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写给初入佛门之人 释大寂法师(大寂比丘尼)

写给初入佛门之人 释大寂法师(大寂比丘尼)




初皈依人常有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信佛、学佛最重要、最根本的基础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皈依佛、法、僧三宝的意义与目的,才能在正确皈依三宝的洗礼下,顺利的往学佛的道路前进。

其刚皈依时候的「引证师」,就是我们出家众,对初入佛门之人观念上的带导,非常重要。可以说,你今天由那位法师引入佛门,如果没有其他特殊因缘,就会跟着这位法师的佛法知见来认识佛教,出家也是一样(如剃度师等)。假若这位法师是学禅宗的他就会带你往禅宗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学密宗的,他就会带你往密宗的知见来修学佛法。如果这位去师是学唯识的,他就会带你往唯识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学净土的,他就会引你往净土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学阿含的,他就会引你往《阿含》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一位学术研究者,他就会引历史考证及人文哲学创作的观点,来认识佛教的兴起、发展与演变。如果这位法师是学‥‥。

因为佛教宗派甚多,而使得初学者从师所知,各随所学,导致初学者无法认识佛所说法的整体面,所以说,师依时的「引证法师」对初学之人观念上的带导,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刚规依的人当时的皈依心态和亲近的「证明师」(善知识等),足以影响及决定我们日后学法,修行的方向甚钜。

像刚才说佛教有那么多的宗派,初学之人应该从那一个宗派或者那一部经或者佛说的那一种入门来认识佛教呢?这个问题,后续自明。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23 22:17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皈依人的省思

刚学佛的人,首先要了解的,是皈依时候的观念问题,是否正确,学佛的第一步观念问题,如果正确,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我是在民国六十五年皈依,那个时候的皈依观念并不正确,一直到七、八年前,亲近具有正确的皈依观念的善知识与深入经藏,才真正了解佛、法、僧三宝的实质内涵。

任何一个初入佛门的人,都应该自我反省:「我为什么要选择佛教做为我的宗教信仰?」

除了学佛多年,已经具有正知正见的佛弟子外,时下一般广大的信众,多数因为工作忙碌及家庭生活的繁琐而无法抽出多余的时间,在已皈依佛教后,静心下来进一步去认识、探讨皈依佛、法、僧三宝的根由与意义。

我为什么要选择佛教做为我的宗教信仰呢?佛教到底有什么胜于其他宗教、学说之处值得我去皈敬、信仰呢?

所幸目前全省各地皆有许多大德、法师戮力佛法的弘扬,录音带、佛学讲座、电视弘法……方便了广大信众闻法的机会。教界目前弘法兴盛的情形,是值得佛弟子们赞扬欣慰的事。而有很多佛教徒在皈依以后,因为没有善知识导引,接触佛法,仍然对三宝懵懵懂懂,不知皈依所为何事。依旧习性不改,拜神、烧金纸、求神问卜、掷杯求福,神佛不分。甚至少数受过五戒、菩萨戒的佛教徒,仍然在受戒后继续开神坛、集信众、做堂主、倒会,谋财害命……等,做出种种不是一个已皈依的正信佛教徒所应做的事情来。令一些欲皈依者及已皈依的初机佛弟子感到疑惑︰为什么他已经皈依佛教,已是三宝弟子,居然还会做出这种破坏佛教整体形象的事情来?致使一般人士误解佛教,辱骂佛教,难道他不明因果吗?不怕因果报应吗?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已皈依的佛教徒不能进一步发心去认识佛教,坚定信仰三宝的信念呢?这和当初皈依佛教时所抱持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一般信众皈依的心态有十二种

综合时下一般信众皈依佛教的心态,约略可分为十二种:

