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悲法师:人人都有佛性 禅心无不相通 禅悟的境界

大悲法师:人人都有佛性 禅心无不相通 禅悟的境界

师问饭头:“汝在此多少时也?”曰:“三年。”师曰:“我总不识汝。”饭头罔测,发愤而去。(《五灯会元》卷五)



译文:

惟俨问炊事僧:“你在这里多长时间了?”炊事僧回答说:“有三年了。”禅师说:“我怎么一点也不认识你。”炊事僧不明白其中深意,生气地走开了。

评析:

中国有句古语:“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意思是两个人在一块过了一辈子可能还跟新认识的—样,相互疏远而陌生;有时两个人偶然巧遇,可能会一见钟情,似曾相识,心心相印。因此,我们说“认识”的时候,不应指两人相处的时间,而应指是舌“心有灵犀”。

饭头在这里已有三年,惟俨禅师不可能不认识他,但在这里却故意说“我不认识你”,实际意思是“我不认识那个本来面目的你”,以此来检验饭头禅悟达到了怎样的境界。

人人都有佛性,禅心无不相通,悟者与天地与自然与了悟的人都浑融于那潜在的大和谐中。不被认识的陌生人便只有彼此的隔离、闭塞了。

禅1:禅,喧闹的世界;无常的变化;没有一个不变的“我”;随时转换的主观感受;离苦才能得乐的方法。只有---禅。

禅2:禅,心灵深处,心智之光。找到了它,就会发现,超越世俗,习惯概念,好坏真假,对错人我,正反纵横,分別妄想执着,有相与无相;进入清净,祛除无明。就好像是,见到太空,宇宙星河,绝对无限,无限美妙,无限寬广,无限能量,无限光明,无限智慧。

禅3:禅,对于初学,只知其因,禅是通向般若之舟的道理。禅,对于觉者,即明其因,舟航之理;更知其果,证见于万事万法,真实之理。有智慧的人,做事,明其因缘,更知,其果报应。通过现相,看其本质,去假归真,行于大道。大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而成佛。佛即大智大觉。明心见性,去妄归真,圆满福德,般若智慧。

禅4:有一种吉祥是禅,有一种如意是禅,有一种快乐是禅,,有一种幸福是禅;有一种忍让是禅,有一种自然是禅,有一种本性是禅,有一种智慧是禅。世人皆有烦恼,禅者祛之。世人皆有智慧,禅者升之。世人皆有善心,禅者升之。世人皆有佛根,禅者升之。

禅5:禅的真谛,如果认为知,是妄觉;认为不知,是无记空亡。禅是无限的,如宇宙星空,无量无边。决不能用习惯,概念,推理,联想,分别,执着,妄念等,已知的知识,认识禅,了解禅,解释禅,反而束缚了无限禅机,心智。只有在进入,真空无想,无念之后,当假我消失之后,真我才能现前,显现无限般若智慧。

参禅坐禅:人生,并非所有人,睁大眼睛,都能看到事情的真实;也不是所有人,看了就能看见。对人生所看到的万事万物,你既需要睁大眼睛观察,也需要闭上眼睛思索,只有这样你才能智慧的透过假相,看到真实。静可tong 灵,能提升美妙人生的智慧,这就是涅槃寂靜

点亮心灵之灯只需要一瞬间的灵感顿悟

我们如果要净化社会,必须要先净化自己、净化心灵。净化心灵就是点亮自己内心的明灯,要把自己的慈心点亮起来,才能净化。
我们要点亮什么灯呢?

第一,点亮家庭伦理的心灯——有时候我们只看到自己,没看到人家;有时候看到外面的人,没有看到自己身边的人。我们要注重家庭伦理,如果连自己家人都不尊重,又怎么去爱社会国家呢?家庭伦理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互敬互爱。能够把家庭伦理的心灯点亮了,才能让家庭里的所有亲人都活得非常的欢喜,过着非常快乐的日子。

第二,点亮尊敬和谐的心灯——人与人相处是彼此互动的,最要紧的是互相尊敬。你不尊敬别人,别人就不尊敬你;你对别人不和谐,别人对你也不和谐,由此引起彼此间互相欺诈、斗争。所以我们对于社会、朋友、同事,要点亮一种尊敬、和谐的灯光,你看我清清楚楚,我看你明明白白,这样互相友好、尊重,就是日日是好日了。

今天继续讲点亮心灵的灯光。仍然有四点:
第一,点亮守法服务的心灯——我们心中要有法治观念,对于社会要有服务的观念。心中有明明亮亮的灯光,才能把一切是非得失照得清清楚楚;心中有守法、服务的观念,才能福利大众。

第二,点亮勤劳节俭的心灯——心里面勤劳的灯光点亮了,告诉自己:我要工作,我要勤劳。不但对自己的事业要勤劳,对别人的事业也要勤劳,对国家社会大众的事业更要勤劳。此外,点燃节俭的心灯,不仅在金钱上要节俭,财务上要节俭,尤其要爱惜时间、珍惜感情,要有节俭时间、节俭感情的观念。能够勤劳节俭,必能有一番作为,所以要点亮勤劳节俭的心灯。

第三,点亮忍让和平的心灯——在我们的心里,要朗朗的照耀着:我要对别人忍让、和平,要给人尊重、给人和谐,如此才能与大众和合相处。

第四,点亮般若智慧的心灯——我们心里的灯,最光明的就是般若智慧。智慧由心生起,有了般若智慧,就可以把红尘世界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把人情看得清清楚楚,把事理看得清清楚楚,把宇宙人生都看得清清楚楚,对于自己何去何从,当然就有一个标准。

如果我们不从自己的心里建设,不把自己的心光点亮,任凭做什么样的好事,做什么样的功德,总有缺陷,总有遗憾。所以,怎样点亮我们的心里的灯光呢?以上四点意见贡献给大家,希望大家心中永远光明朗照:

第一,点亮守法服务的心灯。
第二,点亮勤劳节俭的心灯。
第三,点亮忍让和平的心灯。
第四,点亮般若智慧的心灯。

视角:常想人之恶则己难善;常想人之善则己不恶。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用心恶是愚者的罪恶,愚者走路不见路;用心善是智者的功德,智者走路全是路。事是非飞,功德罪恶,人生路,成功秘诀,就是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心。

佛心:宇宙无限能容无限群星;大地广大能存广大生命;众生无边能合无边友情;佛道无上能够无上包容。佛法常住世间,能觉有情众生,视万物为生命,视怨亲为平等众生,视众生为未来诸佛!视佛为不生不灭之心,视心即是佛、即是法、即是般若---永恒智慧之源泉。

