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乘無量壽經 (一0八)

大乘無量壽經 (一0八)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0八集)



2000/12/1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这两个星期由於澳洲那边有一些事情,所以离开道场到那边去办一些事务,当然也是与弘法利生有密切关系的。明天我还要到古晋去参加那边的佛七。这个佛七是李金友居士发起的,听说台湾有一个团大概有六、七十个人接受李居士的接待,在那边结七念佛,我也得要去看看。下个星期讲经我一定回来,我回来参加。

  顺便在这里把澳洲的状况跟诸位略略的做一个介绍。澳洲那边当地人对於佛法有很浓厚的兴趣。这一次我们遇到一些老人,大概都是七、八十岁,当中有九十多岁的老人,身体非常健康,而且都是虔诚的ji 督教徒。我到那地方讲演,他们都很欢喜来听,听了之後还要来问,问了之後还要问我。他们很想学习,这是好事情,这是说明大乘佛法的思想被大家肯定、被大众所欢迎。我们用大乘,特别是用《无量寿经》跟《大方广佛华严经》来融合各个不同的宗教,希望我们都能够把心量拓开,能够包容一切。

  今年千禧年快到了,现在我们都积极在筹备。千禧年当中我就想到我们送什麽礼物给大众,所以我就请杨居士写了一个「爱」字,配上几颗印章。这个印章也是我们现在刻的,刻了一个「神爱世人」,又刻了一个「众神欢喜」,各个宗教都有神,众神都欢喜。另外刻了一个大的、方形的「真诚爱心」,这四个字一共有二十四种念法,非常有趣味。这是中国的文字艺术,四个字有二十四个念法,我们都把它排列出来了。现在印出来在千禧年节日当中赠送给大众,我们印了两万张,我想应该每个人都可以拿到。

  社会,我们冷静的观察,并不安定,并不太平,众生迷惑还相当严重。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不但没有减退,看样子好像还是在增长,这就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天灾人祸是很难避免的。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教育。而在四种教育当中,实在说,现在唯一能够做得到的,就是宗教教育。所以宗教一定要团结,宗教家们、传教师们一定要拓开心量,无私无我,效法众神爱世人的精神,要把这个精神落实。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用这个「爱」字来教化世间众生,消除一切歧视,消除一切误会,消除一切瞋恨,希望大家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每一个宗教里面都说到,说的话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像西方的宗教,都肯定亚当、夏娃是人类的祖先,全世界所有人类都是他们的後裔。换句话说,既然同一个祖先,当然我们都是兄弟姊妹,那又何必天天打架?又何必跟哪个过不去?在中国古老的传说里面,盘古开天辟地,人类的祖先是盘古,中国人叫盘古,外国人叫亚当、夏娃,我想大概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

  我们要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人生才有意义。换句话说,我们要做一个明白人,不能做个糊涂人;明白人叫佛菩萨,糊涂人叫凡夫。说到人生的价值,真正的价值就是「舍己为人」,为一切众生服务。中国先贤说得好:「助人为快乐之本。」这是真正懂得人生的价值。不肯帮助别人,不肯帮助众生,这一个人活了一辈子,有什麽价值、有什麽意义?每天肯帮助别人,尊重别人、帮助别人,舍己为人,这个人快乐!

  我这个月都在旅行,一般人都感觉得旅行很累。前天我在澳洲检查身体,我自己也吓一跳,我的体重增加了四公斤,这麽高!从来没有到这样的重量,六十九点八,从来没有过。过去我去量体重大概是六十四,怎麽会这麽多!那个医生是个印度人,他太太吃长素,他对於佛教了解很多,我们聊天聊了半个多钟点。「怎样保持身心健康?」我们谈到这个问题。心地一定要清净,一定要无私、无我,身体要放轻松,不要有一丝毫紧张,这样你旅行就不累了。有很多人旅行感到累,我为什麽不累?心里头没事,身体很轻松,一丝毫没有紧张,这是大乘佛法里面教给我们养生之道。心要净、心要空,身要动。动的时候要轻松,就不会疲劳;动的时候紧张,就会疲劳、会厌倦。这个东西学了之後,我们立刻就能够受用,就得到好处。饮食要注意卫生,决定不要过量,每一餐吃得很饱、吃得很多,决定不是好事情。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吃饭吃到七分饱就可以了,对身体健康决定有好处。

  刚才我在下面,泓师告诉我,「善护三业」末後一句『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要我再多说一点。本来我想这一段可以讲圆满了,可以接着往下讲,既然你们大家有意思想多听一点,我们就这个题目多说一点也好,因为这是修行的根本。

