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法语:不见世间过,不是眼不见,是阿赖耶识不落印象

净空法师法语:不见世间过,不是眼不见,是阿赖耶识不落印象



1 《无量寿经》上,佛教给我们“洗心易行”,我们怎么落实?依照经典的教诲,如理如法地修学。从哪里做起?从不收集一切不善,从这里做起。



2 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见”,不是眼不见,是阿赖耶识里头不收藏这些垃圾,不收藏这些不善。



3 眼见色、耳闻声,我们要懂得过滤,不善的不放在阿赖耶识里,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相当功夫。



4 阿赖耶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习气、印象;没有放在阿赖耶识里,就是不落印象。我们见色闻声,能不能做到不落印象?



5 你能够做到不落印象,用心如镜,你就转识成智,把六根所见闻的全变成智慧了,恭喜你,你功夫得力了。



6 功夫要在生活当中做、在工作里面做、在应酬里面做。我们这个宗派用什么功夫?在一切境界里面,如如不动,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是《无量寿经》上讲的。



7 学佛,学佛要真做!每天诵经念佛而不做,那个不叫学佛,而是佛学。佛学没用处,对自己了生死、出三界不相干,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可能。



8 一定要学佛,佛是什么心,佛是什么样的行,我们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才行。佛的心、佛的行,都在经典上,所以了解经典的意思,依照它的话去做,这叫学佛,这才管用。


我们看黄老居士的注解,斯义宏深,「斯,此也。宏,大也。境者,心之所游履攀缘者」,心里面所想的,想能得到的,这是境。下面举几个例子,譬如「色为眼识所游履,谓之色境」,也就是我们的眼所攀缘的对象,眼见色,眼所对的就是色境,色的境界。「乃至法为意识所游履,谓之法境」,知道眼,耳鼻舌身跟这个意思一样的,你都明白了。意是思想,思想这个境界称之为法境。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六根,它所缘外面的境界是色声香味触法,你看每一个根对一个境。根境交结当中,识就生了,识是什么?分别执着,就会起分别执着。换句话说,外头境不造业,内里头根也不造业,谁造业?识造业,识有分别执着。根跟境里面都没有染净、都没有善恶,识里头有善恶,有染净、有善恶,所以这不是个好东西。佛家用的这些术语含义都很深,现在我们一般讲知识,所追求的知识,这个名词不是个好名词,你自性里本有的智慧变成识,知变成识,知识。学佛,学佛的目的是转识为智,怎样把你这六个识转变成智慧,你就成功,那就成佛了。换句话说,凡夫是转智为识,这知识,佛菩萨是转识成智,这个重要,我们从这个地方做一个转变就成功了。转识成智是觉悟,转智成识是迷惑,这个学佛不可以不知道。这把六根、六境(六境就是六尘)、六识简单介绍。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3-7 15:34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要怎么念?我常常劝同学们,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里,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全都把它清除掉,全都放下,不要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你就决定得生。心里面还有其它东西,错了,不可以夹杂,不可以怀疑,只要做到不夹杂、不怀疑,你这个念头就纯了。这个宇宙当中,哪里最好?极乐世界最好,极乐世界确实是第一。诸佛如来对阿弥陀佛的赞叹,赞叹他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赞叹到极处、到顶点了。我们这一生遇到,如果怀疑,如果还不想去,过失是在你自己,不在别人。取西方极乐世界一点都不难,二、三年的时间就能得到,为什么不干?想在这个世间还做一点事情,行,我把极乐世界的签证拿到,我留在这个世间办事行不行?行。为什么?你随时可以往生,你留在这个世间很自在,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一点不碍事。在这个世间的事情,无非都是利益众生的事情;如果说利益自己的事情,那极乐世界没你分,你去不了。你对于这六道轮回还很贪恋,那你怎么去得了?为苦难众生的事情可以,诸佛如来到世间来应化,不就为这个事情吗?
  

我现在这个身体已经取得极乐世界,我还不想就走,在这里多住几年,多多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劝他们深信净土,求生极乐,好事情!你要问,这事情有例子吗?有。明朝末年,跟莲池大师同时代,有一位交光法师。他的著作很多,一般人都知道的《楞严经正脉》是他的著作。他在着这本书之前,寿命到了,阿弥陀佛来接他到极乐世界去。他跟阿弥陀佛讲,《楞严经》传到中国几百年了,所有的批注都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他向阿弥陀佛告假,他作一部批注,把佛的意思显示出来。阿弥陀佛就准许了,就准他假,佛就不见了。所以,他一心一意写《楞严经》批注,跟古人说的确实不一样。古人对于《楞严经》上奢摩他、三摩、禅那,都是用天台三止三观来解释,真的不是《楞严》的本义。他用《楞严经》来解释这个,奢摩他、三摩、禅那,自性本定,跟天台家讲的不一样,但是这个意思深。主张修行怎样?舍识用根。天台过去批注的《楞严经》,修行没有离开情识,就是说八识五十一心所没离开。他依《楞严》的主张,舍识用根,真的跟《楞严经》讲的一样,用根中之性。眼用见性,用见性见外面的,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听用闻性闻一切音声。这用六根的根性,根性是真的,不用六识,六识是分别。这是跟过去所有这些批注《楞严经》的人,看法完全不一样。这有个例子,真为这桩事情,为众生、为正法久住,向阿弥陀佛告假,完成这部著作他才往生。



由此可知,我们在今天,什么事情最重要?用现在的话说,拿西方极乐世界签证最重要,去拿它的护照。你拿到,你自在了。这个护照就是信愿持名,真信切愿,一心持名。我们经里面告诉我们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给诸位说,真信切愿就是发菩提心,这也是蕅益大师说的,在《弥陀经要解》上讲的,这就是发大菩提心、一向专念,就行了。学净土得真干,对于这个世界没有丝毫留恋,常常想着我到娑婆世界来是来作客的,是来旅行的,我这来是住旅馆,这不是我的家,我在这里没有家,这是旅馆。没有丝毫留恋,住几天事情办完,就走路了。常常存这个心,你就对了。这样,这样你就顺第一义谛,这是菩萨的标准,善!这才是根本的大善。一切的善行如果不顺第一义,你不能够生诸佛实报土,你顶多生到四圣法界里面,作菩萨、作佛。我们一般讲也很难得了,用这个标准,他不是善。我们看末后这几句话,这是念老告诉我们的,「若众生起一念顺理体为善,背理体为恶,此之判定,以理体为准」,理体就是自性,我们现在人所讲的真理。真理只有一个,所以这个讲法这是绝对的标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