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证严法师《慈济心灯》

证严法师《慈济心灯》





                                                                    缘   起



  
       一九八九年,证严法师发表了第一本著作「证严法师静思语第一集,」出版以来,匆匆已经第十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证严法师开创了慈济世界,「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志业,一路走来,也已经第三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无论是过去十年里,还是过去三十三个年,世界的变化很大。
  沈浮在变化里,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类,已经共同挤到公元二千年的门槛外了。
  大家探头望进二千年的门里,也望着二千年以后的未来,试图探寻,公元二千年以后,我们将会去到那里?
  随着「千喜年」步伐急促地靠近,人们不安地探询,何处以我们到让我们「心安」的答案?
  然而,现代社会一般的价值观,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答案,似乎除了造成「忙碌」与「慌乱」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他了。
  社会上,如此焦急、忙乱,不安的心情,总是让法师深觉心痛;
  因此,只要法师在花莲,无论如何疲累,在许许多多天未破晓的清晨,总会听见法师轻声透过静思晨语,试图唤醒沈醉的梦魂,抚慰不安的心灵。
  就像音符一样精炼,十年来,这些清晨的话语,谱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总有数不完的访客,志工与志业体同仁,怀抱着疑虑与这安,殷殷期盼法师开示。
  如此疑虑与不安的心情,也总让法师内心不忍;因此,无论多忙,法师总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诲,试图轻柔的以智的话语,抚慰不安的心灵,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剑一样的精确,十年来,这些坚定与柔美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简单易懂的著作。
  十年来,法师的著作,超过了二十册。
  无数的失望生命,因展读法师的书而回头;
  无数的禁锢心灵,因展读法师的书而开放;
  许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读法师的书而和乐;
  许多的美善因缘,因展读法师的书而具足。
  因此,站在这跨越「千喜年」的关键时刻,为了让不安的社会与烦恼的心灵得以平安自在,静思文化有责任将法师过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对,稍加增删;并结集成套,以虔诚的心,全球发行。
  虔诚祝福,全球的读者们,「心安」。
  结集成套,分三阶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济日,出版平装套书二十册;
  其中,佛与系列五册,人生系列十五册。
  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精装佛典系列套书五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后一个月,出版静思语系列七册:
  其中静思语第一及第二集,平装精装同时出版;
  此外,五册中英文对照的口袋型迷你静思语,也同时平装出版。
  静思文化,藉著一九九九年〖证严法师著作,新版集结发行〗,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无限宁静与幸福。
                                                            静思文化谨识

  



                                                                                                          每天三呼快乐
  
        世间的名利就像枷锁一样,会缚住我们的身心;
  不破名利束缚的人,才能自在。
  佛陀出家成道后,他的儿子罗睺罗也随他出家。
  佛陀的父王看见儿子、孙子都有出家了,江山无人继承,只好王族中找一位继承人,这个人名子跋谛。他当上了国王之后不久,王族就遭琉璃王灭掉了;但跋谛在琉璃王尚未侵境之前,也随佛陀出了家。
  他出家后专心修行,每日三次高呼:「我真快乐,我真快乐,我真快乐。」
  其他的弟子听到了他天天喊快乐,以为他还在怀念当国王时的快乐,食欲心仍未消除,因此有人就向佛陀稟告这件事。
  佛陀为了让大家明白跋谛已修到心地清净,于是召集大众,问跋谛:「跋谛啊!你还不忘当国王时的那段快乐时光吗?」
  跋谛说:「佛陀!我并没有回想过去的快乐啊!」
  佛陀说:「那你为什么每天三呼快乐呢?你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跋谛说:「我当国王时,居住的王城都有层层的卫兵保护,身心实在不得自由。除此之外,夜闻更声也使我的心惊胆战,怕有乱人来犯,日夜恐慌,每天不得自在。自我出家以后,日中一食,逍遥自在;夜晚坐在树下休息,闻不到更声,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中,毫无牵挂、自由自在,这就是我真正的快乐。为了感谢佛陀给我的快乐,因此每日三次宣唱快乐,感谢佛恩。」




                                                                                                          心动的僧人
  
    修行要系缘修心、藉事炼心、随处养心。
  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出家人都悠然自在,很是羡慕,便放弃家庭,加入僧团。
  他在僧团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人生短暂又可贵,应该找个静处精进修行,就对佛陀说:「佛陀呀!我在那么多的人群中,心无法静下来,能否让我有一个较好的修行环境呢?」
  佛陀点头应允说:「你自己去找一个适合你修行的地方吧!」他便离开僧团到了一个山头的地方,找一个静处坐定下来,开始修行。
  因为周遭一个人影也没有,所听到的都有是有如鬼魅的声音,于是整个脑袋里都有是鬼魅的幻影,他开始惶恐了!心想:我在比丘群中无法定心,而这儿十分安静,却不断生起惶恐的心念。我还是停止修行,回家享福吧!
  这心念一动,佛陀正好来到他的面前。佛陀问:「你在这么静的地方,周围没有人影,怕不怕?」
  他虽然内心害怕,口头上却回答说:「不,我不害怕!」
  佛陀就说:「好,我们坐下来谈谈。」
  刚坐下来时,正好看到远处有只大象走来,在离他们不远的一棵大树下,很安详地躺下来睡觉。佛陀就问他:「你有没有看到那只大象在哪儿睡觉?」
  「有。」
  「这只象有眷属五百只,日夜围绕,非常吵闹,所以想暂时在此好好在休息。象是畜生类,都懂得舍闹取静,可惜有很多人却不懂得爱惜静谥的环境。闹,往往是心在闹,有人修行是『人在闹事,心清静』;也有人是『人在静中,心纷乱』。修行,一定要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他听了非常忏悔,对佛陀说:「佛陀啊!在僧团里,可以相互勉励、精进修行,弘扬佛法,我却不知惜福、惜缘而离开僧团;现在一个人在静中,心又纷乱,真是惭愧!我愿意再随佛陀回僧团,与众比丘一同接受教法、相互勉励。」

  


                                   了生死,度众生
  
    经去:「菩萨常念——我当为十方一一众生,住无量劫,成就众生,心无疲厌,共止住而不舍离……。」
  天台大师的弟子问他:「师父啊!你现在证得几品的果位呢?」
  天台大师答:「我若不领众,可以证十信果位;现在我领众,只证五品果位。」
  这是何其大的差别啊!天台大师因为众生,烦恼未断,必须牺牲他的果位。
  我最初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生死」;要「了生死」必须先去除烦恼。然三十多年来,为了「慈济功德会」,我担心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心从未清闲过。
  哪一天我临终时,或许也无法「了生死」。但愿尽此一报身,功行德回向诸众生。




                                   金笼子中的金丝雀
  
            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有在对我们说法;
  无声的说法,有时更令人印象深刻。
  有一次,我和台北几位委员一起去访视贫户,一共三部车,十多个人。从三重、芦洲,再到观音山上,记问四位长期接受济助的资贫户。
  他们都是贫病或低能者,居住在违章建筑或用木板简单拼成的矮房中。屋内避阴阴暗暗,又零乱堆放了许多杂物,还有一股强烈的怪味道,实在令人悲怜!
  我问随行的某大化妆品公司董事长夫人:「你以前看过这样的贫户吗?」
  她回答:「从来没有。」
  我说:「你好像金笼子中金丝雀,今天飞出来,看到人间的另一个世界了。」

  


                                     阿难受难
  
        经去:「色欲,世之枷锁也,世之炎祸也。……细思之,人身垢秽,常流不净物,有何美色可言。」
  有一次阿难独自去托钵,走了一段路后,钵还是空的。这时他口渴难耐,刚好前面有一品古井,有一位女子正在那儿打水。阿难走到井旁时,这名女子抬起头看到这位出家人,她眼前一亮,心想:「多么庄严的比丘啊!」
  这名女子叫做摩登伽女,她一看到阿难,心里无形中生起了绐烈的爱念。她想尽办法要得到阿难的爱,即使造业也在所不惜。阿难受到她的蛊惑,渐渐失去正念而进入她的房内。佛陀遥知阿难的处境,立即派文殊菩萨前去救护他,并一心持楞严咒,以恢复阿难的正念。
  阿难在即将破戒时,忽然清醒过来,马上离开摩登伽女,跑回佛陀的精舍。摩登伽女见阿难离她而去,便一路追奔来到佛陀的面前,请求佛陀成全她。
  佛陀问:「你真的很爱阿难吗?」
  她说:「我真的非常爱他。」
  阿难此时正在沐浴,佛陀就叫人把阿难沐浴后的水端出来,再问她:「阿难那一点值得你爱?」
  她说:「阿难全身都散发出一股吸引人的魅力,我爱他身体的全部。」
  佛陀说:「既然这样,那么请你把这盆阿难的洗澡水喝下吧!」
  摩登伽女看看洗澡水,紧皱眉头说:「佛陀啊!这么脏的水,我怎么喝得下去呢?」
  佛陀说:「每个人的身体原本就是这么脏。现在阿难健康时你就已经嫌脏了,那他将来老死败坏时,你又将如何想呢?」
  摩登伽女听了佛陀的话后,顿然领悟「人身不净」的道理,当下断除贪欲,证悟初果。

