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妙祥法师:修道必须要有深厚的愿力

妙祥法师:修道必须要有深厚的愿力


在鹿野苑有位著名的国王——梵施国王。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整个国家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人民过着祥和的生活。后来王妃生下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孩,秀丽非凡,取名嘎希美女。她自幼就学会各种文武理数、经史诗赋等,并对释迦牟尼佛有无比的信心,还经常借父母之力供养三宝。长大后,嘎希美女美丽堪称世间第一,六国的国王都想要据为己有,都派使臣到梵施国王那儿希望通婚。梵施国王心里很不安,说:“我就这一个女儿,答应其中哪一位,其他五国必来挑战,将危及举国臣民。”他有些担忧,故没有答应任何一位国王。最后六个国王都按捺不住内心的不悦,各自统帅四大军队向鹿野苑进军,准备抢人。

  印度当时小国特别多,相隔不远一个小国,再隔不远又是一个小国,那时候国家特别多。他这个四大军队和我们现在的军队不一样,咱们是海陆空三军,他那军队不一样,比如说有象军啊,还有马军等等这些军队,四大军队。嘎希美女来到梵施国王身边,知道六国兵临城下,就说:“父王,请不要担忧,您告诉六位国王,我将亲自挑选他们。”国王派了六个使臣将此事告诉六位国王,请他们收兵,稍候几日,准备参加候选。后来六位候选的国王各自配带宝饰,带上大象、财宝及眷属,几乎倾其所有,准时来到了鹿野苑。

  这个嘎希美女着妙衣宝饰,骑着大象,从每一位国王前走过,最后真诚告诉他们:“我不愿与任何人过着世间真真假假的生活,我愿意礼拜释迦牟尼佛。”说完离去。六位国王都深感失望,但又觉稀奇:这位美丽的女子,不贪恋世间生活,又不愿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居然情愿皈依佛陀。最后他们就半信半疑地尾随这个嘎希美女一观真相。

  见到佛陀后,她恭敬顶礼,祈求佛说:“世尊,我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净戒,唯愿恩准!”最后佛答应了,叫来众生主母,这众生主母就是比丘尼之首,给她剃度出家,授具足戒,传授了佛法。因为她的精进修持,断尽了三界轮回的根本,证得了圣者阿罗汉的果位。

  众比丘就问佛:“什么因缘,嘎希美女生在帝王之家?什么因缘,相好庄严?什么因缘于如来教法生大信心?什么因缘速证圣果?”佛说:“这是她往昔的愿力。在贤劫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时,鹿野苑有一施主,富如多闻天子。施主家的儿媳生了一个漂亮女孩,她长大后,对迦叶佛生起极大信心。借父母的力量,她建了一座经堂,供佛及僧。经父母同意,她得以出家,一生中严守净戒,精进闻思修行。临终前,她发愿:愿我今生中,布施、供养、持戒、闻思等功德,能于生生世世中,生于富贵家,相貌庄严,并于释迦世尊教法中出家,证阿罗汉果。这位发愿的比丘尼即嘎希美女,以其往昔的愿力成熟,今生于富贵之家,相好庄严,对我生起信心,得出家为尼,证得圣果。”

  这段故事讲什么呢?就讲我们修道必须得有愿力,这个愿力必须得深厚。我们有时候发的愿都是一厢情愿的多,说我来生要得好果报,但今生的好处呢,我还得要。而她发的不是这种愿,就像《法句经》中发的愿:若人寿百岁,不如生一日,守持戒律正意禅。由于她发愿非常深切,所以说来生的果报随着她的愿力就实现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正愿,也就是这段经文,“已持正誓愿”的意思,如果发了正誓愿我们就会吉祥。

◎善学律仪

  第二句,善学诸律仪。佛陀在许多经典中反复强调,持戒清净是修习止观的前提、培养定慧的基础、断除烦恼的根本。佛经云:“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戒律犹如佛陀教法的命脉,对佛陀正法的住世是如此地重要。

  这个问题啊,我们现在多少都明白一些了,但是真正明白呢,还得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往往把戒律看得可有可无,有条件我就持戒,没有条件我就不用持戒了。实际上持戒要放在第一,因为持戒才是培养智慧的真正前提,也是培养成佛的基础,也是断除烦恼的根本。所以说佛在世,以佛为师;佛走了以后要以戒为师。什么是戒呢?戒就是佛,所以说我们是跟佛学。那佛走了我们跟谁学?就跟戒律学,有了戒律就有了佛。

  南山律祖,就是道宣律师,解释说:“律者,即法也,从教为名,判断每条戒的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教”即指佛的教导,“法”用现代话讲,即是法律条文的意思。如果有人犯戒了,必须依照佛所制定的法律来判断所犯的是重罪或是轻罪,是属于开缘不犯的,还是属于遮止不应做的。判断持戒与犯戒即用律,为佛所制,故称为“律”。

