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楞严应用】

人生一半是来还债,另外一半是开创未来!


                          净界法师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结示法要。

    我们先看凡夫的相貌,我们先看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劫来善恶的业力、无量劫来所有烦恼、妄想的所有的种子都存在阿赖耶识,就是代表我们的过去。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

    那么阿赖耶识当然它的种子成熟了以后它就释放出一个身心世界。

    你是一个男人,就有男人的色身、男人的感受、男人的想象,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就现出女人的色身、女人的感受、女人的想象。然后你就会产生一个思量、产生一个执取,住在自己的想象,然后就产生第六意识的了别,这一部分叫作受用果报,这一部分不能怪我们。

    我们在承受果报的时候不能怪今生的你,要怪怪谁呢?怪前生的你。
所以我们佛教在受用果报这一块叫作认命。

    但是第六意识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一部分就要小心了,影响到你的来生。

    身为今生,我们是跟两个因缘交接,第一个,过去跟现在这一块的互动。今生跟过去是互动的,这一块不能怪你。你长得什么样、你有没有福报,不能怪现在的你。但是你今生跟来生的互动,这一部分你要小心哦,你用什么想象来面对。

    所以,我们所谓的现在,同时在承担过去,酬偿过去的业力。

    所以有人说,人生是来还债的,这句话讲对一半而已。

    人生一半是来还债,另外一半是开创未来,这一块你就要小心了。

    所以现在、过去这一块是还债,现在的想象又影响到来生。

    所以你看,第六意识又回到第七意识的执取,又变成第八识。如果你是从下面又走上去,那就完了,你又住在你的妄想,你过去生打什么妄想,你现在还打什么妄想,又住在妄想,又变成第七意识的有所住,又回到第八识。那就变成一个恶性循环,那你就被过去的妄想牵着走。

    所以怎么办呢?我们从第六意识开始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从这个地方开出一个新的道路,开始创造法身、般若、解脱。

    从第六意识开始,遇到事情的时候回光返照,开始不随妄转。

    不随妄转会有什么情况呢?

    在经典上说,我们开始怎么样?

    断相续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势力慢慢减低、慢慢减低,我们不是知道道理马上做到,不是。但是它的势力已经变成怎么样?在唯识学上叫作不增长业,你开始造不增长业。

TOP

把所有的你希望往生的业力要变成增长业!
                         净界法师

    我考大家一个因果的问题。

    某甲跟某乙,某甲他一个礼拜的功课,他第一天念一千声佛号,第二天念九百声佛号,第三天念八百声,七百声、六百声、五百声,这个人是越念越少,每一天少一百声。某乙是第一天三百声,第二天四百声,后来五百声、六百声、七百声、八百声、九百声、一千声。两个加起来完全一样。你觉得哪一个人会往生?

    某乙会往生,为什么?因为他造增长业,对了!我们一个人如果说学佛啊,第一年的时候佛在眼前,第二年佛变得很远,第三年佛看不见了,就糟了。因为你的生命是在DECREASING(减少)。所有的业,来生会表现出来,它必须是增长业,它那个要有气势,增长业。

    诸位我们必须要让善业变成增长业。

    在唯识学上说,所有的业会得果报,它必须是增长业。

    你看临终造的业为什么力量特大?

    因为增长业叫作辗转增胜,它是有气势的。

    你看在齐国不是有个战争很有名么?齐桓公派了将近五倍的军力去攻打鲁国,鲍叔牙,诸位知不知道?鲍叔牙去打鲁国,鲁国没办法,几乎要被灭国了,去找一个有智慧的人叫曹刿。

    曹刿一看,哎哟!军队这么强。齐国击鼓的时候,鲁国退,退了三次,到第四次再击鼓,把鲍叔牙打败。鲁国说你怎么打败齐国呢?他说,国君,打仗打的不是人数,打的是气势。它击鼓三次,我都不跟他打,他最后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气势正旺,他气势在衰弱,所以就把它打败了。

