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给孩子孝的机会

给孩子孝的机会

给孩子孝的机会
 


导读: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是一个大孝子,又常说:人之初性本善。要让孩子孝得从孩子抓起。在生活的点滴中让他学会什么是孝。
一日,我下班回家。对门家的小姑娘和她奶奶正在门口争夺一袋垃圾。“我去倒!”小姑娘说。“太脏了,我去!”奶奶不同意。争执了一会,小姑娘终于放弃了,奶奶提着垃圾下了楼。望着老奶奶颤悠悠的背影,我想说:给孩子孝的机会吧。
  
  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不是长大就能自然形成,而是需要平时一点一滴养成的。要想让孩子养成孝的习惯,对父母、对他人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家长平时就应当多给孩子表达和实践孝的机会。

1、呵护孩子的孝心
  人之初,性本善。在长辈无私的关爱下,很小的孩子就会表现出对长辈的爱。记得儿子很小时,妈妈带他去作客,他拿了一颗糖果放在袋里,说要给爸爸吃。回家后,儿子迫不及待地把糖果递给我,我欣喜地接过糖果咬下半颗,说“真好吃,谢谢儿子!”并亲了亲他,儿子稚气的脸上瞬时绽开了灿烂的笑容。经常如此之后,儿子有好吃的总喜欢和爸妈分享,一根雪糕先给爸妈咬一口,一碗凉粉先让爸妈尝一尝,而我们也总是乐意接受。渐渐地就成了习惯,直到成人了也如此。前不久,我和儿子一起喝喜酒,席间上来每人一碗鲍鱼羹。儿子尝了一小口说:“嗯,味道不错。老爹,给你吃吧,你需要补。”让我心里暖暖的。

  长辈关爱孩子,孩子孝敬长辈,这种亲情关系是互动的。孩子随时表现出来的对长辈的爱,哪怕是让你尝尝他(她)的零食,玩玩他(她)的玩具,为替你做点事,长辈要乐意接受,并给予肯定和适时地表扬。这样,孩子就会受到激励,久之,孩子的孝心很自然地得到了强化。可是许多家长常忽视了孩子的“闪光点”:“行啦行啦,有这份孝心就行了,我心领了。”这很可惜,因为孩子心中刚刚萌发的孝心意识,如果得不到尊重,受到拒绝,这一重要情感就会逐渐淡薄逝去。
2、引导孩子实践孝
  有位专家曾这样反问前来咨询的家长:你生病的时候让孩子为你们买过药、熬过药吗?天冷了,你让孩子为你拿过衣服、围过围巾吗?你让孩子洗过衣服、做过饭、洗过碗吗?你让孩子感受过你的生活、为你过过生日吗?如果没有,你就没有理由责怪孩子,说孩子没有孝心,不懂感恩!

 是啊,让孩子养成孝的习惯和品质,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引导培养。比如引导孩子学会关心长辈,懂得陪长辈聊聊天,懂得在节日里向长辈送上一份祝福。每到母亲节和孩子妈生日,我就会提醒儿子送妈妈一份小礼物;每个隔一段时间就提醒儿子去看看爷爷;无论儿子再忙也要带他去墓地祭奠奶奶等等。比如引导孩子多为父母争光,哪怕只是老师奖的一朵小红花,作业中的红五星。当教师多年,我清楚学生年龄越小为父母读书的成分就越重,所以家长与其硬逼孩子读书,还不如在孝心培养上多下功夫。再如引导孩子替父母分担忧愁,学会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做,帮衬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为父母取鞋、取袜,扫地、擦桌子、倒垃圾等;尤其要让孩子帮长辈添饭、沏茶等,这不是单纯的劳动,而是逐渐培养孩子为长辈服务的意识和习惯。不过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孝是一种强迫性的劳动,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孝心,要在融洽的氛围中,在爱心的驱使下,慢慢地养成,并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当孩子为长辈服务时,长辈应笑脸相迎或亲亲孩子,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孩子觉得为长辈服务很自豪、很值得,是快乐、幸福的事。
3、创造机会让孩子孝
 儿子刚读小学那年,一次我出差在外,他妈妈身体不适,吃过晚饭鞋也没脱就倒在床上。儿子见了,端来热水,为妈妈脱去鞋洗了脚,掖好被子,然后退出去自己做作业。我得知后,好好地夸奖了儿子并给了他奖励。这事给了我一个启示:其实孩子懂得关爱父母,只是缺少表现的机会,那么我们何不多创造些机会让孩子表现呢?孩子孝心的养成需要实践,如果没有恰当的机会,纵有满腔孝心也无从表现,那颗孝心就会被掩藏乃至泯灭。

 有时装病、装忙、示弱是不错的方法。让孩子知道你也是人,也会生病,也需要他人关爱,从而让孩子主动地为你做些事;电脑前坐久了,我便喊腰背酸痛,儿子就过来替我锤背,有时还帮我录入文字。双休日,我常和儿子商量:“我没时间,你帮爸爸去买菜?”儿子问买什么菜,我说买你喜欢的和妈妈喜欢的。(天下母亲都知道儿女喜欢吃什么,可是又有多少儿女知道妈妈爱吃什么菜呢?何不借此让孩子关心父母呢?)妈妈的示弱,给了儿子一个小男子汉的责任感,有重的东西帮着妈妈抬,我不在家时,夜里陪妈妈去出诊……。在为孩子创造机会培养孝心的同时也浓厚了亲情。
孝,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需要亲身体验。孩子只有做了,才能体验到,只有不断地实践强化,才能内化为一种心理品质,形成一种习惯。知心姐姐卢勤曾说:“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当孩子怀着成就感和幸福感,一次次地表达孝心,那么这一传统美德最终必将养成,终身受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