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接触:生活即道场

《接触》 第二部分

《接触》 物质世界(1)


作者:(美)满亚法师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第六章

  物质世界


  如果物质财富带给我们一种心悦和安详,那些物质财富对我们来说就是有益而且需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从中感觉到的是不安全感,那就要仔细想想它们的作用了。
  世界上,几乎没有人是一无所有的。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也大多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所以,每一个人都有压力,想拥有多点的东西。这种压力来自许多地方,包括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凌厉的市场推销,以及一个人的家庭、朋友及同事的相互影响。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压力呢?我们怎样才能在需要和想要之间做出取舍呢?要和不要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在哪儿呢?
  拥有欲很强的人总是在不断抱怨自己还没有哪件东西,这种欲望折磨着他们。他们需求实物来填补他们欲望的缺口,从而得到满足。如果一个人做事情很挑剔,并喜欢对事物品头论足,他就需要不同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不管以后他表现得多好,欲望的缺口却总也填不满,即使拥有了再多的物质财富,也不会感到足够。因此,有时候欲望是个无底洞,根本无法用物质财富填满。
  也许一个小孩子需要他母亲的时候,她恰好不在,无法给他需要的东西。这种事情发生多了,时间一长,这个小孩就会把需求藏在心底,努力不去想它。长大后,他可能会找一个像他妈妈一样的人做老婆,去填补他人生经历中的一个重要缺憾。如果我们看到有人爱上一个比他大很多的女人,这种现象说明这个人在成长经历中曾出现问题。
  如果人们过度追求外在财富,不注重内心的丰富,这种行为造成的痛苦就会像是一个流血的伤口在痛。为了消除痛苦,这个人会用物质财富来满足欲望,自欺欺人地认为这正是他最需要的,而且已经得到了。其实这种因感觉缺少身外之物而造成的痛苦,并不来自于缺少财富,而是来自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越来越多

  有些女人买衣服上瘾,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人对自己的容貌缺乏自信。她们会想:“这件新衣裳会让我的回头率大大提高,穿上这件衣服,我就更美了。”再美的衣裳也遮不住一个人内心的丑陋,自信来源于心,而非时装店的高价时装。如果她坚信:“我就是美,我看上去很好。”她就不会有过度的物欲。这就像是有些人对豪华汽车特别钟爱一样,这种人许多是因为过去被人瞧不起,所以一心认为只要拥有高级轿车,别人才会看得上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赞赏和尊重。

  身外之物的目的何在

  出家人穿着极其简朴,对于修行人来说,衣服是身外之物。我们的躯体就像是一个房屋,我们只是暂时住在里边,所以不应该太注重躯体,这容易让我们产生欲望,造成心理失衡。过度看重躯体,会激发人们的欲望,所以衣着简单朴素可以帮我们减少物欲。
  衣服、食物、物质财富、房屋、水等东西,如果可以在短暂时期内抚慰一个人的痛苦,它们就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有效药,帮助人们遏制“疾病”。有时候我们需要安抚自己的心灵,为自己减压。这点很重要。如果我们告诫自己不能拥有物质财富,这也不对,而且因为欲望仍存在,所以对自己采取的压制行为可能会带来更多麻烦。压抑得越久,问题越严重。
  只要在财力可以应付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享受物质财富。但是,如果得通过偷或者抢才能有钱购买,那绝对不行。买了大堆的东西后,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比如说你有一柜子的衣裳,过了一段时间,你可能会反问自己:“我有这么多衣服,有用吗?”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行为,怀疑拥有这么多物质财富是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法宝。
  让我们再看看女人买衣服这件事。过量地买东西虽然不好,但是在一定时间内,这可能是满足她欲望最好的方法。慢慢地她可能会有所醒悟。每个人走过的路都不同。别觉着“我根本不需要这些饰品”。其实你过去是需要的,但是有一天你意识到你不再需要了,就可以放弃那些物质财富,不受其所累。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接触》 第二部分

《接触》 物质世界(2)