  这个道宣律师啊,有的可能清楚,有的不清楚。一般出家人都知道,他是南山律祖,曾经受天人供养。他对戒律的开遮持犯判断得非常明确,有些条文弄不清楚的时候,他问谁呢?问天人。他有时候就问天人,说这条戒律是佛什么时候讲的?因为天人知道以前的戒条是哪个佛讲的,能非常清楚地把这个述说出来。所以说这个律祖啊,对佛法的戒律判断得最准确,也说明戒律最重要。

  仪:即是法度、法则的意思。这里主要指的是行仪,依律法而行持的意思。《大乘义章》卷十说:“言律仪者,律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名律仪。”

广学长技艺  善学诸律仪  能语彼言辞  此为最吉祥

  ◎广学技艺

  第三句偈子,经文:“广学长技艺,善学诸律仪,”律法的“律”,威仪的“仪”,“能语彼言辞,”能说其他各种的语言、词汇,“此为最吉祥。”

  “广学长技艺”,有的翻译为“多闻与工巧”。佛住世时,教育以宗教为准则。教育多由口授,人们于口授中学习,须强记所述。显然地,他们必须有过人的记忆力和很好的理解能力,好学不倦,亲近善知识。现在南传佛教还是这样,都是要背诵经典的。咱们汉传佛教在这方面就差多了,很少有背诵经典的,背得也很少。像西藏,很多刚去学佛的,沙弥阶段都必须背诵经典。

  善于工巧即是善于技术、科学和手艺。佛陀认为知晓技术和工巧为真吉祥。佛陀所传授的知识和生计,皆是有道德的,都是正命的,不是邪念的。比如说杀生这些邪命生活,佛是不会传授的,传授的都是正命的。正命就是正业的意思(编者注:正命、正业皆属八正道之一)。一个有工巧的人,不论是用其工巧为生,或只是爱好,皆不可以超出戒律的范围。比丘们也是如此,须有工巧,比如说有缝织袈裟的良好技巧和知识,这可称为一位比丘的真吉祥。世间也是这样,在世间生存也需要技术,但这个技术必须是在戒律的基础上去学习,不能搞一些伤害别人的技巧。

  古代印度的五类学科,全称五明,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就是逻辑学,和内明。前四明是各学派共有的,后一明是各学派各有各的典籍、宗旨,内容亦不相同。如佛教以三藏十二部经典教义为内明,婆罗门教则以四吠陀为内明。

  声明,就是研究语言和名、句、文身等如何构成的学问;工巧明,即是工艺、技术、历算等;医方明,即医药学,包括中医、西医等;因明,即逻辑学、认识论;内明,就是佛学,也就是《大藏经》中的种种理论。无著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菩萨习五明,总为求种智,解伏信治摄,以五五别求。”意思是说,菩萨要学习五明——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总的是为了寻求遍知的智慧,从个别的目的来说,是为了获得度众生的能力——解、伏、信、治、摄。

  第一个,寻求内明是为了自己通达佛讲的一切法。第二个,寻求因明是为了胜伏外道。第三个,寻求声明是为了让众生生起信心。第四个,寻求医方明是为了治疗众生的疾病。第五个,寻求工巧明是为了摄受众生。

  这点给大家讲的意思是说,学习五明不是让我们学得没有目的,应该明白学它为了什么。刚才讲了第一个,内明是为了通达一切佛法。因明是为了胜伏外道。什么是因明呢?就是因果。现在我们有的也看一些因果书,因果书是摧伏外道的。比如说,现在外道说神创造了一切,他不讲因果,他讲一神论,这都是与因果相违背的。还有的说天地、山川都是自然形成的,这都是自然外道。所以说我们不学因果,这些外道就不能摧伏,我们就没有智慧。所以我们学因果是为了摧伏外道的。声明就是能够讲法,能让众生生起信心。有的法师讲得很好,就是让众生能生起信心。

  第四个,医方明是为了治疗众生的疾病。高僧大德大部分都会点医,都会一些治疗的方法,能解决很多人的痛苦。比如像宣化上人,他就有这方面的能力。有一次在船上,有个女的有病起不来,具体怎么回事我忘了,他就用棒子打了几下,那人病就好了。所以说,这个医方明是为了治众生的疾病。

  工巧明是为了摄住众生。比如说谈到一些问题,有的人往往拿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不理解的事来询问。如果你懂得工巧明呢,就能把他的这个问题讲得很通,甚至能帮他解决一些困难,指导他应该怎么做。这样众生就会对佛法生起信心。这是第一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