1.有一种人确实是为了追求佛法、真理而皈依。这种人因为皈依心态正确,就会在求法的求知欲的引领下,对法的认识和学习进步最快,成就也最大。我们看,有一部分真心求法的人,深入法要后,有可能将身心完全投入修行、弘法的行列。这都是由于皈依时的初发心正确,而必然产生的结果。如有一位年轻女居士,告诉我说,她学佛到今天,有想要出家的念头,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我回答说,代表你在学法的求知欲上,不断在进步,但学佛不一定要出家,也能为佛教贡献、修行。因为「学佛、出家」上牵涉到父母及夫妻、眷属…是否同意等问题

2.第二种人认为信仰佛教很好,只是为了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宗教而皈依。因为不是为了追求真理、佛法而皈依,所以皈依以后,学佛的进度比较慢。这种人比比皆是。

3.第三种人虽然不知道皈依佛教的意义,也不是为了追求真理、佛法而皈依,但是他在皈依后,广结三宝善缘,而且不止在一个道场皈依,经常四处结缘皈依,皈依很多师父,那里有朝山就跟着去,那里有拜忏就赶快去参加。这种人目前佛教界最多。例如台北有一个女居士,跑道场跑了十几年,结果她告诉我,她现在学佛的心态,真的是像一句话形容的,学佛一年佛在天边,学佛二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向佛要钱。学佛十几年,已经提不起对三宝的恭敬心,只看到佛教界人事上不好的一面,没有将心放在法上来追求、来学习。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关系到她在皈依时她的皈依师父灌输她皈依学佛的观念问题,以及这么多年来她亲近的善知识指导她学佛的方向问题,以及他自己本身皈依以后,学佛的发心问题是否正确,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所以说皈依时候的正确学佛观念带导,非常重要。

4.第四种人不是出于自愿而皈依。有的是被亲朋好友拖着去皈依,有的是因好奇随着朋友去皈依。有的是看见父母、亲友皈依,跟着去皈依。有的是代替孩童、患者、亡者而去皈依。有的是在助念时或度亡时代替亡者皈依。凡此种种情形,比比皆是。

5.第五种人是为了求三宝保佑、降福而皈依,或者为了达到父母的愿望,或者为了自己某种心愿、目的而皈依。如我的高中同学长痔疮生浓,发愿说,如果好了,不用开刀,就皈依佛教。结果真的好了。还有一位女孩,为了考大学,向佛发愿,求佛保佑她,如果考上,就皈依佛教,以出家身分去读大学,结果真的考上了,就出家还愿,出家一年后,想要还俗,又不敢还俗,弄的苦恼脑的。凡此种种,为了许愿、还愿而皈依、而出家的情形,其学佛的道心,是相当薄弱的。

6.第六种人因为遭遇父母、亲属、儿女死亡,或者受到男女感情打击、夫妻不合、离婚、生离死别或者被人虐待、病苦等等因素,为了寻求心灵的避风港,或者逃避感情的纠纷而皈依佛教。因为这种情形而皈依的人也很多。例如有一位女居士,他父亲在她二十四岁时就死了,她的人生观因此改变,从此很深刻地感受到人生无常的启示,一有佛教的因缘接触,她就皈依了。虽然在我们遭遇生离死别时很容易让宗教弥补我们心灵的空虚,但是这是短暂的,时间会冲淡一切,如果在皈依以后,没有善知识指引你往正确的学佛方向前进,时间久了,也很容易将宗教的信仰冲淡下来。

7.第七种现象,就是有一类异教徒,为了试探佛教真理、破斥佛法、盗用佛法、歪曲佛理而贩依、亲近三宝。在台湾有一种异教(外道)的信徒,也学正式的佛教出家弟子一样的跟着出家法师剃渡、出家、受戒.受戒之后,就是接收佛寺,当住持,对信众弘法,结果讲的不是佛教的正法,而是外道法。他们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接收佛教的寺院。因为台湾有一些佛寺没有出家众住持,所以有一类异教徒便有目的地藉用佛寺传布他们的外道法。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以前在笔者出家的本山道场,有一位女居士,皈依以后,受菩萨戒,结果受戒回来,还是在家里开神坛,掷神杯。到了佛寺,拿着神杯在大殿掷杯问佛。出家师父看见了,就把神杯收起来,结果他又用两块铜饭代替神杯问佛。这种人在佛教界很多。究其原因,他皈依、受戒的目的,只是想以佛教的名义来拉拢信众,利用佛教而已,当然没有求道心可言。

