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法语:完全没有私心,这叫真实智慧

净空法师法语:完全没有私心,这叫真实智慧


(一)

1 释迦牟尼佛,我们知道他的历史,他是王子出身,十九岁舍弃家庭、舍弃王位出去参学,去亲近这些有德行、有学问的大德们。他是广学多闻,当时印度这些宗教学派里面的高人都亲近过。

2 学了十二年,十二年所学习的他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什么根本问题?生老病死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

3 第二个大问题,这宇宙是从哪来的?印度人那个时候对六道的状况非常清楚,六道从哪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没有人知道。

4 第三个问题,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更没有人知道了。所以他十二年学到之后,他认为不究竟,就到恒河边上,找棵大树底下,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这一放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放下什么?一切妄想分别执着。


(二)

1 佛在《华严》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个如来是自性,“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他那个放下,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放下。

2 这一放下,就证得了!这给我们做示现,让我们在这个地方明白,什么叫世间法,什么叫出世间法。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所有一切学术都叫世间法;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所有一切皆是出世间法。

3 所以学佛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放下。布施就是教我们放下,放下才是最完美的。人与人之间往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把自己的利益能够真正放下,那你跟人相处最完美;如果不肯放下,就会跟别人发生冲突,利益冲突!

4 释迦牟尼佛真做得彻底,他生活所需就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跟任何人没有利益冲突,跟任何人没有对立。你看,这多自在!佛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利他,不是自利,所以没有一个人不尊重他,没有一个人不敬爱他。


(三)

1 凡夫最大的过失、错误,就是处处为自己想。或者是也能为别人想,但是为自己想的多,为别人想的少。纵然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里头还是有自己。

2 佛菩萨没有自己,真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是没有空间,无寿者相是没有时间,佛菩萨彻底放下,心里头不执着这些相,所以他见性。

3 佛菩萨全是为众生,没有一点私心,所以他对于一切人事物看得清楚。你有私心,智慧就没有了。为什么智慧没有了?因为私心里面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些东西障碍你明心见性,障碍你开悟。

4 完全没有私心,完全为众生,这叫真实智慧,这是释迦牟尼佛一生示现表演给我们看的。你要想成就真实智慧,你要想跟一切众生圆融自在地相处,你向他学习,你就得到了。

1 西方极乐世界的光明,遍照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心清净的人见到,我们没有感受到,什么原因?我们自己的业障太重,把佛光障碍住了。

2 佛是以香、光普遍接引一切众生,弥陀光明遍照十方恒沙刹土,我们当然都在佛光之中。

3 现在的问题,我们既然在佛光注照之中,为什么没有感触?为什么没有见到?这个问题不在佛那一边,在我们自己这一边。

4 譬如,我们走到室外,阳光普照,我们偏偏盖个房子住在里面不让它照到,这个不是太阳的过失,是我们自己障碍了自己。

5 阳光遍照,我们身上照不到;佛光常照,我们没能感受到,我们的障碍是什么?对佛菩萨所说的怀疑。经论上讲的见思烦恼,贪嗔痴慢疑,这是疑在那个地方作祟。

6 我们对佛菩萨所说的怀疑,对于事实真相完全迷惑而不认识,大圣大贤给我们介绍的,我们不能接受,又不能相信,障碍发生在这个地方。

7 如果我们深信不疑,能够老实念佛,这个障碍就没有了。注意“老实”这两个字,老实是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如果你心里还有一丝毫牵挂,这就不老实。

8 能老实念佛,与佛的本愿就相应了,与西方净土就完全相应了。相应是佛光遍照、佛力加持。佛力加持,你就感受到佛光,得到佛的气分,得到佛的受用。

9 阿弥陀佛的心清净,我们的心现在一天比一天清净,就得到阿弥陀佛清净的气分;阿弥陀佛慈悲,我们现在也慢慢学着慈悲,跟阿弥陀佛慈悲的气分就渐渐相应。

10 我再告诉诸位,佛的教法就是光明,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佛光注照的地方。《阿弥陀经》你每念一遍,佛光在你身心就照一次,你念两遍就照两次。

