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什么是“心六伦”? 圣严法师讲述

自然伦理从「心」做起   




   每天你醒来,你又开始活在地球的一天了。你是用感恩的心来迎接每一件事物,还是例行公事似的度过一天?做任何事如果没有「心」,那就只是形式而已,不会得到任何的喜悦。但是,如果你的心转化了,你就会看到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心是一种虔诚,心是一种全力以赴,从内心去实践,心会改变一切。




推动心五四运动

因为「心」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法鼓山在二十一世纪特别推出「心五四运动」,以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四感──感化、感动、感恩、感谢;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等五种方法,来完成以心灵环保为首的「四环」。


「心五四运动」不仅是一项精神启蒙运动,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生活教育,需要你我共同热情参与。(可详细参考法鼓山文化中心出版的《心五四运动》结缘手册)



四种环保──心灵环保、生活环保、自然环保、礼仪环保

同样的,在推动自然伦理运动时,你也一定要从「心」去善待地球,进而改变地球。为了地球永续发展,让大家都能安居乐业,法鼓山多年来以佛陀慈悲和智慧的本怀,不断呼吁社会大众,共同关怀我们的环境,更推动「心五四运动」积极实践心灵环保、生活环保、礼仪环保、自然环保等四种环保运动,以净化我们的社会,改善我们的环境。


<心灵环保>

环境污染不离人为、人为不离人心,所以环保要从心灵的净化做起。用慈悲、利他的心对待众生,确信利人便是利己的道理,用智慧心处理事情,保护自己的心,远离烦恼,不受困扰及污染。


<生活环保>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需要的才要,想要的不重要。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要养成少欲知足、勤劳、简朴、整洁的生活习惯。能不浪费资源及能源,就不浪费;能不制造垃圾及各项污染,就不制造;并善加回收资源,循环利用。


<自然环保>

知福惜福,感恩大地,知足常乐;培福种福,回馈大地,人人有福。体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任何资源都必须珍惜使用,不可浪费、污染,自然环境必须加以保护尊重,才能长长久久护育万物,维持永续。


<礼仪环保>

从个人观念的净化开始,以致整个环境的净化;使礼仪由内心发起,对万事万物的尊重及平等对待,再形诸于外,透过行为的净化,以心仪、口仪、身仪,促进人我和谐、社会安宁,以及整体的祥和。


3  五个提醒与四个方法   




  五个地球现况的提醒


<圣母峰变矮了>

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大自然的生态受到空前地破坏,我们居住的环境也日益恶化──森林砍伐过度造成水土流失,工厂排放废水污染河川,有害的废弃物破坏土质,汽机车及飞机所排放出来的废气除了污染空气、造成酸雨外,石油燃料大量释放的二氧化碳,更使得地球暖化现象日益严重;而冰箱、冷气机所使用的冷媒,已让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成约两个欧洲的大洞……。

从二十世纪以来,地球平均温度已经上升0.6℃。不断提高的全球暖化、温室效应和沙漠化现象,已造成全世界最高山喜玛拉雅山主峰圣母峰,从一九六六到一九九九年期间降低了一百三十公分,而且还在持续缩小中。甚至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也因为暖化导致冰山融解,有的土地被迫脱离本岛漂流海中,形成一个孤单的小岛。




<北极熊没有家>

依目前全球暖化情况持续演进,将造成两极冰层加速融化,海水体积膨胀,未来一百年内可能淹没部分人口稠密的海岸地带,包括纽约、威尼斯等,都会变成一座座海底城市。



目前北极冰层面积已经减少了两百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十六个台湾大小,连北极熊也因为生理时钟错乱,无法冬眠。科学家预估这种情况再过三十年左右,北极地区在夏季时期将没有任何冰层覆盖,变成一片汪洋,而现存世界两万两千只的北极熊,则在四十五年后彻底绝种。




<马尔地夫可能会消失>

全球暖化也会导致天气出现异常,不但冬季变得很短,也愈来愈暖,并引发区域性气候灾害,有的地方干旱缺水,有的地方则是豪雨成灾。



美国飓风和龙卷风在往后数十年内,强度将更剧烈;而英国及北欧可能进入「新冰河期」;非洲和拉丁美洲严重缺水;世界最平坦的印度洋岛国马尔地夫,过去一百年海平面已经上升了20多公分,难保将被海水淹没的命运;中国北京则因北方沙漠化扩大,日渐增强的沙尘暴,未来恐怕不适合人居住。



经济学家警告说,全球因为暖化所造成的损失,将高达新台币两百三十三兆元。这些气候灾害,除了造成粮食短缺,也影响到生态系统,动物被迫离开原栖息地,展开大迁徙,植物也因环境变化而转移。面对此刻地球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世界各国应该尽快采取因应对策,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台湾的自然危机>

至于台湾,也好不到哪里去,未来如果海平面上升一公尺的话,将有0.4%的陆地面积会被淹没,如果海平面上升10公尺,则8.8%陆地面积将被淹没,相当于七个台北市大小。