TOP

续 1




    问情何物


    内心有遍法界的大爱,才能透彻一切;
  不致像湿黏的泥泞一样,一沾上就会灰头土脸。
  有一位会员,好的先生是一位企业家。过去夫妻俩什么都没有,后来两人携手并肩创下了一番事业;现在生活富裕了,先生却分心了。过去贫困的时候,虽然背着孩子去做工,住的房子又是租的,身上没有任何装饰,但是她却感到很满足、幸福;而现在住在高楼大厦、生活富足,反而让她天天哭、日日都苦恼。
  我对她说:「你应该满足了。虽然现在的生活中少了一分先生对你的爱,但是你还有四个儿女,你已经到得了子女的爱,应该把母性的爱发挥出来,好好教育他们,照顾家庭,再把这分爱发挥到社会人群;如能这样,虽然失掉了一个人的爱,却是扩大了无量无边的爱心。何况,情爱并不是硬争就能得到的;它如同一个球,愈是硬碰,它弹得愈高、愈远。一切顺其自然,该来的自然会来;它若不来,你愈想尽办法去争取,就会离你愈远。如能扩大感情的范围,放弃一对一的私情,那不是会很安稳泰然吗?」
  她回答道:「可能是这样吧!」

  


            被财产遗弃的老人
  有得必有失。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
  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
  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的报应故事。
  他年轻时,也有四位兄弟姐妹。因为父亲很有钱,临终时,大家就开始争夺财产。由于他是父亲生前最宠爱的儿子,终于争到了一分最有利的财产,但是兄弟亲戚都因此对他很不满,从此断绝了手足之情。
  后来他把这分财产拿来做事业,但是每做必夸;且到后来钱夸空了,他的太太也死了,他就这样孤零零地一个人直到今天。
  他说:「当初若不是为了那些财产,如今也不会这么孤苦零丁,这是因果报应啊!今天我以最虔诚的心,发露忏悔自己的过错。我相信阿弥陀佛一定会原谅我,会来接我引我。好了!我们来念佛吧!」
  大约经过了一个多小时,老人的念佛声由大声到小声,终于没声息,安静地往生了。

  


             游览净土的老太太
    外界景物之美,过眼即逝;心地风光之美,终生难忘。
  有一位年逾九十岁的老太太过生日,几个孩子要她出国去观光。她问儿子们说:「那你们要给我多少钱?」
  子女们回答说:「我们每个人各准备了五万元,要给您做生日。」
  老太太说:「一个人五万元,你们六个人,总共是三十万元。把钱拿来吧!」
  其中一个儿子就说:「妈!您把身份证拿给我,我帮您办手续。」
  老太太说:「你们不必办,只要带我去花莲住七天就行了。三十万元我要给师父建医院,在师父那里我可以念佛;你们就当我已经出国玩去了,七天后再来接我。」
  她到「静思精舍」住了七天,带回满心的欢喜!

  

        无尽的感恩
    社会的进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所以对人要有敬仰心,时时尊重别人。
  我每次到工地,如果是夏天,慈诚队员就要找到站到阴凉的地方;否则就要我赶快回去,免得受烈日的煎熬,我即选择站在太阳底下。因为我头戴斗笠又没有出力,而他们在烈日下挑沙、搬砖,付出这么多的劳力,还受到天煎地逼的苦难,我实在很心疼!
  如果我是在下雨天到工地,他们往往又会说:「师父,下雨了。你为什么不到里面避避雨?」
  我站在那里还撑着伞,他们却任凭风吹雨淋,到底是雨水、还是汗水都有分不清,我真的好感激他们!
  每次到工地看到工人爬得很高,我的心真是又紧张又感激!他们爬那么高,万一脚底踩个空呢?
  站在底下的人往上望去,都会为他们捏把冷汗,难道他们不害怕吗?所以我深深感觉到他们所付出的真是千辛万苦,不知流了多少汗、经历多少险啊!
  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怎能完成这分利益人群、福利社会的事业呢?

  


        老人之死
    不善用钱财,即如危身之火;
  不善教子女,即成伤人之虎。
  有一天,某医院一位外科主任很感慨地说了一件他亲见亲闻、令人叹息的病房现象。
  有一位十多岁的老人病危时,医护人员正忙着为他急救。突然有两位处轻人匆匆跑进来,他们不问病人的情况如何,只是猛摇着病人的肩膀问:「爸!你到底还有多少钱放在别人家没拿回来?谁借了钱没还?」
  医生他们正忙着急救,而他的孩子却在旁边不断打岔。外科主任就把他的手拔开,说道:「拜托你不要再摇了!再摇,病人会断气了!」
  结果,那位老人在他儿子一阵乱摇之后,真的断气了,他们没有问出钱的下落。




       幕后的凶手
   天下的父母都爱子女。但是,溺爱会害了子女;
  要用菩萨的智慧去教育他们。
  佛陀曾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个女人很溺爱她的孩子。孩子小时候玩泥巴,看见沙中有虫,就会把虫捉起来,然后用竹子从头穿到尾巴。
  做母亲的看了不但不教,还说她的孩子很聪明。
  孩子长大一点时,开始把泥巴捏成人的形。然后用力把泥人的头、手、脚捏断,分成好几块。
  当母亲的仍说:「我这个孩子好能干喔!他会捏泥人呢!」
  直到这个孩子长大成人,她仍是一味在溺爱,后来孩子从事刽手的职业。
  有一次他竟为了一个女人,惨无人道把一个家庭毁掉,被判了死刑。在行刑之前,他知道自己错了。当判官问他:「你还有话要说吗?」
  他大叫着说:「我今天会落到这种下埸,完全是我母亲害的;我的命生于我的母亲,但也毁于我的母亲。」

  


       陋室里的病人
   苦难的众生,需要爱心人士的帮助,
  人生才不会显得太冷酷。
  曾经有委员提报一件贫户个这案,案主住在一个废弃菜市场的楼上。这个人平常既傲慢又爱喝酒,一旦喝了酒就会与人起争执。他曾结过两次婚,但都离婚了,两个太太各自带着孩子离开他。一年多来,他因病不能行动,很少与人接触;只偶尔爬出门外,向人要食物吃,境况很可怜!我们的会员发现这个个案之后,就向分会报告。委员马上相约去看他。
  委员进入了他的住处后,一股恶臭味立即扑鼻而来。屋内脏乱不堪,而案主却长期生活在这间垃圾堆内。
  委员见状不忍心,马上捲起袖子准备帮他打扫。
  这时围观的邻居好奇地问:「你们是他的什么人?」
  委员回答:「我们与他非亲非故!」
  「那为什么来看他,又不怕脏、不怕臭地帮他打扫?」
  「我们是慈济的委员,师父教我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他的病痛和我们病痛没有差别;因为不忍心见他抱病住在这样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帮他清理。」
  邻居听了马上说:「你们不用做了,让我们来。你们的他没有任何关系都有可以这样做,更何况我们是他的邻居。以前当他开门时,臭味便从楼上传下来,就是没有人想到要去帮他打扫;而你们却能够主动来关心,实在令我们太感动了。」

