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 解释三皈依

净界法师 解释三皈依



  三皈依的三指的是所皈依的境,皈依是指能皈依的心。所皈依的境是佛法僧三宝。归是归顺、趋向。依就是依止。我归顺你、依止你,叫做皈依。

  关于皈依的真实内涵,我们可以引用戒律来作一个说明。

  【业疏】云:

  “多论云:以三宝为所归。所归以救护为义。如人获罪于王,投向他国,以求救护,彼王敕言,汝求无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当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

  把皈依的心境加以解释,看【沙婆多论】。小乘的论点,叫【沙婆多论】,有部的论点。以三宝为所归。你皈依谁呢?你不是皈依天魔外道,你是皈依三宝。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呢?因为所皈依的三宝他有救护的功能。他能够救拔我们,保护我们。他怎么救护我们?以下讲譬喻,如人获罪于王,投向他国,以求救护。一个人本来在一个国家活动,种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是有这么一天,得罪于王,那么糟糕了,跟国王结下了冤仇了。古时候的国王握有生杀大权,马上要带领军队来抓这个人。这个人怎么办呢?他没有选择,被你抓去,或者是打、或者杀、或者关,那么依定是一个大苦恼的境界。这个人有智慧,与其被国王这样子的伤害,赶快投向他国以求救护。跑到另外一个国家来祈求保护。另外一个国家的国王是非常的善良,就把他收下来。彼王敕言,就告诉他说,汝求无畏以投我者,你今天来我这个国家的目的,是希望远离怖畏得到安乐,这一点我是明白的,但是我要提出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你要接受了,我一定保护你。什么条件呢?第一个,莫出我境。隔壁大国王正在抓你,带很大的军队要抓你,你不要离开我国家的范围,你的活动,你到东边走一走,到西边走一走,都可以,但是请你不要离开我的国度,活动范围不要超越我这个国家。第二个,莫违我教。你在我的国境活动的时候,不要违背我的教化,我告诉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你能遵守这两个条件,我必当救护。我保证你的安全。

  “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

  众生亦复如是,我们在三界当中,我们这一念心,系属于魔。系属于魔有粗有细,不要讲太细的我执,我执、法执是更细的魔。我们讲粗的魔。在唯识意思说,我们这一念心王,有善的心所,有恶的心所。有善的情绪的活动,也有恶的情绪的活动。祖师的开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恶的情绪的势力是强过于善的情绪。意思是说,我们刚开始起烦恼,烦恼一次一次的起久了以后,烦恼由生转熟,强大的势力。有些人贪烦恼重,他贪欲烦恼活动的时候,他要作杀盗淫妄的事情,谁也不能抗拒他,他自己一个人就像发疯一样。众生亦尔,系属于魔。他自己不能做主。嗔心重的人,嗔心一发动的时候,要造罪业的时候,他自己知道造罪业要道三恶道去,他还是控制不了自己。谁做主呢?烦恼做主。众生无始劫来这一念心,被烦恼的心所所控制,在三界当中流转有生死的过患。就好像一个人得罪大国王,被这个国王控制住,被这个国王又是打,又杀的,要坐牢狱的。现在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我们现在祈求三宝的救护,这个时候就能解脱魔的扰乱,跟魔的控制。这样的一个心境。

  这一段文是把我们皈依的心情讲出来,我们一般人皈依,草草率率的在佛前拜三拜,发个皈依证给你。其实不一定达到皈依的功德,都还没达到皈依。从唯识的思想,或者看这一段沙婆多论的开示,它有两个条件,一个要有智慧,一个要有信心。智慧就是说,你明白现前的境界是痛苦的,你有一种想要追求增上,追求安乐的一种抉择,有这种智慧的抉择。第二个你对于你所皈依的佛法僧,有一种不动的信心,你相信他能就拔你。印光大师在文钞中提到,我们对净土法门阿弥陀佛,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什么叫做一心归命呢?印光大师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个、你相信娑婆是苦,极乐是乐。你相信你生生世世在三界里面流转,不管你是作一个大国王,到天上去也好,或者到三恶道也好,都是苦恼的。不管你到那里去,没办法解脱老病死的干扰。你相信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果报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无量寿,有神通,供养他方十方诸佛,亲近十方诸佛,广结一切的佛法。你相信娑婆的果报是痛苦的,是卑贱的。你相信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是清净的、安乐的,这个就有点智慧的意思。你说我还是愿意在三界里面流转,我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呢?因为我下辈子,希望念佛的因缘,作一个大国王,这样子不叫做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不能构成皈依的。