  无论是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乃至於小乘,先德都教人「从根本修」。根本就是个「心」,心决定要真诚。什麽是「真诚」?清朝末年曾国藩先生在他读书笔记里面,将这个「诚」做了一个小注,他注得很好:「一念不生是谓诚。」这个意思跟佛法里面所讲的相同,一个杂念都没有。什麽叫「杂念」?与心性不相应的念头,就是杂念、就是妄念,诚就失掉了。我们世间一般人讲意志集中、精神集中,那也是「诚」的意思,集中就不会散乱。「散乱」就是一般常说的,人提不起精神,这是心思散乱、心思昏沉,人显得没有精神。所以修行要掌握到中心,心要清净,心里头不能有一丝毫东西。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几个人能做到?可以说没有人能做得到。能做到的,这个人是圣人,他不是凡夫。

  我们怎麽办?所以佛菩萨慈悲,佛教导我们一个方法,念佛,这就好办多了。我们要叫心里一个念头都没有,不容易。有一个念头,不要有其他的念头,用一个念把一切杂念打掉;用一念,这一念就是「阿弥陀佛」佛号,所以这一念叫「正念」。你心里念阿弥陀佛,这一念是正念。可是要记住,我们今天念「阿弥陀佛」这个佛号是相似的正念,不是真正的正念。为什麽?我们今天是有心念佛,所以这是相似的。什麽时候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一句佛号是真正的正念,这个境界不可思议。这两句话你们可以听,不要去想。为什麽?不是我们的境界,想不到的;一想就变成妄想,正念也失掉了,连相似的正念都没有了,所以不要去想它。自己哪一天入这个境界,恍然大悟:「哎呀!原来是这样的!」

  怎麽样把我们开悟的时间提前?这是个好事情。所有一切众生将来都要作佛,要作佛当然你一定要开悟,你不开悟你入不了佛的境界。但是要想真正开悟,最好的办法是把心量拓开。中国古人讲得好:「量大福大。」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人一定要有包容虚空法界的度量,你开悟就不远了。一般凡夫连一个人都容纳不下,看到这个人喜欢,看到那个人讨厌,这不行!这度量太小。这一次在澳洲我也碰到几个同修,我教他们,我们跟佛菩萨相处很好,我们跟妖魔鬼怪相处也要很好,跟佛菩萨一样,你没有这个度量不行。

  佛能够包容十法界,十法界上面是诸佛,下面是饿鬼、畜生、地狱。怎样包容?平等的包容,清净的包容,慈悲的包容,真诚的包容。学佛在哪里学?就在这些地方学;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里头练功夫,真正将清净平等心落实了,你才能开得了智慧。为什麽?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不慈悲,障碍你的悟门。你为什麽会不开悟?障碍太多了。必须把障碍除掉,你自然就开悟了。

  会用功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你说「我不会修」,不会修,我教你一个方法,这个方法还不是我教的,诸佛菩萨教的,祖祖相传的,恭恭敬敬的合掌:「阿弥陀佛!」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句「阿弥陀佛」,平等了。口里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心里面对着这个对象,人事物,他就是阿弥陀佛。这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你的心真,那就是真的;你的心妄,那就是虚妄的。说实在话,境界上没有真假、没有邪正,邪正真假在你的心。你的心真,一切法都真;你的心正,一切法都正;你的心邪,一切法都邪;你的心妄,一切法都妄。大乘经上常常教我们「境随心转」。法相宗尤其说得好,「唯识」,不承认有境界,不承认这个境界相。为什麽?「相」是所变的、是所生的;能生、能变是「心性」,这个在大乘经上讲得太多太多。

  学人初步要希望入门,一定要知道「一门深入」,你才能入得了门。为什麽入门这麽难?我们看看古来祖师大德的传记,诸位看看《高僧传》,看看《居士传》、《善女人传》,都收集在《大藏经》里面,那些人学佛三年五载都开悟了,为什麽我们今天搞了几十年,连「悟」的边际都找不到,原因在哪里?绝对不是我们的能力不如古人,你这样想法就错了。实在说,我们的方法没有古人的好,古人的方法正确。这个方法是佛佛相传的,祖祖相续的,我们今天疏忽了。这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没有别的。「一门」,他心是定的,心是清净的。我们今天这个心定不下来,好奇。