快乐自主宰:聪明人,一心定在事业上,专心,用心,善用其心,做事常为成功开心。外来事非是不会接受过来的,因为他明白,快乐靠自己主宰。

一位修行人,让他的一位弟子,到一个房间去找一件东西,这个房间,东西放的不多,却很黑暗。弟子去了,回来对师父讲:“房间很黑暗,什么也看不见。”师父讲:“拿根蜡烛,不就照亮了吗?”弟子很快找到了东西。

“人们,因有无明,智慧有漏,处理事物,,常常会象,进入迷宫,很黑很暗,迷失方向,不能正知、正见、正觉、正行,很多事情,都做错了。蜡烛之光,好比佛经,只要了知,佛经真义,佛经就是送给人类,无量的般若智慧,照亮人类无明的无量光辉。”

同样故事开始:一位修行人,让他的弟子,到一个房间去找一件东西,这个房间,东西放的不多,却很黑暗。弟子去了,回来对师父讲:“房间很黑暗,什么也看不见。”师父讲:“你闭上眼晴等一会,当你重新睁开双目时,房间不就变得明亮了吗?”弟子很快找到了东西。

“每个人都有,,内在之光,内在智慧,当外在的光亮息灭之后,内在的光亮才能放射出它的光辉;当依赖的对象失去后,自己的潜能才会完全发挥。读经,好比手拿蜡烛,这是外在之光,可帮你明了,正确地修行方向。然而,真正地修行,确是每个人,通过内觉、内醒、内证、内心深处的修行。要注意:不是练口,而是明心,实定证行,真正的修行。”

1、“布施”,可度“悭贪”。

慈悲喜舍学菩萨,即大布施。 ——是修佛者,信、愿、行的开始,以行为真实修,行菩萨道,做在世菩萨的妙法。

2、“持戒”,可度“毁犯”。

贪嗔痴迷不复起,即大持戒。 ——戒、是由定力达智慧之梯凳,是修改人生之妙法,是成为在世活佛的根本基础。

3、“忍辱”,可度“嗔恨”。

看破是非无人我,即大忍辱。——破人我相,受、想、行、识都是空,多角度,多方位、多境界看问题,是忍辱智慧。

4、“精进”,可度“懈怠”。

广学多闻智慧海,即大精进。——法门无量誓愿学,谦诚苦专学般若,明白佛在心中;诸佛法应随缘普度众生。

5、“禅定”,可度“散乱”。

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大禅定。——人生坎坷,是非常围绕,应无所住,越境超凡,习惯自然,他歧他惑不动心。

6、“智慧”,可度“愚痴”。

明心见性得般若,即大智慧。——把佛陀的一切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即心做佛与佛同心;即身做佛与佛同体;即口做佛与佛同音;即意做佛与佛同悲;一念即佛无限慈悲!做在世出世活佛之法。

明心:即心做佛与佛同心;即身做佛与佛同体;即口做佛与佛同音;即意做佛与佛同悲,一念即佛无限慈悲。——大悲法师

见性: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慧能

成佛:闻思修是初缘。信愿行是起始。戒定慧是入道。慈悲喜舍是愿力。六度万行是修持。无人我相是觉悟。众生本是未来佛。佛在心中,佛法也在心中。人成是佛成,佛成在人格。——大悲法师

念佛法门,主要以净土宗为壮观。注意,是壮观。近年来也出现一些误导,只要念佛,什么佛法不用学,什么事情不用做,这叫不夹杂,可是,贪嗔痴迷不舍;慈悲喜舍难见。更有之,皈依佛法僧三宝,却去了僧字仅有佛法二宝,误认为寺外建了佛堂,修念佛法门的人在佛堂里念佛就好了,何必再到寺院里去听佛法、上早晚课呢?宣传佛教所有经典只有四个字阿弥陀佛,每日阿弥陀佛这几音足也,何必找僧人参学呢?等等种种。不明白什么是广学多闻智慧海,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认真地讲,不能明心见性,佛法也没了。阿弥陀佛!

净土宗是以净土三经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为依据,再增加大势至菩萨念佛园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合为净土五经。现代广为流通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是夏莲居居士从近代流通五本释本汇集而成。此经由追随印光祖师二十年的德森大师鉴定后流通。净土法门教人起信念发愿心,以念佛为行持。此法门三根普被、利纯全收,上智下愚均可修持,而易于成功之方便法门。

念佛之法实是念心之法;做佛之法。不识心中佛,要向何处求?不敢做佛;怎能成佛?阿弥陀佛在心里!

修佛成佛之路:“闻思修是初缘。信愿行是起始。戒定慧是入道。慈悲喜舍是愿力。六度万行是修持。无人我相是觉悟。众生本是未来佛。佛在心中,佛法也在心中。人成是佛成,佛成在人格。”禅宗主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见金刚经。“即心做佛,无人我相,视听寻常,情不附物。”

佛,即“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花开;故名佛。”见《佛地论》

禅语云:“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佛本一乘根源自成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不生不灭不垢净不增减度十方苦是名诸佛,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离一切相方见如来。”


佛法,是出世而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出世在於度已,入世在於度人”。出世正所以为入世,入世也所以为出世。因此,佛法的究竟,意义的所在,是在发菩提心四弘誓愿,行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道。

四大弘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六度者:

1、“檀波罗密”,译为:“布施”,可度“悭贪”。

慈悲喜舍学菩萨,即大布施--------是修佛者,信、愿、行的开始,以行为真实修,行菩萨道,做在世菩萨的妙法。

2、“尸罗波罗密”,译为:“持戒”,可度“毁犯”。

贪嗔痴迷不复起,即大持戒。--------戒、是由定力达智慧之梯凳,是修改人生之妙法,是成为在世活佛的根本基础。

3、“羼提波罗密”,译为:“忍辱”,可度“嗔恨”。

看破是非无人我,即大忍辱。--------破人我相,受、想、行、识都是空,多角度,多方位、多境界看问题,是忍辱智慧。

4、“毗梨波罗密”,译为:“精进”,可度“懈怠”。

广学多闻智慧海,即大精进。--------法门无量誓愿学,谦诚苦专学般若,明白佛在心中;诸佛法应随缘普度众生。

5、“禅那波罗密”,译为:“禅定”,可度“散乱”。

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大禅定。--------人生坎坷,是非常围绕,心无所住,越境超凡,习惯自然,他歧他惑不动心。

6、“般若波罗密”,译为:“智慧”,可度“愚痴”。

明心见性得般若,即大智慧。--------把佛陀的一切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即心做佛与佛同心;即身做佛与佛同体;即口做佛与佛同音;即意做佛与佛同悲;一念即佛无限慈悲!修行成佛全在人格!做在世出世活佛之法。

要想正确地念佛,就要明白发菩提心四弘誓愿,行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道才是真正地佛法,正确地修行。如果不明白,仅会喊出几个音,时刻只在所求中,没有般若智慧,就没有明白正确念佛法门,离阿弥陀佛太远了。

外事常围绕,内心无所住,早晚勤修持,专心颂佛号。时时佛在心,事事心在佛,心心不离佛,佛佛不离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唐代的李翱十分崇尚唯严禅师的德行,所以在他任朗州刺史时,曾多次邀请唯严禅师下山参禅论道,然而都被唯严禅师婉言谢绝了。没办法,李翱只得亲身去拜见唯严禅师,去的那一天,正好碰上禅师在山边的树下阅读经文。

虽然是太守亲自来拜访自己,但是禅师却毫无起迎之意,对李翱表现得不理不睬。见此情形,侍者便提醒唯严说:“太守已等候您很长时间了。”唯严禅师只当没听见,只是一个劲儿地闭目养神。

李翱偏是一个性子火暴之人,他看禅师这种毫不理睬的态度,就忍不住怒声斥责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甩着袖子想离开。

这时候,唯严禅师才慢慢地睁开眼睛,慢条斯理地问:“太守为什么会看中远的耳朵,而轻视近的眼睛呢?”