TOP

续 2




   墙界官司


   执迷不悟时,烦恼随之,如云蔽月;
  转迷成悟时,菩提随之,云消见月。
  二十多年前,「慈济功德会」要花莲草创之初,有位会员每个月都有会捐助二十元。
  有一天我们的委员前去她家收会费,这位会员随口说也:「唉!最近好烦!」
  委员便问那位太太:「为何事心烦?」
  原来那位太太的隔壁邻居正在改建房屋,地基挖过了两家的地界。那位太太觉得对方欺人太甚,彼此争执不下,便打起了官司。
  我们的委员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就问她:「你知道我今天为何到府上来吗?」
  「当然知道,来收会费啊!」
  「你知道这些钱的作用吗?」
  「救济啊!」
  「你知道要救济谁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
  「对啊!是谁遭受苦难需要帮助,你并不知道,却能够每个月捐出二十元来;如今只为了墙界,就和相处了四十几年的老邻居打官司。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么做值得吗?」
  那位太太听了恍然大悟,立刻向法院撤销诉讼,两家重修旧好;邻居事后也太感歉意,主动将墙界后退数迟。如此一退一让,两家之间竟突然空出了一条巷子来。

  

        老乞丐的感叹
  父母是堂上的huofo;不能孝养父母,就不得福报。
  佛陀在王舍城中,遇到一位身上穿得又脏又破的老乞丐。
  佛陀走过去问他:「你为何如此狼狈呢?难道你没有儿子吗?」
  老人回道:「我有儿子、有田园,也有房子。儿子出生时,我很高兴地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他身上。为了他,我认真工作,奋斗事业;儿子大了,我为他娶妻、建立家业。不料,媳妇嫌我是糟老头、儿子嫌我太哆嗦;他们都不要我,我只好离家出门要饭吃。」
  佛陀问她是否想回家?
  老人说:「我怎么不想回去,但是有家却归不得啊!」
  佛陀教他念一首诗,并嘱咐他走到哪里念到哪里。
  佛陀念道:
  「生子心欢喜,为儿娶财物,
  复为子娶妻,舍自家外出。
  边鄙田舍儿,违负于父命,
  人形罗刹心,逆弃舍老父。
  曲杖为最胜,为我访恶牛,
  杖能劫恶狗,扶我暗处行。
  避深坑空井,全仗此杖力,
  杖能制一切,唯难制逆儿。」
  老乞丐就把这首诗背诵起来,走到哪里念到哪里。别人听了,都认为这个儿子太过分了!有人跑去骂他儿子,也有人去劝他。儿子听了到父亲的心声后感到非常惭愧,立刻把父亲接回家奉善养。

  

       说与行
   经云:「佛法贵行……但能勤行,纵寡闻,亦先入道。」
  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以生动的譬喻,描绘了人性的真实面。
  一架从巴黎尽往东京的飞机上,机舱里坐满了来自各国的人士,大伙在飞机行途中,无所不谈。由于国情不同、文化背景迥异,所谈的话题不免带有浓郁的本位主义色彩。
  甲君首先发言,自诩甲国的文化历史最悠久、人民心胸最宽大,必要时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等。乙君听了也不肯服输,便强调乙国人的意志力最坚强、民族性最勇敢,遭逢失败时能切腹赎罪……。座中唯有丙君一言未发,而露微笑,很有礼貌地在一旁聆听。
  突然,机长宣布飞机的一具引擎已经失灵,挽救此危机的唯一办法,是减轻飞机的负重,要求大家将行李丢出机舱外。
  大伙正在张望之际,只见丙君很快地站起来,将他所有的行李一弃,唯独甲君却犹豫不决,面有难色。
  乙君不禁语带讽刺地质问甲君:「刚才你不是说贵国人民心胸最宽大豁达吗?为什么你的行李最多最重,却偏偏舍不得丢掉呢?」
  甲君为情势所逼,只好慢吞吞地着起来,百般不情愿一将行李一丢弃。
  等到行李都丢完了,飞机还是未达稳定的程度,机长只得再宣布:「为了让飞机安全着陆,现在只好再减少机舱内的人数了。」
  丙君一听,马上率先站起来,整理好衣冠,带着满脸笑容向大家挥手,说了声:「来生现见!」就打开机门勇敢地跳下去了。
  然而飞机减轻的重量还是不够,此时乙君也奋然站起,随丙君之后跳出机外。那位自夸民族文化最高、最能在紧在关头舍生取义的甲君,站在一旁与其他人相互推诿。最后还是在哭啼声中,被人推出机外……。
  这三种人,你会是哪一种人?

  

       杨市长不要拐杖
   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
  前台北市长杨金欉先生,有一次到花莲慈济。当时我在大殿,他没见到我,就先带朋友到天祥去;他回来时,正好在开会。
  我一听杨市长来,便请他和大家见见面,他一上台就激动得流泪。
  他告诉大家:「我认为人生不能不信因果,要及时修行。我今天的身体能够复原,首先要感谢师父。当我第一次来见师父时,需要手持拐杖;第二次来见师父时,我对师父说,我要放弃拐杖;第三次就不必拿拐杖了,甚至和师父约定说我要慢跑。人生的地位和名利都是虚假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身体。」

  

        卖心莲的老婆婆
    我做多得,少做多失。肢体残障不可怕,怕的是心残障。
  「乐生疗养院」的病患当中,有一位失明的老婆婆响应慈济建院,发起了「一人一万」的运动。虽然这位老菩萨两眼失明、手又残障,脚也不方便走路,但是她能将《地藏经》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
  虽然身患社会人士认为很可怕的麻疯病,但是老婆婆的人缘很好;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有一分超然的爱心。当她听到师父讲「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莲万蕊造慈济世界」后,灵机一动,便开始卖起心莲来了。
  接连几天,她都走上一公里远的路去卖心莲。沿路上,朋友见到她来就问:「缘姊,有什么事吗?」
  「我来卖心莲。」
  「什么是心莲?您为什么要卖心莲?」
  她开始为他们介绍慈济世界,大家听了之后都非常感动,问她:「心莲一朶卖多少钱呢?」
  「一万元。」
  马上就有人响应。
  但是也有人说:「虽想参加,但是我的环境不允许一次拿出一万元。」
  「你们可以两个人合买一朶啊!」
  朋友问她:「西方的莲花有两个人一朶的吗?」
  「有呀!双胞胎的!」
  就这样,她由自己的口,将所认识的「慈济」介绍给大家认识。经由她的爱心与热心,一共卖出了三十多朶莲花,寄回本会四十多万元。她真的是一位有智慧又叫人感动的老菩萨!



        十四岁少年的弘愿
  逆境如磨玉之石,能使璞玉发光、发亮。
  二次世界在战前,日本的一位十四岁的少年,名叫金次郎。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一位沿街托钵的出家人在诵经,他听了非常高兴,就恭敬地向师父合掌问道:「师父,请问您诵的是什么经?」
  出家人告诉他,这是《观音经》。
  金次朗很恭敬地请师父再诵一遍。当他听完后,就在出家人面前立下弘愿,说:「从今天起,我要尽我一生寿命效法观音行。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遭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会坚持观音的慈悲为我处世的中心,以其智慧为我行动的力量……。」
  出家人听了,异常的惊叹与敬服,并虔诚地为他祝福!
  离开出家人之后,他就跑到了附近的坛那寺。寺后有他祖先的坟地,他在祖坟的面前跪拜下来,口里念念有词、祷告了一段时间,没有人知道他在念什么。
  坛那寺的住持看到这小孩在坟前祈祷多时,就特别注意他。金次朗祈祷完后,走进寺内的观世音菩萨座前礼拜,默祷了颇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他转身看到和尚,就向和尚说:「师父,我今天发了一个愿,请师父替我作证。」
  他把经过说给和尚听,并请和尚注意他往后的日子是否依誓愿行事。
  和尚听了很感动,赞叹地说:「我修行了这么久,从未发现有人只听了两遍《观音经》就有所启发;更难得的是,又请三宝来证明。能效法观世音菩萨的精神,就是依『法』行事;又在菩萨面前发愿,就是请『佛』作证;如今又请师『僧』作监视,这的确难能可贵的弘愿呀!」
  和尚非常爱他,想收他做徒弟、传授道法,并示意以后继任住持权职。但被金次朗婉拒了,他说:「此时不是我得到名利的时候,若此刻就有名利,以后我如何实现我的愿力呢?况且我的父亲刚过世不久,母亲又患病,弟妹年幼,家庭的重担全落在我身上,我不能弃之不顾啊!我可以做您的在家弟子。」
  他就如此皈依三宝,成为正信的佛教徒。
  拜别师父不久,他的母亲就过世了,接着,大火烧毁了他的家,水灾流失了他们的产业。关东地区,一大片的良田、一幢幢的房舍,全都付诸流水。这一连串的zai 难虽然给他的打击很大,不过他也深深觉悟到世间本是多灾多难,人生就是要经过千磨万击的淬炼,才能成就菩萨坚忍不拔的精神。正如一尊佛像的塑成,也要经过烈火烧炼、铁锤敲击铸造,成是经过千锥万刀的雕琢后,才能成就一尊庄严的佛像。因此,他毫无怨言地承受了。
  他勇敢地站起来重建家园,把砂石和其他漂流物搬走,又翻开土壤重新下种。
  由于他坚强的毅力,不辞辛劳地工作,感动了全村村民,大家都来响应他重建家园。经过大家同心协力地开垦经营,三年后,开东地区又恢复青葱翠绿良田美景。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惨败后,全国民众都有很沮丧。于是,日本政府就以金次朗重整家园的故事,来鼓无全民的士气。他们说:「一个十四岁少年能得整家园,为何全国人民不能效法他的精神,重振国威呢?」

