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发心的意义与方法

发心的意义与方法




  ——2011年1月23日龙泉寺华严法会带动研讨备课笔记



 师父常常鼓励我们要发心,我们也常常策励自己要发心,勉励同行发心、提携后学发心。那么什么是发心?如何来发心?这个就是这一次要与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发心。比如说有的同修很有善根,说发心今年到龙泉寺过年,发心参加龙泉寺的春节华严法会,发心今年一年全程护持法会,发心三年做常住义工等等。这是不是发心呢?严格来说,这并不是发心,而是在抉择,也就是在下决定。通常我们做一个决定,就是在做取舍。比如来寺里过年,就意味着放弃了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但到寺里会有到寺里相应的受用。通过权衡之后,自己做了个决断。这个就是抉择的过程。如果说参加法会就是发心,不参加法会那就不是发心了吗?这个就不太容易这么判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立和抉择,不同的选择,背后的发心却有可能是相同的。

    再比如,有时候饭菜做的比较多,而来的人却比较少,这个时候大寮行堂组的组长说:“大家要发心吃饭啊,我们不能剩饭,不然的话,都浪费了!”还有,每次法会场地组的活也很多,场地组的组长很有负担,向总护持请求支援,希望大家发心帮帮忙。这是不是发心呢?严格来说,这也不是发心,而更像是同情心、是不忍人之心。看到别人遇到的困难,而策发自己愿意帮助别人的心。

          我们还有的同学经常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或者发愿生生世世跟随师父,跟随团队,直至无上菩提;或者发愿众生业障、病障悉消除,皈信三宝、听闻佛法,早日成就无上菩提。那么这是不是发心呢?这里与其说是发心,不如说是发愿。发心与发愿,还是有所不同。比如《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发了四十八大愿——国无恶道愿、不堕恶趣愿、身悉金色愿、三十二相愿、身无差别愿等。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记载,药师佛在因地曾发了十二大愿——得身相好、受用无尽、无诸疾苦等。这些都是很具体的心愿,发愿如此,果地上呈现的时候,也很具体。昨天晚上撞钟之前,师父还提醒大家可以许三个愿,就没有说许三个心。人们的愿可以有很多,但发心通常是一贯的.

      由此可见,平时我们所说的发心,如果细究起来,不过是所做的一种抉择、一种同情的心里状态,或者是发的很多的愿。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心呢?

     这里我们来看看“发心”的“发”字,其繁体字为“發”,这个字与“弓”有关,《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射发也。就好像是射箭,将箭放在了弯弓上,蓄势待发。在放开手的一刹那,箭便离弦而飞去,最后射中靶心。联系这个射箭的例子,我们就不难发现发心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要明白靶子何在,也就是你要射什么,最究竟的目标是哪里。其次,还要确定自己的位置,以明确自己离开标靶的距离,并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具足,如果很有信心,那就可以直接射了;如果信心不足,那就需要先锻炼身体素质,增强力量。当然对我们学佛成佛来说,不但是锻炼身体的力量,更要锻炼心的力量。最后,力量具足了,这个时候射箭,箭飞出去还要确保不被其他障碍物给阻拦。不然的话,也是没有办法抵达目的地。对我们来说便是,一旦发心了,那就要在过程中不要被其他外缘给牵走,背弃自己的发心;不但如此,还要不断增强而不是衰减自己的发心。所以人们常说:“初心不退,成佛有余。”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成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大都是因为初心在不断衰损乃至丧失的缘故。