近几年台湾天灾之多,已经成为民众焦虑、忧郁的因素之一,对于地震、台风等天灾所产生的恐惧,让不少人罹患焦虑症和恐慌症。而每次台风或豪雨来袭,几乎都会造成全台各地严重的土石流和水灾;如果一段时间没下雨的话,就可能缺水闹旱灾,这都是台湾山地过度开发、水土保持及自然保育工作没有做好的缘故。



除此,根据2005年统计,台湾所制造出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全球排名第22位,但人均排量却达11.9公吨,高居全球第三名,成为制造温室效应的元凶之一。



因此,我们再不好好珍爱地球,做好保育自然的工作,终有一天,人类将因大自然的反扑而惨遭绝迹,到时我们不但失去可爱的家园,连生存都有问题了。   




四个拯救地球的方法


<利他就是利己>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种自然的危机意识,绝大部分的人都还是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忽视心态,以为天灾人祸不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但你真的能全身而退吗?一只巴西的蝴蝶轻轻拍动翅膀而已,就能导致美国德州产生一场可怕的龙卷风。蝴蝶效应的现象正是提醒我们:你我都不可能置身于地球之外,因为我们既然一起生长在这个时代,我们就有这个时代的共业和命运。



许多人往往都只想到自己的需要,却没有考虑到我们的社会、国家,以及整个地球大环境,它需要什么?想一想,如果你是地球的话,你需要什么呢?你需要的是──不要制造太多的垃圾,也不要砍伐太多的森林、排放太多的废气……。



如果你能放下自私自利,凡事以利他为出发点,去爱护一切万物,自然而然对所有的物资都会善加珍惜利用。而这样的利他,最后不但净化了地球,同时也将利益了你自己。




<推动地球永续发展>

为了正视地球整体环境的问题,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过世界环境高峰会,并发表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及「里约宣言」,揭示「永续发展」的环境理念。强调透过对生态系统的保育,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而使人类社会发展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其宣示的重点有两项:

1.发展需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不损及后代子孙的福祉为限度。



2.发展需以不超出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而能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为限度。



此外,针对「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全球性管制。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的「第三次缔约国大会」(COP3)中签署「京都议定书」,规范三十八个国家及欧盟,必须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数量,以期减少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自然保育的永续经营,是一条必走的进步道路,如果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像西方工业国家一样浪费的生活方式,那么得再有两个地球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不可能让人予取予求的。因此,我们必须提倡低污染的科技,以节省能源、环保的方法,减少消耗,推动地球永续发展的理念。




<以环境教育守护自然>

让自然保育能够永续经营的第一步,就是每一个人都要有世界公民的意识。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都需要依赖大自然存活下去,并要学习和自然生态相互融和。而做为一个世界公民,当然需要做好「环境教育」的工作。首先要认识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把自然环境当作是我们的大身体,了解它目前的状况,关心所有跟环境有关的公共事务,而不要认为那跟自己没有关系。



培养爱护环境的心,保护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实践对环境伤害较少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进而改善环境,维护自然生态,这就是最好的环境教育。



环保的英文为economy,也就是「节省」的意思,所以环保的意义是:尽量少用资源并节省资源。能够重复使用的就尽量回收再利用,就像没有水源的新加坡目前却能做到所有排放的废水都是有价值的,都能重新回收加以滤化,成为可以再喝的净水。



许多人常把环保侷限在只做「资源回收」的工作,在生活中还是没有「节省资源」的观念,无法克制自己过度的物质欲望。事实上,真正的环保是:降低自己的物欲,以知足的心过简单的生活。当你想买一件东西时,心里先问:「我可以不买吗?」让自己回归到心灵环保的层面,如此环保的工作才能真正地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从身边小事做起>

日本有一位滴水禅师,有一天他的师父仪山要洗澡,因为水太烫了,便叫他提一桶冷水来加,滴水看水温调得差不多了,顺手将桶里剩下的一些冷水倒掉了,他的师父当场训斥他:「你怎么这么不惜福呢?这一滴水给树,树也很开心,给草,草也很欢喜,一滴水也有它的价值啊!」徒儿听了恍然大悟,从此将自己的法名改为「滴水」,把心和滴水融合在一起,包容有情,珍爱万物。



一滴水虽然微小,却能形成广大的海洋。一滴水也有它的利用价值,也蕴含着所有的生命奥祕,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都忽略了这一滴水。就像我们常常会觉得环保的课题如此庞大,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世界公民,力量这么微小,能为环保做什么呢?



