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

续 18





        (3)大宝积经节录        曹魏天竺三宝康僧铠译


         
       尔 时,郁伽长者与五百眷属出舍卫大城,诣祇陀林。到已,顶礼佛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闻,愿垂听许。世尊告曰:恣汝所问。长者白佛言:世尊,若善男 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护诸众生,安慰抚喻。我要当度于未度者,无安慰者,当安慰之。荷担一切,作大桥船。世尊,惟愿演说在家菩萨戒德行 处。云何在家菩萨住在家地,如来所□随顺修行?


        佛言:长者,在家菩萨应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见如来已,修于念佛,是名归依佛。闻于法已,修于念法,是名归依法。见于声闻僧,而不忘失菩提之心,是名归依僧。


        复 次,长者,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非不如法。平直正求,给事父母,妻子,给施亲友眷属知识,然后施法。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荷负重担,发大精进。教化众生 而无疲倦。自舍己乐,为众生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而不倾动。财富无量而无憍逸。失利名称,无有忧戚。守护正行,除去轻躁。助成他务,无所 希望。有所为作,而不中舍。知恩念恩,施贫封禄而慰喻之,除他忧箭。修善无足,多闻无厌,怨亲同等,等心众生。于诸欲乐,生无常想。观命如露,观于财物, 如幻云想,增现善根。长者,是名在家菩萨修习善行。


        复 次,长者,在家菩萨应受善戒。所谓五戒。彼应不杀,放舍刀杖。不杀一切诸众生等。不恼一切,常行慈心。彼应不盗,自财知足,于他财物,不生希望,乃至草 叶,不与不取。离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应离妄语,如说如作。不诳于他,先思而行。随所见闻,如实而说。宁舍身命,终不妄语。彼应离酒,不醉不乱, 不自轻躁,亦不嘲哗。长者,若在家菩萨以此受持五戒功德,回向菩提,善护五戒。又倍应离于两舌,若有诤颂,应当和合。离于恶言,出爱软语。先语问讯,不毁 辱他,利益他语、法语、时语。不生贪痴,常修忍力。常应正见,不礼余天,令当供佛。


        复 次,长者,在家菩萨若在村落、城邑、郡县,人众中住,随所住处,为众说法。不信众生,劝导令信。不孝众生,劝令孝顺。若少闻者,劝令多闻。悭者劝施。毁禁 劝戒。瞋者劝忍。懒怠劝进。乱念劝定。无慧劝慧。贫者给财。病者施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依作依。彼人应随如是诸处,念行是法,不令一人堕于恶道。长 者,如是菩萨一一劝导,乃至第七,欲令众生住于德行。如不能令住,而是菩萨于此众生,应生大悲。作如是言,我若不调是恶众生,我终不成无上正真道。


        长者,若菩萨在如是城邑村落中住,不教众生,令堕恶道,而是菩萨诸佛所呵。


        长者,是故菩萨应当如是庄严:我今应当修行是行,住在城邑村落郡县,不令一人堕于恶道。长者,犹如城邑有善明医,令一众生病毒而死,多众呵责。如是,长者,若是菩萨随所住处,不教众生,令堕恶道,而是菩萨则为诸佛之所呵责。长者,在家菩萨住在家地,如佛教行,得增胜法。


        佛 告阿难:是经名郁伽长者所问。若有菩萨得闻是经,是大精进。是故欲自住于一切功德,欲劝他住,应听此经。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说修行。阿难,我以是法, 付嘱于汝,受持读诵。何以故?阿难,此法具足一切功德。若有菩萨与是法相应,则与如来相应。阿难,若有菩萨离于是法,则为离佛。说是语已。大德阿难,郁伽 长者,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节录郁伽长者会


        
        (4)六度集经节录    吴天竺三藏法师康僧会译
         
       昔者菩萨为清信士,所处之国,其王(实)行真(道),劝导臣民,令知三宝。黎庶巨细,见王尚贤,多伪善而济行邪。王以佛戒,察观民操。有外善内秽,违佛清化。即权令而敕曰:敢有奉佛道者,罪至弃市。讹善之徒,靡不释真,恣心从其本邪。


        菩萨年耆,怀正真弘景之明。闻令惊曰:『(若欲吾)择真从邪,(即使)获为帝王,寿齐二仪,富贵无外,六乐由心,吾终不为也。』


        『虽一餐之命,得睹三宝至真之化,吾欣奉之。』


        『怀俗记籍,万亿之卷。身处天宫,极天之寿。而闇于三宝,不闻佛经,吾不愿也。』


        『禀佛之言,即有戮死之患,吾甘心焉。』


        『众生自投三涂,获人道难,生有道国难,与菩萨亲难,睹经信之难,贯奥解微难。吾宿功着,今睹佛经,获奉三宝,若值无道,俎醢之酷,汤火之厄,终不释正从彼妖蛊也』。


        王命有司,廉察违命者,戮之市朝。廉人见菩萨志固不转,奉事三宝,至意不亏,即执之以闻。王曰:『戮之于市』。阴使人寻听,察其(所)云。


        菩萨就死,诫其子曰:『干坤始兴,有人以来,众生处世,以六情乱行,甚于狂醉,鲜睹三宝导清明化也。尔幸知法,慎无释之。夫舍佛法之行,而为鬼妖之伪者,国丧必矣。吾宁舍身,不去真也。王今悖误,尔无从焉』。


        廉者以闻。王知行真,即欣而请之。执手升殿曰:『卿真可谓佛弟子者矣』。拜为国相,委任治政。于是国境莫不尚善。


        佛告诸沙门:清信士者,吾身是也。菩萨执志持戒如是。

         
      
        (5)佛说阿弥陀经    原译者鸠摩罗什  语体衍译者胡寄尘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里开一个说法大会。到会的有出家人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大阿罗汉。他们高尚的德行,是众人都知道的。


        这 许多人,就是: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烯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 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冕楼驮等佛的大弟子;还有文殊师利菩萨,阿逸多菩萨,干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等许多大菩萨;更有天、人、神等一切众生都在场 听佛说法。


        在这时候,佛告诉长老舍利弗道:在这世界的西面,经过十万亿佛土,有一个世界,叫做极乐。那世界里有一尊佛,名叫阿弥陀,他现在正在那里说法。


        舍利弗,你知道那地方为甚么叫极乐吗?因为那地方的人祇有快乐,没有痛苦,所以叫做极乐。


        舍利弗,我再告诉你,极乐国地方的周围有七重栏楯,空中有七重罗网,地上有七重行树;四面八方都是珍宝围绕,所以叫做极乐。


        舍 利弗,我再告诉你,极乐国里有七宝池。七宝池里有八功德水。这水是澄洁甘美,和别处的水不同。池底下满铺着金沙,金光灿然。池四边的阶道,都是用金银、琉 璃、玻璃和各种宝物砌合而成。这上面还有楼阁,也都是金瓦银楣,玉阶琼壁,琉璃砗磲,赤珠玛瑙,宝殿瑶宫,有说不尽的庄严华丽。池中的荷花开得同车轮一般 大,也有青的,也有黄的,也有红的,也有白的。花光、水光、日光相互荡漾,五色缤纷。更有微妙的清香,一阵阵随风四散。舍利弗啊,极乐国这地方岂不是十分 庄严么?这庄严是阿弥陀佛的功德所成功的。


        舍 利弗,我再告诉你,在极乐国里,空中时常发出天乐的声音,地上都是黄金铺饰的。不论昼夜,没有间断的,有一种极芬芳美丽的曼陀罗花,从天上落下来,缤纷满 地。那国里的人每天早晨起来,用他们的衣襟,承着天花,送到十方,供养诸佛。到吃饭的时候,然后回来。心里想到饭,饭便来了,用不着烹饪之劳。舍利弗啊, 极乐国这地方,不是十分庄严么?


        舍利弗,我再告诉你,那边还有种种不同颜色的,奇异的禽鸟:有白鹤,有孔雀,有鹦鹉,有春莺,有歌声清妙的迦陵频伽,有一身两首的共命鸟。这些禽鸟整日整夜地唱着和雅的歌声。从牠们的鸣声中,演出种种微妙的道理来,使人听了,都会不期然而然的发生念佛的心。


        舍利弗,你不要以为这些禽鸟是恶人转世的。为什么不是的呢?因为极乐国里是从来没有恶人的,更没有三种恶道,并且连恶道的名称也没有的。所以这些禽鸟并不是恶人转世,而是阿弥陀佛化身为鸟,日夜歌唱,用歌声来感化众人的。


        舍利弗,极乐国中,除了鸟声之外,还有一种清妙的声音。这声音是微风过处,吹动许多宝树和许多宝罗网所发出来的;叮叮当当的,敲金振玉般的,好像是千百种音乐在同时并作,使人听了,也会不期然而然的发生念佛之心的。舍利弗,极乐国这个地方,岂不是十分庄严么?