这话是针对李翱“眼之所见不如耳之所闻”而说的。李翱听了也很吃惊,忙转身拱手谢罪,并请教什么是“戒定慧”。

“戒定慧”是北宗神秀倡导的渐修形式,即先戒而后定,再由定生慧。但唯严禅师是石头希迁禅师的法嗣,属于惠能的南宗,讲究的不是渐修,而是顿悟法门。

因此,唯严禅师便回答他说:“我这里没有这种闲着无用的家具!”李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问:“大师贵姓?”唯严禅师说:“正是这个时候。”

李翱更糊涂了,他只好悄悄地问站在一旁的寺院总管,刚才大师回答是什么意思?总管说:“禅师姓韩,韩者寒也。时下正是冬天,可不是‘韩’吗?”

唯严禅师听后说:“胡说八道!若是他夏天来也如此问答,难道‘热’吗?”

李翱忍俊不禁,笑了几声,气氛顿时轻松多了。他又问禅师什么是道。唯严禅师用手指指天,又指指地,然后问他:“理会了吗?”李翱摇摇头说:“没有理会。”

禅师又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还是不解。

唯严禅师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大约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正如眼横鼻竖一样,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二是说,瓶中之水,犹如人的心一样,只要保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这时,突然一道阳光射了下来,正巧照见瓶中的净水,李翱顿有所悟,不禁随口念了一偈:“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不知他是领会了唯严说的禅机呢,还是在赞美老禅师说得好,抑或是说老禅师道行高。反正这首诗成了千古绝唱的禅偈。

唯严禅师开始故意不理睬李翱,是想挫挫他的傲气和火气,以便投入参禅问道的心境,最后见他气和、心平之后,这才对他说了入道的真谛: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禅宗师父们最爱拿来启发学人的一句诗偈,以此告诉人们要保持一颗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平常心。因为,在禅宗看来,平常心就是道,就是禅。

“平常心是道”这种说法,最早是由马祖道一禅师提出来的,在他的语录中赫然写着:“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什么是平常心呢?实际上,平常心就是指一种顺其自然、不加强求的心态,也就是要睡觉时就睡觉,要坐立时就坐立,热的时候取凉,寒的时候取火,没有分别矫饰,超越染净对待的自然生活。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本来清净自性心的一种全然显现,它与今人所说的平常心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但是,无论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还是今人所讲的平常心,多半都是指人生的一种良好的修养,当然,如果你不具备一定的阅历和胸襟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古有明相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今有李嘉诚先生的“好景时,决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过分悲观”,这些都是平常心的真实写照。

在现代社会,社会物质财富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逐和渴望也超过了以往社会的任何时期。按道理说,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追求一定的物质财富,这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正所谓欲壑难填,有些人一味地追逐生活享受,却抛弃了一颗宝贵的平常心。具体表现就是浮躁、急功近利,而且还经常背信弃义、过河拆桥、见利忘义等。

当然,执著于物质享受,肆意抛弃平常心的人,只是那些不善于处世的少数人。在生活中,还是有许多善于处世的人,他们能够持有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他们相信成败只是过程,努力自有回报,因而看淡成功,追求不止。

可见,平常心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社会和自己的人生,有利于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良好心态,而且更有利于人们实现自己的伟大志向。所以说,还是尽快地练就一颗平常心吧,这对于完美处世是大有裨益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平常心不单是一种心胸豁达的表现,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在人的一生中,必然伴随着坎坷、困境,因而要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而且,平和的心态能消除偏狭和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平静和淡定。

TOP

1★人生密秘:世间无常,时间无常,人生无常,道也无常;前面的因,种下后面的果,因缘果报,真实不虚 。人生要“得”到,首先要明白“失”去,“得失无常”处理好,才能“生死觉悟”,美妙人生入达完美。人生路美妙玄奇,时时处处,变化万千,充满无常。“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实为人生必知的密秘。

2★评判人生:人生啊,智者借假以修真;愚者借真以修假。修真者功也;修假者罪也,人生是真真假假的,形成了千秋功罪。千秋功罪在自己。

3★人生:人生最大快乐,莫过于救助生命,再造生命,提升生命,普度众生。

4★修佛:修佛之要不在外求,而在自心明心见性。即心做佛与佛同心;即身做佛与佛同体;即口做佛与佛同音;即意做佛与佛同悲;一念即佛无限慈悲!修行成佛全在人格!

5★修佛成佛:闻思修是初缘。信愿行是起始。戒定慧是入道。慈悲喜舍是愿力。六度万行是修持。无人我相是觉悟。众生本是未来佛。佛在心中,佛法也在心中。人成是佛成,佛成在人格。

6★佛性:走南闯北,而知地广;渡江航海,而明流深;观百家,经名师,而懂己微。小我、大我、超我、无我、无所谓有我,无所谓无我,而见真佛。自清净;不生灭;自具足;无动摇;生万法。厚德载物,空涵万有,包容乃大,无量大光明。

7★视角:常想人之恶则己难善;常想人之善则己不恶。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用心恶是愚者的罪恶,愚者走路不见路;用心善是智者的功德,智者走路全是路。事是非飞,功德罪恶,人生路,成功秘诀,就是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心。

8★济众无相: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崇佛而忘我。济众无相升觉悟,有缘大悲,无缘大慈,广济天下,行愿大千。

9★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以性空,无所得为基础,内心清静,心能转境,显般若性。一切众生,心中都具有般若性,只因无明,妄想、执著,心随境转,不得显现。认识到心中具有般若性,时时保持清静心,即是般若智慧的朗照。以无相、无住、无念的修证方法,明心见性,才能成就般若智慧。

10★佛心:宇宙无限能容无限群星;大地广大能存广大生命;众生无边能合无边友情;佛道无上能够无上包容。佛法常住世间,能觉有情众生,视万物为生命,视怨亲为平等众生,视众生为未来诸佛!视佛为不生不灭之心,视心即是佛、即是法、即是般若---永恒智慧之源泉。