‧ 我们无法阻止森林被滥伐,但我们抑制想换家具的欲望,家具能用就用,节约每一张纸,并绿化社区的花圃,爱护公园的花草树木。



‧ 我们无法阻止珍稀动物的消失,但我们尽量控制美食的诱huo,不吃特别的山珍海味和国家保护的动物,也不养一些破坏生态的进口宠物,或遗弃牠们。



‧ 我们无法阻止河川海水被污染,但我们可以使用天然的洗洁剂,节约生活用水,重复使用洗米水和洗菜水。



‧ 我们无法阻止垃圾污染环境,但我们可以自备购物袋,做好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少用或不用塑胶袋,不乱丢垃圾。



我们从小事做起,学习滴水禅师在日常生活中以节约的态度来做环保。自然而然,我们的环境就会减少一些污染、多一分绿意。善待地球已经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世界性的潮流趋势!不管你是谁,你都没有权利浪费任何的地球资源。让我们一起为地球的明天、为下一代的未来齐心努力。

TOP

自然伦理功课表   




  ○不浪费一滴水源,水龙头要记得关紧。

○下雨时,可以准备一个桶子接水,浇花或擦地用。

○冬天减少泡澡次数,淋浴也记得控制水量;泡完澡的水可以擦地板或冲马桶。

○洗米和洗菜的水可以拿去浇花。

○养成随手关灯、关电源的好习惯。

○气温低于28℃时不开冷气。

○使用节能家电用品。

○短途出门尽量搭乘大众运输工具或者散步健身。

○餐食以健康适量为主,避免浪费。

○外出用餐,自备筷子,不用免洗筷。

○外出用餐,吃不完的剩菜尽量打包。

○吃饭时,要感恩,珍惜食物;任何享用之前,都记得感恩并珍惜造化的恩赐。

○随身携带购物袋,使用环保袋。

○礼品不要过度包装,以免资源浪费。

○买东西之前,想一想:「我真的需要吗?」不要被购物欲所控制。

○确实做好垃圾分类、厨余及废弃电池回收的工作。

○家具及家电用品,尽量爱惜使用,不要随意更换。

○居家尽量以干净整洁为主,而不跟人比较豪华奢侈。

○不乱丢垃圾,可以的话顺手捡拾垃圾。

○爱惜山坡地,不乱砍树。拥抱一棵树,感谢它为你制造纯净的空气,且绿化环境。

○在你有生之年,至少要种下一颗树的种子,种下一份善的因,也为地球种下绿色的希望。

职场伦理篇


1  圣严法师的期许   




  六伦中的职场伦理,它的涵盖面很广,除了私人的公司、企业,也包括zhengf公营事业,以及民间的非营利事业组织。



大约二十年前,前财政部长李国鼎先生曾经提出「群己伦理」,以补充固有「五伦」的不足,主要就是讲的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伦理关系。这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回响,只是「群己伦理」的涵盖面虽广阔,但表现的内容不是界定得很清楚;现在法鼓山推出的「心六伦」,当中有一项即是「职场伦理」,应可把这种群己关系的互动,表达得更完整。




职场是今日社会的产物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职场并不容易凸显。因为农业时期的工作型态,通常是单独的个人或者一个小家庭在经营,比如裁缝、木工、理发,都是单纯的个人工作,并没有所谓的职场问题。此外,在英国或瑞士有着大牧场的国家,通常牧场就是由一个家庭负责。在山坡上放牧几十头的牛羊,就成为一个牧场,有的牧场只有一个人在经营。像这种情形,牧地虽广大,但不能称为职场。我也曾在加拿大看过一个农场,几百亩的耕地,从耕地、播种到收割,全部由一个人操作农耕机完成,这当然也不能称为职场。



职场是今日社会的产物,二十世纪以后,群聚型的都会城市成为人口的聚集中心,就连市区以外的郊野也在城市化,因此职场渐渐形成,从过去家庭式、家族式的产业,转变而成为集团式、群体式的生产机构;所有的生产组织、工作场所,和参与的工作人员,都跟过去不同。

此外,过去民间的种种行善,如造桥、铺路、布施汤药等,都是个人或者少数几人的义举,不算是一个慈善团体。现在,非营利事业组织的成立,能把一群有心人集中在一起从事公益服务,这也是职场的一种,就像企业的管理,也要注重经营和职场伦理。可惜的是,有些非营利事业团体不善管理,辛苦募来的钱,竟有一半是用在人事费用上,反而花在目的事业的钱不到一半,那是非常可惜了。




投资者、员工与顾客各尽其份

职场有大有小,主要的职场关系可分为三方面:投资者、员工,与顾客。投资者雇用员工来推动生产,以创造好的产品来为顾客服务。在这当中,投资者可能不只一人,员工也有一群人,而服务的顾客当然越多越好;这些人在职场上产生的互动关系,便是职场伦理。

职场伦理中,首先是资本实业者,他们运用自己或者结合他人的人际关系、工商关系、国际关系等,从事事业的生产,因此要有工作人员来执行。而工作人员,有的付出劳力,有的花费心思,譬如现在许多的工作,都是透过电脑和网路达成,真正劳动的工作不多。在职场伦理中,投资者、员工和顾客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助的社会关系,更可说是一个共同体,彼此的利益都需要兼顾,不能只维护单方的利益。健全的职场伦理是,任何一方都要尽心尽力来完成工作,创造企业利润,而以最好的产品回馈给社会大众。这样的时候,投资者、工作者与顾客三方都受益,对社会都有贡献。