  昨天回来,我在飞机上看到悟平法师在看《楞严经》,《楞严经》不是不好。我问她:「你学什麽?」她说:「我现在学《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还没有开悟,你怎麽可以看《楞严经》?」他说「好奇」,完了!好奇心就完了,这不老实了,不能一门深入。什麽时候教你看一切经?开悟了。古人讲「悟後起修」,开悟之後你看一切经就像过去龙树菩萨一样。我们在经上看到,看龙树、看天亲,三藏十二部教,人家三个月就看完了、就通达了。要悟後,真正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後,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三个月通达。太多了!这个例子太多了。你没有开悟,你一辈子都不会通达。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根性,要学老实,这个比什麽都重要。专攻一部经,喜欢《楞严》,专攻《楞严》,你就对了。一切经论里面你只选一样,「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世尊这一句话我们要记住。选择经论,一定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适合自己修学环境,你就不难了。你学的这些经论仪规,与你自己生活环境不相应,你学起来困难。所以古大德常说,法门里头有易行道,易行道的反面就是难行道。适合自己根性的,适合自己程度,适合自己生活环境,叫「易行道」。所以在这个末法时期,易行道确确实实「净土法门」;净土法门里面易行道,确实是「持名念佛」。

  同学要发心研教,要发心讲经,大好事!如果你真发这个心,不是为自己的名闻利养,真正是为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你立刻就得诸佛护念、菩萨善神拥护;你心一发,就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可是有丝毫名利心夹杂里头,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夹在里面,那就不行,感应就没有了。古德常讲,醍醐里面不能掺丝毫毒药,纯净的真心就有感应。你能够一门深入,你会有开悟的一天。不悟,绝不去涉及其他的经论。经论尚且不涉入,何况这个世间其他的诸法?

  我们在现在这个时代,为了挽救劫运,我们一个人的、一个宗教的力量不行,解决不了问题,要联合世间所有一切宗教,同心协力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於是我们涉猎其他一切经教教义。在我们现在学习当中,这叫「助修」,净土家常讲的「正助双修」。我们的净宗是我们的正修、是我们的主科,学校念书这是我们的主课;我们要了解其他宗教教义,这是我们的副课,完全是帮助众生的。修学宾、主一定要清楚,这样才能得定,才能开悟。悟了以後,就像《华严经》的境界一样,所有宗教的教学都是正课了,没有助修的,全是正修。你有能力了,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就不迷惑。

  为什麽那些菩萨们行,我们不行?真正的关键,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劝勉同学们,真正的关键就是在自私自利,「我」没有放下。《金刚经》上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四见不能破,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跟那些菩萨比。四相四见破了,这个人就是菩萨,他没有受过菩萨戒,他也是真菩萨;四相没破,一年受一次菩萨戒,他也不是菩萨。经上不是讲得很好吗?「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四相里面,这个根是我相,我们要在这里真正用功夫。怎麽个破法?就是我常讲的,破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怎麽破?起心动念想别人,不要为自己想,想这个社会、想这个世界苦难众生,这个错误的念头才能转得过来。

  凡夫,说实在话,被自私自利害苦了。你以为这个有好处?你为什麽多病?你为什麽不健康?你为什麽活得那麽辛苦?为什麽有那麽多zai 难?统统是从自私自利惹来的,祸患无穷。佛家讲善恶,恶的根源就是「我相」。世间人对於「我」坚固的执着,不知道为人是真快乐,为众生是真正幸福。「一切为众生,自己生活很清苦。」那是别人讲的,别人眼睛里看到我们很清苦,我们也不吃肉、也不吃鱼,娱乐场所都不去,说我们:「很可怜,很消极,活在世间有什麽意思?」他哪里懂得,我们的意义比他深、比他广,我们的意义比他真。他那个意思是假的,他不是真的。我们活的是真有意义,他实在讲是真的没有意义。把没有意义当作有意义,错误了。我们一比的时候,我们比他健康,我们比他快乐,我们常生欢喜心,一定要懂这些大道理,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修心,我们将整个佛法归纳起来写了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要把这十个字落实,你就能入佛的境界。这十个字就是凡圣心地法门的标准,与这十个字相违背的是道地的凡夫,与这十个字相应的决定是佛菩萨。「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我们在这里下功夫。首先学到什麽?学到尊敬别人,学到爱护别人,学着帮助别人。我们过去的毛病?过去的毛病是自大、傲慢,不知道尊敬别人;看到比自己好的嫉妒,看到不如自己的瞧不起,这是大病!自己悭贪、吝啬,不肯帮助别人,都是错误的行为、错误的念头,我们从这个地方要把它改过来。无论是什麽人,要平等的尊敬;我们对佛如何尊敬,对於一切众生要跟佛一样尊敬。不但对有情众生如是,对无情众生亦复如是。无情众生,树木花草,你有没有敬重它?你有没有爱护它?你有没有帮助它?你帮助它,它也回报。爱花的人,花在他面前开得特别美,回报。植物都有感应,何况是动物?