8.第八种人道教、杂神教、一贯道、佛教……,只要是宗教就皈依。这种情形,不仅是在台湾,如印度、泰国、韩国、日本、缅甸、东南亚等国家,乃至全世界各地都很多。笔者曾经去印度朝圣,抵达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处-菩提迦叶朝拜时,印度教徒就抬着神轿在释迦牟尼佛成佛的菩提树下,摇幌、吶喊,在他们的心目中,神、佛的地位都是一样的,与台湾的一般信众信仰一样,神、佛不分。

9.第九种人假借皈依佛教的慈善外衣,掩饰他个人私欲图利的手段,用来达到发展他个人名利权势为目的。譬如以佛教徒名义当会头,办慈善事业,结果倒人家的会、又倒债。如有一位女居士,当会头十几年了,信用一向很好,结果还是倒人家会一千多万,有一对夫妇,将十几年辛辛苦苦的积蓄一百多万全部跟他的会,结果全部倒了,经常在夜里,夫妇俩抱在一起痛哭。大家都知道他是佛教徒,岂不是要让大家骂佛教了吗?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假借慈善名义为钓耳,利用人性的弱点,假称是佛教徒,令人对他生起信用心,结果却在行为上,与信仰不合。如果读者中有人正在面对债权人的问题时。一定要善于处理,不要和众生结怨。破坏佛教形象,来世因缘聚会时,更是怨怨相报,牵缠不完。

10.第十种人,自我学佛的期许很高,虽然想皈依佛教,但是却认为自己的程度不够,所以一直没有皈依。因为他认为皈依是一件很神圣、很庄严的事,一定要慎重其事。譬如有一位信徒,信佛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皈依,他就是认为皈依之前,一定要将自己的行为、品德做好,要有很好的心理准备,一旦皈依,就要进入学佛的情况,才能皈依,所以一直没有皈依。

11.第十一种人已经参加佛寺共修、法会很多年了,甚至研究佛经很多年了,他早就默认自心已经皈依佛教,而不愿意做皈依证明仪式。譬如笔者有一位朋友,告诉我说:「我内心已经皈依佛教,为什么还要再做皈依仪式呢?」他不知道「皈依」是遵佛遗教,自有其深远的意义及影响力存在。

12.第十二种人自认为对佛理有很深的造诸,所以对皈依时的「三宝引证师」精挑细选,希望找到比自己佛学程度高的皈依师父时,再做皈依打算,但是一直找不到,所以一直没有皈依。例如有一位博士,他对楞严经研究几年,一直没有皈依,笔者劝他皈依,他就说:「要找到对《楞严经》很有研究的法师,能够指导我研究楞严经,才做皈依。」这都是对佛制皈依仪式的意义不了解,才会对皈依的方式产生错误的想法。

综合以上数点,你、我在最初进入佛门时,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皈依佛教呢?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学之人大都停留在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皈依信仰中

当然不论已皈依、未皈依,只要心向佛法僧三宝.都可说是佛教的信众。但是如果当初皈依佛教时,不是为了追求佛法真理而皈依,在皈依佛门后,没有善知识的督促、开导,自然生不起学佛、向法的心,纵然经过了很多年,仍在门外徘徊,而当别人问起自己的宗教信仰时,却沾沾自喜说:「我是佛教徒。」这是目前教界绝大多数的佛教徒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人虽然在皈依佛教后,涉及佛书.但因看书太杂.没有一个由浅入深的中心指标,当别人问及佛教的中心思想时,却不知如何回答。有的人皈依佛教后,经由高人的指点,一跃登天,顿入般若,禅学的领域,一味而空,而忽略了佛法不离世间觉的一面。有的人一入佛门后,没有接触到佛法,立即修持密宗、净土宗,追求表相的净土,而不识其内涵的一面。无怪乎有人说:「密宗兴盛的时候,就是佛法灭亡的时候。」也有人说:「净土宗兴盛的时候,就是佛法灭亡之时。」又有人说:「禅宗兴盛的时候.即是佛法灭亡的时候。」