因此,无论是大公司、小公司,或者跨国企业,都应该尽到职场伦理的责任,大家各尽其分,各尽其责,有多少的资源与能力,都应该奉献给团体和整个社会。反之,如果企业的负责人一心只想赚钱、欺压员工,而员工只贪图一份薪水,工作时偷鸡摸狗,或者用欺骗的手段来榨取顾客的利益,这些是与职场伦理背道而驰。这样的企业,一时间可以获利,但是长期来看,一定是弊多于利,赚得小钱,赚不了大钱。




相互关心、合作成就彼此

职场也包括zhengf单位的便民服务场所,以及民间的非营利事业组织,也都应该讲求职场伦理。譬如法鼓山,虽是一个宗教性的非营利事业团体,但是我们集合了许多工作人员一起共事,有的是奉献的义工,有的是受薪的员工;大家在一起工作,就应有职场伦理。



职场伦理,是一种相互关心、互助合作的关系,职场虽分有不同部门,但是各部门之间,应该是互通有无,彼此支援、和睦协调,而上下之间畅通无碍的。否则,大家不会对工作尽心尽力,甚至还会有人斤斤计较,觉得自己的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



职场伦理是讲求尽心尽力、尽责尽分之余,彼此愉快的互动与合作。在职场中,如果大家都能无私奉献,克尽本分,工作就会非常顺畅愉快;如果大家都在计较、攻击、批判,彼此的力量就会分散抵销,一加一不仅不等于二,甚至只有二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部门越多越不容易团结,而员工在公司任职越久越痛苦。




利人利己为所在职场加分

有的人能力很强,但是品德低下,没有职场伦理的观念,这样的人不一定会受欢迎,对公司、社会也不会有大贡献。还有,不重视职场伦理的员工,不容易找到稳定的工作,因为他们一到新的职场,就把职场关系拨弄得很复杂,所以每个职场都待不久。这是问题出在自己身上,需要自己看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但是也有的人,才刚加入新公司、参与新部门,该部门因此整个改观,整顿得很好。



希望每个人进入职场,都能为你所在的职场加分,使得职场的气氛温馨和睦、欣欣向荣,而与你一起工作的同事,都能感受到你所带来的正面影响;这样的时候,你便是一位自利利人的菩萨了。



2  职场伦理从「心」做起   




  「心」会改变一切

提着公事包,步出家门,踏上塞车的上班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抱着一颗喜悦的心,为新的一天可以继续创造工作的财富、尽一份社会责任,而鼓舞自己呢?还是叹气自己又要过着日复一日、朝九晚五的单调上班日子?



什么是你工作的财富呢?当你尽心完成每一份工作,用心对待职场每一位同事和客户,想到因为你的努力工作,而为别人带来好处,这一种利他的善心,就是你的财富。也许你是一个农夫,你用心播种,种出好吃营养的稻米,让别人活得更健康;也许你是一个清洁夫,你用心打扫街道,让市容更加干净,每一个人走在路上都很高兴;也许你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你用心设计出美丽的建筑,让人住得更加舒适。只要保有一颗利他的善心,相信每一个在职场奋斗的人,都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心是一种虔诚,心是一种全力以赴,从内心去实践,心会改变一切。


推动心五四运动
因为「心」是这么的重要,所以法鼓山在二十一世纪特别推出「心五四运动」,以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四感──感化、感动、感恩、感谢;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等五种方法,来完成以心灵环保为首的「四环」──心灵环保、生活环保、礼仪环保、自然环保等四种环保运动。



「心五四运动」不仅是一项精神启蒙运动,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生活教育,需要你我共同热情参与。(可详细参考法鼓山文化中心出版的《心五四运动》结缘手册)




转动好运的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

佛法的教义与修行的观念,最主要是修福与修慧。财富的累积更需要福报圆满,福报圆满的人也一定是智慧圆满,如果能够实践四福:知福、惜福、种福、培福,并且为别人祝福,就是有大福报的人,也能够在职场上得到最大的财富。




<知福>

知道自己有福报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码都还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于拥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满一切的可能。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能知福,则更应该说:「我还有呼吸,当然满足了!」在职场中如遇不顺遂,随时要提醒自己要知福,生命处处有蓝天,不要因此而怀忧丧志!


<惜福>

惜福,就是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我们要感谢有一个工作机会,可以让我们累积经验、创造财富。我们因为工作而得到一些公司资源,也不该轻易浪费、糟蹋,或视为己有,尤其不能破坏公司的信誉、理念和职场的人际关系。先负责任、尽义务,再去享受权利,这就是惜福。


<培福>

培福就如同把今生得到的福报,种到田里边,它可以培养出更多、更多的福报来。若能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十方一切众生,都当成是培福的对象,不断的种福,那就是有大福报的人,最后和佛一样福德圆满。尤其经营企业,更不能只顾追求利润而破坏大自然和人们的健康,要尽自己所能,奉献回馈给社会,才能享有真正的福报。




