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修好自己的心,才能救度更多的有缘众生

修好自己的心,才能救度更多的有缘众生


问:皈依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老师:我们知道皈依是皈依内在的觉正净,因为内在的三宝无法觉察和时刻观照,于是佛陀慈悲为我们树立外在三宝的形象:佛陀、经书和僧人,分别领代觉、正、净三项。

  外在的皈依我们叫形式上的皈依,内在的皈依是本质性的皈依。当然内在的皈依自然不需要皈依证去做证明,真正的皈依应该是内外皈依的集合,外在的皈依三宝是以佛为师,以法为师,以僧为师;而内在的皈依三宝却没有这种非常刚性和直观的表象可被观察。

  内在的皈依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皈依什么?皈依于本性的三种性德,分别是本性中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其实代表了本性的基本状态。我们知道本性外一点点的地方就是无明,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迷惑颠倒,就是认假为真,就是染污。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无为法就是至高心法。你以什么样的心在驱驰行走?以什么样的状态出现并面对大众?这里就分出对内在自己的真实和对外在大众的方便两个方向。

  一,对内在的真实。比如我们说“心里有佛”,是否真的时时刻刻都有佛,都在想着佛,都在以佛的教诲在用心?这个事情外人不能评判,所以你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答案是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真诚面对自己。如果你能真诚,不去矫揉造作,这是内在的性德。所以当佛问弥勒菩萨是否除去了对世间享乐的贪爱,弥勒菩萨说:很抱歉,佛陀,我还没有做好。这个时候的弥勒就是真诚的,是真正的皈依自性的。如果这样的对话是和阿难说,答案肯定是另外的样子,因为在《楞严经》中我们看到阿难的习气,说话就算自己没道理也会把一大堆人拉来当垫背,越这样越说明内在的皈依没有做好。

  所以问“真正的皈依应该是什么状态?”这确实是非常非常严肃的话题,如果内在的皈依做得到了,此人虽然行于恶世,却心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处污秽却不损其香;此人虽行于邪见稠林,却能清晰了然,不被假象迷惑,能行于百花片叶不沾;此人虽然有不净肉身,以不净食疗养色身躯命,却能心志高远,不为世间染污蒙蔽,不恋世事,一切世间缠缚无法羁绊,成就洒脱自在。这种内在的皈依是我们学佛人当追求的,是我们学佛当思维的。作为佛弟子应该是真正的心的皈依,而非是形式上去拿一个证明。

  二,对外在大众的方便。若人行持戒律越高,他人越无法看到他戒行的痕迹,这就是一种隐忍了。为什么要这样?古语云“物以群分,人以类聚”,佛教中说共业招感,若人能持心戒,确实在世间可获大自在,于生死大自在。但是一切圣贤,皆以救度众生为本怀,若要救度众生,就要和众生有一个交集圈子,不能曲高和寡,所以行持越高,境界越高,也就越要放下身段,与众生的接触是以方便为根本指导,以救度为根本目标。如果阻碍救度,保持行持的高,保持境界的高,这都是和大乘精神背离的。所以戒行走到高处后,经过严格的持守后,为了方便救度,就要涉及到开和遮。

  所以皈依的方便性,也是为救度大众,为和大众结缘而做的。当面对一些众生了,他们很苦,或者我们没有办法救度他们,为他们做一个形式上的皈依,这个行为,虽严格说不妥,可却是在和众生接一个法缘,乃至很可能凭借看上去不起眼的皈依,在某个时间,就能促成他缘分成熟。

  就算你知道他可能对皈依是什么都不理解,但是只要他能获得皈依的点滴利益,也可以做。如佛陀在临涅槃前,接受了一个人的不净食供养,为什么佛陀欣然接受?虽然那食物里有肉,可佛陀还是慈悲他,受用了。这是以慈悲为根基的方便,佛陀知道能至心供养三宝是有巨大的福德利益的,而能供养佛陀的机会随涅槃就消失了,这种世间大福田的事情,佛陀就算忍着临终的4大败坏,也要欣然接受,为的就是给他人种福田的利益。

  所以这种方便性,若脱离了慈悲的大框,丢失了智慧的约束,方便会行成很混乱的局面。皈依这种形式也如此,所以我们当以内在的皈依为主要,当行持够好了,才能探讨开遮;若行持不够好,就做开遮,这无异于给自己找放纵的理由和借口。一如很多人说我心有佛,是不修行借口的成分更多。

一日听同修唠叨家里的琐碎:夫妻间不能包容,一个眼神乃至一句言语,都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索。夫妻间的事情,我不乐意去说,人家打架逗个闷子,很正常的,老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姑且听着这些唠叨。随后他来问我,怎么办啊?我说:“如果你不能容人,是因为你没有惭愧心。”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不圆满,所以我必须允许别人也不圆满,因为我还有毛病习气,所以我也必须忍受他人有毛病习气。虽然我不圆满,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但是我不放弃向光明努力;正是因为不圆满的人出现在我的视线,这是在提醒我自己,我还有很多的问题。

