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成刚法师《般若法雨》

续 6





       413,疑心生暗解,错乱而自惑。驱使役我心,疲惫几闷绝。热恼常相随,衰变不自在。如是数十年,常为贼所害。愚痴与暗昧,无慧以自解。今达法源底,牢关始透过。打破累身索,不复为所系。逍遥于法外,挺胸堂堂立。常游毕竟空,解脱常自在。



  414,修道人若一念不生,即同金刚。犹如虚空,无能捉持、摧毁、打破,乃至奈何者,所以者何?以无一物故。修道人若能常作如是学,是魔军不能加,心印保不坏。

  415,凡是令我生起善恶、逆顺、罪福、苦乐、佛生等知见与贪爱、嗔恨、愚痴、憍慢、疑惑等妄情,乃至一念心者,皆是魔之使作。若非心魔,即是外魔。是故我当法镜高悬,当下照破,觉悟无惑,切莫随顺。若不如此,魔就会从这里打开缺口,乘虚而入,广行杀戮,其危害将无穷尽也。

  416,一要深达实相,知一切法空,无有挂碍。二要一心念佛,确保不退,直达宝所。三要慈悲众生,普皆利益,共成佛道。这是进趣无上觉道的三个法宝,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若能依之修行,即可直达宝所。于其中间,始终地位,一不堕邪见,二不入歧途,三不遭委曲。

  417,宁受地狱苦,不离于如来。常侍在佛前,礼拜与赞叹。

  418,要规矩、本分、老实、仁义。要温和、善良、恭敬、谦让。

  419,象要求别人那样要求自己。象原谅自己那样原谅别人。

  420,要随顺法性,无缚无脱。不摄不散,任心自在。

  421,不贪爱,不嗔恨,不愚痴,不憍慢,不疑惑,不忧愁,不恐惧,不狂妄,不欺诈,不诉讼。

  422,要慈悲喜舍,拔苦兴乐。

  423,圆觉妙心,体是清净本然,离一切相,不仅离世间相、出世间相,而且也没有自相可得。若能这样正念观察,即可照见尽十方世界实在是没有哪一种事物,值得我们再去贪著、攀缘、妄想执著的了,如是即可荡涤一切虚妄之相,遣除一切妄想执著,令心无诤,当下得解脱也。

  424,恐畏之生,生于不足。今无不足,故无所畏。

  425,无得无分别,为所作已办相。

  426,无心于伏物,而物无不伏。

  427,唐无业国师告弟子惠愔等曰:“汝等见闻觉知之性,与太虚同寿,不生不灭。一切境界,本自空寂,无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为境惑。一为境惑,流转不穷。汝等当知: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犹如金刚不可破坏。一切诸法,如影如响,无有实者。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常了一切空,无一物当情。是诸佛用心处,汝等勤而行之”。言讫,跏趺而逝。

  428,若能悟得自心是佛,本自圆成,与三世诸佛所证无欠无缺。对此理深信不疑,从今以后,唯此一事,以决定心保持任可,再不顾及其他,即可长养圣胎,解脱残质。佛的慧日即能透出暗昧,举体而现。如同日光出离云翳,普照天下,一片光明,沐浴万物,皆得生长也。

  429,庞蕴居士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响”。言讫,枕于公膝而化。

  430,金随工匠之缘,能现众器之相,若染缸、净瓶等。众器之相虽殊,乃一金所成,是器器皆金也。若解其中意,山河及大地,皆见法王身。

  431,不论于哪一法,若生起一念,则神识溃乱,业火上烧,意急头汗,不知所措。是心乱一切乱,后果不堪想,无法收拾也。

  432,若生起一念,即破坏清净心。清净心被破坏,势必漏落三界,乃至下堕三途。

  433,现在若不能心安实相,通达无碍,业习潜匿藏识,亦如家贼不除,终成祸患,是无穷尽也。

  434,远离他妻,不犯女人。

  435,一心念阿弥陀佛,即转迷心成悟心;转恶心成善心;转染心成净心;转曲心成直心;转逆心成顺心;转邪心成正心;转痴心成智心;转罪心成福心;转苦心成乐心;转坏心成好心;转妄心成真心,乃至转魔心成佛心。有如是大利益,实是不可思议,是故当他事切莫想,弥陀慎勿忘。

  436,经云:“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了达心外无法名识心,故外不著法求;了达心性不实名达本,故内不著心求。如是外不著法求,内不著心求,是一切无所求。一切无所求,是故得清净。清净即无为,是为沙门义。是知出家人乃无事僧、闲道人、清凉汉。不问世间与出世间,生死与涅槃,乃至色身与浊命。唯将心歇去、休去、灭去,莫回头去,正如大德所谓冷湫湫地去,古庙寒灰去,方是出头露日处。

  437,若见一法生,则是头上安头。若见一法灭,则是自断其首。所以者何?以法本无有,岂有法生?法尚不生,岂有法灭?是故若见有法生,见有法灭,二见皆堕,活路何在?

