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如何去除学佛的障碍

如何去除学佛的障碍

如何去除学佛的障碍
   
自从我学佛以来,四周的人不断障碍我,我该如何是好?
  学佛者,菩提道心要坚固,稳如泰山,锻炼八风吹不动的意念,外面一切风吹草动在所难免,一心向佛道,向佛道是根本,其它都是枝末。无始劫来的生死洪流在今生一齐了办,不要对自己的生死客气,更应鼓起勇气,为解脱生死而努力。会障碍你的人,乃过去生中你与他彼此互为恩怨,今生相遇,你要出离生死(梵语生死samsara),当然他不肯放你罢休!软硬兼施的对付你,使你重重障碍,这时候,你应该更理智的感激他给你的逆增上缘,使你更能觉悟人生的无常,生死轮回的痛苦,发起坚固道心,对四周障碍你的人,心怀感恩之心,度化之心,他们将是我成就佛道之后,我必度的对象,兴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怀,明白吗?(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问:“我读诵《无量寿经》时,只读经文而不思其义,专注于中。但念一段时间后,经文快结束,好像大梦初醒,对于刚才所念之经文印象全无。明明是很专注,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形?”
  答:这个没有关系。不要受这个障碍,你还是一直念下去。凡是在读经、念佛遇到这些障碍,都是属于业障,业障现前。业障现前不怕,修行人业障现前的人很多,机率很频繁,不要去理它,不要放在心上,求佛菩萨加持,诚心诚意、认真的去学习,这个事情自自然然就会消失了。读经专注是正确的。因为这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21-90-30)
  问:“所有的外伤都是业因感召的吗?每当拟定假日发心念佛,或念佛摄心时,障碍就特别明显得多,同修教我应先回向将功德和他们分享,我恐怕有时会发出空头支票,往后麻烦更大,该怎样让他们能够成就?”
  答:不可以说所有外伤都是业因感召,不见得!外伤有时候是我们不小心,没有留意。譬如到野外去旅行,你被小虫咬,或被带刺的树刺伤,这是你走路不小心,未必是因果报应。由此可知,中国古人讲孝道,孝亲不能让父母担忧。自己的生活习惯、一切行动,要小心谨慎,不要让自己身体受到伤害,引起父母的忧心,这是正确的。至于业障,我们说得很多,冤亲债主每个人都有,而且都很多很多,因为不是这一生结的,过去生结的都忘掉了;我们虽然忘掉,他没有忘掉,所以这个事情很麻烦。冤亲债主非常非常多,佛教给我们的方法非常好。我们修行为谁修的?不是为自己。为自己修,冤亲债主还是会来找麻烦,为什么?你这个人自私自利。我不是为自己修,我为一切众生修的,包括冤亲债主在内,冤业马上就解开了。决定不是为自己,我断恶不是为自己断恶,修善不是为自己修善,破迷不是为自己破迷,开悟也不是为自己开悟,成佛也不是为自己成佛,为度一切众生;只要有这个心,这个心就是回向,这个回向的效果就非常显著。乃至于我们生活,我今天吃一餐饭、喝一杯水不是为自己,是为一切众生。为什么说喝一杯水为一切众生?喝一杯水是我身体需要,我身体为一切众生工作,不为我,我不需要,众生需要这个身体为他们服务。我吃饭是为这个身体,喝水为这个身体;换句话说,统统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这是回向心,这是解冤释结,这就不会开空头支票了。空头支票还是自私自利,兑不了现。所以心量要大,量大福大,心量小福报就小,要明白道理。我们要拓开心量,像诸佛菩萨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出处同上 21-90-37)

TOP

布施者,存何等心才能达到布施解脱?
  布施者内心应该存著六种心,若能受持六种心,则能达到布施解脱的境界。1.欢喜心。2.平等心。3.庆幸心。4.广结善缘之心。5.度悭贪之心。6.三轮体空之心。(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布施者不三轮体空,将会与受施者结善恶缘吗?
  是的,布施(梵语dana)者不能将能施、所施之物、受施者三轮体空,必然心里有念、有住、有相故;心地有所求,起善念得善报;布施后心地后悔,必将与受施者易结恶缘,是故,每当行布施之际,应该心存布施者乃空性(梵语sunyata),所施之物亦空性,受施者亦空性,见空性即解脱,如是而布施,即与道相应矣!(出处同上)
  三轮体空释义
  ﹝出能断金刚经论﹞
  谓布施时,体达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悉本空,则能摧碾执着之相,是名三轮体空。
  [一、施空],谓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岂有我为能施。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是名施空。
  [二、受空],谓既体达本无我为能施之人,亦无他人为受施之者,是名受空。
  [三、施物空],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谓能体达一切皆空,岂有此物,而为所施,是名施物空。

  (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