  皈依的条件,第一个,你要能够以你的智慧,觉察出娑婆是苦,极乐是乐。

  第二个,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相信自己,以自己的能力没办法解脱。我自己就有办法解脱,那你干嘛皈依,你就靠你自己就好。国王要抓你,我以我的功夫能够跟国王拼了,你当然不可能投向他国,去依靠其它的国王,那就不能构成皈依了。

  你说我不要亲近佛陀,我也不要看经典,我自己就能离开三界。我自己双腿一盘,自己在那边打妄想就能想出一个道理,离开三界,那不能构成皈依。皈依的意思,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第三个,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必生西方。我相信娑婆是苦的,极乐是乐的,我真的想离开三界,我真的想要到极乐世界去。谁能够帮助我去呢?当然会想到自己,结果想了半天,我自己不能去。我自己不能去,谁帮助我去呢?只有阿弥陀佛能够帮助我去。这个时候你对阿弥陀佛生起一个坚定不移的皈依,通身靠倒。就像一个小孩子,三岁的小孩子,整个身体靠在母亲的身体上。这样子的心情生起来了,你已经达到三皈依的功德,你真正皈依三宝。你说我在三界中过得好好的,我干嘛要离开三界呢?你没有想要改变环境的忧患意识,就不能构成皈依。你觉得你自己有能力,也不构成皈依。你说你自己有能力,但是你又怀疑三报是不是能救拔你,也不构成皈依。这个地方【沙婆多论】就把能皈依的心情表达出来,什么叫做能皈依的心。

  皈依三宝是什么境界呢?

  己二、内容

  什么叫做“宝”?为什么佛陀在经典上把佛法僧,加一个宝字。这个“宝”是什么意思?在宝性论上说,“宝”有六个意思称为宝。

  第一个,离垢。他离开污垢。我们凡夫的心去受用五欲的快乐,也能够得到暂时的安乐。但是佛陀说五欲不是皈依处,为什么呢?因为五欲的安乐有污垢。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五欲的快乐有毒药,因为你在受用五欲的时候,这当中,会引生烦恼跟罪业,就会埋下你以后到三恶道的一个因种。我们在三宝当中得到安乐,这种安乐是清净没有污垢的。事实上,我们可以很快的觉察出这个道理。譬如说,我们过去放逸,在这个世间上喝酒吃肉唱歌跳舞,我们感觉到好像有种快乐,但是这种快乐跟我们在佛堂当中静静的拜佛,拜一个八十八佛,静下来念佛诵经,那种快乐不同。怎么不同呢?五欲的快乐,他的心是扰动的,你会觉得很粗重。你去受用五欲的时候,你会觉得弟子心不安,你有这种不安的感觉。为什么?这种扰动就是有烦恼,而我们在佛堂当中用功那个安乐,跟三宝相应的时候,念佛念法念僧,那种安乐是寂静住的,是没有污垢的,没有过患的。第一个、“宝”-他没有污垢,你跟他相应的时候多多益善,不像世间的五欲,里面有毒药,吃多了是要你的命,是不同的。

  第二,庄严义。前面是消极的灭恶,这个是生善。佛法讲庄严是功德的意思,三宝有很多很多的功德,他能够引生你很多很多的庄严,很多很多的安乐境界。

  第三,稀有。今天在台湾实在是一个大福报的境界,很多的佛像,很多的经典,很多大善知识,长老都住世,佛法僧三宝好像很正常。事实上,我们看经典,生为一个众生要跟三宝相应,要遇到三宝,就像千古当中,在黑暗当中,突然间打一个雷,一个闪电,那么短暂的时间,千古黑暗的一种闪电的光明。三宝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我们要能够生为人道,又遇到三宝的住世,这个是很稀有的。