11 照一次两次,你还感觉不出来,为什么?你业障太重。如果照个一千次、二千次、三千次,给诸位说,你就感受到了,为什么?你的业障消除了。

12 藉佛这个光明,把你自性的光明引发出来,那个时候你自性之光与诸佛的光明,光光相照,光光互入互融,你自己的心光跟佛光就结合成一体。

13 佛光注照,你那个智慧怎么会不开?业障怎么会不消除?为什么要劝诸位同修读经,道理就在此地。

14 业障消除了,真心就显。真心是清净心,佛法修学就是修清净心而已。你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心虽然不到真正的清净,有个一、二分相似的清净,你就能往生。

15 修其他的法门,一定要得到真正清净心,你才能成就;修净土法门,这个法门带业往生——阿弥陀佛帮助你。

16 没有清净还能往生?行!长期清净不容易,一、二分钟清净可以,一、二分钟没有贪嗔痴慢可以,长久不行,烦恼会发作,把它短时间压住,这是可以做得到的。

17 如果临命终时,二、三分钟当中你压住了烦恼,那不就往生了吗?这个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首先佛光注照,得到加持的力量,使你的清净心得到真正的清净。

18 佛来接引你的时候,你本来是一心系念,佛光一照,就变成一心不乱,把你的功夫加一倍提升,这样往生的。


1 佛法是真的,世间法是假的。真的是什么?真的不变,假的会变。

2 真的里面,众生对我有小小的好处,关怀我、照顾我,感恩报恩的心永远不变。即使这个人对我有一点好处,但是对我有很多不利,很多的坏处,我只记他一点好处,永远感恩他。

3 他对我不好的地方,我忘得干干净净,心里头连印象都没有,这是真的。

4 这个世间人善变,喜怒无常,人家跟我们很好很好,你要知道,那是假的——人家对你怎么好,最后对你不好了,把前面好处都一笔抹杀了。这就是什么?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无不是业,无不是罪,那就大错特错了!

1 忏悔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一个科目。修学的总纲领,无非是忏悔而已。无量无边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归结到最后是忏悔法门。

2 念佛是最好的忏悔法门!你念阿弥陀佛,你这一句佛号念到底,你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3 什么叫忏悔?不隐瞒自己的罪过这叫忏,悔是后不再造!忏悔不是追悔,追悔是罪上加罪,为什么?你每想一次宿恶,就又造一次罪业,这怎么得了,这不是忏悔。

4 “忏悔”是把业障消除掉,“追悔”是把那个业障再增加,这个要觉悟,要真正觉悟!

5 所以千万不要在佛像面前诉苦,“我造了什么什么罪业,佛菩萨你原谅我”,你这么做,是在佛菩萨面前又造一次业。你每念一遍,就又造一次业,这是罪上加罪,你的罪业永远消不了。

6 罪业要怎么消?佛教给我们,不要去怀念过去那些罪业,要常常想佛菩萨,使这个罪业的印象慢慢淡掉,慢慢没有,这就消掉了。

7 有同修说,我们自己的罪业深重,可不可能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佛给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再重的罪业都不怕,只要能够觉悟、能够忏悔,都能成就,所谓回头是岸。

8 佛门常讲回头是岸,从哪里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从一切罪业里面回头,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9 佛教给我们,要常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你念阿弥陀佛,你的心纯善无恶、纯净不染,这是真正的回头,真正的忏悔!

10 诸佛菩萨、大圣大贤,赞叹勇于忏悔改过的人。能真心回头,真心忏悔的人,是非常稀有难得,这是诸佛如来都赞叹的。

11 天天忏悔、天天改过、天天向上提升,才有法喜。假如念佛的功夫伏不住烦恼,贪嗔痴慢这个念头还会常常起来,我们要生大惭愧心,要真正痛切忏悔!

12 佛告诉我们“罪从心起将心忏”,罪业是从心里生的;把心里面生罪业的念头洗掉,就是真忏悔。

13 一个恶念起来,马上阿弥陀佛,这个业就忏掉了,所以念佛是真正的忏悔!

