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别装!境界是装不出来的,修行,一定要踏踏实实!

别装!境界是装不出来的,修行,一定要踏踏实实!

 
我有个师弟是美国人。记得有一次,我们两个煮茶聊天,我对他说:“这个茶壶外面有点脏啊。”白色一点点的,都是烧牛粪的灰尘,烧牛粪,烧着烧着快要变成灰的时候,只要一吹,整个茶壶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因为我们从小生长在马尔康,这里从来不像游牧民族那样烧牛粪煮茶,但总不喝茶也不行,又没柴可以烧,所以慢慢就习惯了。我怕从美国来的师弟,一个犹太人,不习惯这种煮茶的方式。他是个很有智慧的人,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的博士。他笑着回答我:“阿格颜班,这没有问题,怕就怕里面脏。如果里面干净,就算外壳脏,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认为干净或者脏乱,是我们自己的主观意识决定的,内心如果干净,外表并不是很重要了。

  我们对三宝的虔诚心是要好好培养的。以前,有一个弟子,一天到晚说“万法唯心造”,不要执著形式的东西。有一次,他寄宿在我们道场,早上水龙头不出水了,他就去找堪布问:没有洗脸水了怎么办?堪布说:“没有关系啊,万法唯心造,就在马桶里洗吧。”他很惊讶,觉得在马桶里怎么可以洗脸?堪布回答说:“你不是觉得形式不重要吗?马桶里的水也可以洗脸啊,可以把脸洗得干干净净的……”

  当我们的心还没有到那种境界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当成佛菩萨来看待。现代的华人,文化水平都不低。大家喜欢念《金刚经》、《地藏经》、《华严经》……经文念多了以后,就都以为自己是佛,是菩萨了。很多所谓的国学老师,一开口就是《金刚经》、《心经》,把禅宗六祖讲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成是学佛的最高境界。那是六祖证悟的境界,关你什么事?

  对我们来讲,身就是菩提树,我们的身体本来就在处处染着尘埃。人们的身体,杀生、偷窃、邪淫,满身都是。人们的嘴巴,恶口、两舌挑拨离间、讲是非、讲谎言等等天天都在干;贪嗔痴嫉妒傲慢疑心病,不要说你们有,很多法师都有。我们不去洗这些污垢,会越积越多。佛教徒本来每天都要洗心的,这个明镜台,被污染的太厉害了!我们每天要勤劳的擦它才行啊。比如做大礼拜,修持金刚萨埵百字明等,努力虔诚地在佛菩萨面前忏悔自己的业力。

  我们必须要这样做,不要把自己当成是佛菩萨,不要把自己当成大成就者。有些弟子问我,“师父啊,罗汉跟初地菩萨到八地菩萨,中间的差距是什么?他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我回答他,“这些差距与特征,跟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很多人,现在连最起码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都没能做好,去管菩萨、管罗汉干什么呢?连凡夫俗子善良的心都没有调整过来,连人性本善的能力都缺乏,念经都念不通顺,五十万加行都没有好好做圆满,你还管人家神秀和六祖惠能的对话境界?

  我们台湾有个弟子,麻衣麻裤,扎一个小辫子,看人说话,完全可以说是一副道貌岸然的神情。说上两三句,他就说“诸法皆空”、“如梦如幻”、“不要执著”。有一次,刚好他切了一盘水果,里面插了牙签。大家在说水果甜不甜,他又开始说:诸法皆空,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我拿着牙签往他膝盖上扎了一下,他“哎呦”一声,叫了出来。我说:“你不值得‘哎呦’啊,诸法皆空,一切都是如梦如幻而已。”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没人扇我们耳光的时候,什么都能是空性。耳光一来,“我执”马上就出来。诸法都没空,一点儿都不梦幻了。所以,不要把自己当圣人看。有些人,禅宗的公案看多了以后,经也不念了,佛珠也不拿了。有些法师,当然他们中也有很多是大成就者,会说“念佛经、拜佛、供佛等等就是修行吗?只有调伏自己的心才是修行。”所以,有的人就把佛珠丢了,经也不念了,每天就坐在那儿发呆。表面上是在修自己的心,可一个人很难修啊。

  以前有个老和尚在修行,刚好他的师兄从旁边经过,问他:“你在修什么?”他说:“我在修忍辱。”突然“啪!”的一声,他的师兄一巴掌打在他的脸上。他马上怒发冲冠,站起来喊道:“你为什么打我?”师兄反问他说:“你不是在修忍辱吗?为什么现在不修了?”