<种福>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来种福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田可以种,例如: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社会上贫苦无依需要帮助的人,还有社会、国家的利益和一切众生的幸福,都是我们的福田。因此,老板要把员工当做自己的福田,员工也要把老板当做自己的福田,甚至同事与客户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福田;而随时随地种福的人,就是有福的人。

TOP

奠定职场的十个基石   




  1.弄清楚什么是你真正的方向

日本诺贝尔文学家大江健三郎的祖母,曾经用神秘的口吻对小时候的他说:自己是为了记录森林里所有发生的事情而出生的;她还说:每一个人都有一棵自己的树。也就是每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使命。



但是很多人活着却是随波逐流,盲目地追逐金钱、满足物欲,不知道什么才是属于自己真正的财富。真正的财富不一定是钱财的累积,而是一颗舍得付出、给予的慈心,并且能以自己的兴趣为主,培养出一技之长,把工作当做生命的志业全力以赴,而不要有尊卑的虚荣心。就像日本千观禅师是一位得道僧人,却甘愿在渡口当一名免费的搬运工人,他的出发点是服务,不是为了赚钱,所以每一次助人所得到的快乐,就是他工作的回馈。因此,在创造财富之前,要先弄清楚你此生的意义是什么,你才有努力奋斗的方向。




2.订立属于你的人生计划

当你了解了你的人生方向后,就要学习订立计划去实践它,也许有人会说:「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但是订立计划并不表示完全没有调整的弹性,订立计划是让我们更有效地达成目标,而不浪费宝贵的时光,让梦想成为空谈。



日本着名的登山家植村直己为了完成穿越北极的目标,订立了每天步行六十公里,从日本最南端的鹿儿岛沿着铁路走到最北端的稚内,全程三千公里的五十二天锻鍊计划。每一次当他被酷暑炎热给动摇意志时,他还是依计划而行,坚持向目标前进,终于完成了任务。



不过,所订立的人生计划一定是要确实可行的,而不是天方夜谭的神话;此外,计划一旦拟定,就要确实执行,否则就变成一张没用的废纸了。




3.以工作为荣,善尽工作的责任

任何成功的专业人士,一定是以他的工作为荣,正因为以工作为荣,他也能善尽每一份工作应做的责任。被喻为「围棋之神」、以中和精神为下棋理念的吴清源,金庸先生曾经如此推崇他:「吴清源是古今中外我最佩服的人之一,这不但是由于他的天才,更由于他将围棋以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



吴清源热爱下围棋,也以当棋士为荣,甚至将围祺的精神化做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当他四十七岁车祸受伤,往后数年为后遗症所苦,甚至在名人赛中尝到八连败,他仍不放弃地继续挑战十段位阶,直到七十岁才宣告引退。吴清源在自传中也说到:「不管是谁,神都给予了才能,这就叫天赋,根据各自天赋尽其所能是最重要的。」而根据天赋尽其所能,直到最后一刻都不轻言放弃,正是善尽工作责任的最佳表现。




4.一日之计在于晨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固然在讽刺懒惰的人一事无成,最主要是勉励大家要及时把握一天中最好的时光。日出带给人希望,早晨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开始。美国畅销作家理察‧卡尔森在畅销书《别为小事抓狂》中曾提到:「在一天开始之前,为自己保留一两个小时,是改善生活的好办法。我通常在凌晨三、四点钟起床,花一点时间做瑜伽、打坐。然后写作,读一两章自己喜欢的书……,这是一天最安静的时刻。」



如果你常常抱怨工作总是做不完,可以利用的时间太短,是不是调整一下日常作息,关掉晚上的电视,早一点睡觉,早一点起床,早一点到达工作岗位,好好为新的一天预作准备,面对生活的紧凑与忙碌,相信你绝对有另一番从容不迫的感受。




5.感谢给我工作机会,尽心尽力第一

掌舵美国奇异公司二十年的执行长杰克‧威尔许在《商业周刊》的专访中,给年轻人一个建议:「第一,选择一个能激发你热情的工作;第二,永远做到比老板要求你的更多。」



在企业中经常可见一种情况,那就是老板和员工之间的拉锯战,永远站在对立的两端抱怨对方。员工们常常认为,我已经这么卖力工作了,但老板永远不会满意;而老板则认为,我要求的工作效率,员工总是做不到。



假使彼此能各退让一步,不就可以海阔天空?员工们感谢老板给我工作机会,在工作中尽心尽力,能够多做一点就多做,不为私利斤斤计较,体谅老板经营企业的不易;而老板也能赞赏员工的工作表现,不吝啬地给予适度的奖励。两者都能为对方多想一点,自然能营造出职场的和谐气氛。




6.轻松面对工作,为自己和伙伴加油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为每天处理不完的工作而伤神,明明才解决一个case,紧接着又出现另一个状况,好像工作就是一连串的紧急事故所构成;加上重复的工作内容及狭窄的办公空间,久而久之便在不知不觉中消减了工作热忱。



在此,除了要提醒自己:工作绝不是一项紧急事故,通常会这样想,是你自己过度紧张所制造出来的压力,你绝对可以用轻松的态度去面对你的工作。轻松不代表放松,当你轻松时,就不会把任何小事看得太严重,而工作的乐趣将很快又出现了。



同时,也要不断激励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找到不凡之处。每天上班时为自己、也为工作伙伴加油,彼此一起分享工作的乐趣,而不只是互丢工作的情绪垃圾而已。




7.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你在公司是一位受欢迎的人吗?