     当我们这样来理解发心的时候,就不难发现,发心具有以一贯之的特征,它不仅关乎到最终的目标,还关乎到出发点,同时也关乎到过程。这种发心一旦偏了方向,那就没有办法抵达目的地;这种发心的力量若是不足,也没有办法抵达目的地。如果换另外一种说法,发心也叫做宗旨。这两个词,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同义词。一个有宗旨的人,必定是具有明确发心的人;一个有发心的人,也必定是一个具有明确宗旨的人。反过来说,失去了宗旨,也就失去了发心;失去了发心,也就失去了宗旨。我们策励自己发心,所关乎的,并不是仓促做一个眼前需要着急下的决定,也不是简单地出于同情而做的一件舍己助人的好事,乃至于不单单是一些美好的愿望。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应仅仅从一件事情两件事情就给自己判刑,轻易地说自己发心了,或者说自己退心了。从长远来看,这些经历的事情,不过是在辅助我们发心。也就是说,发心本身也需要条件,也需要资粮。通过经历的这些事情,逐渐弄清楚:目的地到底何在?自己的位置到底何在?并不断地历练、增强自己的心力.




     

5 天前 上传下载附件 (91.37 KB)
   


  为了更好地理解发心或宗旨的内涵,我们在这里看一组词:无趣、兴趣、乐趣、志趣。孔子有一次很感叹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知之者”,就是单纯知道一件事情是怎么回事,但所知道的东西与自身的情感或生命并没有什么交叉或共鸣。这就如同是机器人一般,在芯片中输入相应的储存信息,然后机器人就可以按照指令去完成工作,这个对应的就是无趣。这里的“好之者”,便是对一件事物感兴趣。在《论语》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孔子进了太庙,每件事情都会问一问。有人听到这件事情,就开始说,谁说孔子知礼呢?他进入太庙,竟然什么都不懂,都要问一问。夫子如何看待这件事呢?他认为这就是礼。换句话说,对于自己不知道的,能保持一份好学的心、谦下的心,这个就是礼。实际上,这样的态度代表了一种希望了解外在世界的兴趣。所以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知道的再多,也是有限的,但兴趣能让一个人对外界的了知达到无限。现在僧团出家的法师也越来越多,师父对弟子的培养,根据弟子的兴趣方向,通常会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有的弟子很希望学习戒律,师父就鼓励他钻研戒律;有的弟子对事情的承担很有好乐,师父就鼓励他多做承担,各自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这个就是是以兴趣为导向。兴趣若得到引导及发挥,便能渐入佳境,就能给人带来乐趣。人做某一件事情,一旦感受到乐趣,便能做到忘我和专注。这样的人,不成功,就是一件不可以理解的事情。全球著名的投资商巴菲特,在2008年《福布斯》排行榜上财富超过了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那么他为什么能获得这样的成功呢?他有两句名言,给人以启迪:“哲学家们告诉我们,做我们所喜欢的,然后成功就会随之而来。”人们要有勇气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之后的成功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实上,那个时候,结果已经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就是享受这个过程。因为过程本身,就给人带来了快乐和幸福,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吸引人呢?所以巴菲特说:“我所想要的并非是金钱。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由此可见,巴菲特已经把赚钱当作一种乐趣去享受。

     单单这样是不是就够了?其实还不够。孔子的一位弟子子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过去我们有句谚语,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间的职业有很多,每种职业,只要人们能够感兴趣并在做的过程中产生乐趣,要想做到极致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要希望对人类产生普遍而又长久的影响,就不那么容易了,那就要选择大道,而不能总是走小道。这个大道是什么呢?这个就是人们的志趣。所以平常我们评价一个人,说这个人很有志向,而且志向高远,一般是就他胸怀天下国家而言的。这个就不单单是兴趣、乐趣,而且更变成了生命的一种责任和使命。我们所说的发心和宗旨,一般来说是就志趣这个层次上来说的。但志趣也往往以兴趣和乐趣为基础,如果没有什么兴趣,也感受不到什么乐趣的话,要建立高远的志趣并不容易。

