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诸佛如来都是教育家

诸佛如来都是教育家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圣人多,佛天天讲经。这一点我们要记住,如果是真的佛,肯定天天讲经,不会中断的。释迦佛为我们表演的,释迦佛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是天天讲经,没有一天中断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佛是教育,佛不是宗教。我们没有在经典上看到,阿弥陀佛天天带领大众祈祷,没有看到;没有看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天天在做经忏佛事,没看到。

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提过,只是说阿弥陀佛在那里讲经说法。这个本子介绍可相当详细,没有说明极乐世界有国王、有总统、有皇帝,没有说到。也没有说到极乐世界还有士农工商,还有各行各业,没说到。

极乐世界,它告诉我们只有两种人,一个老师、一个学生。阿弥陀佛是老师,往生去的菩萨,上从等觉,下到地狱众生,全是菩萨,学生。这么样看起来,西方极乐世界是学校,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个一般的社会组织,不是的,学校。

从这个地方也透露了一点信息,让我们恍然大悟。因为极乐世界这些菩萨神通广大,有能力分身,每天都能供养十万亿诸佛。十万亿,古大德讲得很清楚,十万亿是比喻,实际上不止。为什么说十万亿?

因为佛说,我们娑婆世界距离极乐世界十万亿,十万亿佛国土,说明到极乐世界再回来很容易,用意在此地,实际上无量无边。他们去拜佛、供佛修福,听佛讲经说法开智慧。这么一说来,一切诸佛如来统统是办学校。

那我们想到了,一真法界是学校,方便土也还是学校,同居土就乱了,我们这个地球上就代表着同居土。极乐世界同居土是阿弥陀佛照顾到,一点都不乱,完全是学校,也没有说同居土里头有哪个省、哪个县、哪个市,没有。

西方极乐世界居住的地方,这个经上讲得很清楚,没有马路名称,也没有门牌号码。可是你要找任何一个人决定不会找错,为什么?你有神通。而且极乐世界人面孔都一样,跟阿弥陀佛一样,像一个模子造成的,你也不会认错人,这是什么?你有神通道力,不会认错人。

那个世界真妙,世界真好!所以到那个世界是求学,是求智慧,成就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神通、圆满的福报。成就之后,再到十方世界去度化众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

所以佛法,我们肯定它是师道,它是教育,它是老师。四土,我们可以说是他们的班级不一样,实报庄严土是高级班,方便有余土是中级班,凡圣同居土是初级班,初级、中级、高级,确实是这样的。

到那个地方去求学,永远不会退转;也就是说你年年升级,不会留级的。为什么?老师好、同学好,菩萨都是同学,个个都会帮助你、都会照顾你,你肯定会跟得上,比我们这个世间好太多了。

所以《要解》里面说的,「按《要解》义,此土凡圣之同居逊于极乐者有四」,我们比它,跟极乐世界一相比,有四个严重的差别,很大的差别。第一个,我们同居是「暂同」,你看,「此土小乘初二三果」,证阿罗汉他就入灭了,他就超越六道轮回,不再回来了。

所以暂同。「大权菩萨,度生机尽」他就不再示现了。所以佛度有缘人,跟佛没有缘的,佛就不来,菩萨也不来。什么叫有缘?你肯听他的话,你能听得懂,你能够相信他,能真正依教奉行,他就来了。

如果你对他半信半疑,听了不懂,听懂了也不肯真干,菩萨就不来。这叫机缘。「故与此土凡夫只是暂时同居,非究竟也。在彼净同居土,则可与诸大菩萨俱会一处,直至成佛」。

这是真的,一直到你证得究竟的佛果,《华严经》上讲的妙觉如来。这些大菩萨会陪伴你一辈子,陪伴你到毕业成佛为止,这是真的同居,不是短暂的。

生到极乐世界就无量寿,告诉诸位,生到极乐世界,哪怕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死就没有了,再没有生死这回事情,一直到成佛。真无量寿,不是假的。

第二,「难遇。虽有圣者现居此土,但不易见闻亲近」。佛门典籍里头有记载,那是特殊的缘分,我们净土宗第四代的祖师,他朝五台山就见到文殊菩萨。这是个特别的缘分,看到文殊菩萨的道场大圣竹林寺,但是见到之后听了一次经。

他本来是学禅的,向文殊菩萨请教,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众生修什么法门容易成就?文殊菩萨告诉他,念佛容易成就。所以他就放弃了禅,专门修念佛法门。离开竹林寺,还沿途去做记号,想下次来的时候不要迷路了。

在做记号再回头一看,没有了,一片荒山,房子立刻就不见了,再也看不到。这就是难遇,不容易亲近。「而在极乐则皆如师如友」,这些菩萨们、圣贤都像是老师,都像是同学,「朝夕同聚」,没有分离,时时刻刻在一起。

所以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在那边,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菩萨,我们所知道的,你天天都跟他在一起,跟这里不一样。

第三个「希少」,这是讲我们这个世界,「圣者如珍如瑞」,像珍宝一样,祥瑞,「希有难逢」。可是在极乐世界,「则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这还得了!什么人?等觉菩萨。十方世界的后补佛,他们都到极乐世界去进修,所以我们就有机会经常跟他们在一起。太多太多了!等觉菩萨,单单等觉菩萨就无量无边阿僧祇说,其它的比他低的菩萨就更多了,不晓得多多少倍。