        舍利弗,你可知道那尊佛为什么叫阿弥陀佛吗?我告诉你:那是因为他的光明无量,照遍十方毫无阻碍,所以叫阿弥陀;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寿命和极乐国里人民的寿命都是无量的永久,所以名叫阿弥陀。舍利弗啊,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现在已经过十劫了。


        舍利弗啊,阿弥陀佛有无量数的弟子,都是阿罗汉和菩萨。你看,极乐国的地方,岂不是十分庄严么?


        舍利弗啊,生到极乐国的人,可以一直修上去,以至成佛,不会中途畏转来的。在那面修成佛道,多得不能用数字来计算,祇能用无量无边的大数目来说明了。


        舍利弗,你们听到了以后,应该发愿到那里去。为什么呢?因为到了那边,可以和许多的善人同居一处啊!


        舍利弗啊,但是到极乐国去,也不是要去便能去的,必须要有善根和福德的因缘。假使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听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号,恳切地,无间断地执持着念他,这样的:或一天,或二天,......或七天,一心不乱地念,等到寿命终了时,阿弥陀佛就会同其他圣众,现身在他们面前,带他们到极乐国去的。


        舍利弗啊,我因为看见那地方的快乐,所以把它告诉你们。假使有人听到我所说的话,就应该发愿到极乐国去。


        舍利弗啊,不祇我在赞叹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呢,此外东方有阿(音 同触ㄔㄨˋ)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等,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燄肩佛、须弥登佛、无量精进佛等,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 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等,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等,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 佛、法幢佛、持法佛等,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等,各方面 像恒河的沙一般多的佛,各在各的国里,也在真诚地告诉他们国里的人,要诚心相信极乐世界种种微妙庄严的功德,和一切佛所护念的这部经哩。


        舍利弗啊,你的意思以为怎样?为什么叫做一切诸佛所护念的经呢?我告诉你:若是善男子善女人们一听到这部经而去持念阿弥佛陀的名号,或者听到上面六方许多佛的名号的,就能得到一切佛的保护,而能不生退心,决定能得到无上的正觉。所以你们都应当听我和其他许多佛所说的话。


        舍 利弗啊,假使有人已经发过愿,或是正在发愿,或是将要发愿,想生到极乐国去的,那人一定能得到无上的正觉。已发愿的必已到了极乐国;正发愿的今生必到极乐 国;将来发愿的,那末将来可以生到极乐国。舍利弗啊,善男子善女人们相信有极乐国的,就应当发愿到极乐国去,不要迟疑啊!


        舍利弗啊,我现在在这里称赞这许多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他们——这许多佛也各在那里称赞我不可思议的功德呢。他们说:释迦牟尼佛能做别人所不容易做的事情:在五浊世界中,得到无上的正觉;并且对众人宣说这种不容易相信的微妙的道理。


        舍利弗啊,你要知道我在这五浊世界之中,做这种不容易做的事,得到无上的正觉,并且对众人说这种微妙的道理,这事真难啊!


        释迦牟尼佛说法完了以后,听法的都很快乐。舍利弗以及一切天、人、神、鬼等,听了佛的话,都很欢喜,很相信,感谢佛指示他们往生极乐国的路径,对佛行礼而去。

TOP

续 19





                  四、达观的诗歌


         
        人 生的寿命是有限度的,以一般的情形而论,最高的寿龄不能超出一百岁。人的一生是:『前有亿万年,后有亿万世,中间一百年,做得几何事;又况人之寿,几人能 百岁』。普通的人,总祇有几十年的光阴,这短促的时间,就好比石火电光,原是很快就要逝去的。我们要趁活着的时候,切实学佛,努力做利人利己的工作,使自 己和周围的人们在石火光中消受美满愉快的生活。胸怀要旷达,眼光要远大,关于些微的名利享受,不要和人斤斤计较。要晓得我们这个身体本来是细胞所暂时假合 成的。『百年三尺土,万古一堆尘』。那是铁一般的事实,没有一个人敢否认的。


        从 前欧洲一个有名的大将,率领了十万大军去攻打敌人,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在凯旋归来的时候,经过一道小桥,这十万大军就依着秩序慢慢的渡过去。这时这位大 将同几个高级将领一齐爬到山顶上,去检阅这浩浩荡荡的英雄们。那真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场面啊!可是这位大将在几分钟沉思之后却流下眼泪。旁边的将军们非 常诧异,就问他说:这是我们最光荣、最高兴的时候,为什么反伤感起来呢?他回答说:你看这十万身强力健的壮士,现在是不可一世,然而过几十年之后,恐怕都 要同归于尽,没有一个能留在世上,那时候称雄一世的又是另一批新的人物。再过几十年,这批新的人物,也要遭受同样的命运。漫漫的历史,不知有多多少少个几 十年。这样看来,我们不过是历史上一个小小的点缀,又有什么了不得呢?


        这说明了人生的短暂。诚然,我们多活了一天,生命就少了一天,我们就走近了坟墓一步。『人生一齣戏,世界大舞台』。无论这齣戏是喜剧抑或悲剧,终归要闭幕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谁能不怆然而涕下呢!


        然 而我们也不应该就此对人生抱消极颓废的观念,如犬儒主义的轻世玩物,视一切不足道,以为人生百年,既然难免一死,那末『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呢?于是 『今朝有酒今朝醉』,尽情的享乐,过着靡烂的生活。要知道肉体虽然是不能久存的,环境的苦乐,也是暂时的事。但是主宰肉体和环境的真我,是永久常存的,并 不随着肉体而毁灭的。我们正可以利用这幻躯,以积极的精神,来借假修真。若是因为假的,就不认真去做,这就违背佛教了。所以对这个假的身体,不能不珍重, 不能不好好的利用。


        (1)多愁善病
         
        环 境不如意的时候,要达观些,以免残伤身体。因为多愁是最损人的,疾病是常伴着多愁而来的。愁绪同滋生的春草一般,假使不用达观的铁铲,把它连根除去,它是 会滋蔓开去的。涅槃经佛说:『若常愁苦,愁遂增长。如人喜眠,眠则滋多』。倘能了解眷属百年都是幻,世间万事不能全。那末烦恼就可以减少,以至于完全消 释。达观的人,明白人生无常,世事如幻,就不会利欲熏心。他既不使利欲熏心,也就不会利令智昏,做出害人的事来了。对于事业方面,晓得人命无常,时不待 人,便会勤于进取,不敢懈怠;对于享受方面,晓得世事本不能全,便能淡泊自守,知足常乐。


        (2)诗歌八十首
         
       下面是几首达观的诗歌,对于我们的修养是很有助益的。


        寒山诗   寒山子


        城中蛾眉女,珠珮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玉堂挂珠帘,中有婵娟子。其貌胜神仙,容华若桃李。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更过三十年,还成甘蔗滓。


        少年何所愁,愁见鬓毛白。白更何所愁,愁见日逼迫。移向东岱居,配守北邙宅。何忍出此言,此言伤老客。


        谁家长不死,死事旧来均。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黄泉无晓日,青草有时青。行到伤心处,松风愁杀人。


        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大半入黄泉。渐灭如残烛,长流似逝川。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


        有酒相招饮,有肉相呼喫。黄泉前后人,少壮须努力。玉带暂时华,金钗非久饰。张翁与郑婆,一去无消息。


        出身既扰扰,世事非一状。未能舍流俗,所以相追访。昨吊徐五死,今送刘三葬。日日不得闲,为此心凄怆。


        徒闭蓬门坐,频惊岁月迁。唯闻人作鬼,不见鹤成仙。念此那堪说,随缘须自怜。回瞻郊郭外,古墓犁为田。


        尝闻汉武帝,爰及秦始皇。俱好神仙术,延年竟不长。金台既摧折,沙丘遂灭亡。茂陵与骊岳,今日草芒芒。


        君看叶里花,能得几时好。今日畏人攀,明朝待谁扫。可怜娇艷情,年多转成老。将世比于花,红颜岂长保。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白居易


        夜泪闇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


        燕子楼   白居易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纍纍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商山路有感   白居易


        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


        岁暮道情   白居易


        半故青衫半白头,雪风吹面上江楼。禅功自见无人觉,合是愁时亦不愁。


        与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   白居易


        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真娘墓   白居易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消歇。塞北花,江南雪。


        金陵图   韦庄


        江南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隄。


        和乐天高相宅   元稹


        莫愁已去无穷事,漫苦如今有限身。二百年来城里宅,一家知换几外人。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方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杨柳枝词   刘禹锡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华清宫   崔鲁


        草遮回磴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经李征君故居   温庭筠


        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隄。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已迷。风景宛然人事改,却经门巷马频嘶。


        咸阳怀古   刘沧


        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然感废兴。渭水故都秦二世,咸阳秋草汉诸陵。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村见夜灯。风景苍苍多少恨,寒山半出白云层。


        法雄寺东楼   张籍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四十年来车马散,古槐深巷暮蝉愁。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次吴氏女子韵   王安石


        秋灯一点映笼纱,好读楞严莫念家。能了诸缘如梦事,世间唯有妙莲花。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百字令  登石头城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大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和寒山诗   释楚石


