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研究《大乘百法明门论》的目的

不研究《百法明门论》,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净界法师

    我们会来到三宝,就是仰赖念信心,相信三宝能够使令我们离苦得乐,三宝有离苦得乐的功能,而且在三宝当中,能够赚很多功德法财,这时候有些朋友会带我们去赚更多的钱,有些朋友是把我们的钱全给花光、偷光,由于两个朋友对我们都很好,所以分辨不出,到底谁是好朋友、谁是坏朋友?怎么办呢?就要找一个善知识来引导。善知识告诉你说:我现在把好朋友画给你看,所谓好朋友是长得怎么样,你看到这个就是好朋友,坏朋友长得怎么样,他也画给你看。我们学习过了,以后就可以判断什么是好朋友、什么是坏朋友,下次好朋友来,啊呀,你下次要继续来!看到坏朋友,我不再跟你来往了!这样我们所赚的法财就不会失掉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我们内心活动有善心所,也有恶心所,善心所会增长我们的功德,使令我们今生、来生成就可乐果报,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增上,投生到更尊贵的法界去,而恶心所会使令我们今生、来生堕落到卑贱、不可乐的果报去。如果我们不研究《百法明门论》,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完全不知道!

  佛陀有大智慧,把我们心中每个心念活动的相貌,都安立一个名称,好比我们对于五欲境界的染着,这种体性安立做贪,对于不如意的境界生起瞋恚,安立做瞋,对于别人种种荣耀的事情,不耐他荣,安立做嫉妒,这样对内心的相貌,就很清楚了。也可以当作一面镜子,反照内心──喔,这是不好的心所,要断除,这是好的心所,要让它增长。所以这些善、恶心所,我们都应该把它背起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所有法——不定有四之睡眠

净界法师

    再看第六、不定,这是心所法的最后一部分。

  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不定是善,不定是烦恼,不定遍一切心,不定遍一切地,故名不定。

  看蕅益大师的批注,先解释什么叫不定:

  第一、不定是善性,不定是烦恼:是说以下这四个心所,它的体性,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比方我们以睡眠来说,假设你睡眠的目的,是为了修行,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那你睡觉的动机是为了修行,就安立做善,如果你休息的目的,是为了放逸,那就是恶。看你用在什么情况,它的体性可善可恶,所以叫做不定─善、恶体性不决定。

  第二、不定遍一切心:是说它不一定跟哪一个心相应,不决定。比如说睡眠,当然第七、第八识没有所谓睡眠,第八识、第七识永远在活动,从无始劫到现在、从现在到无始劫,没有成佛之前,第七、第八都不休息,只有前六识才会休息,所以它不决定遍一切心。

  第三、不定遍一切地:是说它的范围也不决定。比如说睡眠在三界九地中,只有欲界的众生─五趣杂居地需要睡眠,色界以上的众生,色界的四禅、无色界的四空,这些众生都不睡觉的。初禅以上的众生它不用睡觉,所以是不决定遍一切地。

  故名不定,因为它有这三种不决定:体性不决定、所相应的心王不决定、活动范围也不决定,所以叫做不定。

  一、睡眠者、令身不自在,心极暗昧,略缘境界为性,障观为业。

  睡眠对色身来说,让我们不得自在。当我们清醒的时候,身体要活动很自在,手要往左边、往右边很自在,但是睡觉的时候,身体就不自在。而且心极暗昧,这时候内心的明了性就失掉了,对于所缘境不能说完全不能了解,略缘─就是若有若无,不能清楚分明。在睡眠的时候,做梦也会有所缘境,但是这个梦境,好像有、又好像无,叫做略缘,不是很清楚分明。这是讲到内心的状态─心极暗昧,略缘境界为性,安立做睡眠。障观为业,其实睡眠对我们的观慧,也会有障碍,睡太多,打坐的时候,明了性会很粗重,整个脑筋昏昏盹盹的,因为长时间缺氧,第六意识就会昏盹─能障观。

  《瑜伽师地论》上说,引起睡眠有三种因缘:

  第一是因为饮食引起的:人要吃饭、也一定要睡觉,你不睡觉,不可能,除非你不吃饭,你要吃饭、要消化东西,为了消化食物就一定要睡觉,这是生理上的需要。而饮食所引生的睡眠,差不多是四到六个小时。

  第二是因为习惯引生的:好比你习惯饭后一定要睡半小时,你已经一次又一次串习,下次不睡觉,就会觉得全身不舒服,因为生活习惯引生的。

  第三是因为放逸:你对修行没有目标,悠悠泛泛,逮到时间就想去睡觉,因为放逸而随时都想睡觉,这是放逸引生的。如果睡眠调得适当,它是属于善心所,调得不适当,就是恶心所,所以不决定。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所有法——不定有四之恶作

净界法师

    下一个恶作。恶就是羞耻的意思,对所作的事情感到羞耻。

  二、恶作者。追悔为性,障止为业。

  恶作这是对已经做过的事情,产生追忆、后悔──啊,这件事情不应该去做!一方面回忆已经做过的事,一方面后悔、追忆往事。这样对修禅定就有碍障了─障止为业,心静不下来,不能寂静。

  关于追悔有二种情况:

  一、假设是对过去所作的恶法追悔,好比过去做了杀盗淫妄的恶法,现在皈依三宝、受了戒以后,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内心至诚向佛菩萨发露忏悔、至诚呵责自己,这是属于善业,对你的恶业有折损的力量,这时候恶作─追悔的角色就是善。

  二、假设你对过去所作的善法追悔,好比曾经布施,但是现在后悔了,也会对布施的善业有所折损,这时候对善法的追悔,就安立做恶。

  有时候我们对善法生起悔心,是跟愚痴有关。上次九二一大地震,有一位居士告诉我说:他曾经布施很多钱给埔里某一个道场,但这个道场全毁了,他说他实在很后悔。我说:你不要这样想!其实你布施波罗蜜,在你布施的当下──所观境是清净的道场,能布施的心也是清净的,心境和合,布施波罗蜜种子早已成就了,地震不能破坏你的功德,是你后面的悔心,在破坏你的功德!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一切功德是从哪里生起的?如果功德是从外面生起的,那当然地震会破坏它。但是从《唯识》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功德、罪业,没有任何东西是从外境生起的,没有。就是说:真正的布施,是你当时所缘的,是三宝的境界,而能布施的是一种清净心,清净的布施心跟清净的所缘境和合,这个功德就成就了。假设地震真的能够破坏我们的功德,那佛菩萨的功德早就被破坏掉了!佛菩萨行菩萨道时,也盖了很多寺庙,结果寺庙也都被破坏了,那佛菩萨的功德不就都失掉了?

  其实,我们是假借这样的因缘,来成就内心的功德。所以布施之后,不要后悔。你看有些人出生时很有钱、长大之后很有钱、年老了还是很有钱、死后还是很有钱,他的钱财在一生当中,水不能淹、火不能烧、败家子也不能损、贼也不能骗,特别坚固,就是在行布施的时候──方便时、根本时、成已时都很坚固,没有一点后悔之心,所以得果报也特别坚固。有些人布施之后舍不得──当初不应该布施二十万,应该留十万起来才对。好了,以后得果报,出生时很有钱、长大后很有钱,到了中年破产,得果报就有问题了,就是追悔的缘故。假设我们对善法产生追悔了,要赶快把心态调整一下。

  今天先讲到这里,这五十一个心所,大家可以把它背下来,多去体会,就能判断:什么是心中的贼?什么是心中的朋友?什么对临命终有很大的帮助,能带你到可乐的境界去,什么会害你,你要赶快对治。这五十一个心所,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清楚地让你看到自己的内心状态。佛法讲万法唯识,生命是由我们内心状态来决定的,想要改造生命,一定要先认识自己的心,最好把这五十一个心所背起来,这样才知道如何去修正、提升自己!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所有法——不定有四之寻、伺(一)

净界法师

    第十七卷

  请大家继续看三、寻;四、伺。

  这是讲到不定心所,它的体性是不决定的,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所以叫做不定。前面睡眠跟恶作,已经解释过了,再看第三跟第四。