11★佛法1:

佛法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之法。

佛法是,看破因果,超越轮回,了生脱死之法。

佛法是,随缘生灭,慈悲喜舍,无所不容之法。

佛法是,无人我相,众生平等,大智大觉之法。

12★佛法2:佛法是出世而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出世在於度已,入世在於度人”。出世正所以为入世,入世也所以为出世。因此,佛法的究竟,意义的所在,是在发菩提心,四大弘愿,行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道。让世间处处充满爱心、充满真情、充满大慈大悲的菩萨行者,在世活佛。

13★佛无分别:不生亦不灭,不常也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即二者一也,一道也,道佛也。佛无分别,大智大觉。,宽弘包容,无量寿,无量光明。

14★正修:真正的修行,决不是外求外境之法,而是内觉内证之法。内修证于心,受、想、行、识都是空;外行证于境,一切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以心证境,以心定境,心佛一如,念念觉悟,见佛心,明智慧,了生死。圆满福德般若智慧即是佛。

15★海与山:海纳百川,方能为海;山容寸土,始得成山。慧当临绝顶,一揽众山小。高贵人格的地基和人生成功的秘法秘诀就是“搏博” 二字。

16★搏博二字:搏:勇气、力量、拼搏;博:知识、智慧、渊博。是世界上少有不朽的东西之一,正因为它们是不朽的,它们也能够使你得到永生。

17★搏博下功夫:博观而精取,厚积而搏发,佛法无边而无所不容,求学者当以天下之长为己师,在搏博二字上下功夫,方能有所成就。

18★搏博智慧:一切智慧都源于人类生命之初;语言也是从生命诞生时开始;慈悲始于灵魂形成之际。一个具有搏博智慧的人,他的行为正大光明,富有成果;他的语言细雨春风,带来希望;他的行止慈悲济世,普渡众生,高功大德,令人起敬。他的智慧言行就是能量;不论他走到那里,都会放射出无量光明。

19★天下大小:天下之大莫大于公;天下之小莫小于私。佛学给人智慧,大慈大悲,宽弘包容,灭我利他,使人生死圆满。

20★行在实处:追求知识的广博,不如了解知识的精要之处;了解知识的精要之处,不如扎扎实实地做出效果。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应当明了,人生意义,生死轮回,因缘果报。得大自在,得大超越,得大智慧,得大圆满。读书万卷,做在当下,修行之根,行在实处。

21★明师难见:一朝见明师,一语千年觉,一了生死梦,一路般若行。

22★发愿成才: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

23★立志:大志者,立志高远,不视近失,百苦不移志,千折不回心,定力强,智慧生,得无穷之妙用,成长之途,成功之路。

24★心胸与智慧:佛学讲宽宏、包容,自觉觉他,能取天下智慧而成佛;少林武功讲取百家之长,厚德载物,能集万种玄机于少林;先哲讲大德至远,厚蓄博发,由此见证大德高功的人,心胸与智慧,这是各种事业成功地根基,做人地根本。

25★一即是道:学贵专一精,杂学无益处,取百家之长,归一门之玄;得众人智慧,定一心之理,不断提升,有志者事竟成。做什么一心不乱,专一而能至精入玄,此是万法归一之理,成功之大道。

26★志坚者成:只要心中有坚强的信念,我能行。人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塑造者,对本身力量的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志坚者,成功之柱也。

27★坎坷磨难成就強人:坎坷和磨难对于強者,就是力量,愈难这力量就愈强大,愈难就愈充实着信心、毅力、智慧。天下事无一件不可成,只在去做一心不乱,专一定志必获成功。

28★脚踏实地:一切真实美好的境界都不是水中月、镜中花、过眼云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要真实的得到它,只有经过真实的艰辛努力才能达到。勤劳苦恒,集诸师长,容百家法,真心觉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干事业、习武、做人,成功之路。

29★挑战困境:要以深情诚挚的心,向生命中的坎坷和困境挑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弘扬生命的伟大。人世间常有不幸和遗恨,人生路难免艰难和受伤,只要有坚强奋进的信念,步步向前进,成功路虽长,也终会到达。

30★境界:胸怀博大,并能有所作为,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宽宏包容,拿得起放得下,得失心平静,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31★真心:只有欢欣鼓舞,满怀热情,投身所爱的事业里,才会有更丰足,更喜人的收获,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永远对它付出真心。

32★自信的力量:自信是成功的根本,相信自己潜在的智慧,只要用心去做,干什么都能干好,能冲破一切困难获得成功。

33★善用其心:一滴汗水,一份收获,天才出于勤奋,更出于专研。成败得失,长短之差,谁是真英雄?高手相搏,有时全靠心力的较量。谁定力强、毅力强、应变力强、自信力强,都在心力的增強,练习武功,不仅练其身形,也练其心力,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34★穷富在心:讨饭的决不是世代相传,农民也不一定世代是农民,富商也不一定世代是富商,这全在自己善用心,因缘果报。如果人,连自己,主宰自己,的信心,都没了,成长中,必将因,失去自信,也失去了智慧。

35★体用:多年来感知疾病痛苦的人,可以请教养生的方法;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的人,可以请教处事的智慧。学到任何有价值的知识,必顺经过自身的体验,在感悟与实践之中,才能得到升华。

36★一志定,万慧明:俗话说,汗水里流淌着成功;佛学讲,发愿心、定智慧是万法成功之根本。

37★智者的道路:当你选择一个有意义的事业干下去,就会从中感受到快乐。这好比选择了助人的事业,在助人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增长助人的本领,再用本领创造助人的快乐。如此因果,这就是人生美好的路,智者的道路。佛学讲,人成即佛成,佛成在人格。

38★智慧的思维方法:不要习惯,把思维定在,表相里,现境中。尤其是,什么都用“我”,这一思维习惯,会使人,痴迷、失败、痛苦。要培养,智慧的思维方法,旁观者清,无人我相,无分别心,換位思考,看事物,明是非,解疑难,走正道,成习惯,生觉悟,大智大觉,人成佛成。

39★生命之光:这世界能让生命放射光芒的事很多,不用想做多么伟大的事,只是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平平常常地,作人做事,做就一定要把它做好,这就是成功。

40★习武成才:习武之要,先生爱恋,再寻明师,得诸师教,集百家长,知己长短,去短升长,知人短长,击短取长,苦恒定心,千难不回,坚毅自信,动练静觉,体用兼备,能学善授,必得成功。

41★众力合于一心:习练武功,能成大才,须得诸师教。多位高手明师同出自少林,又各有心得绝技,众力合于一心,真传实授于一徒,此不是一般习武之人能有此缘。可以这样讲,少林寺传武此是必然。这正是少林武功能成长众多武林精英之奥妙。