  这次有几位同修跟着我这几天在这些地方旅行。我们一个很明显的感触,古晋那个山上没有蚊虫、没有苍蝇,房间灯开得很亮,门窗统统打开,没有。我们在澳洲就有,必须要做纱窗纱门。什麽原因?古晋山上李金友居士这些人在山上六年爱护动物、爱护树木花草,牠有回报。从前牠也有,这个例子我们从古书上看到印光大师,我们在他传记里面看到,印祖七十岁以後,他所居住的地方,蚊虫、苍蝇、跳蚤一个都找不到。别人住就有,他住就没有。什麽原因?爱心,尊重心。你尊重牠,你爱护牠,牠也爱你。

  我们澳洲那个道场,现在悟谦法师在那里住了一年。我就问她:「功夫怎麽样了?成绩如何?」她说:「这些老鼠、蟑螂、苍蝇、蚊虫,比来的时候已经少了一半。」我听了点点头:「不错!你算有功夫,少了一半。希望加功用行,三年以後,希望这里头统统都没有了。」真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我们修行的功夫,从这些地方看。不是装模作样,从这里看真功夫。

  一定要培养真诚心,决定没有虚伪,对任何人,别人骗我,我不骗他,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所以古人常说,修行从不妄语始。我们跟人讲话还要瞒着,这个就不行了。为什麽?真诚没有了。真诚没有了,清净没有了、平等没有了,所有一切都没有了。真诚是个根源,对待任何人都用真诚心,决定不要怕别人欺负你,不要怕别人骗你,骗就让他骗,欺诳就让他欺诳,我们只是一味真诚,我们这一生能成就。你欺骗我,顶多欺骗一百年,不得了了;一百年之後我作佛了,十法界各走各的路。你骗我,我也骗你,你对我不诚实,我对你也不诚实,我们的菩萨道就失掉了,这个道理总得要懂,总得要明了。

  这一段经文里面的六句,「善护三业」六句,意业确实是大根大本。只要意业清净,身业、口业自然就清净了。决定不能够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诸位要晓得,占便宜那是真正吃亏。吃亏的人真正有福了,古人常讲,吃亏是福。现在人都怕吃亏,都怕别人占自己的便宜,这怎麽行!信佛,真正信佛,佛是大圣人,所谓大圣人,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了的人,他教导我们怎麽会有错误?你真相信,你真照去做,决定有好处,不能有怀疑。

  我们香港的道场,现在已经可以运作了。这个道场是一个摄影棚,做得我们非常满意。用钱虽然也不是很多,可是我们的设备是第一流的,最好的设备。我们制作的效果,决不在一般电视台之下,我们有专业的人在操作。我们要尽量利用高科技的设备,所以我想,明年我们同学轮流,你们自己在这里好好的去准备,每一个人录一套带子,每一位同修到香港去住一个星期,录十个小时。讲什麽东西,你们自己去选择。这个录像,一般卫星电视都乐意接受,因为你达到他的水平。

  除我们同学利用之外,我已经想到,邀请香港、中国、台湾、海外这一些学者专家,只要他们乐意,我们邀请他到香港去住一个星期到十天,我们负担费用,希望他们在我们这个摄影棚也能录一个专集。这些老教授们对於中国诸子百家有专门研究的,我们是义务的来为他服务,给他录专集,但是我们只有一个条件,没有版权,有版权我们就不服务,你去找别家去。我们希望把这些中国国粹流传给後世,发扬光大。这个录出来之後,将来可以配音,配英语发音、法语发音、西班牙语发音,各种不同的语言发音向全世界流通,介绍中国的文化。文化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它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我们要有这个认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它发扬光大,流传给後世。

  将来能拥有这一份文化的财产,我们决定不会把它据为私有,所以我刚才讲了,没有版权。我们大量的拷贝,分送给全世界,凡是有研究汉学的学校,我们都赠送,给它做为教材,非常有意义,这是当前的一桩大好事,我们要积极去做。为什麽?真正通达诸子百家的这些学者,大概都是年岁很大了,可能都是退休的老教授。所以我想,如果我们五年之内不做,五年之後这些人可能一大半都不在了,我们想做都来不及了。所以这个事情要积极去做,希望我们同修都能有这麽一个共同理念,大家热心来支持这一桩事情,这是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大事业、大因缘,我们遇到也是希有难逢,遇到之後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把它做到尽善尽美。我想我们这一段介绍到这个地方大致上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再看经文二十八面第四行,这是「现生成就」。在前面这个大科是「二利行」,讲的「轨范具足」、「观法常寂」,这一段自成就之後,才能够帮助别人。这一段是「现生成就」,我们采取小科,我们用的是《金刚经》上这一句话,「无住生心」。头一段,这是「一切无着」。