  而如果自满了,认为自己什么都对,自然不会容纳他人的错误,于是眼里都是芝麻绿豆大的是非对错,他人有一点点的问题,都要揪着不放,这个心量就太狭小了,这样的生活也必然是痛苦和烦恼纵横的。

  过去说过,不要拿学佛的量天尺去衡量别人,不要像阎王爷一样看到别人的毛病,就马上给他定下一个铁定的罪过。我们学来那么多的行事标准,是用来约束自己,用来提醒自己,用来反省自己的,而不是用来鞭挞和嘲讽他人。

  当我们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大乘佛法的佛教徒的时候,这个心量是否能扩开?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关口。心量打不开,慈悲就不能冠以大慈大悲,不是大慈悲,最多就是小慈悲,和大乘也是不契合的。

  佛陀说无惭无愧的人,是没有善根的人。那个时候不理解,后来细细品着,嚼出一丝味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那个善根深厚、宿福而生的,但是行做表现却是小肚鸡肠、眼如电光,这眼睛一点点的沙子都容不下,这嘴什么都能吃下,就不能吃亏。

  因为不懂惭愧,所以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因为不会惭愧,所以不会认为自己有错;因为不肯惭愧,于是刚强难化;因为不愿惭愧,就没有反省的余地了。我承认自己有不足,这样才会有空间去成长,若我已经满满的了,那么是否已经代表我的成长告罄了呢?

  我们都说学佛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修的目标不是他人的善恶是非,而是自己;能回心向内,能把目光投到对自己的审视和批判上来,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去弥补修正,这才是真的在学佛啊。

  古人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反求诸己就是惭愧自己,就是反省自己,就是面对自己的不圆满、杂草丛生的心、混乱颠倒的行、无遮无拦的嘴。发现了,就找到修正的目标,没有发现的话,要修什么呢?所以无惭愧的人,真的是没有善根的人。在以前我也如此,常常因为有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诚然有成绩高兴点没有错,但是一不注意我慢就冒出来了,发现我慢了,就及时的低头收摄这个心念,放下它不再去想。

  再回到开篇的那个问题,我惭愧自己的习气坚固,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肯容受他人的不足和刚强;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心量会慢慢的放大,心态会慢慢的平衡,心情也会慢慢的开朗。很多人陷自己于烦恼中,为什么不试试打开心量呢?我们学佛人常常说提升心量,但是手段在哪里呢?这个惭愧自己,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能长久地保持这样的习惯,会对自己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自然会折服心中不屈的傲慢。

  但是不要过分,让自己失去了前进的勇气,佛法是中道法,不可偏左,自然也不能太右,修正回归中道就是最恰好的。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那么精致,所以才会在事物中摇摆这个左右,在摇摆中去摸索如何回归中道,不令过激,也不要匮乏。

 有一个年轻人,他去买碗,来到店里,他自己顺手拿了一只碗,其实这只碗的质量很不好。他听别人说,买碗有个窍门,要拿一个碗去碰撞另外的碗,碗与碗轻轻地碰,如果发出一种清脆的声音,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碗。但是他碰了所有的碗,都是失望,因为声音都是非常的沉闷、浑浊。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他店里最好的碗,一碰还是那种浑浊的声音,最后都被他摇摇头放回去了。老板很是纳闷,就问他:“你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的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他得意地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当一个碗和另一个碗相碰,一定要有悦耳的声音。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笑嘻嘻地递给他说:“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看,保管你能挑中自己满意的碗。”这个小伙子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非常奇怪,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会碰出清脆的响声。老板笑着说:“小伙子,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这只碗本来就是一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一定是浑浊的。你想得到一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到的那只也是好碗。”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学佛人要去帮助别人,我们在家里要想和睦共处,不要去说别人的不好,看看你自己这个碗是不是次品,你再去讲别人身上的毛病。我们的生活与佛法一样, 人的心跟心的碰撞也要付出真诚,你才能碰撞出清脆悦耳的心声。自己带着猜疑、嫉妒和戒备之心和别人相处,你难免就会得到别人的嫉妒、猜疑和戒备,这就叫报应。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前提条件就是你应该与人为善、慈悲交友。学佛人付出真诚会得到相应的信任,你献出爱心,你就会得到尊重。相反,你对别人虚情假意、猜测甚至忌恨,别人给你的只能是一堵厚厚的墙和一颗冷漠的心。

  我们每个人生命当中都有一只碗,碗里装着善良、信任、宽容、慈悲,也装着虚伪、狭隘、嫉妒和自私。要清除内心的杂质,去和另一只碗碰撞,你的心灵就会碰撞出佛的光芒。做慈悲的自己,才能碰撞出善良的别人;修好自己的心,你才能救度更多的有缘众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