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姚淦铭《<孝经>智慧》

姚淦铭《<孝经>智慧》




                                  
                                《孝 经》智 慧



                                                                  姚淦铭



                                                              前 言

    论国学智慧,则孝道不能不讲,《孝经》不能不读。因为此中的智慧不是肤浅而是太深,义理不是迂腐而是太重,层积不是薄陋而是太厚,作用不是轻微而是太大,现代智慧不当置若罔闻而是太亟须转换。
  孝,是一棵从人的心灵深处生长出来的道德之树的根,根正才能大树茁壮,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根蒂牢固才能花果飘香。
  孝行,是顺应人心、顺因人性、顺从人情、顺依人本之德行。我们需要从这种道德的根本上去浇灌、去培土、去养育,并将孝行弘扬之、广大之、寥廓之。
  孝道,是因性而明教、追文反质的至道。它是从人性中揭示出来、概括出来、提升出来的,又返回去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人、办事、立身、齐家、处世、治国、平天下的大道。
  《孝经》,是孝道的理论总结,又是古代“五经”之总纲、“六艺”之根本。明代的黄道周说:“《孝经》者,道德之渊源,治化之纲也。六经之本,皆出于《孝经》,而大、小戴《礼》,皆为《孝经》义疏。”
  孝、孝行、孝道、《孝经》的意义与价值,《吕氏春秋?孝行览》有这样的话,值得今人体会:“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而天下从者,其唯孝也。”虽然有些夸大其辞,且文化背景也有很深的百代隔离的沟壑,但是其深层的理念与智慧也许还是值得人们去体味的。
  我们这本《孝经智慧》由五个部分组成,然而却可以从任何一个感兴趣的地方去读:
  一,从现代社会来观察与《孝经》的联系,直接诠释现代智慧的转换,这是希望古为今用、执古御今,让现代人能用上《孝经》的智慧,为现代人的人生、事业的成功进行针对性的现代解读。
  二,由《孝经》而品读它的“案例读本”,那就是著名的、影响深远的《二十四孝》。这也许能让我们更加近距离地看到孝的魅力与作用。因此本书实际上就相当于两本书的叠加了,一是解读《孝经》的书,一是解读《二十四孝》的书。
  三,《孝经》的智慧典藏在历史中,层积在每一个王朝中,我们将其抽绎出来,供大家品味一番。为什么那么多的王朝都重视《孝经》,希望用《孝经》来治身、治家、治国、治天下?此中的智慧就像丰富的矿藏,有待我们去开发,更有待我们去冶炼,铸成现代的智慧。
  四,围绕着《孝经》,数千年的历史生发出来的许多谜团,讲述在历史中的风风雨雨中,《孝经》到底经历了哪些饶有趣味的事情。
  五,在以上的基础上,大家一定会有一种愿望,那就是直接去解读《孝经》原文,于是笔者就引导阅读、浏览、欣赏这本经典,让大家知道《孝经》到底讲了些什么。在这里,此书又不仅是两本书的叠加了,而是三本书的叠加,因为在这一部分我们还把唐玄宗的《孝经注》全部插入到书里了,《孝经》十八章的每一章里,可以欣赏到间接影印来的宋刊本的《孝经唐玄宗注》。
  现代人曾经冷淡、冷冻了孝道与《孝经》,然而孝之道永远不会消逝殆尽、灭迹无踪,因为孝的根子就扎在每个人的心的最深处、情感最原始的生发地。尽管有的人的心灵已经荒芜,甚至不堪回首,但是一旦触动,便会如一道闪电照亮那地方。
  但愿本书或能像一道闪光,虽微弱但还能烛照到达心灵的深处,虽闪烁但还能照亮前行的路标,让暗昧者辨明,让明哲者更明!
  笔者常感慨,我们讲传统,但是往往不知道传统的智慧到底结晶在哪里?我们批判传统,但是常常会犯很大的错误;我们确实需要传统在弃取之后融入现代生活,但是每每会迷茫一片。国学智慧怎样融入现代生活?就是这样的一个难题。笔者徘徊流连于此,希望慢慢来一番驽马十驾,孜孜汲汲地上下求索吧!
                                                                     作者
                                                                   2009年4月



                                                       孝的现代分量和尊严

   《孝经》早与现代人久违了,现代人哪有这闲工夫、闲心思去读这一本“闲经”?但是,当不时从媒体中传来那些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赤裸化、工具化、荒漠化的贪欲报道时,人们会感叹官员的腐败、暴富的无德、狂徒的贪婪、诈骗的顽劣、暴力的可畏、人心的不良,现代人的心灵怎么会如此这般滞后于先进的社会?
  我们确实太多地忘记了“孝”在历史、在当下的分量与尊严。然而无视“孝”的教化之日,也就是亵渎了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庄严之时。现代人若要守望自己的灵魂,守护人性的本分,守持做人的道德底线,能够淡忘“孝”的教化吗?
                                                                        ——作者


    孝的现代分量和尊严
   中国的孝文化有着漫长的历程和丰富的层积,其精髓绵延维系了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对稳定中国社会、凝聚中华民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孝在现代曾经被批判、践踏、涤荡。新文化运动中,提出反对“吃人”的礼教,主要就指孝道、妇道等,乃至整个宗法制度。此后则众所周知,这种理念和做法越演越烈,直到“文化大革命”达到极点,破除“四旧”,“造反有理”,许许多多所谓的“地富反坏右”的“黑五类”的“孝子贤孙”被批斗。谁还敢说孝、读《孝经》、说《二十四孝》?谁还敢出版属于禁毁之列的有关孝的书籍?
  历史似乎轻轻地翻过了这一页,却永远会被后人不断翻阅这一页,因为人们要借读史来明智,所以历史的这一页当然不会被人们遗忘。
  孝,在现代还有自己的分量和尊严。试看,在一个“孝”教育缺乏的年代、地方,往往会生长出种种的社会的“毒瘤”。
  我们也许还记得八十年代那件抓捕“二王”的惊天动地的大案。1983年,大年三十,沈阳王宗、王宗玮持枪连杀了4人以后,流窜全国,继续杀人抢劫,经过7个月零6天才被击毙。他的父亲因为包庇罪,也被判刑7年。当时满街上都张贴着“二王”的照片,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悬赏通缉令。据说悬赏通缉、特警、巡警、道路检查点和“110”,这些中国刑侦网络就是从“二王”以后开始建立的2007年9月,距离1983年“二王”被击毙的24年后,他们当了一辈子中学老师的父母接受了采访。其母亲说,4个孩子都是姥姥带大的,“文ge”时,两派就在大院里武斗,动刀动枪,甚至埋地雷,这时正是哥俩容易学坏的年龄。他们的枪是从沈阳大北监狱偷来的,有一个还当过兵,当过班长。“看过那么多报道,只有一个作家说过‘二王’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因素。我们觉得写得真好。”今年已经81岁的老父说:“以后身体好了,我想和老伴沿着我儿当年走过的路走一圈,看看我儿当年是怎样生活的,听听老百姓的反映,哪怕是要给人家道个歉啥的,我都能啊。”(《扬子晚报》2008年9月22日三联文)——这一则报道也许让我们从一个侧面读到许多值得深思的信息。“文ge”中许多野蛮的、疯狂的、甚至灭绝人性的“武斗”、“打砸抢”,不知道使得多少人扭曲了心灵。
  新时期,孝文化重新复苏,而且更广更深地被开掘、衍生开来。孝,再次显示出自己的分量和尊严。
  现代社会一方面高度发达、科技高速发展,一方面“儒雅”、“温情脉脉”的伦理之“纱幕”渐渐被扯去。社会中的人与人、人与金钱、人与物欲的关系变为赤裸的、工具化的、冰冷的关系。官员的腐败、暴富的无德、狂徒的贪欲,社会的风气也被搞得可想而知了。
  《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就是孝的分量,这就是孝的尊严。一个人的人格塑造,应该从这一根本上起步,而这也只不过顺着人性来培养教养而已。人们从正反两面的对照中,重新发现了孝的分量与尊严,这大概也是今天宣传孝文化的重要原因吧。
  关于孝的分量与尊严,可以常常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那段话。孙中山说:“讲到孝字,我国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孝经所讲究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国民在民国之内,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才自然可以强盛”。(《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见《孙中山选集》下卷)。当然要提倡孝,但不能愚孝。确实,要“孝”,就要对传统有取有弃;要“孝”,就要与时俱进。其实孔子那里孝的智慧,是活的智慧,怎样转化为现代的孝的智慧,是值得深入讨论的。
  孝是人性本来的元素,就像种子一样埋在人的内心深处。每听到一个感人的孝子的故事,无论古今中外,人们都会动容、被打动,大约就是这些潜在的元素在感应着,因此现代社会、学校、家庭中仍旧需要孝的教化。如果不教育,那么这些种子与嫩芽可能被埋没、摧折了。当然这种教育不应该是说教,而是人性的引导,是保护这种子在内心的善的土壤中发芽、潜长,最后郁郁葱葱,焕发出人的尊严、人性的光辉。


  鲁迅评《二十四孝》的智慧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二十四孝图》,专门谈到“孝”这一问题。
  首先,鲁迅的评论中,传达出《二十四孝》在当时极其普及的信息。如鲁迅得到的《二十四孝图》,就是“一位长辈的赠品”。这说明当时在给儿童的礼物中,常见的一种便是《二十四孝图》。今天我们早已经不再为孩子送上这样的礼品了。再如鲁迅所说:“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这说明了当时十分普及的情况,不管是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不管是社会上层还是社会下层,或一般人,比如鲁迅的保姆阿长,即长妈妈,都知道其中的内容。如果今天,不要说一般人说不出《二十四孝》的内容,即使文科大学生也不一定一看图就能“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来。
  其次,鲁迅将《二十四孝》的内容分为几类:
  一类是可以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等。鲁迅说:“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
  一类是可怀疑的。如《哭竹生笋》、《卧冰求鲤》。鲁迅说:“‘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家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一类是反感的。比如《老莱娱亲》、《郭巨埋儿》。鲁迅说,这是“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
  鲁迅还专门对此两则加以评论。他说:“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盖即鼗也。朱熹曰,‘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这是一个孩子的心理活动,说得很有道理。
  鲁迅又评论道:“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仙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儿童需要真诚,《二十四孝》中的一些表述,有些地方太夸张,不近人情,因此引起人们的反感,尤其是儿童。此中也看到《二十四孝》在日本流传之一斑。
  鲁迅于《老莱娱亲》此则,不仅特别有意见,还专门进行了考据比勘,说:“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授《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著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我们在后文会对照文句,可参考。鲁迅说得极是,有“诈”字与没有“诈”字是不一样的,他自己进行了独立的研究与思考。
  鲁迅还十分反感《郭巨埋儿》,并加以评判。他说:“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像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鲁迅还谈到自己读了以后的那番感触:“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鲁迅还将自己的心境往深里叙说:“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
  鲁迅还说:“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这些都是很深刻的见解。
  鲁迅之评论让我们学到的智慧是,读《孝经》、《二十四孝》等,都应当具有“四不”之睿识:一是,不能“愚孝”,愚昧做孝子,不是真孝子。二是,不能“愚读”,不能愚昧地读《二十四孝》,还有如《孝经》等。三是,不能“愚信”,就是不加独立思考地相信所说的一切,甚至那些“孝感”的东西。四是,不要“愚传”,愚昧地不加辨析地、不顺人情地、不合时宜地宣传与传扬。
  其实,读任何书都不能“愚读”,孟子早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虽然此书指的是《尚书》,然而推而广之,于一切书,不都应该如此?人人当用自己的智慧去读,一个时代的人用自己的智慧去解读另外一个时代人的书,更应该如此;要在有用的书中读去那些无用的东西,而在表面上已经没用的书中读出今人有用的东西。当然,人生立世处事都不要“愚”,有联语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此联可味之再三。