        遥见川上花,朱朱兼白白。开落不暂停,寒暑相催迫。宿草生故坟,垂杨映新宅。新宅能几时,百年如过客。


        风轮转乌兔,不得须臾停。昨暮沉厚地,今晨出高冥。雪霜有萧杀。兰艾俱瓢零。人命若朝露,劝君寻佛经。


        富贵何日来,留将少年待。少年忽复去,惟有白发在。发白归九原,须臾陵谷改。方当未足心,欲吸无穷海。


        荒郊枯髑髅,旧日如花丽。对镜写蛾眉,教人梳凤髻。娇歌及艷舞,侧立兼傍睨。一去不复还,冥冥泣其婿。


        天地会有终,人生要当没。无因驻少年,未免成枯骨。卜地置玫茔,全身葬袍笏。焉知数世后,耕者翻泥垺。


        渔家傲   释楚石


        听说娑婆无量苦,能令智者增忧怖。寿命百年如晓露。君须悟,一般生死无穷富。绿发红颜留不住,英雄尽向何方去,回首北邙山下路,斜阳暮,千千万万寒鸦度。


        他山感旧   钱点


        山头谁种树参天,种树人今去几年。树老逢春枝尽发,可怜人去不知还。


        喜李楚材至自严陵   张宣


        一千里外两瓢零,十一年前好弟兄。相见不须论别事。故人谁死与谁生。


        拟寒山诗   张梅村


        屋角放梅花,一时香扑鼻。东风蓦地来,满地花狼藉。衰荣若梦幻,生死在倏忽。吾心感物情,倚杖花边立。


        平地三尺雪,当璁一片月。清宵如白昼,梅花香不绝。童子漫煎茶,阿翁默念佛。不是世间人,烹庖醉面蘗。


        自云栖过西湖   释苍雪


        几株寒树似荒村,一片平湖照墓门。浅水疏梅俱不见,独余残月送黄昏。


        登山怀古   释苍雪


        天风吹断两丝飞,目极苍苍人影稀。何处馆娃宫里树,晚来只见乱鸦飞。


        湖楼题壁   厉鹗


        水落山寒处,盈盈记踏春。朱阑今已朽,况是倚阑人。


        过金陵   龚鼎孳


        绮阁旧春玉树飘,空江铁销野烟消。兴亡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金陵旧院   蒋超


        锦绣歌残翠黛尘,楼台已尽曲池湮。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昨夜   龚定菴


        种花都是种愁根,没箇花枝又断魂。新学甚深微妙法,看花看影不留痕。


        知足歌   无名氏


        思 量飢寒苦,饱暖便是福。思量疾病苦,康健便是福。思量危难苦,平安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看来一日之间许多自 然之福。只因看不破,终日自蹙蹙。本是强健人,弄得病拘束。本是平安人,惹得危险辱。本是长寿人,作得死催促。世间有几人,会享自然福。我劝世间人,不要 不知足。


        安贫歌   无名氏


        黄虀饭,白盐炒,只要撑得肚皮饱。若因滋味妄贪求,几多俯仰增烦恼。
        破布衣,无价宝,补上又补年年好。盈箱满笼替人藏,何曾件件穿到老。
        硬木床,铺软草,高枕无忧起得早。锦衾绣褥不成眠,翻来覆去天已晓。
        旧房屋,只要扫,及时修理便不倒。近来多少好楼台,半成瓦砾生青草。


        策修集句   胡寄尘


        岁月不待人,涉署经秋霜。萧萧哀风逝,荒草何茫茫。古时功名士,今宿荒草乡。有生必有死,何不赴莲邦。


        安心歌   江谦


        英雄眼泪,谁人知道。向无边一哭,众生颠倒。孽海滔滔,惟有弥陀垂手。从千生万劫以来,而今知道。莫错过此生,更寻烦恼。六字洪名,愁忧都扫。得见弥陀,法门齐晓。我从今,把吾心安了。


        中秋观月   江谦


        自昔中秋月,年年看月入。月犹圆是昔,人已古而今。我有无边月,光辉历劫新。万古无微缺,千光证一真。试回观月眼,看取自家心。


        慰丁郎   章寸耕


        百代豪华转毂车,梁园金谷总非家。杜鹃声里千山碧,云树凄迷落日斜。


        寄友人   孙常权


        旧事重提半已忘,飘零黄叶十年霜。人生多别知如梦,但见浮云送夕阳。
        春来处处柳丝长,秋去萧萧落木黄。为语浮生如转毂,唯留明月照池塘。


        溪南过外祖母故宅   孙常权


        育母抚雏两代恩,卅年身世对寒村。故园新主惊来客,老屋旧邻话断魂。红树当窗思白发,青山归骨冷黄昏。秋风不尽孤儿泪,为报劬劳礼世尊。


        春暮偶书   孙常权


        岁岁残花落不停,年年草色入帘青。晚来风雨春归去,记取弥陀一卷经。


        集句四首   孙常权


        金风一夜报新秋,战垒千年草木愁,此地风尘埋断碣,日斜牛马散城头。(城堡)
        十月霜风三月草,江声重叠送帆樯,早知珠玉同尘土,剔起禅灯照十方。(感怀)
        百年望古空秋草,日日红尘逐马蹄,借得榆钱来献佛,鹧鸪声里夕阳西。(百年)
        万事总成开眼梦,一年长恨送春时,夕阳背陇牛羊下,系马荒村读古碑。(郊行)


        浪花杂诗   释蕴光


        三月春风暖,园花多绰约。花好有人赏。花落绝游客。不独此园然,人家亦相若。霍公失官后,门前可罗雀。


        人生有寿夭,一死胡能免。颜回骨已枯,彭祖今焉在。服药求长生,世见一何浅。秦皇与汉武,早被黄泥掩。


        昨夜北风起,白雪飞如絮。梅花三两点,开在门前树。焚香拜梅花,深心感知遇。年年风雪中,伴我山里住。


        凄凉北山麓,新旧坟重叠。几家孝儿孙,祭扫清明节,几个恩爱妇,来到夫前泣?大半荒草堆,麦饭无消息。


        南山有古坟,前朝丞相穴。石兽多零落,碑文岂能阅。嗟哉富贵身,亦非牢固物。坟前石尚枯,何况坟中骨。


        王翁善敛财,家有田千亩。出门防盗匪,不敢街头走。妻妾日争风,家居又难受。呜呼此富翁,何如吾家狗。


        百年光景促,人世多寂寞。纵有欢笑场,难寻不坏乐。昨见樱花开,今见蕉花落。独坐弹心弦,声声多哀曲。


        杨公昔在世,意气冲牛斗。必报睚眦仇,定灭讥嫌口。今日我杨公,长卧茅山后。身被蝼蚁食,还知瞋恨否?


        牛二做官回,乡人忙接驾。爆竹轰天响,灯彩满堂挂。爹娘随意谈,奴仆信口骂。牛二已歇官,满口还官话。


        青楼临大路,有女貌如花。温柔媚年少,珠翠竞繁华。红颜岂能保,老同甘蔗楂。门前路虽阔,谁停摩托车。


        嫁夫莫嫌贫,夫富何足羡。不见富家郎,爱猎街头艷。汝虽二月花,易作三秋扇。我愿以此语,劝我董家妹。


        晓过北山麓,风凄云幕幕。山下少人行,泥有野狐迹。山上多荒坟,蔓草披黄叶。鸦鹊俱无声,天地何岑寂。睹此感人生,或心殊戚戚。


        别内子   陈海量


        欲抒弘法愿,孤负故园春。寂寞黄昏坐,毋为忆远人。


        偶成   陈海量


        天台逐云出,偶寄沪江滨。江水逝如斯,对之多酸辛。匪为一身忧,众生方沉沦。独处斗室中,檐月时窥人。市声夜暂息,梵夹幸可亲。探此微妙理,转我尘劳身。


        偶拈集句   陈海量


        残山剩水占斜阳,休说秦王与汉王。未熟黄梁犹作梦,忽观青镜自生狂。逢人资旧伤时异,顾影临风坐夜长。我佛有言如皎月,照人烦恼作清凉。


        二


        百年谁悟草头霜,指点松霞映晚阳。转忆天台旧游处,茫茫尘世几兴亡。


        自勉   陈海量


        苦志劳筋大任因,洪炉正好炼心身。不披坚铠耽安逸,岂是如来座下人。
        愿将吾血化成墨,写出文章百万言。毕世皇皇缘底事,忍看佛日翳尘昏。
        畏难两字佛经无,无畏方为佛教徒。无尽众生无尽事,一肩挑起上修途。

TOP

续 20





                                                                                                               婚 丧 篇


         
        一、婚礼须知
         
            子女们到了结婚的年龄,应该给他们联婚。婚姻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双方的品性学识和家庭教育,须加以慎重的考虑。同时应征得子女的同意。或者由子女自己选择配偶,做父母的仅加以监督指导。
         
