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法华.信解品》的感想 

读《法华.信解品》的感想 


  佛教界有一句话说:“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那么,读过《法华》的人,在品味这句话的时候,一定会引发心中的共鸣。法华经中有许多精采的片断,例如“法华七喻”中的火宅喻、穷子喻、药草喻、化城喻等等,这些比喻用我们凡夫的目光看来,似乎是在说一个个小故事,究竟的密意我们能理解吗?若不是天台大师大开圆解的著述,至今我们还不能明了经中的深义。
  众所周知,天台的教法,从慧文、慧思两位祖师开始,直到智者大师,三位开教的大师都有一个统一的认知,即他们不离开经教而修行。慧文大师是阅读《大智度论》而开悟的,开悟之后再去修禅的禅师。意思禅师也诵《般若经》、造《般若经》、讲《般若经》,然后诵《法华经》而修行的。
  天台智者大师,先跟慧旷律师学习戒律,之后又学了《摄大乘论》及《金光明经》等各种经论,然后去亲近慧思大师,同样学《般若经》,诵《法华经》。《智者别传》说:
“初获顶拜,思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说追,今复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于是昏晓苦到,如教研心。……经二七日,诵至《药王品》‘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到此一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静发。”
  普贤道场,即《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行道法门。四安乐行,即《法华经·安乐行品》。持因静发,是将心定在中道实相所发的定解,从而获得了初旋陀罗尼。可见智者大师是在实修《法华经》后大开圆解。所谓大开圆解是先有解,后有行,由行再去深化那个解,这是解行并进所得出的精华,通过闻思修所得到的圆解。有了这个圆解,一切对佛法不正确的知见都旋转过来了,而且能够总持一切佛法。正如《法华经》佛赞富楼那样“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法华经》中的精采片断,特别是《信解品 》描述一位穷子的心里感受非常引人入胜,他代表着弟子领会佛陀教法的内涵。中根弟子本来不了解佛陀施教的良苦用心,在这一品中他开始领解,至于领解的内容,是通过故事的形式而说出来的:
  “世尊!尔时穷子,慵赁辗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 踞师子床,宝几承足,诸波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真珠璎珞价值千万,庄严其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复以宝帐,垂诸华旛……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窃作是念:‘此或是王,非我傭力得物之处,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
  这是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等四大声闻弟子,在闻佛说《譬喻品》后发起的信解。他们的所述要是没有智者大师的解释,我们真不知道他领解的是什么内容。所谓二乘成佛,指声闻、缘觉二乘得以成佛,是《法华经》前十四品(跡门)的中心思想。法华以前,佛为了方便,仅说菩萨得以成佛;至法华涅槃时,会三归一,即经过佛四十余年的调教,弟子根机已成熟,始说依一乘妙法,二乘均得成佛之妙论。
  穷子,指二乘人。由于二乘人不修六度万行,没有大乘功德法财得以庄严,犹如个贫穷的乞丐,全身脏兮兮的,缺乏衣食以活命(衣食指慧行)。正是佛陀的慈悲,和他们自身所种的善根,才能辗转得遇父舍。适逢老父(佛陀)在为一些根熟的众生传授大法,要人发菩提心,广学万行,出生入死,普度众生。这对于一个观呼吸、观无常、修四谛、十二因缘的行者说来实是太遥远了,故只有住立门侧往里张望,由于意志下劣(仅想证得偏真涅槃),舍大取小,最终还是选择往至贫里,以求衣食。当时,即转头疾走而去。
  读这一段文的确让人感受很深。多生多世以来我们选择舍父逃逝,离师叛道,追逐五欲,结果轮转六道,受尽诸苦。这就是我们这些凡夫贫穷无福慧,平时不肯修行,到zai 难来时临时抱佛脚,后悔已迟。
  “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而忽自来,甚适我愿。我虽年朽,犹故贪惜。’即遣傍人,急追将还。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使者执之愈急,强牵将还。于是,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躃地……。”
  佛陀大圣意志高超,居狮子座,他一眼看出这些人是久远劫来发愿要学大乘的人,就在这多生多世中间,他们是学了又忘记了,只是随业流转,受苦无量。慈悲的佛陀,不忘护念着他们,虽欲救拔,但无机缘难以救济。今日他们自己找上门来,佛心当然是生大欢喜,准备给他最好的法。可是他们意志下劣,竟然不想听这个妙法,看来是为子所难了。于是即遣旁人,急追将还。旁人是谁呀?当然是佛身旁的人,是久修的法身大士。菩萨自有神通力,又得佛加持,可令这些人疾入菩提,故有‘疾走往捉,强牵将还’之句。
  以下“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
  这些声闻根性的人,虽然在久远曾发过菩提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遗忘,今闻佛说大乘教心故惊愕。
  “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躃地。”
此句智者大师解释是很有意思的:“罪者,慈悲也。众生罪故入生死狱,菩萨亦同入狱。二乘无大悲心,名为无罪;今入生死,即是而被囚执;无大方便而入生死,必当永失三乘慧命,故言必死。思此等事,故言转更惶怖也。强以大教,小智不解,故言闷绝。即起诽谤,必堕三途,故言躃地。”说明白了,也即是小机难受大化。从以上一段可以看出,智者大师建立的五时八教判释一代时教,大多是依据对《法华经》的体悟。五时中的:
第一华严时。佛陀成道最初之三七日 (二十一天)间,说《华严经》如日照高山,当时说教内容是:正说圆教兼说别教,而说法对象是别教大菩萨众。从佛陀教化意义来看,这是佛陀自内证之佛慧,拟试众生根机能否适应,故又称拟宜时。从教学顺序说, 即初从奶牛中挤出乳味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