    孔子“色难”命题的现代问卷
  《论语?为政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确实,比较起来奉养父母容易,但是要细心、精心、尽心地奉养就不容易了,而要永远和颜悦色地奉养就极其不容易了。这一段的译释,可以参见笔者在后文的解读。这里要说一个有趣的话题,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一个命题“色难”,今天却有人去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现代人孝行中的“色难”怎样了?这篇材料不长,却是值得一读的好问卷。
  调查显示,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得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平淡无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问寒问暖,情意融融。
  以上调查数字,不一定十分严谨,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个严峻的家庭与社会问题。
  这项调查缘于孔子有关“色难”的论述。当年,孔子在回答子夏关于孝道的问题时就哀叹过“色难”,指责子孙们对老人孝心不足,脸色难看。哪曾想,几千年过去了,晚辈们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也难怪,随着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户主,一方面要承受社会竞争的压力,又要承担双方老人赡养的重任,真有点不堪重负;“色难”就更加难免。有专家指出,一般来说,当今供养老人吃穿并不难,难在对老人的精神抚养上。其实,克服“色难”并不难。常回家看看,为老人端上一杯热水,陪老人坐坐,多一些问候,多一些笑脸——如此而已。关键是要心怀感恩之情,多想想长辈们的付出和哺育之恩。那样,就会将敬老之风形成习惯,形成自觉行动。全社会都要大力提高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意识,作为一门功课,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武宝生《色难》,《读者》2008年24期)
  孔子的理念告诉我们,孝不只是赡养父母,能够赡养父母只是低层面的要求。
  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又深刻的道理。如果只是养活父母,那么这能叫孝吗?不能,因为这不和养狗、猫、马、牛、羊、猪等动物一样了吗?
  譬如今天我们养宠物,大家对宠物一片爱心,买饲料,给宠物洗澡,甚至还用上沐浴露、海飞丝、潘婷什么的。天冷了,还给它做一个棉套子,还定时陪着宠物遛街、散步。宠物生病了,赶紧送宠物医院。有人这样尽心照顾宠物,还真赛过了照顾自己的老父母、公公婆婆。但是这是养动物,养宠物,你能说是孝吗?孝,不仅是养,还要尊重,要敬重。这“色难”就是一大考验。
  关于《论语》“色难”,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这样解释:“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一说,是承顺父母的颜色,如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之说:“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后来的人就把子女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颜色称为“色养”。
  我们服侍父母,不顾劬劳,能够事亲尽“色养”之孝,那么就由“食养”层面提升到“色养”层面了。
  不过读了那份答卷后,笔者还思考这样的问题:两千五百年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古人连做梦都想象不出来的地步了,比如人类可以飞入太空、登上月球,但是人性进步了吗?
  “色难”,是不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进步而变得越来越容易解决呢?两千五百年后人们的孝心是否也随着种种思想教育、文化水准、学历、学位、文凭的提高而提高了呢?当一些人还认为《孝经》在现代社会里是毫无价值、古代的孝子孝女都是封建旧社会的愚民产物,那么面对这一份答卷,或许大家都会感到一些沉重吧。
  孔子说孝不只是奉养亲人父母。孝有三个层面,而养亲人父母是最低的层面。《礼记?祭义》说:最高层面的是“大孝尊亲”,尊敬亲人;其次是“弗辱”,不让父母遭受耻辱;最低层面的就是,“其下能养”。因此有“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的说法。

TOP

续 1




      从《孝经》说“弑师案”


    当不愿意回首又不得不回首那些往事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依然是悲痛的。在2008年的后一段时间里,大小媒体报道了多起“弑师案”,悲剧之多令人震惊!
  2008年5月18日,江苏无锡一所小学门口,一名年轻女教师被捅数刀后又遭割喉。行凶者是一名老人,因孙子顽皮,经常受到校方“惩戒”,心怀不满而杀害了她。
  2008年10月4日,又一起“弑师案”悲剧发生。山西朔州市二中的李姓学生,原是内蒙古清水河县人,后随全家迁居朔州市。此学生在初中时,就对老师的严加管教心存不满。读高中后,对班主任郝旭东的管理方法更是怀恨在心,并伺机报复。10月4日晚自习时,李某某将事先准备好的弹簧刀放在书包内带至教室。当郝旭东走到他座位旁边时,李某某突然站起来,从书包里取出弹簧刀向郝旭东猛刺一刀。郝旭东急忙往教室门口跑,李某某追到讲台附近,又摁住郝旭东连捅数刀,致郝旭东失血性休克死亡。
  2008年10月20日,廉江中学校长黄兆峦在家门口遇刺。
  2008年10月21日,浙江缙云县盘溪中学老师潘伟仙,因学生丁于真经常请假上网,与他一起去其家家访。途中,丁于真将潘伟仙推下悬崖,发现老师未死,又用绳索将其勒死。
  2008年10月28日,又发生悲惨的一幕。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内,一天晚上程春明教授正准备上《比较法总论》课程。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大四学生付成励,手持菜刀冲入教室,向程春明右颈部砍去,连砍两刀,仍神情镇定。随后,走出教室,掏出手机并报警。程春明所中的两刀,刀口约1尺长、2寸深,下手较狠,颈动脉、颈椎被砍断,由于失血过多死亡。
  程春明,年仅43岁,曾留学法国,前途无量,程春明的夫人约30多岁,当时已有5个月的身孕,知道消息后,痛哭不止,并几度昏厥。
  报载,2008年底,关押在看守所中的付成励声称,他刺杀程春明,就是痛恨他曾和自己的女朋友发生过师生恋。他在狱中对此供认不讳,毫无歉疚与悔过之意。
  人间悲剧一次次重演,这些“弑师案”告诉我们了什么?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果我们用《孝经》的角度来解读,或许会被人认为很“迂腐”,但是也许在这种与传统的遥接中恰恰能直达人性的深处。
  一,我们是否忽略了“孝”与“爱”的教育?《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这种德行的根本,是对亲人的爱,对长辈的爱,当然也是对师长的爱。这是需要培养、浇灌的,可是我们的学校、老师、家庭认真培养了吗?我们一味地讲究技术层面的教育,学好功课,考上大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挣钱等等,而把道德教育作为附加品,从而导致学生道德缺乏或缺失。
  二,真正敬亲的人,是不会轻侮他人的。《孝经?天子章》里孔子说:“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里给人们揭示出人生伦理中的一条原理:真能孝敬亲人的,他就不会去怠慢别人。当然他也不会去“弑师”了。只要想一想,自己举动的后果,会给自己的亲人带来什么耻辱、zai 难,也许就不会铤而走险了。《孝经?广至德章》里孔子说:“教以孝,所以孝天下之为人父者。”既然如此,必定会放下手中凶器。
  三,《孝经?广要道章》里孔子说:“礼者,敬而已。”师生之间均要对对方有礼,不管是学生对于老师,还是老师对于学生,都要有礼。然而现实之中,“礼”的教育和教养日趋淡薄,“礼”的理念不仅在社会上,就在本不该淡薄的学校中也日渐淡薄。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比如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可以看到师恩之深。又比如中国古谚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简单的几句老话,不知道胜过多少大道理。
  古人与今人还留给我们很多的榜样。启功是当代著名的学者、书法家,他在晚年还用卖书画所得168万元以自己的老师陈垣先生的名义设立了奖学金,此举曾轰动天下,传为美谈。这些奖学金,可以促进更多人知道、研究、传承陈垣先生的学术与事业。这是他报答师恩的最佳选择。当然陈垣先生也是一位杰出的人物,受人尊重的导师与校长,不说他的学术,就看陈垣将珍藏的四万余册藏书和几百件文物最后全部捐献给国家,其中有很多珍贵版本,就很了不起。
  古代尊师的风气也很浓,清代国学大师段玉裁尊师的传说就很感人。虽然年龄相差不大,但他在老师戴震面前还尊敬地行学生礼。戴震去世,每月初一、十五,段玉裁常到戴震遗像前垂手拱立,诵读老师手稿一遍,表示对恩师的铭记之心。
  我还看到这样一则感恩的材料。二战期间,上海市民曾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一千多个犹太难民免遭法西斯迫害。为了教育一代又一代以色列人不忘中国人民的大恩大德,以色列政府把这个历史事实写进了他们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古谚曰:“施恩勿念,受恩勿忘。”此古训也许并不随着时代的车轮向前而被远远地甩掉吧?


  “孝”与商业营销智慧
    孝,确实就活生生地潜伏在每一时代的中国人的心中,只不过有时潜伏得很深,但是如果被激发出来,那么在商家那里就会成为极好的生财之道。
  我们来看“脑白金”的商业销售案例,就可以体会其中的妙处。
  脑白金(口服液+胶囊)由“上海健特”制造,1998年进入市场,巅峰时期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而且至今畅销。
  脑白金的有效成分是褪黑激素。根据国家卫生部的认证,褪黑激素具有改善睡眠的保健功能,可以用来促进睡眠,调整时差,以及延长睡眠时间,主要适宜人群是中老年人。调查发现,交际活跃的中年人和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共有1.5亿人,而其中有90%的老年人睡不好觉。睡眠不好会引起众多的病症,这就为脑白金提供了潜在的庞大市场。
  但是脑白金如果只是凭借帮助人们改善睡眠的功能与意义,很难赢得市场。因为人们睡眠不好,可以服用安眠药、安神药,并不一定要服用保健品。所以健特公司为自己的产品建立起一套延伸的概念,尽量与药品区分开来。
  细细想来,人们认知中有这样的逻辑:睡眠良好就能有效地恢复身体机能,消除疲劳;而人一旦脱离了疲劳,变得精神抖擞了,自然就显得年轻。于是脑白金借用了这个我们心里存在却没有说出来的逻辑,将“睡眠好”与“年轻”联系起来,提出“年轻态健康品”的概念。脑白金要表达一种场景:服用了脑白金的老人,可以像一岁的婴儿般熟睡。这种新奇的概念让人们明白,原来老人也可以像婴儿一般睡得安稳甜蜜。一般人不会将药品和婴儿联系起来,因为婴儿的睡眠是最健康的。这暗示了脑白金不但效果好,并且无副作用的健康意义,成功地将其功能与药品相隔,重点针对中老年消费群建立起外在的、不一般的概念。
  脑白金有了“里”的功效、“外”的概念,又怎样“里”、“外”联系起来呢?营销初期,脑白金的“联系”过于夸张。褪黑激素是人脑的一个腺体松果体分泌的,“上海健特”将松果体强行翻译成为脑白金体,将褪黑激素说成了脑白金,又大肆夸大了脑白金的功效,如“与克隆技术并称二十世纪两大技术的发现”,“每克脑白金的价格是白金价格的一千零三十二倍”等等,又以大量的媒体宣传塑造强大的功能形象。这样,脑白金的年销售额一度飙升到2亿多元。
  虽然以夸张激进的手法使出了奇招,但是过于脱离实际功能的宣传引起了消费者的不信任,后来销售额连月下滑,产品生存出现危机。脑白金的第一次出奇尝试失败了。
  于是脑白金另辟蹊径,走了一着妙棋——主攻保健品市场强大的礼品需求。中国人讲究“孝道”,做子女的无不希望父母身体健康、年轻永驻;而大家逢年过节又都有访亲问友的习惯。一年的忙碌之后,同亲友相聚而欢,在拜访时候还要送上一份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以示心意。可是当时市场上还没有谁把保健品包装成礼品来迎合这种需求。
  他们捕捉到这一点,于是脑白金打出了如下广告: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今年孝敬咱爸妈,送礼还送脑白金。
  两则广告,一方面脑白金作为营养品,正好满足人们过节不知道送什么礼物给亲朋好友的需要。另一方面年轻态的概念也正好符合子女们希望父母年轻、向父母表示孝心的意愿。于是大量脑白金作为礼品的广告,出现在电视荧屏上。
  此后脑白金的购买率和知名度逐年上升,其销售额在1999年重新达到2亿元,2000年到达黄金期的年销售额12亿元。几年之后,脑白金作为礼品的价值褪去,但是购买脑白金产品,期待改善睡眠的消费者留了下来,他们成为脑白金在改善睡眠产品中稳占一席之地的重要力量。(以上参见《郎咸平说》,东方出版社一书内容)
  我们进一步分析,脑白金正是用“唤醒”、“激活”的方法,“唤醒”、“激活”了本来或已是洋溢的、或潜伏的、或淡化的人人内心的“孝”的情感,使之转变为一种孝的行动。
  其实商界打出“孝敬牌子”的努力并不少,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能见到这方面的广告和产品。不仅在中国,在外国也有做“孝道”生意的。笔者还看到一个材料,韩国重视“孝道”,出现许多“孝道”产品。每逢重大节日,韩国厂商都会争先推出孝敬老人和父母的产品,其中最畅销的要数无公害的保健食品。比如,西瓜经过特殊处理,上面隐现出一个“喜”字;一套精美的点心盒上印着一个“孝”字,等等。为表彰企业为国家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韩国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孝子”企业奖。总之,东方的儒教文明在韩国无处不在,甚至比有着礼仪之邦美称的中国更胜一筹。
  笔者另外想到的一点是,如果商家“忽视”了孝子们的真心、“忽略”了孝子们的诚意、“疏忽”了货真价实的定律,用伪劣、虚假的东西“忽悠”了顾客,那么不仅销售额不会上去、或上去了还会跌下来,而且在良心上、道德上是一个输家。因此,企业家要打好这一孝道之牌,首先自己是个孝子,是一个行孝道的人。