14 往生西方世界实在讲是两个方式:第一种是平时依照经论方法修行,积功累德、念佛往生,另外一种是临终忏悔,悔过往生。

15 忏悔往生,品位高下也不一定,主要是看他忏悔的心。如果他忏悔的心是纯真,改过彻底,那个品位也非常之高。

16 我们在《观无量寿经》看到阿闍世王,这个人在生的时候造五逆罪,杀父亲、害母亲、破坏佛法,这个罪非常非常之重,那是决定堕阿鼻地狱。

17 阿闍世王也算是过去世有深厚的善根福德,他临命终时忏悔,一心念佛求愿往生,他也往生了。释迦牟尼佛给弟子们讲,阿闍世王往生,他的品位是上品中生,可见得那个品位非常非常之高。

18 阿闍世王所造的罪业是五逆之罪,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这时候他恐怖了,生大忏悔之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居然是上品中生,这个不可思议!

1 我们世间人最贪爱的就是身体,为这个身体不知道造多少罪业,不值得!

2 身体是什么?身体是一种工具而已。身是不是自己?不是的。

3 诸位要是细读《楞严经》,就明白这个道理。《楞严经》一开端“七处征心”,那还不是问身体,问的是心。

4 佛问阿难:“心在那里?”佛并没有问是真心、妄心?“你说有心,心在哪里?在什么地方,你说给我听。”

5 阿难本事不少,说了七个地方。我们能不能说七个地方?他能说七个地方,释迦牟尼佛都把它反驳掉,心尚且如此,何况这个身?

6 身是物质,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是我的衣服。

7 身是我的身体,身体不是我,我跟身体要把它画一个界线。对这个身体,你去照顾它就很正常。不要太爱惜它,不要被它迷了。

8 衣服脏了,就脱下来洗一洗,你也不会去挂念它;破了就丢掉,再换一件新的。一定要把这事实真相搞清楚。

9 我们不要太爱惜自己的身体,当然也不能故意糟蹋身体,佛常叫我们惜福。

10 惜福是对于一切物质要爱惜,身体是我们一切所有物里头的一种,也要加以爱惜。

11 佛不主张修无益的苦行,就是这个道理。一切都要为道业去着想,我们修学哪种法门,生活方式往往因法门而不一样。

12 譬如学戒律的,修学这个法门,戒律很严。他日中一食,这是中国人讲的持午,日中一食叫斋,过中就破斋。

13 日中,每天时间都不一样。每天日中的时间相差四分钟的样子,每天不相同,所以真正持午的人应当用天文日历。

14 像台湾的天文台他们发行的日历,每天日中的时间都记载得很清楚,几点、几分、几秒。每年日中的时间差距,差不多是半个多小时。

15 真正持午,如果他不用天文日历,最好在十一点半以前吃饭,大概不会过中。

16 如果你要学禅宗,禅宗一天三餐还不够,恐怕还有四、五道点心,这就完全不相同。

17 禅宗是禅堂里面打坐跑香,他用功夫的原则是少吃多餐。

18 他不能吃饱,吃饱了会昏沉,也不能空肚子,空肚子他提不起精神。他为了修行方便起见,少吃多餐,他这样吃法。

19 我们要了解自己修学是哪个法门,我所求的目标是什么?绝对不要去充面子,要好看。以为别人持午的道行很高,那就错了!

20 过去我二十六岁学佛,学佛半年我就学持午,晚上那顿就不吃,持续十多年。我是不是修苦行?不是,我是没有钱。

21 你如果钱给我,我一天吃七顿,我很自在!真的,那时候非常之苦,我把晚上那一餐的钱节省下来干什么?请《大藏经》。

22 台湾第一部《大藏经》是东初法师印的,民国四十四、五年。一部《大藏经》要三千六百块。

23 我的薪水一个月只有五十五块,连加班费统统算起来,一个月可以拿到一百七十块钱,你们想想看怎么办?只好晚上这一餐不吃。绝对不是好看、要面子,“我有修行”,不是的。

24 我以后出家受戒,受戒这个月我晚上一定吃东西。人家说:你平常不是不吃?我说:“受戒需要体力,生活紧张,就像新兵训练一样,我要吃饱才有办法来应付。”平常我生活没有那么紧张。

25 有很多人平常不持午,到了受戒的时候,“我要持午,我要像个老修行。”我看他第三天实在忍不住,晚上偷偷地吃东西,这又何苦?