.
《华严经》有前分与后分之别,前分是三七日之说法,不含声闻在内;后分是《入法界品》,则有舍利弗等大声闻在内。但此时说法,虽有声闻皆如聋似哑,未能收到教化的效益。那么佛对于这些较浅的根机应怎样的诱导劝进呢?
  第二鹿苑时。是指佛陀说《华严经》后十二年间,说小乘四阿含如日照幽谷。也就是从最基础的佛理先说起,由于最初说法场所在鹿野苑,故称鹿苑时。更取所说经名,又称阿含时。在教学顺序中,此为诱引时,此期的譬喻为酪味。那么,在《法华经》中对于阿含时是怎样描述的呢?其实还是承接以上经文。
  “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审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趋。’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
  以《华严经》对一些凡夫众生演说,他们是听不进去了,因为小乘无慈悲心畏难大法,抑佛本怀。此时,佛也只好随任其小志,先为讲说四谛法,以待后期。对于这些声闻小机者说来,闻到小乘法,认为可得免三途之苦,自然非常喜欢,得未曾有。于是他们热衷于四谛中求道法,故言往至贫里以求衣食。
  第三方等时。鹿苑时之后八年间,说《维摩》、《思益》、《胜鬘》等大乘经典时,如日照平地。此时之教法并说藏、通、别、圆四教,为破第二时得小乘浅证,认为与佛深证同之我执偏见。其中所说弹诃偏教而褒扬圆教之意,乃欲启发小乘人生起耻小慕大之心。若从佛陀教化意义,此期称为弹诃时(诃责小乘);在教学顺序上则喻为生酥味,又方等为大乘经之通称,此时为初说大乘时期。
  第四般若时。指方等时后二十年间,说诸《般若经》之时,依经而立名,如日照禺中(巳时)此时所说的内容上为通、别、圆三教。从佛陀教化义,此时为淘汰大小乘分别偏执,说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为一味,故称淘汰时;在教学顺序上,喻为熟酥味。此时期为须菩提尊者等说般若,令其仰慕大乘。
  第五法华涅槃时。为使受教者之能力进至最高境界,证入佛知见之时,佛陀在最后八年间说《法华经》与人涅槃前,一日一夜说《涅槃经》之时期,如日轮当午。此时所说教法,纯系妙满之圆教!即会通前四时浅劣方便教,并彰显真实圆教为旨趣。正如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六中说:“《华严》、《大品》不能治之,唯有《法华》能令无学还生善根,得成佛道。”
  慈悲的佛陀啊!您的光辉照亮了世界每个角落,同时也挽救了几千年后的我们,乃至未来的一切苍生。我们感恩您哪!

摘自《台州佛教》2009年第3期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