第四「所作不同。在此土,圣者咸游圣域,而众生轮转六道,升沉无定」。在我们这个世间,菩萨、阿罗汉、声闻他们虽在我们这个世间跟我们同住,可是空间维次不一样,他们有他们修学的环境,有他们学习教化的环境。

我们在这个世间搞六道轮回。他们是不断向上提升,阿罗汉提升作菩萨,菩萨提升作佛,我们是六道三途轮回不已。「凡圣虽同居此土,而其所作与成就,则迥然不同」。「在极乐则同尽无明,同登妙觉」,这是所作所为。

我们这个地方是搞六道轮回,人家那个地方是同尽无明,把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断干净了,同登妙觉,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故知同居净土之同居,胜于此间无量亿倍」,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的同居跟极乐世界不能相比。

功夫在哪里练?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在这里头去练。真正修行他才知道,众生对我的恩德多大!没有他们,我到哪里修。我每天面对的境界,修什么?看自己的起心动念,我起的是什么心,动的是什么念头,还有自私自利,还有名闻利养,不行!完全失败了。前面讲了,顺境(环境好)、善缘(人缘好),不能有一点贪恋的心,这最容易生贪恋;环境不好,人都是坏人,没一个是好人,练什么?不生怨恨。换句话说,顺境善缘帮助我们放下贪痴,这是三毒烦恼;逆境恶缘帮助我们放下瞋痴,贪瞋痴,从哪里断?从这里断。贪瞋痴断了,所有一切烦恼都断了,因为它这是三个根。

慢是属于瞋恚里的一分,疑是属于痴里的一分,统统归起来就是贪瞋痴这三毒,一点都不错。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工作里面都是要来断贪瞋痴的,那你就真会用功,你真会修行。提不起,干起来是真不容易,净宗法门里面就教你提起这一句阿弥陀佛,那个念头才动,贪瞋的念头才动,这叫念头初起,不怕念起,为什么?习气,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凡夫,怎么会不起心动念?念头才一起,阿弥陀佛,转到阿弥陀佛上去,转得快!第一念起来,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把贪瞋痴慢、自私自利放下了。只有这句佛号,能够坚持下去,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肯定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超越十法界。所以「如理」这个字非常重要。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研究经教?离开经教,我们依据的理就不见了,行戒定慧也很难成就,戒定慧与经教的道理一定要相应,这叫修行。

「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这个地方有一个名词术语叫第一义谛。佛说经,说一切经,根据什么?就是凭什么说的,佛是凭借什么说法?凭借二谛,这个二谛就是真俗二谛。

第一义谛是真谛,真谛是事实真相,根据这个说的;俗谛是根据一般人的见识,一般人怎么看法,佛也跟着你们一样看法,很好懂,你完全懂,说真谛的话你听起来不懂。譬如刚才讲的,这个经上所说的即相无相,这属于真谛。现象看在面前怎么说它是无相?这我们人听不懂,明明在眼前你怎么说它无?所以真谛是大彻大悟人他看到的。看到即相无相,大乘经教里头常说的,是什么人的境界?八地以上,他看出真相了,他看出波动相续的现象。八地以前没分,没见到,只听说而已,八地才见到。他所见到的给你说出来,你不懂,这是真谛。

俗谛呢?俗谛就很好讲,你们所肯定的,随着众生的见地来说,大家都听懂,这叫俗谛。就是佛是依据真俗二谛为一切众生说法。于是我们就明白了,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前面十二年讲阿含,多半是讲俗谛,很少讲真谛。十二年讲阿含只讲到第六意识,第七、第八不讲,人不懂,只讲到第六意识。到方等的时候才讲八识,到般若的时候真谛就愈来愈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真谛。


讲经说法如果要问真正的好处在哪里?大概连讲经说法的人都很少知道,真正的好处是流露自己的性德。释迦牟尼佛所说一切经论,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我们读诵赞扬,宣讲是赞扬,正是赞扬自己的性德,借着释迦牟尼佛流露出来的性德,把自己的性德引发出来,这是不可思议的功德,真实的利益,真正的好处。一个人修行不能明心见性,如果常常讲经,假以岁月无有间断,他一定会明心见性,为什么?天天在这里宣扬性德,天天在熏修,天天在熏习,不知不觉性德也往外流,就这么个道理。怕的是你不肯宣讲,怕的是你常常中断,那就没法子。如果不中断,欢喜讲,欢喜讲是「四无碍辩才」里面第四种「乐说无碍辩」,那个「乐」就是喜欢讲;喜欢讲给别人听、劝人断恶修善、看到人得福,这是称赞不可思议的功德。

……所以真正发心说法,以真诚心、无私心、利益众生心说法,你坐在这个座位上,坚牢地神就在你座下,地神恭恭敬敬在顶戴。可见得升座说法不是开玩笑,要以殷重之心,一丝毫疏忽不得,你疏忽就得罪地神了。所以不如法的人登坛说法,妖魔鬼怪围绕,这是一定的道理。在这些地方我们要特别留意,要深信佛语,佛讲的话句句都是真实,这一段的意思很长。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十七集)2011/10/23 檔名:02-037-0027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