  

        孩子,妈好心疼!
    人间因有苦难众生,才有救苦救难的菩萨
  我的苏澳地区委员去访贫户时,乡人提供我们一件个案。
  有一位郑姓的小弟弟,才九岁,他出生时就有先天性心脏病,嘴唇、指甲都有是紫黑色,连步行到学校,心脏者无法负荷!因此,母亲只好每天背他上下学。
  他的父母以捡破烂维生,生活十分清苦。
  我问他的母亲:「孩子病得这么严重,怎么不去看医生?」
  孩子的母亲说:「他的病,看医生要花很多钱啊!我也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孩子这么痛苦,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虽然她爱孩子,却无力帮助孩子脱离痛苦,她是多么无奈啊!她哭了,我们的委员也哭了。
  后来,我们把小弟弟送到林口长庚医院就医,经过手术,当我去医院看他时,他的气色已经好多了,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



       心灵的强心剂
   人心之病,更甚于人身之病,它能令人一病不起。
  有一位年轻人,因为父亲罹串肝癌,卧病在床希望见我,所以来请我去和他父亲见面。
  当时他的父亲坐在椅子上,身上用一条绳子绑着,我问:「为什么坐要椅子上,还要用绳子绑着呢?」
  他说:「我父亲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起床,现在坐也坐不住,不稍微绑着,人会往下滑。他很期待看到师父,知道今天师父要来,他一早七点就坐在椅子上等了。」
  我和老人谈了一些话,鼓励他要振作。
  当我告辞走出书房的时候,老人突然从后面大声地说:「师父!我站起来了。」
  一年多来,他不曾起床走动。在我和他谈过话、鼓励他之后,他竟然站起来了。
  我回过头,欢喜地对他说:「你要拿出这样的勇气来。」
  他执意要送我。当他送我到大厅时,对他儿子说:「赶快为我照张相。」
  这时,他还将两只脚抬高我看。
  我们要离开时,我告诉他:「你送我到大厅就好了。」
  他还是坚持送我到车子旁边,看着我们离开。
  他过去是一位杰出、颇有成就的人,忽然之间染患绝症,使他经不起打击,因此精神完全受制于身体;身体一病,精神也随之被打垮了。经过一番鼓励,他的力量重现,又站了起来,甚至于可以走出来。
  他还告诉我:「师父,我的身体若是好起来,我愿意到医院服务;只要我的身体能支撑,即使是扫地,我都会很欢喜!」
  我说:「好!你要赶快将身体治疗好。扫地也是光荣的事,只要身体健康,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做。」

TOP

续 3




    爸爸,我错了!


   匙在汤中,终日酌物,而不知其味;愚者亦如是……。
  《法华经》中有一段经文说:有一个人,全身是病,他的父亲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就为儿子诊断下药。但是,儿子却不相信父亲的医术,一直不肯服药。
  有一天,他的父亲将他必须服用的药准备好、留在家中,然后远赴他国。过不久,父亲派人回去告诉他儿子说:「你的父亲已经死在他国,再也不能回来了。」
  他一听到父亲的死讯,除了心中无比悲伤外,也开始惶恐:今后还有谁能医治我的病呢?
  他更后悔自己的无知,竟然把父亲的关怀视为多余,不愿服和父亲开出的治病药方,以致久病不愈。这时他心焦如焚,于是开始用父亲为他准备的药物,不久就将病治好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犯这重毛病呢?

  


       针线功德
    莫轻少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佛陀有一位眼盲的弟子正在穿针,穿了半天穿不过去,就说:「请肯发心积功德,请为我穿个针吧!」
  这时佛陀正好从他的身边经过,便伸手接过他手里的针,将线穿发之后,递给他说:「我是个喜爱功德的人。」
  弟子听到后,赶紧跪下说:「佛陀,您的功德已经这么大了,不缺乏这一点点小功德。」
  佛陀告诉他:「你知道吗?我还是要为断地积聚功德。我今天的功德之所以不缺乏,乃是由于过去生活中点滴和累积中!」



       仁慈的象王
   把牺牲当作享受去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会法喜充满。
  传说佛陀曾经现身为象王,并且长有六根象牙。一位猎师见此象有六根牙,比普通的象多了四根,于是起了贪婪之心,将毒药抹在箭上,朝着象射去。
  象王中箭之后,周围的象群全部围拢过来,象王马上用鼻子绕在猎师,使他不受象群的伤害,并对周围的象群说:「我发心行菩萨道,就要有透彻的大爱;即使受到伤害,也要以宽大的心量来包容,怎能对人生起瞋心呢?」
  说完之后,便问猎师:「你为什么要用毒箭射我呢?」
  猎师回答:「因为我需要你的象牙啊!」
  象王一听,就以牙撞石,把撞断的象牙送给这个猎师。象王的宽容大量,感化了猎师。从此以后,他不但不再打猎,并且现身说法感化了所有猎人,一起保护山林的象群。

  


                     
                                  夏之卷

  

    还俗的比丘

   出家容易,修行难;剃头容易,剃心难。
  佛住世时,有一个大生意家,善于经营生意,既得名又得利。但是好景不常,他的家庭突遭变故,因而变得很消极。
  有一天,他跑到佛陀的面前说:「佛陀啊!我看破了,请度我出家吧!」
  佛陀就圆了他的愿,让他修行。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觉得出家修行者的生活千篇一律,只是听经、托钵、思考而已。日子一久,他便认为索然无味!有一天,他忍不住对佛陀说:「佛陀,我想还俗。」
  佛陀问:「你为何要还俗?」
  他答:「我看透了,所以想还俗。」
  佛陀也就随其心、顺其意,让他还俗。
  又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他的体力一天天地消退,年龄一天天地增长,事业又处处不如意;他回想起以前在佛陀的座下时,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僧团生活,是那么安定自在、无烦恼。
  他后悔自己总是愿心不定、随波逐流,以致命运坎坷。从此,他真正领悟了:命,要自己用坚定的愿心和恒心去转化,否则,连佛也不能转变任何人的命。


             不知足的土财主
   贪人多积集,得不生厌足,
  无明心颠倒,常念侵损他;
  现在怨憎多,舍身堕恶道。
  在藏地附近有个小国家,住了一位土财主。虽然他拥有一望无际的田园,却仍不知足,心里总认为自己再怎么富有也比不上国王。后来,竟然为此而生病。
  土财主的妻子看丈夫病得这么严重,日不能食、夜不能眠,心中非常着急!她找遍全国的名医,仍无法治好丈夫的病。
  有一天,来了一位心理医生,表示能治好他的病,但他却说:「没用的,你治不好我的!」
  医生满怀自信地说:「我一定可以治好你的病。你是不是有很多心事呢?你把内心的话全都告诉我吧!只要你想要的,我一定能够让你得到。」
  土财主一听,半信半疑地问:「你真能让我如愿?我希望能够再得到更多的土地,能比国王富有。」
  医生说:「那还不简单!藏地地广人稀,有位lama慈悲地宣告,只要有人愿意到藏地,想要多少土地就可得到多少,一毛钱也不必花。」
  土财主听到这个消息,马上从床上跳起来,病也好了。他随即吩咐妻子准备换洗衣物,动身前往藏地。
  他到达藏地,也见到这位lama,并且顺利地提出要求。
  lama很慈悲地答应他,并问:「你想要多少土地呢?」
  他心想:要求多的话,不好意思开口;要求少的话,又枉费跑这么远的路,真不知如何开口?lama见他不言不语,已经明白他的心意,就对他说:「明天天一亮,你就开始行走;日落之前,再回到这里。凡是你走过的土地,我都送给你。」
  他听了很高兴,天一破晓,就马上向东疾走。到了中午,已一口气越过了一座山头,他抬头往前看,看到前面的那座山比这座山更平坦、更美好,连水都来不及喝,又马上继续往前跑;等到抵达另一座山头时,太阳已快偏西了。
  他仍然告诉自己,再跑过一座山就好了,不断鞭策自己往前跑;当他抬头看天时,太阳就快下山了。他心中非常着急,想到前面还有那么多美好的土地,可是在日落之前不回去又不行,只好赶紧掉头,往回急奔。
  当他回到lama的面前时,早巳上气不接下气,脚一软就跪了下去。lama问他:「你跑了多少土地呢?」
  他说:「还……不多!」
  就这么头一低,一口气接不上来,便死掉了。
  lama看到这个人如此贪心,临死还不知足,不禁摇摇头,对弟子说:「好好把他埋葬吧!任他再富有,一旦死了,也只不过得到黄土一坏罢了!」