42★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有,内在之光,内在智慧,当外在的光亮息灭之后,内在的光亮才能放射出光明;当依赖的对象失去后,自己的潜能才会得到发挥。读经,好比手拿蜡烛,这是外在之光,可帮你明了,修行方向。然而,真正地修行,确是每个人,通过内觉、内醒、内证、内心深处的修行。要注意:不是练口,而是明心,实定证行,真正的修行——实做。

43★潜能无限:人类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深信不疑,定心贵己,不向外求,内证自心,再苦再难,下定百折不回之真心,提升万变不穷之妙用。生升世事,不论做什么,只要你认准某一事业,用心去做,并把它做好、做精、做大,成功将会一一伴随你。

44★同体大悲:爱在人类的心中,远比恨,来得更自然、更快乐、更幸福、更有人生意义。而佛把爱升华到同体大悲,即:无有我相,无有诸相,无有分别,无有妄想,超越一切,大慈大悲,众生同体。

45★人类世界:人类生存的世界是矛盾的混合体,变化万千的,又是不离“苦集灭道”的,更是“因果轮回”的。这一切都在人类共业,共同的起心动念!这一念头,主宰人类的生命价值,常想人之恶则己难善;常想人之善则己不恶。人类的正念,正思维,正语意,全在于,清静的心,内觉之灵,起心动念。

46★一念三千:童年是学习知识的最好时光,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心念,就是学习,这个起心动念,,念头,念力,在一定的年轮,定念守一,起着发奋图强的重要作用,离其道而归之,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起心动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此讲,人的一生中,能常久定念于一处,有一念三千,无所不能之力量。

47★心灵年青:本焕长老“三岁”,起心动念,长寿者多是“心灵年青”。现在103岁的本老,深刻精妙,了玄开觉,尤其是对虚云禅师在世,120年的长寿咒。海灯法师告诉大悲法师,你师公的长寿咒,四个字“应无所住”,源自六祖金刚经开悟语。“诸君,探、研、觉、参,静思,联想,可解玄妙?不动的禅心。”人生无常,本老显现长寿相,不在己寿;是“心念众生”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愿力功德成就,也是有缘众生开觉正修行的福德。阿弥陀佛!

48★念佛法门:外事常围绕,内心无所住,早晚勤修持,专心颂佛号。时时佛在心,事事心在佛,心心不离佛,佛佛不离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49★学佛修行:修佛,应先管好,自已的心,起心动念。大道本一,守一是根,能常久定念于一处,有一念三千,无所不能之力量。

50★无念与守一:大道本一,守一是根,能常久定念于一处,有一念三千,无所不能之力量。相反之,是事非非人间路,空空无无佛主心。起心动念,念头乱,是非多,烦恼多,请想,这个时侯你还能正确的做什么?这不是人生中,最失败的日子吗!

51★修行功夫:佛在心中,万法随缘,念念不住,无念为功。世间事物,生灭流迁,刹那不住。清净体中,空空荡荡,晃晃朗朗,一无所有,一切无住。从天住本,万念皆空,立一切法,万法曰静。自清净;不生灭;自具足;无动摇;生万法。

52★生命精妙:生命之精妙,在于知玄,入玄,见玄机,玄之又玄。不玄不能见大智,通宏图,得正果。
53★正道:要注意,只有永远认识自己,作自己的主人,才是正道;应明白,佛成在人格,人成,即是佛成。
54★面对是非:不要停在,是非处境,若是停在,是非处境,越向里走,越会是非,而且,越向里走,越会使人疯狂;有智慧者,见境离境,应无所住,以不辩为解脱,超凡脱俗,慈悲喜舍,走般若智慧地路,大智大觉地路。

55★无忍可忍:修行人,修证的就是心境。迷者心随境转;觉者心能转境。起心即定,动念即觉。修证心境,日复月复年,年年复年年,功夫上身时,即是明了:风动,幡动,心动时。不会起心动念,可得无忍可忍。自清净;不生灭;自具足;无动摇;生万法。无量寿无量光明!阿弥陀佛!
56★自觉觉他:佛陀用他的教导唤醒众生的觉悟,众生无一不是通过自身的觉醒、奋斗、修行,而成佛!

57★修行1:人的一生,自己对自己的主宰,是每秒每分不可无的,这就叫修行。信、愿、行;戒、定、慧;慈、悲、喜、舍,六度万行,无人我相。修行--修行---修行----即是,秒秒、分分、天天、月月、年年、生生、代代、世世。

58★修行2:一时之想,怎佑天地人心,只要心在众生,修行就是一生,干什么都要修行。当兵也好,当兵了,心态要超越。贪嗔痴迷世俗中,认识自我很难,超越自我更重要,人成,人格成,得般若智慧,造福天地人心。修行,了生脱死,修行,每天都在让心灵放射出光明。修:是真实修行。

59★修行3:即修持:是坚持不变。佛:一念觉是佛!念念觉念念是佛!众生:一念迷是众生!念念迷念念是众生!---明白上理,全在“修行”二字,真实修行,坚持不变,必能成佛!

60★修行4:人的一生,善恶一念间,修行,扬善止恶,保护美好心灵,施展大慈大悲愿行。都看到,赈灾中,展现着,无数英雄!在佛眼中,个个是菩萨!人人本是未来佛!向他们学习,就是修行。认认真真地,把身边地事做好,就是修行。

61★修行5:修行,干什么都要修行,忙闲动静,缘起缘止,时时处处,起心动念,都要修行,让心灵放射出光明。报孝父母、报孝国家、报孝人类、报孝众苍生!要明白,常常有一颗修行地心,干什么都行。

62★修行成长:世界宣闹;众生痴迷。不能因为,世界宣闹,我们也宣闹;众生痴迷,我们也痴迷。修行成长,常乐我静,志勤苦专,物我俩忘,一切在心。外边的世界,早已忘去;内心的世界,清静自信、慈悲快乐、光明智慧。起心动念,法法随缘,从柔不从刚,能忍能容,大智大觉。

63★大道无相:大道无形相,真正的佛,也是无形相的,分身千百亿,变化万千身,随缘度众生。本无生灭,自心本净,外邪不入,是大智慧,是大觉悟,是大慈悲,是大愿行,是大寂定。定心贵已,不在外缘,事非围绕,心无所住,清净无为,无所不为,只在般若心,佛心放光明。阿弥陀佛!
64★内照之光:宇宙的精华是生命,生命的精华是人类,人类的精华是智慧,智慧的精华是佛学,佛学的精华是禅定!禅定的精华是内照之光,内觉之灵,大智大觉,无量般若,无量寿无量光明。

65★智慧如阳光:真正的智慧不仅仅表现在一个人的外表上,也出现在他的习惯上。就像灿烂阳光,智慧把一个人的躯壳和灵魂同时照亮。这灿烂的光华普照大地,让万物焕然一新。

