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念佛吃斋一辈子的老居士,由于心存邪见,死后转猪临终意念的重要

念佛吃斋一辈子的老居士,由于心存邪见,死后转猪临终意念的重要

念佛吃斋一辈子的老居士


由于心存邪见,死后转猪临终意念的重要



  有位受过菩萨戒的女菩萨,持斋超过三十年的时间,后半辈子都是茹素、礼佛。往生之后,因为生前皈依显教,所以就依显教的方式处理。

  家人请求仁波切为她回向,当然仁波切很乐意。 

    仁波切当天晚上接获消息之后,在禅定中,就清楚地看到一幕景象:有一只母猪,生了一群小猪,十几只小猪都是白色的,其中有一只比较特别,中间一圈黑。当时 仁波切对此并不以为意。

  隔天他的家人再来拜见仁波切,请示道:‘我妈妈吃斋这么多年,也受了菩萨戒,她真的心地非常好,她往生后,现在在那里?是不是在阿弥陀佛那里啊?’仁波切说,晚上再看看梦境。结果那天晚上,仁波切又看到相同的景象,而且更清楚。‘它’(她)投胎在一片鱼塭附近,中间有一排石绵瓦猪舍,里面统统养猪,就是那一头没有错!

  第三天她的家人再度来访,仁波切不好直接明讲,只问家属:‘你母亲往生之前,有没有什么征兆?’儿子说:‘没有啊,到最后她就是整个人昏迷了,也没有交代什么遗言。’ 

    仁波切说:‘可是情况不是很好。’就一般佛教徒所能了解的,一个吃长斋、心地很好、乐于助人、对寺院布施供养发心也很大的善人,往生那一刻怎会投胎为畜生?没这个道理。

  于是仁波切就私下交代其中一位家属:‘你最好回去再问一下,因为人在往生之前,会有一段弥留时期,这时往往会讲出一些话,谈到她所看到的一些景象,我说你最好回去问问看。’真的被他问出来了。在往生三天之前的晚上,是亡者的媳妇看护的,她听到婆婆一直叫着:‘把那一只猪抓来杀,赶快,赶快。’反覆这样一直叫,再来就没了。

  家属讲完,仁波切说:‘好,那我可以确定了,她今天这个遭遇,完全是因为她的执着和妄念所致。’那个投胎的地方,仁波切看得很清楚,确定无疑。于是 仁波切交代家属:‘大概离你们家多远的地方有片鱼温,盖有石绵瓦猪舍,就在几月几号晚上,离你母亲死后两个小时,有一只母猪生了一群小猪,当时我还特别去数,十几只的样子。其中有一只长得特别不一样,你把它买回来,我帮它皈依。’仁波切没有直讲,那就是他妈妈的来世。

  家属找了三天,真的找到了,时间非常吻合。而且很奇怪,那只小猪看到她的家人,自动就跑过来,家属就把它买回来,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赶快带回寺里,恭请 仁波切授皈依。皈依之后,兄弟们就商量要带回去养。 仁波切说:‘不行,既然已经皈依了,应该把它带到深山里放生。’家属担心放生后,一定马上被体积庞大的动物吃掉。仁波切说:‘难道你愿意真让它在畜牲道这么久吗?’后来家属就把它放生了,放生后很快就会死,猪往生后,大概会投生人道吧!

  仁波切说,‘这给了我们一个警惕,虽然念佛吃斋一辈子,但是如果执着心不除,邪见不灭的话,在临终是非常危险的。为什么她会在临终之前,有这样的梦境显现,要捉那头猪来杀?因为她有个心愿,就是她长孙结婚的时候,要依台湾民俗杀猪宰羊“拜天公”,这也就等于是她的愿。由于愿望在死前一直没有实现,所以弥留的时候,唯一挂念的不是阿弥陀佛要不要来接我,而是长孙还没结婚,还没杀猪来敬谢天地。这个妄念成熟,就在她弥留之际显现出来。“捉猪来杀”的念头停留在她的意识之中,胜过阿弥陀佛,非常可怕!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修净土法门正见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方便,无非是摄心归一,做到一不可得,方便度苦,随机应化,非有定法。念佛法门,亦是方便法门之一种,不可专执持名为念佛,凡内观自性,外参经论,行住坐卧,待人接物,一切皆念佛也。千百年来,念佛者多,成就者少,其原因有五:一、不明念属何念,佛是何物。二、贪得便宜,不耐吃苦。三、不明心要,力量不足。四、分宗立派,秽净之见横生。五、不得持名法门之诀窍。如今先要明白此念佛之物为何物,终日受苦颠倒流浪生死之物又为何物,然后再去念佛,心地明白,方可我不离佛,佛不离我,佛我同光,体用如如,在在净土,处处西方。如是努力精进,则生西并非难事,阿裨跋致,此生定可证到也。
  