   《孝经》、孝、企业家
    企业家与孝的故事很多,他们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先说被誉为“中国第一村”的无锡江阴华西村的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吴协恩,他还是华西村的党支部书记。他是父母眼里的大孝子,外村人眼里的大恩人,职工眼里的大英雄,村民眼里的大能人,党员眼里的好带头人。
  这位孝子掌管的华西集团公司,是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先进乡镇企业、全国文明乡镇企业、全国先进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华西人从无到有办工业,到1994年组建华西集团公司,下属8大公司,固定资产30亿元。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2004年实现200亿元。集团有职工2万人,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人。绝大多数企业已经从国外引进当今世界一流设备,生产的面料、西服、化纤、针织染整、线材、热带、法兰等系列产品,已经发展到1000多个品种,10000多个规格。同时还创造了驰名国内外的“华西村”牌和“仁宝”牌系列名牌产品。“华西村”A股股票1999年在深圳上市,华西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以村名命名的上市公司。《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称其为“中国农村第一股”。
  这个孝子掌门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吴协恩11岁那年盛夏的一天,本村村民孙良庆家的12岁的孩子游泳时,不幸溺水而亡。惊天大祸使得曾经欢乐的孙家小院笼罩着一片愁云。一直把全村人的悲欢冷暖挂在心头的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深思熟虑后来到孙家,对哭肿了眼的孙家夫妇说:“人死不能复生,你们别难过了,我有四个儿子,随你挑哪个都行。”就这样,本是在家排行老四的吴仁宝的儿子吴协恩,转眼间变成了孙良庆的儿子。
  吴协恩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理解了父亲吴仁宝的良苦用心,在孙家诚实听话、孝敬双亲,在学校勤奋好学、尊师守纪,毕业后又到部队接受锻炼和考验。1985年退伍回村后,吴协恩与青梅竹马的孙家女儿结了婚,既是孙家的儿子,又成为孙家的女婿。
  后来吴协恩工作越来越忙,任务越来越重,却始终孝敬两对父母,也很自然地把这份孝敬转化为对华西村事业的忠诚。
  在华西村工业化起步最困难的时候,他当过驾驶员、供销员、铝制厂领导,业绩辉煌。他又曾告别妻儿,踏上“扶贫之旅”,走向黑龙江亲手创建了肇东“华西村”。他告别肇东,回到家乡“华西村”后,又将宝昌公司发展壮大,经营范围扩大到烟酒批发销售、五金装潢、物资储运,拥有金属软管厂、化纤总厂等10多家下属企业。他担任华西集团公司总经理后,把目标定位在:本世纪头二十年中的第一个十年,中心村向“中康”迈进,周边村达到“小康”;第二个十年,中心村向“大康”迈进,周边村要努力实现“中康”。
  吴协恩在出任村党委书记时,发表了一番就职宣言,值得一读:
  我们新一届党委要按照“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的标准,建设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花3年时间,发展“五业”(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服务业),实现可用资金50亿元,使大华西的“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和“五子”(房子、票子、车子、孩子、面子)再上新台阶。作为我们来说,要建设“五个五”,实现“五个五”,关键要团结“五种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所谓“五种人”,就是大华西本村工作的人,大华西在外面工作的人,在华西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打工的人,吸收国内外华西需要的人,以及前四种人中德才兼备的人。我们要团结这“五种人”,调动这“五种人”的积极性,发挥这“五种人”的才能,增强更大的力量,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而努力奋斗!”(以上参见华西村选编的材料)
  这是由家庭的孝,推衍为对一个村、一个集团公司的爱、敬、忠的表现了。
  再说个孝子企业家施正荣的故事。2007年8月,随着百亿身家浮出水面,43岁的施正荣荣获“中国新首富”桂冠。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北京时间2005年12月14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在《福布斯》杂志2006年“全球富豪榜”上,现居中国、国籍为澳大利亚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以22亿美元排名第350位。
  施正荣是个出色的企业家,也是一个孝子,他的经历非常奇特。1963年,施正荣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一户姓陈的人家,是双胞胎之一。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他说:“家里非常贫穷,无法同时养活两个孩子。而我的养父母家刚出生的一个女孩却因疾病夭折了。所以,我就被送到施家,由他们抚养长大。”
  因此他是在养父家中长大的,姓施,不姓陈。他说:“因为两家离得不远,所以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就大概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到十岁就很清楚了。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跑回原来的家,也从来没有埋怨自己的亲生父母。因为在那个年代,很多事情都是迫于无奈。”
  出生没几天的施正荣便因为家庭贫困被送到了施家。骨肉分离,这件事多少带有些悲剧色彩。可事实上,施正荣不仅没有怨悔,对施家反而充满感激之情:“养父母对我非常好,甚至超过他们的亲生孩子。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不管家庭有多拮据,养父母都全力支持我的学业。没有他们,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
  施正荣还说:“家里两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爷爷,一个是母亲。”
  说起爷爷,施正荣满脸幸福,“他解放前就是帮助寺庙理财的人,很有经济意识。他从小就告诉我,‘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那时候不让做买卖,但是他还是能找机会在附近几个县做些小生意,所以家里经济一直都挺好的,印象中我就没有挨过饿。”对于母亲,施正荣更多的是尊敬:“母亲对人特别好,那时候家里附近有一些外地来的工人,过年过节的时候,母亲就把他们请到家里一块吃饭,这是很少见的,平时帮助别人她也总是很舍得,这让我长大了以后很懂得要和别人分享。”无锡尚德上市之后,施正荣很快拿出了几千万元成立了一个基金,取名“施氏家族慈善基金”,以示对施家的感恩之情。(参见《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范学凤等文)笔者还从电视媒体上看到,施正荣为自己的养父家建造了一座很好的别墅,造了桥,还专门修了一条通到施家的公路。
  笔者还要再说一个日本的孝子企业家与《孝经》的故事。
  日本有很多名人文库,一是私人藏书的文库,一是大学图书馆中的名人文库。现在京都大学所藏清家文库中有《孝经述议》、《周礼疏》、《中庸》三书,早在昭和十七年(1942年)时就已经非常珍贵,现在被定为日本国宝。
  私立大学的文库似乎更多一些,关西大学综合图书馆里就有许多名教授、名学者的文库,如内藤文库、服部文库等几十个。其中有一个玄武洞文库,是一个孝子企业家的藏书。他所收集的《孝经》各种版本达483种,570册,是全日本最全的,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全的。一册目录书名《家藏孝经类简名目录稿》,编者是田结庄?金治氏,于昭和12年在大阪的玄武洞文库出版。《汉书?艺文志》著录以后,可以见到的有汉孔安国《传》、汉郑玄《注》、隋刘炫《述义》、唐玄宗《御注》、唐元行冲《疏》、宋邢《正义》、宋司马光《指解》、宋朱子《刊误》、元董鼎《大义》、明江元祚《大全》、清阮元《校勘记》等。《孝经》传到日本的年代,据林秀一博士的《日本孝经年谱》考证,推古天皇12年即公元604年的十七条宪法中引用了《孝经》的话,说明在六七世纪的隋唐之前已经传入日本。(周桂钿《日本的名人文库——旅日杂记之二》)这告诉我们,一位孝子企业家曾经这样孜孜以求地收集了这么多的《孝经》的版本,甚至是“全日本最全的,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全的”。至此,笔者无限敬仰!
  我们从三个企业家那里看到,他们有国籍的不同,也有时代的不同,有的可能并没有读过《孝经》,但是都是孝子企业家,都遵循和暗合了《孝经》的道理。他们都把自己的孝心、孝行,不仅在家庭里面实现了,而且都推衍至社会,为社会造福,把孝的爱延伸为更为广大的、普遍的大爱。

TOP

续 2




              再思:《孝经》与现代生活


    在结束本节的时候,让我们再一次回眸《孝经》这一中国文化之高耸山峦,再思考一下《孝经》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被法国人写进法国的宪法。法国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以及法国1795年宪法所附《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都将其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有人说,把外国先哲的格言写入宪法,这是第一例。当然还有《孝经》也曾庄重地被写进了日本的宪法。
  1988年1月,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的发言上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孝经》是孔子智慧的一部分,是否也要汲取呢?其实读者读完了这本书,当然是可以自知,并且自明了。
  《孝经》与社会风气的营造可以嫁接起来,可以和现代反腐败沟通起来,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否!
  我的面前摊开一份新华社的材料,是《2008经典大案要案扫描》,记载九个大案要案,点评得也很好,很有教育意义,全国大小报刊也有转载。我读后很有感慨,也想从《孝经》角度谈谈这一经典与社会风气的营造问题。

  1.许霆案改判——“法治”与“人文”本可兼容
  案情:2008年3月,备受关注的“许霆ATM机盗窃案”经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后公开宣判。法院认定被告人许霆犯盗窃罪,收回一审无期徒刑的判决,改判有期徒刑5年。法院审理查明:2006年4月的一天,许霆在广州一银行ATM机取款。因机器故障,许霆实取1000元,ATM机却只在卡里扣划1元。此后一天内,许霆故意从这台ATM机内先后取出17.5万元。
  点评:一审判决的无期徒刑引来社会各界热议,多数观点认为量刑过重,而从无期徒刑到5年有期徒刑,改判幅度也不可谓不大。如果单纯从法律条文出发,一审判决其实算不得错;不过,考虑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重审判决,似乎更能体现法治与人文的内在统一。
  ——这里,笔者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那么“法治”不仅是与“人文”本可以兼容的问题,而从深层理念上看,“法治”必须有“人文”的“德治”为先导。《论语?颜渊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说,审理诉讼,我与别人差不多,然而不同的地方是,孔子必定会使得诉讼的案件渐渐减少,乃至于没有。这是何等深刻的刑法、法律理念!这就是用“德治”去治世、治法、治人,“德治”治理得到位了,也就会“使无讼”了。而“德治”的根本在于从人的德行的根本治理着手,人德行的根本就是孝道,所谓“百行孝为首”,《孝经》所说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绝非虚言。我们可以重新体味前文已经分析过的《论语?学而篇》所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中含有深刻的行为逻辑,值得深思。此一则还均可以通用于下面数条的评点。

  2.华南虎照案终审——“周老虎”终是“纸老虎”
  案情:“周老虎”终于被认定是“纸老虎”。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在“华南虎照”出笼一年多后,2008年11月,陕西省安康市中级法院以诈骗罪、非法持有弹药罪判处周正龙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00元。
  点评:周正龙被判刑了,这是作假者应得的下场。“周老虎”被揪出来并获刑,社会各界特别是网民的热切关注功不可没。而对于周正龙案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集团,人们依然有权追问。
  ——这里,笔者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那么不错,“周老虎”终是“纸老虎”,但是毕竟有过“老虎”的贪欲在,而“周正龙案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集团”,那就是可能存在着一群贪欲的“老虎”了。一只“贪欲的老虎”与一群“贪欲的老虎”,终于构成了这样一出沸沸扬扬的闹剧,真是教训深刻!这些“老虎们”,一是虎视眈眈,一是张开老虎的血盆大口,准备填满自己难填的欲壑。“老虎们”个个无所畏惧,什么都敢想、敢做、敢骗,然而最终都没好下场。
  他们胆大妄为,完全不懂得《孝经》所说的:“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今天的人们或许深深地讨厌这些说教,却又屡屡因为不知道这些教导而跌入深渊。如果我们把“先王”转换一下,说成是智慧的历史老人、睿智的先哲,那么历史的经典的教诲与教训,还应该拒绝吗?《孝经》中的“不敢服”、“不敢道”、“不敢行”,这“三不敢”却可以换回来人们自由地言、自由地行、自由地活着!

  3.“亿元贪官”姜人杰案——反腐形势仍严峻
  案情:2008年10月,江苏省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因受贿1亿多元人民币,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法院经审理查明,2001年至2004年间,主管城建等领域的姜人杰利用职务便利,先后收受四家房地产公司和一家科技公司的贿赂,共计人民币1.0867亿元、港币5万元、美元4000元,其中最高单笔受贿竟达8000余万元。
  点评:姜人杰创造了受贿总金额、单笔受贿金额两个可耻的“新高”。受贿亿元以上,那个1后面的8个“0”触目惊心!2008年以来,同为“土地巨贪”的上海市房产局原副局长殷国元、北京市海淀区原区长周良洛等也相继受审判刑。姜人杰等案件说明,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实现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创新也是人们的新期待。
  ——这里,笔者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那么《孝经》所说的一段话值得反思。《孝经?圣治章》:“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这些官员们如果做到这些,比如言说的时候思考是否能被民众称道,行动的时候思考是否给民众带来快乐,德义是否能被人尊重,做事是否能被民众效法,容貌举止是否可观,进退是否合度,然后以这些来面对他们的民众。因此其民就畏而爱之,就效法而模仿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我们的官员有此素质吗?思考了这些吗?