66★静动也慈悲:静坐常思自身过,动语不言他人非,大道通佛心常住,慈悲济世乐人天。

67★禅:禅,对于初学,只知其因,禅是通向般若之舟的道理。禅,对于觉者,即明其因,舟航之理;更知其果,证见于万事万法,真实之理。有智慧的人,做事,明其因缘,更知,其果报应。通过现相,看其本质,去假归真,行于大道。大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而成佛。佛即大智大觉。明心见性,去妄归真,圆满福德,般若智慧。人成即佛成,佛成在人格。

68★禅者:有一种吉祥是禅,有一种如意是禅,有一种快乐是禅,,有一种幸福是禅;有一种忍让是禅,有一种自然是禅,有一种本性是禅,有一种智慧是禅。世人皆有烦恼,禅者祛之。世人皆有智慧,禅者升之。世人皆有善心,禅者升之。世人皆有佛根,禅者升之。

69★参禅坐禅:人生,并非所有人,睁大眼睛,都能看到事情的真实;也不是所有人,看了就能看见。对人生所看到的万事万物,你既需要睁大眼睛观察,也需要闭上眼睛思索,只有这样你才能智慧的透过假相,看到真实。静可tong 灵,能提升美妙人生的智慧,这就是涅槃寂靜——即:参禅与坐禅。

70★养生:讲养生应知,喜怒哀乐等病因在“伤神”;冷热寒凉等病因在“伤气”;外伤骨肉等病因在“伤精”。知三伤,能平合心神气血,调养人身之精华,能静能动得长生。

71★调息:呼吸“慢均长”,能祛除“心浮气躁”。心态“宁静”与呼吸“慢均长”相互为依;舌常微卷,气海穴处听呼吸,日久天长,成习惯,归自然。是呼吸法;是修心法,也是健康长寿的密法。

72★调身:自然大道不可违。放松无限能见通,入静无限能见灵,自然无限能见妙法,tong 灵妙法无限能得大健康。

73★强身益寿妙法:要学会用手掌,轻轻震动全身,用力不大,却有深透感,也要学会,内视内觉,感知内在,微妙变化。在颈部轻震,可治颈痛,在胸部轻震,可治心痛,在腿部轻震,可治腿痛,在全身轻震,可治全身痛,种种等等,要常常拍打全身,达到全身轻轻震动,有通经络,活百脉,强臟腑,增营卫,效果功用,至勤奇隹,是强身益寿妙法。

74★找到自己的心:我命在我不在天---离迷生觉,首先要找到自己这颗心,是永恒生命,不生不灭的心,即,"自清净;不生灭;自具足;无动摇;生万法"的心。是知天,地,人,一切法的无量般若智慧之心---佛心。

75★主宰自己的心:到什么时侯,不要失去自信、自强,自己主宰自己的心。不论你出生在官商富甲;还是贫民百姓。都必须明白,自己的角色,是满足这个角色,是提升这个角色,还是想法改变这个角色。不论怎样,都在你自己的心。境由心生,善恶一念,几代因果,几代报应,不是天给,自做自受。

76★觉悟呀:每个人的一生,都由自己主宰,因果的产生,都是自做的,一人又一人,一代又一代,一生又一生。众生在迷,轮回呀!谁能觉悟,谁能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心,谁能正确主宰自己的心,谁将是大智大觉者,天人师——佛。

77★快乐自主宰:聪明人,一心定在事业上,专心,用心,善用其心,做事常为成功开心。外来事非是不会接受过来的,因为他明白,快乐靠自己主宰。

78★定智明慧:功夫从磨炼中变得精纯;人格从苦修中放出光明。一功成,千功应;一志定,万慧明。

79★脚踏实地:世上,从来就没有天生的勇者,都是修练成功的。少林武功,禅武同修,智勇双全,常胜法门。修佛之道、学武之道、人生之道、脚下即道。立身处事,实事求是,志宏艺专,苦恒博学,脚踏实地,必见真功。

80★其实:其实天很蓝,阴云总要散;其实海不宽,此岸连彼岸;其实梦很浅,万物归自然;其实泪也甜,当你心如愿;其实佛在心,佛法也在心;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当你看见最亮的那颗星,就是我为你许的愿,愿普天下每一个人,慈悲、吉祥、如意、开心,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阿—弥—陀—佛—!

81★生命时光:来去是谁?动静是谁?忙闲是谁?生死来去为了谁?明来去、知动静、了生死,看破放下!当你把你的生命时光,交给这无边生命时,你的生命时光将会充满着快乐。大慈大悲常常闪光,无人我相常常觉醒,是非得失常常平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只为无边生命度时光。

82★看破生命:请不要太在乎自己,其实自己终将不在世间。请看破永恒的生命,那就是,无限宇宙、大自然界、青山绿水、百态众生、世间人类、乃至菩萨佛陀,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大践行,圆满福德般若智慧地心灵。自身即佛地不生不灭之心。无量寿无量光明。

83★佛法在人间:佛法在人间,觉悟在当下。 因果 : 因果的产生,都是自做的,为自己积累好的因吧,才能有好的果。 因----色身修行 果----法身 色身寂灭后----法身继续在接受佛理-----色身修行成佛---在人间佛-----佛:自清净;不生灭;自具足;无动摇;生万法。色身寂灭后,成佛了!------人间所接受到的佛理统统归空 ------佛有佛的修行!阿弥陀佛!

84★看破放下:如果你真能看破、放下、幸福、快乐、美好、智慧,都向你走来,生命因为觉悟,将会更有意义,笑看天下,面对人生,正让我们学会,什么都要用智慧面对。

85★悲心永恒:正道苍桑,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广济天下,行愿大千,佛心无量,光明无量,大悲心、大悲愿、大悲行,恒久永远。阿弥陀佛!

86★涅槃寂静:清净是法眼,涅槃才能感觉到妙心,能明白实相无相之理,才是微妙的正法。这颗心本来就是清净的,这颗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这颗心本来就具有一切,这颗心只有不动摇,保持清净,才能生万法。

87★智慧的密秘:如果能做到自清净、不生灭、自具足,无动摇,将是无所不能!这颗不动摇的心,自清净的心,就能产生出无限的智慧之法。即无量的般若智慧,无量寿无量光明!


88★佛心无量:常惭愧!常感恩!常涅槃!了死生,大寂定,勤精进。修改人生路,开启般若船,真正的修行,静净的心灵,不入名利中,时实的做事。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大修行,在人间,度苍生。走佛陀路,无人我相。自清净;不生灭;自具足;无动摇;生万法。是得大觉悟,是得大自在,是得大般若,是得大圆满。什么都可看破放下,仅留佛心无量放光明。阿弥陀佛!