        (1)婚姻的选择
         
       为子求妇,或为女择婿,或由子女自择,只要:1、女婿贤能,不必定要家产富裕。有许多富贵人家,生出不肖子孙,他的家业不久就被破败坏了。2、娶妇要注重才德,举止要稳重,不轻浮。不宜注重美貌。


    所 以双方不得慕声势,托高门。这些都是虚荣而不切实际的。介绍人所说的话,不可全信,一切都要自已去确切调查。嫁娶要俭约,不可夸奢斗靡。有些人甚至借贷典 卖,虚装体面,这又何苦呢?记得有一首诗:『婚姻几见斗奢华,金属银屏众口夸。转眼十年人事变,妆□卖与别人家』。这首诗是很耐人深思的。


        (2)订婚
         
       订婚的一天,男宅以首饰和求婚书,请介绍人送至女宅。女宅接受了后,答覆允婚书。介绍人回到男宅,男宅须设宴款待。
         
        (3)结婚
         
        结婚之前,先由介绍人将结婚日期通知女宅。届期男宅用车或轿迎接新妇到礼堂。(礼堂设家中或公共场所)。礼堂职事应选派几位干练的亲友来担任。
         
        (4)礼堂布置
         
        礼 堂悬挂联轴。礼案用半桌或两张方桌拚成,铺上彩色新毯。桌上供教主释迦牟尼佛像一尊(或画或铜铁铸制均可),香炉一只,鲜花两瓶,证书两张,印泥一盒。案 旁置钢琴或风琴一具。案前置拜凳两只。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各备图章一颗。新郎新妇各备念珠一串,图章一颗。证婚一人,主婚,男女宅各一人,介绍人傧相各二 人,司仪一人。礼堂排列椅子可请来宾就坐观礼。序次如左:


        介绍人       男宾                           司仪
        男方主婚人              新郎      男傧相
        证婚人           礼案
        女方主婚人              新妇      女傧相
        介绍人       女宾                           司乐


        (5)婚礼仪式


        佛化结婚的仪式,在求其简单而庄严隆重。证婚人等演说应于新婚夫妇的未来佛化家庭的组织有所指示。


        1、奏乐
        2、主婚人礼佛三拜入席
        3、介绍人礼佛三拜入席
        4、证婚人礼佛三拜入席
        5、男女傧相引新郎新妇入席
        6、新郎新妇拈香礼佛三拜
        7、新郎新妇行结婚礼对面三鞠躬面相向立
        8、证婚人宣读证书
        9、新郎新妇盖印
        10、介绍人盖印
        11、主婚人盖印
        12、证婚人盖印
        13、证婚人为新郎新妇交换念珠
        14、证婚人致词
        15、介绍人致词
        16、来宾致词
        17、主婚人致谢词
        18、新郎新妇谢证婚人一鞠躬证婚人退
        19、新郎新妇谢介绍人一鞠躬介绍人退
        20、新郎新妇谢主婚人一鞠躬主婚人退
        21、新郎新妇向外谢来宾一鞠躬
        22、礼成奏乐


        (婚礼仪式单应写二份,一份大字贴壁上,一份小字交给司仪)。


        (6)亲属叙会见礼


        行过了婚礼以后,再行见亲属尊长礼。尊者向外立。新郎新婚向内立,行三鞠躬。次、平辈,左右侧向立。新郎新妇向内立,彼此行一鞠躬。又次、小辈向内立。新郎新妇向外立。小辈行一鞠躬。礼毕退出。


        (7)怎样宴客


        亲 戚故旧切勿滥招。一则省事,二则免穷亲友受窘。因为经济拮据的亲友们,接到了请帖,若是送礼呢,实在力不从心;若是不送呢,面子上有些说不过去。所以不可 滥发请帖。宴客筵席应不用荤腥,以蔬食为宜。莲池大师:『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 矣。又婚礼,吉礼也。吉礼而用凶事,不亦惨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凡人结婚,必祝愿夫妻偕老。尔愿偕老,禽兽愿先亡乎?信乎 婚礼之不宜杀矣』。所以佛教徒结婚宴容,绝对不可用荤腥。避免流血,物我就皆大欢喜了。


        (8)男家求婚书


        XX亲翁先生赐鉴:伏承


        尊慈不弃寒陋,蒙


        XXX先生介绍,许以令媛XX女士作配小男XX。是固多生因缘之所感,亦迺我佛善巧之所导。庆悦靡已。小男今年XX岁生于XX年X月X日X时。玆遵成典,用修订婚之敬,谨具


        金戒成对
        XXXX
        XXXX
        XXXX


        伏维 鉴谅,俯赐     慈受。至所感祷。并颂


        皆大欢喜     忝眷弟XXX
        率男X X 敬启


        年   月    日


        (9)女家允婚书


        XX亲翁先生惠鉴:辱蒙不弃寒微,由


        XXX先生介绍,许以小女XX作配哲嗣XX君。欣慰无量。小女今年XX岁,生于XX年X月X日X时,玆当纳采,更辱   盛仪。爰修旋筐之敬,谨具


        XXXX
        XXXX
        XXXX
        XXXX


        奉申下忱。喜偕善慧之盟,共作菩提之伴。多生有幸,托庇无穷。肃此不宣。并祝一切吉祥


        忝眷弟XXX
        率女X X 谨覆


        年   月    日


        (10)结婚证书


        佛化广布,首重家庭。菩萨熏修,须资眷属。今日为


        善男子XXX君与


        善女人XXX女士结婚佳期。欣看嘉耦,共羡良缘。喜鸾凤和鸣,琼花并蒂。贺螽麟瑞叶,玉树连枝。观此日桃夭协吉,建设佛化家庭。祝他年瓜瓞绵延,实现人间净土。谨愿贤伉俪福慧双修,必蒙


        佛世尊慈悲永护。功德炽盛,昼夜吉祥。是为证。


        证婚人   XXX   
        男方主婚人   XXX   
        女方主婚人   XXX   
        介绍人   XXX   
        介绍人   XXX   
        新郎   XXX   
        新娘   XXX   


        年   月    日


        (11)贺结婚联语和幛句


        △菩提眷属皆欢喜   佛化家庭大吉祥
        △红叶缔盟成法眷   白头同愿倡莲风
        △贺君学佛从夫婿   羡尔携妻拜大雄
        △须学玉耶归佛后   当从摩诘化人间
        △彼此还须施法喜   夫妻应共导群迷
        △共欣净侣成伉俪   伫看生儿拜法王
        △家庭佛化人伦始   法味群餐觉道兴


        △福慧双修   △良因夙缔    △法喜充满    △菩提眷属    △多生有幸
        △共庆净侣   △皆大欢喜    △同修净业    △佛慈永爱    △美满姻缘

TOP

续 21





             二、丧礼须知


         
       病 人病危,应该邀请道友来家助念。助念的道友中,当推举功行纯粹,善于说法的人,到病人前安慰劝勉,并说:『我们为你念佛,求佛加被。愿你寿未尽,就能够快 些痊愈;倘寿已尽,就可以往生净土。请你放下一切,听我们念佛』。这样,那病人若是寿未尽的,祇要能一心念佛,业障自然消除,病也自会痊愈的。倘痴心怕 死,那末寿不可延,而且往生没有希望。


        道友们接到病人的邀请,应该立即前去,并且不可收受报酬。


        病室的西面,设佛座。病榻要正对西方,使病人随时看见圣像。


        病人如现出各种不善的状态,或口出不善的语言,应随时提醒警觉,作相当的纠正,要相机善巧,勿使他发生烦恼。


        助念的人应分成班次,限定钟点,未轮着的,可回去休息。倘所居距离远的,就在病人家里休息。助念的道友,不论回家休息或在病人家里休息,都应在轮值期前报到。病人的眷属最好加入助念。助念的声音须高低适宜,快慢调匀。


        眷属们切不可对病人说情爱的话,或临床挥泪,扰乱病人的正念。应知病人此去,得生极乐世界,永享清净乐趣,有什么可悲哭呢?一个人的临终,是或升或沉的最大关头。眷属若在这个时候哭泣,引起病人悲痛的情绪,累他堕落,失却往生的机会,那是无益而有害的,这是应当切戒的。


        (1)助念仪式
         
       各道友礼佛毕,分坐佛案两旁。家属代病人拈香顶礼。大众同念:


        开经偈一遍
        弥陀经一遍
        观经上品上生章一遍
        住生咒三遍
        赞阿弥陀佛偈一遍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去,不必记数。换班轮念,每班念一小时。直至亡者全身冷透为止。)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声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声(接念下面的回向偈:)
        愿我道友生极乐,莲华现出庄严身。华开见佛蒙授记,广度一切诸众生。
        助念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阿弥陀佛国。


       (2)初终
         
        病人气绝八小时后,方可浴尸换衣。倘臂腕等处僵硬,不便穿衣的,可用热手巾搭在臂腕上,就能转为柔软。在这个时候,眷属纔可举哀。凡在当地的亲友,平时往来较密的,应即着人去报丧,或登载当地的日报。亲友得悉之后,立即前往吊慰,并为襄助办理丧事。
         