    诸位要知道这个观念,打仗跟念佛道理一样,你念佛没有气势,如果你念佛的数量是慢慢减少,那你要小心了。

    你比方说,你在造一个罪业,所以在菩萨戒有一条戒说,比方说恶口,我很喜欢骂人,但是我回光返照以后——这个骂人是一种错误的想象,我开始对治了。

    我前天骂人家三次,昨天骂人家两次,今天骂一次,这个菩萨不结罪的,菩萨就不结罪。因为你已经开始对治了,对治所作业。因为这个业已经变成不增长业了,除非你以后再造作。

    只要这个业你开始在减少当中,而且是通过如理思惟减少,不是因为外缘不具足,是如理思惟刻意地对治的,这个业叫作不增长业。

    我们把所有的你希望往生的业力要变成增长业。

    所以你必须,念佛你必须要保持意乐。念佛要有气势的,越念越多,越来越多,你那个信愿行的资粮是要慢慢走,你宁可慢慢走,没关系。因为你平常都不念佛,突然间拜三千拜,又不拜,这个没有用,这个最不好。

    修行,忏公师父讲,点点滴滴。

    一天拜一百拜,明天也拜一百拜,这个很正常。一个人一天拜三千拜,这个不正常,这种暴饮暴食的修行不可取,你必须要增长业。

    所以说,当我们开始回光返照的时候、开始把心带回家的时候,你所有三界的业力,你说,诶,我还打妄想,但是次数减少了,对,就是这样子,它变成不增长业了,它的势头、气势被你破坏了。

    带业往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开始远离它了,它的势力在慢慢慢慢减损当中,你往生的势力增长当中,你一定往生,因为它气势旺。

    所以说,我们明白道理以后,我们不是马上做到,但是我们的势力开始产生一种消长:三界的业力慢慢减损,出世的业力慢慢增长了,这个就成功了,做到这点就不错了,你就有把握带业往生,就是那个业的势力、三界的势力被你破坏了。

    但是这要有一个条件,你要真实地觉悟,然后勉强自己去做,不能观要他观,刚开始勉强,时间久就习惯了。

    这个地方就讲到,整个生命的变化从当下一念的不取,不迷、不取、不动,让生死的业力慢慢慢慢淡薄,然后在建立一个新的想象,然后让这个想象势力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你来生的因缘就变化了,因为诸法因缘生,当你心念产生变化的时候,你来生的生命也重新布局了。

    佛教不重视结果,重视因地。你因地改变了,果报自然改变,你不要求。

    佛教的果报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佛教真的是无求。你把因地把握了,诸法因缘生,你因缘具足了,它果报就自然出现;你没有因缘,你求也没用。

    因缘在哪里?就在你的心中。你要会操作你的内心,来生的确是可以创造的。你要跟着感觉走,那你就永远活在恶性循环。当然,关键在于你要先觉悟,你才能够做出生命的改变。你遇到妄想,你念佛也好,你修止观也好,总而言之,不要跟着它走。不要跟自己的感觉走,跟自己的感觉、跟妄想说不,慢慢慢慢它就变成不增长业了。为什么?

    因为它本来就没有实体,达妄本空。它有力量是你给它的,你把力量抽回来,它就自然枯萎。就是这个道理。

TOP

一个修行人最大的障碍就是不得安住!
                         净界法师

    丙二、从空出假以示调伏。

    我们一个修学大乘净土宗的人,我们整个生命的离苦得乐乃至于来世的往生净土,主要的是靠两种力量来完成的,第一个是我们内在的心灵的力量,第二个是外在的佛陀的力量。

    所谓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议,心力和佛力的结合产生灭恶生善、离苦得乐的功德。

    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当心力跟佛力交互作用的时候,它是有一个能所的关系。

    能所的关系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一种主动跟被动的关系。

    从因缘观来看,我们能念的心是主动,所念的佛是被动。

    所以我们今天释放出一分的心力,佛陀给我们一分的感应;我们释放出三分的心力,佛陀给我们三分的感应;乃至于我们释放出十分的心力,佛陀给我们十分的感应。

    佛陀的无量光、无量寿这种四十八愿的功德力,他的心是平等的而且是被动的。他不能够主动给我们什么东西,不可以,他只能够在我们众生准备好的情况之下,才能够释放他的加持力。

    因此,我们今天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人,把自己的内心准备好,这件事情就非常的重要。

    那么怎么把心准备好呢?

