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济群法师:很多人栽在习惯中,偏离了学佛的初衷

济群法师:很多人栽在习惯中,偏离了学佛的初衷

心真是非常微妙,有种种伪装,还有种种自我保护机制,要看透它绝非易事。不仅要了解凡夫心的运作规律,更要通过禅修来培养觉照力,否则,很容易落入我执的陷阱,难以自拔。

  如果我们的做事方式不利于个人修行,那么,也会给团体的健康发展带来障碍。可能暂时是有利的,有促进的,但其中隐含的危机,会使这个团体偏离正确方向。这种现象,在今天的佛教界非常普遍。很多做事的人,既不重视教理,也不重视禅修,结果越做越俗,越做越没谱了。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戒的。

   要让菩提书院成为一个健康的修学团体,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做事,并在做的过程中及时调整。

  也许你们现在还没有多少体会,因为参与时间不长,本身又在认真修学,凡夫心会暂时蛰伏起来。一段时间过去,我们对凡夫心可能会渐渐放松警惕。同时,参与的事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就可能把大部分心力转到事情上。这时候,正是凡夫心卷土重来的时机。所以,因为做事产生的问题,往往不是开始就出现的,而是一段时间后渐渐露出端倪的。

  一般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做事,而凡夫的习惯是什么?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显现,但根源无非是“我执”。只有以一种无我的方式做事,才能使做事成为修行的一部分,才会使心越做越放松,越做越开阔。反之,做事就只是做事而已,甚至会对修行构成障碍,做得越多,心里越累,绑得越紧。

  我希望,大家在开始做事时,就知道可能出现的病根在哪里,在尚未发病之前就防范它,进而根治它。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些问题,是因为我已经看到太多人栽在其中,偏离了学佛的初衷。随着修学的深入,随着对自身认识的加深,你们会知道我的良苦用心。

 在二十多年的弘法过程中,我看到了社会对学佛的需求,也看到了大众学佛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缺乏有效引导,二是缺乏良好氛围。因为缺乏引导,使学人或盲修瞎练,或偏执一端;因为缺乏氛围,使学人或力不从心,或半途而废。

  成立菩提书院的初衷即在于此,我们想为大家提供的,一是有效引导,二是良好氛围。有引导,才能次第深入,循序渐进;有氛围,就能借助集体的力量,携手并行,不再掉队。

  那么,怎样实现这个目标?不论是进行引导,还是形成氛围,都需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在筹备和实践过程中,菩提书院的骨干团队一次次地形成方案,再一次次地推FAN,一次次地修改,一次次地完善,最终形成两套模式。

  其中,修学模式的重点,是建立有效引导,为个人修学提供服务;行政管理模式的重点,是形成良好氛围,为大众接触佛法和继续修学提供服务。从目前来说,总体框架已经成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使我们的信心更坚定,思路更清晰。未来需要做的,就是形成一套从上而下的标准化操作规范,并细化到每个环节。

  现在的整个社会,都在刺激并鼓动我们的凡夫心,在引导我们成为更彻底的凡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修行比任何一个时代更为艰难。但在两年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书院这套模式的力量,看到学员们通过短期修学发生的巨大转变,也看到大家在一起的欢喜、和谐。这份法的情谊,让许多人心生向往,希望加入这个团体,加入这个没有任何功利,人人敞开心扉的团体。

就学佛来说,学多学少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学以致用。如果学得多,但落实于心行的少,反不如学得少而能落实于心行。不要因为学得多,就有优越感。专心学习的人不会面对很多人事,即使有不少缺点和习气,也不容易暴露出来。

  而做事过程中,有因缘引发各种习气,调动各种凡夫心。佛陀在戒律中规定:在家做过什么,出家就不能再做,确实是用心良苦。因为佛陀深知人性的弱点,深知凡夫心的危害。但我们要知道,声闻是少事少业的修行,而菩萨是多事多业的修行。发心做事的同学,如能在面对各种境界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就比别人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正是禅宗所说的“历境炼心”。以此帮助我们很好地认识自我,纠正自身的问题和习气。从这个角度来说,做事有做事的优越性。

