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别序
别序者,别于一切经,这一段经文是单叙阿弥陀经的意义。莲池大师的疏钞里只有通序,没有别序。这是蕅益大师特殊手眼把此段经文列为别序,具有深益。别序亦名发起序,有此一段经文以发起正宗分。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在没有讲解经文之前,首先要知道,这部阿弥陀经在‘十二部经’中,属于‘无问自说部’,十二部经亦名十二分教。孤山大师颂曰:
‘长行(非偈颂之经文皆名长行)、重颂(重颂长行经文之义者)、并授记(佛为诸大弟子授成佛之记者)。
孤起(孤起之偈颂,非颂长行文者)、无问而自说(无人请问,佛自说者)。
因缘(经中所说见佛闻法之因缘者)、譬喻(经中所说种种譬喻者)、及本事(佛说诸弟子过去世之因缘者)。
本生(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者)、方广(说方正广大之真理者)、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之事者)。
论议(以法理论议问答之经文者)、共成十二名。
广如大论三十三(详见大智度论第三十三卷)。’
现在讲解经文:‘尔时’,就是佛要开始讲阿弥陀经的这个时候。‘佛告长老舍利弗’,佛告诉长老舍利弗,以他作为当机者。我们要注意,就是本经不是舍利弗出来请问的,而是释迦世尊称其名,然后对他说的。全部阿弥陀经里的‘舍利弗...’,都是释迦佛叫的,凡讲一段,就叫一声舍利弗,佛怎么说,舍利弗就怎么听;自始至终舍利弗没有请问过一句。这是跟其他经不同的地方,其他经皆由当机者出来请问的,而这部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的。为什么不叫其他的声闻众,只叫舍利弗呢?因为舍利弗在声闻众中智慧第一,若智慧不够,听净土法门是不容易相信的,所以凡不相信净土法门的人,都是智慧不够者。菩萨众中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和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他们都相信净土法门,我们又怎么不相信呢?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注意这个‘是’字。‘是’指著娑婆世界。从娑婆世界往西方走,一直经过十万亿个佛土而后到达的地方就是极乐世界。一个佛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做单位。‘过’就是超过,要超过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个地方‘有世界名曰极乐’。十万亿个佛土以外,就是十万亿零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了,那个世界的名字就叫做‘极乐世界’。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极乐国土里有尊佛,号为‘阿弥陀’。阿弥陀佛的翻译在下面的经文里,释迦世尊自己会解释,现在暂且不讲。‘今现在说法’,佛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阿弥陀佛是现在佛,现今还在极乐世界里讲经说法。讲到这里,把别序讲完了。
蕅益大师对阿弥陀经研究得最透彻,阿弥陀经有三个要点,就是信、愿、行。此三要点为阿弥陀经的三大纲要,信、愿、行三法亦称为‘净土三资粮’。正宗分所分的三大科,就是依著信、愿、行而分的。前面所讲的别序,也是叙述信、愿、行的。本经后面的流通分,还是讲信、愿、行的。在这一段别序里,蕅益大师是怎么解释的呢?要注意此段经文中的‘二有’、‘现在’皆是劝信序。‘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第一个‘有’,‘其土有佛’,这是第二个‘有’,极乐世界是依报,‘有’一个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正报,‘有’一个阿弥陀佛。释迦佛说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不出两种,一是‘有’门,一是‘空’门。佛是应机说法的,众生根机应该从有门入手,佛就跟他说有门的经;应该从空门入手,佛就跟他说空门的经。比方般若经等是属于‘空’门的经,如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都是要我们把相空掉的。心经也是属于空门的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都是从空门入手,可以得到利益的。
阿弥陀经是‘有’门的经,绝不讲空。般若经讲三空,即我空、法空、空亦空。阿弥陀经一开始就讲两个有,依报有,正报也有。‘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在我们娑婆世界里,释迦佛已经过去了,弥勒佛尚未来!要怎么样才能亲近到佛呢?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还没有过去,我们为什么不发信心呢?所以这一段序文是劝信的意思。‘有世界名曰极乐’,是劝愿的序文,我们为什么要生到那个世界去呢?因为那是个极乐世界。‘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你为什么要在娑婆世界受苦,而不生到极乐世界去呢?这是劝我们发愿的。‘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是劝我们要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是个不可思议的行门,所以也叫‘持名妙行’。你应如何修行净土法门呢?就是持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所以信、愿、行三资粮在别序里都有了,这是蕅益大师以他的大智慧所发现的。
(释疑)第一、有的学华严经的人,但求生华藏世界,而不求生极乐世界,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他们只看过六十华严、八十华严,而未看过四十华严之故。四十华严最后一卷普贤行愿品,是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的。再者,他们亦未认清华藏世界的形状方位。华藏世界在虚空中形状像一个倒竖的宝塔,上面大,底下小,一共有二十层。每一层里面都有无量数的三千大千世界,我们的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同在华藏世界的第十三层。有少数不善学华严的人求生华藏世界,而不生极乐世界,这是他根本不知道华藏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也根本不知道极乐世界是在什么地方之缘故。其实极乐世界就在华藏世界以内,唐朝一行国师,他依著华严经编了一部‘华严忏’,里面有四句回向偈,就是:
十方尽皈命 灭罪生净信
愿生华藏海 极乐净土中
学华严经的人,当然愿生华藏世界。可是,华藏世界有二十层,你要生到什么地方去呢?‘极乐净土中’,当然是生到华藏世界的极乐净土中了。娑婆世界也是在华藏世界内,可是娑婆世界是华藏世界的苦世界,极乐世界却是华藏世界的乐世界。虽然佛菩萨看苦乐是平等的,但是我们薄地凡夫受苦受乐就有很大的分别。因为生在苦世界是受苦的,生到乐世界则是受乐的。所以一行国师的回向偈,是愿生到华藏世界的极乐净土中。所以学华严经的人,千万别学偏差了。
第二、就是现在对科学常识懂得一点皮毛的人,自作聪明。说我们的地球一天一夜自转二十四小时,根本没有个东方,也没有个西方,我们天天愿生西方净土,都是迷信。他认为我们住的这个地球会自转,一转动,东方转到西方,那里有个西方呢?好像自高聪明。其实他不晓得‘从是西方’的‘是’,是指整个娑婆世界而言,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里的其中一颗行星。地球会自转,它是绕著太阳转的。但太阳却是不动的,整个太阳系在虚空中是为一个单位,而且它有一定的东、西方位。佛经上所讲的单位不是太阳系,讲的是以三千大千世界来做单位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具有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也就是说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里有一百亿个太阳。这一百亿个太阳在虚空中都有个固定的位子,不会转动变移的,有一定的东方,一定的西方,那怎么会没有西方呢?所以阿弥陀经上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说明娑婆世界,一定有西方,西方一定有个极乐世界。
到此别序讲演已竟,亦就是将序分讲完。今天就讲到这里,话说多了打闲岔,大众好好念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