    在《楞严经》里面,佛陀开示我们,我们要做两个工作,第一个、安住的问题,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这是一个关键。

    第二个,调伏的问题,你是不是内心真实地调伏了。

    那么从《楞严经》的开示,佛陀是先处理安住的问题,因为这是根本。

    我们一个修行人最大的障碍就是不得安住。

    我们一般人的相貌是这样,我们一个明了的心跟外面的人事接触的时候,由于过去的善恶业力的推动,会产生一个感受。

    善业力强的人,他出现快乐的感受,他看到人都很高兴,他看到每一件事情都顺他的心意,善业力强;

    我们一般人,罪业重的人,看到什么人、什么事都不满意,这个人内心有罪业。

    那么这个感受的下一个阶段就产生很多的想象,然后,我们的心就住在自己的想象,安住在妄想,这是我们众生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我们每天都做功课,但是我们的心还是起起伏伏,有时候觉得自己修得不错,有时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因为你住在妄想,妄想本身是和外境是互动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你完全做不了主。

    所以我们现在完全活在一种被动状态,外境让我们快乐,我们就得快乐,外境要让我们痛苦,我们就必须要痛苦,因为我们完全做不了主。

    所以,我们临终的正念就充满了不确定,要看你的福报、看你的因缘。

    那么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呢?事出必有因,这个不安稳性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我们住错了地方,我们不应该住在妄想。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第一件事情——菩萨不要住在想,应该住在心。把心带回家,你要安住在一念明了的心性,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它是离一切相的,它是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的。

    所以我们前面讲到从假入空,就引导一个菩萨从一个假名假相的因缘当中回到一个清净的空性,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菩萨在一念心性中如实地安住。

    安住以后,接着呢,就从空出假,调伏。菩萨远离妄想以后,开始重新又面对妄想。

    所以我们在对治妄想,不是马上面对妄想,不对。遇到妄想,马上处理妄想,这个是错误的,你不是它的对手。

    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住在妄想来调伏妄想。这是不对的。

    先远离妄想,观想本来没有妄想,它只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假相,你远离它以后,你安住真实的心性,然后才用法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善巧法门来对治妄想。

    所以我们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遇到事情不是马上处理,《楞严经》不是马上处理,先把自己的心安住,要养成习惯。你自己安住了,因为你遇到事情马上处理,你很容易被你的情绪所转,所以你看我们一生很多事情做后都后悔——没有安住。没有安住就做调伏,次第错误了。

    所以我们先把自己的心带回家以后,然后再来看人世间的因缘、如梦如幻的因缘,该怎么做你还怎么做,你这个时候没有个人的爱憎取舍,完全没有。你再用你的法门,该断恶、该修善、度众生的方便,去做调伏。

    所以我们要加强我们心灵的力量,就是安住跟调伏两件事情。

TOP

念佛法门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净界法师

    西藏有一个la ma上师,他有一天去弘法,在回程的过程当中他看到一只受伤的老鼠,寒冷到发抖,他就把它救回到自己的寮房,给它温暖的羊奶喝,给它一个温暖的床座,这个老鼠就活下来了。这老鼠活得很快乐,白天在阳光下玩耍,晚上躲在la ma的被窝里面。

    但是在快乐当中它觉得有点遗憾,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房间里面除了la ma跟它以外,又住了一只猫。它看到猫就浑身不对劲,看它就觉得很奇怪。刚开始它当然忍耐啊,忍到最后忍不住了,就跟la ma上师说,师父啊,我实在受不了这只猫,你可不可以把我变成猫呢?