        (3)治丧
         
       所谓治丧,是治理丧事。一般的丧事,应选派下述各职事代为处理:1、总司,掌丧葬礼式。一应丧葬事务,都听他裁处。由亲族或邻居,或挚友,知礼而识见丰富的人担任。2、司书,掌出入书写的事。3、司库,掌出入钱钞。推诚实可靠的人担任。4、司宾,迎送来吊宾客。凡司书、司库、司宾,都要听总司指挥。
         
        (4)入殓
         
        成殓应在四十八小时内举行。殓宜旧服,以布衣为佳,不宜制新衣。殓衣不得过三袭,要为亡人惜福。亡人所遗的衣服,除酌留几件保存纪念外,其余应施舍贫人,或价卖,以作弘法经费,为亡人造福。入殓的仪式是:


        1、灵柩直置室中。柩前设座,供佛像。佛像前设亡人遗像,须稍偏。


        2、焚香。眷属集灵前,对佛三拜。


        3、对亡人遗像三拜。(亡人如系小辈,长辈不拜。)


        4、总司高声读送别偈一遍


        送别偈(前十六句出法句经。后十四句出四分律。皆释迦世尊为利益众生命终而说。)


        命如花果熟 常恐会零落  已生皆有苦  孰能致不死  从初乐爱欲  依婬入胎影
        受形命如电 昼夜流难止  是身为死物  精神无形法  作令死复生  罪福不败亡
        终始非一世 从痴爱长久  自此受苦乐  身死神不丧  生者无不死  有命皆无常
        众生堕有数 一切皆有为  一切诸世间  无有不老死  众生是常法  生生皆归死
        随其所造业 罪福有果报  恶业堕地狱  善业生天上  念佛生净土  得无漏涅槃


        5、眷属同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百声。开经偈,弥陀经,观经上品上生章各一遍。往生咒三遍。赞阿弥陀佛偈一遍。向右绕佛座和灵榇,念阿弥陀佛三百声。(表超出三界。绕棺时各人须注视棺中亡人,以示送别。)


        6、掩棺。眷属环跪柩旁,诵佛号。掩毕,眷属对柩三拜。


        7、趋向佛前对佛三拜。礼成。

         
       (5)开吊
         
        不 可滥发讣文。可把设奠受唁的日期,登在当地日报上。开吊的一天,灵座供亡人遗像,并陈列香花及亲友所送来的联幛。吊客对灵前三鞠躬。孝眷肃立灵座旁边,答 礼三鞠躬。吊客对灵座礼毕,转向孝眷一鞠躬,孝眷还答一鞠躬。吊客退出灵堂,受司宾招待。款待吊客最忌杀生,应用蔬食。丧事杀生要增加亡人的罪业。如大藏 一览载:『佛与阿难在河边行,见五百饿鬼歌吟而前。阿难问佛。佛言:其家子孙为彼作福,当得解脱,是以歌舞。又见数百好人啼哭而过。阿难又问。佛言:彼家 子孙为其杀生设祭,不肯作福,后有大火逼之,是以啼哭』。这是孝眷们不可不知的。


       (6)吊仪
         
       赙金就是致送助丧费。那是亲戚邻友们应该助送的。无论丧家贫富,亲友来吊的,都应该送币钞。这是恤哀的表示。假使不送币钞,改送挽联或挽幛也可以的。
         
        (7)挽联幛句
         
        联语幛句应不违背佛法,假使不能自撰,可在下面选择一副。


        △慈容此日依然在   愿力何年得再来
        △早知佛国相期处   已到莲池不死邦
        △离此往生安养国   即今已住法王家
        △来往轮回从此息   尘沙烦恼莫能缠
        △福报天宫犹有死   神栖佛国获长生
        △万劫死生谁动念   这回归去独留芳
        △无心便得了生死   此事何须论智愚


        △高登莲品   △上品上生    △功德圆满    △泽在人间    △悲愿宏深
        △乘愿再来   △垂范人间    △花开见佛    △净土可期    △往生莲邦

         
        (8)出殡
         
        出殡日期应告知亲友。灵辆前面排列幛联乐队。仪式要简单,不可靡费铺张。出殡的一天能够就地埋葬,最为便利。倘旅居他乡,不能就葬的,只好暂停殡舍。出殡安葬不可问卜择日,也不可请堪舆家选择风水。这些举动是违背佛教的。
         
       (9)眷属追念
         
        亡人七七日内,眷居应为他弘法修福,把功德同向,使亡人莲品增高,眷属应各发心念阿弥陀佛号十万声,读诵地藏经,金刚经,普贤行愿品,阿弥陀等各几遍或几十遍。每种念完一遍,就念下面的回向偈:


        我今读诵胜功德   回何我XXXX    愿仗三宝慈悲力    消除我X三业罪
        脱离三界轮回苦   往生西方极乐国    莲华现出庄严身    见佛闻法证无生
        分身十方度含识   一切众生共成佛

         
       (10)追念法事
         
       七 七期内可延请出家僧众,或在家居士修法事。现在把在家居士修法来说一说。延请居士八名至十名,男女均可参加。但双方绝对不可授受报酬,免得被人家讥评,说 是买卖营业式的,使双方陷于罪戾,而且有碍佛教前途的发展。主人只须供给点心或正餐。菜肴应用蔬食,丰俭可以随力供应。倘清寒之家,可不必设备点心和正 餐。因为应邀而来的居士,是基于敦睦教谊而参加修法,不是为饮食而来的。


        倘孝眷们经济宽裕的,应随力出些资金,送到寺院里去,供养出家僧宝,为亡人修福。或者赠送佛书,似赠书功德同向亡人。


        追 念法事的布置:设长方桌(或两桌凑成),上铺台布或净毯。倘若没有布毯,不铺也可以的。桌上供佛家。亡人遗像,供佛座旁。桌上设香炉一只,花两瓶,果品四 盘,糕饼四盘。佛前和亡人像前各供开水一杯。桌的两边分置坐椅。日间不须点灯烛。(释尊住世时,夜间有人供佛灯。天明的时候,释尊就叫弟子熄灭。如阿闍世 王授决经载:『佛告目连,今天已晓,可灭诸灯。目连承教,以次灭诸灯』)。祇供香和花就可以了。


        须备经本,木鱼和引磬各一只(鼓钹不用)。座前置拜凳一只。法事仪式是:


        1、参加修法的男女居士,各先后礼佛三拜。分坐桌案两旁。


        2、孝眷拈香,礼佛三拜。


        3、诵经咒(如地藏经、金刚经、行愿品、弥陀经、大悲咒、往生咒等,随便选诵一种或几种。)


        4、 诵经毕,众中推一人对孝眷们说法,约二三十分钟。说法大纲:(1)赞叹亡人生平优长的几点。告诉孝眷们要学习他,纔是纪念他。(2)对人命无常作有力的警 策。勉励听法的人,无分老少,要勇猛精进。(3)亡人临终有瑞相,往生净土的,那末要勉励孝眷们努力学佛,以便后日和亡人到极乐世界去会晤;并且要多作弘 法功德,回向亡人,使他莲品增高。倘亡人临终没有往生净土的瑞相,必须勉励孝眷们,为亡人多作弘法和自修的功德,回向亡人,使他超生极乐世界。


        5、说法毕,念赞阿弥陀佛偈。接念若干声佛号。念佛的时候不可东看西望,各人要正身端坐,闭目虔念,以昭庄重。


        6、念佛毕,接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


        7、接念回向偈。


        上来诵念胜功德   回向道友XXX    愿仗三宝垂慈护    消除道友三业罪
        离苦得乐生净土   花开见佛证自性    智慧神通莫能量    普利一切众生罪


        8、诵三归依。各居士起身朝佛,一归依一合掌鞠躬。同时孝眷们一归依一顶礼。


        9、孝眷们总谢各居士顶礼三拜。同时各居士转身向外对孝眷答礼三鞠躬。


        10、孝眷们以及居士们,各人先后礼佛三拜。法事圆满。


        以 后逢忌日、节日,眷属们应该为亡人诵经念佛,并作弘法功德,回向亡人。记得莲池大师说过:切不可因为亲人已经往生极乐世界,便不再为他回向。我们应该要明 白,亲人既然往生净土,每逢忌日、节日,为他诵念,作诸功德回向,可以增高亲人的莲品。莲池大师是一代的大德,我们应该听从他的话。至于焚化锡簿是不需要 的,我们可把买锡簿的钱省下来,去买佛书流通,为亡人作功德。

TOP

续 22





                                                                                                                交  际  篇


         
      
    一、彼此的称呼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学习对人交际的礼节,是必须的。所以世尊在各种经里,谆谆地训诲我们,要善行礼节。称呼是礼节中重要的一部份,所以要最先注意。
         