  438,幻生亦非生,幻灭亦非灭。生死涅槃义,一性更无殊。要知奥妙处,深彻法源底,是为露头处。

  439,禅德曰:“直须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常无间断,始得相应,直须努力,莫闲过日”。

  禅德曰:“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

  440,无住无所依,无累心寂然,本性如虚空,是名无上道。

  441,《阿含经》云:“莫见长,莫见短”。

  442,弥勒菩萨说: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以识染,以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

  443,分别什么都是恶,分别善恶亦是恶。但不分别,无有恶。分别即染污。染污即不净。不净即垢故。

  444,首楞严者,梵语首楞严,此云一切事究竟坚固,乃大定之总名。谓性定,即自性本具之定也。又名圆定,即圆满大定也。又名妙定,即不可思议之定也。谓不但独取一心不动,乃统摄一切万法悉皆不动不摇,为一大定之体,故名首楞严,即一切事究竟坚固。

  445,《楞严经》云: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籍劬劳,肯綮修证。

  446,《华严经》疏云: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即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自心性是也。

  447,有人说言: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上用功夫。若在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448,有人问大德,三界牢笼甚为难出,云何出得?曰:大死一场,云何是大死一场?曰:将心死去。云何是将心死去?曰:但不随分别。

  449,经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是故,我佛释迦已率先给我们做了示范,并于《阿含经》云:“我与心斗,其劫无数,今得成佛,独步三界”。治乱曰修,不停曰行,故名修行。是故我要象大觉世尊那样,当以佛法不停地治理心上的生死惑乱,以期从必然到达自由,愿法界众生皆如是,故为斯文。



                                        
                                  净土篇


    南无阿弥陀佛
  为了提携法界众生出离苦轮,我誓修净土法门,愿共诸众生,同生极乐国。

  深信净土,
  发愿往生。
  执持名号,
  一心不乱。

  假使热铁轮,
  在于顶上旋。
  终不以此苦,
  退失所发愿。

                                                      学法沙门释成刚敬启
                                                      一九九四年三月三日

  阿弥陀佛赞

  阿弥陀佛大慈父,
  慈悲喜舍悉普度。
  尽于未来无休息,
  接引众生生净土。

  ※※

  阿弥陀佛大医王,
  无上妙药施膏肓。
  咸令众生除恶病,
  皆获无量永安康。

  ※※

  阿弥陀佛大导师,
  无量光明照愚痴。
  引令众生离黑暗,
  得见慧日永不失。

  ※※

  阿弥陀佛大救星,
  降临火宅福众生。
  甘露法雨纷纷下,
  皆得清凉离烧薰。

  ※※

  阿弥陀佛大恩人,
  天高地厚又海深。
  虽竭脑髓为供养,
  不能酬佛一分亲。

  ※※

  念佛功德利益大,
  十方世界容不下。
  竭尽心行与语言,
  不能表达一刹那。

  ※

  众生业深障又重,
  自趣觉道力难胜。
  弥陀慈父已预知,
  是故发愿代众行。
  难行法行累劫修,
  经历尘沙诸国土。
  满足无量佛功德,
  聚于一句阿弥陀。
  此乃摩尼如意宝,
  如来全部之家业。
  不待众生费神思,
  乃至疲劳于筋骨。
  由于慈父念子切,
  咸皆恩赐无吝惜。
  如同大富之长者,
  全部产业付子女。
  只要我等肯承当,
  弥陀功德全归我。
  未曾有事现在前,
  奇哉奇哉难思议。
  犹如优昙钵罗华,
  百千万劫难遭遇。
  若非弥陀大慈力,
  我等何幸有今日。
  无量光来无量寿,
  出世富贵永不休。
  思想起来心沸腾,
  唯恨不能报万一。
  雄心壮志何处是?
  投诚归命而已矣!

                                                       学法沙门释成刚敬赞
                                                   佛历二五四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一九九年一月十四日


  1.《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以是之故,我释迦本师不舍大慈,无问自说,特开此净土法门,以拯救末劫,令法界众生,赖此以阶无上菩提,妙不可言。愿闻者共效之,切莫错过,而失极乐之利益也。

  2,阿弥陀佛即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核心之要,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实相法印,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最终归宿。

  3,阿弥陀佛是十方的大慈父,是法界众生的大导师,是苦难众生的大救星。

  4,大德有言:“一句弥陀超三界”。

  5,经云:“但念阿弥陀,即是深妙禅”。

  6,经云:“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7,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8,是知灭恶生善,脱罪出苦,一生决了,不受后有,乃至得成无上菩提,无甚于念阿弥陀佛,最为第一。