这几句话,不能仅看其表面之辞,即断定它有无道理,必须客观地探究它崛起的原因‥‥,才是一个智者学佛应有的态度。诸如此颗,不胜枚举。总之,无论你抱着什么样的角度看佛教,入佛门,既入佛教,千万不要虚入宝山,空手而回。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只要你今生能稍微得到佛法在现实人生中的益处,未来世中必然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佛教不是权威性的信仰,不是以崇拜个人本位主义为指归。在释迦牟尼佛根本教义的指导下,我们不能以塑造个人偶像的权威信仰方式来度人皈依。

虽然佛法上有说:「先以欲勾牵,然后入佛智。」然而在众生根器薄弱的今天,许多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信仰佛教,对目前整体佛教的形象及佛法的推动,已经发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事实证明大部份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皈依信仰佛教,在无法提升信众走向智信学佛的修行路程的窘况下,只会让佛教的真理日趋没落,日趋衰颓,让众生的慧命在个人权势利益的满足下牺牲了。除非你有他心通,知道某某众生应以何种方法接引入佛门,否则对于一点佛学基础也没有的人,就应当遵照释迦牟尼佛在《四部阿含经》及「大乘经典」中所开示度化众生皈依、信佛、学佛的根本历程,来做为接引众生最初皈依佛教的方便引导。所幸当代仍有不少大善知识,以其深蕴的般若智慧,指引我们走向正确智信的学佛道路,使广大信众得以解悟根本佛法的旨趣,以为进升大乘菩萨道之阶梯。

我们必须认识一点-只要是能够让大众追求的真理,绝对是公开的、普遍性的、大众化的,绝对没有神秘的色彩,没有任何的门户之见。

如有(以现在的宗派而言),也只不过是为了要适应各种不同根器的众生,接引广大的信众发希有、恭敬之心向佛、学佛,令众生生起敬重、追求佛道的长远深心而拖设方便的接引手法而已。

「真理越辨越明」,释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留下来的声闻藏、大乘藏等三藏十二部经典,是任何有志向学的人士可以公开研究的。只怕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真理、追求真理,发觉蕴育在自己内心无限的智慧。而开发蕴育在内心无限的智慧,就是我们皈佛、信佛的主要目的。

《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华严经》说:「于佛法中,智为上首。」

佛法智慧能导引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认清现实人生的因缘本末,理出人生的光明面。有了佛法智慧的引导,便能洗涤我们内心的污秽、烦恼。当改变了内在的习性、烦恼,才能客观理智地掌握、创造自己的前途、命运。

当我们能够随时观照自己的善恶念头,不受外在喜怒环境影响,而有自己的主见、思想,看清楚自己的应该走的光明方向时,你才能说「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中」,才能突破目前顺逆境界的影响与冲击。否则难免「随境而转」,难免受到外在人事、环境的牵缠、影响,及宿世善恶业缘的羁绊。

而在皈依佛教后,于逐渐认识、接受佛法智慧的熏陶、洗礼下,一定要能够改变你的心性、习气、烦恼,渐渐启发蕴藏在你内心无尽的智慧宝藏,掌握自已的前途、命运,走向人生的光明路。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请注意:皈依证明师不等同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

   首先必须明白,皈依三宝是学佛入门的第一步,好象在打地基一样,如果最初进入佛门的方向、观念正确,你就可以少走许多冤枉路。笔者是在民国六十五年皈依佛教的,但是当时对皈依三宝中「皈依本师」意义的认识并不正确,原因是当初带引我进入佛门的『行者』自己对「皈依师」的理解有所偏差,所以导致笔者乃至现世中广大的的信众,最初对「皈依师」的「身分」到底指的是谁,皆有所误导。笔者皈依经过数年后,才在参访「某法师」对「皈依师」身分的解释下,突然醒悟,原来我的皈依佛不是某某法师,而是「释迦牟尼佛」。

   为什么「皈依师」不是「某某法师」,而是「释迦牟尼佛」?首先应该认识任何信众在皈依时,皆有三个「老师」:一、皈依证明师,二、皈依本师,三、亲教师、依止师(也就是皈依后学法的的善知识)

一定要皈依才能学佛吗一定要皈依才有资格称为「佛弟子」吗

(一)有少数信众在佛前自誓皈依,为什么?