  三、寻求者,令心匆务急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

  四、伺察者,令心匆务急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

  这两个心所的性质一样,只是就着粗转和细转来作分别。寻求,罗什大师旧翻译为觉,伺察旧的翻译为观,所以寻伺又名为觉观。

  令心匆务急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事实上寻求是两个心所和合产生的,我们分成二段来说明:

  第一段令心匆务急遽,这是思心所的状态。思心所是令心造作,可能是善心造作、也可能是恶心造作。前面讲到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作意令心王最初生起跟境界接触、之后领纳境界、然后去分别境界,最后在境界造业,思是造业的最主要因素,会带动善、恶的心所生起,所谓匆务急遽,就是忙碌的样子,不是寂静的状态,开始造业了,这是思心所的状态。其次于意言境,粗转为性,这是慧。这个心所是在什么境界活动呢?不是在外境。我们一般的境界,多数都是从前五识所领纳的境界,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乃至于身体所接触的种种感觉,落到第六意识,由第六意识来分别。但这地方是指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第六意识它不假借前五识,而是单独在内心当中,依止名言,所取之境─称为意言境。

  所谓意言境我们再解释一下。意是指心识─意者,心也,言是名言,内心活动就要有名言,就像我们走路要有道路一样。古德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是我们内心的道路,如果言语停止了,内心就不能活动,我们从内心去思惟佛法的名言、或是世间杂染的名言,从这当中就会出现很多的境界。譬如我们思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在这十个字里头思惟,这时候心中就会出现空性的境界、真理。当我们在这意言境里面粗转──很粗浅不是很深入,就是大略地把它观察一次,这叫做寻求,也就是一种观察思惟。不过这种观察思惟,不像平常在尘劳的境界,用眼睛观察、用耳朵来听……不是,而是前五识都停下来,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在心中名言里,分别观察,这样叫做寻求,假设是属于微细的思惟观察,那就安立做伺察。

  其实,这两个有前后生起的次第,对于心中的名言境界,不论是打妄想,或是修止观,总之刚开始先是寻求,慢慢观察久了之后,越看越微细,就进入了伺察,所缘境都是同一个。在《唯识》的经论里面,举一个譬喻说:鸟儿在虚空中飞来飞去,虚空是鸟所飞行的境界,而虚空就是意言境,刚开始起飞要振动翅膀,等到在空中飞行,就不用这么辛苦了,翅膀的振动就比较微细了,就像滑翔一样,翅膀只要微微振动就可以。那么刚开始起飞、振动翅膀的相貌,安立做寻求,是粗的,等到飞上天空,一切运转正常了,这时候翅膀的振动比较微细,安立做伺察。总说:就是依粗、细之分别,而安立寻求跟伺察。这是讲到它们的体性。

  再看作用:

    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

  这两个心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作用,是以身心安住与不安住来作区别。

  其实寻求和伺察,这二个跟思心所有关,思心所是跑到善的境界造作、还是跑到恶的境界造作,思心所不能决定,由谁来决定呢?是作意决定的。假设寻伺是跟不如理作意相应,然后不如理的触、受、想、思,这时候你的身心表现出来的相貌,就是不安住。假设寻伺是跟如理作意相应,在佛法僧三宝的境界中寻求跟伺察,表现出来就是一种安住、寂静的相貌。

  《瑜伽师地论》上说,不安住的寻伺有五种情况:

  一、欲的寻伺:好比打坐时,有时会起欲的寻伺,本来念佛念得好好的,突然间念头跑掉了,跑到五欲的境界思惟观察,这时候身心就不安住了。贪烦恼一生起来,内心就燥动了。

  二、恚的寻伺:本来打坐得好好的,身心安住,但是想到不如意的人事,瞋心发动出来,这就是恚寻伺,在瞋恚的境界里思惟观察。

  三、亲属寻伺:本来发了菩提心、忏除罪障、积聚资粮,不管出家或是在家,都愿意好好修学圣道,但是想到上有高堂、兄弟姊妹都还在,应该跟他们一起团聚啊,不应该来这地方修学。这亲属寻伺,也是不如理作意。