89★大悲法师六度的开示:

①、布施,可度“悭贪”。

慈悲喜舍学菩萨,即大布施。是修佛者,信、愿、行的开始,以行为真实修,行菩萨道,做在世菩萨的妙法。

②、持戒,可度“毁犯”。

贪嗔痴迷不复起,即大持戒。戒、是由定力达智慧之梯凳,是修改人生之妙法,是成为在世活佛的根本基础。

③、忍辱,可度“嗔恨”。

看破是非无人我,即大忍辱。破人我相,受、想、行、识都是空,多角度,多方位、多境界看问题,是忍辱智慧。

④、精进,可度“懈怠”。

广学多闻智慧海,即大精进。法门无量誓愿学,谦诚苦专学般若,明白佛在心中;诸佛法应随缘普度众生。

⑤、禅定,可度“散乱”。

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大禅定。人生坎坷,是非常围绕,心无所住,越境超凡,习惯自然,他歧他惑不动心。

⑥、智慧,可度“愚痴”。明心见性得般若,即大智慧。把佛陀的一切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即心做佛与佛同心;即身做佛与佛同体;即口做佛与佛同音;即意做佛与佛同悲;一念即佛无限慈悲!做在世出世活佛之法。

90★大悲法师六大愿:

愿负担天下众生,业障苦难!愿承受世间人情,辛酸冷暖!

愿延续实践佛陀,大慈大悲!愿代替如来世尊,示教利喜!

愿同体大悲愿力,常照世间!愿有缘一切众生,必定成佛!

●人生:人生最大快乐,莫过于救助生命,再造生命,提升生命,普度众生。


●修佛成佛:闻思修是初缘。信愿行是起始。戒定慧是入道。慈悲喜舍是愿力。六度万行是修持。无人我相是觉悟。众生本是未来佛。佛在心中,佛法也在心中。人成是佛成,佛成在人格。

●视角:常想人之恶则己难善;常想人之善则己不恶。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佛心:宇宙无限能容无限群星;大地广大能存广大生命;众生无边能合无边友情;佛道无上能够无上包容。佛法常住世间,能觉有情众生,视万物为生命,视怨亲为平等众生,视众生为未来诸佛!视佛为不生不灭之心,视心即是佛、即是法、即是般若---永恒智慧之源泉。
●佛法:是出世而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出世在於度已,入世在於度人”。出世正所以为入世,入世也所以为出世。因此,佛法的究竟,意义的所在,是在发菩提心,四大弘愿,行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道。
●海与山:海纳百川,方能为海;山容寸土,始得成山。慧当临绝顶,一揽众山小。高贵人格的地基和人生成功的秘法秘诀就是“搏博” 二字。

●搏博二字:搏:勇气、力量、拼搏;博:知识、智慧、渊博。是世界上少有不朽的东西之一,正因为它们是不朽的,它们也能够使你得到永生。

●在搏博二字上下功夫:博观而精取,厚积而搏发,佛法无边而无所不容,求学者当以天下之长为己师,在搏博二字上下功夫,方能有所成就。

●搏博智慧:一切智慧都源于人类生命之初;语言也是从生命诞生时开始;慈悲始于灵魂形成之际。一个具有搏博智慧的人,他的行为正大光明,富有成果;他的语言细雨春风,带来希望;他的行止慈悲济世,普渡众生,高功大德,令人起敬。他的智慧言行就是能量;不论他走到那里,都会放射出无量光明。

●天下:天下之大莫大于公;天下之小莫小于私。佛学给人智慧,大慈大悲,宽弘包容,灭我利他,使人生死圆满。


●明师难见:一朝见明师,一语千年觉,一了生死梦,一路般若行。

●立志:大志者,立志高远,不视近失,百苦不移志,千折不回心,定力强,智慧生,得无穷之妙用,成长之途,成功之路。

●心胸与智慧:佛学讲宽宏、包容,自觉觉他,能取天下智慧而成佛;少林武功讲取百家之长,厚德载物,能集万种玄机于少林;先哲讲大德至远,厚蓄博发,由此见证大德高功的人,心胸与智慧,这是各种事业成功地根基,做人地根本。

●一即是道:学贵专一精,杂学无益处,取百家之长,归一门之玄;得众人智慧,定一心之

理,不断提升,有志者事竟成。做什么一心不乱,专一而能至精入玄,此是万法归一之理

,成功之大道。

●自信是力量:只要心中有坚强的信念,我能行。人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塑造者,对本身力

量的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志坚者,成功之柱也。

●坎坷磨难成就強人:坎坷和磨难对于強者,就是力量,愈难这力量就愈强大,愈难就愈

充实着信心、毅力、智慧。天下事无一件不可成,只在去做一心不乱,专一定志必获成功。

●脚踏实地:一切真实美好的境界都不是水中月、镜中花、过眼云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要真实的得到它,只有经过真实的艰辛努力才能达到。勤劳苦恒,集诸师长,容百家

法,真心觉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干事业、习武、做人,成功之路。

●挑战困境:要以深情诚挚的心,向生命中的坎坷和困境挑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

地弘扬生命的伟大。人世间常有不幸和遗恨,人生路难免艰难和受伤,只要有坚强奋进

的信念,步步向前进,成功路虽长,也终会到达。

●境界:胸怀博大,并能有所作为,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宽宏包容,拿得起放得下,得

失心平静,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真心:只有欢欣鼓舞,满怀热情,投身所爱的事业里,才会有更丰足,更喜人的收获,

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永远对它付出真心。

●自信的力量:是成功的根本,相信自己潜在的智慧,只要用心去做,干什么都能干好,

能冲破一切困难获得成功。

●善用其心:一滴汗水,一份收获,天才出于勤奋,更出于专研。成败得失,长短之差

,谁是真英雄?高手相搏,有时全靠心力的较量。谁定力强、毅力强、应变力强、自信

力强,都在心力的增強,练习武功,不仅练其身形,也练其心力,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体用:多年来感知疾病痛苦的人,可以请教养生的方法;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的人,可

以请教处事的智慧。学到任何有价值的知识,必顺经过自身的体验,在感悟与实践之中,才能得到升华。

●一志定,万慧明:俗话说,汗水里流淌着成功;佛学讲,发愿心、定智慧是万法成功之根本。

●智者的道路:当你选择一个有意义的事业干下去,就会从中感受到快乐。这好比选择了助人的事业,在助人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增长助人的本领,再用本领创造助人的快乐。如此因果,这就是人生美好的路,智者的道路。佛学讲,人成即佛成,佛成在人格。

●生命之光:这世界能让生命放射光芒的事很多,不用想做多么伟大的事,只是要脚踏实

地,实实在在地,平平常常地,作人做事,做就一定要把它做好,这就是成功。

●众力合于一心:习练武功,能成大才,须得诸师教。多位高手明师同出自少林,又各有

心得绝技,众力合于一心,真传实授于一徒,此不是一般习武之人能有此缘。可以这样

讲,少林寺传武此是必然。这正是少林武功能成长众多武林精英之奥妙。

●潜能无限:人类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深信不疑,定心贵己,不向外求,内证自心,再苦再难,下定百折不回之真心,提升万变不穷之妙用。生升世事,不论做什么,只要你认准某一事业,用心去做,并把它做好、做精、做大,成功将会一一伴随你。

●修佛:修佛之要不在外求,而在自心明心见性。即心做佛与佛同心;即

身做佛与佛同体;即口做佛与佛同音;即意做佛与佛同悲;一念即佛无限慈悲!修行成佛全在人格!

