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

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田于是就请示道:“什么叫禅?”

云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一旦会了禅之后,就不用怕死了。”于是在云水僧的指示下,王田前往参访南隐禅师。

王田医师找到南隐禅师的住处,说明来意,并请求开示。

南隐禅师道:“禅不难学,你既然身为一个医师,就应该好好对待你的病人,那就是禅!”王田医师似懂非懂的前后拜访了南隐禅师三次,南隐禅师总是对他说道:“一位医生不该把时间每天消磨在寺院里,快回家照顾你的病患去!”

王田医师非常不解的想着:这种开示,怎能袪除怕死的心呢?因此,当他第四次参访时,就抱怨道:“有位云水僧曾告诉过我,人一旦学了禅就不怕死。每次我到这里,你总是要我照顾我的病患者。对于这一点我很明白;但假如这就是所谓的禅,我以后就不必再来向你请教了。”

南隐禅师微笑的拍着王田的肩膀说道:“我对你太严格了,让我给你一个公案试试吧!”

所谓公案就是南隐禅师要王田参“赵州无”的话头,王田苦参这“无”字公案,前后二年,当他将心境告诉南隐禅师时,得到的答案是“尚未进入禅境”。王田并不灰心,专心致志地又参究一年半,终于自觉心地澄明,难题逐渐消失,“无”已成了真理;他善待他的病人而不知其为善待,他已脱离了生死挂虑。

最后,当他叩见南隐禅师时,禅师只对他微笑说了一句话:“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王田医师经常接触老病死生之人,因此,“眼看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伤他人,看看轮到我。”所以对死亡就起了恐惧,南隐禅师要他好好照顾病患者,就是参禅,因为一个人放弃责任,放弃爱心,怎能入禅呢?及至到他参透了“无”字的公案,从有心到无心,从有我到无我,从有生到无生,那就是无死的禅境了。

通过生命对生命之间的一种尊重,而完美自我生命,把我们的生命变得有意义。这个生命在低级阶段的时候,它表现出低的本能,这个本能所表现出的是什么呢,就是弱肉强食,这是低级生命的本能。作为高级生命的本能是什么,高级生命的本能第一反应就是利益众生。

就像我们看最低的一个阿罗汉,他一证悟了阿罗汉果之后,他转凡成圣啊,一转凡成圣他第一念头就想我的爸爸妈妈在哪。这时候想的不是自己。

但是天人就不一样,天人生天的一刹那,他第一个念头想的是“我”我在什么地方。第二个念头,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方来,是这样子的。前面三个念头都是以“我”为中心的。

但是转凡成圣之后呢,他的念头都是先是众生如何。低级生命作为凡夫来说,哪怕贵为天堂上的天人,当他也是凡夫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念头还是以“我”为轴心的,自我主义,很主观的。但是到圣人的时候,最低级的一个生命,明显的区别就是,他的第一念头想的不是自己。

生命真正的进化论,在于怎么样来有效地控制自我的膨胀,把生命光明的一面发掘出来,无我利他的菩提心,这是生命高级的特质,生命真正进步的特质。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是否在身心之上有一个实我的存在? 如果没有,佛教中所谓的轮回,到底是什么东西,由过去世投胎到这一世?死后又是什么投胎到下一世呢?并且当业力累积成熟时,又是谁在尝受那个果报呢?
  

我们必须如此回答:在习惯或相对层次上,是有个“自我”,具有着本然的无明,因此经历了生生世世的轮回,累积了业力,也遭受到所谓的果报。在佛教传统中,我们在世俗层次上设定有一个“自我”,来当作过去世与未来世的一个基础,也就是因果和业力的基础。但是,这个经验的主角——自我,仅仅是在相对和习惯层面上设定的,

当我们进一步地分析,并且运用智慧,我们会发现在超越世俗的层面上,“自我”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种错误的执著罢了,只不过是个无明妄念罢了。

在世俗层面上所指的“自我”, 由五蕴聚是合而成,它们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色蕴指的是色身,而其他四蕴指的是心识。(译注:五蕴的蕴,是聚集、累积的意思。“色”即物质、色身;“受”即感受;“想”即想法、念头;“行”即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行为;“识”即分别、判断。)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把“身体”当成自我,  

当我们某个部位疼痛时、当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财富,或者很快乐时,会感觉“我是幸福的”,在此我们又将“感受”当成“自我”。
  

当我们有精神苦恼时,内心感到郁闷,此时我们将“内心意识”当成“自我”。
  

当我们做事情时,我们把行为当成“自我”。

当我们思考问题时,我们把思想当成“自我”。
  
  而在超世俗的层面上,所谓的无我,是说合成自我的五蕴没有自性,而所谓自性指是一个事物本自具足的、不需要外緣的、不会改变的性质。自性有三个条件:(1)不依赖任何的因缘条件, (2)永恒性, (3) 单一不可分化。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何五蕴没有自性:

〈1〉色蕴 我们的身体是一大堆支分的聚合,它由三十二颗牙齿、二万一千根头发、三百六十块骨节。心脏、肺腑、肌肉、脂肪、皮肤(地)以及血液、涎液、胆汁、脓水(水)……再加上身热(火)、呼吸(风)等组成,每一支分都是零碎有分的法,是数以亿计的细胞的聚合,这与自性的独一不可分相反;
又支分也是无常法,刹那都在变异生灭,这与自性的恒常不变相反。当然,由众多支分的聚合也同样没有自性。
又此色身不论出生、安住,还是老死,都是受着因缘条件的限制,生是依因缘而生,住是依因缘而住,死是依因缘而死,离开了一定的因缘(条件)就不会有身的存在,所以此身为因缘所支配并没有主宰力,与自性不依赖任何的因缘条件相反。
〈2〉受蕴 就是多样且大量的各种觉受的聚集。简要地归纳为三种,就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舍受)。我们很容易了解,这三种觉受,有如云彩般刹那地变换着,任何觉受都不可能有自性。
〈3〉想蕴 就是所谓的想法与概念。这种种不同的想法、概念都会改变,都不可能有自性。
〈4〉行蕴 包括身体的新陈代谢以及身口意的所有活动和作用,这些都不可能有自性。
〈5〉识蕴 有六种形态的聚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很显然他们皆是刹那、刹那地幻生幻灭,由因缘而生,由因缘而灭,没有自性可言。

我们一直错误的以为心是延续不变的。过去的心和现在的心,昨天的心和今天的心,我们把它们混成一体,当成我们的心。

事实上,如果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式(前一刹那已经消失,未来还未到来,现在一刹那、一刹那的消失)来解析,会发现心并非延续不变。

如是观察可知,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无自性,众生由于迷乱,方把五蕴聚假立执著为实我。在还未确信五蕴非我之前,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观察、分析和建立,我们是如何把身体或心识当成自我的。直到不需要用理性解析就可以确定的地步;

所谓的轮回,并非有一个实我在转世.

所谓的死亡,只是色蕴坏了,就好像机械设备坏了一样,不能再使用,但其他四蕴并没有因此而断灭,由于业力和因果的延续,他们也会继续生灭,心识坚固地执着有我。

如果此人的善业够他继续做人的话,便会看见未来的父母正在交媾,生起贪欲,加入进去,便入胎了!从此就开始了新的一生,就好象入睡后色蕴暂停,入梦类似进入死后的中阴境界,醒来色蕴又开始起作用,类似投胎后有了新的色蕴。

现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
 
有问:“如果我都不存在,那么谁在造业,谁在感果,这一切不都全成无意义了吗?”
答:事实上,除了身心五蕴刹那刹那地变更之外,并没有一个实体常恒的自我存在。虽然不存在实有的自我,但并非没有五蕴的相似相续,此刻的五蕴灭会引起下一刻五蕴的生,因位中五蕴的造作依缘起力会在果位五蕴上领受其报。

而在名言之中,业的功能从来不会空耗,在因位上身心五蕴一切的造作仍然丝毫不爽地在果位
五蕴上现行苦乐之境。虽然没有实体的我,但并非没有身心的感受。
  
又问:既然本无自我存在,为何佛法上说自作自受?答:因为众生在根器没有成熟之前,如果直说无我空性之义,则其容易堕入断见,会认为既然我不存在,则无造业者亦无受报者,从而谤无因果。

所以佛随顺世俗在五蕴聚上安立“我”的名言,因为五蕴相似相续,在自相续所造的业毕竟不会在他相续上领受果报,就此造业受报同在一相续上发生,必不错误,故佛说自作业还自受。

如果只是知道无我的概念,而且只是想到如果可以把这个我执除掉有多好,光这样想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非常精确的分析五蕴和我执是如何相互的运作,明了所有一切现象皆无自性,其本质都是空性的,生起对“无我”的坚定信念。

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确定见解,而只是一般的静坐,虽然能够达到平静,但却没有办法生起智慧。

“见”和“修”,必须同步进行。然后才开始进行禅修。否则,“观修无我”的这个次第,将不会有任何的觉受和验证。
  
依照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在《知识宝藏》里,有关止、观次第章节的叙述:无我禅修的方法:
  运用智慧来分析,何谓真正的无我, 
当我们能够确信无我时,就会有开放和宽广的觉受。然后将心自然地安住在毫无造作的状态中。
以上人无我空性的道理看似简单,但由于无始以来我执的习气很坚固,所以不易断除。

比如黄昏时有一团盘绳,由于眼识不明而妄执为花蛇。现在要去除这种妄执,当别人告诉你这并非蛇仅是盘绳,但由于视觉仍然模糊,对蛇的幻觉并不能马上去除,所以心中依然存在对蛇的恐惧。一旦灯火通明,清楚地见绳无蛇时,心中的蛇执才会顿时打消。
与此同理,我们通过闻思,反复伺察分析,从根本上了知所谓的“自我”不过是依五蕴而假立之法,然后不断禅修人无我空性,我执习气渐薄,最后证得无我慧时,如同明灯下现见无蛇一般,我执会消尽无余。