  

            高峰顶上
  看见别人的成就,应立志学习;
  看见别人的苦难,应设法帮助。
  过去日本有一位大企业家,在他尚未成功之前,是一个贫穷的学生。他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一直都过着苦学清寒的日子,因此在大学毕业之前,他有一个心愿:就是参加毕业旅行。为了这三天的毕业旅行,他辛苦地打工以凑足旅费;而家境较为富裕的同学,都准备了丰富的食物以及充足的旅费。
  当时日本的火车车厢分成三种等级,一等车厢有着舒适的座位,而三等车厢则是早到的有座位,晚到的只有站着;这位学生就是坐三等车厢。当他抵达时已经没有座位,同时车上非常拥挤,连转身的余地都没有。当车子抵达中途站时,有人叫卖便当,他好不容易挤到窗口买了个便当,却连吃便当的空间也没有。
  火车又继续向前行驶,到了下一个车站时,火车预备停留五分钟。由于在车厢内站得好辛苦,他就想利用这个时间下车走走,舒展一下筋骨,顺便吃便当。当他循着车厢往前走,到一等车厢前,看到该车厢的乘客非但座位舒适,悠哉悠哉地吃着便当,甚至还喝着啤酒。顿时,他怒火高涨,恨不得将车上的人抓下来,自己坐上一等车厢。
  结束了三天的旅程之后,他回到当初买便当的地点。因为他的同学在该地的山上有一座工寮,邀请他一起去休息。他们到了山顶上的工寮后,便坐下来休息、喝茶。由山上往下望,视野十分辽阔。当他看到火车路过该地时,刹那间发觉:原来这一列火车竟然如此渺小,而自己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分子而已。
  他心想「三天前,我因为内心极不平衡,在该地还差点打人;现在从这里往下看,对三天前的我真是感到可怜、可悯啊!不仅怜悯自己,就连坐在一等车厢的人都值得怜悯。人生只不过是宇宙间非常渺小的微粒,实在微不足道,凡事何必太计较呢?」
  于是他发愿:只要有成功的一天,他一定要拿出怜悯心,照顾所有的员工,并用爱的教育来辅导最低阶层的员工。因为他感受到愈是低阶层的员工,心里愈是不平衡。因此在成功之后,他经常鼓励高阶层的干部要拿出怜悯心来对待低阶层的员工,教育他们能提起自我的信心来尊崇上面的人,而达到上爱下敬;能够这样,人生就能拉成一条水平线。
  所以他虽然身为社长,仍然常常与员工们相处在一起,以身作则。当他需要员工为他工作时,一定谦和地说声「请」字;员工们如有不懂之处要请教上司,也一定礼貌地恳请帮忙。「请」、「谢谢」在员工之间便成了感情交流的桥梁,使彼此相处非常和谐。
  后来,他也成为一个佛教徒,是佛法中的大护法。每当他现身说法时,就会拿出他过去的故事来说给大家听。他说,他深深体会到佛陀的境界,就像当初他站在山顶上看下面的众生一样。他觉得这个世间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什么都看得开、看得透彻,一切形象就是这么明显。他将凡夫心,当作是当初他在车站看到一等车厢时的心境,看到别人的成就便无法忍受,这就是凡夫心。

  

             何妨傻一点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计较什么呢?
  台东有一位会员来看我,述说她的病苦。
  我就告诉她:「你要把眼睛看低一点;与人比较要往下比,不要往上比。凡事看开一点、装傻一点,就没事了。」
  她说:「我就是看不开啊!但是我已经够傻了。」
  我说:「你就是还知道你傻,所以才会痛苦;如果傻到不知道自己傻,就不会有痛苦了。人生无常,何苦去计较它呢?放宽心胸吧!」

TOP

续 4




    公妈打官司


  信仰要有智慧,不要迷乱了心志。
  迷信就会忧虑恐惧;了解真理则无挂碍。
  有一位慈济委员未接触慈济之前,信奉某宗教。她刚加入慈济会员时,每次来看我总是哭哭啼啼的。
  有一次,我问她哭什么?
  她说:「师父,我很害怕、很惶恐。」
  我问她怕什么?
  她说:「我信奉的宗教,有一位真人告诉我,我家的公妈在相告(诉讼)。不知哪边输,哪边赢?到时会抓谁去呢?」
  我问她:「妳疼儿子吗?」
  她说:「当然疼啊!」
  「儿子的生意如果做得很顺利,高不高兴?」
  「当然高兴。」
  「如果他生意有了意外,妳担不担心?」
  「当然担心啊!」
  我问她疼不疼孙子?她说那还用说。
  我说:「这就对了。妳是阿妈(祖母)、妳先生是阿公(祖父),你们就是公妈,你们一定都很关心儿子和孙子。子孙有了错误,你们也一定原谅他们,绝对不会说生气起来就扰乱他们。夫妻再怎么吵架、相告,也不会对子孙不利吧?」
  她说:「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我再告诉她:在佛教中,「死」是「往生」、「舍此投彼」;生是「来生」。我在甲地脱离躯壳往生乙地,乙地就是来生。所以一个人死后,意识会很快地投生到别处,不可能常常住在原地的。

  

        成长的灵药
  只有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努力,才能有收获;
  绝不能妄想一步登天。
  有一位国王,一心想要公主快快长大,就对御医说:「你可有灵药,可以让公主立刻长大成人?」
  医生说:「有!」
  国王就吩咐医生立刻拿药来。
  医生说:「这种药草非常稀有,没有人知道它生长的地方,我必须四处去寻找。只要找到它,给公主服用,保证公主会摇身一变,长成亭亭玉立的美女。」
  国王一听,很高兴地说:「那你就赶紧去找吧!」
  「但是这种药有一种禁忌:在我还没有找到它之前,大王必须与公主隔离,绝对不能见到公主;否则,灵药就会失效。」医生说。
  十二年后,医生回到国王面前,对国王说:「我已经找到灵药了。我现在先拿去让公主服下,再带她来见大王。」
  医生把公主请出来,国王一看,果然女儿已经长得亭亭玉立了。国王非常高兴,就向医生说:「真是神奇啊!这种灵药叫什么名字?」
  医生回道:「大王!灵药的名字叫『时间』。公主是用十二年的时间渐渐成长,而不是一夕长成的啊!」

  

       在家与出家
   如果身出家而心不出家,不如心出家而身不出家。
  有人曾向我说:「师父,我若早几年看到师父该有多好!」
  我问她:「有什么好呢?」
  她说:「如果我尚未结婚,我就可以不必背负家业。」
  我告诉她:「妳背负的家业,只有妳的先生、孩子与公婆。这几个人,有多重呢?我们出家人要背负的是普天之下的众生、如来的家业呀!别以为修行是在了生脱死,就要赶紧找一个很静的地方认真念佛,找出自己生死的道路。其实,菩萨与佛陀永远都不停歇:众生可以在树下休息,佛陀与菩萨却永远走在沙漠上。这条修行的菩萨道是无止境的,责任是艰巨的。所以,一定要有骆驼般的耐力去承担一切,永不休止地走下去。」