绝大部分的人一定都觉得公司的人际关系比工作本身更难搞,没错!有的员工虽然做事第一,但不表示他做人第一,往往还是众人的眼中钉。「做人重要?还是做事重要?」这问题几乎是每一个职场人士头痛的问题,毕竟人际关系的失败所带来的杀伤力,绝对比做事失败来得更令人挫折。



而根据人力网的资料显示:一般企业在选才时,通常会考虑三大因素,也就是抗压性、学习意愿以及人际的沟通技巧,可见职场的EQ是多么重要!圣严法师说过:「若希望人际关系相处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纳人,多包容人。」毕竟职场也是一个团体生态,每一个人在工作表现的同时,也要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身为主管的人更应该要有包容力,心量要更宽大,自我要缩小,部属就会愈来愈有向心力。




8.随时调整自己,勇于重新开始

就算是工作狂或者了不起的企业人士,有一段期间,难免还是会有职业倦怠症发生,甚至因为经济不景气影响之故,许多中阶主管被公司裁员,造成可怕的中年失业危机。着名的作家罗兰说过:「有挫折或觉得失意时,赶快给自己一个希望去达成,就什么都忘了!」



没错!危机就是转机。当工作危机时出现时,与其坐在那里一直叹气,不如站起来好好重新开始。不管是短期进修充电,或学习第二专长,或另起炉灶重新创业等等,记得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针及态度,勇于重新开始!效法泰国三明治先生Sirivat的奋斗精神,虽然历经亚洲金融风暴,上亿家产全数赔光,他却毅然从街头卖三明治慢慢再累积财富,不但在人生的舞台上又站了起来,甚至超越了过去的成就。




9.团队精神胜过个人表现

蚂蚁虽然很小,但牠们却最懂得团队精神,并且工作最勤奋,透过分工合作的力量,一群蚂蚁能把一块大蛋糕给抬回家。在职场中,我们应该效法蚂蚁无私的工作精神,因为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团体,除了讲求个人的工作表现外,更需要具有凝聚力的团队精神,才能真正把企业的发展带向高峰。



团队精神中最重要的,是要减少个人的自我,并以团体的共识做为主要奋斗的目标。身为员工,要支持公司的决策,尊重每一位同事的专业;而身为企业负责人,也要跟员工分享获利,让每位员工都成为关怀彼此的一家人,彼此携手前进。如此,员工们对他们的企业都会有十足的向心力,也乐意将热情发挥在工作品质上;因为他们了解,团体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而个人的努力也创造了团体的利益。




10.懂得自我检讨、也不怕失败

圣严法师曾说:「知道自己的缺点愈多,成长的速度愈快,对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坚定。」真正的成功是属于那些懂得自我检讨的人,懂得自我检讨的人不但勇于承担责任,也一定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他们不但不怕犯错,反而能在错误中记取教训,求取进步。

很多人常在工作一出错时,就习惯将责任推给别人,不但不追究自己犯错的原因,反而怪东怪西、怨这怨那,找一堆藉口逃避责任。像这样的人,往往也喜欢把不是自己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让人觉得真是自私自利。

其实,失败或犯错并不可耻,能够不断战胜自己缺点、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像贝壳将沙粒孕成珍珠一般,转换自己的生命。