正因为我执坚固,并非一闻空性理就能顿断,所以需在资粮道、加行道经历一番精勤的努力,方能进入见道。
 
第一次第的无我禅修只是在让我们去除我执,但这还不是最终极的真谛,在胜义谛上是超越“有我”和“无我”。在《中观基础智慧》中,龙树菩萨指出“自我与无我,超越有无我,两者不可得”。

TOP

「观法无我」,这个「法」,龙树菩萨说:在宇宙万法当中,除了「心」以外,其它的部分都是属于「法」所收摄,就是心所受用的境界都叫做「法」。「无我」这个「我」,就是主宰义。就是我们内心当中,对于我们所追求的境界,会打很多妄想:我现在要干什么、明年我要干什么、十年以后我要干什么。但事实上,这个「法」的境界,它不是随顺你内心的妄想,所以我们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陀告诉我们说:对这个「法」应该怎么认识呢?「如梦幻泡影」。说你在做梦的时候,这个梦的情节变化,不是你能控制的,完全是业力所显现。

过去有一个修仙道的叫汉钟离,汉钟离他学了很多仙道的技术,他年纪大了,希望能够把这个法传下去。找了很久,终于在一家旅馆当中,找到了吕洞宾。吕洞宾十年的寒窗苦读,这一天要去考试,在旅馆里面跟汉钟离接触。汉钟离一看:唉呀!这个是我的弟子。汉钟离就过去跟他说:你要干什么?他说:我要去考功名。考功名干什么?做官啊,享受荣华富贵啊。汉钟离说:你不要做官了,你来跟我学仙道。吕洞宾说:不行,我这十年寒窗苦读,为了就是这么一天,我一定要去考。汉钟离没办法,好吧,那谈到晚上睡个觉吧。汉钟离就从他的僧袋拿出一个枕头:你睡我的枕头好了。睡在这个枕头,睡着了,睡着以后就开始做梦。在梦境当中,他去考试,唉呀!一考果然:十年寒窗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闻。考上了状元,大家又敲锣、又打鼓的报这个信。皇上请去,他长得一表人才,皇上把女儿嫁给他,做驸马爷。哦!有名有利。他的家庭生活很快乐,就生了一个儿子;但是荣华富贵不会持久的,没有多久他的儿子得到一种流行病,就死掉了。死掉以后,他的太太悲伤过度,心情不好,后来也死掉了。吕洞宾悲伤妻子跟儿子的死亡,整天哭,就把眼睛给哭瞎了。这个时候,一个人没有眼睛的时候,你想想看,再好的荣华富贵对他来说,有什么意思呢?他眼睛打开就是一片的黑暗。这个时候真是后悔,当初要是听汉钟离的话去修行,现在多好!这个时候,内心当中一感伤就醒过来:哦!黄梁一梦。

(哈哈)这时候就想:唉呀!人世间啊,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荣华富贵是如此的脆弱,你要去受用快乐的果报,这当中一定要吃下毒药。换句话说,你要受用功德天,你就要同时接受黑暗。这个时候吕洞宾就二个都不要:好,我跟你学仙道去吧。所以「观法无我」就是说:这一切的法,你没有主宰性,你可以在心中打很多的妄想,但是这件事情跟你的妄想,是绝对不一样的。就是这一切的境界相,不是你能够主宰的。是谁能够主宰呢?就是业力的因缘主宰。这当中牵涉到你个人的业力,也牵涉到众生的共业,这当中曲折变化是很多的。所以说,我们观法无我,能破除我们对法的颠倒,一种「我」的颠倒。我们总认为这个境界就是我所安排的,我现在要干什么、以后要干什么,事实上我们是没有主宰性的。

这个「观心」跟「观法」是破除我见的颠倒,「观身」、「观受」是破除爱取的烦恼。这样子是对治我们对身心爱见的烦恼,四念处。这个四念处观,不管是在圣道门、不管是在净土门,都很重要。因为你站在圣道的角度,一个菩萨要在三界流转,你大悲心广度众生,你也是要修四念处来调伏你的爱见,你才能够所谓「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你对这个果报体不能有爱见的颠倒,你才不会有痛苦的感受。所以龙树菩萨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说:菩萨如果不修四念处,这个长时间的流转生死,这种苦他受得了吗?他受得了吗?他受不了。他为什么能够在三界当中长时间的流转?他就是有四念处的光明来保护他,是这个意思。站在净土的角度,我们要厌离娑婆,就一定要对我们身心的爱取要调伏,所以这个四念处对净土法门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破除我们的四种颠倒,使令我们能够正确的看到我们身心世界的真实相,是这个意思.