    la ma上师说,可以啊,我用神通立马可以把你变成一只猫。上师就用神通力把它变成一只猫。它就很高兴啦。这只猫在外面走来走去,快乐几天以后,突然间它看到一只狗,它又很害怕,它又跟上师说,你可不可以把我变成一只狗呢?师父说,可以啊,用神通力把它变成一只狗。

    变成狗以后,它又自在了好几天。但是这只狗有一天跑到森林里面去,看到一只老虎,它又非常害怕。它回来跟上师说,上师啊,你干脆把我变成一只老虎就好了,百兽之王嘛。上师说,可以,就把它变成一只老虎。这只老虎当然它是兽中之王,它就是很自在地走来走去。但是有一天,它从门外回来的时候,突然间看到猫,它吓得满身是汗。它觉得很奇怪,它问上师说,为什么我变成一只老虎,我看到猫还害怕呢?

    上师说,我改变了你外在的相貌,但是我改变不了你的内心,你害怕猫的内心我改变不了的。

    佛陀亦复如是,佛陀改变不了我们的内心。当我们要起颠倒的时候,佛陀是救不了我们的,这个大家我们要清楚。

    所以,我们一定是自觉以后,佛陀才能够对我们产生加持的力量。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你自己要准备好了,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

    我们净土宗的感应道交跟ji 督教的感应道交的最大差别在哪里,诸位知道吗?

    外道的感应道交都是向外攀缘的。佛教的感应道交是——你自己准备好了,你不用管佛在不在,印光大师讲的,念佛法门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你把佛号念好了,你的心安定了,佛陀自然现前,你连求都不要求。你没有准备好,你求也没用。

    我必须告诉大家一个观念,佛法的功德,所有的功德都是修来的,没有一个东西是求来的。

    你一旦向外求,你看看《楞严经》,你很容易着魔的,你很容易上冤亲债主的当。鬼神、一切的魔王,它要的就是你向外攀缘,它才有机可乘嘛。

    所以,我们今天念佛的法门,一定要知道,感应道交是建立在向内安住的情况之下,佛菩萨才能感应道交,就是你把自己准备好了,佛菩萨的功德自然地出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缘观,修行人是向内安住的。

TOP

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净界法师

    我们看经文。昨天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谈安住的问题,从假入空,菩萨遇到因缘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处理,先观察——你本来没有这个因缘的,安住在一念心性,从假入空,从一个假名、假相的因缘当中回归到一念的真如的心性。

    那么接下来,菩萨要做什么事呢?——从空出假。这个空就是我们的清净心,菩萨从清净心当中又出现一个假相,又重新面对我们的五蕴的假相,从假相当中去培养我们的菩提心、培养我们的六波罗蜜,从假当中来成就菩萨的功德庄严,我们讲借假修真,假借这个假相来开显心性的功德,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调伏。

    这当中有三段,丁一、总标,丁二、别明,丁三、结示。我们先看第一个,从空出假的总说,看经文: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佛陀这个地方是用问答的方式。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就是为什么说五蕴的身心世界,它的本质却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呢?这段我们说明一下。

    我们的身心世界,我们的果报体、生命体,其实就是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五蕴的看法,当然生死凡夫是完全地执着,把五蕴当真,住在我们的感受、想象,所以我们的生命弄得一团糟,这是颠倒众生,完全地投入。

    二乘人对五蕴的看法是完全地排斥,你看二乘人对五蕴是修不净、苦、无常、无我,是完全没有正面的思考。所以,二乘人对五蕴的态度,我们叫作灭色取空。这个色不是色法而已,包括整个五蕴。把五蕴完全灭掉以后,安住在另外一个偏空的真理。

    所以,二乘人对五蕴的态度是断灭的,完全地否定。凡夫是完全肯定,二乘人是完全否定。

    大乘佛法是认为,五蕴是有所否定、有所肯定。

    在《楞严经》有一句话叫作“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佛在《楞严经》对五蕴的看法是说,五蕴的假相,这个你不能当真,因为它生灭变化的,这个相状是虚妄的;但是五蕴的本性却是菩提之性,这你可不能否定,离开了五蕴的菩提性,那你就不能修菩提心了,你就不能修六波罗蜜了。