  9,你要想医治心上的生死大病吗?那么请你一心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即是无上的法药,所谓阿伽陀药是也。

  10,从了脱生死这一大事因缘来说,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即预示着zai 难、六道三途,乃至无间就要现前,所以我们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

  11,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与阿弥陀佛不二,阿弥陀佛与我心一体。是故我当以心持佛,唯佛是念,非佛不念。

  12,阿弥陀佛是世间出世间,第一最可信赖的安稳之处,故我们要把身心世界彻底放下,无所顾忌地安住其中,不动不摇,是名善念阿弥陀佛。

  13,千念万念皆是生死苦轮,唯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才是极乐莲邦。

  14,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是对阿弥陀佛的最大孝顺,亦是最好的礼敬。

  15,我要把阿弥陀佛请到我心中安住,让阿弥陀佛在我心中顶天立地,永远不倒,是名心善安住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16,我若不能乘阿弥陀佛之宏愿,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成无上觉道,乘愿再来,救度一切众生,得大安乐,出离苦难,我即是对佛的最大欺骗、对众生的最大犯罪、对自己的最大自杀。是故我从今已去,唯佛是念,非佛不念,宁可念佛一句死,不可忘佛一句生,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17,身命可舍,阿弥陀佛不可不念。

  18,千念万念皆是浊恶、染污、颠倒、障碍、迷闷之念,皆是六道、三途、地狱、生死、痛苦之念……。千念万念,唯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是妙善、清净、通达、心开、意解之念,是为贤、作圣、成佛、解脱、极乐之念。是知千念万念,念哪一念都不行,千念万念,不念阿弥陀佛这一念不行。且人生无常,有今天没明天,生命在呼吸间,弥陀不向此刻念,更向何时念弥陀?

  19,呜呼!浊世不可久留,时间不待我也,恐后无日矣!故我当借有限之生命,念无量之弥陀,举念即弥陀,说话亦弥陀,做事亦弥陀,我即如是念,愿共诸众生,皆如是念弥陀。

  20,我若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即是zai 难,六道、三途、无间就会现前。且此五浊恶世皆是死路,唯有阿弥陀佛这一条活路,所以我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我宁可死在一念阿弥陀佛上,也决不活在一念妄想上。我既已发愿,愿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我就要把阿弥陀佛念好,念得纯而不杂,念得净而不染,念得真而不虚,乃至念得一心不乱,妙契弥陀大愿,究竟往生。

  21,我就是要在这些有事无事、善恶逆顺、苦乐罪福、生死存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境界之中,把阿弥陀佛念好,念得一心,念得透亮。

TOP

续 7



    22,这一句阿弥陀佛,能翻天、能覆地、能移山、能倒海、能摧毁三界六道、能建立极乐莲邦,乃至无上菩提因此而成就。其威力如斯,诚为不可思议,且百千万劫难遭遇,愿闻者切莫当面错过,而失极乐世界的大利益,诚为可惜。当奉佛语,自行化他,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赖此一句阿弥陀佛,皆得成就如来智慧德相。若能如是,方为不负我佛婆心之教。


  譬如我们发心要到北京去,在这一念心的力量作用下,开始起行,一步、二步、三步,乃至百千万亿步,步步都趣向北京,待到步子走得圆满了,北京自然现前,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者是也。
  我们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也是如此,在这一念愿心的力量作用下,开始念阿弥陀佛,一句、二句、三句,乃至百千万亿句,待到阿弥陀佛念得圆满了,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自然现前,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是也。
  综上所述,去北京或上极乐,虽然有世间与出世间之别,然所以皆得成就者,其理则一,咸贵在坚持,功在不舍也,愿闻者深思焉。

  23,对于已发心求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人来说,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尚且失大利益,诚为可惜,何况至今尚未得闻,或已得闻,当面错过者耶?更是可怜可悯。愿已发心者得成就,已得闻者莫错过,未得闻者速得闻。

  24,旷劫舍身舍命,不如刹那念一句阿弥陀佛。

  25,世间以金银、琉璃、珍珠、玛瑙等为宝,实皆出于顽石,终成瓦砾,而非真宝也。阿弥陀佛能出生极乐世界,安乐无量众生,令无量众生得大富贵,得大饶益,得大安乐,乃至毕竟得作佛,是知阿弥陀佛实乃无价之宝,可谓宝中之宝也。过去未闻,今已得之,所以我要象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珍惜阿弥陀佛。生命在,阿弥陀佛即在;生命不在,阿弥陀佛也在。是生命可舍,阿弥陀佛不可丢也。

