者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闻即悟。二、劝转:佛对中根者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使其信受奉行。三、证转:佛恐钝根人,仍不能信解,于是便引已为证,以明非虚。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使其破除疑虑。

  (5) 又译作泥洹、或灭、灭度、解脱等,为圣者所证的究竟境界。





  【习题】

  (一) 释尊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是甚么地方?
  (二) 佛转四谛fa lun,有示转、劝转、证转之别,试述这三转的不同处。
  (三) 四圣谛的内容,是那四法?
  (四) 四圣谛中,何谛为何谛的因?何谛为何谛的果?
  (五)佛于四圣谛的两重因果中,皆先说果,后说因,此是何意?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十八课 声闻四果

  佛弟子,闻佛小乘声教,悟四谛之理,断三界见思惑,入于涅盘者,皆属声闻僧。声闻僧,自凡夫位,修到阿罗汉位,乃出三界,这中间,须历四向,证四果,然后成办,并非一蹴可几。

  三界内的见惑 (1) 和思惑 (2),能使一切有情,迷乱颠倒,不能出轮回,了生死。所以小乘圣者,必须断见思惑,此断见思惑的次第,也即是历四向,证四果的次第。

  第一是须陀洹向,及须陀洹果。译为入流,谓初入圣流也;又译逆流,谓逆生死之暴流也;又译预流,谓得预圣人之流也。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证得之,当未断尽时皆为向,已断尽为果。第二斯陀含向,及斯陀含果。译为一来。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来受生一度也。此位除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证得之,当断一至五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六品为果。第三是阿那含向,及阿那含果。译为不来或不还,谓不再来或不再还于欲界也。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当断第七八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九品为果。第四是阿罗汉向,及阿罗汉果。此含三义:一为杀贼,谓杀尽烦恼贼也。二为应供,谓道高德重,为世福田,堪受人天供养也。三为不生,谓永入涅盘,不再受分段生死也。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 (3),方证得之,未断尽上二界七十二品时皆为向,已断尽则为果。

  小乘行人,修至阿罗汉,即是已断尽三界见思惑,历四向,证四果,具六神通 (4),入无学位 (5),所事已办 (6),不受后有 (7),为声闻乘中,最崇高的圣者矣。

--------------------------------------------------------------------------------

  【注释】

  (1)见惑是迷理之惑,属于各种妄见,由邪分别而起之我见边见等妄惑也。见惑品数,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一百十二。

  (2) 思惑是迷事之惑,由贪嗔疑等迷情,染著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也。思惑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为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八十一品。

  (3)  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共八地,合七十二品思惑。

  (4)不测曰神,无碍通,六神通者: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六、漏尽通。

  (5) 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谓尚须进趣修学也。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谓学道圆满,不更修学也。

  (6)已断尽三界见思惑二惑,故称所事已办,或所作已办,其他位即三乘共通之十地中的第七已办地。

  (7) 未来的果报。或后世的心身,曰后有。阿罗汉及辟支佛,已断尽烦恼,则不受后有。





  【习题】

  (一) 何谓声闻僧?
  (二) 何谓见惑?思惑?
  (三) 何谓四向四果?  
  (四) 分别说出: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等所断的惑。
  (五)「后有」「无学」作何解释?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