【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着。】

  这一段话,希望大家不能把意思错会。这个「无着」,是不是都不要了?你要听了,都不要了,你就听错了。所以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一句话说得好。什麽叫做『都无所着』?诸位一定要懂得,「着」就是「执着」,执着就是不肯放下。『国城…』这一句只是举几个例子。「国城」是什麽?这是讲你的地位、你的权势;你是一个国王,你是一个城主,你得到这个地位,得到这个权力,是要为这个国、为这个城市的人民服务的。如果有人比你做得更好的,你看到一定很欢喜,把这个位置让给他,这就叫「无所着」。你要把这个位置给人,你要想想,接这个职位的人一定有能力做得很好,做得比你自己还好,这叫负责任,绝对不是贪恋权势地位,意思在此地。

  如果你听了这个话:「佛教我无所着,好,我赶快辞职。」随便找一个人来,能力也不行,做事也很差劲,你怎麽能对得起社会大众?没有人能比你做得更好的,你还是要老老实实做下去,「鞠躬尽瘁,死而後已」。在自己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大事情,培养继承人、选拔继承人,这就是「都无所着」了。为什麽?准备交了,决不是贪恋。城镇聚落,就是现在所讲的行政上面的职位权势。『国』,是个国家的领导人;『城』,城市的领导人;『聚落』,是乡村乡镇的领导人,要懂得这个道理。

  下面又举了两个例子。『眷属』,这是我们现在讲的「人事」,帮助你的这些人都是眷属。「眷属」里头含义很广,在佛门里面,我们四众同修在一起共同生活叫「法眷属」,现在讲的是「人事」。『珍宝』是属於物质,都是一般人所执着的、所贪爱的,不容易放下的。佛在此地告诉我们,这些东西统统不要执着。首先这就是讲的「看破、放下」,你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可以受用、不能执着,而且常常是欢喜放下。有这些财富功名地位,这是福报。福报是你累世所修的福德感召的,如果过去生中没有修,你决定得不到。

  佛教给我们,你想得财富,得财富是果报,用什麽方法才能得财富?修财布施。所以诸位要冷静去观察。学了佛法之後,在日常生活当中,细心观察你周边这些人事,仔细的看,那些得财富的人、得聪明的人、得长寿的人,你仔细去观察,他是什麽原因得到的?跟佛讲的相应不相应?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无畏布施里面头一条,素食。诸位要晓得,素食是无畏布施,不害一切众生,不食一切众生肉,果报是健康长寿。不但不食一切众生肉,能够爱护一切众生,绝不伤害一切众生,养自己的慈悲心。对於这些小动物你尚且爱牠,不忍心伤害,你怎麽会伤害一个人?对於动物、植物,你都没有念头去占一点便宜,你怎麽会去占一个人的便宜?佛在经上讲,不杀得长寿,不盗得大富。「盗心」是什麽?想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是盗心,折福!

  今天我们看到社会上许许多多得到功名富贵的人,他们用的手法不正常。绝对不是说不正常的手段可以得到功名富贵,那你就完全搞错了。他得到的是过去生中修积的。因为他现前用的手段不正常,他的福德已经打了折扣,这叫折福;他如果用正常的手段,他的福报就更大。打了折扣了。绝对不是非法手段可以得富贵、可以得聪明长寿的,不是的。这些事情《了凡四训》里面讲得很多、讲得很详细,希望大家真正用心去读、常常去读;每读一遍,提醒自己一次,然後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当用什麽样的心态处事待人接物。自求多福,决定不可以损坏别人,更不可以伤害社会。

  在佛法当中,我们平常最常见的,就是用什麽方法来逃税,希望少缴一点税,多赚一点钱。这个心是什麽?盗心。你相不相信?盗心是折福。纳税是国民应尽的义务,可是现在是个乱世,我们就应当想一想,如果这个政府很贤明,确确实实给人民做了很多好事,这个纳税我们应当很痛快、很快乐。像新加坡的政府,我们不应该偷税。为什麽?这个政府真的为人民服务。你看公共设施做得这麽好,这些设施要钱,钱从哪里来?税收。如果这个地区政治不是很清明的,贪污非常严重,税收都落到这些人口袋里去了,他们私人去享受,这个要是偷一点税,也许还情有可原。偷一点税,使自己多赚一点钱、多享受一点,这是错误的,这个心理是不正常的。少缴一点税,怎麽办?多做一点功德,替政府修福。对!这好事情,你是菩萨发心。