北平有个白衣庵,我到那儿去参方,遇着一位师父,是察哈尔省人,叫盖方师。他到东北闾山出家,拜了个老师父,在东北。他每天到山里头打柴,捡柴。这天,天要黑了,下山回走,听见有人叫他,觉得奇怪:深山中谁叫我呢?还不是山下寺院里的人,是谁叫我?他问:「谁叫我?」就去看看,越走越近,越走越近,一看哪,在洞门口站了一个修行人,穿得很褴褛,头发散乱着,长得长。他过去问:

「是您老人家叫我?」

「是的,我叫你。」

「有什么事情?」

修行人就说:「照见五蕴皆空啊,实在是五蕴皆空。」在《百法明门论》里头,无为法就是空,有为法就是有。修行人就给盖方师讲五蕴皆空。讲了一会儿,盖方师心里想:讲这一套,嘿!我还不知道五蕴皆空?嘿!他就说:「说是五蕴皆空,可空不了!」修行人就说:「啊?你说空不了?你说五蕴不空啊?我给你看一看!」两只手就抹着眼睛,往旁边一抹,眼睛,鼻子,嘴都往旁边裂大了。又说:「你看空不空?」喔!盖方师一看:「喔!真空!」同时知道这修行人有神通,他就拜在地下,说:「实在空!实在空!」就接受。再起来,再给他讲五蕴皆空,他就口口声声都说:「是!」「对!」「是!」……

这是盖方师亲自对我说的,还不只这些。他回到自己寺院里,晚上打坐,他也是ㄉˋㄨㄍㄨ。他ㄉˋㄨㄍㄨ的时候,就听到给他讲五蕴皆空这位修行人说:「耶,你怎么ㄉˋㄨㄍㄨ呀?打坐打瞌睡?」他就清醒了。那位修行人还知道他的师兄师弟的情形,他都知道。

说了这么一段事实,就是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总说是五蕴;五蕴皆空,也就是《百法》讲的「一切法无我」。事实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有机缘遇着这种事情,常常在心头切记切记,才好 。

TOP

读诵大乘经典,熏习菩萨精神

学佛之人皆谓华严殊胜无比,师父亦经常教导我们要诵读大乘经典,不断种下大乘的种子,开显大乘的心量,进而去希求拥有一颗无我利他的广阔胸怀。这种心量是如何之广大,若不读华严经,恐怕打破自己的脑子也不会想象得出来。

今天读到《华严经•十无尽藏品》,为菩萨那种“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彻底的无我利他的精神所感动,为这种难行能行的行为所折服。在世间五欲六尘的熏染下,在自私自利思想的驱使下,在世间我们的一切行为莫不是围绕着一个自己转,围绕着各种欲望转。我们不可能想到去利他,甚至为了自利而不择手段地去损害他人;我们甚至都不会相信有真实利他的行为存在,在世间人的眼中一切的所谓“利他”无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无不是在作秀,无不是在做“托”。呜呼!我们的心量是如此的狭小,我们的处境是如此的可悲!

佛菩萨在无量的经典中数数地宣说要我们放下我执,利益众生。师父在各个开示中也爲了对治我们只缘自己,不能发心的问题,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要超越自我,平等观待自他,发菩提心,广结善缘。

说到底菩萨所做一切的目的无非是爲了利益众生。而利益众生有两种层面,首先是不损恼有情,二者是饶益众生。不损恼就是止恶,饶益就是行善,止恶的同时也就在行善,行善本身就是止恶。在《无尽藏品》里面,菩萨的这两种行持通过“戒藏”和“施藏”完全的展示了出来。

持戒出离不恼有情去除贪慢饶益众生

经云:“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戒藏。此菩萨成就普饶益戒、不受戒、不住戒、无悔恨戒、无违诤戒、不损恼戒、无杂秽戒、无贪求戒、无过失戒、无毁犯戒。”戒本为佛陀为遮止弟子们的错误行为而制定的,在声闻乘中重在离境止恶,断除杂染,熄灭烦恼,早入涅槃。而大乘菩萨以饶益有情为自己的使命,大乘戒的宗旨就是饶益有情。所以在菩萨成就的戒藏当中列为首要的就是“普饶益戒”,如经中说:“云何为普饶益戒。此菩萨受持净戒。本为利益一切众生。”此为明宗之戒。

后面所有戒藏的目的无不在于普遍地饶益众生,如果从止持的角度讲,要想饶益有情,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损恼有情,只有不损恼他人才能与之建立善缘,我们再想帮助他,别人也会容易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有好的发心却不被别人接受,别人不领情的原因所在。而菩萨却能做到在自己持戒之时不损恼他人,不影响他人。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地难能可贵。如经中讲到:“云何为无违诤戒。此菩萨不非先制。不更造立。心常随顺向涅槃戒。具足受持无所毁犯。不以持戒恼他众生令其生苦。但愿一切心常欢喜而持于戒。云何为不恼害戒。此菩萨不因于戒学诸呪术造作方药恼害众生。但为救护一切众生而持于戒。”可见菩萨持戒完全是爲了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的前提就是不损恼众生,不因为自己持戒而害得他人痛苦,如果因自己持戒而损恼了其他有情,这说明我们利益有情的心还没有发起来,没有真正地自他相换、代人着想,还是执着在自己持戒有多少功德上面,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别人,如果引起他人的嗔恨和观过的话,就会损失很多功德,而且结了很多恶缘,这样自己的修行环境也不能够增上,最后不可能真的修上去。

