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 土 宗 史

净 土 宗 史

念阿弥陀佛的名字,希望能够到西方世界去,这一派的修行方法,在佛教称为[净土宗],又叫[念佛宗],也称作[莲宗]。
  释迦牟尼佛住世之时,于耆阇山说[无量寿经],于王舍城说[观无量寿经],于祗树给孤独园说[阿弥陀经],说明西方净土的殊胜景况,以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力成就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因缘,而有此念佛名号往生净土的方便法门。
  世尊灭度后,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劝生净土;世亲菩萨造[净土往生论],并为弘扬。此外诸大乘经中,多有赞扬。故佛法传入中国后,此净土法门即有流布,然大弘此宗,实地修持者,首推东晋慧远大师。
  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与大德居士刘遗民、周续之等一百二十三人,共结莲社,六时念佛,专倡净土法门。远公居庐山三十年,足不出山,倡励圣教,后世尊为莲宗初祖。
  其后,北魏有昙鸾法师,受菩提流支之[净土论],尽力弘化念佛法门,法泽远被四方。著有[净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等。昙鸾之后,唐有道绰大师,上继昙鸾之教,专修净土,日诵阿弥陀佛名号七万声,为化有缘道俗,讲[观无量寿经]近二百遍。从之者众。
  道绰之后,则有善导大师、清凉大师、永明大师,自行化他,大弘此宗。宋代以后,禅宗诸大宗匠,如长芦、天衣、圆照、大通、中峰、天如、楚石诸祖师,虽弘禅宗,亦弘净土。
  此后,明代的莲池、藕益、截流、省庵、梦东诸大师,亦弘扬净土,不遗馀力。尤以近代的印光大师,一生专弘净土,从化者无数,一部[印光法师文钞],风行天下,发行至数十万部之多,可见影响之大,弘化之广了。
  东晋慧远大师结社念佛的时候,并未标明开宗立派之意,但期愿,无取传承,故千馀年来,本宗虽弘布日广,并无师资授受的系统。至宋代释明晓法师,以异代同修净业,而功德高盛的几位大师,立为七祖。这七位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等七位大师。
  后人又列入莲池、藕益、截流、省庵、彻悟,合称莲宗十二祖,近人更公推已故之印光大师为莲宗第十三祖。然此不过景仰先德,后世推定者,与他宗之师资相承者有所不同。

林世敏著[林老师讲佛经]
于凌波著[向智识份子介绍佛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