       抛开轮椅站起来
   一直喊苦、叫苦,是舍不得苦。
  苦苦叫喊,招来苦苦相逼。
  有一位会员患了子宫癌,开刀之后,伤及坐骨神经,两脚瘫痪,住院很长一段日子,出院之后,行动都要仰赖轮椅,因此每天都觉得好苦。
  有一天我们的委员去看她,用慈济精神鼓励她,她听了之后非常感动,当即发愿:尽此形寿,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此,她发愿看见人就开始介绍慈济。
  她住在市场旁边,逢人就介绍慈济,也逐渐能扶着墙慢慢走出去。从此,她更积极地介绍慈济,目前已能自由自在地到处劝募了。
  她说坐轮椅那段时间,因为一直认为世间唯她最苦,所以每天坐在那里叫苦;直到有一天,她认为这一股良能应该发挥出来、充分利用,才开始将爱心扩大到外面。从此忘了自己,也忘了病痛。

  

       都是面子惹的祸
    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
  争来的是假的,养来的才是真的。
  花莲有一位很优秀的校长,曾经得过很多奖章,令人称羡。就在他一帆风顺时,他有位弟媳妇很热心地为他介绍慈济,劝他信佛。
  但是,他不肯相信也不参与。
  他的太大在一家银行当襄理,相当能干,来找她帮忙的人很多。为了面子,她总是有求必应;不论是贷款或为人做保、盖章,她都来者不拒。四、五年下来,被倒的帐需要赔偿,利息需要负担,在利滚利的情况下,背负了四、五千万元的债务。
  后来他的太大被判刑,连带的这位校长也被判刑,罪名是「诈欺」。因为他为了面子,不愿意房子被查封,便将房子卖给他的侄女,法院说他这是「脱产」的行为;本来无罪,后来也被判了刑。
  过去他认为只要问心无愧,既不必靠神,也不必信佛,现在才发觉原来人生真的有一股暗流存在,稍一不慎,就会被卷入暗流,真是痛苦啊!他一直想不开、吃不下而想寻短。
  有一天晚上,他的弟媳便带他来找我。
  他哭着说:「师父,您一定要救我!」
  我和他谈了很多,他一直认为「面子」不知要往哪里摆?
  我告诉他,谈什么面子呢?只要问心无愧、将心放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好的身体,就不怕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一锭金元宝
   能否帮助人,不是看他有没有能力,而是看他有没有心。
  有位女士,在我们的一位委员家中负责打扫的工作。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听到委员提起贫户的辛酸困苦,她一面工作,一面听,心中逐渐了解到自己并没有别人可怜,心想:我还有健康的身体,可以工作,女儿也长大有了归宿。比起别人,自己真是轻松多了,应该要开始布施。过去她一直埋怨自己是最苦、最可怜的人,现在发觉自己并不可怜。
  因此,有一天她就向我们的委员说:「太大,我可以加入慈济吗?」
  委员说:「原本我就很希望妳参加。师父说过,福田要大家一起来种。我们这辈子来到人间,只要有这一分心,就能做这一分工作;尤其是尽心尽力肯发心的人,更应该要给他机会。」
  她说:「我今天好欢喜!我终于也能救济别人。」
  那时她感动得哭了,并说每个月要捐出六百元。
  委员告诉她:「妳不要捐这么多,妳赚的可是血汗钱!六百元太多了,二百元就好了。」
  她说:「不行!我一定得捐六百元,自己二百、女儿二百、女婿二百。我过去一生中一定没有做好事,这辈子来人间才会这么苦。今天能拥有健康的两只手,站得直的身躯,有工作可以做,就可以帮助别人。」
  从此,她每个月捐六百元。
  在慈济第一次义卖会当天,她问委员:「听说师父举办义卖,我能不能参加呢?」
  委员说:「当然可以呀!妳有什么东西要参加义卖?」
  她便拿出一锭金元宝,并向委员说明,这块金元宝是她将女儿及外孙弥月的帽花、戒指累积下来的。她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累积了这一两黄金。为了怕太零碎、我们不好处理,她就拿到银楼请师傅将它镕成一锭金元宝,重量不足一两的部分她再添足。这一锭金元宝可以说是她全部的财产,但是她却毫不吝惜地捐出来。

  

       戏言之害
  要端端正正,不要嘻嘻哈哈;
  要谨谨慎慎,不要唏哩哗啦。
  有一群修水行的婆罗门教徒,在溪边的树林中,看到一群狝猴在戏水、在林中跳跃,心想:「牠们究竟造了什么业,而生为畜牲?」
  这时候,佛陀恰巧沿着山路走来。
  大家就指着狝猴群问佛陀:「这些狝猴因造何业而来?」
  佛陀回答:
  「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位得到无漏智慧与神通的修行者,他在山中一处溪边修行,行动非常轻盈,无比威仪、无比自在。」
  「那时有数百位外道者看到这位修行人时,不但不赞叹他的成就,还取笑他轻盈敏捷的行动,好像狝猴爬树一样。结果,那些外道者由于这句戏言,五百世堕入狝猴身!」
  佛陀为这群婆罗门教徒说这段小故事时,那群狝猴本来在树上跳跃不止,听了佛陀的说法后便停下来,而且边听边流泪。
  宇宙处处是诗篇
  佛已说之法如爪上尘,未说之法如大地土;
  智慧要从生活、人事的磨练中而得。
  阿难尊者常跟随在佛陀的身边,佛陀所说的法他都听闻了,佛陀所接见的人他都见了,所以阿难可以说是多闻第一。
  有一天,阿难和师兄弟闲聊时,言谈之中露出「我什么都懂」的得意神色。佛陀正好从他身旁走过,马上纠正他:「阿难!你又知道多少呢?你太虚骄了。佛法有如大地,你所知道的佛法,只不过像指甲缝中的沙土而已。」
  我常说:大地宇宙,就像是我的人生大学。每天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张白纸,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一篇篇生动的文章。所以,凡事都要用心去体会。快乐也好、悲哀也罢,无不是如来说法相;如果我们把它忽略掉,真是枉费来人生的大学走一遭。
  爸爸不死
  爱他,就让他的精神永远存在,遗爱人间。
  有一位十一岁的孩子以他父亲的名义,捐款六万多元作为建院基金。
  委员告诉我:这个孩子十一个月大时,父母就离婚了。但是,他的母亲却以爱的教育来灌输孩子。在孩子的心目中,他的父亲是伟大、美好的,因此他非常崇拜父亲。他的父亲往生时,这孩子很伤心!他曾听人说,应该帮亡者遗爱人间、为亡者做最好的功德,因此他捐了这笔钱。
  隔天,妈妈带他来听经。
  我问他:「为何要用爸爸的名义捐款呢?」
  他说:「因为我爱爸爸。」
  我又问他:「你怎么把全部的钱都捐出来,自己不留一点呢?」
  他说:「妈妈已经给我很多了,我要什么就有什么;而建院的机会却不多,因此我想利用这个建院的机会,以爸爸的名义捐钱,让爸爸的精神永远与医院在一起发挥救人的功能;医院的存在,就像我爸爸永远存在一样。」

  

        钱财的奴役
    节俭固然是美德,但是过俭则成为守财奴,
  虽积集资财,却不能受用。
  在花莲的郊区,有一位孤苦无依、患有疾病的拾荒老人,他总是身穿一件破旧的衣衫,看起来既憔悴又可怜。
  我们的委员经过追踪,准备去救济他;到他家一看,一间低矮的房子,墙壁也破了,门也掉了,从此就开始帮助他。
  得知他患有肝病,便将他送到医院就诊。医生表示他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必须住隔离病房。当时花莲的隔离病房既肮脏又乏人照顾,我便吩咐慈济委员要经常去看他。
  有一天他血流满地,委员们也不怕脏地照顾他、为他打扫环境,并送饭给他吃。当他看到饭菜时,问委员:「伙食是不是由你们付钱?」
  委员告诉他:「是的,你放心地吃吧!」
  我们还为他付医药费,并持续前去照顾他。几个月之后,他往生了。
  他往生时,护士们都不敢进入病房,便通知委员:「你们的老伯伯已经往生了。里面有一些破烂的东西,请你们来为他整理一下。」
  委员在为他整理遗物时,发现有一包用破衣服、破裤子包裹着的东西。委员将它一层层地打开后,里面有一本存折,还有现金及黄金;存簿的金额,在当时相当大,委员就马上到银行查询。
  这时大家才知道:这位拾荒老人曾经是新城国中的校长,有一个儿子在国外读书。他每年都会汇钱给儿子,自己则一省再省;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为钱财做了一辈子的奴役。最后,他还是走了,两手空空地走了;世间一切有形的物质,他一样都没带走。