  过去我们净宗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大师,他就是偷国家的税收。他那个时候的职位,就像现在的税务机构的出纳,管钱的。他盗国家的公款,他去放生,替国家修福。这是好事情,这是菩萨发心,这不是凡夫。所以他的果报也非常殊胜,不但没有犯罪,国王还护他的法。所以完全看我们用的是什麽心。佛教我们布施,布施的意义在哪里?这个政府为人民服务,我们把钱交给它,也是布施,也是做好事。你把它想通了、想明白了,你就非常高兴、非常欢喜了,心安理得。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心就安了,无论干什麽事情都欢喜。所以底下这一段教给我们:

【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於无上真正之道。】

  这里头文字虽然不多,这个义理很深很深。头一句话就教给我们「布施」。而实在说,这里头讲的六条,这叫「菩萨六度」,也就是菩萨行六个纲领。你能够遵守这六个纲领去做,你就叫「行菩萨道」。头一条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布施就是「都无所着」。什麽都能施,国城也能布施,聚落也能布施,眷属也能布施,珍宝也能布施,没有一样不能布施;众生有需要的,我们就要帮助他。可是这里面,布施里最重要的是「法布施」。

  通常在教下把「布施」分为三大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诸位大乘经念得很多,最常念的《普贤菩萨行愿品》,经上明白告诉我们,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法布施。《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头那个较量也说得非常好,抵不过四句偈的布施。为什麽?四句偈真正能帮助人觉悟。一个人觉悟了,一个人回头了,他得的那个利益功德是真实的;他缺少财富你帮助他,他得的利益是短暂的。得的是什麽?一生的利益。人要是开悟了、觉悟了,那是生生世世的利益。所以我们要知道,帮助别人最殊胜真实的利益是法布施。於是我们就明白了,三类布施是以法布施为主,财、无畏是为辅助,这个样子正助双修,你这个事情就会做得很圆满,做得很成功。财布施还是为了法布施,无畏布施也是为了法布施,以法为主。

  「法」是什麽?教学。我们举个例子来讲。我们建这个道场,建这个道场要用钱,出钱出力的人属於财布施。道场建成之後,後续有护持的这些事情,护持是属於无畏布施。道场的作用在哪里?作用是在教学,提供给大众在这边做研究的工作,做教学的工作,做宣扬的工作,做修持的工作,这都是属於法布施,是以这个为主。如果没有教学,没有弘法利生,财布施跟无畏布施都没有落脚处,都落空了。从这个例子里面,诸位细细去思惟,就懂得布施应当怎样去做,怎样才能把它做得圆满。这里面一定要观察,它对於空间的影响、时间的影响。空间影响得愈大,功德就愈大;影响的时间愈长,功德就愈久远。你要从这些地方去观察,我们才知道事情应该怎麽做,怎样做才真的是如理如法,才做到尽善尽美。

  我们在新加坡,联合新加坡九大宗教。每一个星期天,我们这个讲堂请各个宗教的传教师为我们讲道。事情看起来好像是个小事,意义深远,影响很大。我昨天回来,有一个同修送了一份资料给我,台湾的,他们也要搞宗教的联合团结,上面写得很清楚,是我们这里先搞,它那边马上就有影响了。所以在这个世间许许多多国家地区,都会有一些影响,这是好事,好的开始。这个事情能不能做得好,完全看用心。如果还有私心在里面,还有名利在里面,这个事情就很难做得圆满,很难做得好。如果没有私心、没有名利,这个事情会做得很圆满,做得很成功,确确实实带来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我们怎样把《无量寿经》的这些教诲,把《华严经》的境界,真正能够落实在我们自己生活当中,要靠我们自己认真努力去做。别人不做我们做,我们是大公无私的在做,一定会有人响应,一定会有人协助。「没有人,找不到!人都自私自利。」放心!佛菩萨会化身来帮助你,「德不孤,必有邻」。就怕你自己用心不正,那就没有感应,召来的是妖魔鬼怪,将来你做起来许许多多的烦恼。那是什麽?是你的心术不正,心术正大光明,自然有佛菩萨来协助。纵有魔障,也不碍事,时间久了,那个魔也欢喜,魔也会回头来护法了,这就是古德常讲的「邪不敌正」。心正、行正,妖魔鬼怪都会被感化。你要不能感动他们,你的德行不够,你有缺陷;真正有德行,没有不能感动人的。