TOP

职场伦理功课表   




  <给员工>

○上班不迟到,尽量提前十分钟到,将一天的工作进度先安排好。

○不要占用公司资源,如利用公司电话讲私人的事情等。

○不侵占公司的资产和公款,如公司的影印纸带回家列印,或取得不当的厂商回扣等。

○同事有好的表现时,要为他鼓掌喝采,不要嫉妒或泼冷水;自己有好表现时,也不要炫耀或得意忘形。

○上班时不和同事东家长、西家短,说人闲话。

○无论如何一定把工作做好,并随时为自己加油,也为别人加油。

○对公司要有向心力,不要对薪水斤斤计较,或动不动就要辞职,要对工作尽心尽责。

○遇到工作不顺时,不要急躁或烦恼,先休息或充电一下,再来想出解决的方案。

○随时和主管沟通,做好主管交代的工作,也能协助同事完成任务。

○感谢给我们工作机会的人,就算工作繁忙,也要做得开心。




<给老板或主管>

○公司有营收利润时,要和员工一起分享,感谢员工为企业创造财富。

○要为员工订定充电或成长的计划,如在职训练等。

○要将员工视为你的工作伙伴,而不是工作的机器。

○多为员工谋取福利,如定期举办员工旅游或发放佳节奖金、出国进修等。

○员工表现好时,要嘉奖他;员工做错时,也要给他适当的改正机会,而不是任意辱骂或资遣。

○主管要以身作则,工作要更加认真负责,同时自己也要多吸收工作知识;并定期和部属开会沟通,了解并解决他们的问题。

○对待所有的员工一律平等,不要有私心或偏袒。

○随时面带微笑,不要摆出主管的姿态或傲慢的神情,尽量关心部属、体贴部属。

○主管有不懂的地方,也要放下身段向部属请益,虚心学习,心量要宽大,自我要缩小。

○每天上班前,要唤起自己的工作热忱,做员工的榜样,并鼓舞员工士气。

TOP

族群伦理篇


1   圣严法师的期许   




族群分野是一种自然现象
族群的定义,可大可小。一般讲的族群,有民族的族群、宗教的族群和地域性的族群,这是属于较大的族群范畴。后者如抗日期间,国民zhengf将临时首都迁至四川重庆,称为「陪都」,当时全国各省人士,纷纷从日军占领区移往重庆;在重庆当地人的感受上,这些突然而至的外省客,与他们乃是不同的族群。还有,小的时候我从江苏到上海,在我还没有学会上海话之前,上海人一听我的乡音,也把我归为另一个族群,便是外地人、乡下佬。



其实,有这种现象是很自然的。我们就是看自然界的生态或者动物的生存,类似这种族群的形成,处处可见。比如天上的飞鸟、荒原上的狮子老虎,也是各有各的地盘;在某一地域之中,经常只能有单一族群的聚居,其他族群不可越界。甚至于在同一地区的同一种鸟类之中,也会为了地域之争,而掀起一个家族一个家族的地盘争夺战。



法鼓山在美国的纽约上州,有一处禅修中心,在那里四季可见鹿群的踪迹。一群一群的鹿,互不妨碍,但是不同的鹿群,不会在同一地点出现;这一群鹿在这里,另一群不会靠近,那一群鹿在那个位置,这群也不会过去,自然形成不同的族群。




以地球人自居,就无族群分野

在人类来讲,族群的形成也是自然而有。比如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最早有原住民,其次是福建人、客家人,后来则有中国大陆各省籍人士的到来;若再加上早期曾统治台湾的荷兰人,则族群更显丰富。另一方面,早期客家人与闽南人之间,曾经水火不容,除了互不通婚,械斗的情事也很严重。在经过谋合期之后,双方已打破藩篱,结为亲家,平和共处。晚近这几十年来,台湾不再有族群冲突的问题,尽管人口居于少数的原住民,有其居住地偏远的弱势,但zhengf为了照顾原住民,已有相关保护措施,并没有因此排斥原住民;至于社会是否给予原住民一如平地人相同的待遇,则可能还有距离,但至少不会歧视、排斥原住民。



1949年,国民zhengf迁播来台,大陆各省人士纷纷跟随,形成台湾的另一个新族群,我也是其中之一。到现在,我到台湾已将近六十年了,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台湾人,也许有些人认为我是外省人;我到大陆访问,大陆的人也不认同我,认为我是台胞。在这种情况下,我真是两边不受认同的人。而我到底是哪里人呢?我自己界定我是个地球人,我去到哪里就属于哪里,而不会说我一定是属于哪个族群的人。因此,不论别人的眼光怎么看我,只要我认同台湾这块土地,我就是台湾人。




小的支援大的,大的保护小的

族群之大,有以上所讲的民族、宗教、文化等族群;小的族群,则如民间团体中的妇女团体、工商团体、学界团体、艺文团体,以及军人团体、政治团体等等。在这些团体中,又有更小的团体,比如同一个政党之内,又有不同的派系,而各派系各有自己的理念、想法和做法,也算是一个族群。小的团体的族群,由几个人组成;几个小团体的结合,便成一个中团体;几个中团体的结盟,则是一个大团体。反过来说,一个大团体中,会有若干的中团体;中团体里面,也会有好几个不同的小团体,这是每个社会正常的现象。



就好比一只橘子,有许多子囊,子囊中有不同的细胞群。其中,橘子是族群,子囊是族群,细胞群也是族群。族群的功能是什么呢?我们看自然界的例子,族群的功能不在于斗争,而是相互保护,促成繁荣;相互支援,互通有无。小的族群支援大的族群,大的族群保护小的族群,如此整体才能健全。



人类社会也是这样,许多的族群在一起互动,互相地支援,互相地包容,互相地保护,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共生;这样的时候,不论族群的多寡,对社会都是正面的帮助。而不是只准单一的族群壮大,其他的族群则非斗倒不可。如果一只橘子的所有子囊,彼此斗得你死我活,试问这只橘子还能有成熟结果的一天吗?一定要是子囊之间和谐共生,互相支援,各有成长的空间,最终才能结成一只饱满、鲜美的橘子。