作者:(美)满亚法师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创造力

  有时候,外界事物有助于我们施展创造力,比如设计时装、造房子、文学创作、做家具等。这些产品可以展示一个人的才华。你可能不是工程师,但却是个出色的画家,这种能力可以让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看到社会对自己的需要。每个人以不同的做法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全身心地投入喜欢的工作能给人带来快乐。你开间咖啡店,你卖的咖啡和面包供人食用,付出也就得到认可,你会因此得到成就感,并和别人一起分享其中的欢乐。
  如果物质财富带给我们一种心悦和安详,那些物质财富对我们来说就是有益而且需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从中感觉到的是不安全感,那就要仔细想想它们的作用了。人们通过物物交易相互帮助、沟通和支持,人尽其才,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投资和附属品

  对于物品如何定价?一辆旧车值多少钱?其实任何东西的价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人的眼里,就会是不同的价值。不管贵贱,我们各自心里有数。在一生中,我们只需要几辆车就够,因为车的寿命很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喜欢下馆子,吃一些新鲜菜式。长年累月,其实下馆子也并非是件低消费的事,无意中我们便花了很多钱在美味佳肴上。
  当然,汽车属于高消费物品。但是一辆好车不太容易坏,所以修车费就花得少,这也可以省点钱,而且省心省力。算算汽车在你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其他方面省点钱,买一辆好点的车,安全驾驶,细心保养,花费并不是特别多。但记住,要量力而行。
  什么东西最贵?应该说是房子。你可以在里边一住就是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五十年,都不要搬家。房屋的寿命很长,而且还可以转手卖,有时随着地价上涨,还可以有点赚头。这是种投资,可以保值。记住,我们花钱太随意,不会精打细算,这些随手花出去的钱几年积累下来,也是笔不小的数目。一件东西的贵与贱,怎么体现呢?只有在需要和出售的时候,一件资产的价值才显现出来。

  扩展生活空间

  空间很重要。如果需要大点的房子,可以考虑换工作,多挣点钱。不要背太多的债务,导致难以承受。如果有信心、有能力多挣钱,就应该多挣些钱,换一个大房子,大家都会生活得更幸福。敢于面对挑战、承担更多责任没错,但是如果能力不够,也千万别勉强自己跟风学别人。作抉择是不容易的,任何时候都如此,因为我们不知道所做出的抉择到底对不对。每一个抉择都有正反两面性。如果你买不起大房子,那就别想着买房子的事,安心地住在原有的小房子里。

  盲目购物

  这个世界的人有个通病,那就是做什么事情都心急火燎。如果我们工作努力,同时也很明智地不断投资,等我们老了,就有退休金,会觉得较有安全感。但有时我们会为了一件东西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进去。我们需要仔细考量我们购物的原因、动机和能力,以家庭收入情况为准,量入为出。

  管钱,给孩子钱

  我们应该把收入分成两部分:开销和投资。我们应该为未来的安定储备钱,同时也要拿出钱来应付日常生活的开销。但是人们往往会冒风险,把所有钱都投到一件事上,以期得到高回报。这是贪,我们都想拥有很多钱和物,但是如果我们有孩子,他们是不能一夜之间就长大成人的。我们要用五到十年的准备才能生孩子,生下孩子,我们要考虑为他们存些钱受教育。这些事情我们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及早开始存钱,所以为了高回报把所有钱都投进一项风险性很大的事情上,要千万小心谨慎。我们手头要留些钱,以防出现不测。对自己的钱要精打细算,每笔钱都想想该怎么花。孩子很快就会长大,我们有责任养育他们。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接触》 第二部分

《接触》 物质世界(3)


作者:(美)满亚法师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债务圈套

  有些人不善理财,欠下一身债。如果每个月的工资都得拿去付按揭、还债,该怎么办呢?那就先认识到,付出的钱不是自己的钱,本该属于别人。每付出一笔钱,就应该看到自己从债务中解脱出了一部分,终有一天会还清全部债务,变得一身轻松,感到快乐自由。这种自由是一步步慢慢获得的。所以,别把付出的钱看成自己的钱,我们应该对银行或其他人信任我们、把钱贷给我们而感到高兴。我们现在是把别人的钱还给人家,以后就不会欠别人钱了。我们还钱的过程就是争取独立自由的过程。

  欲望因时而异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欲望和需求。穷的时候,我们觉着:“等我有钱了就快乐了。”在结婚前,我们会想:“结婚会让我生活幸福。”可是到我们有了钱,还是不快乐,因为我们会突然意识到,至少过去没钱的时候没有那么大的负担。认识到这点,就不再会对金钱有太强烈的欲望,不会为了金钱而不惜一切代价,因为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快乐,不是钱。如果穷的时候不快乐,富起来也不一定快乐,因为已太习惯于不快乐,虽然现在情况变了,却仍然会受掣于那份不快乐的感觉。不快乐太多年了,即使是在换工作时,都带着它。如果我们放不下这种情感,就永远不会快乐。