  4.黄光裕被拘——揭开“中国首富”神秘面纱
  案情:当黄光裕以430亿元的身价登上胡润富豪榜榜首不久,这位“中国首富”随即遭警方拘查。2008年11月,北京警方证实黄光裕“涉嫌经济犯罪遭拘查”,证监会随后承认黄涉嫌“三联商社和中关村科技两家上市公司在重组、资产置换中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点评:又一个“首富”被刑事调查。如何为企业家创造健康的市场环境,企业家如何建立基业常青的“企业观”,都值得思考。
  ——这里,笔者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那么《孝经?广扬名章》可再读再思:“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孔子确实有这样的理念,人生一世就得有名声,这一章主旨就是要“广扬名”。但是,这种扬名,是正儿八经的、自然而然的,这一路径是从“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治于官”、“忠于君”一路走来的。贯穿于其中的核心理念是优秀的道德加上自己的有为。这一案件,让我们看到“以430亿元的身价登上胡润富豪榜榜首”的“首富”,曾经是“广扬名”的一个“典范”,赢得了无数人的仰望和羡慕,但是因为缺少孔子所说的“广扬名”的两大基本元素,很快就栽了下来,陷了进去。历史不开玩笑,经典也不搞笑!

  5.天水高考**案——须严把高考“利益关”
  案情:2008年10月,甘肃天水麦积区人民法院对“天水高考**案”公开宣判,以徇私舞弊罪一审判处天水六中原教师蒋鑫等5名主犯有期徒刑3年至拘役5个月不等。法院审理查明,蒋鑫利用师生、亲属、同事等社会关系,采取给好处费等手段,伙同他人为多名学生非法取得天水市户籍、假学籍和报名资格,并实施非法**。
  点评: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的考试,高考背后的“漏洞”和“黑幕”,其原因在于非法利益链作祟。
  ——这里,笔者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也有道理可讲。面对着那些官员的贪欲与黑心、听闻那些不法商家的暴富与暴利,一般人也会心动于那些财富,白日黑夜地做着发财之梦,于是不择手段以至于此。《孝经?庶人章》:“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发财要有机遇,发财要靠正当的本领,发财还有各种因缘的凑合,一般的人们就顺着自然之规律,去获得利益吧。如果立身谨慎,用度节约,过着平平安安的生活,还孝养父母,这不也是一种幸福的人生?其实不仅是庶人,其他各个层次的人也何尝不是如此呢?

  6.臧天朔涉恶案——娱乐明星的“双面人生”
  案情:以一曲《朋友》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歌手臧天朔,因涉嫌聚众斗殴被警方依法逮捕。据查,臧天朔案案情复杂,涉及恶势力团伙,涉案人员多。目前此案已进入司法程序。
  点评:一些明星在台上风光无限,台下生活却十分放纵。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明星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这里,笔者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那么《孝经》也有教导。娱乐明星自以为高人一等、贵人一等,其实有的并不是真的高、真的贵,一些娱乐明星当有自知之明。就算你是真正的高与贵,那么《孝经》教导也不妨一听:“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一切在上的人要不骄傲,才会虽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才会虽满而不溢。反过来,在上骄,则居高必危;不制节不谨度,则已满必溢。政治上如此,商场上依然如此,娱乐明星当然亦是如此,如此等等,如此而已!

  7.三鹿毒奶粉案——“潜规则”必须“见光死”
  案情:2008年9月,根据连续对三鹿集团婴幼儿奶粉污染事件的深入调查,公安机关依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刑事拘留。
  点评:“三鹿毒奶粉事件”暴露出了国内整个奶业的“潜规则”。正是对食品安全的漠视,对不法行为的纵容,才酿成婴儿重病乃至死亡的悲剧。食品安全事关民族未来,痛定思痛,希望“三鹿毒奶粉事件”成为中国食品行业最后一次安全事故。
  ——这里,笔者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那么《孝经》亦有说。《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孝道中的核心孝是天经地义的,孝道转换为商道的天经地义就是对顾客的博爱,要用爱心、良心、真心、热心、善心、苦心去经营,去赚钱。相反,“三鹿毒奶粉”让人们看到的是商家的没心没肺,或是黑心黑肠了。

  8.杨佳袭警案——暴力行凶必受严惩
  案情:2008年7月1日,北京青年杨佳携尖刀等作案工具闯入上海闸北公安分局机关大楼疯狂袭警,致六死四伤。10月2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杨佳袭警案”作出终审裁定,驳回杨佳上诉请求,维持原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杨佳于11月26日被执行死刑。
  点评:北京大学教授储槐植等知名法学家认为,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念多元的背景下,公众对杨佳袭警杀人案虽有不同声音,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认为杨佳袭警致六死四伤,一定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无论有什么理由,暴力行凶致无辜者死伤,都为道义和法律所不容。
  ——这里,笔者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那么《孝经》的教导也很深刻。《孝经》说,“为下不乱,在丑不争”,“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不要去作乱,更不要去犯法,否则作乱则遭受刑法;还有,如果处在众人中而喜欢争斗,那么就会互相残杀。

  9.“王木匠”巨骗案——官僚主义是帮凶
  案情:2005年3月,呼和浩特市来了一位名叫“郑泽”的港商,自称要在呼市盖“西北第一高楼”。在呼市为此炸掉公安局指挥大楼后,“郑泽”尽管获得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优惠政策,“西北第一高楼”还是很快成了烂摊子。警方调查显示,“郑泽”原名王细牛,是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木匠。此前,他还曾用相同手法,以建设“宁夏国际村”为名实施过诈骗。王细牛在各地行骗,涉案金额高达十几亿元。最近,王细牛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点评:被抓起来的是王细牛,丢人的是为王细牛一路绿灯、摇旗呐喊的一些地方官僚主义者。王细牛之所以“牛气十足”,关键是抓住了一些地方官员好大喜功的心理,围绕献礼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做文章。
  ——这里,我们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那么《孝经》把孝道分为“五孝”,也就是从天子到庶人的五级进行了孝的责任、任务的梳理,或相当于今天对社会各个层次人提出了各自应遵循的纲要。每一级别、层次都要履行而不失之。一个小学文化程度的“王木匠”行骗竟然畅通无阻,难道还不够让人们反思、深思、痛思吗?
  上面的这些案件,可以警示今人,也可以告诫后人。笔者从《孝经》切入进行评论,其内容是“互文”性质的,也就是说上面九则评论彼此之间是可以在文义上相互联系的。另外,如果归总来说,那么上面所说的大案要案都出现了一个共通的毛病,那就是贪欲。为贪欲而肆无忌惮,为贪欲而丧心病狂!这是心有病了,灵魂有病了,道德有病了!那么一个人的道德的根本在哪里呢?《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德之本也”。这就在“孝”上。
  有人也许要反问说,天下犯罪的人中难道没有孝子、孝行吗?可能有,但其实是没有,如果从《孝经》的标准与理念来说,那就是真的没有。因为《孝经》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是教导我们,作为一个孝子,不仅仅是供养父母,更要紧的是不能辱没父母、祖先,而且要给父母带来好名声,因此这些犯罪者既然已经辱没了父母,那么何孝之有?
  《孝经》以及孝的话题,其实在人们的生活中是永远不会说完的。我们一路叙述下去,让每个人慢慢地、好好地、深深地品味吧!


   《孝经》的民间解读本
   《孝经》是经书,篇幅虽短小,但毕竟义理深邃,不易解读。这与百姓之间,特别是在过去文盲充斥的时代,还是远远地隔离开了。
  《二十四孝》以及此前的《孝子传》等,其实就是用历史故事对《孝经》进行的案例解读,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化解这中间的隔阂,在广大的百姓中传播着生动的“天经地义”的孝的教化。一直到今天,《二十四孝》又重新出现在各地的新的石刻中,展示在现代人的绘画中,甚至精致地印刷在当代的邮票上。此种能动的教化智慧,值得今人深思与借鉴。
                                                                        ——作者
  《孝经》作为经部之书,地位很高,历史上还有不少皇帝亲自为它作注解,但是就与一般老百姓的距离来说,还是很远很远。
  老百姓更爱好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了解孝子、孝女,以及孝的历史、道理、典型、故事,于是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孝子传》。除了正史以外,还有许多人热心于《孝子传》编纂,汉代刘向的《孝子传》,大概是最早出现的。后来晋代有陶潜、萧广济、师觉授、徐广等分别著有《孝子传》。唐代又有武则天时的《孝女传》等。明成祖颁行的《孝顺事实》里还收录了二百多位有孝行的人。清代茆沣林编纂《古孝子传》,刘青莲撰《古今孝友录》,李文耕有《古今孝友录》,李元青有《诸史孝友录》等等。
  元代出现了《二十四孝》,其实是对于此前历史上出现的《孝子传》、《孝女传》的继承与发展。《二十四孝》,确切的作者已经不太清楚,有三说:一是郭居敬;一是郭居业;一是郭居敬之弟弟郭守正。一般认为是元代郭居敬编纂。郭居敬,元代福建延平府尤溪县人。传说他是一个典型的孝子,双亲去世的时候,哀伤的程度甚至超过了礼制的规定。他曾选择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的故事,并且为每一则故事配上一首诗,便于作为儿童的启蒙教材。
  日本影印的《二十四孝》是较早的抄本,留给今人一些重要的信息。在抄本的首页的下方,题有“延平尤溪郭居敬撰”,卷尾署有“岁嘉靖廿五己巳年刊”。有人认为,这个明代的刊本,距离今天已经有四个半世纪了,元代郭居敬的生活时代“至少应再比此早200年”,这样说来,《二十四孝》至今已经流传了五六百年了。
  清代道光年间刊行有《孝行录》,其书中有石韫玉的序言曰:“世传《二十四孝》一书,不知何人所著,凡采取子史所载孝行二十四则,集为一编。向时乡塾都有之,今高君月槎复录二十四事以广之,又每事系之一诗,以致其长言咏叹之意。”这些材料告诉人们,《二十四孝》的作者是一个谜,而一般认为是郭居敬;此书曾作为民间的启蒙读物。
  《二十四孝》流传的版本较多,因此出现许多的不同,比如所收录的故事就有很大的不同,再如即使是同一个故事,也有题目名称的不同,同一故事里面的内容、文字也有差异。当然《二十四孝图》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空间,画家凭借自己的理解与才能,各自创造性地构图绘画。
  《二十四孝》内容与《孝经》的义理解读关系,主要有几点可说:
  一,《二十四孝》编辑了由天子、诸侯、孔门弟子、官员、一般平民的孝行故事,回应了《孝经》中的“五等”人即是“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庶人章”的孝的道理。在这样的坐标系统中,让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解读自己的孝心孝行。
  二,《二十四孝》中有“孝治”义理的回应,比如虞舜、汉文帝等孝行的故事。这些即是解读《孝经》“孝治章”的案例,表明“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三,《二十四孝》中有关居家时怎样“孝敬”亲人,在“孝养”方面怎样尽心竭力,在亲人病时又怎样恪尽孝心。这些故事,回应了《孝经》中“纪孝行章”的义理。
  四,《二十四孝》有很多是描述孝子在丧亲情况下尽孝的故事,这回应了《孝经》中的“丧亲章”的义理。
  五,《二十四孝》的故事反复出现孝子、孝行所产生的“感应”,将孝神秘化,至孝“则通于神明”,于是也产生了神秘的心灵感应、天人感应、神明感应。这些理念的源头就可以追溯到《孝经》中的“感应章”。
  六,《二十四孝》还讲述了一些因为行孝道而最后做官,“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的故事,回应了《孝经》中的“广扬名章”的义理。
  历史上的《孝子传》、《列女传》、《二十四孝》、《二十四孝图》等等,多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有的还配上图画。这种图文并茂的小册子,为百姓所喜欢,流传得很广,也很久远。《二十四孝》、《二十四孝图》就是其中的典型,从实质上来说,它们就是对《孝经》经义的民间解读本。它们选用不同孝子、孝女的故事作为案例,用案例来解读《孝经》。如果作一比拟,那么《孝经》是孝道的理论性的经典,而在民间影响深远的一种通俗版、案例版的解读本,便是《二十四孝》了。
  《二十四孝》形成以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除了文字形式,配有图画,又配有诗,还刻有许多的石刻。元代已经有王克孝作《二十四孝图》,后来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坊间还继出《后二十四孝图》、《女二十四孝》。清代道光时高月波作《二十四孝别录》,吕默庵合刻题为《前后孝行录》。同治、光绪之间,俞诚甫增广为《百孝图》,胡虎臣又增广为《二百四十孝》。咸丰年间,还有人将《二十四孝图》改编为shuo唱材料《二十四孝鼓词》,在民间演唱。(参见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
  关于《二十四孝》石刻,有关材料介绍,河南省社旗县二十四孝石刻、陕西潼关二十四孝石刻、黑龙江绥化二十四孝石刻、湖北孝感二十四孝石刻等,都是其中的著名者。有的还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的二十四孝石刻图,有的以人物为主体,以山水、花草、禽兽、楼阁等为衬托,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栩栩如生,达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解放以后,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沉寂以后,新时期里《二十四孝》的读物、绘画、石刻又重新回到百姓的生活中来了,甚至还印刷在邮票上广为流传。《二十四孝》为什么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和生命力?为什么21世纪的人还会喜欢这类内容及这种喜闻乐见的教化形式?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接下来,我们将一一解读《二十四孝》中的故事,看看其中究竟讲了些什么内容,这些故事还能打动高科技、高节奏、高智商、高眼界时代的现代人的心肠吗?