       (1)对于一般人
         
        问人姓氏说:『贵姓』或『尊姓』。自称『敝姓』。


        问人名号说:『台甫』。自称『小名』或『草名』。


        问人的本乡说:『贵处』或『贵县』『贵省』。自称『敝处』『敝县』或『敝省』。


        问人的家说:『府上』或『贵府』。自称『舍下』或『敝舍』。


        称人的学校说:『贵校』。自称『敝校』。


        称人的商店说:『宝号』或『贵公司』。自称『敝号』或『敝公司』。


        称人的父亲说:『令尊』。自称『家父』或『家严』。


        称人的母亲说:『令堂』。自称『家母』或『家慈』。


        称人的妻说:『尊夫人』。自称『内子』或『内人』。


        称人的儿子说:『令郎』;女儿说:『令媛』。自称『小儿』或『小女』。


        称呼他人家族中的人,都可以加一个『令』字。如:『令祖父』,『令祖母』,『令兄』,『令嫂』,『令姊』,『令姪』,『令姪女』等。


        自称家中长辈的人加一『家』字。如『家祖父』,『家祖母』,『家兄』,『家姊』等。幼辈的人加一『舍』字。如『舍弟』,『舍妹』,『舍姪』,『令姪女』等。要注意『令』『家』『舍』三字不可用错』。至于父母已逝世的,自称『先父』或『先母』。


        问人年岁说:『贵庚』。自称『虚度』。或不用虚度二字,迳称多少岁。倘问老年人年纪,应说:『高寿』。男人对于女子不可轻易问她的年纪。


       (2)对于僧尼
         
         对出家僧尼不可问姓,因为一切僧尼都是姓释。这是根据佛说:『一切水入海,皆同咸味』的话,所以出家僧尼都是姓释的。


        问僧尼的法名说:『请问上下』。


        在家的佛徒对于出家的僧尼,都要称他们做『师傅』。能讲经的称他『法师』或『老法帅』。习禅的称『禅师』或『老禅师』。至于『大师』二字,不可随便称呼,祇有对于博通经律论三藏而能广行教化的,纔可称他为『大师』。

         
        
      
             二、说话的礼貌
         
          四 自侵经,佛说:『谛观一切扰扰纭纭,但诤咽喉不急之事。祸从口出,千殃万罪,还自缠绕』。世间的一切纠纷都是从口而出。话说得好,就能大事化小事,小事化 无事;话说得不好,就会无事生事,小事也成大事了。这关键就在『麤言』和『善语』上。所以世尊在无量寿经里告诉我们,要『远离麤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 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啊!


        语言的运用是有艺术的,我们虽不必做演说家或外交家,然而一般的常识是应知道,应学习的。下面是我们应注意的几点:

         
        (1)语言的常识
         
        和人说话应该先招呼他的名称,然后发言。


        他人的话没有说完,不可截断他的话,自己抢着说。更不可没有听完,就加批评。


        请别人给你作事,要先说一个『请』字,如『请你开门』,『请转交某人』,『请告诉我』,『请你代办』以及『请问尊姓』,『请教台甫』等类的话。


        别人为你作事,或送甚么东西给你,不论事的大小,或东西的多少,都应该说『谢谢』。


        问人而人不愿回答的话,不可再问,免得使人为难。


        不可轻易问人每月得多少薪金。


        说 话是很不容易的,记得薛瑄居士说:『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我们说话能够注意这四个条件,那末说话的礼貌,可算是中节的了。薛居士又说: 『亲戚故旧因言语而失欢者,多是颜色辞气暴厉,能激人之怒。且如谏人之短,语虽切直,而能温颜下气,纵不见听,亦未必怒。若平常言语无伤人处,而词色俱 厉,纵不见怒,亦须怀疑。故与人言语,尤当自警』。


        (2)说话的修养
         
       那末我们怎样来改进我们说话的技巧呢?石天基居士所编的传家宝一书里的嘉言很可作我们的参考,他说:


        『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与人相争只可就事论事,不可扬其阴事。此祸关杀身,非独有伤厚道已也。』


        『一座之中有好弹射人者,切不可形之于口舌争论;惟当端坐沉默以消之。此之谓不言之教。』


        『人能不笑人穷,不鄙人俭,便为长者。要知世界每多缺陷,如贫贱、残疾、聋瞽、痴呆之类,不可悉数。是皆前生恶业所致。若以尖利之言,纵口讥诮,不独大伤我之长厚,且又是敛怨取祸之道。笑人者常不如人,焉知异日自己又不被人讥诮耶?


        『听 人说话,俱要包容。譬如人说一事,有朝代记错的,有姓名不真的,有字认识讹舛的,有语句读得颠倒改换的,有荒唐虚谬的,有鄙俗不堪入耳的;要知其人,或愚 或拙,或无才学,所以如此。切不可将他坏处,随口说出,代他改正。亦不可笑他鄙他。在我解说教他,虽是好意,但恐彼人羞愧没趣,岂不反惹怨恨。前人有言, 当面证人,惹恨最大,是与不是,随他说罢。至于见人文字书画,衣冠器物房屋,以及行正动静,面目身体,有缺点处,俱要存心包容。积许多福,免许多祸,不可 忽也。』


        『以 言劝人说人,要先顾自己行止何如。果能自立于正,然后举以示人,彼人未有不服从者。倘以己所不能者,以之说人,不但人不服从,且将得谤矣。譬如戒人赌博、 以及教子孙不可赌博,乃极正之事也;倘若自己好赌不止,惟以空言劝戒他人,彼必曰自己不正,焉能正人,乃将何辞以应之。凡事皆然,不独赌博一事。华严经 说:「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无有是处」,此之谓也。』


        『责我以过,皆当虚心体察;不必论其人何如。局外之言,往往多中。每有高人,过举不自觉,而寻常人皆知其非者。诗文亦然,读者未必皆当;若指我失,即浅学者之所论,亦常有理,不可忽也。』


        『人以诗文质我,批驳过直,往往致嫌。若一概从谀,又非古道。嘉者极力赞扬,谬者指其疵病,瑕瑜不掩,常寓鼓舞之意。至诚待人,必不我怨。嘉者逢人称说,谬者绝口勿言,其人闻之,必自感奋。』


        『他人共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让我长短,闻之未免动意;且令其人惭愧无地自容也。』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许多意味,又有许多受用。』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应直告。切勿含糊,致误其事。』


        『与人言,须要和气从容。如气忿则不平,色厉则取怨。』


        『对富人诉贫,起彼借贷之疑;对势家夸富,动彼贪得之谋。』


        『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


        『不说人非,厚道也。不辨己非,高见也。』


        『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便是大功德。』


        『说亲友过失,不如述前人嘉言懿行。既可示人以模范,且可以免我之口过。』


        『凡说话行事,或有他人求教者,我虽能得十分,止当谦应五分。到后行出多来,彼人自加敬悦。切莫预先满口允诺。倘若行不践言,非独自己惭愧。且又贻笑招怨。』


        『当面件人,惹祸招尤,莫过于此。即不可为之事,亦当婉辞。』


        『以言讥人,取祸之大端。以度容人,集福之要术。』


        『面谀之辞,知之者未必感情。背后之议,啣之者每至刻骨。』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实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厚道,虽闲谈酒谑。慎勿出言。』


        『朋友即甚相得,未有事事如吾意者。一言一事之不合,且自含忍,少迟则冰消雾释,过而不留。不得遂轻嗤骂,亦不必逢人愬说。恐怒过意回,无颜再对。又恐他友闻之,各自寒心耳。』


        『我有冤苦事,他人问及,始陈颠末。若胸自不平,逢人絮絮不已,听者虽貌为咨嗟,其实未尝入耳。言之何益』。


        佛 说须摩提经里有四条关于说话方面的训词:『何等为四?一者、不传恶说,斗乱彼此。二者、导愚痴者,使入佛道。三者、若有毁败正法,护使不绝。四者、劝勉诸 人,教使求佛,令坚不动。是为四法。菩萨用是四事故,不为他人所别离(别离,指为人所舍别离弃)佛于是说偈言:不传说,斗彼此。导愚冥,护正法。劝进人, 使求佛。终无能,别离者』。


      
           三、庆吊与约会
         
        佛说:『凡有忧喜,与人共之』。这是说,关于他人有忧喜的事,一概要表示同情。对忧愁的人,自己勿作欢乐的表情;对有喜庆的人,自己勿作忧愁的表情。不是这样的对待人家,别人或以为你是幸灾乐祸的呢。


        (1)忧喜与人同情
         
        当 我们去庆贺亲友的婚姻、寿诞、生子一类的喜庆事情,或是偶然遇着这类的客座筵席,须要代为欣喜欢乐。即使自己怀着忧愁的事,也不可愁眉蹙额。而且说话之间 要加以注意。有关于死丧灾病等等的事情不可随便谈论。恐别人误会,以为你在妒忌不乐呢。倘亲友家有疾病、官讼、火盗、死丧诸事,前往慰问,须要代为忧虑悲 叹。应以因果业报的道理,开示他们。自己不可有欢喜欣笑的态度,免得引起他人的恶感。这种对人的举动,都是属于菩萨行四摄法之中的『爱语摄』。所以关于庆 吊的事,我们要记住佛所说的:『乐人之乐,忧人之忧』这八个字。
         