  钱挣得不开心

  如果你挣钱的方式,比如从事的工作,常常困扰你,让你不开心,那你为这份钱付出的太多了,不值。你为了变得富有放弃了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家庭、朋友,甚至人性。你为了钱,放弃了这些更宝贵的财富,从此心灵也不得安宁。
  对此有何良药呢?如果你很富有而且有能力,最好的花钱方式就是“给予”,或者“施舍”。施舍能唤醒你的心灵,可以让你放弃贪欲。在施舍时,获得的是一份自由和心理的平衡。如果压力很大,可以偶尔通过这种行为减压。
  但是我为了这些财富工作得这么辛苦……
  如果我得施舍可又不想这么做,那怎么办?为了拥有这些财富,我工作得非常辛苦,放弃这些财富我受不了。当然,如果施舍的时候心里怀着的是恨,是不情愿,施舍就不会有什么用。我们要意识到,给出去的钱并没有丢,而是贡献给了别人。我们给孩子钱的时候从来都是高兴的,因为觉着这是该做的,孩子不是别人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是我们的一部分。如果觉着“我不断在给人,可总也得不到”,这对我们并没有好处,不利于疏解内心的痛苦,也不能排解愤恨。去找到自己最关心的事,这可以激励你的奉献精神,比如去帮助艾滋病患者的后代、自己尊敬的老师、慈善事业、长者,等等。即使他们不是我们所爱的人、家庭,我们也要对他们表现得非常慷慨。从这些行为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一种快乐。可能有些组织,它们的目标是我们认同的。做奉献,不能从自己恨的人身上开始。做奉献,从爱的人身上开始;同时,所恨的人也是要奉献的,开始时难,没关系,这可以慢慢发展。
  在你想要得到一件东西、占有它时,别把它仅仅当成一件东西,而应该把它和人联系起来。对自己说:“我努力工作让销售量上去,因为公司的职员需要安全感和稳定感。”孩子也可从父母付账单的行为中受益。如果你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和人的健康联系起来,和人联系起来,那么你不论是挣钱还是施舍,都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人们挣钱是用来花的,你给妻子买过花吗?其实你给她的不是花,而是快乐。小贩因为花卖完了,所以可以早下班回家,因此你也不仅仅是给妻子带来了快乐,也同时给予小贩快乐。
  我挣钱是想给妻子买辆新车,或者给孩子买一笔投资基金。我一个月挣两万,因此也希望员工们下班时带上这个月的薪水回家。我挣钱,他们也有钱挣,这是原则。如果我的产品销售得很好,我的工厂就有效益,我的顾客就可以较合理的价钱享受我们的产品。如果我按时给原材料供货商付款,对他们也有益。有了钱,我就可以按时交税,按时付信用卡账单,还可以拿出部分余钱捐给孤儿院。挣钱就是花钱,你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你才有能力去花钱,也会有能力去挣钱。如果你在打算去买点鲜花的时候觉着“要是买了花,我口袋里就少了三十块钱”,这种想法就是不对的。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接触》 第二部分

《接触》 物质世界(4)


作者:(美)满亚法师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钱,过俭朴的生活

  假如你没了工作,钱少了或没钱了怎么生活?这时候如果你还不愿意放弃过去的身份,就会出问题。如果你处于危机中,生存是第一位的,不要考虑什么身份地位这种事。要明白,没有得到就没有失去。当你想要得到更高的地位身份却碰上麻烦需要调整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的时候,那就是问题了。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从头开始,可以忘记过去,事情就简单了。许多父母期望孩子学业有成,可是也许他的孩子却做不到,如果上个职业学校,父母就很失望。那么,你究竟想让孩子怎么样呢?如果他不赌博、不酗酒、不害人,这还不好吗?别总是对别人品头论足,也别太过关注别人说什么,让自己的心灵获得平静与安宁。如果你过去辉煌过,很好!也许在三十岁前你都很风光,没问题。但是如果你想保持这种荣耀和身份不变,那么一旦你失去了这些,你就会对自己恨之不已。


