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看破红尘《俗语佛源》

看破红尘《俗语佛源》

  看破红尘《俗语佛源》 “红尘”,原指繁华热闹的所在。如汉·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又如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戏赠看花诸君》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佛教所说的“尘”,系译自梵语pajas,意为污染,谓能污染人的真性。“尘”又与“境”同义,指外部一切感知认识的事物。佛教认为,尘境是一心所变现的,并非真正的客观实在,属于虚妄的“似外境现”。后因以红尘指虚幻的尘世间。如《红楼梦》第一回:“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俗语看破红尘,谓看透尘世的虚妄污浊,不足留恋。常用以形容达观、洒脱。如《镜花缘》第四十回:“到了次日,并不约我,却一人独往,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序:“看破红尘的老汉,要求全家人都不必难受。”(李明权)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