  第四,势力。三宝有救拔众生的势力,他有保护我们的势力,大威德力。

  第五,最胜。在一切有为法当中,他是最为殊胜的。

  第六,不改义。这个很重要,不能改变。在世间当中,我辛辛苦苦的工作赚了很多的钱,存在银行。这些钱财是我的皈依处,我今生靠这些钱财过下半辈子。是的,钱财的皈依是短暂的,因为你死亡的时候,钱财是带不走的,死亡破坏你的钱财。你说我有很多的眷属、很多的子孙、徒弟会照顾我,这个子孙也是靠不住的,你死亡的时候,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我们在三宝当中,在佛堂拜一部八十八佛,拜佛、诵经典、听闻佛法,增长我们的智慧,增长我们的善根。这种善根死亡是不能破坏的,这种善根在我们心中,一入耳根永为道种,生生世世跟随这我们这一念心,它就有一种力量引导我们趋向于安乐的境界。所以说在三宝当中所栽培的功德,是不可以破坏的。不改义,这种功德是不改变的。因为有这六种意思,所以佛法僧安立作宝。   这三宝在经论当中讲出两大类,第一个、住持三宝。第二个、理体三宝。住持三宝是约外在的事相,外相,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理体三宝是约内心,内心的功德安立的,就是不能见闻觉知的,为证方知。

  “住持三宝-一、佛宝-形像塔庙。”

  佛宝。我们所皈依的境是形象,佛菩萨的形象,或者是泥土作的,或者是铜作的,乃至于是用纸画的,现出这种佛菩萨的形象,这是我们所皈依境。塔庙。佛塔或者寺庙。佛灭度以后,在迦腻色迦王之前,还没有一个明显的佛像。当时供养佛陀是一个表征,把佛陀的脚印、佛陀的衣服、佛陀的钵、乃至于佛陀的fa 轮,胸前的卍字做的代表。到迦腻色迦王以后,佛像才慢慢的兴盛起来。   “第二,法宝-纸素所传。”

  用纸张或古时候用白色的绢布,用这个布记载佛陀的法语,这是法宝,三藏的经典。

  “第三,僧宝-戒法仪相。”

  戒法指的是出家五众,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比丘、比丘尼,这五众所受的戒法。仪相。剔除须发,身披袈裟,现出清净的幢相。

  外相三宝有住持的功能,使令三宝相续不断的功能。

  “理体三宝”。约内心的功德。

  “第一个,佛宝-五分法身。”

  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有戒身使令我们防非止恶。定身,寂静不动。慧身,能够看到生命的真相。戒、定、慧是约因地,解脱是约果地功德。解脱知见跟前面的慧有什么差别呢?前面的慧是根本智,我空、法空的根本智。解脱知见是由根本智引生的后得智。法身开展出来有五分法身,有五个部分。皈依佛,真正皈依的是佛的法身,而不是皈依佛的色身。

  “第二个,法宝-灭理无为。”

  “灭”是寂灭的意思,当我们用戒定慧的法门,把我们心中的烦恼,有漏的业力给熄灭了,所产生的境界叫灭理,寂灭的真理出现。它是无为,是一种不生不灭的,它不像有为法是生生灭灭的,它是一种不生不灭的情况,叫无为。它是一种没有生灭相。灭理无为就是涅槃的意思。皈依法其实是皈依涅槃。

  “第三个,僧宝-声闻学无学功德。”

  小乘的僧宝,有声闻的学,“学”是指初果、二果、三果,有学位。无学是指的四果阿罗汉,辟支佛的功德。理体僧宝不是凡夫身,是贤圣僧,圣人的境界,叫做僧宝。不像前面的住持僧宝,只要受了戒,剔除须发,穿了出家衣服就是僧宝,包括凡夫、包括圣人。理体僧宝专指圣人,声闻学无学功德。