26 一定要知道我们学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不在乎这些形式,这些形式有助于道业的,我们要做。持戒的时候,我晚上一定要吃饱,夜晚拜佛才有力气,这个我们应当要做,绝不充面子,所以要晓得如何调适身体。

27 吃东西,绝对不要吃饱,吃得太饱的确使人昏沉。通常一般人讲求卫生,吃八分饱。实在讲八分饱已经过分,六、七分是最好。

28 保持着不饱不饥最好,不但修道有帮助,你平常工作的时候,精神能提得起来,所以要知道调节身体。

29 还有饮食要简单,愈简单愈好。一般讲,外国人吃东西没有中国人考究。中国人讲色香味,外国人只讲营养,色香味都不懂,他的东西真的是难吃。

30 他们吃东西非常单调,几乎每天都吃一样的;中国人就不习惯,天天要换口味。不换口味,这个东西就吃不下去,这是习气。

31 我看外国人一年到头都不换口味,他就那个样子。他的身体比中国人好,这是我们真正体会到饮食简单对身体好,可以减少许多的疾病。

32 中国俗话说,“病从口入”。中国人的体质比不上外国人,为什么?饮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中国人吃得太复杂,所以体格不如外国人。

33 我学佛从这个教理上而体会到:心清净,心健康;身清净,身就健康。

34 身要清净,你吃东西最好是单纯,愈简单愈好,对你生理的健康愈有帮助。外国人他是不是懂得这个道理?不知道。但是他吃得简单,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35 外国人的身体比中国人好,但是他这个心不健康,当然这跟他整个社会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36 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好处有,毛病还是很深。这个毛病就是叫每人生活紧张,没有法子得到安宁。

37 你看外国人容易衰老,为什么衰老?忧虑的事情太多。

38 资本主义社会的好处,就是实际上的生活水准差距不大。譬如每个家庭里面,家家有汽车,家家电器化的设备,家家居住环境都非常宁静,生活水平的差距很小。

39 外国人生活水平的差距小,但是心里上负担太重,生活压力很重,他所有一切的受用全是赊帐来的,这就是资本社会的一大缺陷。

40 他们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很不习惯。那个日子我没法子过,欠人一身债,不行!那个日子过不下去。

41 中国人常讲“无债一身轻”,我们常看到外国人,二、三十岁他这个眉头皱纹很深,从这里看出他们比中国人容易衰老,比我们忧虑要多。所以我见、身见要把它认清楚,要把它看淡一点,不要过分地去执着。

42 经论里常讲“观身不净”,身是很污秽的一个物体,不清净,我们要觉悟,觉悟得这个不清净的身。

43 你想想看,你有没有智慧、福德?如果有智慧福德,你怎么会得这个不清净之身?所以佛叫这个世界为“娑婆世界”,有道理。

44 “娑婆”是极苦的世界,一般人不能忍受的世界。我们在这个地方能忍受,不觉悟,为什么?从来没有觉察到,也没有一个东西供给我们来做比较观察。

45 现在看看诸佛菩萨,看看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这个身是父母生的,身就不清净。西方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而且莲花还是七宝莲花,不是我们这个世间草本的莲花。

46 草本的莲花还是不清净,极乐世界是七宝,是宝本莲花,那怎么能相比!出生的处所都不一样,那个身的清净可想而知!

47 我们修净土的人,要常常这样去观察。这样观察,我们对于自己现前这个身就不会爱惜了,不会留恋了。

48 我们要求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身,换句话说,我们现前这个身能舍得掉,能放得下,一心一意求西方极乐世界清净身!