        (2)访问须知
         
        和人约会,一定要准时前往,最好写一纸条预置案上,某日某时须访问某人,以防临时遗忘。


        去访问亲友要顾着对方时间的便利:1、不可太早太晚。早则他人尚未起床,迟则耽误他人寝息。2、不可久坐。除特别事故外,以不过三十分钟为宜,以免耽误他人的事。倘有时谈话须延长,必须先问对方现在是不是有事要办理。在主人的方面,倘有事要办的,当用诚恳的态度直告来宾,请他下次再谈。


        叩人家的门或电铃,不可声音太大太急。使屋内的人听了惊恐不安。


        人家的门倘虚掩着,不可迳自贸然的推进去。应站在门口喊主人的姓名,并轻叩他的门。待主人来开,纔进入室内。这样是防室内若有秘密的事,使人有所掩避。


        倘下雨的时候到他人家里去,雨伞不可带进室内,应该放在室外,以免地上淋湿。并要除去鞋底的泥泞,以免污了人家的客室。


        他人案上的信札、文件、日记、账簿等不可随手翻阅。这是不合理的举动。


        在他人家中不可随处吐痰。吐痰必须入盂。

         
        (3)怎样招待宾客
         
       招待来宾:1、 要和蔼。使来宾起欢乐的、和亲近的感觉。2、要尊敬。每个人的心理都喜欢他人称赞自己,欢迎他人对自己有尊敬的态度。所以招待客人,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 3、要真心实意。心是无形的,但可以由人的面貌表现出来。对人态度的真实和虚伪,这是很容易被对方所窥察出来的。待人真诚能使人衷心感激,愿意和我们亲 近。倘若我们虚伪地待人,这就要使人不相信我们,那就得不到真实的友情了。我们以虚伪对待别人,别人也用虚伪来报答我们,那末我们前途的危险,也就可想而 知了。4、谨慎。在谈话当中,不可随便乱说,或是任意批评他人的短处。往往你是无心的说,一传出去,很容易因此得罪人,有伤亲友间的感情。倘他人来告诉 你,某人怎样的待他不好,某人怎样的恶劣,你须先对他表示同情,然后劝他对某人要原谅。切不可随声附和,批评某人的不好。


        来访的客人倘是陌生的,从未见过面的,彼此应该交换名片。并应该记载他的住址。


        和客人谈话应须投其所好。和他接谈,不可只顾自己所喜好的话。


        在同一时间,有很多客人来访,谈话和应付切不可偏于一两个有财势的人,使人有趋炎附势的讥诮。平等是佛徒的本色,所以我们招待客人应该面面顾到,不使客人中有感到太冷淡的。虽然不能和每个人长谈,但总当对每个人周旋几句,以免他人感觉不快。


        来宾中如有彼此不相识的,应当给他们介绍姓名,并略述他们的职业。


        对许多客人聚谈的时候,不可对一人耳语,使其他的人感到不快。


      
           四、良莠的鉴别
         
                   送客出门,对他点头示别的时候,不可眼看他处。


        要 测度对方是怎样的人格,须看他平时的行动。如举止是轻浮的,还是稳重的,言语是夸大的,还是谦和的。在平时观察人有时或许不十分准确。识别人要在缓急的时 候,利害的关头。佛说:『缓急别友,战斗见勇』。佛又指示四种因缘,可以测知对方的良莠。三慧经说:『欲得人相,有四因缘:一者与共居。二者共居当久。三 者共语言。四者共事。可以知之』。

         
        (1)怎样分别善恶
         
       佛在尸迦罗越经里,对分别人的善恶,诏示我们很详细。佛说:
         
        『善知识有四辈:一者、见人贫穷悴乏,令治生。二者、不与人诤计校。三者、日往消息之(探报人事的顺逆吉凶叫做消息)。四者、坐起常相念。』
         
        『恶知识有四辈: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言恶。三者、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兴怨谋。』
         
        『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欲斗,止之。二者、欲随恶知识,谏止之。三者、不欲治生,劝令治生。四者、不喜佛道,教令信喜之。』
         
        『恶知识复有四辈:一者、小侵之,便大怒。二者、有急情使之,不肯行。三者、见人有急时,避人走。四者、见人死亡,弃不视』。
         

        (2)这是恶友
         
        善生经载:『佛告善生有四怨如亲,汝当觉知。何谓为四?一者、畏伏。二者、美言。三者、敬顺。四者、恶友。』


        『佛告善生,畏伏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先与后夺(如用饵钓鱼)。二者、与少望多(给你微少物品,希望得大利益)。三者、畏故强亲。四者、为利故亲。是为畏伏四事。』


        『佛告善生,美言亲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善恶斯顺。二者、有难舍离。三者、外有善来,密遮止之。四者、见有危事,便排挤之。是为美言亲四事。』


        『敬顺亲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先诳(如以前骗过你,加以种种巧言解释,想再来欺骗你)。二者、后诳(对于未来的事,说得如何美妙,使你上当)。三者、现诳(如见说不见,不见说见等类的话)。四者、见有小过,便加杖之(你有小错误,便乘机害你)。是为敬顺亲四事。』


        『恶友亲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饮酒时为友。二者、博戏时为友。三者、婬佚时为友。四者、歌舞时为友。是为恶友亲四事。』

         
        (3)这是良友
         
        『佛告善生,有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止非。二者、慈愍。三者、利人。四者、同事。是为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当亲近之。』


        『善生,止非有四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见人为恶,则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大路。』


        『复次,慈愍有四事。一者、见利代喜。二者、见恶代忧。三者、称誉人德。四者、见人说恶,便能抑制。』


        『利人有四,云何为四?一者、护彼不令放逸(劝阻他不可犯不良的嗜好)。二者、护彼放逸失财(这人已经犯了恶嗜好,劝他戒绝)。三者、护彼使不恐怖。四者屏相教诫(他做错事,不当看别人的面前说出,免损他的名誉,等到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纔纠正他)。』


        『同事有四,云何为四?一者、为彼不惜身命。二者、为彼不惜财宝。三者、为彼济其恐怖。四者、为彼屏相教诫』。

         
       (4)四种朋友
         
       佛在孛经里批评四种朋友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


        『何谓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秤友也。』


        『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我 们对待人,爱憎的心不可太显然。要浑厚涵蓄些。须知人们的品性行为,万有不齐,虽有所短,但是也各有其所长。和人们交际,倘祇看见他的短处,那末一天也不 可和他同处了。倘念他的长处,尽地球上的人,都是可亲可爱的。然而『四怨如亲』的朋友,对待他总要特别谨慎些,以免后患。

TOP

续 23





             五、怎样对待人


         
            人 生不能离群独存,像鲁宾逊在孤岛上所过的生活,究竟不是每一个人所能忍受的。我们既然得和群众共处,那末,应该把怎样对待人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人是有情感 的动物,而情感是相对的,是交感回流的,是有反射作用的。我们拿诚恳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诚恳来酬答我们的,倘使我们用诈术待人,人们也会拿诈术来对待我 们的。所以敬他人就是敬自己,慢他人就是慢自己。就使是地位微贱的人,我们也应该以诚敬的态度待他,不可对他慢忽。


    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互相辅助,互相敬爱,而不应该互相利用的。互相辅助敬爱,相处可以永久;互相利用的,在利害关系终尽以后,就不能继续相处了。总之,待人接物,应该根据佛的『自利利他』的宗旨做去。

         
        (1)以诚待人
         
       三慧经佛说:『有地则有万物。人有至诚乃有道』。宝女所问经载:『佛告宝女,菩萨有三法,常怀至诚。何谓为三?(一)未曾欺佛。(二)不自欺身。(三)亦不欺诳一切众生』。所以印光大师教人最注重诚敬。这实在是学佛做人的要道啊!
         