  皈依三宝有住持三宝、理体三宝差别。初学者应该从住持三宝下手。有些人说,我不皈依住持三宝,我直接皈依理体三宝,讲这句话就错误了。因为我们一定是从有相入无相的,刚开始一定是看到这个寺庙起欢喜心,到寺庙里头看到佛像拜拜佛,“若人散乱心,一入塔庙中,一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以恭敬心念一句南无佛,成就一个成佛的因种。我们刚开始栽培善根,我们这一念心一定在有相的三宝当中,去跟三宝结缘。慢慢的才从有相的境界,一念的相应,趣入到理体三宝去。所以说下手处是一个住持三宝,目标是以理体三宝为最究竟。理体三宝主要的还是法宝,皈依涅槃。换句话说,我们皈依三宝的心情,它的一个根本的目标,是趋向于无漏的圣道。如果我们今天皈依三宝是属于有为的福报,那就不是真实的皈依。因为你的目标,事实上是从住持三宝而悟入理体三宝。宗喀巴大师讲一个偈诵:“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得以与矣,唯为说法利解脱。”我们所皈依的境界是佛法僧三宝,为什么以法宝为最根本呢?宗大师讲出一个譬喻,佛出世,佛非水洗众生罪,他不是用他的甘露水把我们心中的罪业熄灭,不是这样子的,佛陀也不是以他的大悲心,也不是以他那无量无边神通智慧的手,伸到我们的心中,手拔有情苦。我内心有很多很多的痛苦,弟子心不安,佛陀不是用手去拔除我们心中的痛苦。非将己得以与矣,也不是佛陀把他的功德送给我们,直接灌到我们心中,不是。佛陀究竟是干什么呢?佛为说法利解脱。佛陀出世的目的,演说很多的真理,开展很多的法门,很多的乘,让我们众生去受持。当我们这一念心跟法接触的时候,念念之间能灭无量罪,念念之间成就佛的功德。佛陀在三宝当中他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导师,引导我们去修学佛法的导师。三宝他是一个住持佛法的人,他的目的也是要住持佛法,所以在三宝当中,宗大师的意思,真正所皈依的是法。这个“法”包括涅槃,还有随顺于涅槃的语言文字,包括理体法宝,也包括住持法宝。刚开始凡夫的心,一定要依止住持的经典文字的记载,我们去体会“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一定要假借文字的观察思维,才能够趋向于涅槃,无相的涅槃。所以说三宝当中正式所皈依的是法宝,而且下手处还非得要仰仗住持法宝来做引导。这个是我们所皈依的境界。

TOP

 己三、功益

  前面两段,第一段是讲能皈依的心情。第二段是讲所皈依的境界。所皈依的境界是住持三宝跟理体三宝。次第上来说,先皈依住持三宝,慢慢、慢慢趋向理体三宝。

  【归敬仪】云:“经云:若人得闻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堕恶趣,斯何故耶?以知法佛本性常故。一时闻解,薰本识心,业种记成,净信无失,况能立愿皈依,奉为师范固当累劫清胜,义无陷没。如经云:“有人受三皈依,弥勒出会解脱生死”。此乃出苦之良津,入佛法之阶位。但以罪多恶重,轻而慢者,虽曾受归,随缘还失,是故智人初受归时,专心缘此,得名皈依,故感善神随逐护助。”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皈依的功德利益。第一段是总标。

  “经云:若人得闻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堕恶趣。”