  四、国土寻伺:好比分别道场的好坏──唉呀!我不该来这个道场,这里伙食办得不好、也没有佛法可以学习、环境又不好等等,分别国土的差别。本来你应该修四念处的,现在却分别国土的好坏,不如理作意。

  五、不死寻伺:心想:我还年轻、能力也具足,现在不应该修学圣道,应该去世间好好发展一番,等年纪大了再来修学圣道。认为死亡离他还很久,称之不死寻伺。

  以上五种寻伺,是一般初学者容易发生,与不如理作意相应的寻伺,能使令身心不安住。

  《瑜伽师地论》非常重视寻、伺这两个心所,特地安立了一大科来解释寻跟伺。本地分共有十七地,其中有三地用来解释寻、伺。有寻有伺地、有寻无伺地、无寻无伺地。因为无明的生起,或是智慧的生起,都是依寻、伺而起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所有法——不定有四之寻、伺(二)

净界法师

    以上说明不如理作意的寻伺,下面解释如理作意的寻伺:

  一、思惟业果寻伺:这是思惟观察业果的法则。

  二、思惟空性寻伺:这是思惟空性的寻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业果的寻伺是以我来发动的,空性的思惟是把那个我给消灭了──无我、无我所,内心跟平等法性相应。

  我们看神秀偈云: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这二首偈,就可以感受到两个人的寻伺活动范围,浅深不同。

  神秀师是说:有一个我能够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从现在开始,我要断除恶法、修习一切善法,莫使尘埃从身口意而出,总是还有一个我存在。刚出家的人也许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出家久一点,对众生、佛法有一点使命感,需要承当一些责任、跟人群的接触也比较多,这时候就会发觉,如果单单断恶、修善是不够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接触,会有一种对立的感觉,我们很容易站在自我的角度来看事情,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障碍,如果能够进一步学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以无我、无我所的心境,来对应世间各种因缘,那这种心境是调柔的,而且是善恶、因果清楚分明,却不带上个人的色彩,心境就不一样了。

  并用思及慧之各一分为体。

  是说:寻、伺两个心所,都是由思及慧各一分作为体性。

  思正慧助,不深推度——名之为寻。

  慧正思助,能深推度——名之为伺。

  寻它的多分是思,慧是少分,因为刚与意言境接触,这时多分还是属于思。就是心中假借如理作意,在佛法的名言里面造作,一种造作的意志(心愿)。但是这时真正抉择观察的成分少,尚不深入─不深推度,所以安立为寻。慢慢的在名言里面,观察久了,此时思慢慢就淡了,代之而起,慧的成分就多了─能深推度所以安立为伺。二者差别,就是如此,但都以思和慧各一分作为体性。

  实际上,在修止的时候,是不能有寻伺的,因为修止对于根本所缘,必须是无分别住。好比一句弥陀念诵听,此时对佛号只有一种皈依的心,对佛号是不能分别的,一分别就不能达到一心不乱了。但是修观的时候,也就是寻伺。如果在佛法的名言中,老是无分别住,怎么能够生起智慧呢?如果只是让内心寂静住,无量无边的颠倒,也只能一时压住而已,虽然修观比较耗神,但是该修的还是要修,因为没有正忆念是不能对治颠倒的。

  总之,寻伺若与不如理作意相应,是一切罪业的根源,寻伺若与如理作意相应,即能成就甚深的智慧。经上说:万法唯识,生命的本质是由各人业力来决定的,而业力也是我们内心所变现的,因此可以说:生命的本质,就是你内心的念头!只要每天看自己的起心动念,就知道下一辈子会到哪里去,根本不用找人算命,以五十一个心所来对照,就清楚了。

  不过,对于调整烦恼──六根本、二十个随烦恼,加起来就有二十六个烦恼,所以要先找到根本法宝──把心带回家。佛法的意思不是要你靠自己力量去抗拒烦恼,不是,必须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先找一个法宝──佛号、或是空性的名言真理,然后在寂静处,不断的把法宝力量加强起来,靠着止就是念,观就是慧──由念住心、由慧观察,念跟慧,主要是这二个心所,把心中的法宝、这个家啊,一天一天坚固地建立起来。然后,离开佛堂跟境界接触,烦恼一活动,就把你的法宝现出来,转念念佛,刚开始难免做得很勉强──不能念要它念,不能转要它转!所以你要转它,一定要思惟烦恼的过患──这是一个贼呀,又来破坏我的功德!你对贼的过患要很清楚。依止对佛法的信心、惭愧心,强迫自己把世间的五欲烦恼,转到佛号的境界上去。