TOP

续 3




        虞舜:孝感动天


   《二十四孝》中第一个故事便是《孝感动天》:
  [虞]舜,姓姚,名重华。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陶于河滨,器不苦窳,渔于雷泽,烈风雷雨弗迷。虽竭力尽瘁,而无怨怼之心。尧闻之,使总百揆,事以九男,妻以二女。相尧二十有八载,帝遂让以位焉。
  队队耕田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评说】
  虞舜,即是舜,姓姚,一说为妫()姓,有虞氏,名重华。相传尧年老选择继承人时,“四岳”即四方的部落首领推举了舜。尧对舜经过三年的严格考察,然后命他摄政。舜巡行四方,消灭了鲧、共工、兜与三苗。摄政八年而尧去世,舜继位,后来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大禹作为继承人。
  传说,舜的生母早亡,父亲是一个瞎子,娶了后妻后厌弃前妻生的舜。“瞽”(),瞎眼。“瞍”(),眼睛中没有瞳仁。舜生性至孝,即是行孝臻于至极。他的父亲很顽劣,用一个“顽”字来描写其性格实在妙得很。《说文》:“顽,()头也。”“顽”,就是难劈开的囫囵木头疙瘩。诸位可以想象到其父的顽固、固执、愚蠢、不开窍的那种样子。
  他的后母很嚣,“嚣”也一字传神,《说文》:“嚣,声也。气出头上。”《段注》:“声出而气随之。”诸位也可以想象到,其后母那种撒泼、刁蛮、无理取闹的喧嚣的样子。
  他的弟弟是后母生的,叫象,性情很傲,《说文》:“傲,倨也。”此一“傲”字也把其弟的傲慢不逊、趾高气扬的神情表露无遗。
  舜就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过着日子,其父母以及其弟都不善待他,甚至要谋害他。《史记?五帝本纪》:“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舜年二十以孝闻。”
  《史记》记录传说的两件事就可以看到舜生活的艰难、险恶与至孝。当舜被四岳推举出来后,尧还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并赐给舜仓库、牛羊和许多财物。但是,舜之父母及弟还想陷害舜。
  一次,瞽叟又想杀害舜,就让舜爬上高处去涂抹仓廪。瞽叟就在下面纵火焚烧仓廪,希望就此烧死自己的儿子。但是舜很机警,用两个斗笠护卫自己,且像鸟一样张开翅膀轻轻跳下,又逃离了火境,没有被烧死。
  后来,瞽叟又想杀害舜,让舜去挖井。舜有防备之心,因此顺便挖了一个暗道,可以从旁边的井口出去。舜挖井越来越深,瞽叟就和象一起倒土来填井,想以此来活埋了舜。但是,舜又机警地从暗道逃出,脱离了险境。
  瞽叟与象很高兴,认为舜死定了,因此象说:“最先出这个主意的是我。”于是接下去的分家中,象要求分得舜的那张琴和两个老婆,即尧的两个女儿。他就住进了舜居住的地方,还操着那张琴。
  没有想到,舜突然回来了。象惊愕不已,装模作样地说:“我正思念您舜,好不忧愁!”舜却说:“然,尔其庶矣!”是的,你与我兄弟之间的友悌情谊可以说很深厚了!
  《史记》:“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舜达到了“至孝”的境界,那种胸怀的描写很感人,当然也感动了尧,这也是选他为接班人的一个重要依据。
  这种“至孝”,又成就了一种天地之间的孝的“感应”,出现了诸多动人的情景。因为舜的“至孝”,竟然获得大象与鸟类对孝行的感应,于是在历山耕耘时,大象来帮助他耕地,鸟儿帮助他耘田播种,孝行的感应竟然能达到如此地步。
  历山在哪里?众说纷纭。史称禹舜建都于蒲坂,也即是在今天永济市南。历山是山名,也称首雷山,就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但是也有传说是山东济南之南,即今天千佛山一带。还有河南、河北、浙江、安徽、湖南等省份都有历山,大都附会为舜耕作的遗址。
  舜在黄河边制作陶器,制造的器物质量都很好。文中的“苦窳()”是指粗劣不合格的意思,“不苦窳”就是质量好。他到雷泽打鱼,虽遇到烈风雷雨也不会迷失方向。“雷泽”,是古泽名,又名雷水,在今永济市南,或说即雷夏泽,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
  舜对父母至孝,“虽竭力尽瘁,而无怨怼之心”。这就是竭尽心力与劳苦,“瘁”就是劳苦的意思;然而没有怨恨之心,“怼”(),怨恨的意思。帝尧听闻到舜的至孝,“使总百揆”,使他总管国家大事。“揆”(),就是管理的意思。帝尧还让九个儿子侍奉他,并将女儿嫁给他;传说中的娥皇、女英,就是尧的两个女儿。帝尧,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传说他曾经设立官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在位九十八年。
  舜为帝以后,依然尽孝,载着天子的旗帜去看望自己的亲人瞽叟,尽儿子的孝,并且还封自己的弟弟象为诸侯。此可见地位变了,却不记前怨,不念旧恶,依然竭尽孝悌之道。舜在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逝世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就是所说的零陵。这山就在今天湖南宁远县南。
  《二十四孝》开始第一篇安排虞舜的故事,很有深意:一从时代上来说,具有久远性,虞舜是“三皇五帝”时代的人物;“五帝”一说,便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二是从人物的地位上说,具有权威性。三是从影响来说,具有广泛性。四是综合起来说,最有典范性。
  再从《孝经》这一角度看,回应了《开宗明义章第一》里孔子所说的“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舜,就是这样的先王,有“至孝”的“至德要道”,也成了帝王们的一个典范。当然这故事也回应了《感应章第十六》:“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从现代的角度去看,舍去故事中古人原始思维的一些东西,而抽取其合理的内核,则有三点可说:一,在种种不和睦的家庭中怎样去行孝?那便是学会忍受、克制、宽容,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动家人。二,孝绝不是“愚孝”,舜的种种逃生的机警与智慧,就是“至孝”中的聪明之孝,而不是愚蠢之孝。三,古代选拔人才时,孝行也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孝就是舜被选举为尧的继承人的一个必要条件。这对今人又有何启发?四,孝的层次是:孝——能孝——尽孝——非愚孝——至孝,舜让大家看到了“至孝”的古代典范。


   汉文帝: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讲述的是汉代文帝孝行的故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则故事。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病三年,帝为之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汉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评说】
  西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其实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而不是文中所说的“三子”。他最初被封为代王,代国辖区在今河北、内蒙交界以及山西东北部。周勃、陈平等在诸吕之乱平定之后,经群臣之议,迎立其为帝。即位后重本抑末,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又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驻兵北方,移民屯田筑城,增加粮食储备,加强北方防御力量,为全面反击匈奴作了准备。
  文帝的生母是薄姬,即后来的薄太后。汉文帝奉养母亲毫不懈怠。母亲曾经生病三年,文帝晚上不合眼,也就是“目不交睫”,不解衣带,尽心服侍母亲。母亲喝的汤药,不是自己亲口尝过,就不进献给她。文帝的仁孝传闻于天下。今天来看,虽然这些历史的记载不免有夸大阿谀之处,但是他的孝行却确实被人们一代代认可了。
  如果对照《孝经》来解读此故事,作为文帝,如《孝经?天子章》所说的,他尽到了一个“天子之孝”。“文景之治”,是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其中从文帝来说,那么他自己或者可以说是“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他有对亲人的孝、爱、敬,又延伸到对百姓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自己成为一个榜样,也教育了百官与百姓。
  《史记?孝文本纪》列举出文帝的一些做法:如废除“肉刑”,废去了黥面、劓鼻、刖足等的刑罚。他认为这些是不讲求恩德的做法,不符合自己作为民之父母的主旨。又如他登上帝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衣服、车驾无所增加,有时候还开放法禁来为百姓谋利。再如他曾经想要建筑一个露台,但预算下来要花费黄金百斤,于是放弃了。他说:“黄金百斤就相当于十个中等水平家庭的财产了。我留守在先帝的宫室,还常恐怕玷污它们,还要建筑露台来干什么呢?”他自己常穿粗厚的衣服,连宠幸的慎夫人衣服也不能长到拖地,帷帐不能有绣花图案,表示敦厚俭朴,作天下的表率。汉文帝治办霸陵,既不修高大的坟冢,也不许用金银铜锡来装饰随葬器,而都用瓦器,这也是意在节俭,不扰民。
  另外文帝死时,留下的遗诏也很有意思,有几点可以说:一,明确指出反对当时社会的厚葬风气。二,不要因为他的逝世,而让百姓服丧很长时间,避免扰民。要对天下的官吏、平民发命令,只用三日举行丧礼,免除其余的服孝规定。此间不要禁止婚嫁、祭祀、饮酒食肉。三,作出许多细节的规定,比如参加丧礼不要求光着脚、服丧的带子不要超过三寸,不要陈列军队和用上兵器仪仗,不要动员百姓到宫殿去哭丧。对宫中如何操办丧礼也有很多简化的指示。四,他命令死后将后宫中夫人以下至少使全部遣送回家,也显现出了人性化的某些光彩。五,霸陵一带的山水保持原来的面貌,不要因为修建陵墓而有所改变。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个皇帝死了还关心着生态保护的问题。
  汤谐曾有评论:“孝文为三代以后第一贤君,史公在孝武时作《孝文纪》,故尤极无穷慨慕也。二十余年,深仁厚泽,纪中排缵()不尽,止举其大要,而余者令人悠然可思,正是史公画龙点睛妙手。”(《史记半解?孝文本纪》)当然,这里不去全面评价汉文帝的历史功过,但是一个封建的帝王能做到上面所说的那些,也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汉文帝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比如汉光武帝曾使司空告祠高庙时,就说到“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还给薄太后上尊号“高皇后”,并迁移到高庙奉祀,而把吕后从高庙中替换出来。汉光武帝去世时,在遗诏里还说:“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
  以上两篇《孝感动天》、《亲尝汤药》,讲述了虞舜、汉文帝之孝,可以看作《二十四孝》中的第一个单元,都是从最高层次的天子角度来说的。不过也有区别与互补,虞舜、汉文帝虽然都是天子、帝皇,但是虞舜毕竟让人感到传说的虚无缥缈,而汉文帝则让人感到历史的真实性,而且汉文帝行孝之中也没有那种渲染的“孝感”神奇,是实实在在的。这两则也让人们看到孝子传统在最高层面的遥接、继承与流播的情况。


   曾参:啮指心痛
   《啮指心痛》是《二十四孝》的第三则故事:
  [周]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评说】
  此则标题“啮指心痛”,也有作“啮指痛心”的。“啮()”,是咬的意思。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曾参这个孝子,服侍母亲的孝敬之心达到了极点。一次,曾参在山中砍柴,家里有客人来到,其母不知道该怎么办,盼望儿子早点回来,但曾参还是没有回来。于是她就咬自己的指头,曾参忽然心痛,就马上背柴归家,跪在母亲前面,询问缘由。母说:“有客人突然来到,我咬指头让你感悟。”
  现代人一看这故事当然会哑然失笑,这种通讯的方法竟然比现代人的手机、电话还方便?其实这就是《孝经》所说的“至孝”而引发的“孝感”了。当然这是一种浪漫化的思维方式,然而往其深层看,就是说孝子与亲人的心是时刻连在一起的,彼有所动,此有所感,彼此相互感应,心心相印,息息相关。这大概就是现代人所谓的心灵感应吧?骨肉至情之深、孝子至孝之诚,由这一故事彰显出来了。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感虚》中首次记录了这一故事:
  传书言:曾子之孝,与母同气。曾子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愿留,参方到。”即以右手(,同扼)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臂以呼汝耳。”盖以至孝,与父母同气,体有疾病,精神辄感。
  这里有一个细节可注意,即其母不是咬手指,而是用右手扼掐自己的左臂,然后曾子的左臂也立刻疼痛起来。唐代的干宝《搜神记》则有这样记载:“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此故事在流传中不断被改变、加工,至此出现了“啮指”的细节,而且又将母与子之间的距离隔得更远了,甚至远在楚国了。这似乎又太玄乎了一点。因此回过头来再看《二十四孝》的“啮指心痛”,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些综合、融会、演化的发展线索。
  不过,传说的方式虽不一,但是心灵的感应是一样的,由于孝子与亲人的“同气”,达到的精神上的通感、感应是一样的。《孝经?感应章》所云:“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曾子的故事虽然有些夸张,其实也就是《孝经》中“孝的感应”之说的演绎。我们都知道“母子连心”这句话,曾子的故事从某一个侧面为此作出了一个注解。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就应该心连心,心印心,心贴心,是一种心心相印的心爱。

