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平凡如吾等,亦足令世间改观-佩玛.丘卓

平凡如吾等,亦足令世间改观-佩玛.丘卓

平凡如吾等,亦足令世间改观-佩玛.丘卓

《入菩萨行》虽造于十二个世纪以前的印度,仍然与我们这个时代密切相关。此一经典级的论典为印度圣者寂天菩萨所造,内容出奇地跟得上时代,他指导你我这样的人,即便身处乱世,仍生活清醒,内心开放。此论是为初发心菩萨所写的一本重要指南。这些精神勇士希望能减轻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因此它属大乘,此乃佛教中重于广大无边之慈悲并培育柔软随顺、平等无分别智慧的一支。

我对《入菩萨行》的感激是很迟才生起的,那是在我对十九世纪西藏伟大的游化瑜伽士巴楚仁波切(Patrul Rinpoche)熟稔之后。由于他的著作和流传下来的不寻常事迹,我的敬爱之心油然而生。他居无定所,身无长物,行为率性又不受传统束缚,但他是一位伟大而智慧的老师,他一生在很多情况中示现出他的证量,他对人们怀抱着伟大的慈悲和柔软,也坦诚得毫不留情面。

当我发现巴楚仁波切讲授了这部论典不下百次,本论就引起我的注意了。他游行西藏,讲给愿意聆听的人听,无分贫富、贵贱、比丘学者或从未接触佛教教义的人。我听说之后就想:「如果这位离经叛道的人、这位虔诚的瑜伽士如此喜爱本论,其中必有文章。」于是我开始认真地研读本论。

有些人对《入菩萨行》一见钟情,我则不然。说真的,要不是出于对巴楚仁波切的钦慕,我还不会开始读它呢!当我逐渐掌握内容大要时,它让我惊觉我的自以为是,我开始感恩这些法教是多么迫切而中肯,寂天菩萨的教导使我了解到,凡常如我们,也可以使这极度需要援手的世间改观。
***
寂天菩萨生于八世纪的印度,贵为王子。他身为长子,注定得继承王位,他的诸多事迹之一,就是在他登基典礼的前一晚,梦见文殊师利(象征智慧的菩萨) 示现并劝他舍弃世间生活,追求究竟真理,于是寂天菩萨立即离家求道,放弃王位,宛如历史上的佛陀所为。

另一版本是寂天菩萨在即位典礼的前一晚,他母亲用滚烫的水给他施行浴礼,他问母亲为何故意烫伤他,母亲答道:「儿啊,这种痛苦远不及你为王将经历的痛苦啊!」就在当晚,他迅即离家。

无论那一桩才是真正的催化剂,总之,寂天菩萨自此在印度消失,成为隐士,后来他抵达那烂陀大学(Nalanda University)──当时印度规模最宏大、阵容最坚强的道场,吸引各个佛教国家的学生前来学习,他在那烂陀出家,法名寂天,意译为「宁静天神」(God of Peace)。

他在那烂陀并不受欢迎,与后来所享之盛誉恰好相反,他显然是上课或修行都从不出席的那种人,同修比丘讥他有三「想」,分别是:食、睡、拉撒。他们想给他一点教训,于是邀请他对全校说法,这向来是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得到的荣誉,你必须升座,当然,还必须讲得出东西才成。比丘想他定会被羞辱得无地自容而离开大学,这是其中之一的故事版本。

另一版本对那烂陀抱持比较同情的观点:比丘希望藉由羞辱寂天菩萨而激励他学习上进,然而,比丘想和人作对时,亦如一切有情众生,或许总不免乐见寂天菩萨出糗,甚至传说他们想更进一步羞辱他而将法座置于高处,还不备阶梯。

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寂天菩萨毫无困难便上了座,然后充满自信地问在座比丘想听传统经教还是闻所未闻的,当他们表示想听些新鲜的之后,他便讲了整部《入菩萨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