  所以我们要学布施,要能舍。舍,决定不要考虑:「我舍完了,怎麽办?」你只要有这一念,你的自私自利没有忘掉。没有忘掉,你舍还是有福;你布施是因,你还是会得财富,得的财富不多。如果你把「我」忘掉,你舍,所得的财富是无量无边,没有止境的。所以心地要清净,一丝毫分别执着都没有。看到应当做的事情,立刻就做,决定没有怀疑。也不必有一个求感应的心,有这个心,这个心就是障碍,这个心就是过失,你心不清净了。古德所说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我这个事情做得对,合情、合理、合法,确实是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毫无顾虑去做。

  第二个叫『持戒』。「持戒」在此地,就是你修布施一定要如法。这个里头境界也非常广大。尤其我们生活在现代的社会,每一个地区的文化不相同,国情不相同,社会状况不相同,风俗习惯不相同,你一定要懂得,要明了。我们跟人往来,布施送礼,要送些什麽东西才合适,送得人家欢喜。如果你送的东西,送去人家讨厌,或者人家忌讳,你的好意反而结了冤仇,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不能不预先想到。

  布施,实在讲,不在多少,要着重实用。他能用得上,是他日常生活当中必须要用的,这是人人最欢喜的。这个不外乎,我们一想到这个,送吃的、送穿的,没错。吃的,他们吃的是什麽东西?我们要懂得,不是我们喜欢的别人都喜欢。我们喜欢是素食,人家不喜欢吃素食,在这些地方你就不能不考量,不能不观察,不能不多多的去问问。可见得「持戒」这一条,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要看到持戒,你就想到五戒、十戒,那你就想呆了。菩萨六度里面的「持戒」,就是我们讲的「如理如法」,合情、合理、合法,持戒是这个意思。真正通达人情事故,他需要的是些什麽,而且还不失时节因缘,你的布施,接受布施的人心生欢喜、心生感激。可见得这里头的含义甚深、甚广。

  第三个是『忍辱』。「忍辱」在此地就是耐心,你要有耐心等待。我们上一次从香港回来,乘的是国泰班机,这个班机误点,说的是九点多钟起飞的,结果飞机大概是有故障,在修理。问他什麽时候修理得好,他们都没有把握。悟忍师跟我同行,就跟我说:「人家一个个都赶别的飞机去了,我们是不是也要换?」我就告诉她:「我们在这里修忍辱波罗蜜。我愿意在这里坐一个星期,慢慢等。」结果没有等一个星期,十一点半钟这个飞机就起飞了。起飞很好,因为很多人都转到别的机上去了,我们一个人坐五、六个座位。

  什麽事情要学着忍耐,何必着急?世法里头常讲,「欲速则不达」。时节因缘没有成熟,充实自己,等待时节因缘,我们心就安了。度众生,有些人非常着急,恨不得马上把众生都度尽,他那个心比佛还慈悲,有什麽用!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知道众生时节因缘没成熟,不能度,他们都很有耐心在旁边等、在观察,我们着什麽急!所以帮助别人的缘不成熟,要知道怎麽样帮助自己,把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德能往上提升,「到有机会了,我会做得更好,会做得更圆满」,这个才是对的。所以我们一分一秒都不会空过。

  儒家所讲的:「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无论是进、退,都在精进,都没有懈怠。退是什麽?独善是什麽?充实自己。有机会,帮助别人,决定没有退转。所以无论做什麽事情,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麽都不能成就。忍耐是禅定、般若的前方便,这个「前方便」,用现在话就是「预备功夫」,你忍耐的心都没有,你怎麽会得定?没有定,你怎麽能开智慧?这个是要修的。

  我们同修当中有一位「悟谦」,也许你们很多人都认识她。提起这个名字,大家对她都不怎麽样,她跟你们都相处过。过去在华藏图书馆,在美国达拉斯道场、在圣荷西的道场,在此地,在澳洲,都没有人欢喜她。这两年我们在图文巴买了一个地方,我叫她到山上去住。她一个人在山上,这一年算是用了功。上山的时候,我告诉她:「你是全世界福报第一大的人。有这麽好的环境让你去闭关,你不是世界上头一个有福报的人吗?你能不能成就完全在你自己了。」上山,我把她那个名字改了。她那个「千」本来是一千、两千那个千,那个「千」像一个宝剑一样,很利害、很会刺人,所以没有一个人欢喜她。「这个『千』要不得,改个名字,谦虚的谦。谦虚忍让,这个谦好,学谦虚。」她很欢喜,她果然学了。在这一年当中,她每天听经七个小时;我们这里讲经的录像带,全部都拿过去了。每天听七个小时经,每天拜三百拜佛,这是她的定课。然後她的工作,那工作量很大,确实这是过去韩馆长对她很赞叹的,她一个人抵五个人,做事情的确是快,工作的时候背《无量寿经》。每天背诵多少遍,这个遍数不定。所以她的时间没有空过。