  引用经典,佛陀的开示,有一个人,这个人是个凡夫,他能听闻常住这样一个法,短暂的法,有什么好处呢?生生世世不堕恶道。“闻”是指闻慧,不是一般你听到就算了,不是。你听到以后,经过你很深入的理解,达到一种胜解,很坚定不可动摇的理解,就是闻慧。在经典当中很多很多都是这样,若有善男子,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蕅益大师也是解释,闻是经受持者。这个“闻”也是闻慧。不是普通悠悠泛泛的听闻。我们能够听闻什么样的法呢?“常住”,指的我们的真如佛性。这是一个最高的道理,在前面讲正见篇,业果空性真如。我们在修行,发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发菩提心以后做两件事,第一个忏悔业障,忏悔过去无量无边的罪业。第二个成就广大的福德智慧两种资粮。在灭罪集资的时候,我们刚开始执着有一个我跟我所,自性执的时候。我们发觉灭除罪障很困难,因为灭除罪障有真实。但是慢慢的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句话就有力量。我们能够真实的明白这一念心的本性是清净本然,这个时候无量无边的罪业在我们心中,我们认为那么真实的那些罪业,就被这个法宝根本上就动摇,开始动摇,它不是那么坚固,就知道原来这烦恼罪业如梦如幻。从何期自性这句话可以看得出来,烦恼是不真实的。我们开始就能够不随妄转,不随着烦恼罪业而转。我们本来应该到三恶道去的,我们就开始改变,把业力跟烦恼给调伏下来,是人生生度堕恶道。你对真如佛性有胜解以后,就有调伏烦恼的力量。

  “斯何故耶?”为什么这样子?

  “以知法佛本性常故。”

  法指的是法宝涅槃。佛指的是法身,清净的佛性,都是常住不灭的。

  “一时闻解,薰本识心。”

  我们听闻以后得到很坚定的理解,在阿赖耶识当中得到一种无漏的种子,这个时候大乘的净信就不再退失,何况我们依止这个信心,又能够由这个信心生起发愿,立定一个菩提本愿,来皈依三宝。

  “奉为师范”当作我们一种修学的目标。

  “固当累劫清胜,义无陷没。”

  我们的生命一生比一生殊胜,一生比一生清净。

  “如经云:有人受三皈依,弥勒初会解脱生死。”

  我们真正能够在释迦牟尼佛的法当中,不管正法、像法、末法。真正三皈依的心情生起,三皈依的量成就以后,虽然你没有了脱生死在三界流转,但是你一定会遇到弥勒菩萨的出现。弥勒菩萨三会说法当中第一会,他所度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法当中,受三归五戒的众生。你就会在初会当中,亲自的听闻弥勒菩萨说法,而解脱生死。

  “宝”有大势力,他有引导我们一生一生趋向于三宝的境界。你看莲花色比丘尼,他成就阿罗汉比丘尼以后,他欢喜去度那些大官的妇人,跟那些贵妇人来往,叫那些贵妇人出家。贵妇人说:我长的这么庄严,又那么年轻,烦恼习气又重,我出家会破戒。连花色比丘尼说:破戒就破戒,没什么关系。他说:师父你怎么说破戒,破戒堕三恶道的。连花色比丘尼就说:我过去无量劫之前,是一个演戏的女子,演戏的需要,我演一个比丘尼。只是演戏而已,穿上比丘尼的衣服,住到寺庙去。因这样的因缘,跟三宝结下第一个因缘。以后生生世世跟三宝结缘,以后到迦叶佛时代,就正式出家。这个三宝,它就有力量,一入耳根,永为道种。金刚种子不能破坏。在迦叶佛时代,出家为比丘尼烦恼习气太重,破戒。破戒以后堕落到三恶道去,有善根的人到三恶道,有势力容易弹出来。到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他善根成熟正式脱落,这个时候在出家就证得阿罗汉果。我们今天在三宝当中所栽培的善根,他会点点滴滴的累积,他有一种乘的功德。你今天相信一贯道、ji 督教,供养外道的神,也是恭敬礼拜赞叹,也有福报。是的,对外道的神供养也可以生到人天,受快乐果报。我们今天生为一个佛弟子,面对佛宝的境界,也是恭敬礼拜赞叹,也生天。这两个不同。外道生天,福报享尽,回到人间,完全都没有了。他们所皈依的境没有势力,引导你出三界的势力。我们佛弟子在三宝当中听闻佛法,赞叹佛陀,每天做早晚课的时候,念很多的法语来赞叹佛陀。这样子的善业,虽然暂时得到人天,但是他还有一种力量,会生生世世引导你跟三宝接触,直到你善根成熟为止。所以说,有人受三皈依,弥勒初会解脱生死。我们就算在释迦牟尼佛的法当中,不过这个地方受三皈依是要有量的,皈依的心境前面说过有三种条件,真正皈依的心生起,这样子就能在弥勒初会的时候解脱生死。