TOP

续 4




        闵子骞:单衣顺母


   《单衣顺母》,又称为《芦衣顺母》,这里讲述孔子又一个著名弟子闵子骞的孝行故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四则故事。
  [周]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改悔。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
  父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评说】
  闵损(前536~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其家乡在今天山东的费县汪沟镇闵家寨村。
  闵子骞,早年丧母,其父娶了后母,又生了二子。后母给自己生的儿子穿上棉絮做的冬衣。后母妒恨闵损,给他穿的是芦花填充的冬衣。父让闵损驾车,闵损因为身上寒冷不堪而失控,连驾车的皮带子都掉了。“”(),就是驾车前行所用的皮带,从骖马的外辔穿过服马的游环,系于车轴,从而引车前进。
  其父察知了此中的缘故,便想要休掉闵损的后母。闵损说:“母亲若在,只是我一个儿子寒冷;母若离去,三个儿子都寒衣单薄。”其母听到后,后悔不已,从而改过。
  这一则,民间又称为《鞭打芦花》,其中不是由闵子骞自己陈述原因,而是由其父用鞭子抽打闵子骞,从而衣中露出芦花而知道了实情,这样的细节似乎更有戏剧性。如今汪沟镇闵子故里,依旧民风淳朴,《鞭打芦花》的故事广为流传,并且已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准备打好闵子品牌,加快闵子祠的建设和闵子文化的传播,提升该镇的文化品位。
  在今日之济南,市内还有一条以其名字命名的道路,另外还有以闵子骞墓地扩建而成的“孝文化博物馆”。在济南百花公园西邻,便是“济南孝文化博物馆”。这里也称为“崇孝苑”,一座突起的坟墓,便是“闵子骞墓”,是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闵子骞曾得到鲁国季桓子之请,让他当费邑宰。他淡漠仕途,没有同意。后来经孔子劝说,他担任了费邑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他治理费地很有成绩,但与季氏的所作所为格格不入,最后毅然辞官。或说最后他病死于长清县内。因此,这里的闵子骞墓也仅是衣冠冢而已。闵子骞葬于何地,现在尚不能确定,在江苏萧县、河南范县以及安徽宿州都有闵子骞墓或祠。
  据有关材料报道,上世纪60年代前,济南的闵子骞墓规模还很大,当时墓区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墓堆封土直径有七八米,高约十几米,周围还有合抱粗的古树30余棵,历代碑刻十余尊。但后来“文ge”时,整个墓区遭到严重破坏,祠堂被拆掉,碑刻被毁,古树被砍,仅剩两棵,封土被挖去烧砖瓦。
  近年来,随着许多市民要求恢复保护闵子骞墓地的呼吁,加上文物部门的努力,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先后投资180多万元,对墓园进行了修缮,在2004年初步建成了现在的模样,并对外开放使沉寂多年的闵子骞墓终于又重见了“光明”。


   子路:为亲负米
  《为亲负米》,又称为《负米养亲》、《百里负米》等,讲述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路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的第五则故事。
  [周]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家贫,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负米供甘旨,宁忘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评说】
  仲由(前542~前480年),字子路,春秋末期鲁国汴人,即今天山东泗水人,为孔子的弟子。他是又一个出名的孝子典型。
  子路对于“孝”是很重视的。他曾经向孔子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人,夙兴夜寐,手足长满老茧,面目黧黑,种植五谷来侍奉双亲,但是还是没有孝子的声誉,这是为什么?
  孔子回答说,恐怕有几个方面没有做好。一,大概自身不敬重。二,大概脸色不温顺。三,大概出言不逊。四,大概是交的朋友不是仁人。因此君子在家要忠实地孝敬父母,出外结交贤能的朋友,就不会没有孝子的声名。(《韩诗外传》第九卷)
  在《为亲负米》中,可以看到子路的孝顺。子路家里很贫穷,只能吃粗劣的饮食。“藜藿之食”,即指粗劣之饮食。“藜”,草名,又名莱,初生可以吃,俗称为红心灰。“藿”,豆叶。子路曾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供养双亲。
  亲人去世,子路游学到楚国。后来做了官,随从的四马拉的车就有百辆,积累的粟子多达万钟。“钟”,古代六斛四斗为一钟。此时子路就坐,有一层层的垫褥;饮食供给,则有一只只排列的大鼎。于是他感叹地说:“虽然想要再吃粗劣的饮食,能为亲人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已经不可能了。”
  这则故事有两点涵义可警示今人:一,孝子在奉养上要尽心竭力,比如子路为了让双亲能吃到米饭,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这是孝养亲人的一个典型。正如诗句所说:“负米供甘旨,宁忘百里遥。”为了让父母尝到米饭的“甘旨”,也就是好味道,宁愿不顾百里之遥背米回家。
  二,故事还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孝子的尽孝要及时,在父母还在的时候要尽心尽力,即如诗句所说:“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自己荣华富贵了,但是亲人已经去世,即使念念不忘旧时亲人养育的种种“劬劳”,要孝敬父母却已不可能了。“劬”(),辛苦、辛劳的意思。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往往在失去了父母以后,心想再尽孝,但是已经不可再得;特别是自己生活条件好了、地位高了后,想再报答父母之恩情,却已经成为一生的遗憾了。
  人们都熟知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重复着这句名言,表露出深深的、不可重新再来一次的巨大遗憾。这一则故事中子路的感叹,也便是这样的心绪。
  此名言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可以延伸解读一番。一次孔子出行,闻哭声甚悲。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个贤者!”一看原来是皋鱼,身披粗褐,手执镰刀,在路边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没有丧事吧,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皋鱼回答说,我的过失有三方面:其一,就是少好学,周游各诸侯国,但回来时候,父母已去世了。其二,志向高尚,想做大事业,不愿侍奉庸君,结果年岁已晚仍一事无成。其三,与朋友交往很深厚,但是都中断了。最后说,“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后来他就自己寻死了。这时,孔子说:“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别孔子,归还家里去侍养亲人的有十三人。
  以上三篇《啮指心痛》、《单衣顺母》、《为亲负米》,在《二十四孝》中可以看作一个单元,那就是讲述了孔门弟子中三位孝子曾参、闵子骞、子路的至孝。



    郯子:鹿乳奉亲
    《鹿乳奉亲》讲述了作为孝子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得到鹿乳来奉养亲人。此为《二十四孝》的第六则故事。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郯子顺承亲意,乃衣鹿皮,去深山,入群鹿中,取鹿乳以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免。
  老亲思鹿乳,身挂鹿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评说】
  郯子,是春秋时候郯()国的第一任君主,品性至孝。郯子父母年老,且双目都患有眼疾。父母想食鹿的乳汁,郯子就披上鹿皮,前往深山里去,伪装在群鹿之中,于是取鹿乳来供养双亲。有一次,打猎者见到,以为是鹿而欲射之。郯子便将实情告诉他,才得幸免。
  郯国,可追溯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商代,少氏的后裔即在此建立了炎国,至春秋时期演化为郯国。古城在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南二十里。
  关于郯子,《左传?昭公十七年》中有段记载:这一年的秋天,郯子来到鲁国朝见昭公。鲁昭公与他宴会时,问起少氏用鸟来命名官爵的原因。郯子很博学,回答说:少氏是我高祖,我知道为什么。往昔黄帝以云作为百官名号,炎帝以火作为百官名号,共工以水为百官名号,太以龙作为百官名号。我的高祖少挚立朝时,有凤凰正好飞来,因此用鸟作为百官的名号。于是百官的名号,有如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雎鸠氏、鸠氏、鹘()鸠氏、爽鸠氏、五鸠、五雉、九扈等。——孔子听到这一信息后,求见郯子,向他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据说当时孔子还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至今还流传着“孔子师郯子”的故事。
  这里可以看到,除了血统的传承外,郯子有孝行,而且有丰富的学识,也许这些都是他能成为国君的原因之一吧。再说,郯子披着鹿皮,伪装后居然能忽悠母鹿,而骗取乳汁,如果不深知鹿的生活习性,怎么可能呢?这也见到郯子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一面,也许他的血脉中就遥承了来自他高祖的“天人合一”的智慧。
  郯,秦置郯县、郯郡,汉改郯郡为东海郡。隋唐几经废置,元时始称郯城县,其后成为了较为稳定的县级城市。今天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鲁苏交界,是著名的银杏之乡、杞柳之乡。境内马陵山绵延东境,沂、沭河贯穿南北,又素有“鲁南粮仓”之称。郯城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马陵古道神秘壮观。庞涓沟、恨谷崖、箭眼石、老虎崖、由吾仙境、孔子登临处,一线南北;孝妇冢、于公墓、郯国故城、郯子庙、倾盖亭等,星罗棋布。位于新村乡银杏古梅园内的“老神树”,是“华夏银杏第一雄树”,虽历经2000余年,仍树叶繁茂,果实累累。郯城的郯子孝文化也在默默流传着。


    老莱子:戏彩娱亲
    《戏彩娱亲》讲述老莱子奉养二亲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七则故事。
  [周]老莱子,楚人,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舞于亲侧。又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小儿啼,以娱亲喜。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闱。
  【评说】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传说居住在蒙山之阳。楚王曾使其出仕,他和妻子便迁居江南,不愿应召。
  老莱子是至孝之人,侍奉父母二亲,极尽甘美香脆的饮食。自己将要七十岁了,还说自己不老。他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作婴儿嬉戏舞于双亲面前。又曾经取水上堂,假装跌卧在地上,随即发出像小儿那样的啼哭,以此来使双亲高兴。
  师觉授的《孝子传》中有关老莱子孝行的一个早期记载:“老莱子者,楚人也,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著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孔子曰:‘父母老,常言不称老,为其伤老也。’若老莱子,可谓不失孺子之心矣。”——比较起来,“上堂脚跌”,作为事实,而不是“诈跌卧地”,似乎更合乎逻辑一些。
  又徐坚的《初学记》有另外记载:“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扑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这里又多出在二亲身边把弄“乌鸟”的游戏。
  在《艺文类聚》的《列女传》中还有一则记载:“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扑,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此可以见到这些版本中的同与异,在流传中整合,在整合中又流变。
  再看看武梁祠中的有关老莱子的画像,有学者作出了较详细的分析。武梁祠画像表现为四个人:老莱子的父母坐在帷幔下的榻上,一位妇女手持盘子,正在侍候他们进食;右边老莱子跌倒在地,并抬起手臂。再看武氏祠前石室的图像,重复了此图的左边部分,但右部与武梁祠画像不同,那位持盘的女性在此图中消失了,她可能是老莱子的妻子,但地上还留有一只盘子。老莱子跪在父母的前面,手持顶端有鸟的杖——此名鸠杖,是西汉政府赠送给耄龄之人的——这件器物表现出老莱子的年纪。然而另一种解释是,这只鸟是莱子用来取悦父母的真鸟,这就如上面说到的一样了。(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在武梁祠的画像上还有榜题:“老莱子,楚人也,事亲至孝,衣服斑连,婴儿之态,令亲有欢,君子嘉之,孝莫大焉”,还标有“莱子父”、“莱子母”字样。
  这些都说明,作为孝子的老莱子,在民间广泛地传播着,且历史相当悠久。虽然老莱子孝行的做法,被后世认为有做作之嫌,甚至有些令人讨厌,但是其主旨很明确,就是千方百计让高寿的父母享受到生活的愉悦,希望永远保持像婴儿和父母相处的那种令人愉快幸福的感觉,使得父母之心常驻于年轻之时,常葆青春之态。