  暂时性

  人们都惧怕变化。如果有人跟我们说“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今天的事物早已和过去不同了。醒醒吧,别沉浸在过去,想想今天。这里没有好与坏、变与不变,要记住当下这一刻就是新的一刻,值得关注,生活、事物在当下这一刻就是当下这个样子。
  二十岁时,我们胃口很大,吃顿饭可以花上两百块钱。但是今天我们胃口小了,吃得也少了,我们也觉着吃饭不用花那么多钱了。过去我们认为金钱就是一切,但现在我们认为“我身体健康,睡得踏实,有朋友有爱好,有需要的一切”。以前我们精力过剩,不同的时间尝试不同的东西,其实这就是在经历生活的不断变化。
  人的身份地位不同,需求也不同。你不可能一辈子都需要一成不变的东西。未来的工作,也可能挣的钱少,但你有更多自己的空间和尊严,可能还不用出公差。所以,不能总盼望得到相同的东西。事物的常变性告诉我们事情没有什么对错,你也无法阻止这种变化,或者改变这种变化。如果你认为事物的常变性是件坏事,那就是你愚昧无知。事物的常变性不是件坏事。事物变化了,其实本质并没有变。今天空中是轮全月,看上去是轮新的月亮,其实不是,它还是那个月亮。如果你能看到事物在当下的状态,你就能喜欢当下的事物。认识到事物的常变性,可以让你更好地认识现实。

  财富让我们表示爱心

  如果我们有多余的财富,我们可以拿出来和穷人分享。有钱无罪!你可以有许多想法,但只有付诸行动才算数。有些人说:“等我有了钱,我就可能多捐点出来。”但捐不捐,要看他真正有钱的时候才知道。一个人的贪心体现在他已经拥有了很多财富,但还想要更多。只有在你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后,你才能验证你到底贪不贪心。如果家人朋友来看你,你却不想买些水果饮料招待他们、给他们准备些好吃的,这就说明你很吝啬,不想与别人共享自己的财富,你的贪婪就暴露无遗。

  财富有助于创造力

  物质财富还能在哪些方面表现其价值呢?我们可以用财富来聘用有创造力的人,比如建筑师。他们可以设计建造宏伟的建筑,将他们的智慧拿出来和我们共享。我们需要有人来购买这些建筑,认可建筑师的才华。美,是可以代代流传的,如果我们看不到物质财富的正面性,这个世界就会出现太多的懒汉。我们从别人手里得到了太多,所以需要为别人做些事情,大家彼此平等交换,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接触》 第二部分

《接触》 物质世界(5)


作者:(美)满亚法师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交换技能、服务和产品

  物质财富、技能和服务是需要相互交换的。也许我是生产家具的,你是做食品的,我们相互交换,相互贡献。只要不骗人,不抬价,挣钱是应该的。别说假话,如果你卖的箱子里装的是白菜,就别跟别人说是胡萝卜。通过物物交换,买与卖,我们才能建成一个大社区,大家和谐生活。
  如果你生产的电脑很好,让用户付钱买去用,他们会喜欢的。有时候价钱会告诉人们:“这个东西很稀有,要仔细用。”如果汽车便宜,人们会随便找个地方买一辆。如果手机便宜得像白菜,人们就会随手到处扔。物质财富是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别觉得:“没有它我一样活。”只要不对它过度依赖,拥有它就不是错。
  让有才华的人展现他们的才华。如果我们不支持那些有才华的人,让他们创作艺术作品,人们怎能认识到他们的存在呢?不论是艺术家还是农民,我们都应尊重他们。我们生活在地球村,所以要交流沟通,拓展我们的思想。通过物质财富,我们可以和别人见面。恶,并不指拥有财富;恶,应该是指不能放弃财富。如果你放不下,欲望就会接踵而至。拥有一件衣服不满足,有了一百件还不满足,直到有一天要靠抢银行去买更多的衣服,这就是放不下,完全被物质财富控制住了。

  妒忌财富

  如果别人妒忌我的物质财富,怎么办?