  26,自今已去,我要对阿弥陀佛大兴恭敬、礼拜、供养、赞叹、忆念,以示对阿弥陀佛他老人家的孝敬之意。

  27,世间不舍,极乐不得。

  28,心若离开阿弥陀佛,心即浊恶、染污、颠倒、障碍、迷闷。心若不离开阿弥陀佛,心即清净、解脱、自在、安稳、快乐。是知,心若离开阿弥陀佛,是极为遭殃。心若不离开阿弥陀佛,是最为吉祥,所以我心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

  29,文殊、普贤位居等觉,尚且发愿: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唐张善和、张钟馗,皆以屠宰为业,临终念佛,尚得往生。是知,阿弥陀佛这一法,于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之中,最为殊胜,是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十恶五逆亦可预入其中。

  30,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虽皆殊胜,然而阿弥陀佛这一法又是殊胜当中的殊胜;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虽皆奥妙,然而阿弥陀佛这一法又是奥妙当中的奥妙;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虽皆无上,然而阿弥陀佛这一法又是无上当中的无上,所以者何?以阿弥陀佛即是众生本具的,三世诸佛所共证的本觉妙心,微妙难思议。是故愿与法界众生,共念阿弥陀佛,同参三德秘藏,共入毘卢性海。

  31,世间出世间什么最好?什么最不好?曰:心不离开阿弥陀佛最好,心离开阿弥陀佛最不好。什么最善?什么最不善?曰:心不离开阿弥陀佛最善,心离开阿弥陀佛最不善。什么最乐?什么最不乐?曰:心不离开阿弥陀佛最乐,心离开阿弥陀佛最不乐。是知,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好也是好,心离开阿弥陀佛,好也是不好;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善也是善,心离开阿弥陀佛,善也是不善;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乐也是乐,心离开阿弥陀佛,乐也是不乐。所以者何?以好、善与乐在阿弥陀佛,不好、不善与不乐在其他故也。

  32,一句话,心离开阿弥陀佛没有好事。

  33,成就净土法门的关键在于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只念阿弥陀佛这一法,其他什么也不念。若因习气或事缘起了一念,应立刻觉知,马上把念收摄回来,继续念阿弥陀佛。若能这样坚持日久,念佛自然得一心。

  34,我深信极乐世界是乐,要如同我深信娑婆世界是苦一样,无有异也。
      我切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要如同我切愿出离娑婆世界一样,无有异也。
      我一心执持阿弥陀佛圣号,刹那无间,亦要与我心脏跳动时刻不停一样,无有异也。
      除了阿弥陀佛,其他一切皆生死边事,不可念也。

  35,宁受地狱苦,不离阿弥陀。
      但念阿弥陀佛一法足矣。

  36,十方世界,我只知阿弥陀。除了阿弥陀,一切皆不识。

  37,出家在家人,生死缘中转。生死缘不死,弥陀缘不活。

  38,于一切时中,不离阿弥陀,是为最亲切,更不用其他。若离阿弥陀,万般皆无用,徒劳无有益。

  39,我一心念阿弥陀佛,就是为了彻底、全部、干净地对治、降伏、消灭我千千万万的生死之念,所以千千万万的生死之念,哪一念都不能动摇、侵犯、占领我念阿弥陀佛这一念。假使热铁轮,在于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所发愿。佛子如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我若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就如同覆我的这块天塌了,载我的这块地陷了,支撑我的这个擎天柱倒了,如是我的一切都完了,所以我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

  40,往昔我竞用这一念筑生死城了,今天我要反其道而行之,用这一念造极乐城。我每念一句阿弥陀佛,都是在为极乐城添砖加瓦,所以我要昼夜不停地念阿弥陀佛,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早日把极乐城建好,以便安乐法界众生,了却我佛长劫大愿。
  从今已去,我就一件事,即看着我心,一念也别离开阿弥陀佛就行了。
  令阿弥陀佛在我的心中,永远正念昭彰。


  


                                                            自律文

                                                                规矩本分,老实仁义,温和善良,恭敬谦让。
                     不贪不嗔,不痴不慢,不疑不忧,不愁不惧。
                     不得自私,不得狭隘,不得偏见,不得非理。
                     不亲不怨,不隐不显,不卑不亢,不即不离。
                     不急不缓,不违不顺,不难不易,不动不静。
                     进止有节,威仪大方,智慧勇猛,潇洒解脱。
                     纯真无妄,纯正无邪,纯直无曲,纯善无恶。
                 不逼迫众生,不障碍众生,不困难众生,不危害众生。
                 要觉悟众生,要普度众生,要利益众生,要安乐众生。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普济一切,无有穷尽。
                     我之身心,与众有共,回施法界,共成佛道。
                 执持实相印,印证一切法,究竟得坚固,金刚而不坏。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学法沙门释成刚


                                 ------全文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