   董永:卖身葬父
   这是最为大家熟知的故事,因为被改编为《天仙配》等形式而广为流传。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八则故事。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路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荫会所,遂辞永而去。
  葬父将身卖,仙姬陌上迎。
  织缣偿债主,孝感动天庭。
  【评说】
  董永,是东汉时期人,家里贫困。父亲死了,董永将自身卖了,预借贷款而安葬。等到他去打工偿还时,在路途中遇到一位女子,自求作董永的妻子。两人便一起来到主人家里。主人责令他们织成三百匹细绢,才可以返回。“缣”(),细绢。终于一月完成,两人回到当初槐树荫下相会的地方,女子就辞别董永,离去不返。
  听此故事,今人会想起黄梅戏《天仙配》,还有那婉转动情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等的戏歌。其实这个故事早在曹植的《灵芝篇》中就有记载,后来在《搜神记》中也有记载,是魏晋之间流传的故事。明代传奇有《织锦记》,地方戏中的《天仙配》则又不断演绎着这一动人的故事。
  如果从《孝经》的角度来看,这一孝行的主题有两个:一是《丧亲章第十八》所说的道理,亲人死了“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董永作为孝子,为了尽此孝行,竟然将自己“卖身贷钱”而葬父,这是很感动人的,甚至感动了天庭之神灵。
  二是此故事又合乎《感应章第十六》所说的,至孝而“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孝行换来了上天的回报,有仙女下凡,自求为董永之妻。
  董永故事的发生之地,一直被认为是湖北的孝感。《孝感县志》里有记载:董永年幼丧母,家庭贫寒,佣耕而事养父亲,“父没不能葬,贷钱里富人裴氏,约身为奴偿之”。在这广为流传的真人真事之上,民间艺人又进行浪漫主义的再创造,孝子的孝行感应了上天的七仙女,下凡与之结为夫妻,度过了一段男耕女织、生儿育女的美满生活。随着文艺形式的创造,董永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今天孝感还留有许多有关董永的文物古迹。根据有关材料介绍,孝感城北门外有一古碑,碑身由青石砌成,下面是巨石凿成的(,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象龟),其上立有两米高的石碑,碑文为“汉孝子董永故里”七个正楷大字。此碑是董永故里的见证。
  这里还有董公墓。孝感城关东南五公里处有一董永湖,湖边汤家老屋村的北面有两座并立的古墓,左边是“汉孝子董公永先代之墓”,右边是“汉孝子董公永墓”。两墓皆有高耸之石碑,为清代所立。此被称为“古孝感八景之一”。
  孝感还有董永的“孝子董公永祠”,在城关小东门处。原祠正堂立有董永塑像。据《孝感县志》记载,孝子董永祠最早建于城关北门,明代迁至文庙东面,与唐代忠臣张汴合祀,改名“孝祠”。清代改建于文昌殿西北门,立匾为“孝子董公永祠”。现孝子祠在董永公园内,祠内以浮雕形式展示民间传说的16个孝子、孝女的故事,集孝子事迹于一祠。
  董永公园在孝感城北傅家冲南端,相传为董永卖身的傅员外的家址。公园占地72亩,以仿古建筑为主,根据神话故事设置了瑶池仙境、槐荫古树、理丝桥、升仙台等景观,展示了董永孝敬老人、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TOP

续 5




        郭巨:为母埋儿


     《为母埋儿》,又名《为母弃儿》等,讲述了孝子郭巨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第九则故事。
  [汉]郭巨,字文举。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子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金上有字云:“天赐黄金,郭巨孝子,官不得夺,民不得取。”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耀寒门。
  【评说】
  汉代有个叫郭巨的人,或说是今山东长清县人,或说是隆虑(今河南林县)人,或说是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郭巨家贫,有个儿子三岁。郭巨的母亲常分减自己的饮食而给孙子吃。郭巨就对其妻说:“贫穷困乏不能供养母亲,儿子又分吃老母之食,何不抛弃这个小子?儿子可以再生,母亲不可再有了。”“盍”,就是“何不”的意思。《二十四孝》的其他版本上为“盍埋此子”,或作“盍弃此子”,一个“埋”字,意思更加显豁。
  于是挖地掘坑三尺,这时却从土中获得黄金一釜。“釜”,古代六斗四升为一釜。金子上面写着字,意思是:“上天赏赐黄金,给郭巨孝子,官员不准抢夺,民众不准分取。”
  这则故事是荒诞不经的,但是一个孝子的深情跃然纸上。当在孝敬母亲、关爱儿子的天平上只能倾斜一方的时候,他选择了做孝子,而舍弃了做慈父。
  此故事又重复地申说一个主旨,即行孝是会感动天地的,是会获得好报的;在挖地获得黄金一釜之后,既不用埋儿,又可以孝养老母,一个难题因孝而产生,也因孝而圆满解决。
  此故事虽然荒诞,但是对于今人未必没有启示。如今每家只生一个孩子,孩子是家中的“皇帝”、“宝贝”,父母对孩子是做牛做马都可以,但是往往把年迈的双亲、甚至是夫妇双方的四位亲人冷落了。当然反过来也不能只是为了老人一头,而忽视孩子。因此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要寻找一种智慧来求其平衡:既对父母不失其孝,又对孩子不失其慈。这也是一道不易解的难题。
  山东省长清县孝里铺的孝堂山相传是郭巨故里,据传“郭巨埋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笔者虽心向往一游,但终未成行。看到一些材料的介绍,更是为其魅力吸引。
  孝堂山,其实是一座高约30米的土山,古代曾称作巫山。因为这里有一座石祠郭氏祠堂,即东汉孝子郭巨的墓祠,因而自南北朝以来,这座土山就著称于世,且山名因之更名为“孝堂山”。
  先看其祠堂结构,有关材料说:石祠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8米、进深2.13米,高2.63米,墙厚0.2米,全部用青石砌筑而成。屋顶两面坡的石板刻出脊背等形状,作单檐悬山顶式。前面正中置八角形石柱,高86厘米,上下端刻成斗形,与后墙间置跨度2.13米的三角石梁,负载着重达20多吨的屋顶,并将石祠分为东西两间。就祠内题记和画像风格判断,建筑年代约为公元一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
  再看此中的文化层积,有关材料介绍:祠的各种建筑构件上雕刻有垂帐纹、菱纹等简朴的装饰,石壁和三角形石梁上还雕刻有精美的图画,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天文星象以及朝会、出行、迎宾、征战、献俘、狩猎、庖厨、百戏等,十分丰富。雕刻手法多采用平地线刻法,风格劲利,在汉画像石中独具一格。
  祠内还保存着许多汉唐以来的游人题记,其中最早的是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和永康元年(167年)的两则题记。在石祠的山墙外侧,刻有北齐武平元年陇东王的《感孝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书法艺术价值。
  郭巨墓祠由于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自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赵明诚把它录入其著作《金石录》后,后人又多有著录。虽然有关建筑的确切年代仍是千古之谜,至今众说纷纭,但依然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宝贵实物资料。
  又听闻孝里镇正在热热闹闹地评选“孝里镇十大孝子”,此也可以悟通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是如此绵绵不绝的,那么也可以进而晓悟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更是不绝绵绵的了。



   姜诗:涌泉跃鲤
   《涌泉跃鲤》讲述了汉代姜诗与其妻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的第十则故事。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妻汲而奉之。母更嗜鱼脍,夫妇作而进之,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诗取以供母。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
  子能知事母,妇更孝于姑。
  【评说】
  汉代的姜诗,广汉(今四川德阳)人,事母至孝。据说,赤眉军经过姜诗的住地,不仅不侵犯他,而且赠送他米和肉。姜诗后来出任江阳令,卒于官。
  此则故事写姜诗的孝行很简单,且主要写其妻的孝行。其妻庞氏,侍奉姑,也即是婆婆,尤其谨慎。姜诗的母亲性好饮江水,其妻就外出汲江水来奉养婆婆。母亲又特别嗜好鱼脍,指切细的鱼与肉。夫妇常烹调供养,并且还召来邻居的母亲一起食用。后来在他们房舍的旁边忽然喷涌出泉水。泉水的味道就如江水一样,且每日还跃出两条鲤鱼,姜诗夫妇就取来供养母亲。在《后汉书?列女传中》有更为详细的记载,可以参见。
  姜诗家的孝行对现代人也很有启示:一是除了儿子孝顺外,还有媳妇的孝顺问题,当然最好的就像他家那样,子是孝子,媳妇也孝顺。正如诗句说:“子能知事母,妇更孝于姑。”此点醒世人,儿子的孝敬更为重要,因为会影响到自己的妻子;如果儿子自己都不孝顺父母,那么很可能妻子也步其后尘了。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儿媳妇很贤惠,自己孝敬公公婆婆,从而感应并改变了丈夫对父母的不孝敬。
  二,有时老父母有特殊的嗜好,对子女提出了一些难办到的事情,比如“好饮江水”、“更嗜鱼脍”,但是孝子还是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三,这里的至诚之孝又来个“感应”说,什么“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等,这当然是不科学的。但是,社会中至诚之孝也会产生其他的“感应”,比如感应了下一代的孝心,比如会给周边的家庭带来感应,使之家庭和谐,这不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回报吗?
  再看看当地对这一孝文化的传承,也很有启发。自从《后汉书?列女传》中记载了姜诗妻的故事,后来又选录入《二十四孝》以后,这个处在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的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孝子故里”、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他们曾举办“中国孝文化节”,而“孝文化节”又为今日的孝泉镇拓展了巨大的德孝文化空间。
  他们那里演绎着许多故事,其中一个就是“皇帝做广告,‘强盗’敬孝子”。这是说东汉明帝刘庄于永平三年曾表彰过姜诗妻庞三春,另外是所谓的“强盗”赤眉军不侵犯他们,并且还赠送了米和肉。
  据有关材料说,当地还建立了一个以宣扬孝文化为宗旨的有教化意义的“德孝城”。这里崇阁巍峨,层楼高起,画栋雕梁,龙盘螭护,古色古香。石砌山门上刻着御敕“圣旨”二字,在门坊的正中镶有两块石碣,一是“姜孝祠”,一是“跃鲤名区”。
  这里有一副对联也有意思:“赤眉滔天,曾教万马衔枚去;清泉涌地,犹想双鲤献瑞来。”上联写的是,传说东汉造反的赤眉军路过孝泉时,首领听说这是孝子姜诗故里,立即翻身下马,传令三军悄悄地衔枚行军,以免惊扰了孝子。所以,有史以来,凡是经过孝泉镇的达官贵人,武官下马,文官下轿,逐渐成为传统。下联的意思是,姜诗的妻子庞三春每日往返离孝泉镇七里远的临江河中挑水,姜氏至孝,感动上苍,井中涌出泉水和鲤鱼,每日庞三春打水时都会随带打上两条鲤鱼来。
  民间还创造性地丰富了这一故事,“姜诗孝亲,涌泉跃鲤;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美丽传说,在当地流传了一千多年。
  姜家因为有庞三春这个孝顺媳妇,全家人本来过得十分幸福和睦。不过后来姜诗的姑姑从中挑拨离间,使姜家遭遇家破的危险。姜母听信了谣言,于是请人做了一尖底桶,让庞三春在距临江七里的挑水路上不能歇息。后来,天上的太白金星知道了人间有这样一个孝子媳妇,便下凡来,将一根马鞭给了庞三春,要她拿回去放在水缸里,从此就再也不用挑水了。果然,庞三春不仅不用每天去七里以外的临江挑水,每天还有两条鲤鱼从井中跳跃起来,改善了姜家的生活。
  但姜母知道这件事后大怒,硬逼着儿子姜诗休了庞三春。姜诗遵循了母亲的意愿,将妻子庞三春休了。有位邻居可怜三春,找到了白衣庵道姑收留了庞三春。
  姜诗的儿子叫姜石泉,也称为安安,知道母亲被休,想到妈妈吃不饱饭,就在每日上学时抓一把米藏在路边的土地菩萨背后。日积月累,安安终于积蓄了一小口袋米,便给住在白衣庵的母亲送去。
  庞三春住在白衣庵,每日砍柴,做针线活,托人卖了,就给婆婆买米买肉回去,仍然尽她一个媳妇的孝道。当安安将米送到白衣庵时,庞三春抓起米来,见那米的颜色深浅不一,顿时愤怒地质问儿子。安安只得说出这是自己积攒起来的米。三春再也忍不住了,抱着儿子痛哭了一场。后来,姜诗弄清楚了事情原委后,将三春领回家,一家人才又幸福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我读到这些有关的材料,心中也掀起情感之波澜,被深深打动。这一延伸出来的民间故事,让这“一门三孝”的情节更加丰富生动了。孝泉镇的孝子故事真的很美丽,颇能洗涤今人的心灵,在流传了一千多年后,还会默默地传播下去的。