TOP

续 5




    医生之死


  善用生命的人,即使死了,也是死的「活人」;
  若不善用生命,即使活着,也是活的「死人」。
  有一位医生太大,因为先生五十多岁就往生了,她一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她说:「师父!我先生是一位以病人为重的好医生,除了睡觉之外,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服务病人;有时患者半夜来敲门,他也毫不考虑地立刻起来服务病人。这样的人,竟然五十多岁就走了。
  我真不甘心啊!」
  我问她:「如果照妳这么说,妳先生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啰?」
  她回答:「是啊!他没有其它的休闲娱乐,每天除了睡几个小时,其它时间几乎都在服务病人。」
  我说:「那妳应该要高兴妳先生比一般人多一倍的寿命才对啊!」
  她问我:「师父,这话怎么说呢?」
  我告诉她:「妳先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一般人一天的工作时间,可能不到八个小时。一个人的身体只有在发挥功能、利益人群的时候,才算是有生命,否则即使活着,也只能说是个『活死人』。所以说,妳先生的寿命比别人长啊!」
  她说:「那我可以当我先生是在八十多岁才往生的。师父!谢谢您解开我的心结,让我了解生命的真谛。」

  


       谁赢了
   佛心看人,人人是佛;鬼心看人,人人是鬼。
  有一天,苏东坡与佛印禅师席地而坐,谈论着佛法。闲聊之间,苏东坡突然问佛印禅师:「禅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像不像是一尊佛?」
  禅师回道:「嗯!你很像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
  佛印禅师反问他:「大居士,那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苏东坡回道:「嗯!看来看去,我看你像一堆牛粪。」
  禅师也很愉快地点点头。
  苏东坡回家后,很高兴地向他妹妹说:「今天我赢了。」
  苏小妹就问他赢了什么?他便把与禅师的对答告诉小妹。
  没想到苏小妹听完说:「哥哥,你输了,而且输得很惨哦!」
  苏东坡问她为什么?
  苏小妹答说:「因为禅师的心是佛,所以看你是佛;而你的心是牛粪,所以你才把他看成牛粪。」
  有时候,我们也会像苏东坡一样「自赞毁他」;其实,这正好凸显自己不如人。所以,我们要时时抱着尊重他人的心赞叹别人。




     失去双手的人
   有信心、毅力与勇气的人,才是健全的人。
  有一个失去双手的人,他在脖子上挂了一小日用品,像是指甲刀、剪刀、耳垢杓等东西,肩膀上则背着一个小背袋;要买东西的人,自己拿东西、自己找钱。他将卖得的钱都拿来救济别人,每年捐款的数目总有数万元之多。
  有人问他:「你自己都住在救济院里、需要别人的帮助,为什么还去帮助别人呢?」
  他说:「因为我在社会上得到很多,因此我要回馈社会,帮助社会上别人看不见、却需要同情的人。」




       多给一分
  受人点滴之恩,应知涌泉以报;
  予人多分之施,莫惜少分以全。
  多年前,有两位会员一同来看我。其中一位,他的房地产多得必须借朋友的名义去登记。由于当时的土地价格正飞涨,他想与建商合建房子,但是必须经过朋友盖章、同意;没想到朋友却狮子大开口,令他很生气。别人对他说:「你何必这么傻呢?把他告到法院不就行了吗?」
  就这样,他终于打起官司来了。
  他一见到我就说:「师父,现在我一星期要跑三趟法院,好痛苦啊!」
  我问他说:「他究竟向你要多少钱呢?」
  他说:「四百五十万元。」
  我说:「假如你如数给他,那你还能拿回多少钱呢?」
  他回答:「当然不只这些数目,而是以亿计算的。」
  我听了之后,告诉他:「那就给他吧!你若给他四百五十万元,不但可以保持朋友的感情,而且也不必三天两头地跑法院。你把去法院的时间、精力用于事业,赚的钱还比给他的多。」
  他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地说:「师父,谢谢您!如果早有人这样告诉我,我就不会去打官司了。」
  另外一位也接着说:「我的情况和他一样。不过,我是把土地登记在亲弟弟的名下。这个弟弟是我把他养大的,住的房子也是我买给他的;没想到他竟有恩不报,还对我说他的图章岂能白盖?」
  我对他说:「既然是自己的弟弟,你就给他吧!欢欢喜喜地给他,他会感激你!过去你既然已给他九十九分的爱,又何必为了一分和他计较呢?」
  他说:「师父,我竟然忘了我已给他九十九分。是啊!我何必再和他计较这一分呢?」
  就这样,他们心中的一股怨气全都打消了。彼此皆大欢喜,这难道不是一个清净欢喜的净土吗?

  


          交出经济大权
   转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大;
  换一种立场来待人事,人事无不轻安。
  一位委员向我诉苦,说:「师父!我不把经济交给媳妇管理,她好怨我。但是,我是为他们着想啊!」
  我告诉她:「既然为他们好,为什么不做好人呢?趁现在妳的身体还很健康,把权交给媳妇,让她自由发挥;这样,妳不但可以减轻责任,她也会感激妳!现在妳守着这些钱使她怨妳,将来有一天妳若是病了或一口气接不上来时,钱不会为你请医生;倒不如现在欢欢喜喜地将权送给媳妇,她在感激之余,自然会听妳的话。」
  第二天,她真的这么做了。媳妇就问她为什么改变主意了?
  她说:「我想通了。现在是妳先生赚钱,由妳来持家是最适当的;妳只要给我一项自由:当我需要钱时,妳能给我就好了。」
  媳妇说:「妈妈不必您伸手,我每个月固定给您两万元。」
  第二个月见面时,这位委员说:「多谢师父!我现在才是真正的快乐人生,一来我不必担负责任,二来媳妇每个月都会给我两万元,要做事也够了。以前我连两万元都没有,因为我不敢超出预算啊!」

  


      国王的智慧
   天灾起于人祸。众善聚集,自能破除zai 难。
  有一位仁民爱物的国王,有一年,他所统治的国家忽然干旱不雨。不仅地上的草木都已枯萎,连井水也都干涸了。
  国王便召集大臣一同商讨对策,他说:「究竟是我做错了事?还是人民触怒天神?」
  大臣们说:「国王统理国家几十年来,一直爱民及物,从不以牲灵祭天,可能因此触怒了天神。所以,我们必须做一次牲灵大祭典。」
  国王认为人乃是万物之灵,应有爱护万物之心,如果为了求己活命,而杀害牲灵来取悦天神,这岂是天道之理?但是大臣们认为除了大祭典之外,天是不会降雨的。
  国王无可奈何地说:「好吧!为了祈求天降甘霖,我只好做一次大牺牲。既然为了求得人的平安,也唯有用人来做牺牲品,而不该用无辜的畜生来牺牲。但是我不忍以善良的人民作祭品,你们去集合全国的罪犯来作祭品吧!」
  大臣说:「大王啊!用人来祭祀,不但天不高兴,反而会引起人民的惶恐。」
  国王说:「你们依我的意思去做。」
  不久,国王就向全国人民宣布:「天不降雨,可能是我国的民心善念不足、违了天理,故天时不顺,风雨不调。由于大臣们认为需要祭天求雨,所以我决定以犯五戒、没有爱心的人来当祭天的牺牲品。因此从今天起,全国的臣民都要好好守规戒、互爱互助;如有违犯者,将做为祭天的牺牲品。」
  从此,全国人民都十分谨言慎行、不敢违法犯纪,因此全国一片祥和。
  有一天,天空祥云密布,国王就向大臣们说:「你们看吧!天上、人间到处一片祥和。你们的爱心,就像法雨一样滋润地上的生物,一定可以感动上天降雨的。」
  当时国王就把皇冠、龙袍脱下,跪在祭坛前说:「天神啊!您看我国的人民如此善良,如果一定要杀生才降雨的话,那就牺牲我吧!一切的罪业由我来承担。从今天开始,我身不着龙袍、头不戴皇冠——与人民同等,苦人民之先,乐人民之后。愿天为我作证,降一场甘霖吧!」
  国王祈祷后,果然甘霖普降,人民无不欢欣鼓舞。
  国王就趁机对人民说:「因为你们的爱心与善的表现,才破除了这场大zai 难;假如当初我们以杀生来求雨,不但得不到雨,反而会造下更大的罪业。」