那菩萨持戒自己应有的健康心理状态是什麽呢?经中讲到“云何为无贪求戒。此菩萨不现异相彰己有德。……云何为无过失戒。此菩萨不自贡高言我持戒。”就是说持戒者不应因自己持戒而贡高我慢,看不起别人;也不应该爲了贪求名闻利养而故意的彰显异相,造作出与众不同的样子。

菩萨对待众生的态度则是心住平等,无有分别;心常悲悯,无有舍弃。如经中说:“……见破戒人亦不轻毁令他愧耻。但一其心而持于戒。”这不仅仅对于一般的有情众生,即使对破戒的众生也是大悲周边,不以恶言视之。如经中说:“菩萨持此无犯戒时作是念言。一切众生毁犯净戒。皆由颠倒。唯佛世尊。能知众生以何因缘而生颠倒毁犯净戒。我当成就无上菩提。广为众生说真实法。令离颠倒。”就是能发起这种对众生的怜悯之心,救度之心。正如日常老法师在讲解广论时所教授的,如果看到别人的过失,我就要先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这种过失,有的话要好好的改掉。对于他人我要发起救度别人的心,帮助别人改掉这些毛病,怎么还会有观过的心呢?记得以前班导法师也说过:观过就是拿别人的缺点,给自己制造烦恼,烧自己的资粮福报。观过不是本事,观过谁都会观,关键是看你能不能超越,能不能转心,那才是真的功夫。

菩萨能够做到这些的基础,在于菩萨虽在五浊恶世度众生却不为五欲六尘所染,其根本是因为菩萨首先具备了出离心,身在红尘,心已出三界。所以能够任运地度化众生,而不会损恼众生,也不会因此而自高自大。所以修出离心是持戒的首要目的,也是菩萨能发起真实的利他心的基础。如经中说“云何为不住戒。此菩萨受持戒时。心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无色界。何以故。不求生彼而持戒故。……云何为不杂戒。此菩萨不着边见。不持杂戒。但观缘起持出离戒。云何为无贪求戒。此菩萨不现异相彰己有德。但为满足出离法故而持于戒。”有了修出离心的目的,菩萨才会不受外道之戒,于五戒信心持守,不做十恶、五无间等罪。如经中说:“云何为不受戒。此菩萨不受行外道诸所有戒。但性自精进奉持三世诸佛如来平等净戒。云何为无悔恨戒。此菩萨恒得安住无悔恨心。何以故。不作重罪。不行谄诈。不破净戒故。云何为无毁犯戒。此菩萨永断杀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及无义语。贪瞋邪见。”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菩萨持戒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普遍的饶益有情。具体表现在对于自己应先通过持戒修出离心,有了彻底究竟的出离心,首先自己才不会犯戒,自己不会犯戒才能够有能力去度化众生。饶益众生就要做到,对内不因自己持戒而起慢心和贪心;对外不因自己持戒而损恼众生。唯有做到这些才会发起利益一切有情的菩提之心。

行究竟布施去除贪染舍头目脑髓利益众生

能够做到完全的利他,基础在于无我。《无尽藏品》中教给我们一种涤除我执的修法——布施。说到底布施就是在修我们的舍心,先从舍外在的物开始,逐渐舍弃我们的各种可意的感受,进而连自己的不正确的知见也舍弃掉,能够将我们的贪心舍弃掉,最后将这个能贪的“我”都舍掉,没有了我哪还有贪的存在,这时才会发起真实的利他之心。

人无始以来贪着于各种物品,美味,食色,名利等等,而从根本上说是在寻找一种拥有的感觉,人都害怕没有,于是就通过贪来拼命的抓住一种东西,无论是物质也好、名利也好,无不是将自己的生命价值构建在这些无常变化的有漏事物之上。而当这一切都变化消散之时我们就会痛苦不堪。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执着于有一个可以执取的主体——“我”——的存在,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我的贪欲,我的快乐,深陷我中不能自拔。这便是我们痛苦的来源。也是导致我们自私自利而不能利他的总因。而菩萨之所以能发起完全究竟的利他,就是因为看到了自我的虚幻不实,外在可贪着对象的无常变化。于是菩萨在修布施的时候从不会将自己的任何主观的感受带进去以影响布施本身,菩萨的出发点总是如何地利益他人,如何地成就他人,甚至为了利益他人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这是如何的令人震惊与折服!