    正因此,从发心的检点上来看,当离不开我们对自身的认识,问问自己: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做什么事情能让我感受到无尽的乐趣?基于这个,还需要更进一步了解,我所感兴趣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对社会、对民众有怎样的利益和帮助?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自己都不感兴趣,也享受不到什么乐趣,要希望别人感兴趣并吸引人的话,那就根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如果从造业的角度来看,无趣造的就是无记业,基本上的状况是,看似做了很多的事情,但大都不感果,这当然属于很冤枉的那种。本来事情都做了,却不会有任何的结果。兴趣和乐趣造的就是很有力量的业,之所以说这种业有力量,是就他的影响力来说,能给很多人以感召。但是不是就一定是具有很高品位的善业,那就不一定。要希望是具有很高品位的善业,那就需要以志趣为导向,来楷定我们生命的方向。这个就关乎到发心和宗旨。   

  那么如何来发心?或者说如何明确人生的宗旨呢?发心或宗旨,绝不是靠想象、空想乃至幻想建立的。想象、空想和幻想,实际上就是人们的颠倒梦想。尽管这一点是很明白的事实,但在构筑对佛功德的认识的时候,却很容易通过这些渠道来建立。当然这个也不是没有原因。大家知道,我们汉传佛教所盛行的经典大都是大乘经典,比如我们正在诵的《华严经》,另外还有《法华经》、《楞严经》、《般若经》、《楞伽经》等等。大乘经典,都是诸佛菩萨现量证得的广大的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些完全超出了凡夫思维能力所能到达的范畴,因此没有办法根据我们的经验来类比认知。既然如此,我们又怎么能够趣入这些不可思议的大乘经典呢?那就要靠信力。在诵读这些大乘经典时,怀有一颗诚敬心,现量领纳诸佛菩萨的境界。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针对这些经典所造的论,比如龙树菩萨针对《大般若经》所造的《大智度论》,弥勒菩萨针对《大般若经》所造的《现观庄严论》,这些论典都是在稀释这些大乘经典,一直到我们凡夫可以理解的程度。总的来说,对经典的诚敬诵读,可以启迪我们对诸佛果地功德的信心,但要确实认知诸佛的境界,还需要踏踏实实的论典学习。像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其实就是以《现观庄严论》为蓝本的更进一步稀释。对于这些论典的学习,首先不是为了当下就要修出个什么结果来,而是在不断地抉择人生,以确立起明确的人生宗旨,实际上也就是去思考人生何去何从的问题。这个问题思考清楚了,那么其他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就不成为问题了。这个问题不解决,人生就会遇到解决不完的问题。事实上,因为佛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因此描述诸佛功德的经论也是无量无边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学习是永无止尽的。得少为足或者固步自封,那就与人生宗旨的确立基本无缘。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经论的学习,至少有三层目的需要铭记在心:一、通过经论的学习,能够全面地认识佛的境界,这个关乎到目的地,或者射箭的靶子。二、通过经论的学习来比对自身,全面认识自己的现状,这个关系到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也就是明了出发点。三、通过经论的学习,逐渐构筑起成佛的道路应当如何来走。因为我们是希望全方位的塑造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边边角角的修补,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就需要将学到的东西放到一个更为宏观和开阔的视野里来评定它的内涵和价值。那么更进一步来讲,这个宏观和开阔的视野到底是怎样的呢?或者说,如果我们希望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所有经论的内涵,这个词会是什么呢?菩提心?空性?业果?缘起?……这里我们用另外一个词,这个词就是“无限生命”。无限生命具有无限的内涵,而所有的经论,无非都是在诠释这无限的内涵。明确认知无限生命的内涵,对于树立人生的宗旨,或者策发无限生命的发心,是一件不但重要而且是必要的事情。

     那么无限生命具有怎样的内涵呢?一、生死轮回的无限;二、生命境界提升的无限。过去对无限生命的理解偏重于前者,后来师父曾开示说:“无限生命就是没有局限的生命”,这种解读给人很大的启发。现在结合两种理解,我们可以略窥到无限生命丰富内涵之一斑。



     

5 天前 上传下载附件 (61.36 KB)
   