修净土是要双修,不要单修。云何单修,单信西方之弥陀,自己发愿往生,赖佛来接引,自己却不用功,改除习气,是谓单修。云何双修,明白自己本心地,其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与弥陀不二,感应道交,十方尽是西方,在在处处,若有此心,佛即不来而来,我亦不往而往,分不出对面彼此,朝于斯,夕于斯,娑婆不异西方,开口都是念佛,无能念,无所念,水不离鱼,鱼却忘水,不立弥陀见,不立秽净见,当下即是往生,是为双修。但口说而心不行,执持名号,心不作观想,是谓单修,心口相应,是谓双修。其实双修容易,单修难,双修得自在,单修反吃力,双修决定往生,单修断断无功,要如是修,方为正修正行。但念佛之前,必应具几个先决条件:一、须先认识何为净土,二、须先明白阿弥陀三字作何解,而往生净土者,是我何物,三、修持法门之次第。若此三项未曾明了,则虽持名万遍,只如鹦鹉学语,全不中用,所谓为经转,并非转经。
   
第三行者,修行也,非仅持名号之谓修,当时时厌离生死,念念不忘弥陀,口持心念,绵绵密密,即得三密瑜伽境界,所谓净法有力,则染法无力,其能不念贪念嗔念痴者,以念佛念法念僧有力也,不念此,必念彼,不念西方,即念地狱,犹反手也,手不有二,心岂有别,当下即是,毋庸犹豫,似此专一诚修,一日至七日,心不颠倒,并不颠倒心亦不可得,自然一心不乱,一心即是无心,心不可得,为正修行。
  
又修行者,破见浊也,若有净见,对面即立秽见,不得为行。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为众生方便说此净土法门,然又不许有情见,文殊以有佛见,尚贬向铁围。故见不净,心不净,即土不净,是以信坚愿大,合之方为正行,非仅口持即谓行也。
  
一句弥陀顿超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前际后际皆断,心行处密,本是无生法,亦是无上密乘。玄奘法师所译经本,重正念思维,罗什法师所译经,重执持名号,其实不二,以思维时,不离口念,口念时不离心行,古人观念并重,非若今之偏执不化也。密宗释弥陀有四,曰浅略,深秘,秘中秘,秘中深秘。亦无非念西方弥陀,与自性弥陀,同体不二之意,故一句弥陀,本是密宗,非可割裂分家者也。
  
第四证者,实证也,以心与境界体会通达之谓证。经云:惟佛与佛,乃能证知,是言以心印心,只自己知,非他人可测。又证者,随信愿行三者而转,信愿行之修得如何,则所证得亦如何,若彻了诸法空相,约理言,自是无修无得无证,但理事圆融,又何尝废修,修则证在其中矣。
   
念佛法门,系借佛力,但感力弱,应力亦弱,余念佛十年,始终不敢自信有把鼻,民国十八年秋,修心中心后,回头再行念佛,方知念佛法门之微妙,并悟得阿裨跋致之意境,盖一心不乱,定要平时做到,断无临时措办。故于念佛法门之外,当参究密法以为正助,其境界实不可思议。余自承前此种种罪过,硬把净密分家,罪同谤佛,佛在世时,本无禅密之分,后人为方便计,暂分以求专一,非故立门庭也。所谓归元不二,方便多门,若固执己见,严别门户,仍为执着,从何解脱。试问证至无生法忍时,心且不有,谁为别者?谁为证者?莲池大师发愿文云:愿于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云云,是岂摒绝禅宗者,近人执定非净不修,反对密宗,自己却又持往生咒。故知执持名号,为修净方便法门之一,一切法皆是佛法,修一切善法,即得无上菩提,岂有修他法而弥陀不许往生之理?今借一句弥陀,念至万法归一,再念至一不可得,方为成就。即持他法,亦可同样成就,惟向西愿力,不得有二,念到一念无念,斯名实念,一相无相,斯名实相。至见实相时,自然心无系念,无系念即是解脱。经云解脱即是如来,即是涅槃,行者断不可自安劣小,以为此生决难办到,尤不可视他人亦是劣小,作此见者,是增上慢,即是不明净土,决定不得往生。
  
念佛之法,初念宜随众合念,音调应与众合,不必字字出声,应用息气法以调伏之,时时换气休息时,心念仍属不断。第一要与大众和合同声,次与众念,不如与少数人念,少数人念,不如独念,念六字不如念四字,念四字不如念一字,本来南无阿弥陀佛之本音,乃南无阿迷达菩大耶,论理亦应正授后再念,与持密不二。所谓念一字者,即四字中重一字,如重一陀字,而得抽空以作观想,最为得力。又念佛时间,切不可太长,以念念不断为上,最好念一刻钟,禅定一刻钟,轮流观念。今人以多数为胜,以声宏为高,更不辨功德为何物,妄将念佛功德,当作锡箔寄库存放,其愚诚不可及。今姑妄立一功德格曰,念佛至一分纯熟,即一分功德,十分受用,即十分功德,改去一分习气,即一分功德,十分习气,即十分功德。熟在自心,自心即是宝库,若云念至明心见性以为功德者,修心中心法,满千座后,告以起用方法,彼必自知,净土法之微妙。余前著有《弥陀心要》一书,可以参阅。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