   蔡顺:拾椹供亲
   《拾椹供母》讲述了汉代蔡顺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的第十一则故事。
  [汉]蔡顺,字君仲,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曰:“何异乎?”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只赠之。
  黑椹奉萱帏,啼饥泪满衣。
  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评说】
  此则故事又称为《拾桑异器》等。东汉蔡顺,安城人,字君仲。幼时便成了孤儿。文中的“孤”,是指幼年失去父亲。他侍奉母亲,极其孝顺。后来遭遇王莽之乱,又逢饥荒,口粮不足,于是采拾桑葚,并用不同的容器来盛放。文中的“给”(),是丰足的意思。“不给”就是不足。“桑椹”,即“桑葚”,是桑树的果实,可以吃。桑葚黑色的比较成熟,甜一些,红色的就差一点。
  赤眉军遇见蔡顺,便问他:为什么桑葚要分开来盛放?蔡顺说:“桑葚黑色的给母亲吃,赤红色的自己吃。”诗句中的“黑椹奉萱帏”便是这意思,“萱帏”也即是“萱闱”,是指母亲所居处,也指母亲。赤眉军怜悯他的孝顺,就给了他白米三斗、牛蹄一只。这也就是诗句所说的“赤眉知孝意,牛米赠君归”。
  这个孝子孝心纯厚,最感动人处又是一个细节:桑葚分成两种,给母亲吃好的,自己吃差的。
  《后汉书?蔡顺传》的记载也可一读:蔡顺,汝南人,字君仲,以至孝称。少时,其父去世,赡养母亲。尝出外砍柴火,有客人至,母亲望蔡顺还不回来,乃噬咬手指,而远在外面的蔡顺即刻心动,于是弃柴奔驰而回,跪地问缘故。母亲说:“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
  其母九十而寿终。未及葬,邻里发生火灾,火逼近他家,蔡顺便抱伏棺柩呼天号哭。火灾过后,蔡顺独得以免灾。
  他的母亲害怕打雷,自从其母死后,每逢打雷,他都绕母亲的坟墓哭泣,曰:“我蔡顺就在这里!”当时的太守韩崇很关照蔡顺,每遇到打雷时,就会派人遣车马到墓地去。
  当时,有太守召他为东阁祭酒,有太守召举他为孝廉,他都因为不肯远离母亲的坟墓而不应召。八十岁终老于家中。
  蔡顺的故事也被选用在《二十四孝》中,不过有两点很有意思:一,我们会发觉,其中“啮指心痛”的细节和《二十四孝》中的曾子叙述是一个模式。这说明孝子的行为的背后潜伏着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的表述,因此会出现重复的情况。二,《二十四孝》的作者为了避免重复,曾子用了“啮指心痛”的内容,而写蔡顺则绕过了这一历史故事,用“拾椹供亲”的故事,而在《后汉书》中没有这一记载。三是,蔡顺怕死后的母亲害怕打雷,因此常在雷雨天绕墓哭泣。这一情节,与《二十四孝》的孝子王裒《闻雷泣墓》又有类似了。
  虽然今人去读这些历史上的孝子孝行,会产生种种想法,或不可理解,或理解不了,或厌其做作,或恶其封建,或恨其落后,但是往深处的内核思考一下,不就是尽其尊亲、养亲、孝亲之心吗?难道古今人心就不能沟通吗?



   丁兰:刻木事亲
   《刻木事亲》讲述了孝子丁兰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二则故事。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因询得其情,即将妻弃之。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身。
  寄言诸子女,及早孝双亲。
  【评说】
  丁兰,或说是东汉河内人。丁兰年幼即父母丧亡,想到未能奉养父母,又思念父母养育自己的辛劳,因此雕刻木头制成肖像,侍奉他们,就如活着一样。文中“劬()劳”,就是辛苦劳累的意思。
  丁兰的妻子时间一长就开始不敬重了,用针戏谑地刺木像的手指,竟然流出血来。木像见到丁兰来了,眼中还居然掉下了眼泪。丁兰询问得到真情,于是把妻子休了。
  这个故事虽然不符合事实逻辑,但是符合《孝经》的“感应”说,也合乎浪漫主义的创作理路。正因为孝子深情,木像才能“感应”,不仅成为血肉之躯,且有细腻之情感,因此木像既会流血,也会流泪。
  至今浙江还有丁兰的文化遗存的踪迹距杭州市中心约十多公里处,有个丁桥镇,据说此地乃汉朝孝子丁兰的故里。后人在此建丁桥、兰桥,遂以此为地名。又因镇旁有丁、兰二桥,所以此镇也以桥命名。《杭州市地名志?丁桥乡》:“丁桥(自然镇),丁桥乡和丁桥居委会驻地。西南距杭州市中心约12公里。此地乃汉朝孝子丁兰的故里。丁兰,事母至孝,母死,刻木为像,事之如生。镇旁有丁、兰二桥,镇以桥名。”
  早在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历代古墓》有载:“丁兰母冢,故居在艮山门外三十六里丁桥之右。母死,刻木事之如生,冢在姥山之东。”南宋《咸淳临安志》卷八七:“丁兰故居,在今艮山门外三十六里丁桥。”民国年间在此建乡,属杭县。1953年从杭县划入杭州市,仍称丁兰乡,1956年改称丁桥乡至今。
  不过关于丁兰的故事也有不同的传说记载,如《孝子传》记录:
  丁兰,河内野王人也。年十五丧母,刻木做母,事之供养如生。兰妻夜火灼母面,母面发疮。经二日,妻头发自落,如刀锯截,然后谢过。兰移母大道,使妻从服,三年拜伏。一夜忽如风雨,而母自还。邻人所假借,母颜和即与,不和即不与。邻人曰:“枯木何知?”遂用刀斫木,母流血。兰还悲号,造服行丧。廷尉以木感死。宣帝嘉之,拜太中大夫者也。
  这就有点恐怖并且更含怪诞的感觉了。《初学记》也有记载:
  丁兰者,河内人也。少丧考妣,不及供养,乃刻木为人,仿佛亲形,事之若生,朝夕定省。后邻人张叔妻,从兰妻借。看兰妻跪投木人,木人不悦,不以借之。叔醉疾来,酣骂木人,杖击其头。兰还,见木人色不怿,乃问其妻,具以告之,即奋剑杀张叔。吏捕兰,兰辞木人去。木人见之,为之垂泪。郡县嘉其至孝通于神明,图其形象于云台也。
  这些版本与《二十四孝》的比较,可以看到孝子的孝行被不断地加工,虽然诸版本都一个样地有不可相信的荒诞内容,但《二十四孝》的内容更显得简洁些、明快些。



    从《孝经》的“孝”字说起
   《孝经》的智慧深藏在历史中,储存在每个王朝的岁月里。人们或知道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然而我们也可以说,古代的经典未尝不可以转化成“现代的经典”。因为具有现代思维的人们可以从中生长出、碰撞出、演绎出、评判出新的智慧来,滋养现代人的血脉,超拔现代人的灵魂。
  如老子所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此真乃不朽名言。《孝经》如此,《孝经》的历史智慧亦如此!
                                                                        ——作者

  “孝”字是怎样构形的?“孝”字有什么涵义?
  先来看看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孝”字、“老”字、“考”字:
  甲骨文的“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虽然也有学者认为,甲骨文的这个字形和商周金文的“孝”字在构形上有差异,不认可是“孝”字,但还是有很多学者认为这就是“孝”字。
  在金文中“孝”的字形也大都是由表示“老”与“子”的形体构成。有人指出,“孝”的最初的意思是年轻人“参”(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谊(义),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在铜器铭文里,可以看到,“孝”的对象相当广泛,不仅有父母,还包括了祖妣、宗室、兄弟婚媾诸老等等。“孝”的道德,实际上是对老年家庭成员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见胡平生《孝经译注》,中华书局)人们还发现“孝”的字形里有“食”(《曾伯》)。阮元说:“孝字从食,创见于此,殆取养义。”(《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有人说,此字“象老人就食,为享孝之专字”(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这个字的结构,突出了一个老人就食的情况,其理念就是突出孝的一大重任就是赡养、供养父母。
  我们再看“老”与“考”字,原来是一个意思,指老人。《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须发变白也。”《说文》:“考,老也。”孝,就是与老人有关的,因此成为构形的一部分。
  小篆的孝,《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就是善于侍奉父母的人。这一字形的结构,来自两方面:一是“从老省”,意思是由“老”字省略的形体来构成字形的一部分。一是“从子”,意思是由“子”字来构成另一部分。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孝”的字形,而其中会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子承老也”。当然从小篆以前的形体来看,“从老省”不确切,因为老字原来就没有“匕”。
  那么“子承老也”的“承”字又是什么意思呢?“承”字,《说文》:“承,奉也,受也。”这字很有意思,有两个相反方向的字义:其一,“承”有“奉”的意思,这就是奉献、侍奉、给予,是对他人的付出。如王筠《说文句读》云:“谓授之人也。”其二,“承”有“受”的意思,这就是承受、接受、收受、受到,从他人那里得到。如王筠《说文句读》云:“谓受诸人也。”
  这样两方面来解读“孝”字就非常有意思了。孝就是“子承老也”:一方面“承”从承受来看,就是“从他人那里接受”,那么儿子、子女就是从老父老母那里诞生出来的、不断接受父母教育、养育,才有了自己。另一方面“承”从付出来看,就是“给予他人”。儿子、子女应该对父母不断地奉献,要赡养他们,要孝敬他们。当然还要生养、抚养下一代,再付出。
  这两方面又联系在一起,就成为一个系列:先是自己做子女,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很多,自己接受了很多;这是“受”即接受的“承”,从父母那里传承过来。等到自己成家立业,就轮到自己来付出,要赡养、服侍父母;自己还要传递、繁衍到下一代,生育繁衍后代,传承下去。这是“奉”,即付出的“承”。
  父母——子女——父母,每个人都在这样的系列中变换着角色,完成“子承老”的“奉”、“受”两方面任务。每一代人也都要这样完成“承”的两件大事。因此付出和接受,是孝子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大事,也是人的道德的根本。
  我们可以再来看看“教”字的写法,就会豁然开朗。《说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其字义是,上面有所施教,下面就会仿效。其字结构是由孝、攴()构成。
  “攴”的甲骨文字形是手中拿着小棍、教鞭一类的东西在敲打的意思。《说文》:“攴,小击也。”“教”字,一面是“孝”,一面是手执东西在敲打,人们可以会其意思,它的本义就是严厉地教人遵从孝。我们还记得《孝经?开宗明义章》里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郑玄注:“教人亲爱,莫善于孝,故言教之所由生。”至此可以省悟汉字“孝”与“教”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若从汉字的表层结构潜入,则会发现其层积在深层的中国孝文化中。
  至此也可以深刻理解以下汉字之链:老——子——孝——教,让我们看到“子承父”是孝,其中含有自然的、人性本有的元素,自然的元素还要不断地在后天进行严格的教育、教化、教养。这种“教”,又有两途:一是上面的要严格教育下面的人,二是上面的要做出好的榜样来,下面的就会仿效了。否则原本善的心灵也会荒芜,而杂草丛生,人性中的“善”就被湮没了。古往今来,社会上出现的许许多多不孝,其中的深层原因之一就是“不教”与“教之不严”,就是上之“不孝”导致下面仿效的“不孝”。
  综合起来说,“孝”字先是孝顺父母的意思,然后引申发展为美德孝道的通称。比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追来孝。”“”,遵循,或说语助词。朱熹说:“特追念先人之志,而来致其孝耳。”陈奂说:“追来孝,犹言追孝于前人也。,发声。来,语助。”王引之说:“追来孝,,辞也。来,往也。言追前世之善德也。前世之善德,故曰往孝。即所谓追孝于前文人也。”孝者,“非谓孝弟之孝”。王引之《经义述闻》又说:“《尔雅》‘善父母为孝’,推而言之,则为善德之通称。《逸周书?谥法篇》曰:‘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则所包者广矣。”这就是说“孝”的意义被泛化了、引申了。
  另外“孝”字还有享献、孝敬的意思。《诗经?大雅?载见》:“以孝以享。”马端辰说,“是孝与享同义。故享祀也即孝祀”,“致享亦曰致孝”,孝、享“两字同义,合言之则曰‘孝享’”。金文亦有“享孝”连用的情况。故祭祀亦称“孝”。高田忠周说:“事死犹事生,故祭祀有享献之礼,享献亦是饮食事也。”(《金文常用字典》)这又可联想到金文《曾伯》中那个由“食”构成的“孝”字,其中就储存着远古的信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