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舍法和谤法难解脱,切莫批评不了解的法

舍法和谤法难解脱,切莫批评不了解的法

舍法和谤法难解脱,切莫批评不了解的法





这就是舍法和谤法的例子。噶当派出现了许多贤者、成就者,但这位操普博士却自赞毁他,舍法和谤法,而想毒害密勒日巴尊者。

一般人对法和教派有分别之心,只管自己教派,不管别人,甚至指责他宗他派的法「非法」,就变成「谤法」,这比「五无间罪」还严重。把对的法说成错的,把清净的法说是不清净,把清净的法师说成不清净,因谤法而断善根,是很难解脱的。反过来,密勒日巴以前虽造作恶业,却能将心转向正法,终于一生成就。

有种「谤法」之罪,是自己不相应、不理解的法,妄加批评那是「非法」。譬如有人对南传之法有兴趣,但对难行的大乘法难以接受,或对密法不能了解,例如「事部」(注:密法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需要清净,批评「无上续部」是外道之法,这都是「谤法」。藏传有四大教派,还有其它各教派,也是为了利益不同根性的弟子,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佛教法。我们要发愿:就算现在和这个法不相应,但未来还是可能修持的,未来学习之后,仍能利益无量众生,要如是发愿。

至于什么是如法?什么不如法?主要是看修行人自己的心。举例来说,有人因空性而证悟,但有人却一听闻空性就生起很大的恐惧,不同的众生因为自己不同的根器、习性和心性成熟度,会有不同的理解,别因为自己暂时不能理解、接受,就妄作分别,论说「这是法」、「这不是法」。胜乐金刚密续偈言说:所谓甚深法,虽未能理解,不应嗔或谤,法性不思议。由于众生无量,心和想法也是无量的,所以说法方式也是无量的,不是我听得懂的、能适应的才是佛法。密乘戒律「十四根本堕」中说:不可诋毁自他宗派,所谓自他,有上座部、下座部之分别,或佛教、外道之别,所以连外道之法,都不可以嗔恨之心加以批评。在应断的十不善行中,如果批评他人宗派就会犯「不恶口」罪,破了自己「不恶口」的戒。

还有,五浊恶世,佛教徒间的诤论,会让佛教法堕坏、消失。佛法各乘各宗派很多辩论,还有许多宗派对自宗自派有贪着之心,因此而犯了很多罪业,甚至犯谤法之罪。为了慈悲,为了教法,其实我们连心中也想都不要这样想。噶当派甚至有一个说法是,如果我们在一个不和合、纷争的僧团,连寺院的虫都会堕地狱,因佛法失坏,僧众诤斗,白业之力退失,黑业之力生起,会令小生命心绪混乱,强大烦恼生起而造恶堕恶趣。所以纷诤、谤法,是很严重的事;所以僧团心意和合,是很重要的。

一位大师说,教法的根本是僧团,僧团一定要和合,而且不只是在寺院,是东南西北四方一切僧伽都要和合,才会成为众生的「福田境」,供养才会有功德。在「福田境」中(作为众生福田的皈依境,指佛法僧三宝),佛和法都无法示现「受用」,只有僧伽才会有「受用」的功德,你供养的财食,他们能示现受用,除了有「供养」的功德,也有「领受」的功德。古德说,为什么以前印度有很多成就者?那是因为印度修行者有很多福田境,僧团心意和合,而且戒律清净,具有很殊胜的功德,当地的人即使只是对出家众合个掌或作简单的供养,都有很大福德。

妄说人「非法」,果报不可思议

现在要说个故事。久远劫以前,释迦牟尼佛还是一位名为确比丘的出家众,阿弥陀佛则是措哇养达比丘,当时两人都分别为大众说法,确比丘只说实相了义法,虽然也有一些弟子证悟诸法实相,但也有很多人因不了解而谤法而堕地狱;而确比丘则对不同根器的人有时说了义法、有时说不了义法,很多弟子见到了诸法实相,弟子就越来越多,确比丘因此对他说:「你说的是非真实语、不了义法,是为弟子的面子而说,我不是你这样的人。」以此因缘,确比丘七十生落入地狱,六十生中忘失菩提心,九万投世生为畜生,六万世生为人、但为贫穷且无舌之人,最后在五浊恶世,生为释迦国净饭王之子,终于修持而成佛。确比丘因谤法之罪,只能在不净国土中成佛;而措哇养达未曾谤法,且持戒清净,所以在净土成佛。所以我们实在应该小心。由于我们还没现证自心本性,被深厚无明所遮障,总是鲁莽地批评别人,这样是很容易堕入地狱的。我们都还看不见别人的功德力,也看不见别人的神通,没有他心通,所以不要随便论说别人说的不是佛法。

一个有四只脚的大铜器,只有一个人、再使力也是抬不起来的,各教派如果互相帮助、互相赞叹,佛教法才会兴盛。一位利益众生的菩萨,对声闻道也应了解,对他宗他派都不了解是不行的,这样才能广利众生。我们想得到遍知的果位,所有大小乘佛法都要了解,连外道法都要有所涉猎。有时我会想:「为何佛陀要了知一切?」
佛是为众生而成佛,若为自己,成就阿罗汉即可;因为佛了知每个众生都有不同的愿望和细微的差别,所以要具足一切方便,因为众生心无量,所以法门无量,所以不要轻率说他人是非法。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