  “此乃出苦之良津,入佛法之阶位。”

  皈依三宝是离开生死痛苦最好的一个途径。我们可以这样讲,离开皈依三宝,我们再怎么努力,要离开痛苦几乎是不可能。成就佛法功德的一个基础。一切的善法都是以三皈依做基础,你受戒也是这样,除了比丘戒以外,白四羯磨,其他的戒,五戒、八戒、菩萨戒都是在三皈依的戒体。就是说你在受持戒法的目的,都是要随顺皈依三宝。要跟三宝相应。他是整个佛法修学的基础。

  “但以罪多恶重,轻而慢者,虽曾受归,随缘还失。”

  我们一般凡夫罪业也深重,烦恼也粗重,在受三皈依的时候,看到佛像轻忽傲慢,不当一回事,虽然礼拜,内心当中没有皈依的心。所以说虽然受了三皈依,一下子就退失掉了,三皈依的功德退失掉。三皈依功德在心中不明显,不明确,所以有智慧的人在受三归时,“专心缘此,得名皈依,故感善神随逐护助。”

  真正我们成就三皈依的话,有三十六个善神经常在旁边保护我们。

TOP

明一法师 受三皈依有仪式




  今天,我们讲讲受三皈依的具体仪式。一般来说,在举行皈依仪式之前,先要有一个忏悔,把我们以前染污的业力忏悔干净,以便装进我们皈依的功德。

  下面的内容我说一句,大家跟着说一句。比如我说:“各称法名”,你们就说弟子某某。如果知道法名就称法名,如果不知道法名的就称自己的名字也一样。

  现在我们请各位都起来忏悔,我念一句,你们跟着念一句,念完四句敲引罄,就拜下去,再敲引罄起来。

  各称法名(参加者均各称法名:弟子某某),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三遍,顶礼)

  下面是正式受三皈,在这个时候,希望大家一定要把心收起来,摄受在一念上,这一念就把眼睛(眼根)、耳朵(耳根)、心(意根)、眼观坛仪,看到现场的佛像在什么地方,花供在什么地方,受皈依的人们是怎样的。耳听法言,耳朵听授皈依的师父在讲什么,然后心呈观想,观想我今天是在这里接受佛法的,从此时此刻就把身、口、意充分调动起来,来思维善法。

  想到三皈依是从释迦牟尼佛开始的,一直传授到现在,我今天有缘有份接受三皈依,自己就有能召之心、能归之心,诸佛菩萨三宝护法龙天,犹如自己的亲近善友,使得自己无始以来的善法调动起来,在今天这样一个殊胜的法会上,形成一种止恶修善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所谓的“五浊解体”。如果能够思维观想得好,就能真正获得解脱,就能把自己无始以来的善法调动起来,从而成为我们当下止恶修善的一种能量,所以此时此刻如何观想至关重要。

  正授三皈:

  各称法名,(参加者均各称法名:弟子某某)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三遍,顶礼)

  三结:

  皈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自在天魔,皈依如来所说,自成等正觉,是我所尊,慈悯故;

  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是我所尊,慈悯故;

  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清净福田僧,是我所尊,大慈悯故。(三遍,顶礼)

  下面是发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三遍,顶礼)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三遍,顶礼)

  在这个皈依的仪式上,最重要的是眼观坛仪,耳听法言。这样你就能得到延续了两千多年来的佛法的功德。经过这个三皈依的仪式,你就成为真正的佛弟子了,或者叫居士、在家信众、俗家弟子等等称谓。从此要记住自己已是断恶修善的佛弟子,要以身作则去实践佛法的修行。


[ 本帖最后由 慧丽 于 2011-4-14 12:23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