如《十无尽藏品》中所载“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施藏。此菩萨行十种施。所谓分减施。竭尽施。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过去施。未来施。现在施。究竟施。”

从菩萨修布施的对象上来讲,菩萨住于平等无分别之中,无始以来永不间断的布施给所有需要的众生,无论是作为圣者的佛菩萨,一般的有缘无缘的众生,甚至冤家宿敌也一视同仁。

从菩萨所行的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可以看到从布施的内容来说无论是美味,香华衣具,甚至财宝,王位,国土,妻子儿女,自己的头目脑髓等只要众生有所需要,菩萨都会义无反顾、毫不吝啬的施舍出去。

在行内施之时,作为灌顶王的菩萨,见有老者乞其身体头目脑髓等以求活命,菩萨不惜自身生命受损而施与他人。

行外施之时,遇贫乏者求其王位以谋福乐,菩萨思维一切外在福报皆是无常变化之物,总归衰竭,便施舍与人。

行内外施之时,则同时将身体和王位施与他人,而且心甘情愿地屈国王之身为他人做仆人行劳役。

行一切施之时,更不仅仅将自己和王位等施舍出去,甚至连国土妻子也无所吝惜的舍给他人。

记得以前看过泰国人演的佛陀本生中的将自己的身体,王位,国土,妻儿都施舍出去的故事,当时还感觉不可思议,不大可能,现在读到经中所说,方才体会到佛菩萨的这种究竟的无我利他的精神。

菩萨在布施时对待众生的态度和自己本身的感受又是如何呢?在分减施中,菩萨所受饮食等一切物品从不会自己独自享用,而是先分给众生以后自己才用。在饮食之时,菩萨是担心体内八万四千虫受饥饿之苦而食。但就自身而言绝不贪着食物的味道以防生起贪心,并且发愿“今以此食惠施众生。愿我于身永断贪着”。菩萨因为心恒住于利他的菩提心之上所以菩萨无论布施出何等之物,舍头目脑髓等种种代价,但为利益众生,菩萨心怀欢喜,从不后悔。如究竟施所云:“云何为菩萨究竟施。佛子。此菩萨假使有无量众生。或有无眼。或有无耳。或无鼻舌及以手足。来至其所告菩萨言。我身薄祜。诸根残缺。惟愿仁慈以善方便。舍己所有令我具足。菩萨闻之即便施与。假使由此经阿僧祇劫诸根不具。亦不心生一念悔惜。”

菩萨等做到这些我们连想都不敢想,视之为神话故事的布施行为,关键在于菩萨已经体会到诸法的空性,证到过去,现在,未来皆是虚幻,皆不可得。在布施之时能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所以菩萨不仅对于向众生做布施,甚至向诸佛做供养之时,亦不贪着。因为菩萨证到过去、现在、未来皆是虚妄。一切法本性是空,无所可执,所以菩萨了达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所有法皆是如来应机设教,为开导众生悟入佛道所开演,本身并无一法可得,所以不会对这些法的名相产生执着,而是能够了达:佛陀“但为教化取着众生成熟佛法而为演说。又复观察过去诸法。十方推求都不可得。作是念已于过去法毕竟皆舍。是名过去施。”“但欲因彼境界摄取众生。为说真实令成熟佛法。然此法者非有处所非无处所。非内非外非近非远。复作是念。若法非有不可不舍。是名未来施。”“闻已其心不迷不没不聚不散。但观诸行如梦不实。无有贪着。为令众生舍离恶趣。心无分别。修菩萨道。成就佛法而为开演。是名现在施。”

菩萨在做布施的时候如果遇到自己的利益和众生的利益发生冲突,甚至必须要通过付出生命的代价来满众生的愿时,菩萨是如何抉择的呢?我们看菩萨如何做的?“云何为菩萨竭尽施。佛子。此菩萨得种种上味饮食香华衣服资生之具。若自以受用则安乐延年。若辍己施人则穷苦夭命。时或有人来作是言。汝今所有悉当与我。菩萨自念。我无始已来以饥饿故丧身无数。未曾得有如毫末许饶益众生而获善利。今我亦当同于往昔而舍其命。是故应为饶益众生。随其所有一切皆舍。乃至尽命亦无所悋。是名竭尽施”。我们看到菩萨面对“若自以受用则安乐延年。若辍己施人则穷苦夭命。”这样的生死境界时,菩萨通过如法的思维“我无始已来以饥饿故丧身无数。未曾得有如毫末许饶益众生而获善利。今我亦当同于往昔而舍其命。”于是最后做出抉择“为饶益众生。随其所有一切皆舍。乃至尽命亦无所悋。”

面对境界思维正法,跟随善士进趣菩提

可见在面对境界时,我们如何思维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面对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的境界时,我们如何去如法地思维,这对于我们如何面对这个境界,最后做出什么样的抉择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师父在开示中曾告诉我们,如果不能确立正见就不可能有正思维,我们对法就不可能思维地起来。

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熏习和储存的都是与自利相关的信息,我们的习气也无非是贪嗔痴,所以很自然的我们在遇到境界的时候,会任运地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要遭受损失,而不管他人的情况如何。因为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总是不能平等的看待自他,总是将他人看做是自己的一个缘,甚至自他对立,日积月累隔阂越来越大,违缘越造越深。如果一旦有其他因缘引发矛盾,作为凡夫的我们不非理作意,不损人利己才怪呢。世间的人、事之所以对立,无不是因为我们太以自我为中心所导致。