  首先,对于凡夫的生命来说,无限生命里的无限,就是轮回的无限。一生又一生的轮回不息,尽管有时境况好一点,跑到了人天道,但福报享尽了,又会堕落到三恶道。苦果感完了,又好不容易出来,来到人间,给人做牛做马,供人使唤,然后再一点点累积善业。如是往复,以至于无尽。其实这种轮回,不单单体现在前世今生后世上,还体现在这一生的状态中,乃至体现在当下每时每刻的生活中。比如,今天某某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大家交口称赞。结果某某竟真的以为自己了不起,然后就开始对人生轻慢心。大家知道,以轻慢的心理状态为人,人必厌之;为事,事必遭败。结果经受了挫折,又开始痛定思痛,继续努力。这样的事情,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经历过。这说明什么呢?人认知的局限性导致了人生命状态的局限性,从而形成了无法超越的症结。

     其次,对于圣者的生命来说,无限生命里的无限,就是生命境界提升没有局限或者说没有上限。这种生命状态不再是轮回,而是生生增上,以至究竟圆满。这就像是射出去的箭,一直朝一个方向飞出去,直至抵达目的地。当然,若是较真的话,你说,即便箭一直飞,飞到头,又回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地球有吸引力,绕地球转了一圈。是的。这个就是轮回。生命之所有会轮回,就是因为受到一种力量的束缚。这是什么力量呢?业的力量。难道说圣者就可以摆脱业的力量的束缚而不轮回了吗?其实不是。圣者也在轮回。就像是见道的菩萨,决定不会因为业力的缘故而堕落至三恶道,但还会在人天道里轮回,尤其是在人道中轮回。但说是轮回,实际上与凡夫的轮回已经有根本的差别。凡夫的轮回是无意义的重复,圣者的轮回则是生命境界提升的不断积淀,看似轮回,实际上在一生一生的往上走。无论是外在境界,还是内在境界,都在不断的拓展和提升。所以《优婆塞戒经》中说,这样的菩萨非五道所能涵摄。大家看看师父从小的经历和悲愿,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做乘愿再来,同样也能体会到什么叫做生生增上、年年增上、日日增上。这种道,就不是无限的轮回道,而是无限的增上道。  

  第三,由凡夫无限的轮回道到圣者无限的增上道,其转变的核心何在?就在于业果。凡夫轮转,有凡夫的业;圣者增上,也有圣者的业。我们要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要实实在在地从改变自己的业开始。而要改变业,核心又在哪里呢?从改变内在的心理状态开始。大家知道,业的力量根源于人心的力量。一个物体之所以会围绕地球转,是因为地球有引力吗?其实并不完全是。单单只是地球的话,谈不上什么引力。引力的产生是由于地球和物体相互作用的呈现,其关键是物体本身有质量。如果物体本身没有质量,地球的引力对物体就产生不了任何的影响。我们的业也是如此。虽然业是发之于心,而形之于身口,但一旦造作了这样的业,其影响和痕迹就会被储存起来。这就会形成一种色法。也就是说,精神世界的东西,因为人的造作,就变成了物质世界的东西。这种色法一旦形成,彼此之间就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这个就是业力。因为这种色法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所以要想消除它的影响,也绝非一朝一日,需要长久时日的历练,而且再这个过程中,注定要吃很多的苦头。这个吃苦的过程,也就是在消除这些宿业的过程。大家不要觉得学佛就一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个只是刚一开始出现的状况,随着学佛程度的日渐加深,当我们真要改变自己业力的时候,一定会引发很多的痛苦和纠结。面对这些痛苦和纠结,我们也可能会对佛法失去兴趣,或者对自己产生怀疑,最后可能会选择放弃。如果那个时候放弃了,那业的改变基本上就没有可能了。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就越应该咬紧牙关挺过去。一旦经受这样的历练和考验,人在自我超越的方向上就往前迈了一步。那么在面对痛苦的时候,是什么力量支撑人能够坚持走下来呢?这个就是发心,或者说宗旨的力量。对于发心或宗旨的建立,以及自身业力的转变,将会在后续的三次主题分享中渐次展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