这里指的皈依是初学之人到「出家师父住处」去办理「皈依仪式」。当然不是一定要办理「皈依仪式」,才能成为佛教徒。当知办理「皈依仪式」是「遵佛遗教」。尤其需要明白,最初皈依的心态及最初亲近的善知识(亲教师、依止师),足以影响、决定广大的信众日后学佛的方向...... 。所以分辨最初「皈依时的心态」及分辨皈依时善知识指引你入佛门的学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为什么说「办理皈依仪式」是「遵佛遗教」呢所有的信众在最初皈依时都必须遵守这个「皈依仪式」的规则吗例如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很多大专青年因为看到佛教界人为、是非的一面,而在佛前自誓皈依---自性皈依,这就是不明白皈依的意义,不「遵佛遗教」,没有看《阿含经》,不明白「皈依时的引证师的意义」,一般人大多以为「皈依师就是某某法师」,而对「皈依师精挑细选」,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皈依师父,就不遵佛制到出家师父住处去办理皈依。殊不知「皈依师」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最初在佛前引导你成为三宝弟子的师父只是你的引证师,同时也不明白《阿含经》乃至《涅槃经》所说「自皈依意」及「自性皈依」、「自性三宝」的深意。

(二)如果信众可以自誓皈依,出家僧众是否可以自誓出家?

试问:如果广大的信众可以在佛前自誓皈依,不需要出家师父为你做证明,那么出家师父是否也可以自誓出家,不需要剃度师就可以自行在佛前:自己剃发出家自己发誓随释迦牟尼佛出家这就是不明白佛制「皈依证明师」及不明白佛制「出家剃度师」的意义何在?

如果僧众可以自誓出家,释迦牟尼佛也不必出世以身作则的出家引渡弟子出家。同理,信众如果可以在佛前自誓皈依,释迦牟尼佛也不必在《阿含经》中制定佛灭度后,出家僧众应该依何种心态,何种方式引导信众皈依三宝?如果许多信众皆在没有「遵佛遗教」办理皈依仪式时就在佛前自誓皈依,那么佛教的体制就会混乱,而且你这种行为会对「未皈依者产生不良形象的误导。

当知信众皈依三宝时,同时可以有三种师父(前已说明),同样的出家僧众,也可以有三种师父(前已说明),如剃度师以外,还可以有亲教师(依止师) (因为出家五年经过剃度师同意后,可以离师参学。)

当你明白「皈依时的引证师」只是带导你「初入佛门」证明你皈依三宝的出家师父时,你对「皈依时的仪式」就会有另一种思考。更须明白,「皈依仪式」不仅是「仪式」而已,尚含有「皈依时正知见引导在其中」。以下就依《阿含经》所说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是如何告诫出家弟子应该以何种心态何种方式引导信众皈依三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以及佛弟子是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现在将这个题目分成五个重点来向大家说明:

(一)佛在世时,如何接引信众皈依?

(二)佛在世时,如果佛外出,或僧众不在佛的身旁,僧                              

   众如何接引信众皈依?

(三)佛涅槃后,出家僧众如何引导信徒皈依佛教?

(四)佛在世时,在什么时候允许比丘以什么方式接受信

   众皈依?

(五)佛指示居士应该以什么心态皈依佛教?

(六)综合『阿含经』所说佛陀在世时引渡信众皈依、受戒的情形

(七)《阿含经》有说明出家众是证明信众皈依佛教的「引证师」

(一)佛在世时,如何接引信众皈依?