  当然,刚开始谁也不愿意回家,大家在外面跑惯了,那一个人愿意回家呢?但是你不回家,苦头吃多了,迟早还是要回家。所以说刚开始要回三宝的家,都有一点强迫性质,佛陀、三世诸佛,祂们现在很自在,在大般涅槃这个家安住了,但是刚开始也是不愿回家,也跟我们一样挣扎。你要想想看,你现在不回家,外面有老虎会咬你,狮子、毒蛇也会伤害你,下辈子来,还是一样被烦恼所攻击。生死这件事,不是拖延就能够解决问题,应该下定决心,把握现在,强迫你自己,把趋向于五欲的心,带回到三宝的家,一次一次,慢慢慢慢……它就习惯了,就会发觉你的念头,大多能与三宝相应,住在家里的时间多、往外跑的时间少,那就有进步了!

  佛法的对治方法,是要你先建一个家,否则很难跟无始烦恼抗拒。为什么我们刚开始要息诸缘务,在一个寂静处修止、修观,就是这个缘故──把内心的家盖起来,然后在家里安住,慢慢外面烦恼活动就减少了。当然除了你自己努力以外,谁也没办法,你自己不回家,临命终的时候,多可怜,没得依靠,只好随业流转。所以要及时把握生命,努力把生命的家─佛法僧三宝,在心中建立起来,这件事情太重要了!

  以上五十一个心所,我们就讲解到这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什么是色法?

净界法师

己三、色法

  前面的心王跟心所都是有了别性,能够明了、分别外在境界,有明了、分别的功能。以下这十一种色法没有明了性,即便是色界、无色界清净光明的四大,特别的精妙,没有明了性还是属于色法。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是占有空间,你要从它那边走过去,它会障碍你,有一定的质量、空间,叫做色法。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前面心所法有五十一个,色法就比较少,这十一个色法,都是会变坏、有质碍的东西,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批注,总共分成三段:

  第一段总标:心心所,所变相分,皆名为色。

  这是说明色法的由来,这世间怎么会出现色法呢?心心所,所变相分。第一个心是指八识心王,心所就是五十一个相应心所,当心王带动心所活动时,所变现之相分。

  《唯识》的思想是说:识有四个部份,其中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这三个是能变现,属于能的部份,相分是所变现的境界,这个所变现的相分就是属于色法。这里说色法是识所变现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色身以及一切山河大地─内五根、外五尘啊,它的性质不是从它自身生起的,而是由我们内心生起的。好比这朵莲华,不是从莲华生起的,是从我们的内心变现出来的。既然是内心所变现的,我的内心改变,外在的世界就改变,是讲这个道理。

  心心所,所变相分,皆名为色正说明色法的由来,是心王、心所变现出来的影相。当然,修行人的心王、心所,大都是良善的,所以所受用的色法,看到的都是庄严美妙,苦恼的心王、心所,烦恼重的人哪,看到色法大都是粗重的,就不一样了。这是说明色法的由来。再看下一段,色法的种类。

  今且约内五根,外六尘,故但略有十一种也。

  虽然色法种类很多,这地方提出了十一种,分成两部分:第一是内五根,内是指我们的色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是属于正报的色身。其次外六尘,外是指依报,外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五根和六尘这二个色法,是有点不一样。《成唯识论》上说,色法都是第八识所执持,但是第八识对外在六尘叫执持,对内在的五根叫执受,加上受字,就是领纳以为自体,有领纳的功能。譬如说,你拿一根棒子打一颗石头,你不觉得痛,因为第八识只是执持它(石头)、并没有领纳的功能,如果你用棒子打你的手啊,你会觉得痛,因为第八识对于内五根是执受,有领纳的功能,这地方不同。虽然同样是色法,但是第八识一个是执持、一个是执受,所对的一个是正报、一个是依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