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受了戒,但为了工作还是会犯戒,应如何做

受了戒,但为了工作还是会犯戒,应如何做


问:已经受了五戒,但是为了工作上的利益,往往会犯妄语戒,欺骗老板与同事,内心感到不安,如何是好?

净空法师答:戒学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纲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是戒;“自净其意”是定慧。你能将这两句话做到,持戒就圆满。恶的范围很大,不仅五戒里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是恶,在大乘教法里,起心动念为自己也是恶。你为了自己工作上的利益破戒、犯戒,可见起心动念是为自己的利益。严格的讲,这种思想、观念、行为,是把戒的根都破坏了。大乘法中佛教我们,念念为众生,念念为社会,而众生的范围有多大?尽虚空、遍法界。佛为什么这样教人?因为自私自利的意念,是六道轮回的根源。破我执,六道轮回就没有了;破法执,十法界也没有了。

轮回的现象本来没有,是我执、法执变现出来的。如果这两种执著都有,就陷在六道里,苦海无边,永远不能出离。要想脱离六道轮回,把“我”舍弃,“我的利益”舍弃,没有我的利益,只有众生的利益,只有社会大众的利益,有这个思想,戒就有根。如果你处处自私自利,还有我执,纵使能持五戒十善,只是人天法,再向上没分。念佛往生虽然不需要断烦恼,但是要有能力伏烦恼。烦恼是什么?自私自利是根本烦恼,你要有能力伏住这个念头,使之不起现行,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一心向往极乐世界,才能带业往生。如果控制不住自私自利的念头,佛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因此,要常为众生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着想,不要想自己的利益。一味只想自己的利益,你就脱不了轮回的果报。

《大乘无量寿经》的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就是讲“五戒十善”。所以,我特别选这段经文做为晚课,用意是让自己每天反省有没有做到,这是持戒最低的标准,也是断恶修善最低的水平。如果没有做到,纵然发愿也不能往生。念佛同修有志在这一生亲近阿弥陀佛,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


学佛一定要用真诚之心,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要真、要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从早到晚,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一定要用真心、诚心。

佛菩萨跟我们什么地方不一样,实在讲,就是用心不一样。处事待人接物这些礼节、态度、方式没有两样,就是用心不一样,佛菩萨用真心,真诚到极处!我们凡夫用的是妄心,妄心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佛菩萨用的心是真诚,我们也用真诚心,跟佛菩萨就没有两样。可是,什么叫做真?什么叫做诚?这个要搞清楚。

我们常听到一些人说,“我诚心诚意,用真心待人”,他说他是真心待人,其实他不真,他也不诚。他不晓得“真诚”两个字怎么讲法,他误会了。

曾国藩在读书笔记里,对“诚”下了一个定义,这个定义下得很好,很简单,也很容易明了,他说:“一念不生谓之诚。”这个念是指妄念。心里干干净净,一个妄念都没有,这个心就是诚心。诚心就是真心,真心里头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你有妄想有杂念,这个心就不真,就不诚了。

你没有受菩萨戒,你会用真诚心,就是你已经发了菩提心,那你就是菩萨。受菩萨戒的,未必是菩萨!你用真心待人,那你是真菩萨,为什么?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还是以虚情假意待人,那叫什么菩萨?那个菩萨,说得不好听,是骗佛的,实在讲,是骗自己的。佛哪能骗得了?所以学佛的人,要想在这一生中成就,一定要用真诚心。

 


[ 本帖最后由 束晓英 于 **-9-7 15:02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