    佛在世时,当然由佛陀直接引渡信众皈依三宝。大部分的信众,在听佛说法后,闻法欢喜,希望皈依佛教,而自愿发心皈依佛教,不像前述列举的现在皈依的心态那么复杂,(有拉着去皈依,还愿皈依......)(见第第三题目所述,:「一般信众皈依的心态有十二种」一文)。当信众皈依佛时,佛陀为他做证明: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佛教徒,成为正式的在家居士。



(二)佛在世时,如果佛出外,或出家僧众在别的地方说法、渡众、静修,不在佛的身旁,出家僧众如何引导信众皈依?



举一个例子,譬如佛在世时,有一次佛命令目连去降伏两条兴风作怪的龙,两条龙与目连斗法,龙的神通抵不过目连,被目连降伏。两条龙见目连神通广大,想皈依目连,目连引导说:你俩不可皈依我,我自有皈依本师,于是就劝他们皈依佛,带领他们去见佛,皈依佛。

从这个例子可以知道,佛不在的时候,僧众仍然是引导信众皈依在世的佛陀,绝对没有「误导信施皈依僧众个人的行为」!



(三)佛涅槃后,僧众如何引导信众皈依佛教?

     迦遮延尊者引领婆罗门皈依灭度佛



    举一个例子来说,《增一阿含》卷十(九)说:「有一次,摩诃迦遮延尊者游行到一个名为婆那国家的很深的池水旁边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前去拜访尊者。当他到达尊者住处时,正有许多年少比丘也在旁边,见到婆罗门,并没有向他顶礼。婆罗门非常生气,以此询问尊者,认为年少比丘所行非法,不懂礼拜长老修行者。尊者为其开导说:『如果有人年纪虽然八九十岁,但是内心淫欲不断,所作恶业不断,虽然年老,犹在壮年之地。如果比丘年纪虽然二三十岁,但是内心淫欲已断,不作恶行,虽然年纪幼小,犹在老年之地......』

    婆罗门受到尊者的道德感化,舍弃了自己的妄见,向尊者恭敬礼拜说:『我从今天开始发誓皈依迦遮延比丘僧,尽我一生寿命不杀生。』

迦遮延尊者回答说:『你不可皈依我,我所发心皈依的导师你也应当发心皈依。』

婆罗门问:『尊者迦遮延皈依的导师是谁呢?』  

    尊者便朝向当时印度如来涅槃的方向长跪说:『不久之前,在迦毗罗卫国,有转轮圣王的胎种,出生于释氏族姓中。国王有一个儿子,名叫悉达多,二十九岁出家学道,成就无上佛果,佛号释迦牟尼,我随佛出家,自誓皈依于佛,佛是我的皈依本师,您应该皈依于佛。』  

    婆罗门又问:『佛现在在什么地方,我今天想要见他?』            迦遮延答说:『佛已经涅槃了。』  

婆罗门感伤的说:『如果佛今天还在人间,我便可以常

往返佛的住所向佛问讯请安。虽然佛今天已经涅槃了,我依然要重新顶礼佛陀,皈依佛、皈依佛法、僧众,尽我一生寿命,不杀生......。』于是婆罗门随着尊者朝向佛涅槃的地方,顶拜佛陀,皈依佛陀。」  

    从上面三点所说的,可以清楚的认识我们学佛之人的皈依本师是谁?就是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现在都省略的讲是皈依某某法师。依《阿含经》的观点,详细的讲,详细的探讨,皈依师是出世在古印度的佛陀─释迦牟尼佛,这还是狭义的讲,广义的说,皈依师,应该是宇宙中的十方一切诸佛。