  


        一笑解千债
  微笑是一种面相,皱眉也是一种面相;
  微笑能解决问题,皱眉却紧锁问题。
  有一对年轻夫妇,因为替人作保而被连累。由于对象是他们的长辈,使他们有口难言,又要面对债主天天上门逼债。他们才刚要起步,什么都没有,太太又怀孕了,面临这种困境,夫妻俩本来想走绝路。
  我告诉他们:「我们要时常为自己祝福,世间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人与人之间都是有感情的,感情也是需要藉由形态表现。大家都知道你们是被长辈拖累,绝不是有心要拖欠,没有理由让你们三条人命走上绝路。」
  这位妻子说:「债主一上门就是生气地逼债,而我们只有哭泣的分。」
  我告诉他们:「当他们上门时,你们要内心平和地念观世音菩萨,同时要面带微笑;以佛菩萨的精神力量来加持你们,让你们的心有着坚定的人生意志。你们若整天皱着眉头,心情老是处于烦恼的状态,一听到有人来,就面带苦相开始忧愁。这一苦,就会失去冷静与理智而无法解决问题,动不动就要以死要挟,别人怎么能够接受呢?」
  他们说:「今晚又会有债主上门。」
  我回答:「有人上门,你们更应该回去等,不可以逃避。债主一再找不到,就会以为你们是在逃避,当然会生气。」
  在回家的路上,太大就告诉先生:「从今天开始,我们要打消死的念头。师父教我们要以笑来迎接幸福,以笑容来与人说话。」
  回到家,债主果真上门来。他们就以乐观、微笑的面容来迎接债主,双方好好地谈了一晚。当天晚上,债主答应他们:「你们好好去奋斗!还款期限可以延后,能还多少算多少,不必勉强。」
  第二天他们告诉委员:「感谢师父救了我们一家三口的命。我们非但打消死的念头,还要用爱心实施胎教,希望腹中的胎儿将来在人间能富有爱心,去做利人的事业。」
  微笑,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放诸四海皆备。

  


        重拾欢乐的癌症患者
  忍受身病,可以消业:放任心病,却会造业。
  有位患者,十年前就患了鼻咽癌,目前癌细胞已蔓延至肺、肝、腹腔。原本她已毫无求生的欲望,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见了人就哭。
  有一次我去看她时,她说:「师父,我想要学您。」
  我说:「妳一定能和我一样。不过,首要条件就是要勇敢,不要认为自己正在生病。」
  我问:「妳知道我的身体状况吗?」
  她说:「我知道。我看过师父的书,又听人家说您很瘦、经常生病。」
  我说:「对呀!我是个经常生病的人,还可以来看妳;妳若要学我,一定要学习这种勇气,不要承认自己有病。」
  她说:「师父,我一定学您。」
  她马上坐起身来。
  有一天她向医师请假,到精舍来看我。
  她问:「师父,我勇敢吗?」
  我说:「是的。妳一个带病之身,从医院到这里来看我这个健康的人,妳很勇敢。」
  她欢喜地告诉我:「师父,自从您去看过我之后,我每天都起来走动。」
  虽然不能全愈,但是果活得快乐!她做到了。
  


    普陀山的修行者

  别人对不起我们,便怀恨在心,就是愚痴;
  生活中能时刻观察因缘,便能破除愚痴。
  古时,在中国的普陀山某一寺院,有一位老修行者。他本是个独生子,父亲开了一家铁工厂,并把全部的技艺传授给他。
  父亲过世后,他便独立门户、成家立业。后来,他觉得铁工厂打制刀鎗等武器会杀伤人命,与他的理想不合,于是就放弃工厂而从事农业。他每天拿着锄头到田里认真地工作,过着安逸的田园生活。
  但是他的妻子却不安于本分,觉得这种克勤克俭的生活非常苦,而与人私通。他知道妻子的行为却也不生气,反而更认真从事农作、努力赚钱,并且利用时间亲近佛法。
  有一天,他就对妻子说:「我可能要离家十几天,请妳好好照顾家里。」
  他离家这几天,一直住在附近一家寺院等侯时机。他的妻子以为他真的会离开一段时间,就约了姘夫来家里住。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就到市场买一些酒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
  妻子一听到他回来,赶紧将姘夫藏到房间的床下。他故意不进房里,只高兴地对妻子说:「我在外面赚了不少钱,我们夫妇俩好好来庆祝一番。」
  说完,他就把所有的菜带进厨房,亲自下厨作菜。
  当他把酒菜端到餐桌上时,妻子摆了两副碗筷,他看了就说:「妳应该摆三副碗筷才对。」
  妻子问:「只有我们两个人,为何要多一副碗筷呢?」
  他说:「我们有客人啊!而且是个贵宾,也是我的恩人,所以妳应该准备三副碗筷。」
  妻子觉得非常疑惑,就问他:「你的客人呢?」
  他说:「在房里啊!」
  妻子答:「房里怎么有人呢?」
  他就对妻子说:「妳放心去把贵宾请出来吧!」
  妻子说:「你是不是精神不太好?」
  他答:「我没有精神不好。今天是个良辰吉日,妳不必害怕,赶快去请他出来。」
  夫妻俩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最后,他生气地说:「如果妳再不请他出来,敬酒不吃,就吃我一刀。」
  妻子吓坏了,躲在床下的人更是害怕,就赶紧爬出来。
  他把妻子的姘夫当成贵宾,非常有礼貌地请他上座,向他磕头跪拜,并感激地说:「你是我的大恩人,我要感谢你。今天是你们的良辰吉日,从今天起,我要把我的妻子和所有的财产都送给你,请你接受我所缚的『业』。」
  他就抱着欢喜轻松、万业放下的心情离开了家,跑到普陀山修行。
  这对姘夫姘妇成为正式的夫妻后,这位后任丈夫不务正业,一天到晚在外吃喝嫖赌,回到家里便打妻子。邻居都说她遭到报应,使她投诉无门!这时她想起前夫的好,便跑到普陀山,想求前夫原谅,和她回家重修旧好。
  已经出家修行的人,怎么可能接受她的要求呢?前夫苦口婆心地劝她回家好好与丈夫和睦相处。
  但是后夫变本加厉,把田地、房屋都卖掉了。她只好去当乞丐,到处乞讨。
  不久,她又到普陀山再次要求前夫回家;但是前夫依然心如止水,一点都不起波澜,她只好又失望地回家。回到家后,她仍不死心,想尽办法要博取前夫的欢心。她想起前夫昔日在家时,最喜欢吃鲤鱼。于是买了一条黑鲤鱼,用心烹煮成前夫最爱吃的口味,然后将鱼送到寺院去。
  前夫看她送这条鲤鱼来,高兴地接受下来,并对她说:「妳既然记得我当初的喜爱,并且布施给我,我就接受这条鱼,将牠放生。」
  她问:「已经煮熟的鱼,怎么可能放生呢?」他就回答:「既然死去的鱼已经不能复生,那么已逝的感情又怎能复活呢?」

  


        残缺中的完美
    能互补所需则少匮乏,心眼明亮则身心轻安。
  有一次我到屏东,适逢发放日,正好看看当地的发放情形。
  当天,有一部改装的三轮板车,缓缓地由远而近驶向分会。我仔细看清楚,车上一位眼盲的老先生,手握方向把手,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婆婆。那位老婆婆的手脚畸型,只有眼睛正常,她就指挥着眼盲的老先生行进的方向;而且,后座上还载着另一位既盲又聋的老先生。
  当他们抵达分会的门口时,车子就停了下来。坐在后座的老先生问:「怎么停下来了呢?」别人大声地告诉他:「因为分会已经到了。」想不到两个残障的老人,不但能够合而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同时还可以载运另一位残障的老人。
  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还要搭载另一个人呢?」
  他们回答:「他又盲又聋,如果不载他、让他自己走,万一出了车祸怎么办?」
  他们三人把原本残缺的图片,拼成一幅完美的图画;把身体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非但四肢健全,同时心眼明亮。
  这种残缺中的完美,更令人感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