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弘扬传统文化,永续华夏文明 

弘扬传统文化,永续华夏文明 

弘扬传统文化,永续华夏文明 
(香港觉海源佛教基金组织顾问 智渡法师)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恢复的三十年!
在这三十年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儒家、道家、佛教的思想、理论和生活实践的方法已重新回到广大公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各地的民俗文化也异常地活跃。这是经济改革和思想解放的亮点所在,经济和文化在这一意义上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的文明与否,不但在于经济是否繁荣,还决定于拥有、继承并实践着多少文化的沉淀!有人说:传统文化过时了,与开放的时代不适应了。这是因为他不了解传统文化有着众多的指导人们应循时势、甚至积极驾驭时势的内涵;也或许他只是看到一些被教条化了的表象,只要他肯化一些看通俗读物或闲侃的时间、用于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不难发现过去的、现今的华夏文明来之于传统文化的培育!
作为一名出家人,本已出离尘世,只求自身解脱;由于承担法脉的“利他”因缘,入世历练。于是,就有了既应遵守国法、又不超越出家人的规范,为弘扬传统文化尽一些绵薄之力的机会。
在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无论百家如何争论、如何争鸣,有一总纲、也是文明之魂,是不可动摇的,那就是——孝道!“百善孝为先”,一切的文明在此展开,一切的不文明则是对她的损伤。儒家有《弟子规》、佛教有《父母恩重难报经》、《盂兰盆经》和《地藏经》等等孝经。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倡导报恩;儒家提倡忠孝节义,佛家教导报四重恩:父母恩、国土恩、佛恩和亲友恩,概念上类同。如何报恩呢?儒家侧重世俗的满足和依从,佛家则重视世出世间的全面和彻底。其实,都只为一件事:快乐!人人都向往生活得更好,是眼前的好、还是长远的好、或是彻底的好?是暂时的乐、长久的乐、还是究竟的乐?于是,产生了种种的观念、种种的理论、种种的方法、种种的门路和种种的行业。
在佛家看来:要快乐,首先得从“苦”的境界里走出来,出了苦境、才是乐土;远离苦因,才能远离苦果。烦恼即苦、苦即烦恼。于是,就有了种种断除烦恼的解脱的方法,以及劝导我们帮助他人、知恩报恩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出世,是学习和实践解脱的方法;入世行菩萨道,才是报恩的开始,直至究竟成佛,报恩才得圆满。
为了让这其中的精华能让世人普遍地欣赏,在浙江省天台山慈恩寺发现一殊胜的因缘,那就是中科院杨得法教授等考察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古洞”。此洞就在天台山慈恩寺(
www.ciensi.net)的扩建范围内,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全寺常住、信众和各级领导、各界友人的支持下,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愿一切有情皆离苦得乐”为核心主题的 “洞天佛国”,已初见效果。这里的洞窟面积达50000多平方米,洞体、石壁大小丰富,且干燥、通风,石质细腻良好、不易风化,是艺术壁雕的好天地。
于是,既是文化艺术的沉淀,也是传统文化之弘扬,又将是现代文明体现的“洞天佛国”壁雕,将在这里展开。愿海内外的艺术大师、各界领袖都能借此“世界上最大人工古洞”的殊胜规划,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报答四重深恩、普济三途苦难,永续华夏文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