  大家别装!境界是装不出来的。修行,一定要踏踏实实!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以往,学人往往把戒律孤立起来修学,甚至将戒律当做一切,只见戒律而不见佛法,使持戒成为一种形式、片面而孤立的行为。事实上,戒律只是佛法修学体系的一个基础,必须将其放在整个修学体系中去理解,才能更好地学戒、持戒。在此,我想从佛法修学体系的五大要素,来谈谈如何修学戒律。

  一、皈依是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我们受戒,是从皈依中获得戒体。比如五戒、八戒、沙弥十戒,都是由三皈获得戒体。所以在受持五戒、八戒的仪轨中都有皈依的内容,分别为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

  比丘戒也不例外。僧团成立之初,僧众曾依“三语”受戒。只要对三宝生起信心,对着僧团三称“我某甲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今于如来所出家,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所尊”,即可获得比丘戒体。后来,因为众生的根机、信心都不如从前,才形成羯磨受戒的仪式,通过隆重的仪轨,使受戒者纳法于心。

  但皈依始终是戒律的灵魂。惟有对三宝具足信心,戒律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有多少信心,就会有多少持戒的自觉性。如果不是佛教徒,对三宝没有信心,戒律对他们就只是一些条文而已,并无多少实际作用。

  所以,我们受戒前必须对三宝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否则就无法得到戒体。惟有深信三宝,对三宝所发的誓言才会产生效应,不然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如果有一天三宝在我们心目中失去地位,那么,曾经对三宝所做的宣誓也就难以产生效应了。

  可见,戒体完全是建立在我们对三宝的信心上,建立在皈依的基础上。所以,我们皈依之后还要不断修习皈依,以此坚固道心,强化戒体力量。一旦信心减弱,戒体的基石就会随之动摇,戒律在我们心中也将失去分量。

  二、发心是根本

  发心,是持戒的根本。

  任何一种戒律,都有相应的发心基础。如声闻戒,是依出离心而建立。惟有以出离心持戒,才会导向解脱。否则的话,无论持五戒、八戒,还是沙弥戒、比丘戒,只是人天善法而已,无法成为解脱之因。

  菩萨戒,则是依菩提心而建立。这就必须发菩提心或受菩提心戒,在此过程中强化菩提心的愿望。当我们真正把菩提心变成自己的愿望,把“我要利益一切众生”当做自己的使命,再来受持菩萨戒,才会具有力量。所以,菩萨戒必须以菩提心为前提,方能导向无上菩提。不然,即使受菩萨戒,行菩萨行,同样会流于人天善法,与无上菩提了不相干。反过来说,如果有出离心,有菩提心,即使持的是五戒,也将成为解脱之因,成为无上菩提之因。

  所以,首先要把出离心、菩提心的根本建立起来,依此持戒,而不只是单纯地按照戒条行持。

  三、正见是方向

  正见,是持戒的方向。

  佛法修行主要分为戒和见两部分,并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似乎两不相干。其实,戒和见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戒的清净有助于见的禅修,另一方面,见地透彻者必能认真持戒。古德云:“五度如盲,般若如导”,正是说明般若正见对持戒的指导意义。有了正见,才能正确理解戒律,实践戒律。所以,八正道是以正见为首,六和中也强调见和同解。

  戒律是一种条文规定,或一种做事程序。每条戒的制定都有相关缘起,并具十种利益,即“摄取于僧”至“正法久住”的“十句义”。所以,我们学修戒律不应仅仅停留于对条文的了解,而是要从制戒的缘起及意义中认识佛陀制戒的精神。依此精神,方能对戒律有全面认识。

  关于持戒的正见,首先要正确了知戒律的开遮持犯,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何为犯轻罪,何为犯重罪;哪些情况下可以开许,哪些情况下不能通融。如果没有这些认识,或是把戒持得生硬僵化,或是假“圆融”、“方便”的借口,任意歪曲戒律,受如不受。因此,了解开遮持犯,是持戒修行必须具备的正见。