  现在你们再去看她的时候,相貌变了,声音变了,人非常谦和,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了,难得!一年!我说:「继续努力,三年你就是圣人了。」转凡成圣。所以问题是你自己肯不肯干!我把方法教给你,你不肯干,那就没有法子了。你肯干,人确实能够转变,自己要有信心。她天天反省,天天改过,现在知道为什麽过去每一个地方都住不好,每一个人都讨厌她,她发现了。她的动作比别人快,别人赶不上;赶不上她,就瞧不起人。她说:「错了!」所以现在她跟人相处,过去的这些毛病就没有了。这都是我们修行的好榜样。

  修忍辱比什麽都重要!人,每天不要看别人过失,要检点自己的过失。可是人有个大毛病,他找不到自己过失,专门看到别人过失。有什麽办法找自己过失?把别人当一面镜子;看到别人过失,不要把人家过失放在心上,立刻回过头来想:「我有没有他的过失?」用这个方法,你才能找到自己过失。找到之後,就要反省,就要改过。一天能改一个毛病,天天改,三年你就是圣贤了,你就不是凡人了。凡人要作圣人不是难事情,难就难在你能不能够认真改过,关键在此地。

  果然能够认真改过,《华严经》上讲凡夫成佛,一生就可以做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没有在第二生,一生当中圆满成就,成的是圆教的佛。由此可知,成佛哪里要三大阿僧只劫!为什麽人家一生能成就?天天改过。需要三大阿僧只劫的,他不能改过;菩提道上进进退退,进得少退得多,所以才要那麽长的时间。悟谦她有一个长处,她对自己有信心,这一点很难得。「信为道元功德母」,她有自信心,她能成就。我们将来有没有成就,这是关键的所在。有自信的人,又能够信佛,对於佛的教诲深信不疑,这个人他怎麽不会成就?当然会成就。

  『精进』是求进步。「进」是进步,可是进步上面加一个「精」,你想想这是什麽意思?「精」是纯而不杂。我们常讲「一门深入」,这叫「精进」,所以不可以夹杂。我这一生能有这麽一点点小成就,得力於老师严格的督导。我往年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精」这个字做到了。我们所听的、所看到的,是李老师一个老师、一个形象,决定不准许我们听其他人讲经说法,这我说过多少次了,我做到了。我们所看的这些书籍,不管是佛书、其他书籍,一定要得老师同意。想看什麽书,一定要跟老师报告;老师不答应,决定不敢看。你不听话,那就没有法子了,你就不是精进,你是杂进,你是乱进,那不会有进步的。老师教导我们,他的目标在哪里?目标是帮助我们开悟,他不是别的。绝对不是帮助你充实你丰富的常识,不是的,他跟世间教学不一样。世间教学的目的是充实我们的常识,你知道得愈多愈好。佛法不是的,佛法它的教学是帮助你开悟,帮助你得定,所以跟世间教学完全不相同。你真正得定,真正开悟了,这个佛法教学才算是成绩拿出来。

  可是这个关键,关键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布施是放下,持戒是守法,你要有耐心;耐心最重要的,是对老师那个教导有耐心。你真守法也很快,感应不可思议;你不守法,你有怀疑、有忧虑、有疑惑,那个问题难了。不过老师实在讲也非常高明,如果他发现你要是有疑、有顾虑,他对你就放弃了。换句话说,他知道你的目的不是在求开悟,你是在求一般常识,那你什麽都可以看,你什麽都可以听,他不教你了。你真正要想修开悟,要想入佛境界,非走老路子不可,新路子没有法子;老路是诸佛所走的,祖祖相传,他们走这一条路,没有第二个路子可以走的。所以一定要懂得精进,决定不能杂。

  前两天,我听到槟城极乐寺要来找我,他们那边要办一个「楞严学院」,专门攻《楞严经》的。好!好事情!这也是我上一次去提到的。因为那个道场最初住持是圆瑛法师,以後是白圣法师,「这些法师都是讲《楞严经》的,这都是你们道场的祖师。」我说:「你们应当要弘扬《楞严》。」我过去学经也是专学《楞严》的,专攻《楞严》的。《楞严经》我记得好像讲过六、七遍,好!真有味道!可是很难,要没有相当的基础,不是容易事情。所以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要「精进」,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其他经论可不可以修?可以,不是这个时候,开悟之後再修。没有开悟的时候,你现在都去涉猎,把你开悟的时间拉长了,本来你可以五年开悟,现在你要十年,这个道理要懂。所以谚语常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一点都没错。我就比你们老实,所以我吃的亏就少,我听老师教导。所以古大德他们这个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做参考的。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