相互尊重包容合作,照顾整体利益

因此,我们讲族群伦理,一定是把个我的族群,放置于大环境、大范围之中,属于其中的一份子,而要想办法照顾到整体族群的利益和全体族群的健康、幸福、和平。这样的时候,才能有社会和谐的基础,才有世界和平的希望。近年我正在提倡一项「全球伦理」,呼吁全世界各不同族群,彼此间要有一套共同遵守的规范,大家在规约的范围之内,相互尊重包容,通力合作,共同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我们希望这项「全球伦理」,从每一个人开始,到每一个种族、每一种宗教、每一个国家,都能共同来遵守;当国际之间、种族之间、宗教之间发生任何的争执、冲突,都能够马上回到共同的伦理基准下,来商讨问题如何解决。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同的宗教各自引据圣经或者自己所信仰的圣典,用以解释所谓的「公义」与「神圣」。名词虽然一样,但是诠释不同;正由于诠释不同,所以纷争不已,战争不断,杀戮无有止尽。这对世界人类来讲,是非常悲哀的一桩事。



因此我们呼吁,从最小的族群,到全球共同的族群来看伦理,伦理的基础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站在本分的立场,来奉献、服务,照顾与包容;不同族群之间,彼此相互合作,共同促进繁荣,这是所有伦理共通的原则。

TOP

族群伦理从「心」做起   




    从「心」做起尊重每个人
不管你是原住民,还是早期移民的台湾人,或是民国三十八年随**逃难的外省人,甚至是近年来因为婚姻关系,来台定居的大陆、越南等外籍配偶……,在这片美丽的福尔摩莎土地,每一个新、旧台湾人都是台湾的一份子,每一个人都要从「心」不分你我、接受对方、尊重彼此地共创台湾的荣景。



多元化的族群已经是台湾社会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更应该以包容的心胸,融合各族群的文化特色,让台湾变得更活泼,更有生命力。大家在这里安居乐业,团结一致,每一个人都是爱台湾的台湾之子,也以身为台湾人为荣。


推动心五四运动
因为「心」是这么的重要,所以法鼓山在二十一世纪特别推出「心五四运动」,以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四感──感化、感动、感恩、感谢;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等五种方法,来完成以心灵环保为首的「四环」──心灵环保、生活环保、礼仪环保、自然环保等四种环保运动。



「心五四运动」不仅是一项精神启蒙运动,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生活教育,需要你我共同地热情参与,不但能促进族群之间的和谐,更是快乐生活的动力来源。推动族群伦理,就从你我的内心开始做起。(可详细参考法鼓山文化中心出版的《心五四运动》结缘手册)




建立和谐关系的四感──感化、感动、感恩、感谢

族群和谐的首要之道,就是用尊重和包容的心,和各种不同族群的人和睦相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时时怀着「四感」与人相处的主张──感恩、感谢、感化、感动,以欣赏代替批评,以理解代替责怪,那么生活在台湾的各族群,自然而然融为一体、和谐快乐。




<感化>知惭愧、常忏悔、以慈悲智慧感化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最难感化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我们常常会批评不同的族群,自以为优秀,习于要求别人,却不能以身作则,这就是现在社会中最败坏的风气之一,每一个人都自以为不了起,没有惭愧的心,却到处指着别人的不是。如果自己都不能改变自己,又如何期待改变别人呢?感化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时时自我检讨的惭愧心,当知道自己的不对后,也要彻底忏悔改正,不再犯错,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当我们懂得惭愧、常常忏悔,时时改正,心地就会愈来愈清净,也才能说服别人,不必处处说教,自然别人就会被你感化。




<感动>从自己做起,以慈悲智慧感动他人

有人抱怨现在社会风气太差、政治一堆乱象、媒体没有约束力、人民不够团结……。我们总是认为等别人都变好了,自己就安全了;别人都变得认真、负责,自己就幸福了,但我们自己是否满别人的愿、如别人的意呢?我们能对生活中一点点小事感动吗?一抹灿烂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感谢、一句鼓励的赞美、一个关怀的眼神,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愿意以这样的小感动善待别人,那么别人也会这样善待我们,渐渐的,当一个人的小感动形成一个整体的大感动,我们就会觉得这个社会真的很美,处处有温情。我们先从自己感动做起,用智慧处理事情,用慈悲对待别人,自然也会产生力量感动他人。




<感恩>奉献不求回馈

随时随地心存感恩,当别人为你服务时要感恩,当你为别人服务时也要感恩。真正的服务不是交易,而是以你的能力范围来做奉献,尽量帮助有需要的人,因为能够帮助别人的人才是真正有福气的人;在奉献的同时,态度是恭敬、平和的,没有任何的分别心,也不斤斤计较自己多做了什么,或自以为了不起,认为自己做很多功德,要求别人感恩、回报,如果能以欢喜的心去做服务的话,这份付出的喜悦,就是最好的回馈了!




<感谢>顺境、逆境皆恩人

当我们能够事事顺利,我们以感谢的心来面对顺境,当我们诸事不顺时,我们也要以感谢的心来接受逆境,因为顺境和逆境都是帮助我们成长的恩人。同样的,当有人来助我们一臂之力,我们应该感谢贵人相助,当有人在背后批评我们时,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们的教诲。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当做是贵人,都看成是恩人,都是有利于我们的人,以感谢的心来对待,这样心中便能常保平安、快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