而修行之人,菩萨之所以能够超越自我,超越对立,面对猛烈的境界时能够放下自我,成就他人,同时自己也能获得法喜,获得成长。就在于有佛法的滋润,有善知识的引导。“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佛法的文字相是写在经律论里面的,但是没有善知识的为我们开演,没有善知识直指人心的教授,没有善知识的对治悉檀。恐怕佛法还是佛法,我们还是我们,我们还以为抱着本经读就可以得到佛法,就能够转心,就能够修行上去,就能够因此而成佛。其实真正的佛法不在书本里,不在名相上,而是在善知识的心里,在我们的日常的行动力中。正如师父在除夕开示中讲到的:“佛法是我们精神的一种力量,是我们的一种观照力,是一种作用,而不是名词,或者说你能讲出几个法类的名词,就叫做佛法了,如果你不能讲出几个名词,就不懂佛法了。所以,这个佛法是我们真正在内心的体会,然后在我们身语上发出来的行为,我们行为有力量,说明我们内心才有力量,我们没有行动力,就没有心力,内心就没有力量,内心没有力量,就是内心没有佛法……”

我们如何才能有这种心力,行动力,最根本的还是确立正见,有愿力,有目标有宗旨。菩萨之所以能如是持戒,如是布施都是因为他们有普度众生的愿力,有成佛的目标和宗旨,有了这种大愿才会有舍头目脑髓利益众生的种种难行能行的菩萨行。而菩萨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受的不是苦,而是欢喜,因为菩萨有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正见。因为出离了三界五蕴,所以才不会被这些所要舍的内容所缠缚。因为有菩提心才肯向众生布施;因为有空正见,证到法我两空,所以才不会有我执,才会彻底究竟的做利他之行。

菩萨的种种利他之心,利他之行,令我百感交集,震惊不已,久久不能平静。或许我们会说这些都是圣者的心量和行为。作为凡夫的我们如何能做的到呢?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自暴自弃,首要是能发起一颗对圣者、对善知识向上仰望的心,有了这颗心我们在善知识的教授和引导下,一步步的走,一步步的修,我们就会慢慢的走上来。师父其实在他的每一篇开示中,都清楚明白地给我们指出了修行的问题,找出了问题的原因和对治的办法。只要我们肯放下自己的想法、执着,按照善知识教导的去做,安住道场,精进修学,努力承担,在修学和承担的过程中去慢慢的去体会善知识的用心,佛菩萨的境界。我们就能够一步一步地走上去,终究会加入菩萨的行列之中,以无我利他的精神去度化众生!

TOP

去年夏天,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莅会山西五台山。其间,我们几位高校的研究生,有幸亲近,虔诚求教。吴老不顾长途跋涉之劳,欣然开示。五台山上,我们谨行教诲,感触良深;返校后,又时听录音磁带,每遍都有新的感受。遂整理于此,以飨同好。


  作为—般的旅游者,读点介绍五台山的小册子,知识上的了解基本也就够了。如果说作为一个对佛学有兴趣的研究生,想到五台山来求点灵感,找点独特的感受,那就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一定要有点信仰,这是一个基础。不然的话,只是怀着一点好奇心,四处问问真不真、假不假什么的,你想得到点什么感受,很困难。当然让你们完全地、坚固地信仰下来,不是一下子的事情,但至少要有—个诚敬的心情:相信这个道场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已经一千多年了。

  文殊菩萨是个什么菩萨呢?讲过去,它是古佛,讲现在,在我们这个世界,他现的是菩萨身,协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左边的胁侍,表示大智慧。普贤菩萨是右边的胁侍,表示大修行。经典上说,文殊菩萨是法王子,他能继承法王释迦牟尼佛的全部法门。在诸菩萨中,他居首位,是第—位菩萨。这就是文殊在诸菩萨中的地位。释迦牟尼说法时,—般都是文殊菩萨出来提问题,来问佛。当然也还有别的菩萨,但一般地说,大乘是文殊,小乘是舍利弗——他在佛的十大弟子中也是智慧第一。总之,文殊菩萨是表示智慧的。

  就古佛来说,文殊是诸佛之母,所有的佛都是由文殊古佛产生的。这个意思是说,所有的佛都是从般若中产生的。文殊是表示般若的。般若的意思很深,可以勉强翻译为智慧,这是一种大智慧,一种没有方法来譬喻的大智慧,是—种觉悟的智慧。这种智慧的表现方面很多,所以文殊有许多法身、化身、应身,有的现金刚文殊,有的现比丘文殊,有的现儿童文殊,这都是就表法而说的。有的文殊头发无髻,有的有五个髻,有的有一个髻,法门很多。什么是般若?般若是空又是不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这叫空不空。有时般若着重讲空,有时般若着重讲不空。这是针对不同的根基。如果偏执于空,佛法着重给你讲不空;偏执于有,佛法着重给你讲空。就空的方面讲,般若就是金刚能断。金刚是一种极坚利的武器,它坚固不坏,又很锋利,能斩断一切。般若就代表这种东西,它能斩断一切邪魔外道、痴情妄念,能斩断一切不正确的知见。所以在庙里,文殊菩萨常常手拿一柄宝剑。文殊是不是只表示空的—面呢?不!它又能表示实相般若,把事物的真实面目告诉你。能用智慧观察事物,叫观照股若;能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实相般若;另外能用文字语言方便善巧地表达观照、实相般若的,叫文字般若。今天你们到五台山来,到这清凉圣地、文殊菩萨的道场,希望你们能得到这种智慧之光,希望这种空不空的智慧能加被我们,开发我们的头脑。