●同体大悲:爱在人类的心中,远比恨,来得更自然、更快乐、更幸福、更有人生意义。而佛把爱升华到同体大悲,即:无有我相,无有诸相,无有分别,无有妄想,超越一切,大慈大悲,众生同体。

●人类世界:人类生存的世界是矛盾的混合体,变化万千的,又是不离“苦集灭道”的,更是“因果轮回”的。这一切都在人类共业,共同的起心动念!这一念头,主宰人类的生命价值,常想人之恶则己难善;常想人之善则己不恶。人类的正念,正思维,正语意,全在于,清静的心,内觉之灵,起心动念。

●一念三千:童年是学习知识的最好时光,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心念,就是学习,这个起心动念,,念头,念力,在一定的年轮,定念守一,起着发奋图强的重要作用,离其道而归之,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起心动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此讲,人的一生中,能常久定念于一处,有一念三千,无所不能之力量。

●心灵年青:本焕长老“三岁”,起心动念,长寿者多是“心灵年青”。现在103岁的本老,深刻精妙,了玄开觉,尤其是对虚云禅师在世,120年的长寿咒。海灯法师告诉大悲法师,你师公的长寿咒,四个字“应无所住”,源自六祖金刚经开悟语。“诸君,探、研、觉、参,静思,联想,可解玄妙?不动的禅心。”人生无常,本老显现长寿相,不在己寿;是“心念众生”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愿力功德成就,也是有缘众生开觉正修行的福德。阿弥陀佛!

●学佛修行:修佛,应先管好,自已的心,起心动念。大道本一,守一是根,能常久定念于一处,有一念三千,无所不能之力量。


●生命精妙:生命之精妙,在于知玄,入玄,见玄机,玄之又玄。不玄不能见大智,通宏图,得正果。
●正道:要注意,只有永远认识自己,作自己的主人,才是正道;应明白,佛成在人格,人成,即是佛成。
●面对是非:不要停在,是非处境,若是停在,是非处境,越向里走,越会是非,而且,越向里走,越会使人疯狂;有智慧者,见境离境,应无所住,以不辩为解脱,超凡脱俗,慈悲喜舍,走般若智慧地路,大智大觉地路。

●自觉觉他:佛陀用他的教导唤醒众生的觉悟,众生无一不是通过自身的觉醒、奋斗、修行,而成佛!

●大道无相:大道无形相,真正的佛,也是无形相的,分身千百亿,变化万千身,随缘度众生。本无生灭,自心本净,外邪不入,是大智慧,是大觉悟,是大慈悲,是大愿行,是大寂定。定心贵已,不在外缘,事非围绕,心无所住,清净无为,无所不为,只在般若心,佛心放光明。阿弥陀佛!
●内照之光:宇宙的精华是生命,生命的精华是人类,人类的精华是智慧,智慧的精华是佛学,佛学的精华是禅定!禅定的精华是内照之光,内觉之灵,大智大觉,无量般若,无量寿无量光明。

●禅:禅,对于初学,只知其因,禅是通向般若之舟的道理。禅,对于觉者,即明其因,舟航之理;更知其果,证见于万事万法,真实之理。有智慧的人,做事,明其因缘,更知,其果报应。通过现相,看其本质,去假归真,行于大道。大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而成佛。佛即大智大觉。明心见性,去妄归真,圆满福德,般若智慧。人成即佛成,佛成在人格。

●禅者:有一种吉祥是禅,有一种如意是禅,有一种快乐是禅,,有一种幸福是禅;有一种忍让是禅,有一种自然是禅,有一种本性是禅,有一种智慧是禅。世人皆有烦恼,禅者祛之。世人皆有智慧,禅者升之。世人皆有善心,禅者升之。世人皆有佛根,禅者升之。

●参禅坐禅:人生,并非所有人,睁大眼睛,都能看到事情的真实;也不是所有人,看了就能看见。对人生所看到的万事万物,你既需要睁大眼睛观察,也需要闭上眼睛思索,只有这样你才能智慧的透过假相,看到真实。静可tong 灵,能提升美妙人生的智慧,这就是涅槃寂靜——即:参禅与坐禅。

●定智明慧:功夫从磨炼中变得精纯;人格从苦修中放出光明。一功成,千功应;一志定,万慧明。

●脚踏实地:世上,从来就没有天生的勇者,都是修练成功的。少林武功,禅武同修,智勇双全,常胜法门。修佛之道、学武之道、人生之道、脚下即道。立身处事,实事求是,志宏艺专,苦恒博学,脚踏实地,必见真功。

●其实:其实天很蓝,阴云总要散;其实海不宽,此岸连彼岸;其实梦很浅,万物归自然;其实泪也甜,当你心如愿;其实佛在心,佛法也在心;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当你看见最亮的那颗星,就是我为你许的愿,愿普天下每一个人,慈悲、吉祥、如意、开心,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阿—弥—陀—佛—!

●生命时光:来去是谁?动静是谁?忙闲是谁?生死来去为了谁?明来去、知动静、了生死,看破放下!当你把你的生命时光,交给这无边生命时,你的生命时光将会充满着快乐。大慈大悲常常闪光,无人我相常常觉醒,是非得失常常平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只为无边生命度时光。

●看破生命:请不要太在乎自己,其实自己终将不在世间。请看破永恒的生命,那就是合合宇宙、大自然界、青山绿水、百态众生、世间人类、乃至菩萨佛陀,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大践行,圆满福德般若智慧地心灵。自身即佛地不生不灭之心。无量寿无量光明。

●悲心永恒:正道苍桑,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广济天下,行愿大千,佛心无量,光明无量,大悲心、大悲愿、大悲行,恒久永远。阿弥陀佛!

●佛心无量:常惭愧!常感恩!常涅槃!了死生,大寂定,勤精进。修改人生路,开启般若船,真正的修行,静净的心灵,不入名利中,时实的做事。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大修行,在人间,度苍生。走佛陀路,无人我相。自清净;不生灭;自具足;无动摇;生万法。是得大觉悟,是得大自在,是得大般若,是得大圆满。什么都可看破放下,仅留佛心无量放光明。阿弥陀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