    所以说,小乘佛法在修学五蕴他是以断灭为他的最高指导原则,他是一个“断”字。

    大乘佛法对五蕴是一个“转”,转识成智,或者是返妄归真,他是“转”。

    他认为五蕴的相状是虚妄的,但是它的本性是真实的,是菩提性的。

    这个观念你懂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下一段了。

    所以这以下对五蕴的看法跟声闻人对五蕴的看法——全盘否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对五蕴是改变它,而不是断灭它,这个是大乘佛法的思考。

TOP

业力就是仁者心动、去造业,而出现的!
                          净界法师

    好,我们看别明。

    别明分五段,戊一、明色蕴即藏性,戊二、明受蕴即藏性,戊三、明想蕴即藏性,戊四、明行蕴即藏性,戊五、明识蕴即藏性。

    首先我们看,色蕴的本质就是如来藏性,也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真如本性。为什么这样讲呢?看经文: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花,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我们应该要怎么样地来正确地观察色蕴呢?佛陀先讲到五蕴的如实空义。先从假入空,我们遇到事情是先从假相当中带回空性。

    那么佛陀讲出一个譬喻,他说比方说有一个人,这个人以“清净目”,这个眼睛是健康的,它可以看清楚任何的东西。健康的眼睛去观察晴朗光明的虚空,这个所观的境也是晴朗光明的。

    所以健康的眼睛去看晴朗的虚空,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唯一晴虚,迥无所有——看到的结果是万里晴空、没有任何的乌云。

    那么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比喻我们众生的一念心性是本来没有这个色蕴。

    你现在是一个男人的相状或者是一个女人的相状,是你本来有的吗?不是,那是后来的业力的因缘才显现的,你本来不是这个样子。

    你说,诶,我今天这个样子,那我把生命回归到原点,我们把生命归零的时候,那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唯一晴虚,迥无所有”,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不是,是离一切相,简单地讲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是很重要的思考,因为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清净的,所以生命才可以重新捏造。如果说我们的相貌本来就是这样,那糟糕了,本来就是这样,就是它有实体喽,你不管怎么修行,它就没办法改变了。

    所以,我们的本来面目是“唯一晴虚,迥无所有”,所以你现在的相状也只是你过去生在某一个空间、某一个时间,你曾经造了某一个业,在阿赖耶识当中很多很多的业,其中某一个小业它成熟了,它成熟以后从阿赖耶识的藏识海中冒出来了,就变成你这个样子。跟你的过去生、或者是过去生的过去生的某一生的某一个业力有关系,你的本来面目不是这个样子的,那只是一个因缘和合所出现的一个暂时的假相。

    那么我们本来是没有的,那是怎么有的呢?看如实不空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

    这个“其人无故”这句话很重要,就是说他是无缘无故的,“不动目睛”就是说我们的眼睛啊,我们正常眼睛是眨来眨去的,这个人突然间对某件事情产生执着,他的眼睛就用瞪的,就不眨眼睛了。

    那么从本经的意思,这个譬喻的意思就是说,“不动目睛”就是说这个人开始,仁者心动,一念妄动。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这个人突然间动了一念的攀缘心,动了攀缘心以后呢,瞪以发劳,他又相续地去想象、去执取,就产生了烦恼。瞪已发劳就是这个人产生烦恼,可能是贪爱他、或者是特别地厌恶他,总而言之,爱憎取舍的对立的思考出现了,瞪以发劳。

    那么有烦恼以后就造业了,则于虚空,别见狂花,造了很多很多的业力,最后就出现了很多的狂乱非相,就招感了三界的果报,就出现我们这个样子,就在清净本然当中,我们过去生看到了某一个人、或者说出现某一件事情,然后仁者心动,可能动了一个善念,去造了一个善业,你今生长得特别的庄严,也可能你动了一个恶念,去造了罪业,今生长得就普普通通。

    总而言之,业力就是仁者心动、去造业,而出现的。

    所以讲,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