  妒忌别人,是因为自己没有别人所拥有的东西。如何从欲望中解脱?只有通过施舍你才能体会到快乐,才能抚慰受伤的心灵。所以,不要妒忌别人,而应尝试着去施舍,去给予,我们不用把自己的所有东西都拿出来送给别人。按时付账并不是扔钱,而是和别人共用自己所拥有的这笔钱。给予就是得到。你给乞丐钱,是你把他看成你自己,他需要吃饭,你需要给予。他会感到高兴,你也同样高兴。放弃妒忌很难,但如果意识不到这点,不努力改掉妒忌的毛病,妒忌就会永远跟着你。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接触》 第二部分

接触》 物质世界(6)


作者:(美)满亚法师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如何发现自己的毛病并得到治愈?

  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妒忌。我们对所妒忌的人缺乏尊重,我们恨他们拥有的东西,想夺走那些东西。我们应该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其实是因为我们太少去给别人东西,向别人施舍。认识到这点,我们就会比较容易放弃妒忌。
  在人际关系中也是这样。一个妻子想“我应当得到爱”。但是,她应当先付出爱才能击退心中对爱的妒忌。一旦你觉得需要有人爱你,你就先去爱别人。如果你想有钱,那就应当先给钱与那些需要钱的人。只有开始爱别人,才能体会到被人爱的感觉。如果不施舍,就得不到物质财富。给了,施舍了,便会觉得自己更富有了。你给了,你也得到了。如果不曾施舍过,你永远体会不到其中的美妙感受。小孩子更需要学习这一课,这对他们的成长很重要。

  尊重别人的财产

  要尊重别人的财产。对自己保守诚信才能保持人的尊严。只有这样才不会去害人。然而,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看重尊严,偷窃行为日渐猖獗。为什么呢?

  偷窃的痛苦

  小偷的偷窃行为是在告诉人们他缺少什么。过去,人们努力工作,生活虽然不富裕,但都很有安全感。大家互敬互爱,虽然穷,但都很慷慨大方。现在不同了,即使富家子弟,都只想着能得更多的东西,他们甚至还会贪婪到去偷东西。他们生长在富裕的社会,却缺少安全感,内心感到恐惧,觉得世界不需要他们,拒绝他们。由于内心的空洞,才会让他们想借用东西去填补,而偷窃行为说明他们已发展到用别人的东西去充实自己。
  当贫穷地区的大门向西方打开,生活方式就开始转变。贫穷地区的人在和西方的接触中会感到失落、空虚、无用。他们看着西方的发达,会认为“如果我有房子,有钱,有这个有那个,我的问题就会解决了”。其实解决不了。他们错误地认为西方人是因为拥有的物质财富多,所以比我们强。“人家有这个,人家有那个。”可是多少年来,他们都对自己拥有东西感到满足。他们有爱心,有很好的价值观。但是今天这里的人却忘掉了自己过去所拥有的信念,改去追求物质财富了。过去,他们可以享受阳光的抚慰,大自然的呼吸,现在他们受新的价值观驱使跟在西方后面跑了。
  答案在哪里呢?西方人和富有的人应该对偷窃的人表示理解和同情,因为偷窃行为背后一定有原因。我们只有找到原因,才能纠正问题。
  如果偷窃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怎么办?
  其实他们知道,而且他们用公开的偷窃行为大声向世界宣布他是贼。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富人也在偷窃,只是他们更有技巧,做得更隐蔽。这些人偷政府,偷国家。他们是暗地里偷,却谴责那些公开偷的人。
  公开偷的人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偷。他们觉得没人爱他们,没人瞧得起他们。他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麻木了。他们的偷窃行为,正是在向我们表明他们受的痛苦。我们应该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简单的惩罚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犯罪的人也需要内心的平衡,需要尊严,需要爱。
  公开偷的人没什么可以损失。为什么要保护他们的名声?他们过马路时,也不关心是不是会被车撞着。他们觉得自己的生命不值钱。如果他们死了,没有人在乎。他们感到孤独,认为没人关心他们。“如果我饿了,或者病了,没有人注意。”爸爸不关心孩子,妈妈也只管做饭,她本身可能就从未被人爱过,所以不理解在孩子的心中需要爱。
  惩罚、严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应该给他们爱。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树立尊严。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看到他们不再偷了,他们开始给予,因为他们内心变得富有了。
  所以,通过给予、施舍,我们治愈自己。把我们的爱给那些缺乏爱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己。用较为智慧的方法处理我们的财产,慷慨大方一些,大家一起建设我们共同的社区。开始给予,开始施舍,为人友善,慷慨大方,活在当下。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