  般若智慧是人人都有的,为什么我们常常开发不出来呢?这就是因为我们总是“有我”,陷入无明。从生到死,都是在“我”里头生活,这也是我的,那也是我的。小的时候,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家、我的书包、我的玩具,我的……我的……我的……,再大一点,我的学校,我的老师;这些东西不好吗?好!但如果是“我的”了,就不好了。长大以后,我的名誉、我的地位、我的权势、我的主义、我的学说,什么都是我的,我的,都据以为己有,这就是私啊!一有“我”了,他的头脑就不会智慧。为什么不会智慧?就是这个“我”把他的智慧遮盖起来了。什么东西都从“我的”角度看,他就戴上了有色眼镜,他就看不清了。智慧是无我的,从无我来看问题,他就看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实相;他能用智慧去看,就是观照;用观照般若看实相般若,就会清清楚楚,没有障碍。佛教大乘菩萨道都是无我,为人,度众生。像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一直要把众生度干净了,自己才成佛。这种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它的心量好大,心量大,智慧也大。反过来,如果有“我”了,就是无明,心量就小了,就不明白了,糊涂了。无明正好是般若的反面、智慧的反面。所以你们来学文殊菩萨,想证悟一点什么东西,想得到一点感应,就一定要学习文殊菩萨的大智慧,用那把金刚王宝剑,一刀两断,把“我”斩掉,破我,没得我。世法上讲心地无私天地宽,伺况般若智慧?它的心量大得很,比虚空还要大。如果能这样,你们所祈求的那个感觉就来了。现在有句话叫跟着感觉走,可怜的是,你的那点感觉感来感去,觉来觉去,还是“我的,我的”,几时能够得解脱!

  我们人是很有限的,眼睛能看到的,都在可见光波之内,超过可见光波,我们就看不到;耳朵能听到的,在一定分贝之内,超过一定分贝,噪音我们受不了,超声波我们听不到;我们鼻子闻的、舌头尝的、意识想的,都一样,很狭窄。对于不可思议的东西,你的意识就是思议不上去。这都是无明把我们障碍了,不仅把我们的眼睛、耳朵……,最根本的是把我们的意识障碍了。文殊智慧就是从根本上破你的无明。你能够“我”字破一分,你的般若之光就显一分,大智慧就显一分,头脑就开发一分。这个般若,所有的佛都由它产生,都是由破我而成佛,由证得般若而成佛,无一例外。

  人的认识能力是很有限的,我们很难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的语言,我们的逻辑思维也很有局限性,用语言、逻辑来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一定的障碍。所以禅宗讲不立文字,用另一种境界来教导人,破你的执着。抓住自己不放是人我,把一种东西、一种见解固定化,执着不放,是法我。人我法我都不要执着,一执着就不是般若,就是无明。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要经过实际修行,不断磨炼。特别是在思想意识上,心量要大,心里塞满了,就装不进新东西了。我们求学问,头脑也要经常保持空净,像虚空一样,能容纳一切。

  文殊菩萨就是表示这个大智慧的法门。你们到这个道场来一趟,不要急于研究寺庙的建筑一类的,那些东西前人研究得很多,你要学习容易得很。你要真想得一点受用的话,就是学文殊这个法门,拿一个诚敬的心,反省反省自己是不是无我了,希望学了文殊菩萨以后,般若的光能照亮我。如果你们能用这样的精神来学习,那你们的感觉就会不同。五台山我不太熟,和你们—样是第一次来,但你们可以做这个:每个庙里的佛、菩萨很多,你们重点拜文殊;每个庙里塑的文殊菩萨都不一样,都表示一个法门。假使你们有这么颗求觉悟的心,求证般若的心,你去做了,你说不定真能得到一点不同的感应,甚至睡觉做梦都会有不同。你们试试看。如果你没有这个诚心,你不是修行,而是游玩,那要说你会有什么感觉,是很难的。只有修行,才会有证悟,才会有感觉。无我,心量就会大,心量一大,智慧也就不同了,身体也会不同。可能会有些傻人傻事,人家会看见他能讨便宜而不想讨,却尽干吃亏的事。但这些傻人有智慧,他看问题真实,你们如果有了这种精神,搞科研也好,做工作也好,你们就一定会有成就、有成果,因为你们用的是智慧。(魏风整理)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