    而带引信众在佛前发誓皈依佛的引证师,才是我们出家众。皈依以后,你如果觉得这位「引证师」的佛法智慧可以成为你以后「学法」的对象(善知识),你当然可以依止他学习佛法。但是你同时还可以有其他的亲教师(教导你佛法的别的法师)、依止师(亲近、依止其他法师受学三皈五戒之法)。也就是说,皈依后依各人环境,因缘不同,也可以同时亲近其他僧宝。就像前述所说出家众一样可以有:1.剃度师2.受戒师3.亲教师、依止师(五年学戒后)在剃度师父同意下,可以离开本山去参学,也可以永远留在本山受学佛法…。

    可是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一分行者在引渡信众皈依时,往往在度信众皈依的同时,就是在为信众称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后的当下,对信众省略的讲:你的皈依师是某某法师。而且在「皈依证上」,明明白白写着皈依本师是某某法师,以致令初学的人,往往弄不清楚皈依本师到底是谁?由此可知,皈依时不是皈依某某法师个人,也不是皈依释迦牟尼佛个人,而是皈依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与大慈悲。

再次提醒初入佛门之人,你常常会听到有人问你的皈依师是谁?你也会问:你的皈依师父是谁?一般皆会回答说:某某法师。而忽略了皈依师是释迦牟尼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切须牢记:皈依时的引证师是引导你在佛前证明你现在开始已经皈依三宝的师父,不是你的「皈依师」,是引证师,你的皈依师父只有一个,就是释迦牟尼佛。

了解了正确的皈依意义,以后你应该问你的「皈依证明师」是谁?或者问:你在哪里皈依?例如台北有一个居士,听我分析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皈依这么多年,一直认为皈依师是某某法师,现在才知道皈依师是佛,引证师是出家众。

像前面所说自誓皈依,心已经皈依佛,或者已经自认为是佛教徒,为什么还要做皈依仪式呢?最重要的就是「遵佛遗教」。也就是第四点所说:佛允许比丘以什么方式接受信众皈依所要说的。





(四)佛允许比丘用什么方式接受信众皈依?

佛允许比丘为信众受三皈五戒之法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第一经): 「有一天,佛与比丘僧众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位跋提长者,因为不知道优婆塞法(在家居士法)是什么?而以这个问题去请示佛陀。佛为他解释之后,接着便对比丘们说:『从今天开始,佛允许你们替善男信女授持三皈五戒,为皈依的信众证明他们为三宝弟子。当你们为,发清净心、正信心的男子、女人讲授三皈五戒时,应该教导善男信女们长跪合掌,称呼自己的姓名,我某某(俗家姓名),从今日起,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释迦牟尼佛是我世尊,唯愿世尊听许我为「优婆塞」(在家男居士),或在家女居士为「优婆夷」,如此重复称念三遍,就如同佛最初听受五百贾客(五百位商人)皈依佛法僧三宝一样。如果为信众受五戒时:应当教导信众这样的称念:我自称(俗家姓名),尽形寿(尽我一生的性命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信众无法五戒全数受持,也可以受一条戒,或是受二条戒,或是受三条戒、四条戒,倘若能五戒全部受持,当然最好。』比丘们闻佛所说,谨遵奉行。」

     佛在世时,没有皈依证及法名(如同随佛出家的佛弟子本来没有法名一样)。现在有皈依证,因现在人口说无凭,所以设制「皈依证」令信众有所「凭据」,并且制造其未来有「亲近」「引证师」向其「学法」的机缘。现在人又有取法名,表示从此改头换面之意。当知佛在世,信众有福报见佛,根器比较利,所以在皈依、受戒后,绕佛三匝而去,时间极短。如笔者曾见一处精舍的法师在办理皈依时,令信众在皈依前称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名号,绕佛三匝,皈依、受五戒后,再称佛名号,绕佛三匝,再为信众讲皈依三宝的简单意义与略讲「五戒」之意,及再针对信众问题做回答,几个小时就完成皈依程序。现在「受五戒」要「七天」,更能将三皈五戒的意思讲得完整,令信众在庄严的气氛中受学五戒,是信众之福。但是也有居士问:受戒七天太长,没有时间去,也可以到一日内就能完成「三皈五戒程序」的精舍或佛寺去受戒。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