TOP

1 学佛,最重要的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有进无退,不退转;不休息、不退转,精纯不杂,你的道业决定成就。

2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的意义,是要我们精进念佛,将苦多乐少的人生,转变为究竟圆满的人生。

3 佛号念念相续,决定没有一个妄念,没有一丝毫牵挂,这就是精进念佛。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蜜。

4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性劣,要想在佛法上精进成就,必须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可遇不可求,遇到了善知识,就一定要勇猛精进、努力不懈。

5 遇到善知识,在仁义道德上精进,重新做人,就得诸佛菩萨加持、龙天善神护念。善知识为你定下修学宗旨,只要你精进不懈,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6 精进是度懈怠的,放下懈怠就是精进。能够精进不懈,不需要依众,在家里修行也是一样。

7 “精进”,一定要专精,菩萨善根就是“精进”。如果有进,不知道专精,就免不了要修一些无益的苦行——很精进,但是收不到效果。

8 求世间学术,天天要增长,这是进步。如果是求道,道是清净心,应该怎么样?应该一天一天地放下。放下什么?放下贪嗔痴慢,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

9 佛门里面,无论是出家在家的大德,真正是一个精进修行人,他决定不贪恋五欲六尘,他把生活降到最低的水准。贪图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是向三恶道的路上精进。

10 佛法里面讲精进,精进是什么?精进是放下,不但把世间五欲六尘要放下,就是佛法也得要放下。

11 世间五欲六尘是病,佛法是药,药拿来治病的,病好了,药也不要了,正是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2 真正觉悟的人,他明白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里面,第一殊胜的佛法就是念佛求生净土。

13 念佛人信愿行三资粮具足,是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路上精进。祖师大德们一天十万声佛号,绵绵密密不间断,这就是“精进”。

14 所谓一念不生,是真精进。古人有一句偈子说:“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这是对的。

15 你起一个精进心,那精进心是个妄想,你清净心里有个妄想存在,怎么能叫精进?不能叫精进。

16 一句佛号二六时中不间断,这是真正的精进;二六时中,念念只想阿弥陀佛,念念只想西方极乐世界,不间断、不夹杂,这就是精进!

17 我们希望生西方极乐世界,希望见阿弥陀佛,我们就要努力去追求;忆佛念佛,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就是精进。

18 我们选择净土法门,这个选择是智慧的选择,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

1 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活活泼泼。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现实的生活,就是在现实生活里面处事待人接物觉而不迷,这就叫佛法。

2 修行总得要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活活泼泼,你才能得到法喜。功夫与生活不能相应就得不到法喜,会觉得修行很苦;能跟生活打成一片,你就觉得修行很快乐。

3 学佛的人在这个世间跟大众接触,内心清净平等,这叫功夫。学佛人成就自己的清净平等,这是自受用;无条件地帮助众生,和光同尘,那是他受用。

4 学佛人活活泼泼、快快乐乐,没有学佛的人一看,“学佛的原来这么好,这么快乐、这么幸福,我也得来学佛”,他就来了,这就是代佛接引众生。


1 我们口口声声说自己信佛,自己是不是佛弟子?如果说对于佛教给我们的理论、方法、境界都一塌糊涂,告诉诸位,这是冒充佛弟子,有名无实。

2 你皈依了,或者受了几条戒,你不能依教修行,还搞贪嗔痴慢,你天天诵经拜佛,佛也不会承认你这个学生。佛不承认,你的罪过就重,为什么?冒充佛弟子。

3 冒充佛弟子,你修的是三恶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你将来一定证三恶道,你干的是这个事情。

4 佛弟子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你要是不能做出个好样子给社会大众看,问题就严重了。严重在哪里?你破坏佛教的形象,让社会大众对佛法产生错误的观念,断绝多少众生学佛的机缘,因果你跑不掉!