  此外,还要正见缘起因果。心灵各种因素的产生及成长,皆由相关因缘所致。确信每个起心动念将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因果,我们就会自觉防止不善言行,避免恶业之因,这是持戒的重要心理基础。可见,对心灵因果的透彻理解,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到持戒的意义所在,认识到惟有持戒才能阻止内心不良串习的延续,摆脱生命的恶性循环。

  佛法的核心是解脱,持戒同样是以解脱为目的。戒律虽然称为别解脱,但只是在事相上别别解脱,并非究竟解脱。因为究竟解脱是依无漏慧的力量,而无漏慧的开发来自空性正见。因此,持戒须以空性见为指导,在识达开遮持犯的前提下,了知持犯相亦了不可得。正如《大智度论》所说:“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尸罗波罗蜜。”在世俗的缘起因果中,开遮持犯相虽宛然存在,但在胜义的空性中,开遮持犯相也只是因缘假相。倘不具备这样的认识,就会像道宣律祖所说的那样,“执则障道,是世善法”。

  佛法的中道正见是不落于空有二边的,这样持戒,方可为得定发慧奠定基础。

  四、止观是保障

  止观,是持戒的保障。

  持戒和止观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往往以为,持戒是持戒,修定是修定,开智慧是开智慧,很少将之联系起来。事实上,持戒同样离不开止观修行。

  我们为什么要持戒?是因为戒律由佛陀制定,觉得应该持,还是真正意识到持戒对修行、解脱确有利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思考。

  如果仅仅因为戒由佛陀制定才去受持,我们会觉得,持戒只是为了佛陀而不是自己。那么,对佛陀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前,我们往往会对持戒敷衍了事。就像很多孩子在没有认识到学习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时,总以为自己是为老师读书,于是就会想方设法地敷衍老师。同样,我们没有认识到持戒对现有人生的意义之前,一旦戒律规范和固有习惯产生冲突,我们往往会找到种种借口,什么“戒律过时了”,什么“现在不实用了”,等等。总之,是不会真正把它当做一回事。

  惟有真正认识到持戒对生命的作用,我们才能调动持戒的自觉性,而不是以任何借口敷衍。那样的话,等于是害了自己。所以,我们要经常对每条戒进行思考和观察,认识受持这条戒的利益,及不持这条戒的过患。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观察修的过程。当我们对每条戒或每种做法经过深入思维,明确受持利益和不持过患后,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将心安住其上,这也是修习止观的内容。

  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修定,修空性慧。如果有了禅定基础,持戒便能事半功倍。我们之所以觉得持戒艰难,正是因为内心躁动不安。尤其是面对各种外缘时,各种妄想此起彼伏。在这样的内心波澜中,我们往往会失去控制。但若是有相应定力,能将心安住在善所缘境中,很多念头就无法产生活动。一个有定力的人,尤其在定的状态中,必然不会犯戒。比如定共戒,就是在禅定中成就的,在定中自然具有防非止恶的功能。

  而依正见建立的观照力量,也是持戒的有力保障。当我们以佛法正见观照世间,观照财富、地位、名闻利养时,就会透彻其虚妄本质,从而保有超然的心态。尤其是具备空性慧之后,所有念头都无法构成干扰,即道共戒。当心安住于空性时,五欲六尘只是漂浮的影像而已,是没有力量产生干扰的。反之,如果没有真正看破,对轮回及五欲六尘还有期待贪执之心,心便会随串习左右,那样的话,持戒自然也就格外艰难。

  戒是定慧的基础,而修定发慧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持戒。如果没有定和慧,持戒只是依靠意志的力量,那是比较被动的。倘以定慧之力作为辅助,持戒就有了坚强的后盾。所以说,止观是持戒的保障。

  以上,结合修学佛法的五大要素,提出如何修学戒律的几点方法。

  修学戒律,一是要根据佛陀制戒的精神来实践,二是要把戒律放在整个佛法修学体系中重新认识。惟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理解戒律在修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指导我们更好地持戒。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