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
   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气质,对生命的领悟等,是经过锻炼和培养达到的水平。一个有修养的人,不是以地位、金钱、容貌来衡量的,而仅仅只是一个真我的人,一个自律的人,一个守静的人,一个敢于挑战自己的人,一个自省的人;是一个具有高远气度、严谨节操、淡泊情趣、高雅气质的人。在今天快步的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在浮燥的物欲的世界里,如何镇守本心,修身韫德,做一个有修养、有品性的人,如何才能安顿好自己的心灵,如何在冷静中自省,如何做到自律修身呢?

一、做一个真我的人

“上善若水”。每一个人,都持有自身生命的活水,那就是“真我”。真性真情,就是我们天生具备的自家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禅诗说:“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缺心中鄙夷,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拥有真性情,拥有诚实的心,对待家人,即可至亲至孝、至情至深;对待朋友,即可淡无心机,坦荡心怀;对待他人,即可宽厚待人、少思计较;对待事物,即可驱除眼碍,寻得本性,自得其乐。

二、做一个自律的人

“书见贤学躬行,官爱民业种德”,读书不学圣贤,就是文字的奴隶;做官不爱护人民,就是衣冠楚楚的强盗;讲学问不崇尚实践,就像随口念经不悟佛心的和尚;建功立业却不培养道德修养,就像开放的花朵,转眼间就会凋谢。

自律,源于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关爱,源于一种道德良知。“不妄没于势力,不诱惑于事态,心有长城,能挡狂澜万丈。”做一个自律的人,就是能率真的面对自我,素心为人,侠义交友;就是能品行如修竹傲立,操履严明、守正不阿;就是能做到才华应韫、德居人前,利在人后;就是能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做到心不动、眼不迷、嘴不馋、手不伸。因为自律,拥有自尊,因为自律拥有自信。

三、做一个守静的人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静,是一颗平常心,是一种气度,是一种境界。守静,就是守志向、守本心、守清贫、守气节、守志向。

守静,就是要做一个身置闲处,心安静中的人。心不动,才能坚守节操,心不动,才能守护真我。静,并不是静止的,而存在于动的平衡状态之中,是一种通过自我调节,走向平衡、安静的内心状态。一颗冷静的心,可跳出世俗的羡慕;一颗安静的心,可消磨贪念与执迷;一颗沉静的心,可拥有闲散的志趣;一颗守静的心,即可达到苏轼《定风波》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境界。

四、做一个敢于挑战自己的人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能了解别人,慧眼识人,是聪明人,但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战胜别人的,是有力量的勇士,但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失去自信,失去斗志。生活,是一本教科书,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环境,并不如我们所愿,在困境中,更需要学会欣赏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鼓励自己,这样,你就会发现,你的生命将焕发新的生机,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敢于挑战的自己,一个生命飞扬的自己。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丽。生活原本如此美好,天空原本如此晴朗,需要改变的,不是身边的环境,只是我们的心态。

五、做一个自省的人

自省即自我反省。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静坐观心,真妄毕现”。夜深人静时,独坐观心,自我反省,这时候,就可以得到大机趣,得到大惭愧。反省,是一面镜子,是一剂良药,是把自己引向做一个有尊严、有人格的人的阶梯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

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的情绪,就会导致你身体的严重疾病。如果要解决一个人身体上的病,不仅仅是要从他身体层面上,最重要的是他的心性。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光明的一面,只不过被某一些禀性所覆盖,就有怨、恨、恼、怒、烦的情绪,不仅仅使我们不快乐、不健康、不成功,更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浑身疾病缠身。人的五种情绪怨、恨、恼、怒、烦,也叫五毒。


    怨是根本。怨属土。木是主春天,火是主夏天,金主秋天,水主冬天,土是不主时的,但土参与这个五行的运转:春夏秋冬的最后一个月——叫寄月——寄春、寄夏、寄秋、寄冬,这个寄月的最后十八天,实际上就是交替到下一个气……这一个空间,这一个时空就是土。跟脾胃有关的病,都在这十八天里面爆发出来的。

    怨危害大。比如自己工作没做好,说是老板不赏识,同事不支持;做妻子的,埋怨自己丈夫不够体贴,做丈夫的埋怨自己妻子不够温柔;做老板的埋怨员工不够聪明,工资太高,做员工的埋怨老板太苛刻,工资太低,做客户的埋怨商品,商家不够诚信;做企业的埋怨消费者太过刁蛮……这些也许这些事情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为这些事情而产生的怨的情绪,却是你自己的事儿,而且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会转换成你身体疾病的深层次的原因。事儿没做好,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老觉得是别人的问题。怨就是从方向来讲就是朝外,因为怨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有对待的关系。你不满意,你没有一个对,属于一种不满意的情绪,不符合自己的理想、要求等最基本的东西。

    怨是情绪,我们很多人都会不小心地忽略,的确有很多问题不是我们造成的,的确有很多问题是外界的原因造成的,可以大而皇之地把失败、不如意的事推到别人身上,推到外界原因身上。于是就变成了怨。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它最后反作用于我们自己的身体。怨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看重,对自我的一种执着——所谓“我执”,自我中心的这样一种状态。一切糟糕的根本的就在……。因为我们之所以不满意,之所以怨,它的根是在这里,觉得我比别人重要,我比别人大,所以一切如我的愿。由此以来,怨就源源不断、源源不绝地产生。

    怨是因素,很多人,差不多事事都在埋怨着。因为与人打交道,很容易完全满意你的人、事、物都是非常少的。“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由不满意的这样一种埋怨的情绪,实际上你再往周围去延伸,恨就是有这样一个不满意的情绪产生,因怨生恨。所以很多病,也许发生在心脏上,也许发生在肝上,也许发生在肾上,开始的时候,都是因为脾土的问题带来的,而这个脾土是因为怨的原因带来的,怨是一个原始的滋生因素。如果你能做到“不怨人”,就会受益无穷,整个身心就会获得大的改变。所以,从今以后天天要问自己,你还怨人不怨人?所以这个不怨人实际上,它已经超越了医学的意义,就是它已经延伸到人生的各个层面,但跟医学又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是我们很多身体疾病的真正的情绪基础。怨这种情绪往往会让人产生那种闷、腹胀、胃气上冲……就是说,因为怨它是伤脾胃,脾胃就膨闷饱胀,肚腹就会吐下泻,现在的消化系统的胃炎,胃溃疡,整个胰系统等等,甚至严重到肿瘤、胃癌等。心这个系统的疾病跟恨是有很大的关系,肝胆这个系统的疾病跟怒是有很大的关系,恨、怒等是由怨的情绪慢慢去延伸的。把怨除掉,其它这四种就没有基础,所有有肠胃方面疾病的人,脾胃方面的疾病的人,都应该反醒自己身上的怨气,“因缘和合”,怨是一个主因,是一种媒介,没有怨就不会成熟。

    怨是道根。不怨人,杜绝了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脾胃系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更大的是人生的境界。无我的境界是君子。少想一份自己,这个“我”就在慢慢的削弱,慢慢地瓦解,到最后你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