可是这个地方诸位要知道,往生的这个人,他必须要具足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不具足,他临终的时候他不会念佛,他往生不了。第一个头脑清楚,所以临终最怕老人痴呆症。有人曾经问过我,老人痴呆症怎么帮助他?没法子,只能够念佛让他听进去,「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在阿赖耶里面给他种阿弥陀佛的种子,对这种人。所以往生头一个要清楚,凡是临命终的时候头脑清楚的人,给诸位说,他决定不会堕三恶道。为什么?他不会选择那个地方去,肯定是人天。所以中国人讲五福,最后一条就是好死,死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会堕恶道。这是五福里的一条,所以这个是临终头脑清楚。第二个,遇到善友提醒他,有人教他,像美国华盛顿DC周广大居士。周广大先生一生没有接触过宗教,临走的前三天家人才找到我们净宗学会,我们的同学去帮助他,跟他讲极乐世界的好处,劝他念佛,要有这个机会。第三个,你听了之后要相信、要发愿,那就行了。这三个条件缺一条都不行,周广大就具足这三条,所以他不是十念,他念了三天。三天三夜,他的家人跟我们学会的同参道友一起帮他助念,三天真成功了,一家人都相信了,都是自行化他。他这一表演,你看全家原来都不相信的,统统相信了。我们这些净宗同学听到这个信息,对于念佛的信心就加强了,知道这个事情不是假的是真的。

TOP

1 释迦牟尼佛三十岁成道,就开始教学,一生义务教学,他老人家七十九岁圆寂。他的生活很简单,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生都是这个样子,给我们后世的佛弟子做出最好的榜样,与人无争,于世无求。

2 与人无争,于世无求,释迦牟尼佛是百分之百的做到了。他示现的这个生活是大自在的生活,这叫清福。

3 世间人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佛法里叫红福——红尘里面的福报。享红福,多半都是搞六道轮回,堕三恶道。

4 佛门享的清福,是清净的福报。享清福的人,最低限度都生天,大多数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去作佛、作菩萨去了。清福这个福报叫圆满的福报,我们哪个人知道?

5 真正学佛的人,无论在家出家,是享清福。清福是清净自在,真的是一生生活在定慧之中,这是真正的幸福美满,几个人明白?几个人懂得这是真正的福报?

6 我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了佛陀教育,我在台湾就一个人,没有家,一个人的生活很简单,我二十六岁出家,我选择这个行业,以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与人无争,于世无求。

7 我相信因果,我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没有的不要强求。

8 你命里没有,你用什么手段都得不到,如果得到,大概灾祸就跟着来了。如果你命里没有这么高的官位,你用不正常的手段、贿赂的行为,地位提升,做了高官。官位得到之后,恐怕没有几天,你就死在这个位置上。

9 命里该饿死的,你纵然有个金山,你也会饿死;命里不该饿死的,一无所有,到时候会有人送饭来,我相信这个,深信不疑,所以没有一丝毫忧虑,身心清净。

10 如果你懂得因果,相信因果,就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为什么?知道自己有命运,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没有的不强求。你竞争的念头会断掉,与人无争,于世无求。

11 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九十多岁,生活能够自理,不需要人帮助,这是学佛人的威仪,学佛的殊胜利益从这里就看出来,这叫真正的福报。

12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的时候,我看到人家供养他的钱,他都拿出来做慈善事业,拿出来弘法利生。

13 他自己待遇也不薄,他是奉祀官府的秘书长,简任官的待遇,在学校里面他是教授的身分,也兼了不少课。我那个时候跟他在一块的时候,他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六十块,过最清苦的生活。

14 他自己生活很简单,日中一食,吃得也很少,身体非常健康,九十五岁不需要人照顾,他自己生活可以打理,九十七岁才接受两个同学照顾他。

15 他告诉我,生活愈简单愈快乐、愈自在,为什么?一生不求人。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个生活多快乐!

16 所以要晓得,福报不是地位、不是财富、不是权力,这些东西都是假的。福报是智慧,福报是头脑清楚,不迷惑、不糊涂,身体健康长寿。

17 李老师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当要学习,我们一定要把贪嗔痴慢、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除掉,要真正去做到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为什么?身心世界俱不可得,你争什么?你求什么?

18 真正做到无争、无求,我们心定了,心清净了,这才能得佛法真实殊胜的利益。我们什么都不求,我们只求一样,只求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佛果。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学释迦牟尼佛——与人无争,于世无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