        
    (2)人各有所长

         
        佛 在孛经里说:『器虽粗弊,不可便弃,各有所贮。愚贱不肖,亦不可弃,各有所用』。又如说:『驼负百钧,蚁负一粒,各尽其力耳,象饮数石,鼷饮一勺,各尽其 量耳。故用人不必其效之同,各尽所长而已』。我们碰着对方有一件使我们不如意的事情,应该自己反问自己:『我所做的事,是不是能使每一个人都满意』?如果 祇是一味看见别人的不是,那末兄弟、朋友、妻子以及童仆、鸡犬,无一而非可憎。到处只觉得可憎,一天到晚如坐在火坑里、针刺上,精神必将大受痛苦的了。所 以我们要记住出曜经里佛说的:『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的四句话。
         
        
    (3)从自己做起

         
       家庭中的口舌,都从多讲多话中来的。无论训子女,教小辈,以及勗勉家人,与其唠唠叨叨,惹人生气,不如做一个榜样给人看。『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认为当做的事,从自家做起。不当做的事,从自家戒起。如出曜经里佛说:『当自克修,随其教训。己不被训,焉能训彼』。


        
    (4)对待亲友

         
       怎样的对待亲属朋友呢?尸迦罗越经里佛说:『亲属朋友当有五事:一者、见作罪恶,私往于屏处,谏晓呵止之。二者、小有急,当奔趋救护之。三者、有私语,不得为他人说。四者、当相敬叹。五者、所有好物,当多少分与之』。
         
      
    (5)对待仆人

         
        世 尊并指示我们怎样的待仆人:『一者、当以时饭食与衣被。二者、病瘐当为呼医治之。三者、不得妄挝捶之。四者、有私财物不得夺之。五者、分付之物当使平 等』。关于仆人事主,佛也曾说明:『一者、当早起,勿令主人呼。二者、所当作,自用心为之。三者、当爱惜主人物,不得捐弃乞丐人』。并说:『当称誉主人 善,不得说其恶』。


        仆役有错误过失,不妨善意劝告矫正,不可盛气凌人。对仆役应该体卹,不可刻薄。否则,日久生怨,暗中被他作弄起来,就得受无形的损失。所以用人要用到能驱使那个人的心,纔说得上能『用人』。


        如果用人不能用他的心,那末他随时可以倒戈,可以反脸。仆人的管理方法,若是慰勉激励多于斥责讥骂,他们自然甘心服务了。

         
        
    (6)送礼要替对方着想

         
        送礼是表示人情,但要有分寸,要讲经济,要替对方设想,使他可得实用。同时还要顾到自己的力量。能够这样去做,可说是『能善行礼节』了。
         
        
           (7)是我错
         
        倘遇发生人事争执的时候,只要自己回心转意,肯认错,对方决没有不谅解、不言归于好的。能够这样做,彼此就相安无事了。天下决没有不可化的人,只患自己待人不够诚心罢了。


        我们处世倘能抱定『是我错』的宗旨去应付人,时时观照自己的错处,同时也就没有去找他人的缺点或残疾当作笑话,或作谈话的资料的余暇了。指责他人的缺点或残疾,是刻薄的行为,是犯了十恶业中恶口兼绮语的罪过的。


        
      (8)处世的嘉言
         
        怎样对待人,真是一言难尽的,现在引用大德们的嘉言来做个结束。


        王 自强居士说:『家庭中许多烦恼,许多闲气,若在小节上用些工夫,以后都可以避免。例如看见尊长招呼一声,是多么亲切。看见丈夫或夫人说几句慰劳的话,笑他 几笑,是多么的要好。世间许多纠纷,都从小节上忽略而来。惟其不注意小节,朋友从此失和,亲族因此不睦,夫妇竟致勃谿。所以尽管是细事小节,要十分注 意』。


        魏禧居士说:『人于横逆来时,愤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觉怒情燥气涣然冰消。乃知自反二字,真是省事,讨便宜,求快乐之法门。』


        『人做事切不可迂滞,不可反覆,不可烦碎。但代人做事又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覆,耐得烦碎。』


        『性情苛刻者能使骨肉不相亲,况远者乎。慈和者能使雠家忘其怨,况平人乎。可见人之亲疏,全在自己,不可专责人也』。


        唐彪居士说:『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待己者当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者常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忠厚,亦且免怨。』


        『人固不可多事,然亲友有义不容辞者,以事重托,理宜委婉力行,行至必不能行,我心已尽,而亲朋亦自见谅。有一种自了汉,止知自吃饭,自穿衣,若人稍有所托,即沉吟推诿,生平未尝代人挑一担,解一事。及到有事,未必不求人,若人似我,又当何如?』


        『事系幽隐,要思回护他,着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着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局外而訾人短长,吹毛索垢,不留些子余地;诚以己当其局,未必能及其万一』。


        余忘我居士说:『他人之信不可私拆。他人在写信时或看信时,不可偷看』。


        蔡梁村居士说:『待人最要从厚。人待我不以理,我以薄施之,是我无以异于彼也』。


        史典居士说:『凡待人接物,胸中要有分晓,外面须要浑厚』。


        『凡亲友中有家庭之变,或有词讼不测之事,当设身处地为之谋虑,不可膜视。』


        『我施有恩,不求他报。他结有怨,不与他较。这个中间宽了多少怀抱,忍不过时,着力再忍。受不得时,耐心再受。这个中间除了多少烦恼。』


        『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人即我信,何济于贫』?


        袁氏世范载:『处己接物,常怀慢心、伪心、妒心、疑心者,皆自取唇于人也。』


        『慢心者,自不如人,而好轻薄人。见敌己以下之人,及有求于我者,面前既不加礼,背后又窃讥笑。若能回省其身,则愧汗浃背矣。』


        『伪心者,言语委曲,若甚相厚,而中心乃大不然。一时之间,人所信慕,用之再三,则踪迹露见,为人所唾弃矣。』


        『妒心者。常欲我之高出于人,故闻有称道人之美者,则不以为然。闻人有不如己者,则欣然笑快。此何加损于人,祇厚怨耳。』


        『疑心者,人之出言未尝有心,而反覆思绎曰:此讥我何事?此笑我何事?与人缔怨,常萌于此』。


        唐彪居士说:『只一个耐烦心,天下何事不得了,天下何人不可处。』


        『祸莫大于不仇人,而有仇人之辞色。耻莫大于不恩人,而作恩人之状态』。


        江衡居士说:『与人相处,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勿避劳苦。同饮食,勿贪甘美。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容人,勿使人容我。人有恩于我,终身不忘。人有怨于我,即时丢过。见人善,称扬不已。闻人过,绝口不谈。久久行之,到处受人爱戴』。


        石天基居士传家宝载:『觉人之诈而不说破,待其自愧可也。若夫不知愧之人,又何责焉?』


        『仇人背后之诽论,皆足供我箴规。盖寻常亲友当面言既不尽,背后亦多包荒;惟与我有嫌者,揭我之过,不遗余力,我乃得知一向所行之非。反躬自省,则仇者皆恩矣。』


        『无义之人不得已而与之居,须要外和吾色,内平吾心,庶几不及于祸。』


        『待人,一切贤愚好歹都要包容和蔼。明知某人是恶人、小人、奸人、佞人,亦要自己心中明白晓得。却不可在脸面言语上,露一些憎嫌厌恶之意。』


        『心内要极其精明,外面要极其浑厚。精明则我不受人之欺,浑厚则人不怨我之刻。所以人之黑白,只宜在心,不宜在口。乃涉世妙法。』


        『凡 朋友亲族中如有行狡、刻毒、险恶的,我曾同他做过事,或曾与其交往,虽然知得十分真确,总要存在心里,外面却要和颜悦色,低声下气,推事远他。切不可显然 顿绝他,致令结冤。切不可将他的坏处向人诉说,恐传说闻知,彼不自悔,反生怨恨、仇隙、排陷,意外灾祸每每由此而起。所以与人绝交,不可出恶言也。』


        『毋以己之长,而形人之短。毋以己之拙,而忌人之能。』


        『与人谈话不可故意张扬自己的长处,和自己所作之好事。此乃取辱之道。』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横逆之来,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得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动气徒为自损。』


        『责人善者,隐恶而扬善,则与人同归于善。倘责人善者,是己而非人,则与人皆陷于非。』


        『隐人之恶,扬人之善,不独自己留存厚道,亦是免祸消愆妙法。』


        『遇诡诈之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人有操之不从,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地步。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令其可从。』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真是妙人。』


        『高傲自大者,人皆憎恶,乃量小福薄之人也。』


        『受小人侵侮,不必与他计较。』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理相干,可以理遣。』


        『以言感人,不若以行感人,言虚而行实也。欲使人见吾之善,不若使人不见吾之善,见则恐招人之忌也。』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


        『对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富于无过中求有过。』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待下固当和,但和而无节,反生其侮。惟和而庄,则人自爱而畏。』


        『治小人宽平自在,从容以处之,事完绝口不言,则小人无所闻以发其怒。』


        『买卖贸易皆是各人生活之计,在开店之家,因有赀本坐而获利,不必言矣。惟是本少贫人,设措微赀,肩挑步担,遍历街坊,忍饥奔驰,求活家口,最为苦楚。所赚甚微,一家父母妻子衣食仰望,倘若刻薄,彼何以度日。于此辈上,宽厚存心,真是功德。』


        『田野小民,斗粟尺布,入市营求,一家讥寒所望,我却要在他身上去讨便宜,能有几何,于心安乎?其对于肩挑步担,贩卖菜物,小本贫民,脚夫轿夫,汗力苦人等,亦复如是。』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恶友,惟能自持者两得之。见善人则效之,见不善人则改之,善与不善皆吾师也』。


        熊居士说:『佛必与外道或怨家同处,此佛法之所以成其无上。毒草生处,必有良药。大智慧人必不因邪宗竞煽,异论嚣张,而为避人、避世、避地之计,如隐逸者之所为。隐逸者存退怯心,将孤陋自甘,其道不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