  认识自身问题的过程,也是调心的过程。比如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心的觉照力能否用得起来?这就是考验修行工夫的时刻。另外,在做事过程中,往往会依循固有习惯,有自己喜欢或讨厌的对象,有看得惯或看不惯的事情。面对种种人和事,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原有的心行状态,这更是需要特别加以警惕的。

  有一点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社会上的员工在面对不同顾客时,始终能保持职业性的微笑。尤其是那些训练有素的员工,一旦顾客出现,立刻能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当然,他们是带着有所得的心在服务,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业,为了从客户那里得到利益,从而使心时常处于警觉状态。人们为了一点点物质利益,尚能对自己的心行进行有效训练。我们为摆脱凡夫心,成就佛菩萨的品质,更应当发勇猛心,积极改造自我。如果总是纠缠于情绪中,那是很失败的人生。

  有些同学对接触信众存在畏难情绪,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障碍。通常,我们会因此而采取回避方式。尤其是出家人,更能为自己找到充足的理由:不接触人有利修行,所谓不攀缘。理由固然正确,但更多原因却是在给自己的心理障碍找借口。所以说,问题并不在于是否接触信众,关键是检讨自己是否存有心结,清楚自己的发心是什么,自然也就明确目前更需要做的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如果学佛者在生活中解行并进,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解脱生死烦恼,降服其心最为根本。降服其心就是要我们在生活中降服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心,降服其心,则不执我、法二见,能心生平等,口出爱语,身入正道。为何要断除我法二执呢?心生执著,必能引生烦恼,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痛则不通”。身体不通,会生身病;心里不通,会生心病。身心失衡,不生轻安,必然成为障道因缘。

  我执又名人执,妄执人有实在的我体。众生身体原为四大、五蕴假合而成,如妄执具有主宰作用、实在不坏的我体存在,进而就会产生“我”与“我所”等妄想分别。人生难免生、老、病、死,还有什么执著永存?法执,又名法我执,执着一切法实有。将所有存在的法认为本质是固定不变,进而就会产生“实法”与“定法”等妄想分别。应知一切法皆是方便,不能“得指舍月”。

  所以,我们要具备四无量心,让心平等,才能断除烦恼,与道相应。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四心能够引导行者普缘无量众生,成就无量福智功德,称为四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不执而舍离如上三心,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修行就是“修心”,让行者的内心充满慈爱、大悲、欢喜和舍离,得以远离烦恼,自在解脱。

  要想断除烦恼,必先了解人生烦恼的根本。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为人生固有的根本烦恼,称为六根本烦恼。根本烦恼,能够出生一切随行烦恼。贪是贪爱财、色、名、食、睡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在不正见中,又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烦恼。身见是执取五蕴根身;边见是执取常断二见;邪见是谤无因果,坏诸善事;见取见是执持成见,非果计果;戒禁取见是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

  贪、嗔、痴、慢、疑又名五钝使,即五种慢性烦恼;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又名五利使,即五种急性烦恼。贪、嗔、痴、慢、疑加上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惑是迷惑错误,是贪嗔痴等烦恼的总称;十根本烦恼又名十使,使是烦恼的别名,烦恼能使众生流落于生死。

  谈到这里,不免有人会问:在生活如何用四无量心去对治六根本烦恼呢?是用慈心对治贪心,还是用悲心对治嗔心呢?法无定法,四无量心中任何一个无量心都能对治六根本烦恼中的任何一个烦恼。如果将四无量心和六根本烦恼的对治用相应方法的来排列,难免落入牵强,难免产生机械。佛在经典里面明示,如能明了一经、一偈,解行并重,法无高下,平等皆用。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文字的表面上下工夫,应该明了其内在的含义,落到实处才是关键。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